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美英法德日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分析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分析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优劣和特点。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教育体系以自治为基础,由50个州独立制定教育政策。
教育在美国被认为是地方事务,因此,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
此外,美国注重灵活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选择课程。
美国的教育体系还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鼓励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相比其他国家,美国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
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在高中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课程。
同时,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
日本教育体系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纪律和秩序,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为目标。
日本的教育课程设置相比其他国家较为统一,注重核心科目的学习,如语文、数学和科学。
此外,日本的教育体系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
日本的教育体系在学术压力上相对较高,注重应试教育。
学生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好的学校,这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同时,日本的教育还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芬兰教育体系芬兰的教育体系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芬兰的教育注重平等和个体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芬兰的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芬兰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被视为专业人士,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
此外,芬兰注重小班教学,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中国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术成绩和应试教育。
课程设置相对严格,大部分学生需要学习相同的科目。
教学方法偏向传统,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占据重要地位。
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学业和学术成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
教师培训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德国:注重教师实践能力 的培养,强调教师终身学
习
日本:注重教师职业道德 教育,强调团队合作与沟
通能力
国际教师培训的共同点与差异
共同点:注重实践教学, 强调教师专业发展
差异:不同国家对教师培 训的重视程度不同,培训
内容和方式也有所不同
共同点:都注重教师培训 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差异:不同国家对教师培 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交流
创新与改革: 教师培训将更 加注重创新与 改革,适应时 代发展的需要
技术应用:利 用现代技术手 段,提高教师 培训的效果和
效率
感谢您耐心观看
教师培训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趋势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在线学习平台的普及:利用在线平台进行教师培训和学习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AI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和辅导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利用VR技术进行沉浸式教学和体验
教师培训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性
教师需求多样化: 不同教师有不同 的培训需求和目 标
教师通过国际比较提升自身素质的方法
参加国际教育会议和研讨会,了解 全球教育趋势和教学方法
参与国际教育合作项目,与国外教 师交流经验和合作开展教学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阅读国际教育期刊和研究报告,掌 握最新教育理论和实践
学习国外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 学视频,借鉴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教师培训的未来发展 方向
也有所不同
教师培训国际比较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了解其他国家的教师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 素养和教学能力。
借鉴先进经验:通过比较,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教师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和 有效方法,提高本国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师德师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师德师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
师德师风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职业形象和声誉,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未来,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对不同国家的师德师风进行比较与借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的师德师风。
在美国,教师被视为专业人士,有着严格的职业规范和标准。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自主学习。
在师德方面,美国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得因种族、性别、宗教等因素对学生进行歧视。
同时,教师要保持公正和客观,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为了确保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美国有着完善的教师培训和考核机制。
新教师在入职前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师德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在工作期间,教师还需要定期参加进修课程和专业发展活动,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与美国不同,日本的师德师风有着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
日本是一个重视集体主义和礼仪规范的国家,这种文化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日本,教师被视为学生的榜样,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日本教师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要求穿着得体、举止文雅。
在教学中,他们强调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鼓励学生共同进步。
此外,日本的教师还非常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德国的教育体系一直以来以其严谨和高质量而闻名于世,其师德师风也有着鲜明的特点。
在德国,教师被要求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验来获取知识。
德国教师非常重视课堂纪律和秩序,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同时,他们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机会。
在师德方面,德国强调教师要诚实守信、廉洁奉公,不得接受学生和家长的贿赂和礼物。
世界各国教育体系比较
世界各国教育体系比较教育是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教育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各国教育体系不断调整,甚至互相借鉴,融合出各自特色。
本文将从教育制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师培训等方面,对世界各国教育体系进行比较。
一、教育制度1.美国教育体系美国教育体系长期处于联邦和州政府分权的状态,各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课程标准和教育行政机构。
这种联邦体系使得美国的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高质量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高收入地区。
在学校教育方面,美国是一劳永逸的主张者。
职业培训是美国教育的一大特色,学生在高中阶段可以同时获取学术和职业技能,使他们毕业后拥有足够的就业能力,开展自己的事业。
2.中国教育体系中国教育体系井然有序、集中化,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管理。
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国高度重视学术课程的设置,实行以文化课程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国际考试中表现亮眼。
然而,中国的教育过度强调记忆力,忽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呆板固执,缺乏发散性思维。
3.德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实行“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即:综合、职业、技术三种教育体系的统一协作体系。
德国中学三种类型:各州实行不同课程设置和评估规则,高普考是所有中学折中通过的重要考试,为学生进入大学和拿到职业证书创造了条件。
德国教育体系实行非常灵活的随学生兴趣的课程选择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灵活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这也是德国教育体系比较人性化的表现。
二、教学方法1.芬兰教育体系芬兰教育体系以自主学习为特色,注重学生的平等、按需和主动性,对孩子们产生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学习兴趣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科,帮助学生发展天赋和个人发展方向。
芬兰的教育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锻炼自我思考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日本教育体系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团队精神,将学生的教育视为一种集体宽容与互相宽容、互相接受的团体互动。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比较
英美德法四国教育比较英国教育制度。
在中国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共计12年;在英国则为13年制。
1-6年级其实就是幼儿园的等级,所以并没有具体教学。
7-9年级为一档次。
与中国小学类似,开始学习所有科目,但并不非常注重学习成绩,算是一种开导式教育以培养兴趣,故基础教育扎实度与国内不可相比。
10、11年级被称为GCSE,类似中国初中。
此时已经开始注重学生自己的兴趣培养,除语文(英语),数学,外语(法语)之外,必修的为物理、生物、化学、电脑、体育。
其他按照自己兴趣,选修3门科目。
其范围非常广泛,美术、音乐、地理、拉丁、德语、体育(理论)、商业、经济等。
所以学生可以不用为自己之前所不擅长的课再担心了,毕竟没有什么人是全才型的。
GCSE两年毕业需要参加一次统考,成绩分为:A*\A\B\C\D\E\F\U。
从优到次,U属于不及格。
等级按最后成绩百分比所定,一般来说,总成绩中统考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但这并没有特殊意义,选择A-Level所要学习的科目主要还是按照自己成绩,一般要求C及其以上,有些科目也许有特定要求。
12、13年级被称为A-Level,类似中国高中。
在这两年是腾飞的时刻,哪怕在之前GCSE,论知识的扎实度,中国学生还是有优势的。
但在A-Level,差距被缩短甚至被超越。
A-Level 第一年需要修4门课(科目不限),然后第二年则只需要修3门课。
(当然如果兴趣广泛也可选修最高至5门。
)原因很简单,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专心学习自己擅长或喜欢的学科。
因为更专注了,等入大学时,各科目的学生能力其实已经超越中国学生了。
也因为只需要修习3、4门课,所以是相当充裕,可以发展其他兴趣爱好A-Level因为科目数量原因,其制度有点类似大学。
每门科目需要学习特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单元有一次考试,然后算所有单元的总成绩。
考试在每年1月和5,6月,两个阶段,允许重考。
总成绩中考试占40%,平时成绩占30%,还有一份类似论文的作业占30%。
美、德、英、法、日五国的教师教育特点与借鉴
的先进经验, 进而推动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
、
美、 英 、 日五国的教师教育比较与特点分析 德、 法、
表 1 美 、 、 、 日的教师教 育现 状一览表 德 英 法、
培养模 式 学制 培养方法 课 程设置 培养 目标
国家
美国
普通 大学主要 开设 文理 基 学生本 科 毕 业 后 , 在 教 础课 与任教 学科 课程 。教 提 高教 师 专 业技 能 水 平 再 “ 4+1 ”或 “ 5年或 育学院或教 育研 究 生院接 育 学院或 教 育研 究生 院 的 实现 教 师 教 育 专 业化 , 4 +” 2 模式 6点 受为期 1 —2年 的教 育专业 课程 主 要 有 教 育 理 论 、 学 学习和训练 科专 业 课 程、 学 法及 教 体 化 教
主要是教 育 实习和 专业论
文
以实践 性 为 导 向 , 包括 三
学生必须在 教 师专 业研 究 大类 : 养 科 目、 教 教职 专 业 日本 建 立教 师专业 2生 院完成4 5个 以上 的必修 学 科 目和 学 科 教 育 专 业 科 提 高 学 生 的 实 际 教 学 能
20 09年 8月
第 3 卷第 4 1 期
延安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aa n esy( oi cec ) ora o nnU i r t Sca Sine Y v i l
Au 2 0 g, 0 9 Vo 1 No 4 L3 .
夫 德 法 日五 国 师教 育特 点 与 借 鉴 美、 、 、 、 1 英 忌 的教
美国
l 2
—
1 5周
教师专业 发展 学 校
顶 岗实 习
实习生以教 师 的身份 , 行教 学、 级 事务 管理 进 班 及 参与 学校 的各 项 日常活动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一直被认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国际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探索适应自身国情的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并且相互借鉴经验与成果。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探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不同模式和理念,并分析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借鉴意义。
首先,美国是一个以教师自主行为为核心的国家。
在美国,注重个体教师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鼓励教师发展专业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因此,美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更加注重教师的自觉自愿和自我规范。
美国教育部门鼓励教师加入教师组织,组成教师团体,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估来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
这一模式的借鉴意义在于强调了教师个体的权利和责任,培养了教师的自律和职业道德。
其次,芬兰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体化模式备受瞩目。
芬兰教育以建立信任、分享资源和促进学习共同体为核心理念。
在芬兰,教师享有相对较高的声誉和福利待遇,教师几乎没有管理压力,可以更专注于教育教学工作。
芬兰通过培养教师专业素养、提供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为教师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等方式,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师德师风。
这一模式的借鉴意义在于将教师视为教育的核心力量,注重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发展,从而促进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
此外,新加坡以强调教师道德行为标准和职业规范为特点。
新加坡制定了严格的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师生关系、管理和专业自我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和责任。
新加坡注重对教师进行持续的职业培训和专业发展,规定了教师的晋升和薪酬制度。
这一模式的借鉴意义在于强调了教师的职业规范和职业发展,通过明确的标准和要求,推动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国际比较中不同国家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各具特色。
美国强调教师个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芬兰以教师为中心构建教育共同体;新加坡注重规范教师行为和职业发展。
对我国教育事业而言,可以借鉴美国的自律和职业道德,培养教师的自觉自愿和自我规范;借鉴芬兰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体化模式,提升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借鉴新加坡的明确标准和要求,加强对教师的职业培训和规范管理。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比较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比较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国家事业,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和改进教育体制,以培养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比较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从而了解各国的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美国的教育体制美国的教育体制以强调个人发展和实用性为特点。
美国的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以及大学教育。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学生主要接受通识教育,强调学科的广泛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阶段则注重学科的深入学习和选修课程的选择,以适应学生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
美国高等教育中,大学自由度较高,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并且重视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二、德国的教育体制德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德国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小学、初中、中学和高中。
在初中和中学阶段,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技术学校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德国的大学教育以实践性和专业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实际能力。
三、日本的教育体制日本的教育体制以纪律性和实践性为特点。
日本的义务教育分为小学、中学和高中三个阶段,学生在这三个阶段都需要接受严格的纪律教育。
日本的大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专业培养和实践经验,尤其是实习和实验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芬兰的教育体制芬兰的教育体制以公平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特点。
芬兰的教育分为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大学和职业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学习兴趣,强调学生的参与和自主学习。
芬兰的大学教育注重实践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且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和自由度。
五、中国的教育体制中国的教育体制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学科知识的培养。
中国的教育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高考才能进入大学。
中国的大学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的培养,但也开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结起来,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各有特点,但都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
由于 所 属 法 系不 同 ,法律 渊 源 不 同 ,教师 法 规或 教育 适 用 的 法源 不 同 ,各 国教 师 的法 律 身份 也 有 所 不 同 。比
它 通 过 制 定成 文 法 来规 定教 师 的身 份 、权剥 、义 务和 责 任 。删 二 战 以来 ,随着 国 家 教育 权 的逐 渐 强化 ,这 两 种 法 系呈 现 相 互 融 合 的趋 势 ,属 于 普 通法 系 的 国家 开 始采 用 成 文 法 ( 如 ,美 国 已基 本 形成 制 定法 和 判例 法 两 大 系 例
统) ,而属 于 民法法 系 的 国家 也 开始 使 用 判 例 法
日本 的 法律 体系 兼 具 上述 两 种 法 系 的特 点 :一方 面 r关 于 教
师 的成 文 法 比较 健全 :另 一 方 面 ,有 关判 例 也 是确 认 教师 法 律 地 位 的 重要 依 据 。 由于 各 国体 制 的不 同 ,涉 及 教 师 的 立法 权 限也 有 所 不 同 。根据 宪 法 规 定 ,美 国 、德 国等 联 邦 制 国 家举 办 教 育 的 责 任在 各 州 ,各 州制 定 适用 于 本 州 的教 师 管理 法 规 ,没有 适 用 全 国 的 教师 法 律 ,通 过签 订 协议 促 进 州 际之 间 的
一
l l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普资讯
20 毋 翁 b 02 固
《 比较 教 育研 究》
英 美 国家 通 过 法 院对 实 际 发 生 的 有关 教 师 法 律 纠纷 的判 例 来确 定教 师 的权 利 、义务 和责 任 德 、法 隶 属 民法 法 系
( i l a yt 民法法系又称大陆法系 、罗马 C v w S s m) iL e 德意志法系或法典法系,是 以罗马法 为基础发展而来 的r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教师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的教师教育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各国教育体制、文化传统和教育政策的不同。
通过对国际教师教育的比较和借鉴,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的教师教育中的优点和不足,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首先,从教师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来看,不同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美国,教师教育注重培养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结合能力,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而在芬兰,教师教育则注重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和发展。
我国教师教育可以借鉴美国的课程设置,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培养,同时也可以借鉴芬兰的教师教育模式,注重培养教师的反思和创新能力。
其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也是各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新加坡,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非常优秀,教师教育师资都具备硕士以上学历,并且需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和培训。
这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新加坡的教师教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国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加大对教师教育师资的培养和选拔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此外,教师教育的实践环节也是各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英国,教师教育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和实践教学等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而在日本,教师教育则注重培养教师的观察和反思能力,通过教师研究和教学改进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教师的实践培养,同时也可以借鉴日本的教师研究模式,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察和反思能力。
最后,教师教育的评估机制也是各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在荷兰,教师教育的评估机制非常完善,包括对教师培养过程的评估和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
这种严格的评估机制可以保证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我国可以借鉴荷兰的评估机制,建立全面的教师教育评估体系,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对于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师德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教师师德的国际比较与借鉴高尚的师德是一名教师必备的素质和品质,在教育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师德不仅关乎教师个人的职业道德修养,更关涉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并不断进行国际比较与借鉴,以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教育质量。
本文将对教师师德在国际上的比较和借鉴进行探讨。
一、美国教师师德的比较分析美国作为拥有发达教育体系的国家,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意识和职业道德。
在美国,教师师德被视为教师教育的核心内容。
美国教师师德的特点是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道德规范。
教师师德职业行为准则明确规定了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尊重和平等对待,以及遵循法律和道德规范等。
此外,美国教师师德的培养也体现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学校会为潜在教师提供师德教育课程,以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
美国的教师师德还表现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
美国教师每年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发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教育机构会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通过这些措施,美国教师的师德能力和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总的来说,美国教师师德的比较优势在于注重专业发展和道德规范,这是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经验。
二、芬兰教师师德的比较分析芬兰教育体系以其优质的教育质量而闻名于世。
芬兰的教师师德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芬兰教师师德的特点是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信任。
在芬兰,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的地位和社会地位非常高。
这种社会信任使得芬兰的教师更加有动力和责任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
芬兰教师师德的体现在于其严格的选拔和培养制度。
芬兰对教师的选拔非常严格,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进入教师培训院校。
而且,教师培训课程非常注重教育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师德意识。
在培训过程中,芬兰教师学习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以及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此外,芬兰教师还注重合作和反思。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既体现在制度层面,也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政策上。
本文将通过对中、美、德、日四个国家的教育发展进行比较,以探讨不同国家教育的特点、优势和挑战。
一、中国的教育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一直被中国政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的教育制度分为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三个层次。
义务教育普及率逐渐提高,教育资源逐渐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教育质量仍存在一定差距。
此外,中国教育存在应试教育倾向,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美国的教育发展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其多元性和创新性而闻名于世。
美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美国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然而,美国的教育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对学生的普及和素质教育仍然面临挑战。
三、德国的教育发展德国的教育体系以其职业教育的特色而闻名于世。
德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途径。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健全规范,培养出大量技术工人和技术专家。
然而,德国的教育体系在升学方面存在较为保守的倾向,对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发展提供的机会较少,这也是德国教育面临的挑战之一。
四、日本的教育发展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道德教育和纪律约束。
日本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强调课堂纪律和尊重师长。
日本的教育质量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但也有一些问题存在,例如对学生过度压力、缺乏创新等。
近年来,日本教育开始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努力改革其传统的教育体系。
综上所述,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发展存在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素质培养,美国教育需要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德国教育需要提供更多升学机会,日本教育需要减轻学生过度压力。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有哪些根本差异?
世界上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有哪些根本差异?众所周知,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存在巨大的差异,不仅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不同,而且在教育背景、教学教师的标准等方面也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下面列举了几个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之间的根本差异。
1. 美国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体系美国的教育体系强调个性、自由、多元化,而中国的教育体系则强调集体、纪律和控制。
这些差异首先体现在纪律方面:在中国,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规则和纪律,如穿校服、上课严禁迟到等;而在美国,学生的行为受到相对较少的限制。
其次,在教育目标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系强调学生的知识和成绩,而美国的教育体系则注重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最后,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在美国,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在中国教学中更有组织性,教师们通常是知识的主导者。
2. 瑞典教育体系与日本教育体系瑞典教育体系强调自由、平等和个性发展,而日本教育体系则强调纪律、勤奋和集体主义。
这些差异首先体现在教育资金的分配上:瑞典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学校,并提供免费的教育,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在日本,学生必须遵守固定的课程体系,并经常参加各种考试以维持自己的地位。
其次,在教师评估方面也存在差异:在瑞典,教师评估主要基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看法,而在日本,教师评估主要基于学生的成绩和考试结果。
3. 印度教育体系与芬兰教育体系印度教育体系强调传统、道德和信仰,芬兰的教育体系则强调平等、多样性和探究。
这些差异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得很明显:在印度,教育内容包括宗教、文化、历史等传统知识;而在芬兰,教育内容包括对自然科学和科技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其次,在学生评估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印度,学生评估主要基于考试成绩,而在芬兰,学生评估主要基于学生的全面表现。
4. 德国教育体系与英国教育体系德国教育体系强调工艺技能和职业教育,英国的教育体系则强调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
这些差异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得很明显:在德国,教育内容包括各种实用技能的学习,如木工、焊接等;而在英国,教育内容则更为注重基础知识和文化素养。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教师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对于教师教育的理念、方法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进行国际比较研究时,我们可以从教师培训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教师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是教师教育的基础,不同国家的制度存在显著差异。
在德国,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包括大学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实习阶段。
这种制度确保了教师接受全面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培训,并有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相比之下,美国的教师培训制度更加多样化。
教师可以选择参加传统的大学教育学院培训,也可以选择参加非传统的教师培训项目,如美国特许学校协会认证的培训项目。
这种制度鼓励创新和多元化,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培训选择。
二、课程设置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接受的知识和技能。
在芬兰,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教学实践和反思。
学生需要参与实际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和讨论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这种实践导向的课程设置使得芬兰的教师培训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与之相反,中国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
教师培训学校的课程主要包括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而缺乏实际的教学实践。
这导致了一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乏经验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培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芬兰,教师培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教师们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本,教师培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感。
教师们会强调学生的自律和礼仪,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和品德。
四、评估体系教师的评估体系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的质量。
在英国,教师的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教师需要定期接受评估,并通过反思和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相比之下,印度的教师评估体系相对较弱。
教师的评估主要依靠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工作经验。
这种评估体系容易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教育方针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教育方针的国际比较与借鉴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影响。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教育方针,这些方针的制定往往受到各地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国际上几个典型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比较和借鉴,探讨如何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一、美国的教育方针美国的教育方针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美国的教育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课程和学习方式。
这种教育方针的优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芬兰的教育方针芬兰的教育方针以公平和个性化为核心。
他们提倡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致力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优质教育。
除了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芬兰的教育也强调学生的社会和情感发展。
在芬兰,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较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种教育方针的优点在于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日本的教育方针日本的教育方针以纪律和团队合作为特点。
日本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学生的自律能力培养。
他们培养学生守时、守纪律的意识,推崇集体主义和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日本的教育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这种教育方针的优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感,并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任。
我国教育方针的借鉴与改进在比较了以上几个国家的教育方针后,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借鉴和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创新教育理念,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我们可以从芬兰的公平教育方针中学习,提倡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日本的纪律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自律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除了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我们还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制定和执行教育方针。
教师作风建设的国际比较
教师作风建设的国际比较教师作风建设一直是各国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之一。
不同国家的教育体制和文化背景对教师作风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出发,探讨几个国家在教师作风建设方面的共同点和差异。
一、美国的开放和多样化美国的教师作风建设强调开放性和多样化。
教师享有一定的专业自主权,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自由选择教学方法和教材。
教师还被鼓励参与教育研究和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此外,美国教育系统重视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日本的严谨和规范日本的教师作风建设以严谨和规范为主要特点。
日本教师非常注重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教学过程中强调纪律和秩序。
教师在日本社会中拥有崇高的地位,被视为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
日本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学习纪律和效率。
三、芬兰的平等和建设性芬兰的教师作风建设强调平等和建设性。
芬兰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教师入职要求高,素质要求严格。
芬兰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教师还注重个别学生的发展和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
芬兰教师以身作则,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团队活动学习。
四、中国的权威和规范中国的教师作风建设注重权威和规范。
中国教师在教学中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教师的话语权较大。
中国教师重视知识传授和学生的学术成就,对学生的纪律要求严格,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中国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
中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讲授和指导的方式,重视教师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
总结:不同国家的教师作风建设存在一定的共同点和差异。
美国注重教师的自主和学生的参与,日本强调教师的规范和纪律,芬兰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团队合作,中国注重教师的权威和学生的学术成就。
这些国家在教师作风建设中各有特点,但都致力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际教育比较与启示
国际教育比较与启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际教育比较在教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际教育比较不仅有助于各国之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还能够为各国改进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将从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其中的差异与共同点,并从中汲取启示,以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国际教育制度比较1.1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教育体系以其多元化、开放性和灵活性而闻名。
在美国,教育由各个州独立负责管理,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教育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日本教育体系相较于美国,日本的教育体系更加注重纪律性和集体主义。
学生在日本接受的教育内容相对较为统一,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1.3 欧洲教育体系欧洲各国的教育体系多样性较大,但在普及教育、强调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存在共通性。
欧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2. 国际教育理念比较2.1 教育公平很多国家都致力于提高教育公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挑战和策略。
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问题。
2.2 教育创新教育领域的创新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
新的科技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演进。
如何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入创新因素,是国际教育比较中的热点议题。
3. 国际教育方法比较3.1 探究式学习在国际教育比较中,探究式学习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活动等方式获得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合作学习许多国家的教育实践中都越来越重视合作学习,认为与他人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综上所述,国际教育比较不仅可以帮助各国了解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还能够激发各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和改革意识。
我国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国际教育比较中汲取启示,不断完善我国的教育体系,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师德师风的国际比较有何启示
师德师风的国际比较有何启示咱今儿就来唠唠师德师风这档子事儿,而且还是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瞅瞅能得到啥启示。
我记得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国际教育交流活动,那场面,可真是让我开了眼。
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聚在一起,分享着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咱先说说美国。
在美国的学校里,老师们特别注重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
我就见过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跟学生讨论问题,那氛围就跟朋友聊天似的,学生们也都畅所欲言,一点儿不怯场。
这位老师从来不会因为学生答错了就批评指责,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不断尝试。
他常说:“错误是成长的机会,别怕犯错。
”这让学生们都特别有积极性,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再瞧瞧日本。
日本的老师那叫一个严谨认真。
我曾经旁听过一节日本的小学课,老师在讲台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的准备。
而且,日本的老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律精神。
比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老师只是简单地布置了任务,然后就让学生们自己去组织完成。
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默默地观察,只有在学生们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会出手相助。
转过头来看看咱们中国。
咱们的老师那可是饱含深情,就像学生们的大家长。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师,学生生病住院了,她不仅自己去医院探望,还帮忙辅导功课,忙前忙后的。
而且,咱们中国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从这些国际比较中,咱们能得到啥启示呢?首先,平等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咱别老是端着老师的架子,得跟学生打成一片,让他们敢说敢想。
其次,严谨认真的态度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都得精心准备,不能马虎。
还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律精神也很重要。
不能啥都替学生包办,得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咱再深入想想,师德师风这事儿,可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态度,更是一种内心的坚守和热爱。
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老教师,教了几十年书,退休的时候,学生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他。
他说:“我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看着一届届学生成长成才。
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
英美法德日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的比较黄崴孟卫青(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广州,510631)[内容提要]英、美、法、德、日等国都非常重视用法律手段解决教师问题,但在以法规定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和法院等的教师管理权限,突出教师法律身份的公务性,健全教师权利保障机制,确保教师资格和工资待遇,保证教师具有一定程度的教学自由和建立完备的教师法律救济制度等方面,因各国国家体制的差异、所属法系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多样性,上述各方面的法律规定又不尽一致。
本文就此进行概要比较。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师法律地位;比较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3-7667(2002)06-0011-15教师法律地位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法定条件和权利。
西方国家教师法律地位的确定和调整取决于各国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隶属法系、法律传统以及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所以,各国中小学校教师法律地位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1] 本文以国家结构的性质和所属法系为标准,把属于普通法系的英美两国,属于民法法系的法德两国以及属于混合法系的日本作为研究对象,就中小学校教师的法定条件、身份、权利保障、教学自由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各国中小学教师法律地位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为我国的教师法律地位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以法确定教师的地位,但法律约束形式不同英、美、法、德、日等五国的教育法律都十分重视对教师的法律地位的确定,重视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教师管理问题。
在信奉“法律至上”的美国和日本,教育法制化程度比较高,对教师的法律身份、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都有明确的法律定位。
但是,由于各国法律传统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性,各国在关于教师法律地位的具体法律约束形式方面有所不同。
从法的存在形式来讲,英、美隶属普通法系(Common Law System)。
普通法系是以英格兰普通法为基础形成的世界性法律体系,也称英美法系。
它重视判例法、习惯法和制定法,特别重视判例的法律效力,[2] 因此,英美国家通过法院对实际发生的有关教师法律纠纷的判例来确定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讲义提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我们无论怎样强调教学质量亦即教师质量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各国政府应努力重新确认教育师资的重要性并提高他们的资格。
”一美国的教师教育⏹⏹地方分权教育行政体制⏹⏹教师教育机构是州立或者州教育当局认定的机构。
⏹⏹美国的教师教育制度采取开放主义,与以专门教育为主的欧洲各国的基本体制不同。
⏹⏹霍姆斯小组确立的“教学是一种专业”的观念及注重教师质量的观点引起美国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成为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教师的教育模式●●霍姆斯小组《明日的教师》报告中提出,教师教育年限应由4年延长为5年,前4年主修文理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集中在第5年进行教育专业训练,毕业后授予硕士学位。
并把这种硕士学位作为教师从教的必要条件。
●●卡纳基报告《21世纪的教师教育》中提出,取消教育专业的学士学位,把教师教育延长到6年,后两年为教育专业课程,强调以现场教学为主,同时和学习教育理论相结合。
●●“4十1”模式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文理学院的教育系招收4年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他们再集中学习一年的教育专业,才能取得教师资格。
●●“专业发展学校”1986年,霍姆斯小组提出要改革教师培训课程以及建议中小学与大学、特别是大学中的教育学院密切合作,以中小学为基地建立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 ment Schools简称PDS)。
●●从以大学为基地转向以中小学为基地。
2教师教育机构的质量保证3教师的教育课程美国教师教育的课程标准各州各不相同,因州而异,内容大体包括●●普通文理课程、●●执教学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师范)课程在美国,对教师的要求要求“博”而不要求“深”,是“通才”而非专家。
4 教师的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的入学标准●●学历标准●●资格证书5 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证书是美国从事教育工作者所不可或缺的证件。
申请教师资格证书除须必修课程外,通常还须经过州一级有关机构的测试和评估。
内容包括:①教案的编制,包括教案的准备与实施;②评估能力;③个别差异的认识;④对多元文化的认识;⑤对青少年的了解;⑥课堂管理;⑦对教育政策及过程的认识。
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州,增加了教育技术的内容,计算机水平考试。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纵向分为幼、小、中三等,◆◆横向分为专科、职技、特教、指导四种,◆◆任期上还分为短期、长期和终身制三种。
◆◆教师资格证书的“州际互惠协定”,二英国的教师教育1 职前教育●●四年制的“教育学士学位”课程(BED)⏹⏹教育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BED课程主要由“教育理论”“教学技能”“主要课程”和“学校教育工作体验”四部分组成。
●●一年制的“大学毕业后的教师证书培训”课程(PGCE)⏹⏹后者接受各种专业的第一学位相当于学士取得者,进行教职教育和教育实习。
(学科的专业教育已在学士课程中学过,不再特别进行)。
⏹⏹以往,一年制的“研究生教育证书”课程多数是教育中等教师。
现在,这种区分己经不太明显了,在教育中学教师的同时也教育小学教师。
⏹⏹PGCE根据教育目标不同分为三种,分别是①教育小学教师,②教育中学教师,③教育继续教育教师。
三种课程略有差异,但总体极为相似。
⏹⏹主要任务是强化上岗前的教育和培训。
⏹⏹教师证书培训在大学教育学院和小学建立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
⏹⏹教育和培训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专业和职业学习,另一部分是在中小学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实习。
2 初任教师进修制度现在英国实施的对教师进行法定培训的做法始于1999年。
新教师必须完成三个学期(或相当于三个学期)的初任培训,才能正式任教。
初任培训的监督和帮助①明确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②设定专业成长目标和行动计划。
③对新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观察,主要是听课。
④召开专业考察会议。
初任培训的评价主要由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负责。
培训期间要进行三次(每学期一次)正式的评价会,评估会是基于对新教师教学的观察(听课)和培训进展考察会的情况来进行的。
内容为:对新教师的评价是根据国家新教师初任培训标准来进行的。
●●在计划、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要达到的标准,●●在监督、评估、记录汇报等方面要达到的标准●●其他的专业性要求,涉及的领域和非常广泛三法国的教师教育1教师的职前教育◆◆法国的中学教师教育是高中毕业加5年高等专门教育。
◆◆小学教师教育由高中水平的师范学校进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50多年中,法国初等教育教师的法定学历分5次从高中毕业提高到高中毕业加5年高等专门教育,与中学教师持平。
其目的就在于适应教育发展形势的需求和提高初等教育教师的地位。
◆◆师范学院招收至少受过3年高等教育且获相应学位者,学制2年。
◆◆法国大学第三年授予学士学位,它是报考大学师范学院的必需资格。
为了鼓励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国还在大学二年级结束时安排了师范学院的预选,完成这一阶段学业并得到文凭者皆可报名。
预选以审查平时成绩及全面情况的方式进行,被选中者在大学三年级可从国家得到5万法郎的津贴,待得到学士学位后到师范学院注册人学。
教师教育的课程法国的大学师范学院的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普通教育、●●个别化教育●●实习教师的资格竞争考试师范生完成第一年的学业后,需通过各自准备的资格考试,才能进人第二年的学习。
教师资格竞争考试为国家考试,分学区举行。
◆◆初试为语文、数学两项笔试,各3小时。
既检查知识,也检查能力,还检查对初等教育的理解及知识和能力在其中的应用。
◆◆复试包括4项:一项口试为对教育及教师职业的理解,一项口试为考生从外语、音乐、美术中选择的一项,笔试由考生从生物—地质、历史—地理、物理—技术中选择一项,体育包括游泳、自选项目和回答问题。
◆◆因为已通过这一考试,故师范生毕业时只需接受学院的考核。
包括修完课程,完成实习,论文。
通过考核者即可得到证书,成为正式教师。
2 初等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每个教师从工作的第5年起到退休前5年止,有权带工资接受累计1学年(36周)的继续教育。
其目的是补充知识,提高能力。
了解学校的社会和经济环境。
四德国的教师教育1 教师的教育机构德国的中等学校教师教育机构是大学,初等教育的基础学校教师的教育机构,最初是中等程度的师范学校和魏玛时期的专科程度“教育学院”。
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大学或综合大学,是经过几次历史的演变与发展而形成的。
德国教师教育制度的特色是大学教育和“职前进修阶段”的候补教师两阶段相连接的教育方式。
前者为“学术教育”阶段,后者为“实践能力教育”阶段。
2 职前教育和第一次国家考试●●德国教育教师的机构主要为综合性大学和教育大学。
●●侧重理论的学习,为期3-4年,其课程一般由教育理论课程、执教学科课程和学校实践课程三个部分组成。
●●大学的学业完成后,要参加第一次教师国家考试。
这个考试为“学术考试”性质,由各州教育厅长任命的大学教师,各学科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在各大学分别举行。
考试内容虽因教师类别而异,但是以教育科学和二科专门学科以及各科教学法为主。
考试方式采取论文写作和口试等方式。
3 候补教师的教育●●教师志愿者在第一次教师考试合格,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通常以“候补教师”的身分,和正式教师一样在学校服务,并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督学的指导与监督,从事参加第二次考试的准备工作。
期限一般为两年。
●●候补教师的进修内容可以分为在候补教师研习所的教育和在实习学校的教育两部分。
在担任候补教师期间,必须在所隶属的各州教育部设立的“候补教师见习所”接受教师准备教育。
●●候补教师的“职前进修阶段”期满后,可以参加第二次教师国家考试。
4 第二次国家考试●第二次国家考试是“教育考试”的性质。
实施过程(柏林)●●目的:在于了解志愿从事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
因此应考人员在第二次国家考试时,必须针对下列教师应具备的知能做准备:●●①能很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
●●②在教学之前能作充分的准备,并能很客观地分析教学过程,教学之后能适当地评价教学成果。
●●③精通一般教学法、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以及政治教育等课程,并能有效地应用在实际教学工作上。
●●④了解各个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
●●⑤具有有关学校教育的基本知识。
●●第二次国家考试的项目有,●●①预备分数(平时分数)。
●●②论文考试。
●●③第一次实际教学考试。
●●④第二次实际教学考试。
●●⑤口试。
考试委员会根据预备分数、论文考试、口试以及二次的实际教学考试的分数,计算应考人员的总成绩。
第二次国家考试及格后,候补教师即可获得第二次国家考试“及格证书”,并取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考试不及格时,可以重考一次。
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的学生,被认为是完成了教育教育阶段,并被任用为“试用教师”,经过一定期间(5年以内)的试用之后,才能获得正式教师的资格。
正式教师的录取五日本的教师教育1 教师的教育机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前,以独立性或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系为主。
战后日本的小学至高中的教师,一律由新制大学2 教师的资格证书及教育课程教师资格证●●按性质分有普通、特别、临时三类,分别授予普通教师,音乐、图画工作、家庭及体育等特别科目教师和临时教师。
●●按学历程度分,分别是1. 1.专修许可证(具有硕士学位,在大学修完关于教科专门科目18学分,教职专门科目41学分,教科专门或教职专门科目24 学分);2. 2.一种许可证(具有学士学位,在大学修完关于教科专门科目,教职专门科目41学分);3. 3.二种许可证(具有准学士学位,关于教科专门科目10学分,教职专门科目27学分)。
其中普通一种许可证是中小学教师的主流。
课程3 日本教师的初任进修制度开放式教师教育制度的问题初任教师进修的内容1 教师教育制度●●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教育机构由独立、封闭走向开放。
●●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未来教师往往只在学习年限或合格学分方面略有差别,甚至在这些方面也己经完全一样。
●●在教师教育的模式方面,职前教育、教育实习、转正前的见习和试用期以及在职培训之间的有机结合日益受到重视,出现了明显的一体化倾向。
●●教师教育不仅仅靠教师教育院校本身,而跟多地依托初等学校。
2 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学科课程、●●教育学科课程。
●●在课程组成的三部分中,突出教育学科课程的设置。
3 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发达国家教师教育的一种趋势。
●●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以中小学为教育教师的基地,重视教师教育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
●●强调教师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