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练习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散文阅读附参考答案(一)零度绽放①娇艳美丽的玫瑰,清新淡雅的百合,芬芳宜人的莲花……,似乎太多的花儿都是开放在温暖的春夏。
特别是那些野外的花,经霜耐寒凌风而开的,除了寥寥的几种,人们也不会想到更多。
一如生活中,在最艰难的境遇里,能绽放出最美的笑容的,都是那些坚强的人。
②而在这个极北极远的山区城市,一年中有七个月的寒冷天气,那肃杀的冰封雪盖,似乎已将一切美好冻结。
曾问过一个远方的朋友,在零度的天气里,会有什么花儿开放。
她想了想,告诉我,是雪花!的确,在我们这里,有时九月末就开始飘雪,那时夜里的气温,就是在零度左右。
在她的印象中,那样的环境里,只能有雪花盛开,虽美丽,却寒冷。
一种没有温度的绽放,只能点染眼睛,却无法温暖心绪。
③只有那真正有韵味的绽放,才是真正能勾人心魄,摄其心魂的。
④我有个朋友,也许你一眼看不出她的能量,只是小小可爱,平淡无奇。
可她却总是有种让人敬佩的韧劲富含其中,觉得她是那样一个美丽有内涵的女子。
让人在众多娇艳美丽的玫瑰中,才觉得她是最美丽的那株。
因为她的心,她的气质使她周身都散发着光芒,那无穷无尽的力量把人深深地吸引住,让人不觉赞叹不止。
要把自己的内心充实起来,也许你一时只是一颗花苞,不能像其他花朵一样为人称赞,可你慢慢的积累天地之精华,慢慢等待,终有一天,你的绽放,会夺得所有人的目光,会是百花丛中最艳丽的一朵,香飘十里,让人难舍难忘。
⑤在小兴安岭,每年的深秋,在寒冷初临的时候,入目的便是缤纷的五花山。
远远望去,山披彩衣,红枫青松,黄杨白桦,还有各种成熟的野果,就如在山上开了大朵大朵的花,而且愈冷颜色愈是清艳。
这是比雪花更早开的五花山,直到第一场雪到来,山岭才渐渐素淡起来。
⑥作为一年中最冷季节的开始,这种绽放是极动人心魄的。
而想起我们面临生活中即将到来的种种艰辛坎坷,却常常彷徨犹疑,就算有信心度过,也是心绪沉重。
而我的一位朋友,却是不同。
她早就预见了自己未来生活的苦难,也知一切终不可避免,却是依然微笑如初,仿佛要到来的并不是自己的生活。
高中语文 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散文阅读精选练习
【散文阅读练习1】人在草木间周晓枫茶这个字,拆开笔画就是:人在草木间。
每天的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最后一个是茶,微妙地超越其他。
如果是生活需要,水就够了。
文人喜欢诗酒茶:诗是对文字的奢侈,酒是对粮食的奢侈,茶是对清水的奢侈。
正因为茶是高于生存需要的水,所以象征精神的部分。
是啊,对生存来说,精神就是奢侈——可正因有了这些奢侈,我们才不枉此生。
茶是现实中既平凡又堪称伟大的植物。
福建安溪,以铁观音闻名,茶香似乎弥散在这里的空气里……香,是气味的奢侈;铁观音,是茶里的奢侈。
这观音托梦所赐的母本茶树,就生长在安溪打石坑的岩缝间。
铁观音母株瘦小,每发新芽,每生新枝,收取的手就会到来。
它的芽叶幼嫩时就被采摘,它的枝条被不停折断,用以扦插育苗——就是这样一棵被限制、被切割、被剥夺的茶树,守着承诺般,守着它叶片的独特形貌:紫芽斜尾,缘齿疏钝,上面有着拇指按压般的神迹印痕。
茶有近乎神迹之处。
折断枝条,插土就能活——万能地再生。
你摧毁,它报以辽阔的丰收,甚至更为勇敢。
母株压条繁育时,经过扭转和压扁的伤枝,反而有利更好更多地生根;如果小心呵护的,却事倍功半。
一万次酷刑,意味着一万次的繁茂,十万、百万、千万次的慷慨。
茶叶制造的过程也是这样。
摇青时,芽叶相互摩擦、碰撞,受损的茶青反而分泌香气。
每片茶叶,都死于离枝,死于炒制,死于滚水……然后,它们又从滚水中复活,将自己的清香与甘醇,灌注到每一滴水里。
从伤害里汲取成长力量的茶,就这样,涓滴灌溉,帮助我们清除体内的毒素。
茶,看似羸弱,却隐藏柔韧而惊人的力量。
站在这株古茶树旁边,我观察它厚实的叶片,陈旧的花瓣。
我以前觉得,交通的便捷,瓶装水的储存,空调系统的温控,使今人很难体会古人曾经的乡愁。
我们可以在全球化的环境里,共享无差别的水土。
但是在这棵茶树面前,我改变了看法。
也许我们能保留自己所适应的饮食习惯、所乐于交流的乡音,以及那蓄意维持的心理时差。
植物,替我们凝结着乡愁:土壤里的酸碱度,空气中的含水量,海拔和温差,云雾雨雪,都在其中。
中考语文阅读散文练习(附答案)
中考语文阅读散文练习(附答案)①历史对于价值判断的影响,好像非常清楚。
鉴往知来,认识过去才能预测未来,这话都已经说滥了。
我不太用成语,所以试试另一个说法。
②一个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来一朵沙漠玫瑰。
沙漠里没有玫瑰,但是这个植物的名字叫做沙漠玫瑰。
拿在手里,是一蓬干草,真正枯萎、死掉的草,这样一把,很难看。
但是他要我看说明书。
说明书告诉我,这个沙漠玫瑰其实是一种地衣,有点像松枝的形状。
你把它整个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的干掉,枯干如沙。
把它再藏个一年两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
这就是沙漠玫瑰。
③好,我就把这一团枯干的草,用一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
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望沙漠玫瑰怎么样了。
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头往外头稍稍舒展开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还不是颜色;第三天再去看,那个绿的模糊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虽然边缘还是干死的。
它把自己张开,已经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
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
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直到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手指,层层舒展开来。
④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我们的一个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
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润饱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三个疯狂地大叫起来,因为太快乐了,我们看到了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
⑤这个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不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⑥我愣住了。
⑦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它是地衣啊!你说,地衣再美,能美到哪里去呢?他看到的就是一把挺难看、气味潮湿的低等植物,搁在一个大碗里。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是现象的本身定在了那一个时刻,是孤立的,而我们所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千丝万缕的来历。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
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
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
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乙)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
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1)下面对语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选段主要介绍了北平的物产丰富,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
B.甲、乙两个语段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北平的特点。
C.选段的语言通俗质朴而又简洁、亲切,并带有浓厚的“京味”。
D.老舍以一个贫寒知识分子的眼光看待北平,选取了日常所见和极其平民化的意象。
(2)对“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一句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结尾把“想北平”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却又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B.最后“真想念北平呀”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
C.结尾真挚而委婉地表达情感,要落泪是深情的呼唤,表明爱得非常深厚。
D.点明题意,照应了文章前面“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的说法,使结构更严谨。
【答案】(1)A(2)C【解析】【分析】(1)A项,“环境动中有静的特点”理解错误,选文并没有这方面的描写。
高中散文阅读练习题(各种考点、题型)
高中散文阅读练习题(各种考点、题型)选择题
1. 在散文《草原》中,下列句子表达的情感是()
A. 品味大自然的壮美
B. 对草原财产的眷恋
C. 对有限生命的珍视
D. 对繁荣昌盛的向往
2. 在散文《林海雪原》中,森林被擒获,是指()
A. 森林动物被捕
B. 森林被人类占领
C. 森林被雪覆盖
D. 森林被打败
阅读理解
文学叙述具有一定的叙述方式。
散文作品叙述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记叙——记叙文,有顺序性和时序性;
2.描写——描写文,具体描写,形象生动;
3.抒情——抒情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思想或体验;
4.议论——议论文,作者立论、证明、反驳或主张等;
1.请写出散文叙述的四种方式。
2.请结合具体散文,举例说明一种叙述方式。
简答题
1. 请解释“散文”的含义,并举例说明一篇我们已经学过的散文作品。
2. 请评述阅读散文的意义。
填空题
1. 几度春光爱丽丝憔悴,有华发苍苍之感。
作家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出自散文_______________。
2. 以下哪个不是散文形式的基本要素()
A. 体裁
B. 文体
C. 时空背景
D. 情感表达
作文
请就“我眼中的美好人生”写一篇800字的散文。
儿童散文《荔枝蜜》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儿童散文《荔枝蜜》鉴赏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阅读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中的片段,选择一个角度(语言、结构或情感)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今年四月,我到广东从化温泉小住了几天。
四围是山,怀里抱着一潭春水,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刚去的当晚,是个阴天,偶尔倚着楼窗一望,奇怪啊,怎么楼前凭空涌起那么多黑黝黝的小山,一重一重的,起伏不断?记得楼前是一片比较平坦的园林,不是山。
这到底是什么幻景呢?赶到天明一看,忍不住笑了。
原来是满野的荔枝树,一棵连一棵,每棵的叶子都密得不透缝,黑夜看去,可不就像小山似的!荔枝也许是世上最鲜最美的水果。
苏东坡写过这样的诗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可见荔枝的妙处。
偏偏我来的不是时候,满树刚开着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新发的嫩叶,颜色淡红,比花倒还中看些。
从开花到果子成熟,大约得三个月,看来我是等不及吃鲜荔枝了。
吃鲜荔枝蜜,倒是时候。
有人也许没听说这稀罕物儿吧?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汪洋大海,开花时节,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荔枝蜜的特点是成色纯,养分多。
住在温泉的人多半喜欢吃这种蜜,滋养精神。
热心肠的同志为我也弄到两瓶。
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味儿。
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
我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自己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
荔枝林深处,隐隐露出一角白屋,那是温泉公社的养蜂场,却起了个有趣的名儿,叫“养蜂大厦”。
正当十分春色,花开得正闹。
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
养蜂员老梁领我走进“大厦”。
叫他老梁,其实是个青年人,举动很精细。
大概是老梁想叫我深入一下蜜蜂的生活,小小心心揭开一个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每块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着。
蜂王是黑褐色的,身量特别细长,每只蜜蜂都愿意用采来的花精供养它。
五年现代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
五年现代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专题练习附答案第一篇:《父亲》- 解析:这篇散文通过讲述作者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和成长经历,表达了对父爱的感激和敬佩之情。
散文描写了父亲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场景,展现了他坚韧、朴实的品质。
通过揭示父爱的伟大和无私,文章引发人们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和珍惜。
第二篇:《小桔灯》- 解析:这篇散文通过讲述了一个关于友情和成长的故事。
散文中的小宝和桔灯是彼此的好朋友,在彼此的陪伴中共同成长。
文章透过对小宝对桔灯的由衷关心和细心呵护,表达了友情的可贵和珍稀。
通过这个温馨的故事,散文引发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第三篇:《奇迹》- 解析:这篇散文通过一次车祸事故的描述,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
散文中的主人公在不幸事故中失去了腿部行动能力,但他没有放弃,通过泰然处之、乐观向前的态度,最终实现了奇迹般的康复。
通过这个故事,散文告诉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第四篇:《向日葵》- 解析:这篇散文通过描写向日葵的成长过程,抒发了对自然界奇妙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文章通过向日葵不懈向阳的生长姿态,表达了积极向上、追求光明的品质。
通过这个简单而引人深思的故事,散文引导人们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是《五年现代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专题练》的答案。
通过阅读和思考这些散文,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触及生活、家庭、友情、人生的主题,以此提升我们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希望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不断成长和进步。
*注:本文档中的答案为根据题目内容自行整理,可能与原文稍有不同。
请以考试或教师要求的答案为准。
*。
新初一分班练习--写景散文阅读1
新初一分班练习--写景散文阅读一、阅读《夏》选段, 完成选段后的练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一样,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 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轻飞曼舞的蜂蝶不见了, 却换来了烦人的蝉儿, 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 麦浪翻滚着, 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 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 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 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 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
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 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 在田野上滚动, 在天地间升腾。
夏天到了。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按绘画的观点, 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
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夏天正当春华秋实之间, 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 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你看, 麦子刚刚割过, 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 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 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 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 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 蓬蓬勃发, 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 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2. 为什么作者说“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用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选段描写景物具体形象, 语言准确生动。
请分别以修辞和用词的角度各选一处加以赏析。
运用修辞的句子:赏析:词语用得传神的句子:赏析:仿照句子, 以第二段材料为内容, 仿写一句。
春之色为冷的绿, 如碧波, 如嫩竹, 贮满希望之情;夏之色秋之色为热的赤, 如夕阳, 如红叶, 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冬之色为寒的白, 如寒冰, 如冷雪,呈现了对生命的冷静的思考。
【课外选段】(一)阅读方纪的《三峡之秋》, 回答文后问题。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
三峡的秋天, 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
高考散文阅读练习20篇(附参考答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暮色中的炊烟迟子建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
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无云的天气中,它们就是空中的云朵;而有云的日子,它们就是云的长裙下飘逸着的流苏。
如果你晚霞满天的时候来到山顶,俯瞰山下的小镇,可以看到一动一静两个情景,它们恰到好处地组合成了一幅画面:静的是一幢连着一幢的房屋,动的则是袅袅上升的炊烟。
房屋是冷色调的,炊烟则是暖色调的。
这一冷一暖,将小镇宁静平和的生活气氛完美地烘托出来了。
女人们喜欢在晚饭后串门,她们去谁家串门前,要习惯地看一眼这家烟囱冒出的炊烟,如果它格外地浓郁,说明人家的晚饭正忙在高潮,饭菜还没有上桌呢,就要晚一些过去;而如果那炊烟细若游丝、若有若无,说明饭已经吃完了,你这时过去,人家才有空儿聊天。
炊烟无形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
这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
窗外是一片很大的菜园,种了很多的青菜和苞米。
菜地的尽头,是一排歪歪斜斜的柞木栅栏,那里种着牵牛花。
牵牛花开的时候,那面陈旧暗淡的栅栏就仿佛披挂了彩带,看上去喜气洋洋的。
在木栅栏的另一侧,是另一户人家的菜地,她家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
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
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
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早已加入了中国国籍。
北极村与她的祖国,只是一江之隔。
所以每天我从东窗看见的山峦,都是俄罗斯的。
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
她的丈夫死后,两个儿子相继结了婚,一个到外地去了,另一个仍留在北极村,不过不跟她住在一起。
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
秋生呆头呆脑的,他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是说不连贯。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巴金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
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中考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黄沙梁刘亮程我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回来,二十年前,当我坐在装满旧家具和柴火木头的拖拉机上,看着黄沙梁村一摇一晃远去时,我就想到了我还会回来。
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小村庄对我的一生有多大意义。
它像做一件泥活一样完成了。
在我像一团泥巴可以捏来塑去的那时,它把我顺手往模子里一扔,随意捣揉一番,一块叫刘二的土块便成形了。
在那一刻,我还有许多重塑的机会,如果它觉得不满意,可以揉扁,洒点水,重脱一次、再重脱一次。
但我知道一个村庄不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尽管一个人可以把一生时光耗费到村庄。
可是现在不行了。
土块已经变硬、成形。
我再也无法成为另外一个人。
甚至,无法再成为别的地方的人。
尽管我以后去过许多地方,在另外的土地和人群中生活多年,它们最终没有改变我。
在我对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感到无望和淡漠时,我发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子。
我记得我们是在哗哗的落叶声里离开黄沙梁村。
满天空飞着叶子,拖拉机辗起的一长溜尘土,像面大旗向东飘扬。
我记住那场风的颜色,金黄金黄。
记住那些树在风中弯曲的样子,这跟每年秋天的风没什么不同。
每年秋天,我们都在一场一场的西风里,把田野上最后的一点粮食收回来,最后一片禾秆割倒,拉回家码上草垛,赶到头一场雪落下时,地里的活已全部干完,一年就算结束了。
腾空的田野里除了放牲口、落雪,再没有人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我们在这片田野上的活彻底干完了。
我们扔下几十年的生活。
不知将要搬去的那地方的风会怎样地吹乱我们。
拖拉机刚一出村两个妹妹便哭了。
母亲一声不吭。
我侧躺在车厢的最后面,面朝着村子,一把干草遮在脸上,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这是我们第二次搬家了。
或许是第三次。
母亲把我生在逃荒路上那一次我没有记忆,我也从没问过母亲我们从甘肃金塔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那段漫长路途中发生的事情,我相信迟早我会自己想起来,我那时经历的一切,都完整地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
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
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
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
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
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
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
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
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
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
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
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
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
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
(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
(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
(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
”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
(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初中语文《宗璞散文》阅读练习
课外阅读宗璞文章,完成下面问题一、丁香结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现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树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续住了近二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样浑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株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妖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今年的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她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⑦小文成后一直搁置,转眼春光已逝。
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
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选自《小作家选刊》2009年第4期)1.分析第①节画线的句子,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感情赋予在这些丁香花身上的?2.第①②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描写了丁香花?联系第⑥节,说说作者的用意。
高二语文 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语文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答案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渔村凉峙施立松我们推门而出,铁艺花门哐当一声,深秋的凉意清脆袭来。
回身关好院门,拢紧衣襟,慢步向海。
不经意间抬头,一声惊呼脱口而出。
满天星斗,镶嵌于夜空,恍若一斛钻石,倾倒在黑丝绒上,滚动,闪耀,无声地喧闹,璀璨地低眸,迷人心魄。
一弯新月如眉,幽幽西斜。
星月相互映照,彼此凝望,在太阳来临之前,共同守护夜的黑,梦的暖。
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的夜空了。
光污染无处不在的城市和乡村,永远不知道它们失去了多少,比如星空,比如暗,以及暗中的一切。
这是舟山市岱山县衢山镇凉峙村的凌晨四点三十分,听了一夜涛声的我们,要出去找太阳。
这个面向东海的小渔村,三面被山环抱,一条弧形的岸堤,将村庄一分为二,一边是如镜的沙滩,长达数百米,一边是白墙黑瓦的房屋,和错综交杂的小路。
无论形状,还是布局,凉峙,都像极我的家乡洞头后垅渔村。
昨晚饭后,我们曾穿行在村中的小巷,才八点钟,整个村庄已阗静无声。
中年的我们,突然聊发少年狂,就着手机的手电筒,在平坦如砥的沙滩上找不甚明显的突起,然后用手指刨开,看赭色花蟹四下逃散,也不问他们今夜将在何处栖身。
年轻的几个跑去追海浪,风平的夜晚,浪也斯文端庄,追浪的那几个,难免嫌太乏味,一点刺激都没有。
正待转身不玩了,却被新推的浪头,打湿了鞋袜,一声声惊呼,仿佛要把整个村庄都惊醒。
慢慢地,上涨的潮水淹没了沙滩,我们坐到岸边的矮墙上,脱了鞋子,双腿晃荡,身后微弱的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投到海面,一行淡淡的影子随着海浪起起伏伏,想起晚饭时分刚听过的歌: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那些青春岁月里的好时光,那陪伴在身边一起歌一起笑一起玩闹的人,如今都去了哪里?在凉峙,在秋风渐凉的夜里,深深地怀念起,也不能怎么样,只对身边的人轻轻地说:好想好想唱首歌……成年以后,离开了村庄,枕着涛声入梦已成奢侈的事。
猛地再枕涛声,不免难以成眠。
思量着,回忆着,黎明悄然而至,匆匆披衣而起,与朋友一起去看日出。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
高考散文阅读分类训练:概括内容要点和形象特征题型专练(附答案示例)一、专项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柴门小院王本道记忆的底片中,似有幅图画,那是一棵老树掩映下的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
院墙底部砌有尺把高的青石,上部多由稀疏的树木枝条拼凑而成,高不盈米。
院门十分简陋,由薄薄的木板条钉制而成,门上无锁,通常是四敞八开的,夜间也只是虚掩着。
透过院墙和院门的缝隙,清晰可见院中栽种的瓜果菜蔬、欢蹦乱跳的鸡鸭猫狗、墙上挂着的农具、墙角立着的磨盘,还有那一串串金灿灿的玉米和红艳艳的辣椒。
有时候,能看到院里老人拉着幼小的孩子蹒跚学步,系着围裙的女人安静地择菜,“咯咯咯”地召唤着鸡鸭吃食……这是当年我在辽南山区插队时,每天都司空见惯的柴门小院。
这样的柴门小院,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计其数,千百年来,它们供一代代子民繁衍生息。
从呱呱坠地、牙牙学语,到十年寒窗、面壁苦读,一个个孩子在柴门的进进出出中长大成人,而后告别小院,走上各自的人生舞台。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对柴门小院怀有厚重的情感,寄托了无限情思,无论走到哪里,无一不保有质朴的家国情怀,涌动着割舍不断的乡愁。
1.文章开头不惜笔墨重点描绘了记忆中的柴门小院,作者笔下的柴门小院有何特点?请简要概括。
(6分)答:示例:特点:院墙古朴低矮,院门简陋敞开,院内生活气息淳厚。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题。
丢失的脚步王开岭大,正让城市削掉双足,脚步日渐枯萎。
点与点之间的遥远,让我们望而却步,不得不折叠起双足,换之以轮胎和轨道。
现代人的日常身份,不再是“行人”,而是“乘客”。
1京城,已套上了第6个大呼拉圈,且环距越来越大。
没人再敢把城市当棋样、视自己为棋子了。
城市的态势只能用涟漪来形容,且是巨石“扑喷”激起的那种。
面对急剧的放扩,没人敢吹嘘熟悉每一条波纹了,连的士司机都像片警那样,专挑熟悉的“片”跑。
由于太大,任何人都只能消费极小一部分,无法从整体上参与它、拥有它。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2019·武汉市新洲区部分高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15分)青山白发林清玄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
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
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
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
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间怒放。
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
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它突然抽拔开花,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
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它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
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
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佛法的大意?”“春来草自青!”他说。
又有和尚问他:“什么是成佛的方法?”“东山水上行!”他说。
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
散文阅读练习题
散文阅读练习题
散文是一种以叙述为主,抒发作者情感和思想的文学体裁。
结构自由,语言流畅,给人以亲近、自由的感觉。
阅读散文有助于提高理解力、感受力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一些散文阅读练习题,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
练习一:《钓鱼》
1. 作者通过钓鱼的行动描写了什么?
2. 故事中表现出什么主题?
3. 选取一段你认为很有意境的描述,解释它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练习二:《舞台上的人》
1. 通过描写舞台上的人,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2. 文章中你觉得最动人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3. 你认为作者选择把注意力放在舞台上的人,而不是观众身上,有什么深意?
练习三:《晨曦》
1. 文章以日出为素材,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 文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
3. 选出一处你认为最美的描写,解释它为什么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练习四:《回忆的轨迹》
1. 故事中通过回忆,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2. 故事有哪些情节让你印象深刻?
3. 你认为回忆对人的成长和情感有何作用?
练习五:《山城的爱情》
1. 故事中呈现的爱情有何特点?
2. 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或情感?
3. 故事中的爱情情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启示?
这些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散文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追溯故事情节、分析作者的意图以及挖掘自己的感受和领悟,读者可以逐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自己的审美品味和写作能力。
注意:以上只是练习题,正文内容结束于此。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散文,并且提升你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想北平(节选)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
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
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
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摇篮”在文中具体指北平,作者为什么把北平比作“摇篮”?试作分析。
(2)文段中,作者是怎么写出北平的特征的?请分析主要写作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案】(1)把“北平”比作“摇篮”,有两个相似点: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使人快乐安适。
这样比喻,形象写出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依恋。
(2)对比(比较)手法,将北平与巴黎对比,以巴黎太热闹、太旷、让人感到无家的寂苦,来衬托出北平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的特点,居住其中有快乐安适的感觉。
采用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亲近感。
【解析】【分析】(1)从内容方面:把“北平”比作“摇篮”是因为“北平”和“摇篮”有相似点:一是有个边际;二是有所依靠,使人快乐安适。
从情感主旨方面:这样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就像小儿喜爱和依恋摇篮一样,作者也喜爱和依恋着北平。
(2)依据原文“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
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和“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可知,文段中,作者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来写北平的特征,用巴黎太热闹、太旷、让人感到无家的寂苦来衬托出北平复杂而有边际、动中有静、令人安适的特点,从而突出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喜爱和亲近感。
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答案
散文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练习题及答案一、散文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米缸山下播绿记白莹每年初夏的育苗工作,对于我们护林员来说,是一件大事。
早上七点多钟我们已经到达离场部十多公里的二台苗圃地。
山谷里晨风清凉宜人,天空蓝得像是刚刚被擦洗过;此起彼伏的鸟语,清澈如露珠;岩生忍冬小小的淡紫色的花朵正在吐蕊,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米缸山是六盘山的主峰,南北走势,巍峨高耸,山的东坡落叶松林浩瀚如海,那是西峡林场的前辈们历尽艰辛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营造起来的。
如今站在山下仰望,峰峦苍翠,林海茫茫,针叶林与天然林林相迥异,林界清晰,却又融接为一体,像穿在大山身上一件裁剪合体而又别致的绿罗裙。
山谷幽深宁静,除了清脆的鸟叫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
我们的到来让山谷里热闹了起来。
育苗工作最能检验一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在这个作业流程中,大家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开沟、撒种、覆土,各司其职。
这里是近几年新开辟出来的一块山地,土质并不好,属石块较多的杂质土壤,要把这样的一块地整饬成平整松软的苗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土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用耙子细细搂出来,还要把它们彻底从地里清理出去。
从林畔筛出来的用来覆盖种子的森林土,也是女职工们用袋子一点一点背到地里的。
这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活,实际干起来,若不是亲自劳作,真的是没法理解个中的艰辛。
另有人员正在紧锣密鼓接微喷水管,育苗一经结束,浇水要马上跟上,经过催芽的种子大多已经露白,若在干土里经过长时间暴晒,会导致种子回芽而影响出苗率。
大家心里都鼓着一把劲,所以育苗进度也很快。
西边的山头上飘过来几朵闲云,朝忙忙碌碌的我们张望了一会儿,又悄无声息地飘走了。
日影一点一点朝我们的头顶移过来,长时间重复弯腰的动作,大家的腰都有点受不住了,但育苗工作向来是一件辛苦又开心的事,接踵而来的笑声又冲淡了疲惫。
腰疼,那就忍着,谁让你不把腰放家里呢?——相互之间的调侃和打趣是最能解乏的。
午餐很简单,蒸馍就榨菜,还有白开水。
初中数学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初中数学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一、《大象搬家》大象搬家的难题,使得数学变得有趣。
在这个故事中,大象的体重和重力成了数学的关键概念。
阅读练请阅读《大象搬家》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1. 大象名字叫什么?2. 为什么大象要搬家?3. 大象的体重是多少?4. 大象搬家需要多少吨的食物?5. 大象搬家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答案1. 大象的名字是巨力。
2. 大象要搬家是因为它的家太小了,没有足够的空间。
3. 大象的体重是3吨。
4. 大象搬家需要2吨的食物。
5. 是的,大象搬家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为大象的体重会增加额外的负重。
二、《菜市场的游戏》《菜市场的游戏》是一篇解决加减法问题的散文。
这个故事中,小明需要帮助老板算出每种蔬菜的价格。
阅读练请阅读《菜市场的游戏》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需要计算的第一个蔬菜的价格是多少?2. 小明一共需要计算多少种蔬菜的价格?3. 小明计算出的某种蔬菜的价格比实际价格多了10元,那么实际价格是多少?4. 小明最后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是多少?答案1. 小明需要计算的第一个蔬菜的价格是15元。
2. 小明需要计算5种蔬菜的价格。
3. 实际价格是30元。
4. 小明最后需要支付的总金额是125元。
三、《足球比赛的得分》《足球比赛的得分》是一篇关于乘法和除法问题的散文。
在这个故事中,小明和小刚需要计算足球比赛中球队得分的问题。
阅读练请阅读《足球比赛的得分》故事,并回答以下问题:1. 小明和小刚参加的足球比赛中,一共有几个球队?2. 每个球队可以最多得几分?3. 某个球队最后得了120分,他们踢了几场比赛?4. 小明和小刚参加的球队分别得了多少分?答案1. 小明和小刚参加的足球比赛中,一共有16个球队。
2. 每个球队可以最多得15分。
3. 该球队踢了8场比赛。
4. 小明的球队得了90分,小刚的球队得了105分。
四、《几何图形的奥秘》《几何图形的奥秘》是一篇关于几何图形特点的散文。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研究到不同几何图形的名称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文阅读练习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①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
②父亲是个绝顶聪明的人。
他是画家,会刻图章,画写意花卉。
他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萧管笛,无一不通。
③父亲是个很随和的人,我很少见他发过脾气,对待子女,从无疾言厉色。
他爱孩子,喜欢孩子,爱跟孩子玩,带着孩子玩。
我的姑妈称他为“孩子头”。
春天,不到清明,他领一群孩子到麦田里放风筝,放的是他自己糊的蜈蚣。
放风筝的钱是胡琴的老弦。
老弦结实而轻,这样风筝可笔直的飞上去,没有“肚儿”。
他会做各种灯。
用浅绿透明的“鱼鳞纸”扎了一只纺织娘,栩栩如生。
在小西瓜上开小口挖净瓜瓤,在瓜皮上雕镂由极细的花纹,做成西瓜灯。
④父亲对我的学业是关心的,但不强求。
我小时上学,国文成绩一直是全班第一。
我的作文,时得佳评,他就拿出去到处给人看。
我的数学不好,他也不责怪,只要能及格,就行了。
我小时字写得不错,他倒是待我出过一点主意。
在我写过一阵《圭峰碑》和《多宝塔》以后,他建议我写写《张猛龙》。
我初中时爱唱戏,唱青衣,在家里,他拉胡琴,我唱。
学校开同乐会,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给我去伴奏。
父亲那么大的人陪着几个孩子玩了一下午,还挺高兴。
我十七岁初恋,暑假里,在家写情书,他在一旁瞎出主意。
我十几岁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他喝酒,给我也倒一杯。
抽烟,一次抽出两根他一根我一根。
他还总是先给我点上火。
我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
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⑤我和儿子的关系也是不错的。
我戴了“右派分子”的帽子下放张家口农村劳动,儿子那时从幼儿园刚毕业,刚刚学会汉语拼音,用汉语拼音给我写了第一封信。
我也只好赶紧学会汉语拼音,好给他回信。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打成“黑帮”,送进“牛棚”。
偶尔回家,孩子们对我还是很亲热。
我的老伴告诉他们:“你们要和爸爸‘划清界限’。
”儿子反问母亲:“那你怎么还给他打酒?”只有一件事,两代之间,曾有分歧。
他下放山西忻县“插队落户”,按规定,春节可以回京探亲。
不料他带回了一个同学。
他这个同学的父亲是一位正受林彪迫害,搞得人囚家破的空军将领。
这个同学在北京已经没有家,按照规定是不能回北京的。
但是这孩子很想回北京,在一伙同学的秘密帮助下,我的儿子就偷偷地把他带回来了。
他连“临时户口”也不能上,是个“黑人”。
我们留他在家住,等于“窝藏”了他,公安局随时可以来查户口,街道办事处的大妈也可能举报。
当时人人自危,自顾不暇,惹了这么一个麻烦,使我们非常为难。
我和老伴把他叫到我们的卧室,对他的冒失行为表示很不满。
我的儿子哭了,哭得很委屈,很伤心。
我们当时立刻明白了:他是对的,我们是错的。
我们这种怕担干系的思想是庸俗的。
我们对儿子和同学之间的义气缺乏理解,对他的感情不够尊重。
他的同学在我们家一直住了四十多天,才离去。
⑥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
了解,但不干涉。
⑦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
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
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父母叫人敬畏,儿女“笔管条直”,最没有意思。
⑧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由他们自己来设计。
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
1.文章开头“这是我父亲的一句名言”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我”有双重身分,既是__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__。
据此,文章主体可分为两个部分,连接两部分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写了父亲的哪些事(请至少写出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父亲”的性格特征。
4.文章第⑤段中“使我们非常为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词语回答)5.第⑦段中两次写到“没大没小”,第一处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处的意思是_______。
6.本文艺术表现上的特点之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请概述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⑧段主要用了______的表达方式,从全文看,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8.认真品昧,第8段中“而且,可恶!”一句中的逗号不能去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从文章选材的角度看,第④段中画线部分似乎有损于“父亲”的完美,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洁白的木槿花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
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
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
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
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
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
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
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
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
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
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
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
钱的事,不要说起。
”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
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
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
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
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
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
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
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
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
”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
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
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
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
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
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
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
”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
”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4分) 12.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
(4分)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13.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
(2分)14.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
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不超过80个字。
(6分)看树高林瑜①在乡村学校,十多年了,我总喜欢看树。
在四季的轮回中,树像这幽静的村庄,呈现它自己的色彩。
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
②在春天的田野,我曾看过一棵树。
那是一个已被水珠打湿的傍晚,我轻轻地抚摸着一棵枝干像盘龙一样的榕树,它的庞大的树身盖住了一大片庄稼。
和煦的风从耳边掠过,心霎时像一泓明静的湖水,一向被忙碌踩乱的日子在心中渐渐沉静了下来。
这时,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平展展的,似乎把人的每一缕思绪都变得那么纯粹而葱茏了。
从此,每当春天,我的心就成了温柔的绿色。
③在夏天的山道上,我推着满装学生课本的三轮车,看过树。
阳光火一般灿烂,山道上是一棵棵苦楝树。
它们尽力伸着腰肢,向我展示着一种青春的动感与奔放,碧绿的叶子润润地生长着。
那树阴给我的心遮上了一把清凉的伞。
于是,我用歌声开始装点这长长的山路,用昂扬的心情把不经意间掉进心里的那一点点孤独赶走。
这时,最好掬一捧山道旁清澈的泉水,让那一阵阵清凉去廓清那迷茫的视野。
然后再摘几片大大的叶子,把阳光全装在心底。
④在秋天的乡村,我带着学生们,看过树,我对他们说,秋天的每一棵树,都负载着一颗成熟的心灵。
一棵树也许滋润不了万物,担它能滋润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个果子。
他们脸上荡满欢笑,如一个个红透的果。
然后他们一个个把心贴紧树,紧紧地去拥抱那些树。
这时我突然觉得,对于他们,面对一棵树,竟是一种最美的完善。
⑤在老家冬天的高原上,我曾和父亲赶路,看过树。
那是一排白杨,它们和我们一样,在朔风中感受一种寒冷。
它们是钻天杨,很高大,但脚下却牢牢地抓住一方泥土,头顶一片苍天,在风与雪中挺直着躯干,就像一杆杆坚强的旗帜。
我知道,这是一种与脆弱无关的美丽。
那一刻,我们只是和树一样在凛冽的冰雪中遥望自己的远方。
那是一排挂满冰霜的树,然而它们却至今虔诚地站着,在我记忆的春天。
⑥我喜欢看树,也爱思索树。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长路,许多人走不到向往的尽头,而树的一生像一片叶子,竟能把一生几乎完美地走完,直到将每一片叶子都染成金黄。
我不曾想这是为什么,但我明白,树的四季都在承受烈日和风雨,它坦然地以一种坚毅面对一树同样的叶子。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
”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
我想,这也是关于每一棵树的名言。
很多时候,我在想,不管谁怎么说,我总渴望像树一样活着,坦然地正视自己的一生。
17、四季不同的树分别给作者带来哪些人生的启迪?(1)(2)(3)(4)1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19、品味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说说其中蕴含了这位乡村老师怎样的情怀?20、读完文章后,选出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A.“面对一棵树,我所追寻的只是树与天空构成的一种最纯朴的风景,然而这一切给人的感觉,却像心灵散发的一阵阵光芒”一句领起了全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