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如何判断池塘底部环境
水产养殖人如何看水
水产养殖人如何看水养鱼先养水,养殖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水质的好坏对水产养殖的成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那么在养殖过程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判断水质的好坏呢?有经验的水产养殖人通常用看、摸、尝、闻的方法来初步判别水质的好坏,从而指导自己合理地做好调水改底工作,为健康高效养殖打好基础。
方法一、看01看水色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悬浮物质(包括浮游藻类,腐殖质,粘土颗粒等)以及溶解的有机质,金属离子等,在阳光下呈现的颜色,其中以浮游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水色可以大致反应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02看水色变化水色的变化是池水“活”的证明,它有“日变化”和“旬、月变化”两种情况。
易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大多具有明显的趋光性,通常早上的透明度高,下午由于藻类的趋光性在水体的上层聚集,水体的透明度降低,由此形成池水透明度的“日变化”。
此外,每10-15天水色浓淡呈周期性的交替出现,这就是“旬、月变化”。
凡是水色会变化的池塘是一塘“活水”,否则就有可能是一塘“瘦水”或“老水”。
03看透明度养殖水体透明度表示光线透入池塘池水深浅的程度,单位用厘米表示,它是池塘池水质量好差的重要标志,与养殖鱼虾类产量的高低密切相关,且直接影响浮游生物的数量。
透明度的大小通常由池水中浮游生物的多少决定,可以大致表示池水的肥度。
在池塘养殖中,池水透明度的适宜范围一般在20~35厘米,透明度大于35厘米,一般认为是瘦水。
小于20厘米,则是过肥水,甚至污染水,藻类过多,易引起水质恶化,夜间藻类利用氧气呼吸,排出二氧化碳,与养殖品种争夺溶氧易引起缺氧或容易引起发病;透明度40厘米以上,浮游植物过少,水体初级生产力不足,“水至清则无鱼”。
透明度随季节气温、水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影响透明度的主要因素是水体的混浊度。
混浊度是指泥沙、有机碎屑和浮游生物所形成的混浊程度。
进入春季,当水温逐渐升高时,鱼虾饲料量投喂的增加,鱼虾的排泄物相应增多,底部蛋白积累,浮游生物大量繁衍,水体混浊度增大,养殖水体的透明度降低;夏季,因暴雨造成的洪水将泥沙带入池水,使池水混浊度加大,透明度降低;晚秋,天气转凉,浮游生物繁殖速度变慢,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混浊度降低,透明度增大。
对虾养殖知识点归纳
对虾养殖知识点归纳虾类是一种富含营养价值的美味海鲜,近年来对虾养殖产业也逐渐兴盛。
对于想要从事对虾养殖的朋友们来说,了解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对虾养殖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实践对虾养殖。
一、对虾的生态环境要求1. 水质要求:对虾喜欢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水域中,理想的盐度范围在20-30‰之间。
水质应该清澈透明,PH值要保持在7.5-8.5之间,水温约在25-30摄氏度。
2. 养殖池塘要求:对虾要求池塘有一定的水深,一般至少要保持在1.5米以上。
池塘的底部要有适合对虾生长的沙粒或泥质底泥,能提供足够的底栖生物。
3. 适宜的养殖环境:对虾适应能力较强,但也对光照、氧气和水流等环境有一定要求。
需要适当的日照时间,补充足够的氧气以及保证水体流通,避免因积水引起的病害。
二、对虾养殖的养殖技术要点1. 种苗选育:选用健康、生长状况好的种苗进行养殖是成功的第一步。
确保种苗的来源可靠,最好选择正规的种苗供应商。
种苗的数量和大小要适中,避免密度过高导致竞争激烈。
2. 饲料管理:对虾是杂食动物,饲料的选择要根据虾体大小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其中包括鱼粉、鱼肝油、虾粉、豆粕等多种成分。
饲料的投喂要均匀、定量,避免过多或过少造成浪费或者营养不良。
3.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是对虾养殖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及时补充氧气,适时清除死亡的虾体和污染物。
控制池塘的盐度和温度波动范围,保持稳定的生长环境。
4. 疾病防控: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白斑病、黄斑病、丝核病等。
养殖户需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如隔离患病虾体、药浴等,以防止病情蔓延。
5. 养殖周期管理:对虾一般的养殖周期为3-5个月左右,此期间需要注意控制虾体密度,配合适宜的饵料喂养和水质管理。
在销售前要做好养殖场的清理工作,使虾体健康、干净,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对虾养殖的市场前景对虾养殖产业在近几年发展迅猛,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养虾三大诀窍:底、水、吸收!做好这三点,养虾成功率大大提高!
养虾三大诀窍:底、水、吸收!做好这三点,养虾成功率大大提高!因为水产养殖,前提是必须在水里实现的养殖,因此水的健康状态是关乎鱼虾产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水产养殖当中,我们频繁的“调水”,以期获得最佳的水环境。
但是,不同地区水的情况常常是相差甚远的,甚至同一地方,不一样的池塘,形成的水环境也不一样。
我们经常有听养殖户感叹:水的变化太过无形,调节水质的难度太大。
因此,在水产养殖当中,如何调节好水质,给鱼虾安排一个好的生活环境,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问题来了,在我们养虾的过程当中,如何调好水?什么样的水,才是好水?一、养虾一定要护好底在养虾过程当中,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养殖模式,池塘一定都会残留下一些残饵、粪便等物质,这些物质最终会滞留在池塘底部,因此,池塘底部又被称之为“聚宝盆”或者“万恶之源”。
有一些养殖户认为工厂化养殖“底部很干净”,不需要注意底部环境,其实不然,工厂养殖也需要注意底部环境,但是工厂化养殖侧重于排污,就可以保证底部环境的“干净”。
相比于其他的养殖模式,则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维护好池塘的底部环境。
那么在养虾当中,维护好底部环境,需要做到哪几点呢?1、抑制有害物质。
一、清除底泥的有害物质;与其他养殖模式相比,高位塘、土塘的养殖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底泥,这些底泥存在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为有害物质爆发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但是底泥长期积累,会成为细菌、有害物质的“温床”,一旦条件因子形成(比如高温),这些有害物质挥发出来,对于虾来说,就是一种致命的伤害。
因此要求养殖户还未投苗之前就对污泥进行必要的清除,并可以采取“生物降解”(就是在未投苗前,进少量的水,再投放微生物,降解有害物质)的方式处理有害物质。
二、抑制底泥的有害物质;这个指的是,在养虾过程当中,采取一些办法,来抑制底泥当中的有害物质,以此达到减少虾致病病菌的目的。
常用的办法一:在养虾过程当中使用微生物,利用微生物改善底泥的生态环境。
包括:芽孢杆菌、丁酸菌…常用的办法二:底改,在养殖的中后期,底改成为一个养殖成功的关键;特别是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恶劣天气过去以后,我们必须对养殖水体进行一次底改,这样能有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虾蟹养殖基础知识—池塘水质与底质的调控
01Part One
养成池水环境的调控
养成池水环境的调控
• 虾类养殖主要环境指标:
• S=5 ~ 34(10 ~ 28),变幅 < ±5 • pH=8 ~ 9 • DO2 >4 mg/l • 氨氮<0.6 mg/l • H2S <0.01 mg/l • COD <6 mg/l • Sd=30 ~ 40cm • 弧菌数<105/ml
• 调控方法:
1. 人工排污
2. 定期施入底质改良剂:
沸石粉20 ~ 30kg/亩;麦饭石50 ~ 100kg/亩;膨润 土50 ~ 100kg/亩;双氧水10 ~ 20 * 10-6,池底深 施。每15 ~ 20天施入一次。底改剂等
水循环与增氧:
• 虾池水的循环和充足的溶氧对水质调控有重 要的意义。高温季节虾池水的垂直循环有利 于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同时对稳 定水环境有积极的作用。
2. 植物净化:虾类与高等水生植物混养。 3. 动物的滤食作用:虾池少量混养滤食性和杂食性鱼类、双壳贝
类,通过动物的滤食降低水中腐屑含量。
4. 人造海草的作用
浓绿色:此类水色浓度较大,透明度 低、藻类丰富、水质较肥、多见于 养殖中后期,透明度在10厘米左右, 水中的藻类以绿藻为主,水质较肥、 活、爽,水中悬浮颗粒少;有利于 减缓对虾、蟹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应 激反应。
不良水色
• 蓝绿色、老绿水:此类水色绿藻或微囊藻大量 繁殖,透明度低、水色浓浊。在池塘的下风处, 水表层有少量绿色漂浮的藻类。此类水色不稳 定,藻类易死亡,遇到连续阴雨天气,藻类死 亡后在池塘表面漂浮一层黑色或灰色浮膜。
• 增氧器械:
1. 增氧机
2. 罗茨鼓风机
养虾四观察防病有妙法
养虾四观察防病有妙法养虾的重点在于预防虾病。
而虾病的预防又取决于日常的观察。
通过对池水透明度、水色、虾体外观及其活动状态的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可有效地预防虾病的发生,把握虾病防治的主动权。
1观察透明度养虾期间,池水的透明度一般应掌握在30~40 cm。
当透明度低于30cm时,应停止施肥,并适量换水;当透明度高于40cm时,说明浮游生物太少,应适当施肥。
2观察水色:养虾池的水色是池内浮游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表现,水中含有丰富的硅藻、绿藻等浮游植物时,水呈浅褐色或黄褐色。
如果水色不正常或有异味,表示池水不正常,如:池水变成乳白色,是池内藻类大量死亡细菌大量繁殖所引起;水色呈红褐色或鲜绿色,并伴有严重的鱼腥味,可能由甲藻类或蓝藻类的过度繁殖引起。
刮风时池塘水面出现很多泡沫,说明水中溶解大量有机质。
池水受到风吹或轻搅就能产生臭鸡蛋味,说明池底残饵过多,产生过量h2s。
针对上述情况,千是要清除过多的藻类;二是清理残饵、死虾、死鱼等有害物质;三是去掉部分含有机质过高的淤泥,并注入含氧丰富的新水。
3观察虾体色虾体鲜亮,活动灵活,受惊后弹跳反应迅速,为健壮活泼的表现。
虾体大小不匀,相差较大,可能是投饵不足或方法不当所致。
虾体发红或发白,壳变厚且颜色变暗,或体表附着物多,鳃部发黑,肠道弯曲,行动缓慢,反应不灵敏等都是生长不良或病态的表现。
应对方法主要有:放养大小一致的健壮虾苗;投饵要均匀、适量;要及时换水和用药防治。
4通过观察活动状态防病正常情况下,虾昼伏夜出,白天多匍匐于水底或潜入泥沙中,仅在摄食时活动,夜间活动频繁。
如白天虾成群结队地沿着池边有序地游动,可能是投饵不足,饥饿的表现;虾在水面下10~1.5cm处不规则游动,多是由于池水缺氧引起的暗浮头;虾产生“炸池”,可能是有害鱼追捕;虾白天在水面或池边游动,并发现死虾,可能是生病,或水环境不适,池水中毒物过多引起。
投饵不足要适当多投优质饵料;缺氧应及时开动增氧机增氧或换水;有害鱼类危害要及时捕杀;对有毒物质要及时清除,并对虾病及时用药防治。
小棚养虾池塘底质分类
小棚养虾池塘底质分类
根据底质的特征以及养虾的需求,可以将小棚养虾池塘底质分为以下几类:1. 泥质底质:主要由粘土和有机物质组成,具有较高的保水性和养分含量。
适合养虾池的底质,可以提供虾类所需的食物来源以及良好的底栖生物生长环境。
2. 砂质底质:主要由细沙组成,是一种透水性较好的底质类型。
砂质底质能够提供稳定的底质结构,不易产生污泥积累,有利于水质的清洁和氧气的供应。
3. 石质底质:主要由碎石或鹅卵石组成,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稳定性。
石质底质能够提供良好的过滤作用,防止底泥的堆积和水质的恶化。
4. 黏土底质:主要由黏土颗粒组成,具有较高的保水能力。
黏土底质能够保持水体的稳定性,防止水质的波动,同时也能提供养分供给。
5. 混合底质: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底质,例如泥质与砂质的混合,石质与黏土的混合等。
混合底质能够保持较好的底质结构和通气性,为虾类提供多样化的环境。
根据虾类的生态需求和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可以选择适合的底质类型,以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中应注意的五个问
池塘形状和底部结构
池塘形状应为长方形或圆形,底部平 坦,有利于水体流动和虾的活动。
水质管理
01
02
03
水质指标
定期检测水体的pH值、氨 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 指标,保持水质稳定。
换水与排水
合理安排换水量和排水时 间,保持水质的洁净度和 适宜的盐度。
水质调节
使用生物制剂、化学试剂 等手段调节水质,以满足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
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中应注 意的五个问
汇报人: 2024-01-11
目录
• 养殖环境问题 • 种苗选择问题 • 饲料管理问题 • 养殖管理问题 • 市场销售问题
01
养殖环境问题ຫໍສະໝຸດ 塘条件池塘面积和水深选择合适大小的池塘,水深适宜,以 满足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需求。
池塘位置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电力供应稳定的地点建设池塘。
池塘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保持池塘内生物种类的多 样性,如水草、藻类、螺 类等,形成稳定的生态系 统。
有机物投放
合理投放有机物,如麸皮 、米糠等,为池塘内的微 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微生 物的繁殖。
生态平衡
保持池塘内生态平衡,避 免有害生物的滋生和蔓延 ,维护池塘生态环境的稳 定。
02
种苗选择问题
养虾界12条,水质调控真经!只要掌握了这些,你将成为养虾“常胜将军”!
养虾界12条,水质调控真经!只要掌握了这些,你将成为养虾“常胜将军”!水环境是决定对虾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良好的水环境,虾就能够生长健康。
然而,被污染的水环境,频繁变化的环境因素,会造成许多有害影响,能够直接对虾的健康和成活率产生影响。
为了管理好池塘,养殖户需要了解以下养虾的重要水参数。
1、土壤和水质要开始建造虾塘之前,了解土壤质量和水质非常重要。
尤其是采用土塘养虾的养殖户,更应仔细检查土壤质量,避免酸性土壤,因为土壤酸性会降低池塘的pH值或使水体的硬度提高。
为了不受酸性土壤的影响,养殖户应充分了解土壤质量和土层深度,设计合理的池塘,制定严格的水源管理制度。
此外,在虾塘底部铺设帆布(薄膜、水泥)也是许多养殖户避免池底水与碱性土壤接触的一种方式。
2、池塘温度虾池的温度对虾的摄食能力和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
当温度高时,虾会增加呼吸,以吸收更多氧气,因此它们会比平时消耗更多的饲料。
然而,由于虾体内的消化酶有限,它们无法吸收所有的营养。
因此,他们吃得越多的饲料,排到水环境当中就越多。
池塘温度低时,虾的新陈代谢降低,导致食欲下降,生长缓慢,虾的蜕壳时间也变长。
人们需要注意定期监测池塘温度,以调整适当的饲料投喂量,避免食物过量或浪费。
虾塘的最佳温度应保持在28℃-32℃。
3、酸碱度(pH值)pH值是人们每天需要监测的水的重要指标,虾塘的最佳pH值为7.5–8.5。
由于高温或下雨等天气因素,pH值很容易发生变化。
如果白天pH值波动,相差超过0.5,会给对虾造成压力。
如果pH值长期升高或低于最佳水平,虾会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抵抗力弱、容易生病。
此外,当pH值升高时,池塘中NH3的毒性也会增加。
4、水体的盐度白对虾或金刚虾池的适宜盐度为5‰-35‰,白对虾在10‰-25‰的盐度下生长发育最好,而金刚虾在15‰-20‰的盐度下生长发育最适宜。
当水中的盐度很高,超过最佳阈值时,虾会慢慢生长。
盐度低于5‰,虾塘容易缺乏无机营养,虾壳变软,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
水产养殖池塘水质水色辨别--看水知水
水产养殖池塘水质水色辨别--看水知水一、辨水质要“五看”1、看水色虾塘因所施肥料源和季节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水色。
一般来说,肥水池的正常水色分两类:油绿色或茶褐色为,这两类水体中均含大量易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的饵料生物,非常适合用于水产养殖。
养鱼:亩产双吨鱼养殖模式技术要点2、看水色变化水色变化能有效表明池水是“活”的,按时间变化有日变化和旬月变化两种情况。
日变化主要体现在易被鱼类利用的浮游生物大多趋光性明显,由此造成池水透明度的变化。
而旬、月变化则是每10-15天水色浓淡呈周期性的交替出现。
凡是水色会变化的塘水就是“活水”,否则就应考虑塘水的“瘦”或“老”了。
3、看水面有无“水华”出现水产养殖上常见的“水华”是指水面漂浮一层由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产生的云斑状的有色漂浮物。
水华少量、稳定,表明池水状况良好,多数浮游生物为水产动物提供了饵料,对其生长极为有利。
但水华易造成溶氧量低,若突变天气,不但易造成虾浮头,且常因缺氧导致藻类大量死亡,使塘水变质、发臭,发生泛塘。
因此,水华必须控制在一定程度,避免大量出现,具体操作可以:减少或停止施肥、投饵,换掉部分老水后注入新水,全塘泼洒生石灰。
4、看池塘下风处油膜池塘如果没有水华,可从下风处水面油膜的颜色、面积来评估水质好坏。
一般肥水塘下风口油膜多、沾粘、发泡,且日变化明显(上午少于下午),上午呈黄褐色或烟灰色,下午转为绿色,即俗称的“早红晚绿”。
油膜中除包含大量有机碎屑外,主要指标生物是壳虫藻(年幼藻体呈绿色,老化藻体呈褐色或黑色)。
若水面长期覆盖一层铁锈膜不散,则表明塘水瘦且老,需要换注新水。
5、看透明度塘水透明度,可大致反映池塘饵料生物的丰富程度,也就是俗称的塘水肥瘦,一般透明度在30cm左右为中等肥度,透明度小于20cm 为肥水,大于40cm为瘦水。
黄绿色二、看水色辨藻相1、常见的好水色有以下几种①黄绿色以硅藻为主,绿藻、裸藻次之;②草绿色以绿藻、裸藻为主;③油绿色主要是硅藻、绿藻、甲藻、蓝藻;④茶褐色则以硅藻、隐藻为主,裸藻、绿藻、甲藻次之。
池塘养虾技术
池塘养虾技术
池塘养虾技术
一、池塘的选址
1、选址应尽量避免大坝水,以免养虾时遭受洪水的危害;
2、应择气候适宜、四季温差小、日照充足的地段建设;
3、选择地势平缓,水深不宜太深;
4、大气温度较高,水文变化不宜太大,水源清洁,污染物浓度较低;
5、水位波动较小,应有良好的水质,池底土质结实,且离途中溪流近;
6、选择要远离农田循环污染,远离有毒物质排放口,避开生态环境脆弱区。
二、池塘的建筑
1、在建设池塘的时候,要注意沟渠的建设,以及溪水的汇入池塘,以保证水量的稳定;
2、在池塘的侧壁或池沿做好拉网,以避免体重较大的鱼类出池;
3、要在池塘的内底设置孔洞,以便实现多种水位调节;
4、池塘的边坡要严格找平,不能有高差,以保证防护及养殖;
5、池塘边界要严密,以免外界鱼类和沉水动物进入。
三、池塘水质管理
1、要注意池塘水量的补充,避免水量过多或过少;
2、池塘应定期添加有机组分,以保持水质的活性和滋养养殖物;
3、保持池塘水温适宜,避免高温对虾的伤害;
4、定期清理池塘内的积水,以免垃圾对水体的污染;
5、要定期采摘分析水样,以及定期做沼气池、漂浮入池和排水池清理。
四、技术操作
1、在开始养虾之前,应选购存活率较高的虾类,购买经过检测检疫的虾类,并且正确处理虾类的的病虫害;
2、要定期对池塘的水质水量、水温、游泳活动性等状况检查监测,调整水质条件;
3、要定期投放食物,以及调节营养的合理投放,以保证虾虾的生存和生长;
4、游泳活动性强的虾类,要结合拉网及拔网等方法保证虾类的利用效益;
5、定期对池塘种虾进行清理,避免池塘中虾类过度繁殖。
养虾人必看14种虾塘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
养虾人必看!14种虾塘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1、优良水色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环境稳定与平衡,是养殖成功基础与关键,藻相是水体重要组成之一,保持稳定与优良水色,可为对虾提供优质的生物饵料与良好水体环境。
一般优良水色应具备“活、爽,肥、嫩”,主要可分为硅藻为主的茶色或茶褐色,绿藻类为主的淡绿色、翠绿色或浓绿色,硅、绿藻混合一起的黄绿色。
茶色茶褐色此两种水色较“肥、活”,肥度适中。
藻类是硅藻类,如角毛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等,这些藻都是幼虾的优质饵料,生活在此种水色中的对虾生长速度较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比较高,尤其对于苗期的虾仔,但硅藻对环境条件和营养条件的要求较高,在南方气候变化比较频繁的时候,此种水色易发生变化。
黄绿色此种为硅藻和绿藻共生的水色。
一般认为“硅藻水不稳定,绿藻水不丰富”而此水色兼备了硅藻和绿藻的的优点,多样性比较好,水质较稳定,是对虾养殖的上佳水色。
此环境的虾活力强,肌肉结实,体色光亮,生长速度快。
淡绿色翠绿色此种水色“娕、爽”主要是绿藻,如小球藻,扁藻等,绿藻适应性强,在养殖环境中生长稳定,可以吸收水体中大量氮肥,净水水质效果明显,虾在此环境中生长快,体色透明。
浓绿水此种水色,藻种主要是绿藻,多出现于养殖中后期,水质较浓,透明度在10公分左右。
水质较肥,但活、爽。
水中悬浮颗粒少;水质稳定。
2、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其关键点在于水体环境平衡,简单来说藻相与菌相平衡,但要做到这一点却是不易。
养殖环境复杂性,带来许多不确定素。
天气,水源,池塘,管理细节,水体营养素等等,都会影响到水体平衡,可以说优良水色的维护,水体平衡的保持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因此这就要经验的累积,细节的把控,综合性思考。
从养殖的实际情况和微生态制剂特性,总结以下对于优良水色的培养与维护几点建议。
1)放苗前7天,进水20公分左右,用芽胞杆菌或光合细菌加入红糖(2公斤/亩)加入适量的池塘水,一起浸泡2~3小时,全池均匀泼洒,泡塘2~3天。
斑节对虾种苗的养殖池水体环境测评
斑节对虾种苗的养殖池水体环境测评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斑节对虾成为了养殖户们的首选,然而,在养殖过程中,虾苗的养殖池水体环境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效益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斑节对虾种苗的养殖池水体环境进行科学的测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斑节对虾种苗养殖池水体环境的测评标准和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指标是水质指标。
水质是影响斑节对虾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合适的水质指标是必要的。
常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和温度等。
溶解氧浓度是判断水体富氧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影响到对虾的呼吸和生长。
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是反映水体有机负荷和氮循环过程的指标,高浓度的这些物质对对虾生长不利。
而pH值和温度则直接影响到对虾的生理状态。
其次,我们需要对养殖池的水体进行透明度测评。
透明度是指水体中浊度颗粒对光线透过的程度,通过透明度可以了解水体中的悬浮颗粒浓度。
对虾在透明度较高的水体中能更好地获取光照,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有利于生长。
因此,透明度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之一。
然后,在斑节对虾种苗的养殖池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水体中的盐度。
对虾对盐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通常在10-30‰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盐度都会对对虾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监测盐度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我们应该关注养殖池中微生物的测评。
微生物是养殖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体环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通过监测养殖池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可以了解养殖池水体的稳定性和养殖池生态系统的状况。
最后,我们需要对养殖池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等化学物质的测评。
这些物质是养殖池中的关键养分,但高浓度的氨氮和亚硝酸盐可能导致氨中毒和缺氧等问题,对对虾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定期监测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斑节对虾种苗的养殖池水体环境的测评需要关注水质指标、透明度、盐度、微生物和化学物质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科学的测评,可以及时调整养殖池的水体环境,提高斑节对虾的养殖效益。
论对虾生态养殖的底质养护关键环节
虾是塘底栖息动物,塘底环境是对虾整个生长环境的基础,塘底的好坏对水质构成直接的影响。
而水质的好坏是底质的表现形式,病原通过塘底有机污染物生长繁殖,再通过水体扩散传播。
通常人们是通过水质的变化再知道底质的变化。
因此,改善底质是改善水质的基础,养水先护底。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属于塘底有毒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形成一个特殊层面。
由于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剂等原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孢菌)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化学耗氧量特别严重,亚硝酸、氨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该层面因此成为名符其实的“聚毒层”,而这个层面又恰恰是对虾的核心生活区。
如果对虾长期在池底污染严重的环境下生存,会影响其体色及肉质,使其体色不鲜艳,口味差;同时对虾喜清新的环境,底质污染严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利对虾生长,而且池底污染严重易滋生细菌,细菌大量繁殖则极易引起对虾疾病的发生;“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样对虾主要病害则随之而生。
据报道,池中溶解氧有54%以上是被底部有机物消耗掉,所以及时分解池底有机物才能减少池底耗氧量,增加水体含氧量,同时预防疾病的发生。
“养虾先养水,培藻是关键,护底是基础”,生态养虾应在养护、改善养殖池塘的底质上下功夫。
中后期底质变坏的原因(一)在目前高密度、高投饵量、低透明度养虾模式下,大量的饲料残饵、排泄物、浮游生物尸体等有机物不断沉入池底,是造成水质和底质变坏最重要的原因;大量的有机质存在,为池底厌氧性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充足培养基。
(二)大量而频繁地排放水,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塘底渗漏,保水、保肥的功能减退。
(三)频繁使用化学药物消毒,对有益微生物构成极大的危害,使病原微生物产生抗性,致使虾塘逐步失去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丧失殆尽,底质日益恶化。
池塘水质判断7要点
池塘水质判断7要点
池塘在进行水产的养殖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判断,水质判断才好这是许多养殖户多关注的焦点,本人提出几个关键要点供大家参考。
1.看水色变化理想的水质随光照和时间的不同,水色常有变化,一般上风处水色淡,下风处水色浓,上午水色淡,下午水色浓。
3.看是否有水华水中浮游生物过多时,池水往往呈蓝绿色或有绿色带状、云片状水华。
这种水华在遇天气突变时容易使水质恶化,此时,应换掉一部分池水。
4.闻池水是否有异味如果池水中浮游植物过多,不能被鱼食用则易衰老死亡,在池塘的下风处可闻到腥味或臭味。
此时,应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造成缺氧。
5.测透明度可用手掌粗略测定水的透明度。
养殖用水适宜的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小于20厘米,池水过肥。
大于40厘米,池水太瘦。
6.看水色较理想的水色为黄褐、油绿、草绿带黄、墨绿等色,这种水色的养殖用水含有丰富的、易被消化的浮游生物。
不理想的水色为浅绿、草绿、灰蓝等色,这种水色的水中虽含有一定数量的浮游生
物,但多数为难以被消化的种类。
7.看下风处的油膜一般池塘下风处常有暗绿色或烟灰色的油膜,上午少,下午多。
油膜少,则水质较理想。
如果油膜过多,就会影响池水与外界的氧气交换,应注意加强换水。
虾塘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底?
虾塘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底?虾塘什么情况下需要改底?正常的虾塘生态环境应该是溶解氧充足,水草和藻类生长良好,并且藻相稳定。
虾塘底层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观察出来。
然后可以对症下药。
总的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推断虾塘是否需要改底:虾塘塘底恶化的特征:1.测试虾塘水质的ph值:正常的适合小龙虾生长的生态环境的ph 值呈弱碱性。
当ph值大幅度低于正常的的7这个标准的时候,虾塘呈强酸性,在酸性环境里,虾塘有机质大量聚集,无法正常分解,同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超标,虾塘厌氧菌大量滋生,并且占据繁殖优势,但是塘底和水体溶解氧极度缺乏。
这种情况下小龙虾容易生病死亡。
当虾塘水质呈现强碱性的时候,会引发所有水生生物碱中毒,包括藻类死亡,鱼虾死亡,水草烧根烂根死亡等现象。
出现上述问题就需要改底。
2.观察水体颜色:如果虾塘水面呈现的是明亮的淡绿色,表明水体中的藻类以硅藻和小球藻居多,这是对鱼虾生长最有益的藻类,如果发现水体颜色呈弄绿色,而且透明度很低,表明水体中的藻类以蓝藻为主,蓝藻的危害大家都知道,产生蓝藻的原因,就是因为虾塘底层有机质过多来不及充分分解,氨氮和亚硝酸盐超标,导致水体缺氧水质恶化。
如果水质呈现红黑色或者是酱油色,证明水体过肥,水体中的隐藻居多,这种情况下的塘底腐殖质过多,而且水质老化严重,表示需要改底。
3.闻水体的气味:当水质恶化,底层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时候,塘底的生物循环出现问题,会导致硫化氢大量滋生,而硫化氢的气味就是一种臭鸡蛋的味道,当你在岸边闻到虾塘散发出一股臭鸡蛋的恶臭的时候,表明虾塘需要改底了。
4.观察水体透明度:水体透明度过高,一眼见底,表明水质不够肥。
而水体透明度过低,一眼望不到底,那也说明水体过肥,需要改底。
过肥的水,浮游生物过多,会吃掉虾塘中的大量浮游藻类。
同时藻类减少,导致水体溶解氧严重匮乏,而且水质的净化能力下降,透明度降低,会出现第一点的现象发生。
改底的防治思路:1.预防:平时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虾塘底层的生态环境是否正常,一发现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予以解决。
料台就是养虾的脉门,把好脉才能调理好这塘虾看料台技巧万字大全
料台就是养虾的脉门,把好脉才能调理好这塘虾看料台技巧万字大全一准确把脉虾塘,从料台开始养虾,无论是什么养殖模式,都有一样不起眼但又不可缺少的,那就是料台;而养虾管理过程中,几乎每天都做的一件事,也就是提料台、看料台。
或许你提料台的姿势很潇洒,可能你看料台的神态也很专业范,但你真的懂看吗?会看几样?料台的样式料台的样式一般大同小异,主要是圆形或方形,圆形的直径约30~60厘米,方形的边长40厘米左右,边高则在3~10厘米之间。
料台的样式与使用效果没有必然联系,所以用户在选择料台时,主要是看做工是否牢靠耐用,至于是方形还是圆形,纯粹随心所好。
料台的放置料台的样式无关紧要,但放置还是有所讲究的。
一口塘究竟该放置几个料台?有个别高手在网上说过,以塘的面积亩数来确定,“4亩以下池塘放2个料台,4-10亩以上放3-4个”,如果真的按这样算。
那像天津上百亩的外塘得放多少个,每天又要提多少次看多少回,按现在虾塘一般配置的人手,虾工迟早被料台累死!绝大多数高手们的主流意见是:一般池塘放两个料台,上下风头各一个,最好在池塘中间再加放一个。
为什么要这样放置呢?因为虾塘上风头处容易缺氧,而下风头溶解氧则较高,且正常情况下虾吃料相对比较快。
所以,根据这两个特点针对性放置料台,可以及时发现对虾出现缺氧不适或厌食现象,有利于我们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而在池塘中间加放一个料台,其作用也很关键:土塘养殖模式的,池塘中间因水深,也是最容易出现缺氧的地方,因此在中间放置料台,其作用也是为更有效把握池塘溶氧情况。
在高位池养殖模式中,池塘中间放置料台对于观察虾情则尤为关键,特别是在早期,一般体质弱小的虾子很容易受水流的影响而集中到池塘中间,所以此时观察池塘中间料台上的虾体状况,才能更准确判断对虾的健康情况。
我们是否会有过这样的疑问:干嘛要将料台放置到池塘中间?提料台看料台多麻烦!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吧。
要养好这塘虾,有些麻烦还真是不要省的好。
料台放置的位置一定要注意:不要放在增氧机的周边,也不要放在水流较急的地方,也不要太靠边,具体距离根据增氧机放置的位置而定。
对虾养殖中后期水环境的变化 中后期的管理要点
对虾养殖中后期水环境的变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对虾养殖中后期的池塘,由于种种原因,会使池塘水质、微生物等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谈谈养虾中后期水环境会有哪些变化,并介绍对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
一、养虾中后期水环境会有哪些变化养虾中后期水环境和对虾的具体变化为:ph值逐渐升高,水色由清绿色、黄绿色变成褐色、茶绿色,透明度降低,混浊度增大。
池底发黑,有臭味,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及种类增加。
对虾的尾扇、触须发红,甚至出现烂尾、断须现象。
部分虾池出现对虾生长慢,体质弱,灵敏性差,脱壳不遂,纤毛虫寄生,吃食不旺,更有部分虾池发生对虾游塘、浮头、软壳、红腿、烂眼、甲壳溃疡等症状。
二、对虾养殖中后期的管理要点1、稳定水色,降低水体混浊度为了降低水体混浊度,需应用光合细菌全池泼洒,每7天使用1次。
同时,坚持定期消毒养殖水体,每10-15天全池消毒2次。
第一次按治疗浓度在上午用二溴海因消毒剂全池泼洒;第二次在第二天上午用有机碘、季胺盐全池泼洒,若水中悬浮有机物多混浊度大时,可适当增大消毒剂的浓度。
2、改善池塘底质环境,控制ph值每10-15天泼洒1次有益微生物制剂,或每5天泼洒以沸石粉为主要原料的底质改良剂1次。
若突降暴雨或持续阴天引发ph值降低至7.5以下,则全池泼洒生石灰每亩5-8千克。
3、合理加水换水第一天换水量控制在10公分左右,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可逐渐增加换水量到20公分、30公分、50公分。
这样,既能改良水质,又能促进对虾脱壳生长。
对水位不足的要及时加深水位,购置增氧设备,以便提高养殖产量和规模。
4、合理投料,降低饵料系数一般每日投料4次。
上午投料时间必须安排在太阳升起1-2小时后,水中溶氧达到4毫克每升以上时最佳。
以后间隔6个小时投喂1次。
控制好投料量,一般对虾在45分钟至1小时内吃完饲料为宜。
5、提高对虾免疫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1‰,生物酶活性添加剂2‰,维生素C1‰-2‰,维生素B10.5‰,每周连续喂2天,每天喂2餐;高温季节添加大蒜素0.5‰-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虾如何判断池塘底部环境
一、底质恶化的主要危害
1导致"氧债"增加。
"氧债"就是池塘溶解氧在供应充足情况下的耗氧量和实际耗氧量之差。
池塘过多有机物积累在;同时底部溶氧缺乏,在缺氧情况下,兼性厌氧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进行无氧发酵,产生大畺的还原性中间产物会持底部的氧结合从而消耗底部溶氧,特別是在高温时期,一旦天气突变,池塘表层就会出现水温快速下降的现象,水体对流,上下层水体之间出现互换,这样里塘会呈现极度缺氧现象,养殖动物因缺氧而室息死亡。
2导致大量有毐有害物质产生池塘底部过多兼性厌氧菌的发酵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氨、硫化氬、亚硝酸氛、甲烷等,这些物质大都对水产养殖动物有着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
3导致池塘底部酸喊失衡池塘底部过多有机物在兼性厌氧菌和好氧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各类有机酸和无机酸,导致池塘底部PH快速下降。
小龙虾对于池塘ph有一个适应的区间,不适应低ph,从而影响小龙虾正常的呼吸作用,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氧气充足的池塘还存在缺氧的症状,主要是酸化严重的底部会造成鱼类不能利用池塘中的溶氧,因此要在平常生产管理中注意池塘底部酸化。
二、如何判断池塘底部环境
直接的方法:
抓一坨底部泥巴,或者用棍子戳一坨泥巴,直接查看池塘底部泥巴环境。
间接的方法:起虾子的过程当中搅动起来底部混浊的水质,或者通过查看水草根部情况
一、白根有劲,小龙虾有戏有些水草看上去清秀水灵,抓起一把隐约可
以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一根根像嫩藕似的白根葱劲有力。
白根一般都
是新根或是老根的尖端部分,这些根分泌氧能力强,能使周围的底泥呈
氧化状态,形成一个氧化圈,使其周围的可溶性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沉
淀,使其不聚集在根的表面,保持了根的白色,说明池塘底部环境优良,小龙虾乐在其中悠然自得的茁壮成长。
二、黄根保命,小龙虾看戏黄根一般出现在老根和根的基部表面。
这些根由于得不到充分的氧化和营养,导致老化,外皮层的细胞壁增厚,三价铁沉积在根上,成为黄褐色铁膜。
这层铁膜有一种保护作用,可防止有
毒物质侵入水草根的内部,所以从这种黄根可以判断为底部环境溶氧不充足,细菌、病毒对底部还没有形成很大的侵袭,对小龙虾的生长存在一定的隐患。
三、黑根生病,小龙虾患病由于池塘底部环境氧气不足,二价铁较多,同时,底泥中的有机质进行嫌气分解,产生硫化氢等一系列有毒物质,当硫化氢和二价铁相结合时,便生成硫化亚铁(黑色)沉淀在水草根部表面,使根变成黑色。
这种根生理机能进一步衰退,所以说从这种水草根部颜色可判断底部环境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小龙虾的健康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四、灰根要命,小龙虾丢命
抓一把水草,发现水草根系呈灰色水渍状,还伴随着一股臭鸡蛋气味。
这是池塘底部缺少铁元素,硫化氢得不到消除,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和吸收功能使根系死亡。
所以,从灰根可以判断底部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可以导致小龙虾直接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