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育综合论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
美术教学论文(优秀5篇)儿童彩铅画教学的尝试【摘要】彩色铅笔是最普通,但也是被很多人忽略的绘画工具,笔者由一次偶然的辅导,而引发用彩铅来画儿童画的想法,本文针对彩铅的特点,分别从彩铅画的优势、可行性来进行阐述,并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笔者认为行之有效的、能提高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彩色铅笔儿童绘画简便优势方法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辅导学生画画,因为学生没有带颜料,便顺手拿了我平时备用的彩色铅笔,让他用彩色铅笔来涂色,没想到,画了以后,效果特别好,画面不仅色彩饱满、色调清新、而且笔触细腻丰富,也很有层次感,更重要的是学生特别喜欢这种绘画工具,一画就停不了笔,因为其细腻、丰富、且操作简便的特性,让孩子们大大增强了对绘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彩铅儿童画的教学进行阐述:一、进行儿童彩铅画教学的特点优势及可行性1.彩色铅笔特点和优势彩色铅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像运用普通铅笔一样自如,同时还可以在画面上表现出笔触来,对于学生来说作画工具相对简单,便于掌握。
彩铅为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尤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较少的束缚,能够使学生自由地表达,一封信或一个贺年卡、一个笔记本,他们都可以用便于携带的彩铅画、漫画或者卡通画来装饰,也可以在卡通画中刻画他们的故事,通过它来反映愿望,与同龄人交流。
彩铅画教学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中小学都能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因此,彩铅卡通画易于推广与普及。
2.彩铅儿童画是极富吸引力的课程资源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努力使美术课变得更有吸引力,但常使许多教师感到头痛的是美术课学生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带作画工具,甚至干脆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等,特别是小学中、高年级以上学生。
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龄阶段正进入美术学习的“危险期”;另一方面由于美术非考试科目,学生忙于应付考试;再一方面与学生不能有效地欣赏美术作品,美术课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等等因素造成的。
初中美术论文六篇
初中美术教学新体验一、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和气氛,加强学生的美术体验。
电教媒体将图、文、声像,按不同需要编辑,显示与重放的功能,在欣赏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美术欣赏教学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主要功能。
是具有认识、教育、审美三个主要功能。
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能通过幻灯片和口头讲解来完成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突出美点,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多维的和有效的审美评价等一系列教学任务。
但是任何的作品和欣赏者之间都存在着时间,地区,民族,文化,习惯和个人经验的差别,特别是对于现代派发作品。
由于他们所使用的绘画语言超出常人的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使学生难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
二、学生利用微机,设计创作更加简单容易。
好的设计构思需要高品质的制作来表现。
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常常面临着实际制作的效果同预先设想不同的情况,这样就不得不重作。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制图软件具有设施齐全的工具库和屏幕预视功能,学生利用微机来进行美术的设计是一种快捷高效的方法。
在九年级下册《动画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一课中,应用Flash 工具面板和色彩面板,制作简单的动画,为学生的设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利用网络师生共同点评修改作品,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及时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做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实现教和学的良性互动。
点评学生的作品,是学生进行交流、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
校内计算机网络的建立,将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里更直接的观察、分析、修改别人的作品,发挥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但是,在这种兴趣背后隐藏着一种假象。
不知各位老师是否注意到,在艺术课堂上,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不是艺术课的课堂内容,而是艺术课堂里一种相对宽松的氛围,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假兴趣”。
那么怎样才能变假兴趣为真兴趣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正确认识美术科目的重要性,提高美术科目的课堂魅力(一)增大时间投入: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需要观摩和展示大量的图片资料,需要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搜集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
美术教育教学论文范文(精选10篇)篇1:美术教育教学论文一、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理论依据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是将其课程相互渗透,互相补充。
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于美术教学中,有利于美术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一)初中美术学科的特点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
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
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
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
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
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
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
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
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
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
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
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
中学美术教学论文十篇
中学美术教学论文十篇中学美术教学论文十篇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接下来为你带来中学美术教学论文十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综合材料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一、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历程从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历程上,我们不难看出,综合材料艺术与传统的美术学科中对材料应用和运用是有着很大区别的,这些重要的区别在于:综合材料艺术是以绘画作品中材料的综合、和谐运用为主要的研究目的,而传统的综合材料艺术则仅仅是将材料视为绘画手段其中的一种,并未将绘画材料其自身所具有的质感、美感以及不同材料的混和所带来的对比效果进行细致的研究。
如果从这个层面和角度上来看,综合材料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对传统美术绘画表现力方面的一次有力的挖掘与推动。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艺术事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最近几年,因为有关部门对于文教事业的高度重视,我国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格局早已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材料艺术作为一门外来的新兴美术学科就开始逐渐受到了美术领域的广泛关注。
而得到这种广泛认知和推崇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绘画———国画在材料使用方面是可以和综合材料艺术有一些融会贯通的地方。
中国的传统绘画材料看,战国时期有帛画,在秦汉时期有墓室壁画,汉代有漆器工艺,都能折射出一些综合材料绘画艺术的影子。
但是,中国传统的绘画与综合材料艺术的研究方式相比,在很多方面是存在一些欠缺的。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绘画在材料的研发与运用方面一直是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的,我们所认识的国画在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还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绘画的一些基本材料和工具,这样往往制约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代中国传统绘画及其他本土艺术在艺术表现力的探索方面缺乏一定的变化。
二、综合材料艺术与美术教学我国在“85美术新潮”阶段,综合材料艺术被推行利用,进而引领了风靡一时的材料艺术革命。
中学美术审美教育内容论文
浅谈中学美术审美教育的内容【摘要】根据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中学美术新教材的编写也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绘画技能、服装设计等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
我们归结出中学美术审美教育包括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力,以及引导中学生感悟形式美。
【关键词】中学美术;审美教育;内容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
”(《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
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
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
“自然美、社会美,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
”(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一、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趣味自然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自然界所蕴藏的美是无穷的,从植物、花卉、动物、人类以及所有的自然形象中,我们都会发现许多新奇而又极其美丽的形和色的存在。
它不仅让学生开阔心灵,陶冶美的情操,还增长科学知识,培养探索精神。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勤于观察,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灵深处去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工作中,经常有可爱的学生与我聊天,而较多的话题竟是问我喜欢赵某某、苏某某等歌星吗;喜欢吃肯德基还是麦当劳,老师你穿的鞋是什么牌子的……我如实回答:我喜欢抒情的轻音乐,我喜欢吃面条,我……学生以一种怪异的眼神打量我,而我突然产生的一种莫大的疑惑,如今的孩子怎么了?我又怎么了?许多孩子只知道歌星的声音、影星的脸蛋甜美,只知道肯德基、麦当劳的香美,只知道……于是乎,“红毛”、“黄毛”成了一种时髦,假期中,更有许多中学生忙于整容,让自己着装、外表可接近酷哥、靓姐。
学生美术综合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培养【摘要】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门类,在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我国义务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很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这就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因此,如何通过美术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审美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自主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64-01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展和传播美术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审美能力,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和创造性的主阵地,它通过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美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素质和谐、平衡发展,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培养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审美教育,他一方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超乎想象的。
他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奇妙的幻想,超越时空的想象,不受现实世界约束的游戏。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做好课前的充足准备,选择适合学生的,符合学生兴趣的内容。
(2)让学生多接触大量的不同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
通过欣赏不同体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优秀美术作品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能有效的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其次,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等诸因素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发展学生美术才能的关键。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4篇)由于种种原因,美术教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作为美术教师应更新观念,齐心协力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和质量,为提高全民整体素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山草香整理了4篇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美术教育毕业论文。
《美术教育策略》[摘要]美术教育是全方位,多元化的教学,在教学中老师是发挥传道授业的启蒙家,因此,如何教好每一节课,都事关学生美术素质提高。
[关键词]美术教育策略教师技能素质多元美术文化1.简论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教学是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
美术课堂教学是教师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材安排,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活动,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方式主要有:教师的讲述,提问,师生之间互动中的交流与讨论,技能训练,课堂展示等。
课堂的教学方式可以扩展为课内与课外,室内与室外,校内与校外等多种渠道,多角度的进行,新型的课堂是教师展示魅力的舞台,是教师体现价值的场所,也是教师生命飞扬的地方,同时,课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唤醒学生潜在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
我们在讨论教堂教学的成功率和有效性的时候,始终强调的是教师在有个性的课堂教学中能否让学生获得了知识的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成功率和有效性目标追求是取决于教师的课堂里的教学智慧,课堂里的智慧主要包括教师的职业精神,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过程与辅导方式的选择,以及偶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调动一切手段,提高学生美术能力青年学生的艺术发展,应视为是个体身心素质继续发展的过程随着青年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艺术阅历的逐渐提升,他们的艺术创作也会自然向前发展,美术教育的目的仍以素质教育为准则,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即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发展多元美术文化。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把美术教育重点放在解决专业写实技能方面,把教育研究的重心放在解决专业素描学习问题上,其结果导致美术教育的路子越来越窄,对学生成长也并无益处。
对中学美术教法看法论文
对中学美术教法的几点看法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
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
审美教育不是专指艺术技巧的教育,而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
不言而喻,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重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和局部把握,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的心灵从无社会特征的人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世纪新人。
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的人格趋向真诚、善良、美好。
目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以绘画性为目的”,一味追求纯粹的技法训练,应付考试,以此来充当“升学率”,带有强制方法将成年人的规范模式压给学生。
千篇一律对着课本临摹,“照葫芦画瓢”度过45分钟,这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培养,违反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导致了学生个性扭曲,这种现状与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提出的素质教育目标相违背。
具体而言,“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缺乏对对象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审美概念的表述。
其结果必然是整体上成为被动刻板的模式,审美教育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脱节,有碍于创造想象和视觉记忆发展及中学生个性、意愿、情感的表达;更缺乏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其结果仅极少数学生或凭天资或家庭因素保持着美术的兴味,而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基本毫无效果。
如此无功而劳,实在可悲,岂容延续。
如何完成美术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美的规律,并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中心任务,使之成为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有机因素。
笔者认为,不仅要开展好美术课程和各种课外活动,更要加强对美术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克服以往美术教育中诸多弊端,确立新理念,探索新方法。
一、重感知的升华,让学生在直观感觉中提高“眼力”。
眼力即观察事物的能力,捕捉审美对象的艺术美能力,即“看”作品的本领。
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精选4篇
初中美术教育教学论文精选4篇
以下是四篇关于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精选论文:
1. 论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艺术创造性培养
摘要: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分析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核心任务和目标,提出了一些培养学生艺术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通过创造性的绘画活动、观察与表现等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和表现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2. 艺术素养培养与初中美术教学的融合
摘要:艺术素养是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鉴赏和创造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将艺术素养培养与初中美术教学融合起来。
通过设计有趣的绘画作品和手工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3. 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创意思维培养
摘要:创意思维是指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分析,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
通过开展创意绘画、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巧妙结合文化教育与初中美术教学
摘要:文化教育是初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美术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教学与文化教育的结合进
行讨论,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学习艺术作品和文化背景的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
关于美术教育的毕业论文最新5篇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论文摘要:本文从中国原始先人的思维方式谈起,分析了影响中国工艺美术的发生及演绎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成因及根据。
关键词:工艺美术起源演绎思维文化一、引言中国工艺美术发生的较为久远,在久远的年代里,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史前美术史上发生的一切,但是我们可以从原始先人遗留下来的痕迹来分析其思维方式,以及由此种方式而产生的作品来探讨艺术的演绎。
影响中国工艺美术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因为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发展史必定受多个因素共同组成的环境的影响,包括、文学、社会科学等相关学科。
本文主要从思维、图腾、神话、阶层分类来探讨。
二、工艺美术的起源演绎概说从起源来说,整个人类社会工艺美术的起源应该具有共通之处。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类趟过的是同一条河流。
整个工艺美术发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世界的远古洪荒时代,也许当我们的原始先人从树上走下来,打制第一块石器并用它来打击远方的飞禽走兽时,第一件工艺美术作品就产生了。
不论这件作品的创作思维、审美心理、作品的功效如何,这件作品都应该是属于工艺美术系列。
“制造工具的行为打开了动物快感向人类美感转化的一系列过程的闸门,特别是对造型艺术来说,工具堪称为一切造型艺术的鼻祖,它包含着造型艺术的基本萌芽”,[1]因为人类的历史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任何工具的制造都是根据当时的劳动需要和能够驾御的物质材料制造出来的,大自然能够提供给人类的最为直接与方便的材料便是石头,最早的工艺美术起源于最早的工具设计,而最早的工具设计就是石器设计。
人们对最早的石器加工,“自然谈不上有的审美加工,但当时的人类确实已在观念中形成了对石器具体形状性能的蓝图,在千万遍反复实践中,对于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尖或者薄等形体概念和在具体砍砸时由这些形体产生的使用快感之间建立的思考,成为最早的对美的认识的客观物质基础”。
[2]因此,我们可以说,第一件可以利用并利用了的石器工具就是第一件工艺美术品。
中学美术课堂教研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美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分析了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旨在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教研;问题;策略一、引言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学美术课堂是学生接触美术知识、提高美术素养的主要场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中学美术课堂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学美术课堂教研的探讨,以期提高中学美术教学质量。
二、当前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部分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关注。
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教学方法单一当前,许多中学美术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课堂氛围较为沉闷。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3. 评价方式不合理部分中学美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对学生过程的关注。
这种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美术技能的培养。
4. 资源配置不足由于经费、场地等因素的限制,部分中学美术教学资源配置不足,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改进策略1. 优化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中学美术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美术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完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过程中学美术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
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15篇(高中美术教育论文)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15篇高中美术教育论文高中美术教育论文摘要: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来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高中美术教师要本着学以致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运用生活中常见的美术资源和生活化教学策略,充分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标准和实践能力,又快又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美术论文美术高中美术教育论文:高中美术教育论文一、高中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明确了教育目标,即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而且,教育体制改革后,高中的美术课程被称为美术鉴赏课,这也明确显示出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更应当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德育的侧重,而不是单纯的对作画技巧和方法的讲授和传输。
可以说,高中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是一种文化学习的过程,能够使学生通过对一些作品的鉴赏和分析深刻体验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积淀的魅力。
此外,美术学科本身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在否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多方文化素养。
比如,美术学科中的“透视学”与数学的密切联系、“色彩学”与物理学中光学的密切联系等。
在具体的美术鉴赏课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欣赏,可以体会并学习到其蕴藏的丰富的文化积淀,能够深刻体验到美术作品的美感。
高中美术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欣赏美、创造美来逐步塑造自己的完美人格和气质,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文化素养,促进自己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目前高中美术教育情况及其建议(一)高中美术教育情况当下,高中美术教育依旧在应试教育模式的笼罩中,对素质教育的提倡和实施没有相应有效措施:高中美术教育不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重视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不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高中美术教育建议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
中学美术教育之我见[论文]
中学美术教育之我见美术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作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素质教育要求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国教育机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断完善其他相关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究。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科学、美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和谐关系,吸取传统文化精华是中学美术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美术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素质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
我国着名的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
”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
众所周知,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
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
第二,中学美术课通过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陶冶其道德情操,很自然地与“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无疑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
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
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
美术论文鉴赏优秀3篇美术鉴赏论文篇一从《瑞鹤图》谈美术鉴赏的意义经过这一段时间美术鉴赏课的学习,我想从一幅花鸟画,《瑞鹤图》简单谈一下美术鉴赏的意义。
那么要谈美术鉴赏的意义,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美术鉴赏。
了解了什么是美术鉴赏,下面就要说说美术鉴赏的意义。
既然是鉴赏美术作品,那美术鉴赏的意义就首先是美术作品的意义。
而美术作品的意义又分为本身意义及延伸意义。
其本身意义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件美术作品时所获得的美感和愉悦感。
拿《瑞鹤图》来说,此图绘彩云缭绕之汴梁宣德门,上空飞鹤盘旋,鸱尾之上,有两鹤驻立,互相呼应。
画面仅见宫门脊梁部分,突出群鹤翔集,庄严肃穆中透出神秘吉祥之气氛。
此幅一改常规花鸟画构图的传统方法,将飞鹤布满天空,一线屋檐既反衬出群鹤高翔,又赋予画面故事情节,此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次大胆尝试。
绘画技法尤为精妙,图中群鹤如云似雾,姿态百变,无有同者。
更为精彩之处,天空石青满染,薄晕霞光,色泽鲜明,鹤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顿使整个画面生机盎然。
卷后为徽宗瘦金书题记及诗,款“御制御画并书”,签押“天下一人”,观其书风,健笔开张,挺劲爽利,侧峰如兰竹,媚丽之气溢出字里行间。
看到此图后,我们为之一震。
一片生机跃然纸上。
我们在看图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这就是其本身意义。
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1112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
引皇城宫人仰头惊诧,行路百姓驻足观看。
空中仙禽竟似解人意,长鸣如诉,经时不散,后迤逦向西北方向飞去。
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但“祥瑞之兆”却难以挽回衰败的国运,此后第十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
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仅仅通过一幅画,我们就了解到这么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我们的文化底蕴、艺术和文化素养得到极大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学美术教育的综合探讨
摘要:美术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关系到学生是不是能够全面的发展、综合的发展。
本文以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加强中学美术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措施
中学的美术教育,往往被学校忽视,不仅从量上被忽视,更从质上被忽视。
不仅城市如此,偏远地区的学校更是如此。
这样的情况让人堪忧,这样的教育方式也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的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应当共同承担推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责任,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换来学生素质教育的更好发展。
在美术课上,多数学生为了应付作业,总是在课上或课后乖巧的“临摹”图画,交上来的作业也总是千篇一律,假如没有写上名字进行辨别,实在很难区分哪幅是哪个学生的作品。
这些“临摹”的作业也缺乏突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
美术课本来是一门启发学生思维的课程,美术作业也是他们展现自己的最好时机,可现在美术课的课后作业却成了学生的“负担”。
甚至在课堂上,学生也表现出了消极的兴趣:上课睡觉、走神,在课堂上做其他作业等等。
本应最受学生喜爱的一门课,为什么却变成了这样呢?
一、中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忽视技能培养。
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致使大众普遍认识不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中也大多局限于单纯
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烦琐的专业知识传授和技能的培训,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起到不良的影响。
中学美术教育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手段损害主动性。
当下,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习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更具活力,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束缚了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思考和改进。
有的教师的讲授成了放映,接二连三地点击鼠标成了教师的主要工作,一幅又一幅图像画面让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
于是,感悟语言魅力变成了欣赏图片美景,思考解题的过程变成了动态的解题流程,甚至实践操作也搬于课件之上。
这样的课虽然很“现代化”,但教学理念却是封闭陈旧的,是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美学的感悟和开发。
二、加强中学美术教育的措施
(一)关注交叉学科知识的渗透
在中学教育朝着知识的多元化和立体化方向发展的今天,从美术学科的特点来看,其知识内容具有广泛的隐形性。
孤立学科的教学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少知识的延伸性,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流于表面。
例如,在介绍古埃及的金字塔时,如不了解它的历史、宗教、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史,人们几乎无法解读古埃及的辉煌艺术。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美术教师,就应不断汲取各学科的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的“数据库”,以适应
新的挑战。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
教师进入课堂,不能一味地严肃过分,绝不能让学生在听课时感到有丝毫的压抑,相反,生动幽默的插曲式的开场白,能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很快被教师的话吸引,并注入自己的兴趣,换言之即是学生的思维会不自觉地被教师牵引着往纵深走去。
美术教师尤其需要这种课前导入艺术。
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采取多种手段来辅助教学,如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播放作品,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欣赏的同时还可以播放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音乐。
如果有条件应带学生去博物馆或参观艺术展览。
在引导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和美术作品时,不要将我们固有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讨论,避免消极性的压制,这直接影响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三)注重学生自身体验与感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美术教学也不例外。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
美术课程更是主客体的统一,美术课程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获得深刻的体验。
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不利于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真切感受。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满足好奇心的同时,更加灵活地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和美术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众所周
知,美术作品是人的观念、情感的具像统一体。
这种具像是经由我们的视觉器官把握的。
在美术创造与欣赏活动中,尽管人的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等都介入这一过程,但是视觉始终处于优先地位,艺术家与创作对象、观者与作品之间首先是一种直接的视觉关系。
因此,从视觉的角度去研究造型形成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应是美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艺术的生命,离开了想象,艺术就难以生存”。
美术作品的深刻内涵,不是一下子就从画面上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再进行想象和评论,才能概括出作品所表达的主题。
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揭示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使评论走向广度和深度是美术教育的灵魂。
3.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联系实际生活,把抽象的客观事物直观化和形象化。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具体情景的束缚,学生可以利用美术元素如形状,色彩把抽象的东西直观化。
美术教育应该都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课堂也应该尽量还原生活,将教学活动中的事物和大自然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能够经常走进大自然中去写生,在真实的事物中提炼,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
三、总结
总之,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美术教育,我们更应该踏实、勤恳地工作,当然这需要我们定准目标,并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职能,加强责任感,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使
之能够融洽相处,保持高效率运作。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为本,以教师能够发挥最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为本,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思.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与素质教育之断想[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01).
[2]俞辉.论中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11,(09).
[3]李波.对中学美术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考试(高考族),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