苏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重点七
江苏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江苏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1. 民主为什么在古代希腊诞生?- 古代希腊是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之一。
原因有三:- 希腊城邦的相对独立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政治形式上为民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希腊的自由主义思想和奴隶制度的存在,促进了民主制度的产生;- 希腊人普遍参与政治,他们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经验使得民主得以实现。
2. 文艺复兴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文艺复兴是一个追求个人自由、认识世界和个体解放的运动,它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义"。
-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提倡以人为中心,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实践美德。
-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学和科学等领域都被人文主义思想所影响。
3. 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有什么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是古代科技的重要成就之一。
它对人类有以下重要影响:- 促进了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使书写、记录和保存信息更加方便,推动了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降低了书写材料的成本,提高了书籍的普及程度。
4. 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有哪些?- 在中国自唐朝时期开始传播,在中国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影响。
- 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表现在:- 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宗教多样性;- 在中国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回族文化和建筑风格;- 与中国的其他宗教和文化相互交流,促进了中国的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苏联和美国崛起为世界两个超级大国,形成了冷战格局;- 战后建立的联合国成为国际事务的重要组织;- 殖民地解放运动迅速兴起,推动了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 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合作。
苏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重点复习一
2012年苏州中考历史复习重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说明:1、重要朝代专题: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政治经济中的制度、措施、人物等)2、古代文化专题(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文化知识,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内容,如思想、文化、科技、人物等)3、乡土历史专题(三国、东汉、《襄阳好风日》目录等);复习要求:中国古代文化部分除考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意简答题、列举题和小综合题。
重要朝代部分也要考虑简答题和小综合题。
☆(一)政治经济专题一、秦统一国家的建立(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
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3)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使大夫;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4)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
二、大一统的汉朝1、汉武帝的大一统(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2)措施:①政治上:削弱诸侯的实力,加强中央集权。
②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③教育上:推行儒学教育,设立太学。
④经济上:发展农业,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统一铸五铢钱。
(3)影响: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东汉:(1)建立: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就是光武帝,襄樊枣阳人。
四、繁荣的唐朝:1、“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时)(1)唐太宗的治国措施: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④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江苏省中考历史复习 七级下册考点详解 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第1课隋朝统一的时间、意义:隋朝统一的时间、意义:时间、意义(注意与秦统一以及元、明、清统一的联系)P2时间:589年隋灭陈(隋文帝杨坚)意义:继秦汉以来的又一次全国大统一,为隋唐时期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隋朝大运河:开凿时期、人物、概况(中心三点四段五大水系)、地位、评价(注意灵活运用延伸拓展)(图)P4-6目的:为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概况:从公元605年起,隋炀帝下令开凿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创造力(地位)。
影响: 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积极)。
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消极)。
第2课唐太宗“贞观之治”:人物、措施、概念(注意教材中的图表)P10-11概念: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
措施——①政治:一是任用贤才,虚心纳谏(魏征);二是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②经济:轻徭薄赋,并规定可用实物代替服役。
③法律:修订《唐律疏议》,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④文化:完善隋创立的科举制。
⑤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⑥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第3课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人物、措施、概念 P15概念: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原因——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改革军事、财政、漕运等制度。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创立、完善及僵化、废除的各自朝代、常设科目、评价以及与现实的联系P20-21定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苏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重点十
(重点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战后主要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要了解)一、经济危机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4、经济危机的影响(或者表现):①经济危机中,广大人民群众深受其害,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②资本家为了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
③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二、罗期福新政1、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2、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为对付危机,他一上升就宣布实行新政。
3、新政的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4、新政的前提条件: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或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5、新政的特点(或新在何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6、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1933年,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经济过剩。
7、新政的成效:“新政”实施后,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消除。
注:1.面对大批的失业工人,罗斯福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植树等。
2、作为决策者怎样面对金融危机:①立足于本国国情,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大胆改革,保持国民济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并注重提高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一、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1、了解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包括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甲骨文和金文等古代文字的起源和特点。
3、了解青铜器文化的繁荣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春秋战国时期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包括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等。
2、掌握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变革,如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等。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百家争鸣、经典著作等。
三、秦汉时期1、了解秦朝的政治制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影响。
2、掌握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郡县制、文景之治、《史记》等。
3、了解秦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东南亚的交往等。
四、三国到唐朝时期1、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唐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科举制、唐诗等。
3、了解唐朝的对外关系,如与吐蕃的交往、玄奘西行等。
五、宋元时期1、了解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宋朝的市井文化、科技成就等。
3、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对外关系等。
4、掌握宋元时期的思想文化,如理学、宋词等。
六、明清时期1、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
2、掌握清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成就,如康乾盛世、《四库全书》等。
3、了解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如与荷兰的交往、郑和下西洋等。
正确答案是:D.发明计算机。
计算机是由美国科学家在20世纪40年代发明的,不是中国古人类的发明创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统一货币是什么?正确答案是:A.圆形方孔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其中包括统一货币。
他规定以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为标准,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要以这个标准进行兑换。
因此,正确答案是A。
D.交通运输业正确答案是:C.金融业。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包括棉纺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而金融业不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范畴。
_____朝时,制瓷业得到发展,青瓷、白瓷、彩瓷等品种繁多,远销海内外。
[中考历史]苏州市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皇岛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七年级《中国历史》(下)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古代科学技术1、商代——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时代指夏商周时期)司母戊鼎2、古代科技著作《水经注》:北魏——郦道元(地理学家)综合性的地理著作《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农学家)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
《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科学家)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3、古代建筑奇迹都江堰——战国时,秦国太守李冰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万里长城——秦为了抵御匈奴东起辽东西至临洮明又修建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大运河(略)赵州桥——隋李春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A、造纸术的改进——已知最早的纸西汉甘肃天水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B、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隋唐雕版印刷术(唐:《金刚经》)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的应用——战国:司南北宋: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事业D、火药——唐中期:有记载唐末:用于军事宋元:广泛用于战争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商)——金文——大篆(西周晚期)——小篆(秦)——隶书——楷书(魏晋)2、孔子——春秋时期政治主张:“仁”的学说教育成就:创办私学、强调因材施教文化方面:根据鲁国的历史写成《春秋》一书地位:成为后世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3。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重点中学2024届中考联考历史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A.社会扶贫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D.计算机网络2.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这个“转型”的表现有()①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②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出现雇佣关系④农材中富裕农民逐渐成为早期的农业资本家④城市中的市民阶层中的一部分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的不仅仅是地域位置,更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
在历史文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这一概念的内涵是A.欧洲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C.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4.17世纪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世界近代史发展的趋势。
这里的“趋势”是指( )A.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B.封建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5.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
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立国家的关系C.但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D.提出“求同存异”方计,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6.在世界文明的乐曲中,不同的文明的和平交流与融合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
苏州昆山2023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
苏州昆山2023年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古代史: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繁荣与国家形成,西周建立与东周
开始,春秋战国的纷争时代和秦朝统一中国。
2.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
3.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
4.世界古代史: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等重要历史知识点。
5.世界近代史: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等重要历
史事件。
6.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等重要历史
趋势和事件。
2024年苏州伟长班历史复习资料
2024年苏州伟长班历史复习资料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为2024年苏州伟长班的学生提供历史复习资料,帮助他们备考历史考试。
重要历史事件概述1.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包括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说、儒家思想的兴起。
2.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统一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始皇帝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3.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丝绸之路开辟,科技、文化繁荣。
4. 东汉(公元25年-220年):黄巾起义,三国分裂,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
5. 隋朝(581年-618年):统一南北朝,开凿大运河,推行科举制度。
6. 唐朝(618年-907年):开元盛世,文化繁荣,外交交往频繁,丝绸之路繁忙。
7. 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南宋两个时期,科技、文化发展,出现了陆游、苏轼等文学家。
8.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中国王朝,统一中国,实行官员制度和科举考试。
9. 明朝(1368年-1644年):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国力最强盛,明末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
10. 清朝(1644年-1912年):满族建立的中国王朝,康乾盛世,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衰落。
重要人物简介1. 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强调礼仪、道德、忠诚等价值观。
2. 刘邦:汉朝的开国皇帝,曾经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统一中国。
3.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政治家、军事家,著名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4. 玄奘:唐朝时期的高僧,历经千辛万苦西去印度取经,翻译了大量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5. 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文字和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修建兵马俑。
6. 李白:唐朝时期的文学家,被誉为“诗仙”,善于写诗歌,作品充满豪情和浪漫主义色彩。
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1. 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 传统艺术:京剧、曲艺、杂技、中国画、书法等。
7年级历史知识点江苏版
7年级历史知识点江苏版7年级历史课程在江苏版教材中主要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包括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和早期农业的发展。
2. 夏、商、西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商朝则以青铜器文化著称,西周时期则出现了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故事,以及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繁荣,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兴起。
4.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5. 汉朝的兴衰:西汉的强盛和东汉的衰落,以及汉朝的文化成就,如《史记》的编撰。
6.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的政治分裂与民族融合,以及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7. 隋唐盛世: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繁荣,包括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8. 五代十国与宋朝: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和宋朝的中央集权,以及宋朝的科技、文化成就。
9. 元朝的统治:蒙古族的崛起和元朝的建立,以及对汉文化的接纳和融合。
10. 明朝的兴衰:明朝的建立、海禁政策、郑和下西洋等事件,以及明朝的文化成就。
11. 清朝的统治: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鸦片战争以及晚清的衰落。
12. 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
13. 中国近现代史: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年级的历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江苏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江苏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指导。
初三历史知识点是我们希望初三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江苏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一些重点和概念。
一、秦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修建了万里长城等。
二、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刘邦建立了汉朝,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开放狱、疏散兵役等,使社会稳定繁荣。
东汉末年,王莽篡位,但不久后被赤眉军推翻。
三、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三国分别是魏、蜀和吴。
三国时期有许多著名的将领,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
其中,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被晋朝所取代。
四、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和南陈等朝代,北朝有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和北周等朝代。
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佛教在这个时期传入中国。
五、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唐朝的文化和经济都达到了一个巅峰,如唐诗、唐画、唐音乐等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六、宋朝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制度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南宋时期,遭受金朝和元朝的侵略,但文化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七、元朝元朝是由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建立的,统治了中国约100多年。
元朝的统治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对中国的统治制度和文化产生了变化。
八、明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统治者是汉族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的文化繁荣,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发展。
九、清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帝国,是由满族的努尔哈赤建立的。
清朝的统治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江苏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的一些重点和概念。
初三学生在备考历史考试时应该掌握这些知识点,加强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指导和借鉴。
2021苏州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汇总part7
2021苏州中考历史备考知识点汇总part7第1题: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最早在意大利B.意大利保留了古代丰富的文化遗产C.意大利城市经济繁荣,聚集了众多的博学之才D.意大利的分裂状态使天主教会无法控制【解析】正确答案:A。
第2题: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解析】正确答案:C。
第3题:到河南南阳旅游,一定要参观医圣祠。
你知道这是为了纪念()A.张仲景B.华佗C.祖冲之D.李时珍【解析】正确答案:A。
第4题:清朝前期,我国疆域北接()A.葱岭B.外兴安岭C.库页岛D.西伯利亚E.【解析】正确答案:D。
第5题: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
它的积极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南北人口结构基本平衡C.北方人口急剧减少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正确答案:D。
第6题:所谓近代化,就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开启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解析】正确答案:B。
第7题:下面几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鸦片战争》②《太平天国》③《末代皇帝》④《收复新疆》⑤《虎门销烟》A.①④②③⑤B.⑤②①③④C.⑤①②④③D.③④⑤①②【解析】正确答案:C。
第8题:秦始皇统治时期,市场上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这说明()A.秦朝统一全国,生活安定B.秦朝法律残暴C.当时市场竞争激烈D.日常生活提倡文明礼貌【解析】正确答案:B。
第9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例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
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周跃进、孙建国、钱红卫、刘援朝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解析】正确答案:D。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近代化的探索
2017届苏州中考历史夺标复习攻略(七)第7讲近代化的探索考点1 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中央:奕(2)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3.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后期:以“”为口号,开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
(3)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1862年成立,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4.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考点2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1.兴起: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发起“”,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失败原因:清朝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手中,光绪帝没有实权;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
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失败。
5.影响:(1)有利于中国的发展;(2)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3)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4)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考点3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创建革命组织:(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
(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其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是《》。
苏州初中历史中考知识归纳
苏州初中历史中考知识归纳苏州初中历史中考知识归纳历史中考的范围比较大,考查的是初中三年级的历史知识,我们的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归纳重要的知识,系统掌握基础知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中考知识要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中考必背知识1、中英《南京条约》签定的时间及其附件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危害?时间:1842年;内容:主要内容是:1.宣布结束。
两国关系由战争状态,进入和平状态。
2.五口通商。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
3.赔款。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元,其中600万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元偿还商人债务。
其款分4年交纳清楚,倘未能按期交足,则酌定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元。
4.割地。
清朝政府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5.另订关税则例。
清朝政府将以公平的原则颁布一部新的关税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6.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
强占香港,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
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更加艰苦。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变为了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中国人民开始了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时期,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苏州重点中学--中考历史重点九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9 地点:北平内容:①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④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怎样继承和发扬先烈们的革命精神:①我们要深深懂得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革命胜利的总成果是新中国的成立。
②所以,我们要勤奋学习,随时准备报效祖国,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土地改革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
2、时间:1950年——1952年底3、措施: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步骤: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5、结果: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6、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苏州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
苏州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及答案解析苏州市中考历史科目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科目的试题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本文将针对苏州中考历史试卷中的真题进行逐一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题目一】请问是以下哪一位皇帝统一了中国?A.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科尔沁【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A. 秦始皇。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朝,统一了六国。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并修筑了万里长城,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题目二】请问是以下哪一位皇帝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文人统治?A. 刘宋景帝B. 唐玄宗C. 宋太宗D. 秦始皇【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C. 宋太宗。
宋太宗赵匡胤是中国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开创了文人官僚统治的时代,也被人们称为文治时代。
宋太宗非常注重文化教育,推崇文人,打破了军人优先的统治模式,这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题目三】请问以下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一员?A. 孔子B. 李时中C. 爱因斯坦D. 程晓英【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D. 程晓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程晓英是中国古代发明家,他发明了造纸术,使得纸张得以大规模生产和流传,对于中国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题目四】请问下列哪位皇帝开创了隋朝?A. 李淇B. 杨广C. 赵匡胤D. 清宣德【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B. 杨广。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由杨广所建立。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使得隋朝得以建立并实现了短暂但辉煌的统一。
通过以上几道题目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苏州中考历史试卷的出题方式多样化,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记忆和了解要求,也有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要求。
因此,学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不仅要熟记历史人物、事件和年代,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江苏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江苏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江苏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对于历史中考的复习,江苏的学生知道怎么备考才是最科学的吗?其实在复习期间,最关键的还是要巩固好基础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中考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中考必背知识点秦汉时期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逐渐形成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20世纪初,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展开了疯狂的扩军备战,国际关系骤然紧张。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亡。
3、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德、俄、法、英很快卷入战争,战争在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展开。
意大利为自身利益,参加到协约国一方作战。
4、战争进程
一战规模空前,战场涉及欧洲、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但主要集中欧洲。
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重要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重兵作战,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5、战争的结束
①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了大战
②美国对德国宣战,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
③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对同盟国宣战
④1918奥匈帝国瓦解 11月,德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
6、大战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战场从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夺取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世界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俄国工人阶级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一战的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巴黎和会:1919年1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作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
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总统威尔逊操纵。
2、《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
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
并作出对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
内容见九下教材。
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3、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之间仍十分尖锐,特别是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1921——1922年,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在该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
4、华盛顿会议的内容: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
这实际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然后还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1921—1922年,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6、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帝国主义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使列强的利益得到暂时的调整,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也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三)慕尼黑会议
1、慕尼黑会议的背景:德、意、日法西斯疯狂地扩军备战,对外扩张;英法等国采取妥协、退让、姑息的绥靖政策。
2、目的:大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牺牲小国利益,以期达到英法“避战求和”“祸水东引”的目的
3、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它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4、慕尼黑阴谋的影响:①德军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②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③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纵容了侵略,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
1、爆发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社会根源: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矛盾。
面对经济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国内危机,德、意、日等则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标志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36年,日本受军部控制的内阁上台,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1937年,德、意、日三国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所以又称轴心国集团,世界和平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③直接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④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
表现: 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实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德国谋求侵略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等国制造慕尼黑阴谋,满足希特勒的要求。
二战全面爆发前就受到法西斯国家侵略的国家: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中国等。
2、战争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空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战争初期阶段的主要进程: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4、战争的扩大:①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莫斯科保卫战,德军企图第一次没有得逞。
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之中。
它促进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大战性质的变化:
随着法西斯侵略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194 2年1月1日,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由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演变成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
6、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斯大林格格勒战役(1942、7―1943、2)―――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在此前后,美军在中途岛海战的战役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英军在北非的阿拉曼战役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
7、雅尔塔会议
①、时间:1945年初②、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③、与会国: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④会议内容:A、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B、成立联合国,由中、美、苏、英、法五国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C、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欧洲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标志着欧洲战场结束
亚洲战场: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9、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对付共同的敌人
或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②其他重要原因:(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2)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英勇奋战。
(3)战争的扩大,导致苏联和美国参战,增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和军事力量;等等。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11、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启示(了解)
意义:1、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教育了各国人民,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
2、打击了帝国主义、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3、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
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战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启示:(1)和平来之不易,悲剧决不能重演。
(2)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3)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4)最大的启示:人类应在对付共同挑战的时候,应该团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