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整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2D-DIGE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下 , 物 细胞 中蛋 白质 表 达 的 差 异 性 , 而建 立 差 异 蛋 白相 互 作 用 网 络 图 , 而 为研 究伤 害机 制 提 供 一 定 的依 据 。 植 从 从 关 键 词 :D D G ; 白质 组 2 -IE 蛋
中图分 类号 :5 Q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5—13 (0 1 o — 04— 4 29 76 2 1 ) 3 0 8 0
2D- GE n p o e m i s a p i a i ns DI i r t o c p l to c
DU J n ba u — in ,W ANG L — u i i,DU h AN in —a Ja gy n
( .c ol f i c ne S aX o a U i rt, i e 4 0 0 2 ea m n o t i s 1 Sho o f S i c , hn i r l n e i Ln n 0 ; .D pr et f e a Le e N m v sy f 01 t Ma r l
从生物体 的不 同器官 , 组织 , 细胞 以及亚细胞结 构
中将 成 千 上 万 种 蛋 白质进 行 提 取 和分 离 是 蛋 白 质组 学
这 ~ 方 法 应 用 到 蛋 白质 组 学 研 究 领 域 ,在 双 向凝 胶 电 泳 的基 础 上 又 形 成 了 一 项 新 技 术 — — 差 异 凝 胶 电 泳 ( ie negl l t p o s ,DG ) Df r c e e c ohr i I E ,即 将 样 品 在 双 fe e r es
整体柱的简介及分类ppt课件
17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一般是由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的混合溶液经热、 辐照或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得到。
制备过程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1)毛细管内壁的预处理; (2)将含有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及引发剂的预聚合液引入到毛细管中并在合适 的条件下(经热或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 (3)冲洗毛细管柱后备用。
1:无机硅胶整体柱
A: 聚丙烯酰胺类
2:有机聚合物整体柱 3:有机-无机杂化整体柱
B:聚甲基丙烯酸酯类 C: 聚苯乙烯类
高文惠.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的研究[D]. 河北大学, 2004.
.
11
一:硅胶整体柱
无机整体柱中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硅烷化试剂,所制出的柱子叫硅胶整体柱
优点:均匀的孔结构、 比表面积大, 孔结构容易控制, 以及具有理想的机械强度
缺点:容易缩合 制备过程繁琐,成柱条件苛刻 不耐酸碱腐烛,流动相中应用范围窄
高文惠.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色谱性能的研究[.D]. 河北大学, 2004.
12
二:有机聚合物整体柱
有机聚合物整体柱是利用溶液聚合反应在一个原位聚合体系内得到一种新型 的有机聚合物多孔型材料,这种材料外形呈一体化(整体化),具有相当特殊的孔 结构,能够使液体直接从其较大的介孔孔内流过。成为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受关注最 多的一类整体材料。
硅胶整体柱的制备方法主要是溶胶-凝胶法。 具体过程:烷氧基硅烷即四甲氧基硅烷(TMOS)或者四乙氧基硅烷 (TEOS)在冰浴下弱酸催化水解形成溶胶,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缩合聚 合反应诱导相分离形成凝胶,经陈化、老化和热处理后得到连续多孔的硅氧-硅骨架结构。
熊喜悦. 几类高选择性整体柱的制备研究[D]. 湖南师范. 大学, 2013.
半导体芯片述职报告
半导体芯片述职报告一、工作概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担任了半导体芯片研发部门的主管。
我主要负责领导和协调公司的芯片研发工作,包括项目计划、资源分配、团队管理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二、工作成绩1、项目管理:我成功地领导了我们的团队完成了多个芯片研发项目,并确保了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我们按计划完成了所有的研发任务,同时保证了芯片的质量和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2、团队管理:我积极推动团队的协作和发展,鼓励团队成员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定期的团队会议和培训,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团队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3、技术创新:我主导了公司的技术发展方向,带领团队在芯片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技术创新。
我们成功地申请了多项专利,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4、业务拓展:我积极与市场部门合作,了解市场需求,推广公司的芯片产品。
我们成功地与多家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实现了产品的广泛应用。
三、工作反思与展望尽管我们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深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改进。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以下几点:1、提高研发效率:我们将继续优化研发流程,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我们期望能够更快地推出高质量的芯片产品。
2、加强市场调研:我们将更加市场趋势,了解客户需求,以便更好地调整产品策略。
我们将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以便及时掌握市场变化。
3、培养人才:我将继续团队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我们期望能够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4、加强与客户的沟通:我们将更加重视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们将定期与客户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
四、总结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的机会和支持。
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带领团队取得更大的成绩。
我也期待与各位同事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半导体芯片及封装行业在四川省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生物大分子研究的深入,蛋白质组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其研究范围涉及蛋白质大量筛选,鉴定和检测等多方面内容,而在药物研发中,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接下来,将详细地介绍蛋白质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 蛋白质标靶发掘药物的发现一直是制约药物研究的瓶颈之一。
传统的药物筛选方法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很难有效地发现新的药物。
而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发展为药物研发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借助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药物的靶标,并在该靶标上进行筛选。
这种方法可以大大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提高药物的成功率。
2. 药物毒性评估药物研发中,药物毒性评估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传统的药物毒性评估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时间长、费用高、效果差等。
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快速鉴定药物对细胞、组织、器官及整个生物的影响,特别是对药物的副作用有很好的评估作用。
此外,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够鉴定药物对蛋白质的作用,进一步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安全性。
3. 药物疗效监测药物的疗效监测是药物研发的一个关键方面。
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情况,来监测药物的疗效,并评估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中,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观察药物对蛋白质的影响程度和持久时间。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效果的评估,并推动药物研发向前发展。
4.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近年来,个体化用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个体化用药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在个体化用药过程中,可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人体内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并进一步对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间进行调整。
这将大大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此外,蛋白质组学技术还能够检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理状况,进一步提升个体化用药的准确性和精准度。
综上所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药物标靶发掘、药物毒性评估、药物疗效监测及个体化用药等方面,并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提升。
蛋白质的自组装与新材料设计
蛋白质的自组装与新材料设计提取自然界的材料为设计新材料提供了无尽的灵感。
蛋白质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为生命体提供了结构支持和重要的功能。
近年来,人们开始研究蛋白质自组装的机制,并将其运用于新材料的设计和合成中。
一、蛋白质自组装的原理蛋白质自组装是指蛋白质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蛋白质自组装的机制包括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氢键作用、范德华力等。
静电作用是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疏水作用是指水分子排斥疏水性物质而形成的熵驱动力。
氢键是指两个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中一个分子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分子的电负性原子形成键合。
范德华力是指分子之间瞬时形成的分布不均的电荷,引起了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这些相互作用力使得蛋白质分子自组装形成特定的有序结构,例如螺旋、折叠、聚集等。
二、蛋白质自组装的应用利用蛋白质自组装的机制,可以将不同的蛋白质分子组合起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新材料。
这些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药物传输、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
1.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分子与物理、化学信号相互作用以检测分析物的物理或化学设备。
蛋白质分子可与各种有机分子、金属离子、药物和环境因素结合,因此可用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
例如,将蛋白质固定在电极表面,当与其相应的分析物质接触时,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改变了电极的电流或电势信号,从而实现了对目标物质的检测和分析。
2. 药物传递蛋白质自组装还可用于药物传递系统的设计。
将药物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利用蛋白质分子的特异性结构将药物传递到目标细胞或组织,从而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减少其毒副作用。
例如,一项实验利用蛋白质自组装的机制,将一种药物包裹在蛋白质分子内部,使其在人体内部定向释放到肿瘤细胞等治疗部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3. 组织工程蛋白质自组装还可以用于组织工程的设计。
将细胞与蛋白质分子混合,利用蛋白质分子的自组装机制将细胞聚集成三维结构,从而形成组织工程。
2D-DIGE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
2D-DIGE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杜俊变;王丽惠;段江燕【摘要】双向荧光差异凝胶电泳(2D-DIGE)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组分析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类差异蛋白的研究.在动物医学方面,采用DIGE技术,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个体的细胞、组织、或经过不同处理和不同生长条件下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在研究疾病的分子机理、分子诊断、药物作用机理、毒理学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在植物学方面,该技术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植物亚细胞结构蛋白质组以及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植物细胞中蛋白质表达的差异性,从而建立差异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从而为研究伤害机制提供一定的依据.%Two-way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2D-DIGE) as one of new analytical techniques was widely used in study of animals , plants , microbes and proteins of human differences. In animal medicine , using DIGE technology , through different types of cells in different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or through different treatments and different protein expression under different growth conditions analyzed in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disease, molecular diagnostics, drug mechanism, drug scienc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areas. In botany , the technology can be used to isolate and analyze the subcellular structures of plant proteins as well as in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plant cells differencesin protein express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differences in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graph, and thus to study the damage mechanism to provide some basis.【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1(028)003【总页数】5页(P84-87,96)【关键词】2D-DIGE;蛋白质组【作者】杜俊变;王丽惠;段江燕【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海南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海口,570228;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51从生物体的不同器官,组织,细胞以及亚细胞结构中将成千上万种蛋白质进行提取和分离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前提工作。
蛋白质组学的新方法及应用前景
蛋白质组学的新方法及应用前景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组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迅猛的变革。
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蛋白质分析的需要,而新的蛋白质组学方法正在不断涌现。
这篇文章将重点介绍蛋白质组学的新方法,以及它们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一、单细胞蛋白质组学随着单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细胞蛋白质组学也开始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传统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主要依靠蛋白质的产生量和纯度进行分析,而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则可以直接分析单个细胞的蛋白质组成,更加准确地了解不同细胞之间的差异。
目前,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的主要技术包括蛋白质单细胞质谱法(proteomic single cell mass spectrometry)、单细胞蛋白质芯片技术(single-cell proteomics by antibody array)、单个蛋白质分子观测技术(single molecule observation of protein)等。
这些技术在分析单个细胞蛋白质组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预测个体之间的差异,对于诊断和治疗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蛋白质交互组学蛋白质交互组学是用来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蛋白质组学技术。
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细胞内信号转导、代谢调节等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蛋白质交互组学技术主要是通过酵母双杂交等实验手段来进行研究,但这种方法存在许多局限性,例如对于大分子蛋白质的分析能力较弱,而且存在大量假阳性结果。
目前,新兴的蛋白质交互组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质谱技术的蛋白质交互组学,例如蛋白质间肽交联技术(CLP)和激光捕获芯片(Ligand binding-capture)技术;另一种是结合基因编辑技术的蛋白质交互组学,例如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双蛋白质交互酶(Molecular Interacting Traps)等。
这些新兴技术具有分析大分子蛋白质、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高准确性等优点,在了解生命活动中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
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合成生物学是一门应用基因工程、细胞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旨在通过重新设计和构建生物系统,创建具有新功能的生物体。
在蛋白质功能材料领域,合成生物学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研究进展,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功能材料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
首先,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工程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合成和优化基因,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例如,通过对蛋白质序列进行修改,可以获得具有更高活性、更好稳定性和更广泛的底物特异性的酶。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设计和构建蛋白质突变体库,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筛选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这些工作不仅丰富了蛋白质功能材料的种类,还提高了其应用性能。
其次,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表达和折叠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蛋白质的表达和折叠对于获得具有理想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材料至关重要。
合成生物学通过改变细胞内环境和代谢途径,优化蛋白质的表达和折叠过程。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的温度、pH值和溶剂条件,调控蛋白质的折叠速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计和构建创新的细胞系统,提高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产量。
这些研究对于蛋白质材料的高效制备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最后,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结构设计和纳米材料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
蛋白质具有丰富的结构多样性和自组装能力,可以构建各种纳米尺度结构。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设计和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构建纳米级别的功能材料。
例如,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实现蛋白质纳米材料的自组装和定向组装,从而获得具有高度有序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
综上所述,合成生物学在蛋白质功能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
通过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并且优化蛋白质的表达和折叠过程。
此外,合成生物学还可以设计和构建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用于构建纳米级别的功能材料。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长链状分子或网络状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物理性质、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在工业、医药、电子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在材料制备方面也不断创新,产生了许多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一、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1、自组装法制备复合材料自组装法是一种利用分子之间的自组装能力制备复合材料的方法。
自组装法制备出的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范围,因此具有很好的催化、吸附和分离性能。
自组装法可以制备多种复合材料,例如:介孔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
2、激光制备高分子材料激光制备是一种以激光为热源制备高分子材料的新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高分子微球、纳米颗粒等,具有高纯度、均一性和可控性优点。
同时,激光制备还可以使高分子材料在局部区域形成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复合材料的制备。
3、电解还原法制备多孔高分子材料电解还原法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法制备多孔高分子材料的技术。
通过调节电流密度和电解液 pH 值等条件,可以制备出孔径不同、孔隙率不同的多孔高分子材料。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孔径为纳米级的多孔高分子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可逆气体吸附性能等特点。
二、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1、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药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生物降解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用缝线、注射自降解填充剂、组织工程等领域;细胞培养与工程领域,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培养基质、药物输送等应用中。
2、能源高分子材料在能源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不断扩大。
例如,利用高分子材料设计新型离子液体和凝胶电解质,开发出新型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高效电化学器件;制备出柔性太阳能电池、柔性热电材料等。
3、环保高分子材料在环保领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也屡见不鲜。
例如,利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出有机催化剂,实现环境清洁剂的高效催化降解;利用高分子材料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可定向饱和吸附特性的吸附剂,实现废水和废气的高效吸附和处理等。
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与应用
蛋白质组学的技术与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蛋白质组学逐渐成为了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这个领域的研究意义非常重大,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同时也可以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应用。
一、二维凝胶电泳技术二维凝胶电泳技术是蛋白质组学领域中最常见的技术之一。
这个技术可以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用染色剂或放射性同位素等方法进行检测。
这个技术的实施分为两个步骤:首先,通过离子交换和分子筛分离出不同电荷和大小的蛋白质;其次,蛋白质样本按照电荷和分子量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进行电泳。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
二、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高效、高灵敏度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这个技术可以将蛋白质样本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仪来检测并鉴定蛋白质成分。
这个技术可以有效地鉴定不同的蛋白质,特别是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因此在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蛋白质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质分析技术。
这个技术可以在一张芯片上检测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蛋白质。
这种技术利用光滑玻璃芯片的光学特性,在上面附着不同的蛋白质分子,并通过荧光或化学计量法来检测芯片上的蛋白质。
这种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蛋白质检测的速度和灵敏度,因此在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蛋白质组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被用来检测人体血液中的蛋白质水平,以此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状况和疗效。
在药物研发方面,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用来快速鉴定潜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靶点,并进一步优化药物分子结构和性质。
总之,蛋白质组学技术为我们深入了解生命的本质,帮助我们发现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相信蛋白质组学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
项目编号项目负责人2017101410101010163赵昕暐2017101410101040292张理博2017101410101040293郭家铨2017101410101040294李小兵2017101410101040295王天泽2017101410101040296叶擎2017101410101040297杨宇鑫2017101410101040298杨文斌2017101410101040299刘伟旭2017101410101040300张洪一2017101410101040301王紫萱2017101410101040302裴劭君2017101410101040303王秋淼2017101410101040304王荣荣2017101410101040305李芬2017101410101040306张瑾2017101410101040307王润泽2017101410101040308张铭哲2017101410101040309王鑫欣2017101410101040310章珩2017101410101040311胡一凡2017101410101040312李怡坤2017101410101040313陶奕2017101410101040314马语聪2017101410101040315柳璐2017101410101040316运薪如2017101410101040317贾献超2017101410101040318杨诗蕊2017101410101040319裴家琪2017101410101040320王传亮2017101410101040321苗珺2017101410101040322王馥实2017101410101040323郭铭坤2017101410101040324洪鑫2017101410101040325刘忆2017101410101040326张玲玉2017101410101040327陈许宁2017101410101040328周飞跃2017101410101040329易凯2017101410101040330刘晓楠2017101410101040331徐一仟2017101410101040332孙艺轩2017101410201041017杨威2017101410201041018尹英达2017101410401041241邢妍2017101410401041242张茗硕2017101410401041243周建宇2017101410401041244张金松2017101410401041245张坤鹏2017101410401041246张逸非2017101410401041247石鸿毅2017101410401041248毛泽钡2017101410401041249钱建豪2017101410401041250邱一松2017101410401041251崔世杰2017101411100040862张笑宇2017101411100040863席瀚喆2017101411100040864赵成松2017101411100040865孙伟伟2017101411100040866陈明静2017101411100040867栾一飞2017101411100040868侯霖2017101411100040869刘卫民2017101411100040870罗涛2017101411100040871刘嘉言2017101411100040872庞博宇2017101411100040873王上一2017101411100040874李冰2017101411100040875魏家栋2017101411100040876李子昂2017101411100040877冯铎2017101411100040878陈明凯2017101411100040879廖珺豪2017101411200040666申易2017101411200040667吕正文2017101411200040668冯哲石2017101411200040669邬翰诚2017101411200040670陈之昊2017101411200040671郝玉星2017101411200040672李子逸2017101411200040673李凯2017101411200040674李昕莹2017101411200040675胡潇允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创新训练项目信息汇总表项目名称项目级别项目类型指导教师姓名二氧化碳转化合成环状酸酐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张文珍新型桥联杂化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校级科研训练丁保君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合成研究校级科研训练于丽梅酰胺合成反应的绿色化改进研究校级科研训练于丽梅基于Dawson型多酸MOFs的构筑及光催化制氢研究校级科研训练何成新型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刘春有机模板诱导的硫酸锌框架的合成和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刘淑芹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染料组装校级科研训练刘淑芹吡唑衍生物有机发光分子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刘迪有机催化剂催化二氧化碳转化校级科研训练周辉锂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周颖小分子改性的石墨烯制备及其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姜文凤β-二酮双加氧酶的生物模拟校级科研训练孙英姬肿瘤乏氧还原代谢酶的荧光探针合成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宋锋玲金属掺杂层状硅酸盐的合成校级科研训练张依福铅配位聚合物的形成和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张建军稀土基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合成及小分子传感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张建军二氧化碳不对称催化转化合成手型氨基酸校级科研训练张文珍细胞器靶向探针的研制校级科研训练张文珠氰基吡啶修饰的有机发光分子及其高性能OLED研究校级科研训练李久艳基于二苯基磷酰基的双偶极分子在O-LED中的应用研究校级科研训练李久艳二向性彩色介晶材料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李晓莲微环境敏感型荧光染料的设计及应用研究校级科研训练杜健军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给体材料的设计及合成校级科研训练殷伦祥二氧化碳电化学捕获系统校级科研训练毛庆重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制备与生物检测校级科研训练焦扬小分子肿瘤标记物的检测及癌症的早期诊断校级科研训练焦扬分子印迹TiO3混晶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王慧龙COFs担载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王新葵煤基纳米碳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催化脱硫性能校级科研训练王旭珍阳离子掺杂水滑石的制备和催化性能校级科研训练王梅利用长链季铵盐为模板剂层状硅酸盐magadiite转晶制备沸石分校级科研训练王瑜子筛的研究工业废渣粉煤灰的回收再利用校级科研训练王瑜低温合成MgxZn1-xTiO4材料校级科研训练王立秋功能性荧光化合物合成及生物成像应用校级科研训练袁景利比较学习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校级科研训练谭大志用于CO3分离的氧化石墨烯膜制备以及层间距调控校级科研训练贺高红铜基大环结构的构筑及光催化制氢研究校级科研训练赵亮多巴胺-DNA纳米凝胶核壳结构用于肿瘤细胞靶向的化疗和光热校级科研训练赵艳秋治疗石墨工件表面耐腐蚀涂层的开发校级科研训练辛刚基于黄素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郭慧敏醋酸钠法氧化还原同步脱硫脱硝应用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陈绍云绿网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校级科研训练王占杰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家居中心控制器校级科研训练陈喆薄板结构界面断裂分析中的辛方法校级科研训练周震寰考虑微观连接失效的网格增强蜂窝芯体等效力学性能分析校级科研训练孙直基于表面纳米技术抗断裂材料结构的优化设计校级科研训练徐新生一种仿生抗断裂材料结构机理研究及设计校级科研训练徐新生基于表面纳米化薄壁管抗屈曲优化设计校级科研训练徐新生弹箭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校级科研训练李刚聚醚醚酮人工髋关节的疲劳分析与寿命预测校级科研训练谷俊峰赛车空气动力学套件设计校级科研训练赵明圆柱体快速贯入颗粒材料的模拟校级科研训练赵红华基于连续体模型的细胞膜对纳米颗粒包覆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郑勇刚基于有限圆方法的脐带缆截面包络圆布局设计校级科研训练阎军材料分子快速与超快光物理及光化学现象的产生机理探讨校级科研训练丛书林超快激光场中分子的光电离过程与分子的定向和取向的关系研校级科研训练于杰究量子弱测量误差分析校级科研训练于长水光力系统量子steering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周玲中国对撞机CEPC上新物理的寻找校级科研训练孙昊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缺陷的检测校级科研训练李宏水的三维立体互动成像技术校级科研训练李睿托卡马克边界等离子体与器壁相互作用研究校级科研训练桑超峰低功耗汽车紧急自动刹车系统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王晓娜等离子体中磁岛链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王正汹综合传感器实验项目的设计和开发校级科研训练王艳辉感性耦合放电中性气体输运过程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赵书霞摩擦纳米发电机的制备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邱宇高速激光测距仪的研制校级科研训练陈珂映射付立叶网格法在光缔合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校级科研训练韩永昌智能寻迹小车的制作与实践校级科研训练骆英民聚变等离子体中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本征值方法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魏来空间等离子体射流不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校级科研训练魏来复杂场景中的三维几何物体重建方法研究校级科研训练刘秀平全局牛顿法校级科研训练张旭平算子理论校级科研训练杨义新关于离散几何的欣赏与探索校级科研训练杨志青关于代数几何的发展探索校级科研训练杨志青矩阵分解在数值计算中的作用校级科研训练程明松与积分有关的不等式的研究校级科研训练程明松公钥密码算法的快速实现校级科研训练胡昌慧线性方程组的子空间迭代法及其应用校级科研训练董波一类特殊函数及数学常数的逼近校级科研训练鲁大伟表职称学院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讲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讲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讲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讲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工程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工程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高级工程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讲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工程师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副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副教授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讲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讲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讲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教授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j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程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程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讲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工程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数学科学学院讲师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数学科学学院讲师数学科学学院讲师数学科学学院讲师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数学科学学院。
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高分子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热门的材料之一,应用范围广泛,涵盖日常生活、医药、电子科技、汽车、通讯、建筑等许多领域。
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是当前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也是我们长期努力的方向之一。
一、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先进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越来越先进,种类也越来越多。
在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传统的合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高分子材料的复杂需求,因此需要发展先进的制备技术。
一种主要的制备方法是自组装技术,例如,利用高分子的自组装来制备有序的纳米结构。
自组装技术的优点是可控制、多样化和高效率。
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制备方法是仿生学技术,通过仿生学技术可以复制天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制备出高分子材料。
例如,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应用于合成高分子物质,可以制备出具有复杂结构和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二、先进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先进高分子材料相较于传统材料具有更好的性能表现。
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和发展,如今高分子材料在多个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首先,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材料的研发使得高分子材料的强度、韧性、硬度等综合力学性能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例如,纳米纤维材料的出现,使得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2.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其次,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稳定性能。
热稳定性也是高分子材料的一项优点。
在高温环境下,高分子材料仍然能够保持其良好性能。
通过添加具有热稳定性的添加剂,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
3.高分子材料的光电性能另外,高分子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
在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中,高分子材料的光电性能应用日益广泛,例如,在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液晶电视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高分子材料的光电性能得到了大量改进和提升,比如半导体高分子材料可以在光电子学器件和医药品开发中的应用,以及在电池研究中的应用等等。
4.高分子材料的透明度和柔韧性能最后,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好的透明度和柔韧性能。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应用蛋白质是生命体中最复杂、最重要的分子之一,负责各种生命过程的调节和执行。
因此,对蛋白质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医学科学的重要领域。
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种高通量、全面分析生物体内所有蛋白质的技术。
它在生物医学、医学诊断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技术有哪些应用?1.疾病诊断和预测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预测疾病。
通过比较健康人和患者之间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可以找出与疾病有关的蛋白质,从而研究疾病的机制和治疗方法。
例如,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样品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发现乳腺癌早期标志物,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预测疾病的发展。
2.药物开发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药物开发。
它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筛选药物目标或药物候选物,并确定药物的作用机制。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药物耐药或副作用的问题,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预测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蛋白质组学技术也可以用于监测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变化。
3.生物标记物的发现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生物标记物。
生物标记物是指某种分子或生物化学指标,它可以指示特定疾病或生理状态的存在或发展。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确定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从而找到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这些生物标记物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测,也可以用于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基因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与基因组学技术结合使用,以更全面、深入地研究生命体中的蛋白质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这样可以发现更多的新蛋白质,加深对生物系统的理解。
与此同时,该技术可促进在基因水平上鉴定新的调控因子及理解其作用方式。
5.转化医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在转化医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患者生物标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可以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基础信息,帮助医生制定更为精确的治疗方案,促进疾病治疗的成功。
结语蛋白质组学技术是研究生命体的蛋白质组成的重要工具。
它有广泛的应用,如疾病诊断和预测、药物研发、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基因组学研究和转化医学。
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仿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仿生材料可以模仿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具有类似的功能和性质,可以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医疗、纳米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新型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一、仿生材料的分类仿生材料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结构仿生材料、功能仿生材料和智能仿生材料。
结构仿生材料主要是指材料的形态、结构和复杂性能与生物体相似,并且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
例如,生物质材料、蜂窝材料、骨骼材料等。
功能仿生材料则是通过模仿生物的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的结构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水母机器人、仿生纳米机器人、仿生金属材料等。
智能仿生材料是将仿生材料和智能材料相结合,能够感知和响应外部刺激实现智能控制。
例如,仿生智能机器人、仿生智能材料等。
二、仿生材料的制备仿生材料的制备需要从生物界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材料制备的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仿生材料制备技术:1、生物仿形制造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仿生材料的制备,通过仿照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组成材料,实现材料的制造。
比如,仿生羽毛材料的制备,研究人员通过观察鸟羽的结构形态和结构组成,利用纳米纤维积层技术成功制备出仿生羽毛材料,并获得了理想的保温性能。
2、仿生组织工程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功能仿生材料或智能仿生材料的制备。
利用组织工程学原理,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并将其与材料进行融合,实现相应的功能。
例如,仿生纳米机器人的制备需要通过仿照细胞的构成和功能,利用生物修复学原理制备出仿生细胞,并将其与材料结构相融合。
3、自组装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仿生材料的制备。
利用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将具有特殊结构的分子自组装成为材料。
这种技术可以制备出特殊的纳米结构材料,例如,通过利用蛋白质的自组装能力,成功制备出了仿生光催化材料。
三、仿生材料的应用仿生材料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以下只列举了部分领域的应用:1、机械领域:仿生结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等领域,用于制造高强度、耐磨损、抗振动的零部件和结构材料。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研究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药物研发领域,相继出现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技术。
它们利用大数据高通量技术,可以非常有效地以更快的速度和精度更高的方法对药物的治疗作用进行地探索。
在新药发现中,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基因组学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基因组学是探究基因之间作用的科学,它通过大规模测定基因的组合,来破解组成人类基因的DNA序列,并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
在新药发现中,基因组学可以通过对不同群体、不同疾病的患者进行基因筛选,找到与疾病有关的基因,进而帮助药物的研发。
1.基因表达谱的分析根据基因组学的研究,人的基因是具有不同作用的,通过对这些基因的表达谱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可以较全面的了解不同基因在不同环境、状态下的表达情况来,有助于确定靶点并发现药物。
2.遗传变异的评估基因组学技术可以对人群中不同基因型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
药物的遗传特性对它的吸收和代谢等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因此在新药发现过程中,对药物输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遗传变异性进行评估,有助于确定药物的疗效和治疗效果3.基因的靶点发掘基因是决定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药物的治疗效力主要是通过对这些基因的调控来实现的。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模拟若干不同基因的生化反应生成不同的化合物,从而为药物研发定向发掘基因的靶点。
二、蛋白质组学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是一种高效的生物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可以对一定量的蛋白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确认和发现蛋白对于药物作用的重要性。
针对蛋白质结构、功能和组成,蛋白组学可以把已经发现的基因组数据转化成可视化的蛋白质数据,以准确发现靶点,并为药物研发提供实质帮助。
1. 蛋白质结构的研究药物的靶点通常是蛋白质,因此在新药发现过程中,准确发现药物靶点的相关蛋白质结构是极为关键的。
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蛋白质结构,找出与药物有关的蛋白质,并提供给科学家更多有关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信息。
蛋白或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蛋白或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蛋白质是生命体系中最重要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行业中。
蛋白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制备,其中包括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艺、化学合成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蛋白或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蛋白质的制备方法1. 基因工程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是目前制备蛋白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技术利用重组DNA技术把目标基因嵌入到表达载体中,携带该载体的细胞通过培养、发酵等方式表达目标蛋白。
这种技术可以保证蛋白质的结构纯度和活性,并被广泛应用于制药、医学等领域。
2. 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过程来制备蛋白质。
由于微生物易于培养和生长快速,该方法十分高效。
此外,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大量的蛋白质,也能够通过调节生产条件来控制蛋白质的质量和产量。
3. 化学合成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合成反应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虽然这种方法具有高纯度、精准控制结构的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极其严格的限制,因为在众多步骤中很容易出现退行性衍生、副反应等导致成品结构错误、活性丧失甚至毒性增加的风险。
二、蛋白质的应用1.医药领域蛋白质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治疗等方面。
例如,疫苗和抗体药物等都是由蛋白质制成的。
此外,蛋白质还可以作为生物编码和诊断工具用于癌症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食品行业蛋白质在食品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鱼肉蛋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以增加肉类食品的质量、蛋白含量和口感,大豆蛋白在素食品的制作中被常常使用。
3.化妆品领域由于蛋白质具有保湿、减少细纹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化妆品行业中。
例如,胶原蛋白、弹力蛋白等,都是被广泛地应用于护肤品或化妆品制作中的蛋白质。
总之,蛋白质或蛋白组合物是一种高水平和复杂的生物大分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能够制备出优异的蛋白质,并且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不断探索,蛋白质相关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蛋白质生产制备技术也将逐渐得到改善和更新换代,促进蛋白质行业的不断发展。
蛋白质组学的新型方法
蛋白质组学的新型方法蛋白质组学是对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进行研究的学科。
这项技术可以为各种研究提供许多信息,例如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等等。
在传统的蛋白质分离方法中,通常采用电泳、凝胶过滤、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
但是,这些方法通常需要使用特殊的实验室设备和一组复杂的制备步骤,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近年来,随着新型技术的不断出现,蛋白质组学已经迎来了新的突破。
1. 蛋白质组学的新型方法: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与传统的方法不同,质谱法可以在单个试验中通过直接测量蛋白质的原子量和氨基酸组成来检测样品中的蛋白质。
质谱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快速、精确地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结构和功能,并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蛋白质。
质谱法有两个主要类型:基于时间飞行的质谱法和基于四级杆质谱法。
时间飞行质谱法可以通过高精度的质量测量来确定蛋白质的分子量。
而四级杆质谱法可以通过离子化过程来特征蛋白质,使得其可以通过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和确定。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质谱法在样品制备和数据分析方面并不容易(因此本文就不进行相关讲述了),并且价格昂贵;但是,随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质谱法正越来越成为研究蛋白质组学的首要选择方法。
2. 蛋白质组学的新型方法:蛋白质微柱技术蛋白质微柱技术是一种现代化的蛋白质组学方法。
这种技术通过利用微小的E.Escherichia coli微柱(E.coli微柱)来分离蛋白质,从而加速对不同蛋白质的检测和分离过程。
这一技术主要依赖于E.coli微柱的固定性,并可为生物医学分析定量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测量结果。
蛋白质微柱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材料、药物筛选以及基因表达分析等领域,同时也已经被识别为是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有用工具。
与质谱法相比,蛋白质微柱技术准备简单,成本较低,并且成批量地进行蛋白质实验分析。
3. 蛋白质组学的新型方法:蛋白组学芯片蛋白组学芯片是一种新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可用于与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快速和精准的分析。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与实验方案1. 什么是蛋白质组学?好吧,咱们先聊聊什么是蛋白质组学。
想象一下,咱们的身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每个部件都有它的角色,而这些部件就是蛋白质。
蛋白质组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这些蛋白质的科学。
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它们的结构、功能,以及它们在身体里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就像侦探破案一样,蛋白质组学帮我们解开生命的奥秘。
真是既神秘又有趣,尤其是当你发现一些小细节时,那种“啊哈!”的感觉,简直让人兴奋得想跳起来!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2.1 样本准备首先,样本准备可是一门艺术。
你不能随便拿个东西就往实验室一扔,这样可不行哦!一般来说,样本可能是血液、细胞或者组织。
准备这些样本时,注意卫生和安全,搞得像开派对一样,干净利索才行。
样本收集后,我们需要把它们冷藏,保持它们的新鲜度,毕竟没人想要一份过期的蛋白质套餐,对吧?2.2 蛋白质提取接下来,我们进入蛋白质提取的阶段。
想象一下,像是在厨房里做大餐,首先要把食材准备好。
提取蛋白质就像把牛肉从牛排里切下来,一刀切下去,油油的鲜香就出来了。
我们用各种化学试剂,像是盐酸、乙醇这些,来分离出蛋白质,得小心别让它们变成一团糟。
处理得当,才能确保后面的分析顺利进行。
3. 蛋白质分析3.1 质谱分析然后就是蛋白质分析环节。
这时候,质谱仪就像一位高级侦探,能够识别出蛋白质的身份。
你可以把质谱想象成一个超级厉害的放大镜,它能让我们看到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结构。
分析结果能告诉我们这些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甚至还可以了解它们的相互作用。
哇哦,真的是一门高科技的艺术呢!3.2 数据解读最后,我们得对数据进行解读。
就像读一本悬疑小说,刚开始可能没看懂,但越往后看越有趣。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数据可能会让你感到困惑,但一旦你理解了其中的奥妙,简直就像解开了一个千古之谜。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找到疾病的潜在标志物,或者探索新药物的目标,真是让人感到自豪的工作!4. 实验方案小贴士当然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几个小贴士可以帮助你事半功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 机 聚 合 物 整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通 常 是 将 含 有 单
体、 交联 剂 、 致孔 剂 和引 发剂 的预 聚合 溶液 经 光照 或
加 热进 行 自由基 引发 聚合反 应 , 形成 多孔 的聚合 物 。 然 后用 有机 溶 剂去 除未 反应 的单 体 和致孔 剂 。烯 类 单 体 常被用 作单 体 和交 联剂 。根 据 合成 使用 的单 体
Hu n a g等 向聚合 体 系 中加 入 乙烯 基 苯磺 酸 , 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聚丙烯 酰胺 类 整体 材 料采用 的功能 单体 有丙 烯
酰 胺 ( A ) Ⅳ_ 丙 基 丙 烯 酰 胺 ( I A A m 、 异 N P Am ) 甲 基 和
提供 反相 电色谱 所 需 的 电渗 流 。此 外 , 们 还 r 聚 他 口 J
苯 乙烯 为单体 , 乙烯 基 苯 ( V 为交 联 剂 , 二 D B) 甲醇 、
乙醇 、 醇 、 丙 甲苯 等 为 致 孔 剂 。
分 布 均匀 、 分离 柱 效 高 等 优 点 , 其 制 备 过 程 复 杂 、 但
重现 性 较差 、 耐极 端 p 条件 。有 机一 机 杂 化 整 不 H 无 体材 料 弥补 了聚 合 物 基 质 和 硅 胶 基质 材 料 的不 足 ,
・
8 6・ 0
色
谱
第 2 9卷
技 术 中 的应 用 进 行 了 系 统 的 综 述 。
二 醇 为 致 孔 剂 , AA 、 i 以 m B s和 2 内 烯 酰 胺 一一 基 一 一 2甲
1 整体 材 料 的制 备
按 照材 质 的不 同 , 目前 整 体 材 料 主 要 分 为 有 机
通 常 以水 、 酸 铵 、 硫 甲酰 胺 、 乙 二 醇 等 为 致 孔 剂 , 聚 采
用 过硫 酸 铵 等水 溶 性 引发 剂
。水 相 聚 合 制 备
的 聚 丙 烯 酰 胺 类 整 体 材 料 的 机 械 强 度 很 差 , 采 取 而
1 1 3 聚 甲基 丙 烯 酸 酯 类 整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 .
聚合 物整 体材 料 、 硅胶 整体 材 料 和有 机一 机 杂化 整 无 体 材 料 。有 机 聚合 物 整 体 材 料 具 有 种 类 多 样 、 备 制
过 程 简单 、 透性 及孔 径 易调节 、 面 易修饰 以及适 通 表
用 p 范 围 宽 等 优 点 , 此 目前 占据 了 整 体 材 料 研 H 因
1丙 磺 酸 ( 一 AMP ) 单 体制 备 了强 阳 离子 交 换 整 体 S为 材料 , 用于碱 性 药物 和肽 段等 的 电色谱 分离 。 并 聚丙 烯 酰胺类 整体 材料 的亲水性 优 势备 受生 物 学家 及分 析化 学 家 的青 睐 , 其 机械 强 度 仍 有 待 进 但
一
应用 。
丙 烯 酰胺 ( Am) 交联 剂 为二 丙 烯 酰哌 嗪 ( DA) MA ; P
和 』 Ⅳ一 甲 基 二 丙 烯 酰 胺 ( i) V, 亚 Bs 。
聚丙烯 酰胺 类 整体 材 料 的制 备 可 以在水 相 聚合 体 系 和有 机相 聚 合 体 系 中进 行 。 水相 聚 合 体 系 中 ,
合体 系 中 引 入 十 二 烷 基 甲基 丙 烯 酸 酯 , 备 ' 制 r聚 ( 乙烯一 乙烯基 苯一 二烷基 甲基 丙烯 酸 酯 ) 体 苯 二 十 整 材料 , 其具 有 热稳 定 性 好 和 重 现 性 好 等 优 点 .将 其 作为 反相 电色 谱 固定相 , 现 了抗氧 化剂 的分 析 。 实 聚苯 乙烯 类整 体 材料 的机 械强 度高 、 稳定 性 好 , 但有 限 的单体 种类 和 易溶胀 等 缺点 限制 了它 的J 泛 、 ‘
步 提 高 以满 足分 析重 现性 和稳 定 性 的需求 。
聚 苯 乙烯 类 整 体 材 料 通 常 选 用 苯 乙 烯 或 氯 甲 基
1 1 2 聚 苯 乙 烯 类 整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 .
究 的主要 地位 ; 该类 材料 存在 易 溶胀 、L 分 布不 但 孑径
均匀 等缺 点 。硅胶 整体 材 料 具 有 机 械 强 度 高 、 架 骨
聚 ( 乙烯 一 乙烯基 苯 ) 苯 二 整体 材 料在 p H l~l 4 范 围内稳定 性 好 、 械 强 度 高 , 具 有 较 强 的疏 水 机 且 性 , 直 接 用 于 小 分 子 、 和 生 物 大 分 子 的 分 可 肽 离 ” 。其 缺点 在 于苯 乙烯 表 面无 活 性 官 能 团 , 不 易 进行 更 多 的修 饰 。
和交联 剂 的不 同 , 机 聚合 物 整体 材 料 可 分 为 聚 丙 有 烯 酰胺 类 整体材 料 、 苯 乙烯 类 整 体 材 料 和 聚 丙 烯 聚
酸 酯类 整 体材 料 。
1 1 1 聚 丙 烯 酰 胺 整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 .
了碱性 和 酸性 肽 , 柱效 高达 2 00 0塔 板/ 0 0 m。 在 聚 合体 系 中引入 其他 种类 的功 能单 体 也是 改 进 聚 苯 乙 烯 类 整 体 材 料 性 能 的 有 效 方 法 之
同时具 有制 备简 单 、 械 强 度 高 和 化 学 稳 定 性好 等 机
优点 , 已成 为该 领域 的热 点研 究方 向 。
1 1 有 机 聚 合 物 整 体 材 料 的 制 备 .
聚 ( 甲基 苯 乙烯 一 乙烯 基 苯 ) 体 材 料 不仪 氯 二 整
具 有 聚苯 乙烯材 料 的机 械 强 度 和 化 学稳 定 性 , 且 而 含 有 氯 甲 基 活 性 功 能 团 , 于 化 学 改 性 。 G sv 易 ue 等 首 次制 备 了该种 整体 材料 , 利 用 氯 甲基 基 团 并 与 Ⅳ, 二 甲基辛 胺 的 反应 在 固定 相 中引 入 带 j Ⅳ一 卜电 荷 的季铵 官能 团 , 而在 反 相 电 色谱 的模 式 下 分 离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