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鉴定小常识—宋代钧窑鉴定
鉴定宋代钧窑瓷器的九个指标
鉴定宋代钧窑瓷器的九个指标
钧窑被称为是北宋瓷艺之首,它是在建窑以及耀州窑的风格上形成的另一种独特的风格。
钧窑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在宋徽宗时期,钧窑的工艺技术达到了极致。
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说一下鉴定宋代钧窑瓷器的九个指标。
鉴定宋代钧窑瓷器的九个指标1:宋代钧窑都是有褐色护胎釉的,区别只在于时间的不同施釉的方法不相同。
2、鉴定早期宋代钧窑瓷器不要以宫廷官窑瓷器为样本,因为官窑瓷器是在北宋晚期才发展成熟的。
3、宋代钧窑瓷器有一个特点就是“蚯蚓走泥纹”,但并不是每一件瓷器都有,或者有些并不是太明显。
4、宋代钧窑瓷器的胎骨上有细小的杂质,轻轻敲击它会听见比较沙哑的声音。
5、和元代钧窑瓷器不同,宋代钧窑瓷器的釉面上面有棕眼。
鉴定宋代钧窑瓷器的九个指标6:从造型上来说,宋代钧窑瓷器的造型秀美,可以看见手工旋胎纹痕。
7、宋代钧窑瓷器有八字形的圈足,足跟露出褐色的护胎釉。
8、早期的宋代钧窑瓷器的釉色大多都是天蓝中混着一点灰白色的。
9、宋代钧窑瓷器有“紫口铁足”的现象。
本为艺术论事团队、通俗作家名者说编辑。
真假钧瓷鉴别方法
真假钧瓷鉴别方法
1、看造型
鉴别真假钧瓷可以看造型,钧瓷造型在明代之前有壶、碗、盘、碟、枕等,种类不是很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因此出现其它造型的钧瓷时,说明肯定是假的。
2、看工艺
此外鉴别钧瓷真假也可以看工艺,钧瓷的制作为手工成型,主要有手拉胚和印胚,这两种成型方法都会在器物内壁留下手工痕迹,例如旋纹、肋肢纹等。
3、看釉色
从钧瓷的釉色来看,钧瓷在不同时期的釉色不同。
例如宋代钧瓷为紫红花游,唐代钧瓷为黑釉蓝斑。
并且宋代的钧瓷红釉往往发紫、发蓝,呈现乳光,色调深沉稳重。
釉色斑斓数宝钧——钧窑的鉴定解析(二)
釉色斑斓数宝钧——钧窑的鉴定解析(二)上一篇文章从钧窑名称的由来、窑址的发现、与鲁山窑的不同、烧制工艺、造型特点、款识特点等几个不同的方面介绍了宋代钧窑的特点,本篇文章将重点讲述北宋钧窑、金代钧窑、元代钧窑的鉴定辨伪的方法,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北宋月白釉出戟尊北宋钧窑的鉴定要点:北宋钧窑釉面具有蚯蚓走泥纹或者蟹爪纹的特征,并且在其周围有兔毛般的丝线状或有立体感的色点及针状的星点。
蚯蚓走泥纹或者蟹爪纹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是由于在胚胎烘干过程中胎体干燥,发生了裂隙现象,随后上釉时釉水覆盖裂隙,渗入胎体中,造成釉面下陷,形成蚯蚓走泥纹;二是釉中所含的磷、钛、铁、铜、锡、钙、镁、钠、锰等十多种矿物成分,其中磷、钛、铜、锡四种最为重要,金属元素经火烧后熔点不一致,不能同时融化、冷却,即不能充分混合,形成蚯蚓走泥纹。
蟹爪纹蚯蚓走泥纹钧窑中有一种釉面开片的特殊品种,形成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在瓷器烧制接近结束的时候,窑工将窑炉打开,炉内温度太高,而窑炉外温度相对要低很多,烧制的器物突然遇到冷空气而急剧收缩,进而产生开片。
钧窑以开片为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片,而指感光滑,就在釉裂开片中出现了人不可为的奇迹,有的形如囊瓜,如丝缕,蜘蛛张网等形式,神奇精妙,妙不可言。
在钧瓷釉层中有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具体的形成原因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两次挂釉间隙形成的气泡,北宋钧窑在烧制时先烧底层的一层酱釉,然后再二次上釉,烧制面釉;另一种是釉质较为黏稠,器物上釉后在烧制过程中釉水中所含有的微量金属成分融化时产生的气泡,气泡到达釉面时破裂的痕迹形成橘皮棕眼,也可以使釉面出现气泡,产生乳浊现象。
钧釉和其他青瓷的最大区别是:它的釉层结晶结构呈现一定的纤维状,这种纤维状结构是主要的显色部分,气泡是无色的。
钧窑瓷器的釉层中含有无色的气泡,当光线由外部射入瓷器釉面后由于内部的纤维状结晶体形成折射现象,釉面含有的金属元素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使钧窑瓷器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宋代钧瓷的辨伪要领
宋代钧瓷的辨伪要领
宋代钧瓷的辨伪要领
作者:钧知添加时间:2010-11-23 点击数:1011
在北宋五大名窑中,钧窑出产的瓷器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它不但是宋徽宗唯一钦点的宫廷御用瓷,而且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现在,其传世品仅有数百件。
因此,在市场上出现的大部分宋代钧瓷都是仿品,我们可从造型、釉色、工艺和底款上进行鉴别。
由于钧窑是自然的窑变过程,素有“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的说法,因此辨认起来要比其他瓷器复杂。
但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一是看造型,宋代钧瓷造型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书卷气息。
二是看釉色,宋代真品的釉色圆润,釉变色五彩缤纷、璀璨夺目,一般有蚯蚓走泥纹。
而仿品的釉色流动呆板,一般没有蚯蚓走泥纹,即使有,也很不自然。
三是看工艺,真品的工艺非常细腻规整,胎质坚实;仿品的工艺粗糙,胎质疏松。
四是看铭文,真品的铭文一般是在底部刻有“一”到“十”的数字,用来表示器物尺寸大小。
这些数字是在烧制以前刻上的,仿品一般没有,有也是不规整的,与真品的相差很大,仔细观察是可以看出来的。
钧窑瓷器鉴定
钧窑瓷器鉴定一、造型要全面研究钧窑瓷器,必须了解钧窑所处的历史环境。
正如前文所述,钧窑的兴盛与宋徽宗密切玻璃质料含量过高,且烧成工艺又未能达到宋钧水平,故而仅能得貌似。
过去古玩商人中流行一句行话:“钧窑不带红,一辈子要受穷。
”说明当时钧窑文物中,没有红斑者,价格远远低于带红斑的。
其实评论钧窑瓷器的价值,并不能单纯以釉色定论,红釉固然难烧,又是钧窑首次大批生产,其斑斓的红斑也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但没有红斑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月白釉出戟尊、月白釉匜等,虽没有红斑,但造型庄重,做工精细,仍不失为国宝级的文物。
二、铭文钧窑瓷器底刻有“一”到“十”的数字铭文,并非所有钧窑瓷器都有此铭文,这主要见于尊、盘、盆、奁和洗造型之上。
其铭文为烧制以前刻上。
据考古发现证明,数字为配套而刻,一号最大,十号最小。
此外,故宫中旧藏钧窑瓷器还有刻宫殿使用铭文及乾隆御制诗的,多为清代宫廷工匠所刻。
其铭文有“养心殿”“长春书屋”“重华宫”“静憩轩用”“瀛台”“涵元殿用”“明窗用”“漱芳斋用”“虚舟用”“金胎玉翠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
字体工整,刻工精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钧窑枕,刻乾隆御制诗一首:“汝州建青窑,珍学柴周式。
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一二。
是枕犹北宋,其形肖如意。
色具君子德,睟面映于背。
髻垦虽不无,穆然以古贵。
今瓷设如兹,脚质在所弃。
贵古而贱今,人情率若是。
然斯亦有说,鲁论示其义。
大德不逾闲,小德可出入。
色润玛瑙釉,像泯烟火气。
通灵旁孔透,怡神平底置。
我自霄衣人,几曾此安寐。
”诗后题“乾隆丙申中秋御题”。
钤印有二,为“比德”和“朗润”。
是诗当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作。
此外,乾隆还于乾隆二十九年、四十一年、五十七年分别写过咏钧窑瓷器的七首诗。
刻诗的均为宫廷工匠,属“大内高手”,其字体刚健俊秀,后人实难模仿,这也是鉴定的要点。
三、鉴定要点第一,首先分清宋钧和元钧。
后者多见,但其价值与宋钧相差甚远。
元钧产地很多,河北、河南、山西、浙江、广西等地都有生产,主要特征是胎质粗松,釉色僵硬。
说说钧窑瓷器鉴定要点
说说钧窑瓷器鉴定要点要想青春不留遗憾,小伙必须敢想敢干。
钧窑系在今河南省禹县神屋镇、八卦洞等地,事先属钧州,故名。
河南郏县、临汝、登封、安阳,河北磁县,山西浑源等地也仿烧钧瓷,从而构成一个庞大的钧窑系。
从北宋一直延续到金、元时代,钧瓷昌盛期很长,北宋早期曾作爲贡品进入宫廷。
次要商品是一种五光十色的“窑变”釉瓷器。
其釉色最富特点。
次要着色剂是氧化亚铁,经低温复原构成青色或蓝色的主基调。
又采用氧化铜爲着色剂,经低温复原形成白色的窑变釉。
由于施釉较厚,在烧制进程中釉水熔融活动,红蓝等色交相辉映,构成千变万化的艳丽颜色。
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海棠红及玫瑰紫等,非常丰厚。
釉面上常带有密密层层的“棕眼”(斑点),出现出独有的艳丽精巧,构成钧瓷的十分突出的特征。
此外,釉在熔融形态下活动,釉面上会发生一种弯曲的细条纹,好像蚯蚓在泥中爬过的痕迹,故称“蚯蚓走泥纹”。
钧瓷的造型表现爲激烈的仿古意味,特别是仿商周青铜器,在模拟中有创新,既古拙庸俗,又有时代风格。
钧瓷中最具代表性、最爲珍贵的,是北宋早期爲宫廷烧制的摆设瓷,如出戟尊等元至明初钧窑玫瑰紫釉出戟尊一、均瓷特征:润:釉质有玉的温润感、光泽柔和,不同于普通瓷釉贼亮的浮光,而是一种乳光,这种乳光使钧釉的光泽如玛瑙普通,似玉非玉胜似玉,有一种温润优雅的质地美感。
活:釉面有动感,不死板。
罕见到流过足的钧瓷釉面特别美丽,就是釉面比拟活的缘由。
钧瓷只要釉面活才干表现出比拟好的艺术效果。
其口沿、凸棱、炫纹、乳钉之处釉面脱口、出筋,发生虚与实的比照变化的美感,都与釉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纯:釉质纯洁的窑变单色釉,如天蓝、天青、月白、豆绿等,色纯而不杂。
釉具有前述厚,润活的特点,釉面往往有开片纹路,欣赏起来有纯洁的美感。
变:釉面颜色变化丰厚,五彩浸透。
一件瓷器釉面上同时呈现多种复杂的颜色,很难用言语来描述,可谓紫中藏青、青中透红、红中寓白、白里泛蓝、蓝中有绿,各种颜色交错在一同,变化万千。
教你一招:北宋钧瓷的鉴定方法
教你一招:北宋钧瓷的鉴定方法1,刚刚烧造成器的新器,釉面矿物质分子和水分子处于活跃期。
活跃分子活动产生的能量,聚集在釉面会发出一种很刺眼的光。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贼光”或“浮光”。
常听人说某件器物火气太重。
这个“火气”指的就是这种“贼光”。
2,小小的底足好似人的内脏,抓住“五脏六腑”综合分析,较易找到感觉,避开假货,发现真品。
例如,底足中的“乳突”、“旋痕”(包括田螺纹及切削纹)、“跳刀痕”、“棕眼”、“火石红”(窑红)、“垫烧痕”、“湖米底”、“敲底”、“沾窑砂”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显的年代痕迹。
3,古瓷微观结晶鉴别经过高倍放大镜或许显微镜,可以明白看到出土瓷器的釉层上和釉层里,一定会生长出各种化学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和呈晶亮半透状的银白色、灰白色或许白中泛黄的土锈花结晶。
这些土锈花结晶呈不规矩纤细斑斓或许斑块。
有些釉面上会发生半透明微细晶粒构成的烟雾状、流云状、圆圈状等多种形状、多种颜色的结晶斑,釉层内部也生成有乳白色或黄白色的絮花状粉化斑,或许是透明的聚生水晶状、雪花状、玻璃碴状等各种形状的结晶体。
有些结晶体表现为极细极短的“毫毛”状或短纤维状,类似于磁铁吸附的细毫状铁末。
这些有着独立表现形状的结晶体,便是化学成分在漫长的结构调整进程中按照“物以类聚”的天然规律进行有序摆放的效果。
这种瓷器本质改动天然表现出来的胎釉老化特征,与人为的编造结晶有着明显的不一样。
4,新老瓷器最简单鉴定法、观察胎质是否滋润.老瓷器制作用的胎泥都经过陈腐,加上露胎部分长期与外界物质和空气接触,经过风化和吸取营养,胎质有滋润的感觉;仿品瓷器的胎质一般则较为干涩。
5,先看釉面光泽:光芒内敛,有如薄雾覆盖其上,这是非常老化的釉面才具有的“如雾状膜皮”,若是一般状态的老化釉面,只是光芒柔和、不刺眼。
6,对于识别伪品,有时仅凭器足便可论定。
因而,研究并类比各个时代不同形式的器足特点,找到其继承发展的演变规律,对于历代古陶瓷的鉴别更是极其重要的。
宋代钧瓷鉴定方法
宋代钧瓷鉴定方法
1. 嘿,先看看釉色呀!宋代钧瓷的釉色那可是超级独特的,就像夜空中最璀璨的星星。
比如说那个著名的“蚯蚓走泥纹”,那纹路,哎呀,可神奇啦!要是你看到一件瓷器上有类似蚯蚓爬过的痕迹,别犹豫,说不定就是宋代钧瓷呢!
2. 再摸摸质感哟!宋代钧瓷摸起来光滑细腻,就跟婴儿的皮肤似的。
想想看,你要是摸到一件瓷器,感觉糙糙的,那还会是宋代钧瓷吗?肯定不是呀!
3. 来瞧瞧造型呗!宋代钧瓷的造型通常很简洁大方,有一种质朴的美。
就好像一个优雅的舞者,静静地站在那里,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要是看到那些造型奇奇怪怪、花里胡哨的,就得多个心眼啦!
4. 注意看底足呀!宋代钧瓷的底足一般都很规整,而且会有一些特征哦。
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证,能证明它的身份呢!看到底足不对劲的,咱可不能随便就认定是宋代钧瓷呀!
5. 观察胎质也很重要哇!宋代钧瓷的胎质坚硬细密,可扎实啦!这就跟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坚实才能长久呀。
要是胎质疏松,那肯定不对路嘛!
6. 颜色的均匀度也要留意呢!宋代钧瓷的颜色那是相当均匀自然的,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要是颜色这儿一块那儿一块的,不和谐,那能是真的宋代钧瓷吗?
7. 听听声音呀!轻轻敲击宋代钧瓷,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在跟你打招呼呢!要是声音沉闷,那可不行哦!
8. 还有烧制工艺也不能小瞧呢!宋代钧瓷的烧制工艺那是相当精湛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
这就像一个大师的杰作,无可挑剔呀!
9. 最后,一定要多比较多研究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宋代钧瓷的鉴定方法。
我就不信,咱们这么用心,还能分不清真假宋代钧瓷!总之,宋代钧瓷鉴定可得认真仔细,别被那些假货给骗了哟!。
钧窑鉴别真假判断品质
钧窑鉴别真假判断品质宋官钧烧造时间很短,大约在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年)。
烧造品种丰富多样,但是烧造数量不是很多。
钧台窑是宋代众多钧窑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窑址发掘出土数以千计供宫廷陈设用的这类瓷器,器物底部各刻一个从一到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物尺寸越大。
绝大多数窑均烧窑器物,天蓝、月白釉较多。
一部分窑址还发现烧磁州窑白地黑花、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其中以扒村窑质量最好。
钧窑,传世不多,评价甚高。
从钧窑釉色就可以看出,宋代早期钧瓷釉色多是天青色和天青挂紫红斑,这是在唐代花瓷的基础上实现的,而这时的钧台窑则成功地烧制了蓝、青、红、紫等多色错综掩映的窑变色彩,由北宋早期的清一色发展到“官窑钧瓷”青紫并重的格调。
这时的钧瓷釉色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梅子青、鱼肚白、胭脂红、骡肝、马肺、天蓝、天青多种,釉水浑厚,釉色莹润透活,有些惊人之作甚至是遍身布满蟠回曲折的蚯蚓走泥纹,这是民窑绝对没有的。
从造型风格看,早期的宋钧都是民间的匠师制作,主要是碗、盘、叠等日常普通器物,而‘官钧’则是为了满足当时宋徽宗及皇室的需要,无论设计者和烧制者都应该是当时最高级艺术人才。
古代工匠以超时代的智慧设计制作出了当时超时代的钧瓷瓷器,流传千年,成为不朽的艺术作品。
由于钧窑瓷器的传世品较少,真品在明代以后就非常难得,因此一批艺术价值较高的仿钧窑瓷也被市场看好,如清代唐英所仿炉钧釉花口笔洗市场价格在100万左右。
据专家分析,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美金、股票和房地产都进入了不稳定期,欧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
而在瓷器方面,一些欧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从明清瓷器转向了老窑瓷器,而钧窑瓷也正是许多收藏家追逐的重点。
宋钧窑主要器型有:花盆、盆托、盘、碗、洗、炉、尊等。
宋钧窑以釉色美取胜,因此除了堆凸乳钉、弦纹以外,一般没有其他纹饰。
宋钧瓷底足有釉,圈足多麻酱色。
钧窑在北宋时期获文人士大夫解囊扶持,依其品味,造瓷器美物,供其收藏、鉴赏乃至日用,甚至成为贡御宫廷用瓷的窑场之一。
钧窑瓷器鉴别必须要掌握的三大特点要记牢
钧窑瓷器鉴别必须要掌握的三大特点要记牢由于钧窑瓷器价值很高,于是在环境相对稳定的南方,便开始出现了仿钧瓷。
到了明清以后各大窑系仿钧之风,也就日益兴盛。
在购买钧窑瓷器时候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鉴别钧窑瓷器真伪:明十五世纪初钧窑天青釉仰钟式花盆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一、从工艺特点鉴别钧窑瓷器真伪宋代钧窑器形规整,造型美观。
官钧器更是有一定形制,决不越规。
制胎因为是手工操作,器物胎形一般是上薄下厚。
施釉到底,底足露胎,呈灰褐色,放大镜下可见胎质呈糯米状。
元钧工艺粗糙,器物厚重粗笨。
圈足底边宽大,盘碗类外底中心有乳钉状突起。
仿宋钧伪品在器形这一点上很难过关,一般都掌握不好。
器物手感一般较轻。
用真品资料一对照即会露出马脚。
宋官钧器底部多刻有一至十的数字,器形越大,数字越小,刻纹自然流畅。
伪品一般没有数码刻纹,或有,则不自然,显得生硬。
也有则刻上一些莫名其妙的款字。
金代钧窑瓷器的制作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造型风格,并烧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钧瓷瓷器作品。
一些瓶、炉,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窑变美丽。
河南开封市文物商店珍藏的一件金代钧瓷窑变罐,可称得上金代钧瓷中的杰作,被定为一极品。
此罐小口、鼓腹、圈足,肩上附有双系,通体饰明快的天青釉,底部亦有釉,圈足刷褐色护胎薄体。
二、从釉面鉴别钧窑瓷器真伪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
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他则以垫饼烧造。
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
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民窑钧瓷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钧瓷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
民窑钧瓷较之官窑钧瓷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
元钧施釉更厚,而且因其施釉不到底,故在胎釉分界处应见明显的垂釉如蜡泪的现象。
元钧品种单一,器物多大件,给人以笨重之感。
钧窑的有效鉴别方法
钧窑的有效鉴别方法宋代钧瓷器多为盆、盘、碗、瓶,其产品主要是铜红釉器,装饰以红、紫斑和堆贴花、镂雕为主。
胎骨坚硬如铁,胎色呈紫褐色或浅灰色,钧窑铜红釉瓷作为朝廷的贡品,主要有各种花盆、盆托以及花瓶、钵、洗、炉等。
这说明钧窑瓷器已经从简单的日用品类上升到精神需要,标明钧瓷的功能是致力于审美需要的,突出一种“雅”的品位。
钧瓷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桑之后的今天,它又被重新挖掘出来,得到了更为空前的发展,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如今的钧瓷生产无论是造型设计,烧成工艺,还是品种釉色,艺术风格,都日臻完美。
宋钧未施釉的底部“刷芝麻酱色釉”,元钧则没有这种现象。
其次是有无“蚯蚓走泥纹”。
由于宋钧“其配制色釉,法用调和,不加研乳,颜料与釉汁未能十分熔合,经火乃现离合状态,致有大如‘蚯蚓走泥纹’,”而元钧“其配制色釉之法,则调和后,再加研乳,颜料釉汁务令熔合”,因此没有“蚯蚓走泥纹”这种特征。
第三是釉层坠积现象不同。
由于元钧与宋钧所施用的釉质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层坠积现象不一致:元钧釉层流动性强,因此呈现坠釉至器物底部的特征;宋钧釉层流动性相对较弱,因此造成宋钧在器物口下或腹部的坠釉现象。
宋官钧窑瓷器的造型主要有花盆、花盆托、出戟尊等,釉则利用铁、铜的不同特点,以高温还原焰烧出铜红窑变或纯天青、月白等多种色釉,改变了以往单色釉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此花盆瑰丽的玫瑰紫釉及花瓣式的造型使其愈显精美、华贵。
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青釉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虽然钧瓷所呈现的红色还杂以或深、或浅、或呈斑块状、或呈放射状的紫红色,并非纯正的红色,但它仍然是一个重大成就,对后来陶瓷发展产生过深刻影响,特别是为元、明、清各时期高温颜色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先师们采用一切手段,时钧瓷造型与釉色形成完整的统一体,经过独特的烧窑技术,使“窑变”艺术达到出神人化、点石成金的艺术效果。
宋朝钧窑鉴赏
宋朝钧瓷赏析心得通过对本次公选课的学习,我对我国的文化瑰宝——瓷有了一些了解,并为我国古人创造并的灿烂文化感到骄傲。
对于中国来说瓷器出现的意义并不亚于四大发明。
瓷器是指以黏土配适量长石,石英为原料制坯体施釉,经1200度到1300度窑温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器皿。
它具有胎质致密坚硬,断面有光,薄层透光,胎色白或浅灰白,吸水率微弱或者不吸水,釉层叫候鸟达0.1毫米以上,青釉纯正,釉面光润,敲击声音清脆等特点。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
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上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了“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民族独特审美意趣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技于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我国陶瓷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釉色、纹饰、造型均具高度的艺术价值,宜兴的紫砂壶,石湾的陶塑,界首的三彩釉陶,淄博的绛色陶,铜官的绿色釉陶,崇宁的雕镂釉陶,德化的瓷雕,景德镇的柳叶瓶,凤尾瓶等,均闻名于世。
我国的瓷器生产源远流长,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由于装烧和施釉工艺的差别,各具自己的时代特征。
这种特征反映在釉彩上便形成了许多釉彩品种,如青瓷、白瓷、青白瓷、青花、釉里红等等。
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地瓷窑生产出的瓷器产品,几乎都有自己代表性釉彩品种。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宋代的钧瓷,下面我就对钧瓷做一下介绍和表述一下自己的鉴赏心得。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并驾齐驱,然钧瓷胎质细腻,坚实致密,扣之有声,清脆动听,圆润悦耳,犹如金属。
清脆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产于河南省禹州市。
位居我国宋代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之首,历经千年而不衰,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它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
以其“神奇诡秘”“窑变无双”的唯一性,昭示了“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
宋代钧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宋代钧窑瓷器特点和鉴别方法
1. 宋代钧窑瓷器那色彩斑斓的釉色,简直绝了!就像天空中的晚霞一样绚丽夺目。
比如钧窑的玫瑰紫釉,那颜色多迷人呀!你说它咋就这么好看呢!
2. 钧窑瓷器的蚯蚓走泥纹,那可是一大特色啊!就好似小虫子在上面爬过留下的痕迹,独特得很呐!像那个宋代钧窑碗上的蚯蚓走泥纹,多生动呀!
3. 钧窑瓷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釉质肥厚滋润。
哎呀,摸起来就像婴儿的肌肤一样滑溜呢!比如那件宋代钧窑花瓶,釉质多棒啊!
4. 从造型上鉴别宋代钧窑瓷器也很重要哦!那线条简洁流畅得就像行云流水一般,多优雅呀!看看那尊钧窑塑像,造型多完美呀,不是吗?
5. 还有那烧制工艺,简直太神奇了!那火候的掌握,就如同大师在弹奏一曲美妙的乐章。
宋代钧窑的烧制,难道不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吗?
6. 釉面上的光泽也是鉴别要点之一呢!亮闪闪的就像是星星在眨眼睛。
像那只钧窑碟子的釉面光泽,多吸引人的目光呀!
7. 仔细观察胎质呀,宋代钧窑瓷器的胎质细腻坚硬,就如同磐石一般可靠。
那个钧窑香炉的胎质,多扎实啊,你能感觉不到吗?
8. 钧窑瓷器真的是太有魅力了,无论是特点还是鉴别方法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研究。
总之,宋代钧窑瓷器就是艺术品中的瑰宝呀!。
宋代钧窖的鉴定技巧:三招教你看懂宋代钧窖
宋代钧窖的鉴定技巧:三招教你看懂宋代钧窖宋代钧窖的形状与造型,是对当时社会审美观念的记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而通过宋代钧窖的形状与造型,能大致判断宋代钧窖的年代、烧制的窑口。
花纹图案等宋代钧窖上的纹饰,同宋代钧窖的形状与造型一样,都是对宋代钧窖制作年代审美观念的记录,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
通过宋代钧窖的纹饰的对比,能对宋代钧窖进行一定的鉴定。
拍场上成交的高价钧瓷有两类:一类是以花盆、盆托、鼓钉洗、出戟尊等为代表的所谓陈设瓷,也有学者称这类瓷器多是用于养花的花器;另一类是以传统碗、盘为代表的日用圆器,炉、坛、缸、罐等较少见,有学者称这类为民窑日用器,似乎有失偏颇。
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至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有着四十年陶瓷收藏鉴赏经验的谢中文告诉记者,历史以来,清三代瓷器从未跌过价:“以唐代瓷器为例,30年前大升,15年前大跌,至今未起过!另外,由于钧窑瓷器的传世品较少,真品在明代以后就非常难得,因此一批艺术价值较高的仿钧窑瓷也被市场看好,如清代唐英所仿炉钧釉花口笔洗市场价格在100万左右。
据专家分析,由于在国际市场上美金、股票和房地产都进入了不稳定期,欧美一些国家的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艺术品市场,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
而在瓷器方面,一些欧美的收藏家也把目光从明清瓷器转向了老窑瓷器,而钧窑瓷也正是许多收藏家追逐的重点。
因此,钧窑瓷还有相当大的升值空间。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之一,由宫廷设窑烧造并垄断,流传至今的真品非常稀少,目前存世量不多,是高古瓷中的精品。
据了解,流传至今的宋代官窑瓷器有碗、盘、碟、盏托、洗、瓶、炉、尊等,样式多种。
虽然样式并不华丽,釉色单一,很少有纹饰装饰,却有一种独特的端庄肃穆和庙堂之气,内涵深刻、艺术境界深远。
江建平建议,藏家在收藏投资高古瓷的时候,不妨关注一下宋代官窑。
宋钧瓷的特点鉴别技巧
宋钧瓷的特点鉴别技巧宋钧瓷的特点鉴别技巧钧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为宋、元、明、清四朝宝瓷。
现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堪为世界一绝。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宋钧瓷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宋钧瓷的特点1、A、胎色较深,呈浅灰色或褐紫色,胎质坚硬。
B、釉为乳浊釉,釉色有天蓝、月白、玫瑰紫和海棠红等品种。
器物上单独的紫斑几乎不见,绝大部分都是青蓝釉和红釉互相融合的玫瑰紫色。
C、圆器内底釉中有“蚯蚓走泥纹”的曲线,是宋钧的特征之一。
D、器外底普通刷一层芝麻酱色釉,亦为宋钧特征之一。
E、器物多为盆、盘、碗、瓶等日常用品,也烧制奁、洗、尊等陈设慈。
盆、洗及尊等宫廷用器的底部均刻一个由一到十的数字。
2、金代钧瓷突出的器形有龙首八角把杯、胆瓶及折沿盘等,无“蚯蚓走泥纹”及外底刷芝麻酱色釉特征,器身与器底釉色相同,器物上的紫色大多为单独的紫斑。
3、元代钧瓷胎体厚实,器型高大,釉面有针孔,堆花装饰多见。
4、明、清仿钧釉有宜兴窑(宜钧)、石湾窑(广钧)、景德镇窑(炉钧)。
宋钧瓷的鉴别辨别钧窑瓷器的真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看其器形是否是宋元时期钧瓷的器形。
北宋钧窑瓷器造型秀丽,古朴端庄,器形有碗、碟、洗盆、炉、瓶、缸、出戟尊、花盆等。
其次,看其制作工艺。
钧窑瓷器从初创伊始的“唐钧”,历经宋、金、元,直至民国时期的.仿钧,采用的都是手拉坯工艺。
这种工艺特征是器物的底部较厚,然后向上逐渐趋薄,器物的口沿处胎体最薄。
在器物的圈足露釉处还可以看到细密的旋纹。
再次,看其釉色和釉质。
宋代钧窑瓷器的天青、天蓝、月白釉,匀净莹润,乳光内含,无论是墓葬还是窑藏出土的钧瓷,都很少有严重的土沁现象,其釉质往往令人赏心悦目。
而现代仿钧器釉色多为天蓝,很少有天青、月白釉。
而且为了达到与出土钧瓷相近的釉质,伪造者往往刻意伪造土沁或作去浮光的处理,但其效果适得其反,给人的感觉是釉色发乌,无莹润感。
现代人在仿造时常用兽皮等工具在钧瓷表面反复摩擦,以达到去浮光的效果。
钧窑瓷器的真伪鉴定和作假辨别?
钧窑瓷器的真伪鉴定和作假辨别钧窑瓷器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钧窑瓷器的生产制作自元末以后渐次衰败。
明代万历年间,钧瓷的“钧”字因犯了神宗朱先生的名讳,窑场被官府封闭,此后钧瓷生产一蹶不振,陷于濒临绝境的地步,尤其是钧瓷烧制过程中自然窑变的奥秘更是技艺失传,无人知晓。
近几年,收藏之风日甚于日、古董市场日趋活跃以及作伪者趋时牟利等多方面的影响,钧窑瓷器仿制品大量出现。
由于钧窑瓷器普遍不存在花纹装饰,故其作伪者主要是伪造真品的釉色和造型。
一、钧窑瓷器真伪鉴别法1、科学技术手段:如“热释光”和“火化种子分析”,这两种方法误差较小,测定古瓷的烧制年代准确率较高,但在测试时均需在器物上的钻孔,取出少量的样本,会对器物产生损害。
2、经验法:这种方法虽然带有主观因素,但其简便易行,不受其它条件的限制,所以目前鉴定瓷器的真伪大多采用这种办法。
我们所说的“经验”,不仅指的是要了解钧瓷作伪的方法,更要了解钧窑瓷器在不同时期的造型、釉色的变化及烧制情况,有时还需要用“推理”的方法来帮助辨别真伪。
例如,北宋朝廷设立官窑生产钧瓷是专供御用的,严禁民间使用,凡是烧坏的一律砸碎深埋。
70年代禹州钧台窑全面发掘时,钧瓷官窑产品一件完整的都未得到,由此可知官钧的使用是受到严格限制的,它不可能流散于民间。
所以现在我们在市面上接触到的宋官钧瓷器基本上都是假的。
现代仿钧的产地一般还是源于禹州的神垕镇,这里不仅有烧制钧瓷的优良传统,而且还集中了一批当今最优秀的钧瓷制作高手。
由于现在的收藏者不喜欢新货,有些厚古薄今。
在这种情况下,神垕钧瓷也开始生产仿古瓷,如尊、瓶、炉、钵、碗、盘等,其造型一般是仿宋、金、元时期的民窑器形,制作工艺和斑彩装饰也力求与之相似。
仿古瓷的制作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人为地将之做旧,充斥于古玩市场,不仅会对古钧瓷的形象有所损害,而且也容易使古玩市场产生混乱。
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从古至今的图文鉴定
钧窑瓷器鉴别方法:从古至今的图文鉴定本文根据《钧瓷发展编年史》,集中讲述唐代钧窑瓷器、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钧窑瓷器、清末钧窑瓷器、七八十年代新工艺钧瓷、到现代钧瓷的特点,通过钧窑瓷器的不同时期的钧瓷特点来鉴别钧瓷。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大家都知道,我国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即唐代是钧瓷的创烧期,要鉴别唐代钧窑瓷器,首先我们先来看唐代钧窑瓷器的典型器型只要有哪些?典型器型:腰鼓、壶、罐、碗、盘、坛、注子、瓶等!其次,是从胎体釉色上进行区分,那么唐代钧窑瓷器的胎体釉色具有哪些特征呢?主要表现为:胎质土黄,釉色以黑白为主色调,黑中隐蓝,蓝中泛白,蓝黑白相间!综合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唐代钧窑瓷器的整体工艺特点主要是:多为器皿型,实用为主。
造型凝重简练,庄重丰满,在1250~1300℃一次烧成。
在黑、青和褐釉的基础上施以含铁、钛成分的釉料,经高温焙烧后泛出灰蓝、乳白和暗黑等繁复的花色彩斑,有一定装饰效果,釉层肥厚,常有釉泪、釉痕、釉淌等凹凸现象,造型丰润圆满,浑实庄重,凸显恢弘和庄严。
宋代钧窑瓷器的鉴别在我国宋朝时期,钧瓷的发展达到顶峰,集中在宋哲宗(1086-1100年)与宋徽宗(1101-1125年)时期,此时期的钧瓷称为“宋钧”。
宋哲宗时期的钧窑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盘,碗,炉,盒,洗,盆,壶等日用瓷。
从胎体釉色上,主要有以下特点:胎体呈现:白褐、灰白、灰褐色;釉色呈现:天青,天蓝,月白,色泽匀净淡雅。
整体工艺特点:在花瓷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了铜红釉的窑变机理,钧瓷生产有了一定规模,民窑不断涌现,艺人开始崭露头角。
釉层较厚,釉质莹润,层次感强,釉质较细,呈乳浊状。
宋徽宗时期的钧窑瓷器典型器型主要有:花盆,盒奁,鼓钉洗,出戟尊等陈列瓷。
在胎体釉色上发展较大,窑变色彩更加丰富,主要有:红、蓝、青三大类十余种窑变色彩。
整体工艺特点:器施满釉,刻有汉文数号一至十,由大至小。
釉色光亮莹润,葱青肥厚,胎质坚固,端庄规整,工艺规范,制作精细。
北宋钧瓷鉴定的最佳方法
北宋钧瓷鉴定的最佳方法北宋钧瓷鉴定的最佳方法目前国内的文物鉴定,特别是陶瓷鉴定,占主流的一直是靠“眼学”和经验的专家。
其实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
专家所能经眼的文物毕竟有限,专家的知识结构也有问题。
在现实中,传统鉴定出现的问题很多,影响很坏,包括时下热议的“北师大捐赠事件”、“王刚砸瓷”,先前的著名专家孙瀛洲、史树青走眼经历等等,不胜枚举。
拨乱反正,使文物鉴定科学化、规范化是文物鉴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于这一点,业内其实一直有反思和认同,渐成共识。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1:工艺痕迹应该说是非常复杂的,也非常难搞懂。
元代以前老窑瓷器,里面基本上是不修胎的,自然拉出来的。
在拉的过程中有一厘米左右的螺旋式拉坯痕迹,或深或浅,因器型、窑口、生产地域不同而定。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2:老化系数法该法自称是目前最科学的方法之一。
其原理是用“脱玻璃化”现象。
研究者说釉子在高温中熔融时,其内部结构是无序的,在自然环境中呈亚稳定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内部结构会不断自动地进行调整,由无序的亚稳定状态逐步向有序化稳定状态转变——这是“脱玻璃化”(摘自《收藏家》总40期37页)。
还有一种表现形式是其透光性逐渐降低,对光线散射性不断增强……甚至造成釉面出现不同形态的微裂纹。
如是由这两种情况就可测出一个由数字表示的“老化系数”。
小于0.08的老化系数为新仿品,大于0.10的至0.28的为古瓷。
我质疑的是烧成后的釉子内部为何尚可重新调整结构?由亚稳定态变为稳定态。
有何试验结论证实?另一点是外界环境影响。
水浸、酸碱腐蚀、氧化、开裂诸因素造成老化,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慢慢失去“贼光”变旧了也是可以理解,但通过什么计算公式和运算过程使一个内在结构变态和诸多外部变化的影响融合而成一个0.0x到0.x的老化系数?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为数字是具体的,0.1就是0.1,0.15就是0.15,而内部结构变态,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是水还是土?是酸还是碱?都是模糊的概念。
北宋钧瓷鉴定概述
北宋钧瓷鉴定概述北宋钧瓷鉴定概述硬伤划痕是北宋钧瓷表面釉层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同硬度大于它的器物或物体在较大力量的接触中被划伤或碰击所形成的破坏痕迹。
这种硬伤划痕是偶然性产生的,它只会出现于北宋钧瓷外表的个别部位,而不可能遍布北宋钧瓷的全身。
早些年有人用对着北宋钧瓷抛沙的方法,或将厚重北宋钧瓷在沙堆上撞击的方法对景德镇生产的新仿古瓷进行做旧处理。
现在,这种做旧方法已经过时,古瓷贩子虽已大多不用此法。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1:碳酸化合物从瓷器中不断析出外,在土壤中和空气中的碳酸化合物也会在某些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去附着于从瓷器中析出而形成的结晶体上,随着二氧化碳的逃逸,其中的一些矿物元素也会帮助这些根状次生矿的成长,从而加快其生长速度。
但总的来讲,它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2:历代各个窑口陶瓷气泡的特征以肉眼观察而言,我国古代陶瓷中绝大多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气泡特征均不是很明显,有的甚至观察不到气泡,仅有少数窑口或品种的器物才具有比较明显的气泡特征。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3:光泽,气息,釉面等辨识方法在实战中既有侧重,又可互相配合鉴别,经过针对性的练习都是可以掌握的,关键是平常要多进行新仿品和老瓷器,瓷片的对比,把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进行记忆,做到捻熟于心。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4:按照具体的烧制时间来分。
这里可以区分为两种,按照“朝”和按照“代”。
例如:宋瓷、明瓷、青瓷等。
北宋钧瓷鉴定知识5:看底足,古瓷底足修整自然,足端刮釉留下的脚线流畅整齐。
各个时期的修足都有固定的手法和尺寸。
新瓷底足端脚线刮釉较浅,切足较随意,圈足一般都过于做作。
民藏斗宝视频|媒体|资讯|行情|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所在地河南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
钧窑的特点在于它的釉色。
钧瓷两次或多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
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釉色华丽夺目、灿若云霞,故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宋代诗人曾以“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
北宋时期,钧窑有一部分窑场专烧御用瓷,被称为“官钧”。
鉴别要点
胎:钧瓷胎体厚重,少薄胎器形。
釉:钧瓷以釉色取胜,种类之多不胜枚举;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胭脂、朱砂、火红,还有窑变交相融汇。
型:钧瓷是北方陶瓷文化的代表,粗狂、豪放、古朴、端庄、雄浑为其显著特点。
主要有碗、盘、洗、花盆器型等。
工:工艺的重点是“窑变”,讲究“火的艺术”,故它不以工巧取胜,用一般陶瓷工艺的标准来衡量它,往往会因此与优异钧瓷失之交臂。
纹:行纹名贵的有珍珠点、鱼子粒、鱼子纹、蛛网纹、蚯蚓走泥纹、袈裟片、菟丝缕、蟹爪痕等,这些纹路为钧瓷的审美增添了极多的情趣。
钧瓷釉面的典型特征是“蚯蚓走泥纹”,它的形成是因钧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却的时候,有些介于开片和非开片之间的被釉填平的地方,会形成像雨过天晴以后,蚯蚓在湿地爬过的痕迹。
在过去曾以是否具有蚯蚓走泥纹作为钧瓷珍品的必备条件。
有的钧官窑器上还有大写的一、二到十这样字样,数字越小,器型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