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导读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高一历史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 ) 答案

8、自从克罗德刺伤弗比斯之后,爱斯梅拉达 就被说成是一个女巫。宗教法庭审判她时 ,也一口咬定是她驱使黑衣魔鬼刺杀军官 。爱斯梅拉达有口难辩,尽管她一直不认 罪,但法庭仍判处她绞刑。
( ×)
答案
爱斯梅拉达并没有一直不认罪,而是最终被屈打成招。

9、国王的侍卫弓手抱着一根长梁撞向教堂门 的同时,数不清的大石头从上面高处雨点 般地落下,向进攻者砸来。原来这是卡西 莫多在向弓手们投的石头,他的这一抵抗 使弓手们愤怒不己。但是,尽管落石随处 砸得头颅开花,他们撞击大门的狂劲仍然 不减。
• 克洛德把她带到广场上的绞架前,再次威胁她。爱 斯梅拉达誓死不从,并要公布他的罪恶。弗罗洛遭 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去叫官兵。

爱斯梅拉达和母亲重逢相认
弗罗洛遭拒绝后把她交给一个隐修女看管,自己 去叫官兵。不想互相珍藏的小鞋子使这对失散多 年的母女相认。母女此时相聚,悲欣交集。隐修 女为了救自己的女儿,狠狠咬住刽子手的的手, 刽子手痛的哇哇大叫,鲜血直流,他猛地把隐修 女使劲一推,隐修女就倒了下去重重地撞在石板 上,死了。爱斯梅拉达最后也被处以绞刑。

6、愚人节的第二天,卡西莫多跪在转盘上任人鞭笞 。当他看到克罗德时,心里大喜,以为救世主来 了,露出了温柔的表情。克罗德和卡西莫多对望 了一会,虽然很想救他,但是也没有办法,只能 离开。
(× )
答案
克洛德并没有想救他,而是慌忙逃避卡西莫多的眼 光,催促坐骑疾步离开。

7、躲进了教堂,卡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安顿 在一间小屋里。他担心自己丑陋的样子会 吓坏爱斯梅拉达,就拿了个哨子来,并告 诉她需要他时可以吹哨子找他。他怀着一 种混合着感激、同情和尊重的柔情,无微 不至地照顾和保护着爱斯梅拉达。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 四、弗比斯 • 国王近卫队弓箭队队长,外表英俊潇洒, 内心卑鄙下流,是个朝三暮四、玩弄女人 的骗子。 • “我要有妹妹,我爱你而不爱她;我要有 全世界的黄金,我都给你;我要是妻妾成 群,我最宠爱的就是你。” • 眼看着爱斯美拉达被绑上刑场冷漠不顾
爱斯梅拉达 :是善与美的化身,她纯洁、善 良、坚贞不屈、极富同情心、舍己救人
简述一个能表现伽西莫多外丑内美、面恶心善的故事。 变形一:简述伽西莫多劫法场勇救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变形二:简述一个伽西莫多营救爱斯梅拉达的故事。
变形三:凡是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不会忘记 这个情节,雨果写道:
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伽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 判处死刑的女囚,这本身就是一件感人肺腑的壮举,这是自 然与生活造成的两个极端的不幸在此相遇相助。
变形一: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 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请以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或 故事情节加以说明。
答:敲钟人卡西莫多外表丑陋无比,却有颗善良 的心,在爱斯梅拉达被处以绞刑时,勇敢地解救 了她。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内心阴险毒辣。 他指使卡西莫多夜劫爱斯梅拉达,在卡西莫多因 此受刑时却假装事不关己。也正是他嫁祸爱斯梅 拉达,使她遭受了绞刑。
简述《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与弗比斯的爱情悲剧。
变形一:《巴黎圣母院》中爱斯梅拉达是个纯洁善良美丽 的姑娘,请简述在小说中她如何用真心对待自己的爱情以 及最后的结局。
答:爱斯梅拉达因弗比斯救过她而对他一见钟情。在偶然的机 会弗比斯知道了她的秘密。两人暗中约会,克罗德刺伤了弗比 斯并嫁祸给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被判处绞刑。受审判时, 爱斯梅拉达仍担心弗比斯的死活,而弗比斯却不敢为她作证。 当爱斯梅拉达向他发出临刑前的呼唤时,他拉着未婚妻躲进屋 子里。爱斯梅拉达知道弗比斯的无情后仍痴情的爱着他。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一、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一个作家,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雨果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儿时的雨果随父在西班牙驻军,10岁回巴黎上学,中学毕业入法学院学习,但他的兴趣在于写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 1826年,他与浪漫派文艺青年缪塞、大仲马等组织“第二文社”,开始明确反对伪古典主义。

1827年,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与复辟王朝唱反调、歌颂拿破仑的主题。

同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

提出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主张,特别宣扬了滑稽丑怪与崇高优美对照的原则,力图扩大艺术描写的范围,使文学适于表现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的现实生活的内容。

这篇序言是声讨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浪漫主义流派的旗帜,在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831年,他又在小说方面为浪漫主义文学创造了纪念碑式的作品《巴黎圣母院》。

1841年,他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在受衔演说中,表示拥护君主立宪制。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宣布帝制,雨果和他的政派发表宣言反抗,但遭到失败。

波拿巴实行恐怖手段,对反抗者无情镇压,他被迫流亡国外长达19年之久。

雨果在流亡期间的最重要作品是《悲惨世界》。

雨果同一时期的另外两部长篇小说《海上劳工》和《笑面人》也很著名。

二、作品简介1482年巴黎圣母院居住着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弗罗洛和敲钟的畸形人卡西莫多。

内心邪恶的弗罗洛对街头跳舞卖艺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动了淫念,夜间打发卡西莫多劫持少女,被少年英俊的卫队长弗比斯救出。

姑娘爱上了弗比斯。

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们幽会之际刺伤军官,却嫁祸于爱斯梅拉达。

她因而被判死刑,在临刑时被暗中爱慕她的卡西莫多救出,被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但弗罗洛唆使教会把她看作女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逮捕她。

(完整版)《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

(完整版)《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

三分钟瞰《巴黎圣母院》全书导读一、名著基础知识1、知作者信息维克多·雨果,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等。

有“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之称。

2、晓作品背景1.巴黎圣母院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

这个时候,百年战争法国已经取得了胜利并走向统一,当时的法国国王是查理十一世,法国王权正逐步加强,开始压倒地方封建领主势力,新生的资产阶级开始走上历史舞台.历史正逐步的迈出中世纪的黑暗。

《巴黎圣母院》虽然是以中世纪的巴黎作为背景,但是它与19世纪30年代法国人民的生活与斗争紧密相连,整部作品弥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2.《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巴贝夫的秘密组织——平等社的活动遭到失败,保皇党的叛乱不断发生.拿破仑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波旁王朝的复辟。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这样就促成了人民群众反对波旁王朝斗争的高涨.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3、懂创作缘由(1)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前,由于雨果少年时期一直在崇信君主政体和天主教的家庭教师和母亲影响下,他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都是保守的。

1926年,随着国内反查理第十的斗争和国际上争取独立解放的革命浪潮对神圣同盟的冲击,雨果的政治和文艺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他用理论文章和创作实践向古典主义进行斗争.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年《巴黎圣母院》的出版,是雨果对自己曾是保王主义作了一次清算,表达了对波旁王朝和天主教会的憎恶,因而,小说鲜明地体现了反封建、反教会的意识和对人民群众的赞颂。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雨果和《巴黎圣母院》泉州师院教务主任教授林文琛主讲2007/5/27一、雨果的文学地位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旗手和领袖;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世界著名小说家。

他14岁开始写诗,一生勤奋创作近70年。

作品包括26本诗集、20部小说、12个剧本及21卷哲理论著,为世界文学宝库留下一份十分珍贵的遗产。

他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是举世公认的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文学地位•17世纪,古典主义,莫里哀(戏剧)•18世纪,启蒙主义,卢梭(小说)•19世纪,浪漫主义,雨果(诗歌、戏剧、小说)•现实主义,巴尔扎克(小说)•自然主义,左拉(小说)•象征主义,波特莱尔(诗歌)•20世纪,存在主义,萨特(小说、戏剧)二、生平概况出生——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于贝尚松省的一个军人家庭。

父亲曾随拿破仑转战南欧,后来宣誓效忠波旁王朝。

母亲信奉旧教,是王室的拥护者,对雨果产生深刻影响。

青年时代(1818-1847)——1826年以前,雨果政治上相对保守,同情保皇党;后转向资产阶级自由派,称颂法国大革命,但拥护君主立宪制,不赞成共和政体。

1841年,雨果被选为法兰西学士院院士。

1845年,国王路易·菲力浦授予他“法兰西世卿”。

中年(1848)以后——1848年二月革命后,雨果坚决站到共和立场。

1849-1851年,雨果成为国民议会中社会民主派的领袖。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第二帝国。

雨果坚决反对。

于年底流亡国外。

经过19年的流亡生活,他才回到巴黎。

普法战争(1870-1871)爆发后,雨果表现了很高的爱国热情。

当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时,雨果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捐款铸造大炮,为保卫巴黎而战。

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

雨果并不理解这次起义,但出于人道主义,他挺身为公社社员辩护,坚决反对凡尔赛刽子手血腥镇压群众。

雨果享有崇高的声誉。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共41页PPT)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共41页PPT)

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 主集团,也是封建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工具。 十五世纪以来,天主教会日益腐败,从教皇到各 级神职人员都贪得无厌,挥霍无度,成为西欧各 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天主教会拥有天主教世 界地产的三分之一,并在自己的领地上享有政治、 经济特权。它采取各种手段搜刮钱财,如征收什 一税、特赦税,出售赎罪券等。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它宣扬天主教神学,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 的外衣。在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 主教徒,因此,从生到死都与天主教会关系密切, 连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
恶行四、加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 后,送了她一个小铁哨,请简述小铁哨帮爱 斯梅拉达免受凌辱的故事。
获救的爱斯梅拉达被克罗德发现,一天夜 里,副主教摸索着来到爱斯梅拉达的身边, 想占有她。爱斯梅拉达奋力挣扎,情急之 下吹响口哨,唤来加西莫多。加西莫多举 起副主教扔到地上,用膝盖压住他,然后 把他拖到门外,救了爱斯梅拉达。
在这样的矛盾折磨下,克罗 德犯下了哪些恶行?
恶行一、指示加西莫多劫 持爱斯梅拉达
注意:时间(愚人节狂欢 后)、地点(昏暗的街 巷)、人物(爱斯梅拉达、 甘果瓦、加西莫多、克罗 德、弗比斯)
延伸:甘果瓦获救,加西 莫多被审判的情景,送水 解渴的故事。
恶行二、突然间,她看见弗比斯头顶上方伸出了另一 个脑袋,一张发青的痉挛的脸孔和一副恶魔般的眼光, 在那张脸孔旁边有一只手,举着一把尖刀……那个姑 娘在这可怕的景象前惊呆了,动弹不得,也说不出话, 好像一只鸽子偶然抬起头来,发现老鹰正圆睁双眼, 向它的巢窥探。
恶行五、流浪汉们攻打圣母院,营救爱斯梅 拉达,克罗德趁机把爱斯梅拉达骗出圣母院, 其后爱斯梅拉达的命运如何?
流浪汉攻打教堂的那天夜晚,爱斯梅拉因害怕再次被捕, 被甘果瓦和黑衣人骗上了船。上岸后发现黑衣人是克洛 德。他再次威胁爱斯梅拉达,她宁死不屈。克罗德便将 爱斯梅拉达交给痛恨她的隐修女,自己去叫官兵,不想 因珍藏的小鞋子使失散多年的母女相认,母女此时相聚, 悲喜交集,官兵抓走了爱斯梅拉达,隐修女竭力要救出 女儿,不幸头部触石身亡,相见于是成为永别。

《巴黎圣母院》文学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文学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文学名著导读目录一、内容简介1.封面2.人物关系图3.故事梗概二、原著逐章内容简介(情节)三、《巴黎圣母院》中人物性格分析四、《巴黎圣母院》人物描写精彩片段五、《巴黎圣母院》景物描写精彩片段一、内容简介1.原著封面2.人物关系图3.故事梗概一年一度的愚人节中,诗人刚果瓦创作的诗歌剧备受冷落,人们都去欣赏热情奔放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和她的小山羊的表演。

夜晚时分,刚果瓦偷偷一路跟随艾丝美拉达,却误入了贫民窟,乞丐王想吊死他。

善良的艾丝美拉达为了救他,和他结为夫妻,并约定婚期为四年。

副主教费罗洛表面上庄重严肃,其实内心十分喜欢艾丝美拉达,却不敢光明正大地表达爱意。

费罗洛收养了怪物般的卡西莫多——圣母院的敲钟人,所以卡西莫多对费罗洛百依百顺、言听计从。

一天夜里,费罗洛指使卡西莫多去把艾丝美拉达抓来,被夜巡逻的警卫队长菲比斯发现,来了场英雄救美的好戏,艾丝美拉达也因此喜欢上了英俊潇洒的菲比斯,然而菲比斯却是个花花公子,并没有真正把艾丝美拉达放心里。

而卡西莫多却因为绑架民女被判鞭刑,烈日当头,卡西莫多口干舌燥,讨要水喝。

围观的人们却像在看马戏一样,非但不给他一口水喝,还嘲笑他,扔东西砸他。

这时,善良美丽的艾丝美拉达走过来,不但没有因为卡西莫多绑架了自己而怪罪他,还好心给他喂水喝,卡西莫多也对艾丝美拉达心怀感激,充满爱意。

费罗洛因为嫉妒艾丝美拉达对菲比斯的爱,心生恨意,在艾丝美拉达和菲比斯约会的时候,利用艾丝美拉达的小刀,偷偷刺杀了菲比斯,虽没有刺死,但艾丝美拉达却惹上了杀身之祸,费罗洛以主教的身份对艾丝美拉达宣判了死刑。

在行刑那天,卡西莫多勇敢地救下了艾丝美拉达,并把她带到了圣母院,在教堂圣地的庇佑下生活了一段日子。

当贫民窟的人知道艾丝美拉达要被处死时,他们自发组队来救艾丝美拉达,而聋哑的卡西莫多误以为他们要来抓走艾丝美拉达,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斗争。

费罗洛和刚果瓦将艾丝美拉达骗走,后来将它遗弃在河滩广场。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羊儿这一招是爱斯美拉达两个月来用心教练的结果;爱斯 美拉达看到羊儿干的蠢事,脸红了。 这一切被玩弄女性的老手弗比斯全然看在眼里,他知道了 这个美丽的吉卜赛女郎心中的秘密。在送爱斯美拉达出门的时 候,他约她晚上在小旅店幽会。这个从天而降的甜果使弗比斯 得意忘形,他把与女郎幽会的秘密告诉了克洛德的弟弟。克洛 德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眼看自己垂涎的女郎要落入另外一个 男子的怀抱,他炉火中烧,乔装打扮来到小旅店。正当弗比斯 搂着爱斯美拉达正要行乐的时候,克洛德从房中蹿出,抽出匕 首,插进了弗比斯的胸膛。克洛德逃走了。吉卜赛女郎刺杀卫 队长弗比斯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城。爱斯美拉达被逮捕了。
第二卷:
格雷弗广场,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美拉达正在一张随 便铺在她脚下的波斯地毯上跳舞。她轻捷、飘逸、快乐。那个圆圈 的人很多,观众成百上千。在少女的热情旋转中,作为一个怀疑派 的哲学家和一个讽刺诗人的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象迷住了,不 能一下子肯定地看清楚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所有 围观的人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唯有一张严肃、平静而阴沉的中 年人的面孔比其他人更注意那跳舞的女子,嘴里不时发出几声诅咒, 他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 弗洛德。在广场一角的荷兰塔内, 女修士(隐修女)居第尔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抢走, 正用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喝斥她快走。爱斯美拉达为副主教和 女修士的诅咒感到惊骇与不安。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 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 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 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 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 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 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克洛德和贵 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 心灵和罪恶的情欲。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 名声更加远扬。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

2023-11-04CATALOGUE目录•作品概述•故事情节与主题•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与文学价值•当代意义与启示•研究与阅读建议01作品概述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画家、雕塑家,生于法国贝桑松。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既是文学家、艺术家,也是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雨果的早期作品以浪漫主义为主,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后期作品则以现实主义为主,如《海上劳工》、《九三年》等,描绘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真实面貌。

作者雨果的生平简介19世纪的巴黎雨果在创作《巴黎圣母院》时,巴黎正处于城市重建和工业革命的时期,社会矛盾尖锐,贫富差距悬殊,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社会背景为雨果创作《巴黎圣母院》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宗教与世俗的冲突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通过描绘宗教与世俗的冲突,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的怀疑和追求。

这种冲突不仅存在于个人之间,也存在于社会阶层之间。

《巴黎圣母院》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主要内容小说以巴黎圣母院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艾斯梅拉达的悲惨命运和卡西莫多的善良品质。

艾斯梅拉达是一个美丽善良的吉普赛女郎,被教士克洛德所陷害,并被判为死刑。

卡西莫多是一个丑陋的敲钟人,因为艾斯梅拉达的善良而感激她,最终为她献出生命。

人物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复杂而多层次,除了主人公艾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之外,还有副主教克洛德、菲比斯等角色。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命运转折构成了小说的主线。

02故事情节与主题故事情节概述小说以15世纪的巴黎为背景,主要讲述了卡西莫多、艾斯梅拉达和弗朗西斯等人的故事。

卡西莫多因绑架艾斯梅拉达而受到审判,弗朗西斯则因迷恋艾斯梅拉达而将她推向死亡。

最后,卡西莫多在得知艾斯梅拉达的死讯后,将其遗体偷出并安葬在自己钟爱的巴黎圣母院中。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善恶美丑。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它的悠久历史、独特建筑和丰富文化内涵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巴黎圣母院的历史由来、建筑特点以及值得注意的文物和艺术品。

一、历史由来巴黎圣母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163年,修建工程历经了一百多年之久。

它是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杰作,以其壮丽庄严的外观和精致的内部装饰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世纪的宗教中心,圣母院见证了法国历史上许多重要时刻,包括加冕仪式和重大宗教庆典。

二、建筑特点1. 外观巴黎圣母院的外观充满了宏伟和庄重之感。

中央立面高达69米,两侧则是两座高塔,每座塔楼高度为69米。

这些逼人的高塔成为巴黎市区的标志之一。

在主立面上,可以看到雕刻精美的战士、圣人和石雕,展示了中世纪艺术的辉煌。

2. 内部布局圣母院的内部布局严谨而宏大。

教堂以十字形平面设计,拥有宽阔的中央走道和两侧廊道。

你将看到一系列雕塑、壁画和彩色玻璃窗,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世纪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

三、文物和艺术品1. 米歇尔圣母像米歇尔圣母像位于巴黎圣母院的门廊中央,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圣母像之一。

这尊雕像高16英尺,是由法国雕塑家让·达拉贝尔创作的,精细的雕刻和优雅的神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斗兽场圣母院的斗兽场是一个石质圆环,位于教堂前广场。

它是中世纪的一项传统活动,人们在这里观看骑士比赛和其他娱乐表演。

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世纪的氛围和历史的厚重。

3. 彩色玻璃窗巴黎圣母院的彩色玻璃窗是其内部装饰的亮点之一。

这些玻璃窗色彩斑斓,图案精美,描绘了圣经故事和宗教图案。

当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时,整个教堂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

总结:巴黎圣母院作为法国的文化瑰宝,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精美,文物和艺术品丰富多样。

参观巴黎圣母院,不仅可以了解法国历史和文化,还能欣赏到中世纪艺术的杰作。

无论你是艺术爱好者还是历史迷,都能在这座令人叹为观止的教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惊喜。

《巴黎圣母院》导读公开课共24页文档

《巴黎圣母院》导读公开课共24页文档
甘果瓦— 穷诗人。 克罗潘— 乞丐王国国王。
居第尔— 圣母院女修士(或:隐修女)。
卡西莫多:
推选“愚人王”,人性的复苏,拯救、帮助 爱斯美拉达,为爱斯梅拉达复仇。
• 卡西莫多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从外表看, 这是个令人讥笑的人物。出身不明和外貌奇丑这两 重灾难,使他在唾骂,嘲笑中长大。但是卡西莫多 却是个富于正义感,富于感情的人。爱斯梅拉达在 他受刑口渴难耐之时,送水给他喝这一行动,成为 他人性化觉醒的契机。从此以后,他便成了她忠实 的保护人。他劫持法场,将她救至圣母院避难,悉 心照料她。就在女郎被绞死的深夜,他找到了她的 尸体,并头躺下,直到一同化为灰尘。卡西莫多是 作者根据“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 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的美学原则创造 出来的人物形象。
“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爱斯梅拉达—小说主人公,一个在巴黎街头卖艺 为生,美丽,善良的吉卜赛姑娘。
加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相貌奇丑,暗 恋着爱斯梅拉达。
弗比斯—国王侍卫队队长,爱斯梅拉达追求的情人。
克洛德—圣母院副主教,一直想占有爱斯梅拉达。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1、夸张的描写: 在人物的刻画上,卡西莫多丑得让人不可思议—
—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耳聋,驼背,跛子,
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
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这一切的因素和在一起, 简直是个怪物。而爱斯美拉达,则又美得叫人难 以置信,她的美貌使太阳失色,以至巴黎市民都如此
弗比斯
• 国王近卫队弓箭队队长,外表英俊潇洒, 内心卑鄙下流,是个朝三暮四、玩弄女 人的骗子。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因心灵美丽而美丽——《巴黎圣母院》导读一、雨果的生平与创作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一生曲折复杂,度过了19世纪六分之五的时间。

目睹了拿破仑帝国的兴衰、波旁王朝的两次复辟、第二帝国的建立与崩溃以及第三共和国的建立。

随着历史的进程,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和理论著作,反映了19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进程和文学斗争,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802年2月26日雨果生于法国贝尚松。

父亲是平民出身,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军,在拿破仑时期曾转战南欧,得过将军头衔。

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年轻的雨果影响颇深。

刚涉入文坛的雨果在政治信仰上是保守的,拥护波旁王朝,反对拿破仑。

他曾在《读书乐》一诗中辱骂拿破仑是“蹂躏世界的暴君”,因此他多次获得路易十八给予的奖励和荣誉。

1824年查理十世上台后推行的愈来愈的政策与雨果追求的理想目标相去太远。

人民的不满,自由主义思想日趋高涨,使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

1827年,他的诗歌中开始出现了与复辟王朝唱反调、歌颂拿破仑的主题,同年,他发表的著名的浪漫主义理论文献《<克伦威尔>》序言》,猛烈地抨击了古典主义的盲目仿古的清规戒律,主张自然中存在一切,无论是丑还是美的崇高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并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

《序言》的发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并使雨果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随后发表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具有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充满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精神。

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这部小说把浪漫主义文艺观扩大到长篇小说领域,被誉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受到法国人民的珍爱,也赢得了世界读者的赞赏。

七月王朝建立后,对现实的妥协换来了雨果仕途上的顺利,当上了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成了议会中民主派的主要成员。

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 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名着导读主备人:刘亚猛审核:韩卫军一、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

他从小崇拜法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

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1827),“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着。

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

二、小说简介:《巴黎圣母院》(1831)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

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弗罗洛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

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天衣无缝、美仑美奂”的“长篇小说中的莎士比亚”、“巨人般的作品”、“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它为雨果“成为法国以至欧洲最重要作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人物形象、赏析及人物相关情节:1、卡西莫多——外表丑陋,内心善良。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从小被副主教弗罗洛收养,一开始在弗罗洛的指示下劫持了爱斯美拉达,后来被爱斯美拉达的善良感动,深爱着爱斯美拉达。

在爱斯美拉达死后,抱着她的尸体遁入墓地,化为尸骸。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巴黎圣母院》导读一、作者生平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

幼年时跟随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

雨果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少年雨果影响颇深。

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的父亲又宣誓效忠新统治者,雨果跟随母亲回到了巴黎。

由于雨果家庭在复辟王朝统治下的政治利害关系,也由于他母亲的影响,雨果初期的创作有保守的倾向。

查理十世上台后,变本加厉的反动统治反而使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在此背景上,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

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

金融家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改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和他的政派发表宣言试图反抗,但遭到失败,政变后的12月11日,他被迫流亡国外19年。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二、故事梗概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

这个人长得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在他的这种种畸形里,却透出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性格。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导读作者简介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变,被人们称为“”。

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雨果的创作历程超过60年,其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创作背景《巴黎圣母院》写于法国风云变幻、阶级斗争激烈的年代。

1794年雅各宾政权被推翻后,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随之建立,人民群众的处境日益恶化。

以平息国内判乱和击退国外封建联军而震动全欧洲,但随后就是的复辟。

1824年,路易十八逝世,查理十世执政,是波旁王朝统治最黑暗的时期,极端保皇分子入内阁,天主教会势力更为猖獗。

1830年七月革命后,掠夺革命果实的银行家统治着法国,金融资产阶级进入全面胜利和巩固时期,但同时,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这一时期法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折之中,各种斗争十分激烈、尖锐。

而《巴黎圣母院》这一经典名著就是在这一被动的背景下写成的。

人物介绍爱斯梅拉达爱斯梅拉达是巴黎流浪人的宠儿,靠为生。

她天真纯洁,富于同情心,乐于救助人。

她从内心的善良愿望出发对待任何人。

她挽救了误入乞丐王国的诗人的生命;她还不计前嫌送水给受刑时的;她对爱情抱着的信念,丝毫不怀疑心上人的背叛,不允许别人说一句他的坏话;面对的淫威,她宁死不屈。

最后被教会、法庭诬蔑为“女巫”、“杀人犯”,并被判处。

她的毁灭,是对封建专制残酷统治和教会邪恶势力的有力控诉,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的追求。

突出了当时教会、法庭的不负责任,以诬赖的方式,平息人民的愤怒。

而作者则把爱斯美拉达这个人物塑造成美与善的化身,让她心灵的美与外在的美完全统一,以引起读者对她的无限同情,从而产生对及的强烈愤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黎圣母院》导读《巴黎圣母院》导读一、作者生平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1802年2月26日生于法国东部的贝尚松。

幼年时跟随父亲到过意大利、西班牙,在西班牙开始受小学教育。

雨果的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对少年雨果影响颇深。

波旁王朝复辟后,雨果的父亲又宣誓效忠新统治者,雨果跟随母亲回到了巴黎。

由于雨果家庭在复辟王朝统治下的政治利害关系,也由于他母亲的影响,雨果初期的创作有保守的倾向。

查理十世上台后,变本加厉的反动统治反而使自由主义思潮日趋高涨,在此背景上,雨果的政治态度开始有了转变。

182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克伦威尔)序》,成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

直到1840年,他以丰富的戏剧,诗歌及小说创作显示出浪漫主义文学的实绩。

金融家王朝的建立与巩固,使雨果逐渐在政治上采取了和现实妥协的态度。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改变,宣布帝制,大肆进行镇压,雨果和他的政派发表宣言试图反抗,但遭到失败,政变后的12月11日,他被迫流亡国外19年。

1870年,拿破仑三世垮台,雨果结束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凯旋式地回到巴黎,受到巴黎人民的热烈欢迎。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法兰西举国致哀,巴黎举行了规模宏大的葬礼。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雨果的不朽名著《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小说杰作至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二、故事梗概当巴黎市民正沉浸在’愚人节’的狂欢中时,法院大厅内正在进行’愚人之王’的选举。

大家把幸运待选的’愚人之王’带了出来。

这个人长得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在他的这种种畸形里,却透出一种不容怀疑的坚定,严肃,勇敢的性格。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

在大街的游行人群中,有人喊道:’爱斯梅哈尔达来了!’游行的人们立刻狂欢起来,喊叫声此起彼伏。

人们都蜂涌向广场。

在广场上,只见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哈尔达,正在一条波斯地毯上跳舞。

她轻盈,飘逸的舞姿,时时引起人们的狂欢的掌声。

成千上百的人们随着爱斯梅哈尔达的舞姿一起旋转。

这时,作为怀疑派的哲学家和讽刺诗人甘果瓦,被这个灿烂的景色迷住了。

他不知道这个女郎究竟是人,是仙,还是天使。

这时在所有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严肃、平静而阴沉的中年人,此时比任何人都更关注那个跳舞的女郎,他的嘴里不时发出几声诅咒。

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孚罗诺。

在广场的另一角荷兰塔内,女修士居第尔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抢走,就用一种憎恶的声音呵斥她快离开。

爱斯梅哈尔达感到一种惊恐和不安。

爱斯梅哈尔达带着她心爱的小山羊离开了狂欢的节日广场。

好奇的甘果瓦一直跟随着这天仙美貌的姑娘。

当爱斯梅哈尔达行至广场的一条小巷时,忽然孚罗诺和加西莫多冲了出来,欲将爱斯梅哈尔达抢走。

甘果瓦看到这一幕,吓得不敢相救。

正在这危急时刻,皇家卫队经过此地,侍卫长法比救下了爱斯梅哈尔达。

孚罗诺趁卫队与加西莫多争打时溜走了。

而加西莫多被擒获。

爱斯梅哈尔达十分感谢法比,与法比告别后,她回到了乞丐王国,在这里,居住着巴黎的下层人民,他们有法国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这些人白天做乞丐,晚间当小偷。

爱斯梅哈尔达就居住在这里,她在这些乞丐,小偷当中有着很大的魔力。

爱斯梅哈尔回到这里时,男男女女的乞丐都顺从地站列起来,原本凶狠的脸色也温柔起来。

甘果瓦误入乞丐王国,被捉了起来,按照乞丐王国的法律,甘果瓦将被判处死刑。

爱斯梅哈尔达为了搭救甘果瓦的生命,毅然答应了做甘果瓦的’妻子’,虽然爱斯梅哈尔达供给甘果瓦食宿,但却不准甘果瓦接近她的身子。

加西莫多被捕后,拉到格雷勾广场的绞台上受刑,广场上群众百般嬉戏,凌辱这个形体丑陋的人。

当加西莫多在人丛中看见了孚罗诺时,眼睛一亮,心里大喜,但是这个当年收养他的义父却慌忙逃避加西莫多的眼光。

刑台上被绑的加西莫多受到无情地鞭打,他口渴难熬,绝望地叫道:’给我水喝!’观看的人们嘲笑他,无动于衷。

爱斯梅哈尔达看看这一切,从人群中走上刑台,将怀中的水葫芦温柔地送到加西莫多干裂的嘴边。

人们看到加西莫多那一直干枯的眼睛滚出了一行眼泪。

也许这是加西莫多第一次流出的泪水。

眼前这么一个漂亮、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能够这样垂怜一个丑陋无比、凶恶的人,台下的群众都感动了;惟有荷兰塔里的女修士见到这一切,连声咒骂道:可恶的吉卜赛女人。

加西莫多回到圣母院当了敲钟人。

爱斯梅哈尔达继续在广场上跳舞,加西莫多倚在圣母院钟楼欣赏着爱斯梅哈尔达的舞蹈,在加西莫多的眼中露出了温柔可爱的目光。

16年前,加西莫多被父母遗弃,孚罗诺收养了他。

从此,加西莫多把孚罗诺当做惟一的亲人。

但是加西莫多由于外表丑陋,畸形而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嘲笑。

在加西莫多的心里充满了仇恨。

爱斯梅哈尔达的以德报怨的行动使加西莫多深受感动,他对爱斯梅哈尔达怀有无限的感激和纯真的爱慕之情。

孚罗诺自从抢劫爱斯梅哈尔达失败后,心里一直没有放弃占有她的淫欲。

孚罗诺在教堂的北塔上用淫欲的眼光寻找着爱斯梅哈尔达。

爱斯梅哈尔达每天带着甘果多,出现在街头巷尾,同往常一样,帮助她收集卖艺所得的钱币。

卫队长法比给爱斯梅哈尔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是爱斯梅哈尔达的救命恩人,更是她爱情的偶像。

但是法比和他的表妹已经订婚了。

一个偶然的机会,爱斯梅哈尔达在街上跳舞,被法比看见了,他招呼爱斯梅哈尔达到姑妈家去表演。

爱斯梅哈尔达带着心爱的小山羊到了法比的姑妈家。

法比姑妈家的一位小姐趁爱斯梅哈尔达与法比讲话,用糖果把小山羊引到另一间房子里。

小姐好奇地解下小山羊脖子的小口袋,把里面的东西倒在地板上,小山羊熟练地拨弄着,原来这是字母表,一会儿,人们发现小山羊拨弄出一个单词,就是--法比。

原来,爱斯梅哈尔达自被解救后心里爱慕着年轻、英俊、漂亮的法比,她用两个月的心血训练着小山羊。

这一切全被法比看在眼里,法比知道了这个吉卜赛女郎心中的秘密。

在送爱斯梅哈尔达出姑妈家门的时候,法比约爱斯梅哈尔达在旅店见面。

法比将这一秘密告诉了孚罗诺的弟弟。

孚罗诺得知这个消息,眼看自己暗恋、垂涎的女郎就要落入另一个男人的怀抱时,孚罗诺乔装打扮来到旅店。

当法比和爱斯梅哈尔达搂在一起时,孚罗诺妒火燃烧,抽出匕首插进法比的胸膛,然后迅速溜走了。

吉卜赛女郎刺杀卫队长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巴黎城,爱斯梅哈尔达被逮捕了,她被法庭判处绞刑。

爱斯梅哈尔达被关在漆黑的地牢里,身体非常虚弱。

这天夜晚,身穿袈裟的孚罗诺秘密地来到地牢,他毫不掩饰地向爱斯梅哈尔达表达他的爱意和内心的痛苦。

提出要和爱斯梅哈尔达一起逃走,被爱斯梅哈尔达严辞拒绝了。

爱斯梅哈尔达被押到广场行刑。

受伤已愈的法比此时坐在姑妈家的楼上,面容冷漠地看着爱斯梅哈尔达。

法比不敢站出来证明爱斯梅哈尔达的无罪。

这时,加西莫多从教堂里冲了出来,他挥拳打倒了刽子手,把爱斯梅哈尔达高举肩头,跳进教堂,用嘶裂的声音喊道:圣地!群众中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被加西莫多的壮举感动了。

加西莫多保护着爱斯梅哈尔达。

当孚罗诺再次深夜潜入爱斯梅哈尔达的住房时,遭到了加西莫多的痛打。

加西莫多明白爱斯梅哈尔达深爱着法比,加西莫多找到法比,求他去见一见爱斯梅哈尔达,法比面对加西莫多,不屑一顾,策马远去。

不久,国会再次判决爱斯梅哈尔达的死刑。

乞丐王国的人们闻讯后,在克罗班的率领下,深夜攻打圣母院。

愤怒的人群涌进教堂,搭救他们的爱斯梅哈尔达。

加西莫多不明真象,在教堂里奋勇抵抗进攻的人们,孚罗诺和甘果瓦趁混乱之际溜进教堂,以帮助爱斯梅哈尔达逃走为名,骗出了她。

爱斯梅哈尔达再次落入孚罗诺的魔掌。

躲在巴士底狱里的路易十一国王原以为平民暴动是攻击法院,幸灾乐祸。

当他知道街道暴动的真正目的是反对国王时,下令镇压群众。

一时间,圣母院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军队在追捕爱斯梅哈尔达,这时一个黑衣蒙面人拉住爱斯梅哈尔达,站在绞架前,黑衣蒙面人扯去面巾,露出面目,原来又是孚罗诺他借着竖起的绞架,再次威逼爱斯梅哈尔达说:在它和我中间任你选择一个。

爱斯梅哈尔达至死不从。

孚罗诺气急败坏,他将爱斯梅哈尔达交给女修士看管,自己去叫搜捕的军警。

女修士看着眼前漂亮、活泼、泼辣的爱斯梅哈尔达,想起了自己丢失的女儿。

当他们拿出各自保留的一只小巧的绣鞋时,女修土知道爱斯梅哈尔就是自己15年前丢失的女儿,母女两人抱头痛哭。

孚罗诺把军警叫来了,刽子手从女修士怀里拖走了爱斯梅哈尔达。

刽子手将女修士推倒在绞台下,当场身亡。

太阳出来了,照得巴黎城像火一般绯红。

身穿白色衣服的爱斯梅哈尔达在半空中摇晃,孚罗诺在圣母院楼上发出魔鬼般的笑容。

悲痛的加西莫多看着被绞死的爱斯梅哈尔达,向副主教猛扑过来,愤怒地将孚罗诺推下教堂。

几年过去了,有人在蒙特佛贡地窖的藏尸所里发现了两个相连的尸骨。

其中一具是畸形的男尸,他身上没有一点绞死的痕迹。

人们分开两具尸体,尸骨化作了一股灰尘。

三、作品评析《巴黎圣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义文艺观。

其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在:1.离奇的情节这部小说情节曲折离奇,富有戏剧性,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

如:’奇迹王朝’对诗人奇特的审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场,抵御千军万马的进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尸骨一被分开就化为灰尘等。

这些曲折多变,但在本质上又是真实的情节,大大加强了小说的戏剧性,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浪漫主义的典型人物:爱斯梅哈尔达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则表现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举动,巨人般的体力,以及对爱斯梅哈尔达高尚而充满自我牺牲的爱情及表达方式;克罗德的禁欲和纵欲的矛盾等。

这些人物的特点,表现了雨果独具的浪漫主义特征,即追求夸张,想象而不求细节的真实,不求酷似现实。

3.强烈的对比作为一种美学理想,对比原则是雨果浪漫主义最重要的特征,贯穿着小说的始终。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诬陷的封建王朝与尊重人权,公正廉明的’奇迹王朝’的对比;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正面与反面人物的对比--爱斯梅哈尔达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法比则是自私、冷酷和丑恶的人性的代表、善与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以及人物自身对比,如加西莫多外貌与心灵的对比等。

对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