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第二章了解地区-东南亚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主要国家。

2. 让学生掌握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3. 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

4. 培养学生的地图识读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 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3. 东南亚的气候特点4. 东南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5. 东南亚的宗教文化6. 东南亚的民俗风情7. 东南亚的旅游资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

2. 难点:东南亚国家的首都、地理位置示意图的识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民俗风情。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东南亚的宗教文化和旅游资源。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东南亚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引发学生对东南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东南亚的宗教文化和民俗风情,分享自己的见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东南亚地图,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指出主要国家和首都的位置。

2.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景观。

3.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东南亚不同国家的人物,讨论该国的经济发展和民俗风情。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研究,探究东南亚的宗教分布和影响,以及主要旅游资源。

5. 采用问题解答环节,鼓励学生提出关于东南亚的问题,并尝试共同解决。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七班级地理《东南亚》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奉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技能目标〔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育同学的观看、分析力量。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育同学的区域分析力量。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树立各国进展应当因地制宜的观点,培育同学喜爱祖国、喜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教学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教学方法】观看、比较、演示、商量、归纳等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2课时【教学步骤】[导入新课]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1.课件展现:图9.1“东南亚在亚洲的位置”和9.2“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板书:一、重要的地理位置同学回答,老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

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老师指图让同学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确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设计)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读图,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问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4.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及城市分布特点二、过程与方法1. 根据地图,了解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2. 运用气候图说明东南亚的气候特征,所产生的的水热特征对农作物的影响3. 通过地形图说明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及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不同类型地图的解读,帮助学有条理的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教学难点1.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

2.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咖喱咖喱》提问:歌词中提到“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都属于哪个地区?二、新课讲解1.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10°S──23.5°N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

因此,自古以来这里成为战略要地。

2. 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在图上的位置是与中国的南部相连,而马来群岛则是横穿赤道。

10°S 23.5°N包括的国家:11个国家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提问:哪些国家和我国接壤?内陆国?中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回答:缅甸、老挝、越南老挝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

练习:将下列国家名称与对应的称号连线。

越南岛国老挝临海国印度尼西亚内陆国3. 马六甲海峡提问:马六甲海峡位于哪?重要性?讲解: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连接着南海和印度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课题课标要求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环节东南亚课时1课型新授1.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位置和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特点及其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并能够利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并比较两种气候的差异。

3.分析东南亚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

2.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3.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

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区域的方法。

2.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自学课文,课前搜集有关东南亚位置、气候和农业的图文资料。

教学设计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视频(东南亚风光)。

学生观看视频,欣导入激发学生学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是哪一地区的景观?赏风光并说出这新课习兴趣(教师)板书:第二节东南亚是东南亚地区的地理风光。

前面我们学习日本时,我们知道了学习国家学生回答:地理位教会学生学或地区应从哪些方面学习的方法。

哪位同学置、组成、气候、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习目标”。

地形、河流、工业、农业等方面。

一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教学设计《东南亚》教案共2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形、气候等。

(3)掌握东南亚的物产特点,包括矿产、农产品等。

(4)了解东南亚的人文风情,包括宗教、节日、服饰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资料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包容多样性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

(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

(3)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2.教学难点:(1)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2)东南亚的矿产、农产品。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展示东南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2.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分组讨论:根据地图、资料,分析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2)小组分享: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3.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物产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矿产、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物产特点。

4.探究东南亚的人文风情(1)展示东南亚人文风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宗教、节日、服饰等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人文风情。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的哪些内容?(2)学生回答: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自然环境、物产、人文风情。

2.深入探究东南亚的自然环境(1)展示东南亚气候类型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气候特点?(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3.深入探究东南亚的物产(1)展示东南亚农产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谁知道东南亚的主要农产品?(3)小组讨论:分析东南亚的农产品特点。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

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文章全面了解东南亚地理的七年级教案东南亚地区位于亚洲东部南面,涵盖了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在内的11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广阔的地区内,既有山脉高地,也有平原河口,既有草原森林,也有沙漠盆地,这些地形特征的差异造就了各自的自然条件和资源配置,也决定了各国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方向。

为了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全面了解和认识东南亚地理及各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情况,我编写了以下的七年级教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理的基本概念和自然特征,包括地势、气候、水域、岛屿等。

2.认识东南亚各国的国土面积、人口、语言、宗教和文化特点。

3.了解东南亚各国的主要经济产业、贸易、旅游、人文景观等。

4.了解东南亚各国与中国的交往历史和现今合作形势。

二、教学内容1.地理体系(1)位置:介绍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边界,了解其与邻国的位置关系和经济文化联系。

(2)地势:介绍东南亚的地形地貌,如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岛屿,了解其景观特点和区域划分。

(3)气候:介绍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了解其气候情况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4)水域:介绍东南亚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了解其资源和文化特点。

2.国家特点(1)人口:介绍东南亚国家的总人口和人口密度,了解各国的民族组成和语言特点。

(2)文化:介绍东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了解东南亚文化的多元性和历史沿革。

(3)经济: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经济产业和贸易方向,了解各国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历程。

(4)旅游:介绍东南亚国家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了解其旅游消费市场和旅游引领经济的作用。

3.中外交往(1)历史: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历史交往和文化交流,了解彼此的友好合作和资产互补的历史基础。

(2)现状:介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领域和发展现状,了解双方的合作重点和前景。

4.资源使用(1)资源保护:介绍社会公众和政府机构如何保护东南亚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了解保护的意义和方式。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1《东南亚》是学生在学习了世界地理基础知识后,对东南亚地区进行深入学习的开始。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文化特色等内容。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学生地理知识体系尚不完善,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东南亚地区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提高学生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实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色。

2.难点:对东南亚地区地理特点和人文特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表、实物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南亚国家或地区,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东南亚地区的地图、图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教学设备。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本学期总第14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授课日期:3、29课题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

说出东南亚的位置特点及在世界交通上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河流的流向,分析地形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重点难点1、南亚的地理位置。

2、学会读图分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type="#_x0000_t75">析、比较法的运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一、激情导入二、自主学习一、如果我们在云南越过我国南面国界,就到了一片极具热带风情的地区,“椰风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这就是东南亚。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东南亚。

二、(1)出示本节课的预习目标,由学生朗读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地形;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

3、了解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的影响。

(2)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读课本,并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对问题进行讨论。

一、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

二、地理位置(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洲的东南部,东南与洲相望;东临洋,西临洋。

三、地形特征:中南半岛北部,高山和大河延伸,形成,的地表形态。

河流下游[来源:]步骤科主任与科代表活动复备三、激情互动四、魅力精讲五、拓展应用[来源:学&科&网]成。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很多,较少。

四、气候特征:中南半岛以气候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降水偏少为,6月到10月盛行,降水很多为。

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终年。

农作物可以。

五、河流特征:找出34页活动题中的河流,并分析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东南亚》教学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人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内容主要包括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口分布等。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基础认识,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世界各大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希望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加深对东南亚地区的了解。

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较高,因为东南亚是一个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和独特风土人情的地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口分布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国家、物产资源和人口分布。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对当地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国家。

2.图片法:通过图片展示东南亚的风景、物产资源和民俗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东南亚国家,分析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准备东南亚地图,标注主要国家和重要城市。

2.图片资料:收集东南亚的自然风光、物产资源、民俗文化等图片。

3.案例分析资料:准备东南亚国家的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4.教学视频:寻找关于东南亚的旅游宣传片或纪录片,用于导入和呈现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东南亚的旅游宣传片或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美丽风光和独特文化。

然后简要介绍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本节内容的学习目标。

七下2——走近地区(东南亚、南亚)单元复习教案

七下2——走近地区(东南亚、南亚)单元复习教案

课题名称了解地区(东南亚、课时计划1课时上课时间南亚)教学目标了解这两个地区的位置、气候、物产、经济、了解这两个地区的国家,人种语言、宗教等教学重点位置、国家、气候、物产教学难点位置与气候教学过程一,复习:亚洲、非洲、美洲的地形,说明各州的主要地形区,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物产语言。

宗教。

(一)东南亚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1. 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气候——热带季风。

国家:缅甸、泰国、老挝(唯一的内陆国),越南、柬埔寨。

2.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国家:买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东帝汶3.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日本被称为“地震国”4.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的重要枢纽。

日本的“海上生命线”5.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6.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7.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五,南亚1. 南亚次大陆:南亚的大陆部分2. 三大地区:北部喜马拉雅山,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气候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4. 宗教与社会:南亚是佛教;印度教发源地;课后作业单元练习《名师名题》同步练习。

地理《东南亚》教案

地理《东南亚》教案

地理《东南亚》教案地理《东南亚》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东南亚》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东南亚》教案1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分布情况,能归纳其地形特征2、了解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分布及特点,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4、了解东南亚的国家教学重点: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重点和疑点三、师生探究、共同理解课文㈠、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1、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南与大洋洲相临。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30°N至10°S之间半球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通过读图强调东南亚的组成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通过地形图分析:⑴、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南部地势低平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多、平原少。

3.河流⑴、在图中找出中南半岛上的湄公河,以及附近的河流,在图中用笔描出,判断其流向和注入地,判断其水力资源的丰富程度分析河流与地形的相互联系,以手做比喻加强学生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征的记忆。

⑵、根据地形分析马来群岛上河流的主要特征。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查看相关地图。

4.以纬度位置突出东南亚地处热带的特点,阅读课文,尝试独立分析影响东南亚气候的主要因素,作出推断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由于降水的不同,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⑴、在中南半岛上11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⑵、在马来群岛上,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马来群岛火山活动和地震频繁,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地理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等知识,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理解东南亚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资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料。

2.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南亚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对新课内容产生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和教学资料,呈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主要国家和地区等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

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资料,回答问题。

如: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影响?东南亚的主要自然资源有哪些?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加深对东南亚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章《东南亚》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章《东南亚》教案设计

东南亚教学设计一、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本课知识目标有如下几点: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2.能力目标:继续培养学生的自学、论辩和读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根据新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确定:重点是东南亚的位置、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运交通上的地理意义。

难点是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本科的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

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地理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法、地理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及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感性材料)来理解课文中的理论知识。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读、思、议:1.读:培养学生阅读地理课文和地理插图的习惯和能力,正确掌握阅读插图的步骤和方法—图文结合。

2.思:即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3.议:即讨论,学生在初步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师的置疑,互相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东南亚》教案【课前预习导学】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范围: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和两大部分。

2.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太平洋与之间的“十字路口”。

3.马六甲海峡:位于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4.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气候和气候。

5.主要的粮食作物: ,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有、、等。

6.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及产品(1)东南亚是世界上、、和的最大产地。

(2)分布:泰国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7.中南半岛具有、的特点。

8.河流沿岸地区已成为东南亚人口、农业的重要地区。

9【典例互动讲练】知识点1、“十字路口”的位置【例1】(2011·山东济南)有关东南亚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洲五海之地 B.“十字路口”的位置C.中纬度大陆西岸 D.地跨亚欧两大洲思路分析: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置;“三洲五海”之地指中东;欧洲西部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俄罗斯、土耳其地跨亚、欧两洲。

自主解答:B知识点2、热带气候与农业【例2】(2011·湖南张家界)小李的爸爸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入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的是()A.棉布服装 B.羊毛小麦C.椰枣地毯 D.天然橡胶椰子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

东南亚是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

自主解答: D知识点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例3】(2011·山东烟台)下图是中南半岛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1)~(3)题。

(1)下面对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山河南北纵列②山河东西横列③山环水绕④山河相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根据中南半岛的纬度位置,可以推断该地的气候()A.以热带气候为主B.以温带气候为主C.以亚热带气候为主 D.以寒带气候为主(3)根据图中城市的分布,可以发现中南半岛的城市具有()A.大多沿河流分布的特点B.大多沿海岸分布的特点C.大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分布的特点D.大多集中在北部山地分布的特点思路分析:本题组考查中南半岛山河分布、气候及城市分布特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人教)第二节 东南亚

七年级地理下册精品教案(人教)第二节 东南亚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二节东南亚1教学分析知识与能力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过程与方法强化位置的重要性;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教学难点: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二、讲授新知(一)“十字路口”的位置1.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请学生再次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1)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2)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3)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范围3.位置(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第2节东南亚优质教案(1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7第2节东南亚优质教案(12)

7.2 东南亚【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地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地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地分布。

2、了解东南亚丰富地旅游资源和发达地旅游区。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地气候与农业生产地关系。

2、东南亚旅游业与经济发展地关系。

【教学方法】对比法【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气候影响一个地区地旅游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国家地气候和旅游资源。

新授:五、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①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东南亚国家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根据东南亚地位置,你想一想东南亚地气候有什么特点?生:湿热师:追问:为什么热,为什么降水多?②出示地图册P9“亚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读图看看东南亚有哪几种气候类型,都分布在哪些地区?马来群岛大部和马来半岛南部——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热带季风气候。

③结合教材P30活动2,让同学们看曼谷、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说一说这两种气候类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降水和气温两方面说。

总结:这两种气候地共同点都是终年气温高;不同点: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热带雨林气候是全年多雨。

①完成活动 3.让学生用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一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地天气过程。

2、东南亚地气候对农业生产地影响。

①让学生观看图7.20、7.21、7.23和7.24,使学生了解东南亚地农业生产以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讲述:高温多雨地气候利于水稻生长;湿热地气候也使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地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②让学生看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地分布”图。

假设你想从东南亚带一些特产回来,你能买什么物产呢?七、丰富地旅游资源假设我现已到了东南亚,会看到哪些景观呢?组织学生以导游形式介绍图7.30地照片。

课堂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五、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主要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地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掌握东南亚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

2、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河口三角洲的分布,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3、了解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析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和作用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分布和在各过中的经济地位,以及锡、石油两种矿产的分布6、掌握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特征,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繁荣做出的贡献(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启发思考,图文结合分析,师生合作解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认识东南亚,懂得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东南亚“十字路口”的位置2、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及人口分布的特征[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读图法[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位于哪个地区?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东南亚地理。

一、位置和范围1、引导学生观察图2-1,指出东南亚的范围: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并介绍中南半岛得名的由来。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马来群岛又被中国人称为“南洋群岛”,因其在我国南海以南的海洋里而得名。

指导学生熟悉一些主要岛屿——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爪哇岛、菲律宾群岛)2、结合世界政区图,由学生分析东南亚的海陆位置特征:亚洲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是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二、中南半岛的地形与河流读图2-1,了解东南亚的地形、河流,分析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以及对经济活动与人口分布的影响。

1、请学生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并设问:a中南半岛上有那些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沙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b这些河流大多数发源于哪里?(中国)c这些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从北向南流。

)为什么是这样?(说明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要求学生注意这是一幅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时注意海拔与图像色彩变化的关系,在图上自北向南颜色由深变浅,所以地势由高到低。

)d这些河流的上游,主要分布着什么地形区?(山地)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山河相间)e这些河流的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平原)是怎样形成的?(河流进入中下游以后,流速趋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f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水流湍急)为什么?(穿行于崇山峻岭之中,落差大)因此,这里河流的什么资源丰富?(水力资源)g中南半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对东南亚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农业发达、人口稠密)为什么?(因为地势平坦,耕地多,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人口居住)2、学生讨论完成P34活动2题3、教师以手作比,(手掌代表中国西南部,手指代表中南半岛上的高峻山脉,指间的缝隙代表几条大河)小结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1、引导学生读图2-1,找到马来群岛,并设问:A从整体上看,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位置?(岛屿沿海地区)讲解:马来群岛上的地形以山地为主,且多分布在岛屿中部。

平原比较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岛北部和苏门答腊岛东部平原面积较大。

B 这些河流的长度与流速与中南半岛相比,有什么特点?(短促流急)C 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思考:马来群岛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处?(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根据板快构造学说理论,马来群岛有什么特点?(多火山地震)讲解:马来群岛处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为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地壳不稳定,常有火山活动和地震现象。

印度尼西亚(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仅活火山就有70多座,被称为“火山国”)和菲律宾是东南亚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努沙登加拉群岛和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

这些岛屿呈弧形自东向西延伸,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灯火走廊”,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发最多的地区,是东南亚“最不安定”的区域。

2、小结马来群岛的特征四、气候与农业1、学生结合教材思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是什么气候类型?(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各是什么?对农作物的生产各有什么影响?[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较多,一年中,有旱季(11月—次年5月)和雨季(6月—10月);一年中。

农作物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年降水量达2000毫米以上。

农作物在一年中随时可以播种,四季都可收获]2、结合教材,重点突出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特征对东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课堂小结]学生做P35活动3题,小结[作业布置]见课时掌控[板书设计]第一节东南亚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亚洲的东南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2、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二、中南半岛的地形和河流1、地形特征:山河相间、众列分布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1)上游: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2)下游:流速慢,冲积成肥沃的平原3、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人口分布在河流周围三、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1、地势崎岖,山岭崎岖2、平原较少,河流湍急3、多火山地震第二课时(复习提问) 东南亚的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各有什么地形特征?其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各有怎样的影响?五、主要国家读图2-3,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国家和位置。

1、让学生在图2-3上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

讲解:东南亚国家共11个:中南半岛上的国家多为临海国,如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其有一部分土地分布在马来群岛上)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马来群岛则是由5个岛国组成,它们是印度尼西亚、((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又被称为“千岛之国”、“火山国”)、文莱、东帝汶、菲律宾和新加坡。

顺口溜:中南半岛——越老柬泰缅马新马来群岛——印尼、文莱、菲律宾2、提问:东南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印度尼西亚,由一万多个岛屿组成,被称为“千岛之国”是东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唯一的内陆国是哪个?(老挝)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哪些?(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和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的国家有哪些?(印度来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学生识记东南亚的国家)突出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地位3、让学生在一分钟内在图2-3上找出东南亚各国的首都。

然后教师说出下列两则谜语,请学生猜谜底是指哪些国家的首都:①大江之中(河内)②长鼻盛会(万象)4、引导学生找出湄公河流经的国家及注入的海洋。

并强调:湄公河是东南亚最大的河流,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讲解: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的国家有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在越南注入南海。

5、展示世界政区图,指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并提问:(1)东南亚处于哪两大洲和哪两大洋之间?(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2)东南亚处于这两大洲、两大洋的什么部位?(“十字路口”)(3)引用郑和下西洋的典故,(自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受朝廷派遣,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

)说明东南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的交通要道。

近代东南亚已发展成为世界海运和航空运输的枢纽之一。

过渡设问:从太平洋到印度洋,走哪一条航线最近呢?六、马六甲海峡1、读图2-4,设问:马六甲海峡位于什么半岛和岛屿之间?(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呈什么方向延伸?(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包括新加坡海峡在内,全长1080千米,西北部较宽,东南部较窄)2、在图2-4上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并提问:马六甲海峡联系着哪两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3、马六甲海峡沿岸有哪些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4、引导学生从位置上分析马六甲海峡作为海上航线的有利条件。

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联系的“咽喉”?讲解: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最短航线(不是唯一航线)的必经之地。

海峡底部较平坦,水深在25—113米之间,可通航25万吨的巨轮。

由于马六甲海峡走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当海峡外的海域风浪滔天时,海峡内却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马六甲海峡处于太平洋至印度洋的重要航线上,过往的航线有许多条,是世界上通航量最大的水道之一,年过往船只5万多艘,马六甲海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航海坏境被称为世界航海线上的“咽喉”。

5、从图上看出,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向西、向东分别可到达哪些地区?(向西,可到欧洲、非洲、西亚、南亚,向东可到亚洲东部、大洋洲)6、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日本海上生命线”?(日本的工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上贸易。

马六甲海峡是日本与南亚、西亚、非洲、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

)(过渡)东南亚因地处赤道,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平原铸就了东南亚丰富的物产七、富饶的物产1、引导学生观察图2-6,熟悉图例,了解东南亚的主要物产,并指出:东南亚有丰富的矿产和种类繁多的热带经济作物2、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锡、石油、水稻、油棕、椰子的主要出口国,教师小结:天然橡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油棕——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水稻——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锡——马来西亚、缅甸;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3、在东南亚的矿产资源中,你知道最重要的是哪两种吗?(锡和石油)4、学生活动:结合教材P39活动1、2题,理解泰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稻米出口国的原因。

讲解:这是因为泰国人均稻米产量(383千克/人)比中国(158千克/人)高,并且米质好,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

八、人口1、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并设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好,矿产丰富)2、学生自度思考:东南亚的居民主要分布在哪里?(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东南亚的居民组成有什么特点?(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3、结合教材重点突出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并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经济开发所做的贡献讲解:华人已加入所在国国籍,华侨依然保留着中国国籍。

他们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去南洋谋生,主要来自我国的广东、福建,他们在东南亚开辟种植园,栽培水稻,开挖矿山,从事商业和手工业。

[课堂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东南亚不但和我国山水相连,而且人民之间友好往来,经贸联系密切,我们相信,我国和东南亚会互助合作,共同繁荣昌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