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视野下媒介融合的负面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对媒介负面报道的反思媒介的负面功能

对媒介负面报道的反思媒介的负面功能

对媒介负面报道的反思媒介的负面功能一、令人震惊的伤亡数字,引人深思的系列案件2021年3月至5月之间,各地校园凶杀案接连发生,相关报道占据了各家媒体的重要版面,呈现在公众面前:3月23日,福建南平市实验小学发生凶杀事件,凶徒杀害了8个孩子,重伤5个孩子;4月12日,广西合浦某小学又发生了一起凶杀事件,2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包括多名小学生;4月28日,广东雷州,一男子持刀砍伤16名师生;4月29日,江苏泰兴,一男子在幼儿园内持刀砍伤32人;4月30日,山东潍坊校园血案,一男子在小学内用铁锤锤伤5人后自焚;5月12日,陕西省林场村村民吴焕明持菜刀闯入该村幼儿园,致使7名儿童和2名成年人死亡,11名学生受伤。

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那么多无辜的幼小生命惨遭暴徒的无情伤害,引起举国上下的震惊和关注,也引来了各个媒体的充分重视。

自3月23日的福建南平校园凶案起至同年5月,总共发生了六起校园凶杀案。

各个媒体的大量采访和报道始终伴随着这一些列事件,而这些负面新闻报道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也成为一个人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首个案件起,媒体便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详实的报道,然后类似的案件接连发生,媒介报道也随之跟进,使校园凶案成为当时不可回避的热门话题。

然而,也正是这种在短时间内群涌而至、高度关注的校园凶案报道,使得“媒体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诱导了后面的犯罪行为的发生”等言论喧嚣一时。

也就是说众多媒体对校园凶案的高度关注,使这类问题在短时间内集中凸显,成为了社会的焦点,进而影响到那些原本有着报复社会心理的潜在作案者,使其认识到这种极端途径可制造“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遗臭万年”的爆炸性效果,于是进行模仿和复制,以此达到自己的罪恶目的。

简而言之,即媒体的传播和报道诱发了连锁反应,启发了校园凶杀案的持续发生。

在此,之所以要旧事再提,且因看到当下社会中对一些不端现象的跟风行为,唏嘘悲愤之余,不禁对这些事件中媒体的作用进行反思和反省。

传媒产业语境中的批评困境

传媒产业语境中的批评困境

一、批评平台传媒化:无法回避的批评语境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及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媒产业得以崛起并日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而伴随着传媒产业的发展,当前文艺批评所遭受的语境却变得更为逼仄。

一方面,部分学术期刊从文化事业单位向文化企业转型,国家给予的经费补贴逐年削减直至它们完全面对市场,自负盈亏,彻底加入向市场寻求发展的行列。

另一方面,一些虽未进行转制的学术期刊,在文化产业兴盛的背景中也不可能坐视自己的媒体资源而放弃对于现实利益的追逐,在创造利润的原始冲动和现实机制激励下,也不同程度地开启了传媒化运作思路。

于是。

批评平台的传媒化运作,成为当前多数期刊的现实选择。

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盛行的“选题策划”理念,被认为是学术期刊在传媒化时代找到的发展方向。

著名批评家王干曾经策划了一系列的论争,为其所在的期刊《钟山》赢得了关注度。

事后,他这样阐“首先是为了让这个在文学中心之外的期刊《钟山》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述自己的策划意图:其次才是想对全国文学潮流作一番分析和梳理。

”这种策划理念,虽被文坛认为“吵了几分诚实,多了几分谋略”,但却迅速成为许多学术期刊的生存之道,直至今天,在高校对于学术论文的畸形追求中,大量学术期刊以高校为依托,以“话题”为由头,以合办研讨会为形式生产批评,已成为当前文艺批评界的常态。

与此类羞答答的的产业运作相比,大量在传媒产业扩张中兴起的非专业批评平台,诸如网络论坛、电视栏目、微博等,大量地生产所谓的“传媒批评”,其生产特质决定了其运作思路必然以点击率和收视率为最高追求,此处的文艺批评完全成为大众传媒的产品,以满足文化市场大众消费者需求为己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批评关系:‘批评家(生产者)―批评文本(产品)――传媒(传播者)――观众(消费者)这样的一种逻辑联系。

”从生产逻辑而育,传媒平台出产的文艺批评,已经与传统批评分道扬镳。

传统的批评文本作为批评家‘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凝注着作者的热情与激情,导向的是一种纯粹的审美境界。

新闻学概论——《分析“媒体审判”原因及其负面影响》

新闻学概论——《分析“媒体审判”原因及其负面影响》

分析媒体审判原因及负面影响
——小组成员:张晨 钟攀 赵梦婷 张云云 朴晨博 刘中伟
内容

含义
特点 案例



原因
负面影响


“许霆案”、“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 “我爸是李刚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 “关建军涉黑”案等等一系列案件相信大家并不陌 生,这些案件曾经一度占据各大媒体报刊的首要位 置,引发过全民大讨论的局面。有人感慨于此,甚 至用了“全民皆法官”来形容这场近乎癫狂的舆论 “盛宴”。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些案件其实都是案 情并不复杂的刑事案件,案发时间、地点明确具体, 没有扑朔迷离的案情和悬疑之处,然而,这些案件 在网络等媒体的报道和渲染下,却导演了一场理性 的司法审判和感性的民意之间剧烈碰撞的大戏。在 司法与舆论的博弈过程中,许多学者再次把眼光投 向“媒介审判”现象。

(2)媒体表现:各大媒体在没有进行实地调查取 证的情况下报道、转载药家鑫是“富二代”、“军二 代”的猜测,对民众力主要求处死药家鑫的言论进行 报道,这就在媒体和民众之间造成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媒体的报道在无意识之中催化着民意的愤怒,而民意 的愤怒又进一步为媒体提供了报道的素材。从而导致 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更加深刻的影响着受众,影 响着司法的正常审判。而央视的《新闻1+1》节目— —《药家鑫:从撞人到杀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这个节目中,从主持人到嘉宾都在刻意弱化着药家 鑫的犯罪事实,称药家鑫为“这个孩子”,嘉宾李玫 瑾教授更是提出了“弹钢琴强迫杀人”的理论,认为 药家鑫迫于父母压力,心理扭曲,但罪不至死。而对 事件了另一方张妙的家庭却几乎没有着墨,倾向性十 分明显。
一、“媒介审判”是对法治原则的亵渎。所谓法治是指按照法律 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具体到司法实践中,法律是一门十分精 确化、专业化的学科,它随时代的演进越来越多地体现为一种 专门技术知识。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程序法和实 体化的规定,秉公断案。然而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媒介 往往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逞一时之快,利用舆论对于人们心 理、思想和行为的巨大影响,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了一种先 在性的强势“审判预设”,完全缺少报道犯罪嫌疑人时应秉承 的“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罪罚相适应”等原则。, 媒体在集中报道了某个案件后,由于舆论导向对人们心理和行 为的巨大影响,某些行政领导往往会加以关注或批示,导致法 官不得不按照行政领导的意志来断案。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媒 介的报道很容易被理解为代表了某些决策层的首肯和意见。如 果“媒介审判”的结果与司法审判的结果吻合,一般民众会认 为是司法机关慑于媒介舆论的威力,如此一来更削弱了人们本 已十分淡薄的法治意识。

媒介融合的正负效应探析

媒介融合的正负效应探析

媒介融合的正负效应探析作者:陈菁瑶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媒介融合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媒介融合的内涵入手,探讨媒介融合给传媒业带来的巨大潜力,同时从媒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媒体融合产生的一些问题和出现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媒介融合正效应负效应一、媒介融合的内涵最早提出“媒介融合”一词的学者是美国学者浦尔教授。

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认为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①在我国,具有新意的媒介融合概念,最初是由蔡雯在考察美国媒介发展状况过程中引入中国并加以阐释的。

蔡雯2005年发表了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有关媒介融合的探讨和对话后,发表了几篇介绍媒介融合的文章。

她认为“媒介融合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

②此外,丁柏铨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物质即工具层面的融合、操作即业务层面的融合、理念即意识层面三个层面的融合,有赖于制度提供创新保障。

③从以上学者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媒介融合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内涵丰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从狭义的理解来看,媒介融合多强调的是新闻业务操作层面的融合,而从广义上来说,就包含了媒介经营管理、所有权和意识层面等方面的重新架构和融合。

二、媒介融合的正面效应作为曾经在媒介市场上占据稳固地位的传统媒体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不断地通过改革和创新寻求出路。

在此背景下,三网融合、媒介融合成为一种紧跟时代步伐、有效应对挑战的有力措施。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报道的形态、发布平台、传播渠道、接受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其他新媒体的传播手段相互交融,共同构筑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媒介网络。

媒介融合也给新闻业带来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

1、传播者多元化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者也渐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任何人在新闻现场都可以对新闻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借助网络得以传送,尤其是微博兴起以来,随时随地140字就可言简意赅传播信息,表达诉求。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社会功能失衡现象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社会功能失衡现象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社会功能失衡现象作者:冯莉何红娟来源:《声屏世界》 2014年第7期冯莉何红娟媒体作为信息传递、交流的工具,对社会协调和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发挥其社会功能,引导社会稳定、良性发展,是媒体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然而,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部分传统媒体选择了盲目附和、加热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并在此过程中渐渐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传统媒体被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所裹挟,而新媒体非专业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因此,在重大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带有太多的随意性,不能完全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

若传统大众传媒不能发挥引导作用,盲目跟从新媒体舆论,必然会导致其社会功能走向失衡。

一、监督环境功能的不足。

大众传播的监督环境功能,包括两个方面,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自然环境方面,一般以报道重大自然灾害为主,此时媒体就相当于一个危险警报器,给受众发出安全警报。

社会环境方面的内容则比较多,一般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最新活动,告知受众最新消息。

发挥传统媒体的监督环境功能,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

2013年3月开始,H7N9禽流感危机甚嚣尘上,网上出现了各种消息。

这些新媒体报道的内容主要都是一些耸人听闻的内容:某地又有疑似病患出现了;禽流感来自于死猪漂浮;某地目前发现几例禽流感案例、死亡几例;某地出现大量麻雀离奇死亡,疑与禽流感有关……除此之外,更多的是发布者自身的感慨,例如不敢再吃鸡鸭等。

新型病毒在大众的高度关注下,给谣言传播者以很大的发挥空间。

在第一例H7N9病例出现的时候,传统媒体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报道出来,人们在二十多天后才知情。

当事件日渐严重的时候,传统媒体的报道力度又远没有新媒体大。

传统媒体附和着新媒体,大量报道这种新型病毒的可怕以及采取的措施,这实质上更加剧了社会恐慌。

当受众对病毒的严重程度忧心时,传统媒体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当受众担心传染源问题时,传统媒体任由新媒体疯传各种版本的说法,虽然偶尔会申明一下某种说法是不科学的,但又没有关于传染源的切实报道;当受众疯狂抢购板蓝根、口罩时,传统媒体仅告诉大众板蓝根、口罩等措施没用,却又没有提示什么措施才是真正有用的。

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

媒介融合的效应分析

2019.4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媒体融合【作者简介】杨蕊,天津广播电视台编辑。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1983年,美国学者浦尔教授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首次提出“传播形态融合”这一概念。

在书中,他简述了媒介融合的含义,即各种媒介表现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由此“媒介融合”这个词汇开始广为人知。

二、媒介融合的积极影响1.报道形式的多样化以一种报道方式为基础,运用单一的技术手段是单一媒体时代新闻报道方式的特点。

相较于单一媒体时代,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将各种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同时使用多种多样的技术,使一篇新闻报道更丰富多彩,技术含量也大大提高,所以我们经常在同一篇报道中,发现不同来源的文字和图片,作者甚至加入了音频、视频等要素,由此一篇新闻可以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传播。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中央广播电视台在子平台中国广播网上同步直播奥运赛事,而央视在完成本职工作——直播和报道比赛进程的同时,别出心裁地启用了央视网新媒体,将新式传播途径运用到赛事直播中,还在网络上开展了“直播平台”,让人们随时随地可以观看比赛,给奥运健儿加油助威,通过直播、轮播、点播等方式,使用高清画质,快速、全面的将新闻传送到千家万户。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互动交流,央视还在网络平台上开设活动,让人人都能参与到奥运会中。

这次实践,成功实现了五大终端,即电视、广播、手机、网站、平面媒体的全面融合。

2,传播主体的扩大化顺应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潮流,人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网络,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逐渐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所以这个群体也渐渐呈现出扩大化、多元化的态势。

我们在传统意义上定义的受众与传播者不再适应当代要求,其界限也越来越难以区分。

由于这种趋势的扩大化,现在许多热点事件的曝光者都是在新闻现场的网民,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他们掌握着最新资讯和话语权,新闻现场的任何一个主体都可以简单描述这个新闻,并将其发布在网络上。

“媒体审判”负面效应批判兼论构建传媒与司法间的和谐关系

“媒体审判”负面效应批判兼论构建传媒与司法间的和谐关系

“媒体审判”负面效应批判兼论构建传媒与司法间的和谐关系一、本文概述“媒体审判”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其负面效应日益显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讨。

本文将围绕“媒体审判”的负面效应展开批判,旨在揭示其对社会公正、司法独立以及公民权利的潜在威胁。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构建传媒与司法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促进社会公正和法治进步。

本文将概述“媒体审判”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揭示“媒体审判”对司法公正和独立性的冲击,以及它如何可能导致公众对司法的不信任和误解。

本文将批判性地分析“媒体审判”的负面效应。

我们将关注它如何可能影响司法决策的公正性,如何可能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以及它如何可能破坏社会的法治秩序。

本文将提出构建传媒与司法间和谐关系的建议。

我们将强调传媒在报道司法案件时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司法机关在面对媒体监督时应保持的态度。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立法、教育和社会监督等手段,促进传媒与司法之间的和谐共生,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法治。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媒体审判”的负面效应,提出构建传媒与司法间和谐关系的策略,以期为社会公正和法治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二、“媒体审判”的概念及特点“媒体审判”是一个具有描述性和贬义含义的术语,它指的是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超越其应有的角色和职责,对案件进行不公正的、带有偏见的报道,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和独立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愈发严重,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使得“媒体审判”的负面影响更加显著。

报道偏见性: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往往容易受到自身立场、观点或公众舆论的影响,从而在报道中表现出明显的偏见。

这种偏见可能导致公众对案件的理解产生误导,进而影响司法判决的公正性。

信息片面性:媒体在报道时,往往只关注案件的某个方面或某个细节,而忽视了整个案件的全貌和背景。

这种片面的报道方式可能导致公众对案件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案件的判断。

媒介批评学如何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

媒介批评学如何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

媒介批评学如何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媒介批评学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的批判性分析和评论随着社会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媒体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社会媒体及其内容的批判性分析和评论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媒介批评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媒介批评学如何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进行批判性分析和评论。

一、媒介批评学的概述媒介批评学是研究传媒作品以及传媒制度的学科,旨在通过分析和评论媒介内容,揭示其中的意识形态、权力关系和社会影响。

媒介批评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媒介行业的内部运作,识别其潜在的局限和偏见,以及对广大受众产生的影响。

在社会媒体的背景下,媒介批评学的作用更加突出。

二、社会媒体及其内容的批判性分析1.批判性观察与评估批判性观察是媒介批评学对社会媒体的首要任务。

通过深入观察社会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分析其编排、呈现方式以及信息真实性等。

同时,评估内容中所包含的保护个人隐私、尊重多元文化以及传播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这一步骤,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待媒体内容,并对其进行批判性分析。

2.权力关系的辨析社会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往往受到各种权力关系的影响,如广告主、政府监管机构等。

媒介批评学强调对这些权力关系的辨析,分析社会媒体平台是否受制于某个特定利益集团,以及这种制约对内容的可能偏见和失衡造成的影响。

3.社会文化分析社会媒体平台上的内容是文化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对社会媒体内容的分析,了解当下社会的文化趋势和价值取向。

透过内容的表象,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包括对某种思潮、价值观以及社会问题的回应和反馈。

媒介批评学需要细致入微地分析社会媒体内容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潜在价值。

三、对社会媒体及其内容的批判性评论1.问题意识的唤起通过媒介批评学的分析和评论,我们可以唤起广大受众的问题意识。

社会媒体平台上的内容往往将目光局限在短期利益和点击量上,容易忽视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

通过批判性评论,媒介批评学可以唤起受众对这些问题的关注,从而在社会上引起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媒介审判”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如何预防和减少“媒介审判”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让“媒介审判”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这样就有悖于法治精神。

关键词:媒体媒介审判新闻报道近几年,我国法治较昌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依法治国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新闻界也应时而动,加强了对法制新闻的报道和司法领域的舆论监督,从新闻价值层面来说,法制新闻的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等特征,满足了受众猎奇求趣以及寻求安全的心理欲求。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法律是一门十分精确的学科,这就决定了法制新闻的报道者,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

而当下新闻界的现状是:新闻媒介不拥有专业的调查手段,难以全面掌握事实,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知识有限,在对法制新闻的报道中出现了一些与法治原则相悖的现象。

其中“媒介审判”或称“报刊裁判”(trialbynewspaper)。

就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媒介审判”出现的原因(一)司法制度的缺位使媒介有空可钻,媒介是情有可原目前我国的司法体制正在不断的完善之中,不过其自身的设计缺陷、执法过程中的种种漏洞、以及其内部的监督苍白无力等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使人们对其能力和效力产生了怀疑。

然而人们为了解决问题,不得不向媒体寻求帮助。

而一些媒介也恰恰就是打着“满足受众需求”的旗号,以填补司法功能的缺陷为由,大胆地充当了“勇士”,为人民说话、办事,进行“媒介审判”。

因此,在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其监督资源又比较缺乏的今天,新闻舆论监督“钻空子”是难以避免的。

(二)媒介过分追求刺激性,缺乏理性思考,媒介难辞其咎许多媒体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常常靠报道社会热点问题等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

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发展的不良倾向及其改善建议【摘要】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大众传媒存在偏见报道、低俗化倾向,导致信息传播失真和社会价值观偏离。

大众传媒存在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倾向,影响其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责任。

为了改善这些不良倾向,首先需要加强新闻伦理建设,倡导客观公正报道,拒绝虚假信息和敏感话题的渲染。

大众传媒应该加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公共服务意识,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政府应该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制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和规范,促进其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以上改善措施,大众传媒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众传媒、和谐社会、不良倾向、改善建议、引言、背景介绍、正文、结论、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大众传媒作为主流媒体渠道,在推动社会发展、传播正能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技术的飞速进步,大众传媒也面临着一些不良倾向。

这些不良倾向包括信息失真、低俗化倾向、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精神文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大众传媒的发展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接下来将分析这些不良倾向,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引领大众传媒向更加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不良倾向分析不足、提示等。

谢谢!在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发展如日中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

一些媒体过于商业化,为了吸引眼球和赚取利润,不择手段地追逐煽情和低俗内容,影响了社会风气和价值导向。

一些媒体存在着偏见和不客观的报道倾向,偏向于特定政治势力或利益集团,造成信息传播的失衡和不公正。

一些媒体缺乏自律和责任感,频繁传播虚假信息和谣言,给社会带来了恐慌和混乱。

在和谐社会中,大众传媒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

需要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规范,防止媒体的不良倾向进一步加剧。

媒介融合背景下负面舆情案例中的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背景下负面舆情案例中的舆论引导

媒介融合背景下负面舆情案例中的舆论引导作者:刘英来源:《新闻爱好者》2017年第02期【摘要】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一家独大的舆论格局,形成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并存的舆论新格局。

负面新闻的信息快速传播,尤其是负面舆论的爆发极易引发社会恐慌与不满情绪,因而做好对负面舆论的引导非常重要。

【关键词】媒介融合;负面舆情;舆论引导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APP等多种渠道获得海量信息,并选择性记忆与理解自己所偏好的信息。

负面新闻发生后,人们就会通过各种途径看到关于事件的正负面舆论。

在独具自由性和匿名性的网络空间里,偏激的情感、偏颇的观点容易被无限制地宣泄,因此突发事件的负面舆论将会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

若不及时加以疏通引导,负面舆论将会引爆舆论危机,对政府、新闻媒体、公众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必须加强对负面舆情案例的正面引导。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一)舆论格局多元化“媒介融合”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教授契尔·索勒·普尔在其著作《自由的科技》中提出,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时至今日,学界对于这一概念并未形成明确统一的认识,笔者在此借用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的论述,“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相交融的状态”[1]。

网络崛起的新媒体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单向传播的模式,尤其是微博、微信作为重要的新媒体平台,其自发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的特征改变了传播生态,成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传播、互动及搜集有效信息的重要平台和阵地,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平台,具有快速传播、即时互动、全民参与的优势。

媒介融合给传媒生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舆论格局也因此发生深刻的变革。

(二)用户生成内容媒介融合状态下,各类社交媒体繁荣,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信息表达的有效渠道。

网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得到提升,不再甘心做“沉默的螺旋”,而是常常作为舆论场的表达主体和信息发布者。

开题: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环境”的负面功能

开题: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环境”的负面功能

1.论题、背景和意义论题: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环境”的负面功能媒介环境是指由各种媒介,如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营造的一种社会情境,这种社会情境是传者、受者等多方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种结果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是个体行为的推动力量,甚至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类时刻处于媒介环境之中,信息传播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

这种信息可能会给个体,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又该怎样避免这种现象呢?背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

与此同时花样翻新的传播媒介也层出不穷,网络博客、手机媒体等为人类带来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同时,不良信息充斥着大众传媒系统以及私人信息环境中,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信息污染现象,给个体的生活、学习以及整个社会带来消极影响。

媒介环境的负面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各种各样的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如,、暴力信息、虚假信息、反社会信息;二是某种信息通过报道后,广为人们所知,这种信息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改变又为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如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的报告。

意义:首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媒介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市场。

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媒介极力迎合大众的喜好,越发媚俗。

媒介的商业化表现导致其传播内容缺乏艺术性、知识性。

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式下,探讨媒介环境产生负面功能的原因。

其次,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介环境产生了哪些负面功能。

探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程度。

最后,探讨抵制、消除媒介环境产生的负面功能的途径,更好的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

2. 研究基础(1)“彭宇案”和“小悦悦”事件的相关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震动,对于媒体是否应该报道类似的新闻,应该怎样报道,这样报道的后果是什么样的,引发了各界的大讨论,关于媒体环境产生的负面功能的批判的文章是我写这篇论文的一个灵感来源。

(2)传播学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我研究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环境带来的负面功能的基础。

新闻媒介的负效应举例

新闻媒介的负效应举例

新闻媒介的负效应举例【篇一:新闻媒介的负效应举例】新闻媒介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1、新闻媒介把整个世界呈现在人们眼前,但新闻失实,信息污染干扰误导受众。

一方面,新闻事业具有沟通情况,提供信息的功能,新闻媒介通过大量的新闻、评论、广告,把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庞杂的信息呈现给受众,为受众的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新闻媒介通过新闻选择和议题设置,构筑起虚拟的媒介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媒介环境与真实环境并不一定相等,从而有可能为受众提供错误的信息,误导受众。

新闻媒介连接了世界,却淡漠了人际关系。

一方面,新闻媒介具有进行宣传,整合社会的功能,媒介不仅将个人与社会连结起来,而且通过广泛的报道与宣传,加强了世界各国各地区彼此的了解与交流。

另一方面,新闻媒介为受众营造的仅仅是一个虚拟的现实,新闻媒介的出现,使得大量亲身传播为通过媒介的大众传播所取代,人们与世界的联系表面上加强了,实际上却忽略了和身边的人的人际交往。

3、新闻媒介丰富了知识,却降低了思考能力。

一方面,新闻媒介具有传播知识、提供娱乐的功能。

媒介通过其所提供的大量信息,向受众传播了大量丰富的知识。

另一方面,媒介所传播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且往往良莠不齐,真实性有待考察,失之肤浅,受众沉湎于其中,往往无法独立思考,被媒介牵着鼻子走,而且与媒介的大量接触往往会挤占通过其他渠道学习知识的时间,由此造成思考能力的降低,人们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有下降的危险。

4、新闻媒介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却诱发了个人无限的欲望。

一方面,媒介的出现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从媒介出现以前的纵向比较的习惯,转变为现实的横向比较,从而从安于现状到不满现状,最后来改革现状,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

另一方面,媒介有时会给人带来不切实际的虚荣心和诱惑,引发个人的无限欲望,如果这些欲望没有诉诸良好的途径,而是走向极端,就会造成社会的潜在威胁,也对个人的健康发展不利。

5、新闻媒介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却污染了社会空气。

浅谈媒介负面报道的社会效果

浅谈媒介负面报道的社会效果

浅谈媒介负面报道的社会效果作者:张帅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1期【摘要】媒介的负面报道通常为对反常和消极事件的报道,其主观目的是为了揭示问题,以维护受众的知情权。

然而其达到的传播效果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本文从这两方面分别论述负面报道传播的心理机制,探讨负面报道的心理传播过程,并为规避消极影响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负面报道积极效果消极效果一、负面报道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往往对显著的人、有趣的人或事、反常的现象等内容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坏消息”在新闻选择中往往被看成是真正的“好消息”。

“负面报道”的概念最早由19世纪《纽约太阳报》的编辑约翰·伯卡特提出,他的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已经流传了一个多世纪,意在强调新闻中的反常性。

负面报道主题中“不寻常”和“冲突”这两个要素在西方新闻价值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负面报道因为能够吸引眼球而极具市场价值,所以这类新闻题材是西方记者格外重视的。

国内学者将负面报道定义为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通俗地讲,它是灾难性事件和破坏社会行为秩序的事件所传达出的信息。

但负面报道处理得好,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发现社会问题,剔除社会糟粕。

二、“负面报道”的积极效果负面报道往往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在一定范围之内对解决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

1、负面报道有助于加强民众对新闻事件的认知负面报道可以加强对新闻事件的认知,从而进一步引起我们对自身行为活动的审视,有助于塑造公民的现代人格。

如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报道,可以使民众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通过对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丑恶现象的揭示,可以增强民众对整个社会和世界的认知,并最大限度地激发民众的正义感和公民意识。

2、负面报道是媒介履行社会监督职能的表现通过媒介将出现的问题直接反馈给民众,启动社会预警机制。

人类通过负面报道得知自然、社会的病症,对可能发生的天灾人祸产生了警惕心理,找寻最佳的解决方式,及时纠正错误的行为,规避风险,减少损失。

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不良效应分析

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不良效应分析

信息时代媒体传播的不良效应分析作者:李俊松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9期李俊松(中国计量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摘要:现在媒体体在报道社会热点事件中越来越多地围绕着人们的猎奇心理、消遣心理等展开并引发了诸多关注。

然而在当前以市场为导向和消费理念至上的社会中,传媒娱乐化呈现出了主流态势。

网络的出现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介传播塑造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由庸俗化的新闻和对带有负面信息的“过分”报道所产生的不良效应,提醒媒介的传播者不能一味投大众所好,需要对社会传播责任有更清醒认识;而这些关注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人们所谓的的言论自由和民主是应当被质疑的。

因此,对于媒介的监督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机制。

关键词:媒体;传播;不良效应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18-0118-02当前许多年轻人价值观的真空状态和中国文化的缺失,实际上对媒体提出了一个非常高的要求,继续迎合大众口味还是回归到对道德价值重建的关心?网络成为了许多网民宣泄的一个途径,这其中有利有弊。

对网络社会中舆情的观察,让我们看到了在消费观念遍及的时代里人们的“浮躁”以及社会底线的降低,甚至2010年“淡定”这个热词的高频出现使得我更加关心当下人们对于新媒体传播出的各种信息处于怎样的一种态度。

博客和微博的广泛使用,又给予了个体充分发挥媒介功能的作用,个体作为一个信源传播能否在对大众媒体形成一点挑战的同时又起到一个对大众媒体的监管作用,他们是否又会和大众媒体“同流”呢?如果,意见领袖做着重复复制、添油加醋的活动,那么我们会面临怎样一个负导效应的结果?本文意在引起媒体人去更多挖掘新闻信息中的正面价值,而对负面信息进行真实传播时要避免甚至减少“负面报道”。

一、信息传播中不良效应的产生如今,绝大多数的人们正处在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的电子信息化的生活空间中。

互联网的诞生打破了以往传统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种种局限,Tyrone Adams和Norman Clark提出:网络媒体既是一种“宏媒体”(macromedia),也是一种“元媒体”(metamedia)。

以批判视角解读媒介融合对人的影响[权威资料]

以批判视角解读媒介融合对人的影响[权威资料]

以批判视角解读媒介融合对人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王菲博士认为:“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不可否认,媒介融合促进了媒介更好更快地发展,使不同形态的媒介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内容与服务。

但究其根本,媒介融合始终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产生的,而科学技术本身就是“双刃剑”。

因此,我们在享受媒介融合带来的诸多益处时,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与之相伴的弊端。

本文从批判的视角切入,深入解析媒介融合对人的认知、观念、行为三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

媒介融合加大了人们对于客观环境的认知偏差媒介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众通过简便的方式接收到多样化的信息内容。

在媒介融合的第一阶段――媒介互动层而,媒介呈现给受众的信息只是表面上的多样化。

一方面,数字化技术把文字、语音、影像等不同的信息形式转换为相同的数字产品,使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媒介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差异性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传统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受众资源,将内容廉价提供给新媒介或者通过自办网站吸引受众,都只是简单地将信息由传统媒介复制到新媒介,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加工。

另一方面,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介的快速发展,使普通大众也成为信息生产者。

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直接导致了信息数量的激增。

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信息,人们极有可能迷失在信息的海洋中,在大量的无效、重复信息中浪费时间、精力,无暇分辨现实环境与媒介所呈现的“拟态环境”之间的分别。

媒介融合发展的第二阶段――媒介整合,即媒介组织结构性融合。

这一时期多种不同类型的媒介联合起来形成媒介集团,基于利益而形成的媒介集团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权衡利弊,剔除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对新闻信息进行筛选、报道、评论,利用集团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进行传播,互为议程设置。

意见市场完全被少数几家寡头垄断,意见的多样性难以保证,受众对于环境的认知也被少数几家传媒巨头操纵。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媒介营造“拟态环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摘要】如今的信息社会中,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媒介营造拟态环境的原因,探讨其社会负面影响,总结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媒体;拟态环境;社会负面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习惯于接受和理解各种媒介信息,将自己置身“拟态环境”中。

在媒体市场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营造的拟态环境给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给社会带来了危害。

一、拟态环境和信息环境的环境化1、拟态环境20世纪20年代,美国学者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等论著中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

拟态环境,也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李普曼较早意识到大众传播媒介营造的这一特殊信息环境,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制作了一个“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图式,也很好地表达了李普曼的认识。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较早提出“信息环境的环境化”概念的是日本的传播学者藤竹晓。

1968年,他就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环境化”问题。

如果不能正确的理解“信息环境的环境化”问题,媒介营造的拟态环境会被当成真实的社会环境来认知,这时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二、媒体在营造哪些不良的拟态环境1、散布一些无中生有的假新闻一般来说,假新闻分为三种:纯属凭空捏造的假新闻;新闻部分失实;媒体通过主观臆断得出结论的假新闻。

2007年发生的“纸馅包子”事件只是假新闻的“冰山一角”,越来越多的假新闻正在被揭穿,人们开始怀疑媒介环境的真实性。

近年来金庸“被”死亡的假新闻接二连三的出现,这不仅伤害了仍然健在的金庸,也导致了公众对媒体的失望。

2、媒体热衷于传播一些色情、暴力、低俗等另类八卦新闻,新闻内容大都娱乐化,营造出低俗的社会环境现代社会,无论是打开电视、翻看报纸还是浏览网络都会发现新闻里除了娱乐就是娱乐。

在当下,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庄重。

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

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

媒介消极暗示的影响、成因及反思大众传播媒介每日提供丰富的信息,媒介对公众的影响日益加深。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消极暗示这种负面效果,受众不是从正面理解和把握事实,反而从中吸取“教训”,强化与媒介期待相反的观念,媒介传播本身的问题值得反思。

媒介消极暗示的概念、表现及影响1.概念。

北美媒介环境学核心的理论命题之一“媒介偏向”是本文探讨媒介消极暗示的理论基础,“媒介偏向”理论阐释了“传播媒介不是中性的、透明和无价值标准的渠道”,并进一步指出:“每一种媒介独特的物质特征和符号特征都带有一套偏向(bias)。

这种偏向以暗示的方式作用于受众。

暗示是一种传播方式,即不是通过直接的说服或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

媒介在选择组织事实材料进行报道的过程中,是隐含着一定价值倾向的,但这种价值倾向性会被受众从相反的角度理解,同时其他干扰因素也在起作用。

2.表现。

2006 年南京“彭宇案”中,做好事反被诬,媒介报道后引起舆论强烈反弹,是媒介消极暗示的典型表现。

在“彭宇案”一审判词中,法官宣称“没有人会多做事情帮助一位陌生人是一个常识” ,随即引起社会一片哗然。

既然做好事倒霉,那就不如莫管闲事,社会冷漠由此有了堂而皇之的借口。

在“小悦悦事件”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曾对 4065 人进行在线调查,在受访者眼中,“南京‘彭宇案'等案例的报道暗示公众做好事可能会吃亏” 占 65.7%。

媒介报道突出呈现做好事的成本,将“扶老人被讹”炒作成新闻热点,因此,“天津许云鹤案”、“重庆万鑫案”等类似事件相继发生,各地不同版本的“彭宇案”纷纷涌现,给社会留下“做好事会被讹”的印象。

3.影响。

通过网上搜索,笔者搜集了近年来与“彭宇案”相似的典型案例。

综观历年来关于类似“彭宇案”的新闻报道(见下页表),新闻媒介将新闻事实传达给受众,并未教导受众不去救助他人,但受众的反应除了谴责讹诈者之外,就是冷漠置之,将他人被讹的遭遇输入自己的大脑,形成前车之鉴似的教训,不断强化明哲保身的冷漠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