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1春教学案语文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春》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春》

学段和课程名称: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单元:《春》授课时数:一课时《春》教案教学目标1. 诵读文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3. 学习运用多种手法写景的方法教学重点:1.感知内容,理清结构,把握情感。

2.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现了春的什么特点。

3.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揣摩词语和重点词句的表现力,加深对春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合作讨论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3.提问法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新课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你能说出我国古代大诗人描写春天的诗句吗?学生吟诵古诗,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朱自清描写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1. 诵读文章,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 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3. 学习运用多种手法写景的方法三、简介作者,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学生,介绍作者情况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背影》,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散文代表作有:《绿》、《春》、《荷塘月色》、《背影》2.预习检查给加点字注音: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â)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黄晕(yùn) 蓑(suō)衣巢(cháo)四、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其余学生仔细倾听。

(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能听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景物,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

)2.感受:请同学们走出如诗如画的美妙境界,描绘一下,刚才头脑中闪现的美丽画面。

3.指名朗读:其余同学加以评价指导。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教案语文版
3.合作探究
教师出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多媒体展示)
1.第一部分的哪些词表现了春天来临的过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第二自然段与下面五个段落的是什么关系?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春草图中哪些词最能体现草的特点?这段除了些草,还写了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
学生朗读并背诵
培养学生快速高效背诵文章的能力。
5.拓展延伸
这篇散文运用了精妙的词语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请找出此类句子,品味赏析。
学生有难度,教师加以点拨
培养学生语言欣赏能力,以读促写。
6.课文总结
教师先总结中心在要求学生总结文章写法,最后教师结语:“一年之际在于春”,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学生的积极性会较高
学生初步感受“春”的景象,并对学习重点有所了解。
2.诱思导学
1.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听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出示字词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1.学生听读课文:弄清字、词。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Biblioteka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情景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句古诗,要求学生回答这几句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单元1-4课

2017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一单元1-4课

教学设计(通案+个案)教学年级:七年级班主备教师:二次备课教师第 1 课时编写时间年月日授课周次:第1 周组长审签年月日教学内容(课题) 1. 邓稼先课型:讲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清作者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能力目标:品读重点句段,了解作者情感。

(3)情感目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

2、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技巧。

教学方法与学法:朗读,讨论,探究教具准备:教学内容与板书设计二次备课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生物界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一条规律;在人类社会中,“落后就要挨打”。

国防势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中国在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方面的成绩,使帝国主义列强不敢对我们胡作非为。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化。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预习检查(字词)至死不懈xiâ鞠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g殷红yān 萦带yíng 日曛xūn 铤而走险tǐng妇孺皆知当之无愧马革裹尸锋芒毕露三、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六部分的大意。

(自己思考,写下答案后小组合作交流)(参考):①在历史的背景上引出邓稼先。

②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③通过与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④通过作者与邓稼先的交往与对话,表达对邓稼先的情感。

⑤描写邓稼先在罗布泊的工作情形,突出他身先士卒的献身精神。

⑥总结评价邓稼先。

2、思考:这六部分能不能相互调换顺序?(理清作者的思路)(参考):不能调换,这六个阶段是有着内在联系的①引子引出人物②总写邓稼先的一生、贡献③通过对比,突出人物性格特点④从另一角度表现人物性格⑤详写一个例子重点表现⑥总结3、小组合作,每一小组一部分,认真品读,思考每一部分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④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⑤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⑥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⑦1982年,“我不能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春课件 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第1课 春课件 语文版
利多销。
部分来自《点拨》

写一写字形
lǒng罩( 笼

葱lóng(


zhǎng( 涨 )潮
部分来自《点拨》

记一记词义
1.欣欣然: 欢欢喜喜的样子。 2.朗润: 明亮滋润。 3.赶趟儿: 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4.酝酿: 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 酵似的,越来越浓。
5.呼朋引伴: 部分来自《点拨》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例句:灌木丛里又是哪只睡不着的小鸟在呼朋引伴? 6.宛转: 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7.应和: (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应和、附和辨析:两词都是 动词,都有“配合”的意思。但“应和”多侧重于配合、支 持的意思,是中性词。如:他的歌声一起,应和的人就很多。 而“附和”多是无原则的、巴结性的配合,是贬义词。如: 局长一开口,很多人随声附和。
例句:学生不要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 春》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部分来自《典中点》
部分来自《点拨》

读一读字音
yùn niàng cháo hóu

wǎn


hè liáo
喉咙
yùn
宛转
应和
嘹亮
黄晕
部分来自《点拨》
chēng

suō lì
蓑 笠
gē bo
胳膊
sǒu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春》【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4、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悟
1、导入新课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

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

春天就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

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与生命的灵气。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就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1课春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1课春学案语文版

春【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术)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品尝文章生动形象、富裕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3、学习经过充足调换感觉器官仔细察看光景,抓住光景特色进行描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赏析精巧语言,体会包含的感情;朗诵并背诵课文,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觉春季风景的漂亮。

【要点难点】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尝文章生动、形象、富裕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学法指导】朗诵法(经过频频朗诵,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并领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合作研究法(经过小组合作商讨,获得相关知识)。

导学过程【自主学习,基础过关】方法导引1.查阅资料,认识作者平生。

文学知识填空:《春》选自______________。

作者 ___________,春是一篇优美的 __________ _散文。

2.累积词语。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应和()(笼盖()朗润(( 2)解说词语。

呼朋引伴:)委宛()蓑衣()衬托()黄晕()振作()发酵()))学生课前自学,查阅相关书本,自行解决基础知识。

如花似锦:朗润:酝酿:委宛:欣欣然: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觉作者对春季的感情。

我的迷惑:【合作研究,释疑解惑】1、课文一共描述了春季的几幅图画?试用简短的语言加以归纳。

在朱自清先生描述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赏识的是哪幅图?请说出原因。

能够从以下方面谈:①这些春的图画中,采用正确的动词、形容词写出春季光景的什么特色.②大批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 , 排比的短句短语,重申了春季光景的什么特色,以加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③找出文顶用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述光景特色,抒发感情.形式:我以为第 _____段的 _____句子写得很美(或很出色),由于这句话用 _____(修辞);或抓住几个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 ____。

把你喜爱的句子划出来,谈谈你喜爱的原因。

2017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7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2017年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课题《邓稼先》课型新授讲学目标 1.积累“可歌可泣”“当之无愧”“家喻户晓”等词语。

了解邓稼先、杨振宁。

2.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体会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理解作者深挚的感情。

3.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体会作者对邓稼先深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体会文中洋溢的作者对中华民族、对挚友的一片深情及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段落之间的关系和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课前活动让学生通过上网、看书查资料的方式,查找有关邓稼先、杨振宁的资料,准备在上课时交流。

提前布置学生以“我所崇拜的科学家”为话题进行演讲。

二、导入新课1.深情导入。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支挽歌,远隔万里重洋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打来了电话,并于1993年饱含深情地写下《邓稼先》一文。

今天我们就在杨振宁教授的诉说中走近为我国核科技工作默默奉献近半个世纪的科学家邓稼先,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2.图像引趣。

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录像资料。

播后导入: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

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高尚的、伟大的人物。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三、检查预习1.标注生字的字音。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鞠(jū)躬尽瘁(cuì)选聘(pìn )无垠(yín)2.口头释词。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村夫俗话》的主题思想及内容,并通过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描述和情节等,感受文化之美、语言之美。

2.学习使用汉字词语,提高阅读、朗读、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和句式结构。

2.提高词语的认识和使用。

教学难点1.理解并解释生僻词、重点词语。

2.能理解和理性评价作家的情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1.讲述法:通过小组讨论、读书分享、精读课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逻辑及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2.实践法:通过练习、表演、课堂讲评等方式,实践、加深学生对词语和语言的掌握。

3.教学同步进行习作,通过课堂演示和提供良好的作文范例,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当前世界的语言文化有所了解,以及对文化之美、语言之美有更好的认识。

1.问:语言文化有什么意义?2.引导学生讨论有哪些语言文化的内容是我们必须要了解的?3.引导学生认识到汉字、音节、文化背景、渊源等,培养对语言文化的敏感度和理解力。

2. 学习课文1.分段朗读课文,并确认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

2.检查学生掌握的单词及词语。

3. 课文解析1.讲解新词汇,并让学生去理解汉子和生僻词的含义。

2.解读作者的语言和具体的描述,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3.分析文学作品,指出其中的人物形象、细节描写和情节推进之间的相互关系。

4.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感受和对故事的理解加以总结,并在班级中分享。

4. 辅助讲解1.解释难词生僻字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强调书写规范、标点规则、词语使用、排版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素质。

5. 巩固练习1.为学生分组,让学生阅读、表演、创作类似基础语言材料。

2.练习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并让学生进行朗读。

3.向学生提供基础写作材料和范例,引导学生参照模板写作。

6. 拓展应用1.让学生用课本文章和材料,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发挥自己的创作力,书写类似的小故事,可以在班级中分享。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春教学设计-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春教学设计-语文版

《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一、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 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 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灵活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和方法:1.诵读法, 让学生为自己喜爱的段落配上相应的音乐, 然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美的意境;2.课堂讨论、评述、借鉴, 揣摩和欣赏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句子.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走进自然, 亲近自然, 感受自然, 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教学重点】1.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2.灵活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及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 体会本文的语言之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课堂讨论。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请同学们谈谈春天给人的感受, 并将你的感受写在黑板上。

“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 万物苏醒, 万紫千红......”接下来, 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二、了解作者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和杰出的散文家。

1948年6月, 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反动势力, 拒绝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的签名;8月因贫病在北京逝世。

他是一个有骨气的人, “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散文代表作: 《背影》, 《荷塘月色》等。

三、初步感受春之美1. 听录音, 学习朗读。

听读时注意——听注音: 标注自己不确定的读音。

听声调: 朗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听情感: 朗读时感情基调的变化。

(现在,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伴随优美动听的音乐, 在春的田野上自由飞翔, 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拥抱春的美丽。

)2.学生练习朗读, 注意正音。

巢cháo应和yìnghè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涨zhǎng蓑衣suō薄烟báo捉迷藏cáng3. 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并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以这个问题理清文章结构: 盼春——绘春——赞春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

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

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教案执教对象:初中七年级学生执教者:XXX执教时间:XXXX年XX月XX日课题: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春》一、教材分析《春》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也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四季美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春》一文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

经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然而,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文本深层情感的把握和语言表达的细腻度还有待提高。

此外,七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持久性较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集中。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的读音和含义,理解并积累描绘春天的词汇和句子。

o学习并理解文章的结构布局、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o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o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o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感悟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o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创造美,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春导学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春导学案语文版

春学习目标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抓住特点、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景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赞美之情,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学法指导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在中感受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同时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自主学习1.走近作者:朱自清,字佩弦,“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

1948年6月,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国民党反动派屈服,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气节和可贵情操。

8月12日病逝于北平,享年51岁。

对此,毛泽东给予了高度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2.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按拼音写汉字。

水涨( )起来了抖擞( ) 酝( )酿( ) 黄晕( ) 应和( ) liáo( )亮 suō ( )衣散()在草丛里3.字词注释:卖弄:酝酿: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初读课文这篇散文紧紧围绕一个“春”字来写,按内容依次可概括为春、绘春、春三部分。

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景图,赞美了春天的活力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力量,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之情。

其中绘春部分又依次描绘了五幅色彩斑斓、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图画。

这五幅图画分别是图、图、图、图、图。

探究二:析读课文1. 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2.春草图中作者怎样描绘小草的?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从描写角度来说,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作者在描绘春花图按怎样的顺序来描绘春花的?能体现这种写景顺序的词语是哪些? 5.结合课文来分析“春风图”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春风怎样的特征?第二课时探究一:析读课文1、“春雨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2.“春雨图”按什么顺序描写的?3.联系你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诠释“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内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1课春教案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单元第1课春教案语文版

春教课目的一、知识目标1.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朗润酝酿卖弄嘹亮黄晕衬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振作精神如花似锦2.掌握以下词语的意思:朗润卖弄呼朋引伴黄晕舒活如花似锦掌握“酝酿”、“衬托”的语境。

3.掌握以下多音多义字:涨藏二、能力目标学习本文仔细察看光景,抓住特色,生动地写景抒怀。

三、感情目标经过频频朗诵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觉作者为我们所描述的江南美景的境界。

教课建议一、主题思想《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怀散文。

作者仔细地察看春季的光景,抓住其主要特色绘出一幅幅春光图,显现了大地回春、活力勃发的感人情形,赞叹了春季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二、构造内容第一部分( 1)盼春第二部分( 2- 7)绘春(五幅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第三部分( 8- 10)颂春三、写作思路《春》全文环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这三部分的次序跟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春还没有到临,热切地期望她的到来。

“期望着,期望着”的反复吟咏,将那种期望的心情抒写得酣畅淋漓,也为全订婚下清爽开朗的基调解抒怀的旋律。

待到春季降临人间,作者则尽兴地赏识这大地回春的美好情形。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集中笔墨从不一样的侧面绘出春的色彩。

最后以赞叹作结,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热忱洋溢地颂扬了富裕创建力的美好春季,深入了文章的要旨。

四、写作特色第一,察看仔细,描绘生动真实。

比如写春草,作者突出了春草的旺盛活力,不只写小草的坚强生命力和小草的质地、色彩和长势,还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喜。

又如写春风,突出的其和暖、清爽的特色。

总之,作者从不一样角度,仔细入微地察看春季,抓住了春的特色进行描绘。

其次,全文语言朴素清爽,正确生动。

比如:“水涨起来了”。

春水用“涨”描述,表明春季水多,再现了冰消雪化后春水涣涣的样子。

又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钻”表示春草破土萌生,满山遍野的生长出来,显示了不行压迫的生命力。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春》教案 语文版

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春》教案 语文版

第1课《春》1.情景导入教师多媒体展示几句古诗,要求学生回答这几句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学生的积极性会较高学生初步感受“春”的景象,并对学习重点有所了解。

2.诱思导学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出示字词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1.学生听读课文:弄清字、词。

2.学生自读把握语气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培养学生认真听读的习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3.合作探究教师出教师出示学生探究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1.第一部分的哪些词表现了春天来临的过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第二自然段与下面五个段落的是什么关系?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春草图中哪些词最能体现草的特点?这段除了些草,还写了人在草地上的活动,作者为什么要写人的活动?4.春花图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可爱的花儿的?5.作者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6.春雨图中作者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7.作者在这幅画面中主要围绕一个“多”字来描绘人们“迎春”的图景的,试问作者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多”?8.在最后一部分,作者把自己对春天的感觉融合到三个非常精彩的比喻句中,朗读并揣摩,说说它们分别体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个比喻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学习合。

成绩不错的学生更注和积累,成绩略差的同学的理解并及时消化畏难心理让学生自主思考,深入理解写景散文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有顺序描写,并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4.朗读背诵指导1.朗诵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以及对作者感情的处理。

2.背诵要按文章结构顺序学生朗读并背诵培养学生快速高效背诵文章的能力。

5.拓展延伸这篇散文运用了精妙的词语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

请找出此类句子,品味赏析。

学生有难度,教师加以点拨培养学生语言欣赏能力,以读促写。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春》word教案

2017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课《春》word教案

1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积累文中的重要词语。

了解作者的相关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感知课文。

3.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如画。

多少作家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春》之中吧。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东海。

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约200多万字。

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2.字音字形朗润.(rùn)水涨.(zhǎng)抖擞..(dǒu sǒu)应和.(hè) 鸟巢.(cháo) 酝酿..(yùn niàng)黄晕.(yùn) 蓑.衣(suō) 烘托..(hōng tuō)3.词语解释朗润:明亮润泽。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

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

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课文主要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春”的?你能划分出文章的结构层次吗?明确: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作者运用总分总的结构,第1、2自然段盼春,第3—7自然段绘春,第8-10自然段赞春。

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细读第3-7自然段,交流讨论:1.作者具体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如果将这些景物看成一幅幅的春景图,你能不能分别给它们拟一个恰当的三字小标题?明确:作者分别从草、花、风、雨、人五个方面具体描绘春天,这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2.从这五幅图画中,你认为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融情于景,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春【课前寄语】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有人肯施舍给他。

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话。

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解囊了。

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同学们,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这个人居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具体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受形象,体会感情。

2.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

3.学习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你们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你们对春天怀有怎样的感情?请说给大家听。

(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春》的世界吧!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作者与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他是五四以来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之一,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字词积累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 niàng) 应和.(hè)薄.烟(bó) 黄晕.(yùn) 蓑.衣(suō) 抖擞..(dǒu sǒu)3.词语解释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朗润泽。

卖弄:炫耀。

抖擞:振作(精神)。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指导朗读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朗读时基本语调应该轻柔、缓慢、自然,并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采用范读、指名读、分组分段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反复朗读,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细心品味,入情入境。

2.理清思路(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交流点拨】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

作者融情于景,抒发了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

(2)文章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春”的?【交流点拨】全文围绕一个“春”字,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

(3)文章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春天的?请分别给每一幅画面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交流点拨】草、花、风、雨、人。

五幅画面分别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

(4)你从文章的写作思路上感悟到了什么?【交流点拨】盼春、绘春、赞春这三部分的顺序跟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是一致的。

春天尚未来临时,作者热切地盼望她的到来。

“盼望着,盼望着”的反复吟咏,将那种渴望的心情抒写得淋漓尽致,也为全文定下清新活泼的基调和抒情的旋律。

待到春天降临人间,作者则尽情地欣赏这大地回春的美好景象。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作者集中笔墨从不同的侧面绘出春的色彩。

最后以赞美作结,用三个比喻句各自成段,热情洋溢地颂扬了富有创造力的美好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步骤三深层探究深入理解1.作者在文中具体描绘了五幅春景图,你最喜欢哪个画面?为什么?2.要求用这样一个句式:“我认为……画面好,因为它写出了……”,从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等方面对你喜欢的春景图进行分析评点。

(一)盼春归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2.“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把物当作人来写,叫拟人。

宣告春天到来,表达喜春之情。

3.“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

先写“一切”画出春的轮廓。

用“朗润”写春山光泽;用“涨”写春水涣涣;用“红”写春日暖人。

这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二)绘春图[春草茵茵图]1.课文是如何描写春草的?【交流点拨】用“偷偷”“钻”写春草的情态;用“嫩嫩的”写春草的质地;用“绿绿的”写春草的色泽;“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春草的长势。

2.“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交流点拨】“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3.“嫩嫩的,绿绿的”本该用在小草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交流点拨】主要是为了突出小草的质地和嫩绿的特点;同时,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

[春花缤纷图]1.作者是怎样描绘春花缤纷图的?【交流点拨】(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写花朵多。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写花色艳。

(3)“花里带着甜味儿”写花味甜。

(4)“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由眼前的春华联想到秋实。

(5)写蜂闹蝶舞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

(6)“野花遍地是”写野花的多;“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不仅写出野花的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丽色彩。

2.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交流点拨】(1)“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用拟人,写出了春花竞相开放的情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意。

(3)“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用比喻、拟人,写出野花多、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情景。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如果把“闹”换成“叫”好不好?【交流点拨】不好。

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而且用“闹”不仅有声响,还呈现出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一个“闹”字,境界全出。

“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也不浓。

[春风和煦图]1.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特征。

“春风和煦图”从哪些方面写出春风的特征?【交流点拨】(1)从触觉写出春风的柔和。

(2)从嗅觉写出春风的芳香。

(3)从视觉、听觉写出春风的和悦。

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

2.“春风和煦图”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1)“吹面不寒杨柳风”运用引用、借代,写出春风的温暖。

(2)“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比喻、拟人,写出春风的柔和。

(3)运用拟人,写鸟儿迎春的欢悦。

[春雨润物图]1.“春雨润物图”抓住了春雨的什么特征描写?【交流点拨】(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写出春雨的频繁。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写出春雨的细密。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写出春雨的轻盈。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春雨的润物。

[迎春图]1.文章怎样描写“迎春图”?【交流点拨】由景及人,春到人欢,与开头呼应。

2.为什么要引用“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俗语?【交流点拨】引用俗语启迪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三)赞春1.末尾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强调它的“新”“美”“力”。

2.这三个比喻各自成段,看看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交流点拨】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步骤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一)总结课文这篇散文在写法上有很多值得同学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一说本文在写法上的妙处。

(结合课文谈)1.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形、色、声、味等);2.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写景;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4.描写的语言准确性。

(二)拓展延伸1.古诗词中的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春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2.仿写句子,赞美春天请仿照课文中的“春天像________”的句式,运用我们在课文中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或以《春天来了》为题说说你对春天的感受。

【交流点拨】春天像一把铲子,把冬天的冰雪瞬间铲除。

春天像一块橡皮,把冬天二字永远擦去。

春天像未来的希望,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春天像图画,被各种风景渲染得亮丽迷人。

春天像一根丝巾,随着微风,四处荡漾开来。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不足之处在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