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 3.3《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7 (新版)西师大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活动,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 常用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体积的概念,体积的计算方法,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实验、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空间观念。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体积的计算过程。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体积计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拓展:介绍常用体积单位,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6. 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练习和课后实践,评价学生在体积和体积单位方面的掌握程度。
2. 注重评价学生的空间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体积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过程。
2. 实物模型:用于直观展示体积的计算和单位换算。
3. 练习题库:提供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教学工具:如尺子、量筒等,用于实际测量和计算体积。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引入体积概念,讲解体积计算方法。
2. 第2周:学习常用体积单位,进行单位换算练习。
3. 第3周:通过实例练习,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1. 课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体积的概念。
2. 采用讲授法,讲解体积单位的含义和换算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体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知到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引出体积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体积的定义,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拓展应用:让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容积等。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体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对体积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关系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容器制造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的发展历程,了解体积单位的由来。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生动有趣,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反思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和体积单位》-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选自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人教版,本章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体积概念,理解体积单位,掌握体积的计量方法。具体教学内容如下:
1.感知体积的概念,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体积,理解体积表示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
2.学习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体积单位换算方面存在困难,今后需要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这一知识点。
4.今后可以增加一些与体积相关的趣味性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形成:对于体积这一抽象概念,学生往往难以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尤其是对于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感知。
-体积单位的换算: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策略选择:在解决涉及体积的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难以确定合适的计量单位,或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体积的基本概念、体积单位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体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直接输出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索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发现和解决问题。以下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学期《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以及学会用体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体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2.让学生学会用体积单位来衡量物体的体积,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体积的概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体积单位模型、实物、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体积单位模型、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水杯、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如何来衡量它们的体积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体积的概念,讲解体积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体积的意义。
同时,介绍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体积单位模型和实物,亲自动手操作,进行体积的测量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答,巩固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何利用体积单位来衡量较大的物体,如房子、汽车等。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积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小组讨论:针对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探究,完善解题思路。鼓励小组成员互相交流,共同完成一份关于体积计算方法的总结报告。
5.家长互动:请学生与家长一起完成以下任务:
a.选取一个家庭物品,测量并计算其体积,记录在作业本上。
b.家长与学生共同探讨体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家具摆放、储物空间规划等。
3.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即体积=长×宽×高。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这一计算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在数学水平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2.讨论问题: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长方体盒子的体积,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理解体积是描述物体占据空间大小的量,能够识别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体积现象。
2.使学生熟练掌握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等体积单位,并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运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体积的能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新课:讲解体积的概念、体积单位及换算,引导学生发现体积的计算方法。
3.操练: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体积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7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2.学生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加深理解:三、体积单位的认识:(学生先看书自学,再汇报交流。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眼、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的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体积观念。
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表象,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估算常见物体的体积.四、教学方法实验观察、动手操作,课件演示。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同样大小的量杯2个、石头一块、土豆一个,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正方体模型若干,三角架两个,正方体盒子和奶粉桶等。
六、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第一次到咱们张家口西豁子小学来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尤其听说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是吧!老师非常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有信心吗?我们上课前进行个小测试,看看照片上的人,你们知道是谁吗?同学们纷纷猜测:有的猜爱因斯坦,有的猜爱迪生等等,也有的猜牛顿.老师告诉你们,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他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到过头部,知道他是谁了吧!(牛顿)如果这个苹果砸在你的头上,你会感觉怎么样?(学生说感觉)牛顿被苹果砸到头部就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什么?学生回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等随着学生回答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思考,相信你也会收获多多,好吗?(设计意图:利用牛顿图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的热情。
)(二)探究新知1、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体积。
教师拿两个同样大小的量杯,量杯盛放同样多的红颜色水。
(便于观察)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来做一个实验,请仔细观察,先比较一下这两个杯子的水,你发现了什么?(同样多)对,都是300毫升.师往第一个杯子放入石块,请学生观察,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观察实验,发现水面上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意义。
2. 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 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熟练运用体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换算关系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体积的概念。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体积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体积的概念:用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体积的意义,讲解物体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3. 学习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三个常用的体积单位,让学生认识并理解它们的大小。
4. 换算关系:讲解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学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5. 实践应用:设计适量的人民币单位换算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体积知识解决问题。
7. 布置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一些物体的体积,并记录下来。
八、评价与反馈在下一节课开始时,教师应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九、拓展与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体积单位,如立方毫米、立方厘米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8页和练习七的第3、4题。
教材简析:《体积和体积单位》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怎样计量物体的体积,以及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等问题,都不易理解。
教材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迁移类推引出体积单位。
对于常用的体积单位的认识,可以拿出相应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明确它们的大小,借助与这些体积单位相近的正方体实物来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感知物体的体积,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借助与体积单位相近的正方体实物,从而使学生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
3、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4、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应用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知物体的体积概念,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大小表象。
教具准备:课件,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两块大小不一的石头,棱长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棱长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和用3根1米和的木条做成的互成直角的架子。
学具准备:体积为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正方体模型各1个。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重温一下这个经典的故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引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学习作准备。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3.3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20170424374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历猜测、观察、动手的过程,感知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含义。
2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cm3、dm3、m3。
3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对cm3、dm3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教具学具】教具:量杯、土豆、绳子、杯子、视频展示台。
学具:装满沙的杯子、橡皮块、积木等。
【教学重点】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比一比:抽生说。
生:图(1)是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图(2)是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图(3)是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
师补充:说得对,图(3)是比较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11实验(1)猜一猜:出示装有带颜色水的量杯和土豆。
师:如果将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会不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为什么?(2)看一看:将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上升。
(3)想一想:把土豆从水中取出,水位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教师将土豆从水中取出,水位下降。
(4)说一说:分组讨论刚才的实验过程及水位变化的原因。
汇报:把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会上升,因为土豆占了原来一部分水的空间位置,水就往上升,把土豆从水中取出后,土豆占有的空间又被水填上去了,所以水位就下降。
以前学的《乌鸦喝水》中,乌鸦就是运用这个方法喝到水的。
师:说得真好。
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体会到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是因为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
(5)做一做:将杯中的沙子全部倒出,把你们的橡皮块或积木放进去,再把沙往杯子里装,你发现了什么?生:剩了一部分沙,装不进杯子里。
师: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生回答后师概括:对,积木和橡皮块也占了一定的空间,放到杯子里就挤占了原来沙的空间,所以,沙就装不完了。
2概括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小组讨论,抽生说。
师:通过实验,我们体会到了土豆、橡皮块、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是不是只有土豆、橡皮块、积木才会占有一定的空间呢?(不是)师:对。
2017春五年级数学下册3.3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1新版西师大版20170424368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材分析本节教科书内容由6个例题、3个课堂活动和练习十一组成。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
因此教科书重视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感知体积的实际意义以及体积计量单位。
例1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土豆放入装有水的杯中,放入前、后杯中水位的变化,来体会水位上涨的原因是土豆挤占了水的位置,并通过“想一想”组织学生列举大量丰富的实例,来感受任何一个物体都是要占有空间的,并且体验到由于物体的大小不同。
所占的空间的大小也就不同,从而建立体积的概念。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教科书进一步提出为了测量、描述和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
从而引进常见的体积单位:cm3、dm3和m3。
例2重点认识体积单位1 cm3,在介绍了什么是1 cm3之后,教科书还在设计了“做一做”,让学生用一些1 cm3的正方体积木拼成一些不同的长方体模型,并知道用了几个1 cm3的正方体,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几立方厘米,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和怎样用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的认识。
同时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做了一些准备。
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教科书重视让学生通过多种亲身体验活动,感知物体的体积大小,估计物体的体积。
如例3中,让几个学生蹲在1 m3的模型里体会1 m3的大小;课堂活动中说一说哪些物体的体积以m3,dm3,cm3,以1 cm3标准,估计生活中十分熟悉的苹果、梨、黄豆、花生的体积。
在习题中让学生通过摆1 cm3的正方体,来估计墨水瓶的体积等,丰富对体积单位的感性认识。
接着,教科书通过模型直观与逻辑推理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单位之间的换算与计算。
例4教学1 dm3等于多少立方厘米?教科书通过模型的操作与演示,使学生直观地看到1 dm3的正方体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排有10个,一层有100个,共10层1000个1 cm3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的,从而推导出1dm3= 1000 cm3。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
2、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
教法:谈话法、实验法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索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2分)1、导入:课件出示:乌鸦喝水图片,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石头占了一定的空间)。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
2、出示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二、自主学习(5分)自学内容:认真看课本27页至28页,边看边画出重点。
自学思考:1、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2、什么叫做体积?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4、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有多大?三、合作交流:(8分)1、生活中接近1立方厘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分米的物体是(),生活中接近1立方米的物体是()。
2、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用(),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用()。
四、质疑探究(5分)1、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是度量什么的?2、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
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
五、小结检测(10分)(一)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检测:1、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与体积单位》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深入,能熟练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全班学生共做用手比划1cm3,1dm3,1m3的大小,并举例说明。
2.填空1dm3=()cm3 1m3=()dm31L=()mL 46.5m3=()dm31350dm3=()m3 2145cm3=()dm3750mL=()L 76dm3=()L4?2L=()cm3 1m3=()cm3学生齐练,集体订正,订正时抽生说一说做4.2L=()cm3和1m3=()cm3的思考过程。
二、解决问题的练习1.练习十一第7题(1)题分析题意时,引导学生明确花盆的容积为512mL,就说明这个花盆里可装512mL的泥土,但问题中的单位却是dm3,即:512mL=()dm3(2)题方法同(1)题:816L=()mL2.练习十一第8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抽生说一说读题后有什么收获(了解自己每天饮水量为1100mL),再把盛满1100mL水的瓶子拿给学生看一看(帮助学生产生感性上的认识),在读题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个题有3个问题要解决),你准备怎么去做?(逐个解答)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38—3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体积单位来描述物体的大小;能合理估计物体体积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物体体积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玻璃杯,里面盛五分之二体积的水,若干石块;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五、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线有长短,面有大小;线的长短叫长度,面的大小叫面积;那么体有大小吗?体的大小是指什么?体积的单位是怎样规定的?这些问题你了解吗?能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二)探究体积概念。
1、由教材的《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入,提问: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演示:拿出一个盛有2/5杯水的透明杯,再拿出准备好的小石块若干,请一名同学上台演示乌鸦喝到水的过程。
其他同学仔细观察,当石子放入水中后,水面会有什么变化?讨论: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因为石头把水推上去了,为什么能推上去?因为石头把下面的位置占了,那个位置叫什么?用一个准确的词来表示是?-----空间)2、什么是空间呢?(老师拿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长方体,对比两种图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长方形放在地上,它占了地的什么?(面积)长方体呢?(面积)长方体除了占地的面积以外还占了什么?(地面上空的大小)对了,除了地面的大小以外还有空中的这一部分,那么这一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空间。
(设计意图:在这里我的设计是不急于把空间两个字说出来,要一步一步地按照学生的思路说出来,因为对于空间两个字的理解学生有一定的困难)3、引出体积概念。
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2017—2018年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精品教学设计《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请进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公式的推导。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使学生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铅笔、课件、投影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纸盒、长方体、正方体教具、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
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下面的洗衣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
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
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
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创建体积单位,用直接测量法测量物体体积”的过程,理解体积的意义。
2. 启发学生,通过回顾、提炼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类推出创立体积单位的方法,并独立创立体积单位。
初步体会类比方法的作用。
3.在充分的直接测量的活动中,强化体积单位的表象,为学生自悟自得间接测量长方体体积的方法提供丰富经验。
教学重点:创立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用直接测量法测量长方体的体积。
并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逐步理解体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借鉴创立面积单位的方法,独立创立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究引发思维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
板书课题师:昨天晚上大家根据自主学习单自学了这部分内容,接下来先小组交流,然后小组汇报,比比哪个小组能成为优秀小组。
好,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单在小组内一起交流一下你们组的同学共同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存在困惑?记录员要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碰撞思维1、展示收获,提出困惑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收获展示给大家,其他小组认真听,看看你们有什么需要补充的?生:通过刚才的小组交流,我们组一致认为乌鸦喝水就是乌鸦往水里丢弃了石子,然后水就会上升。
其中的道理就是石子占据了水的空间,水才会上升。
我们还知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但我们组对空间这一次理解还有困惑。
师:你们组汇报的很有成效,即找到了你们学会了知识,还找到了自己的疑难点。
这组同学对空间这个词理解还有困惑,哪个小组可以帮帮他们。
生:我觉得空间就是一个物体所占的地方,比如一个苹果所占的地方就是空间师:你用举例的方法形象的告诉大家什么是空间,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周围,你能找到占有空间的物体吗?学生举例说明。
师:黑板占有空间吗?是这个面还是整个黑板?2、全班研讨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的石头,你觉得它占空间吗?生:占师:那你怎么证明它占空间?老师这里提供了一些材料,有水、量杯。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体积的测量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体积单位换算的原理,能灵活运用体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体积测量工具(如尺子、容器等)、体积单位模型、实物素材。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体积的含义:让学生观察实物,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大小之分,从而引出体积的概念。
3. 学习体积的测量方法:让学生使用体积测量工具,实际测量一些物体的体积,总结体积的测量方法。
4. 认识体积单位:介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体积单位,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各个体积单位的大小。
5. 学习体积单位的换算:让学生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五、课后巩固: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运用体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体积、选择合适的容器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体积的概念,认识了常用的体积单位,并学会了体积单位的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几何模型制作等。
2. 引导学生关注体积单位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体积的概念、测量方法、体积单位的认识以及换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体积和体积单位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小节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小组活动的形式来教学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先通过实验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体积的概念,再通过观察与感知,建立常用的体积单位观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最后说明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空间观念有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生活中隐含数学问题兴趣浓厚;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数学语言概括的能力不强;学生对体积概念比较生疏。
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学校数字校园平台,通过比较网络上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设计出适合本班学情的教学设计。
《《《《1.(一)故事激趣策略: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2.自主学习策略:采用实验法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合作学习策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体积的概念。
2.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3.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教学准备玻璃杯,水,鹅卵石,三根1米长的木条,生活用品实物模型,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模型、1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答:l米、1分米、1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l平方米、l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是什么计量单位二、新知学习1.认识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积与体积单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猜测、观察、动手的过程,感知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含义。
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cm3、dm3、m3。
在说一说、做一做的过程中对cm3、dm3形成比较明确的表象。
【教具学具】教具:量杯、土豆、绳子、杯子、视频展示台。
学具:装满沙的杯子、橡皮块、积木等。
【教学重点】物体的体积及体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积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比一比:抽生说。
生:图(1)是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图(2)是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大小,图(3)是比较两个长方体的大小。
师补充:说得对,图(3)是比较两个立体图形体积的大小。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体积。
二、教学例1实验(1)猜一猜:出示装有带颜色水的量杯和土豆。
师:如果将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会不会发生变化?怎样变化?为什么?(2)看一看:将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上升。
(3)想一想:把土豆从水中取出,水位又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教师将土豆从水中取出,水位下降。
(4)说一说:分组讨论刚才的实验过程及水位变化的原因。
汇报:把土豆放入水中,水位会上升,因为土豆占了原来一部分水的空间位置,水就往上升,把土豆从水中取出后,土豆占有的空间又被水填上去了,所以水位就下降。
以前学的《乌鸦喝水》中,乌鸦就是运用这个方法喝到水的。
师:说得真好。
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体会到水位的上升和下降是因为土豆占有一定的空间。
(5)做一做:将杯中的沙子全部倒出,把你们的橡皮块或积木放进去,再把沙往杯子里装,你发现了什么?生:剩了一部分沙,装不进杯子里。
师: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生回答后师概括:对,积木和橡皮块也占了一定的空间,放到杯子里就挤占了原来沙的空间,所以,沙就装不完了。
概括师:通过刚才的两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小组讨论,抽生说。
师:通过实验,我们体会到了土豆、橡皮块、积木占有一定的空间。
师:是不是只有土豆、橡皮块、积木才会占有一定的空间呢?(不是)师:对。
比如说我们的书包装课本、文具盒等物品,放的书越多,书包剩下的空间就越小,就是因为这些课本、作业本、文具盒会占一定的空间。
你还能举例说明物体占有一定空间吗?(如晚上洗脚,吹气球等。
)抽生说一说,也可同桌互说。
归纳请一大一小个子的两个学生站在一起,比较所占空间的大小。
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物体的体积。
如某某的体积大,某某的体积小。
抽生举例说明物体的体积大小。
三、教学例2师:同学们,和长度、面积一样,我们也常常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
师生共做。
(1)画一条边长为1cm的线段,标出长度。
(2)画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标出边长和面积。
从学具袋中拿出一个小正方体,量出它的棱长为1cm。
师:这个小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
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1立方厘米的大小?抽生说一说。
师:对,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用字母表示为1cm3,读作1立方厘米。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1cm3,读一读。
列举生活中体积为1cm3的物体的例子。
师:知道了1cm3的大小,你能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cm3吗?生:我的小指头尖的体积大约是1cm3。
生:一颗骰子的体积大约是1cm3。
让学生用手比划一下1cm3的大小。
小组活动。
用几个体积为1cm3的小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长方体,并说一说,这些长方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立方厘米?认识1立方分米。
师:同学们,我们除了以“立方厘米”作为物体的体积单位,还常常需要使用一些较大的体积单位,比如立方分米,你知道1立方分米是多大吗?学生讨论后回答:1立方厘米是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体积,那么1立方分米就是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
师:对,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也可写作1dm3。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看看它的体积有多大。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dm3?哪些物体的体积比1dm3大?哪些物体的体积比1dm3小?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体积与体积单位(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的例3、例4和课堂活动第1题和第2题,练习十一的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1m3的概念,建立1m3的大小观念。
能区别使用1cm3,1dm3,1m3去度量物体的体积。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米尺,棱长分别为1cm,1dm的正方体。
【教学重点】各种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难点】用体积单位去度量物体的大小。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出示一根线、一张纸):一根线的长度用什么单位去度量?(长度单位)一张纸的大小用什么单位去度量?(面积单位)师(拿出一盒粉笔):粉笔盒的体积大小又该用什么单位去度量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体积单位。
二、教学例3师:刚才同学们知道了1cm3,1dm3的大小,你能说说1m3的大小吗?引导学生得出:棱长为1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写作1m3。
师: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m3的大小吗?做游戏:3个学生用3块1m长的尺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墙角围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m3,然后让学生依次钻进去。
呀!1m3能装10个学生。
将书包放在这个正方体模型里垒起来,能垒多少个书包?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1cm3,1dm3,1m3)师:你能说说这三个体积单位谁是最大的?(1m3)谁是最小的?(1cm3)三、教学例4出示例4:1dm3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师:1dm3等于多少立方厘米?能用类似的方法推导出来吗?将学生分组,用棱长是1dm的正方体推导。
教师巡视指导,让每个学生在1dm2的纸上画出100个小格,然后贴在棱长为1dm的正方体纸盒(木块)的6个面上。
展示推导过程:一排有10个,一层有100个,10层就是1000个,所以1dm3里有1000个1cm3。
归纳总结:课件展示将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分割成1000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的过程,并板书:1dm3=1000cm3。
你能推导出1m3=()dm3吗?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出结果,再抽生说一说推导的方法。
用刚才的方法推导出1m3=1000dm3。
总结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提问:你学过哪些体积单位?请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把它排列出来,然后说出每个体积单位的相邻单位。
1dm3=1000cm31m3=1000dm3得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四、构建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的计量系统出示表格,学生独立填写,并集体订正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长度单位mdmcm10面积单位m2dm2cm2100体积单位m3dm3cm31000五、课堂活动第1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第2题学生可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六、课堂练习第48页练习十一第1题。
可分组活动,先用1cm3的小正方体拼出一个和墨水瓶盒大小差不多的长方体,估算一个墨水瓶盒的体积。
再将小正方体装在墨水盒里,比较一下估算的结果。
七、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2~4题。
八、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体积与体积单位(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的例5、例6,第48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十一第5~6题。
【教学目标】在观察与思考中理解容积的含义。
知道常用的容积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能根据容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容积单位的互化。
【教具准备】课前收集一些标明物体的容积的包装、牛奶盒子、杯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填空:1m=()dm 1dm=()cm 1m2=()dm225dm=()m 100cm=()m 1dm2=()cm235m3=()dm 37500cm3=()dm3怎么换算的。
说说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二、教学例5容积的含义师演示:把牛奶盒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能装满4个杯子。
思考:1盒牛奶的体积与1杯牛奶的体积一样大吗?生:不一样大。
因为1盒牛奶可以装4杯牛奶。
师:1盒牛奶可装4杯牛奶。
这些牛奶盒、杯子都叫容器。
一个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试一试师:你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容器,并比一比它们容积的大小。
生1:气球是容器,它容纳的空气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生2:杯子是容器,它装满1杯水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生3:冰箱是容器,它能容纳食品的体积就是它的容积。
……容积单位升和毫升师:同学们,看看你们早上喝的牛奶的盒子上都写着什么?(250mL,1L……)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让知道的学生说一说“mL”是毫升,“L”是升。
师:1毫升是指能容纳1cm3的物体的容积,用字母表示为1mL。
1升是指能容纳1dm3的物体的容积,用字母表示为1L。
牛奶盒上的250mL和1L,就指的是它们的容积。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常常以毫升或升为单位?(眼药水、饮料、牛奶等液体)师:你知道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吗?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分米=1升问:你能根据体积单位的进率推导出容积单位间的进率吗?板书:1L=1000mL。
三、教学例6视频展示例6的主题图问:冰箱的容积指什么呢?(1)引导学生认真审题:210L合多少毫升,是将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2)学生独立完成。
(3)抽生说一说并归纳方法。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210×1000=210 000(mL)答:电冰箱的容积大约合210 000mL。
试一试抽2个学生板算,其余齐算。
订正时归纳一下换算的方法。
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及时练习96m3=()dm3 13.2dm3=()cm31235dm3=()m3 597mL=()L四、课堂活动第48页的课堂活动第1题和课堂活动第2题。
(1)说一说。
可以让同桌互动,教师巡视检查。
(2)观察并计算。
(先让学生看懂题意,再独立算,并与同桌交流算法。
)第46页课堂活动第3题。
先让每个学生估一估自己的拳头有多大,然后记住水位,再将自己的拳头放入水中,记下这时的水位,两次水体积的差就是拳头的体积。
最后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一第5题。
先独立连线,再集体评析。
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六、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你了解到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体积与体积单位(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练习十一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认识更深入,能熟练进行体积单位的换算。
2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全班学生共做用手比划1cm3,1dm3,1m3的大小,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