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1[1]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整理汇总(1-10课)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大运河的开通:(1)时间与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2)运河三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并连接五大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4)大运河的开通作用:①加强了南北交通②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③大大促进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1.隋朝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3.武则天及其统治: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4.贞观之治: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开元盛世”1.唐朝的社会经济:(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隋文帝的统治(“开皇之治”)1.措施:(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3)注重吏治2.意义: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

三、隋朝大运河1.目的:①加强南北交通;②根本原因: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河段: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从北往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涿郡—永济渠—洛阳—通济渠—淮水—邗沟—江都—江南河—余杭)3.长度、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 意义(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

四、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1.短命王朝,二世而亡。

2.皆因引发农民起义被推翻。

3.都有重要政治制度沿用多年:秦朝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有科举制。

4.都有著名工程存世:秦朝的长城和隋朝的大运河(赵州桥)。

5.都是结束重大分裂时期完成的统一。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二、“贞观之治”(唐太宗的措施)1.措施:(1)政治方面:①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任用富于谋略和善断大事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2)经济方面:注重发展生产,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3)生活方面:崇尚节俭。

(4)文化方面: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5)民族关系: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

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6)对外关系: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印度)求取佛经,促进了唐印文化交流。

2.意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七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七下知识点总结一、秦朝的统一与建设1. 统一中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秦始皇嬴政建立。

•秦朝实行了统一的法律制度和标准的货币制度,加强了各个地方的行政管理。

2. 秦朝的政治制度•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以皇权为中心,大权集中于秦始皇和其官僚集团。

•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设立郡县官员以加强地方行政管理。

•秦朝还设置了丞相和宰相等职位,建立了一套相对规范的官员选拔和升迁制度。

3. 秦朝的经济建设•秦朝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修筑了著名的灵渠和秦渠等灌溉工程,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秦朝推行了标准的徭役制度,加强了对农民的控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秦朝还积极发展经济,推行货币制度,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和控制,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西汉的兴盛与衰落1. 西汉王朝的兴盛•在汉高祖刘邦的统治下,西汉王朝建立并取代了秦朝。

•西汉王朝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了郡县制,推动了地方的行政管理。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曾多次入侵,西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并保卫边疆。

2. 西汉王朝的经济发展•西汉王朝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重视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的地位,稳定社会秩序。

•西汉王朝还积极开展冶铁、制盐和制瓷等手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西汉王朝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发展商业,如设立市舶司、修建商路等。

3. 西汉王朝的衰落•西汉末年,各地农民不堪重负,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造成社会动荡。

•西汉王朝内部贵族豪强割据,造成统治的混乱。

•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西汉王朝的灭亡和新的王朝的建立。

三、东汉的兴起与崩溃1. 东汉政权的建立•东汉王朝由刘秀刘备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三次统一政权的建立。

•东汉王朝继续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

2. 东汉时期的疆域变化•东汉时期,辽东被辽东侯董卓兼并。

•后来,东汉王朝的疆域逐渐扩大,收复了失地,并与北方的鲜卑联合抗击强大的匈奴。

3. 东汉王朝的经济发展与崩溃•东汉王朝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推动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开展消费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开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

2、开凿的目的:① 加强南北交通② 稳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___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注重总结历史经历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2、注重开展消费,减轻人民负担;3、崇尚节省;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拟清明,经济开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那么天武那么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历史上称武那么天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省二、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耕技术的开展:育秧移植栽培(2)茶叶消费的开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良:曲辕犁、筒车2、手工业(1)丝织业(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商业(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2)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时机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开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开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消费: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知识点总结如下: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 隋朝的统一与大运河隋朝的统一: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朝统一。

大运河的开凿: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建立:618年,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唐太宗采取了各种政治经济措施,使得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3. 开放的社会风气与科举制开放的社会风气: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社会呈现出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科举制的确立:隋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唐朝逐渐完善了科举制度。

4. 盛唐气象唐玄宗前期,唐朝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国家繁荣富强。

唐朝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非常发达,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长安、洛阳、扬州等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

唐朝与亚洲、非洲、欧洲的国家都有广泛的往来,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李白、杜甫等诗人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第二单元多元文化交融和国家认同5. 安史之乱与唐朝的衰落安史之乱:唐朝后期,地方节度使权力不断增强,中央权力衰落,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唐朝的衰落: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上,中央权力衰落,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增强;经济上,国家财政困难,土地兼并严重。

6.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宋朝的建立五代十国的更迭:唐朝灭亡后,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五个朝代,称为五代;在南方和河东地区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的更迭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朝的建立: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的建立使得中原地区重新统一。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特点:繁荣一时,二世而亡)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隋文帝杨坚,年号开皇,史称“开皇之治”)2、隋朝的统一:(1)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初的统治的巩固:(1)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4、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1)客观条件:1人民渴望统一;2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经济的发展;(2)主观条件:1隋文帝励精图治;2陈后主荒淫无道。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1、开通者:隋炀帝2、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时间:605年开始4、大运河的规模:1一中心两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2共分四段(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连接五大水系(从北到南):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

5、地位:全长2000多公里,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6、意义(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7、评价隋朝大运河1积极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消极影响(后果):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因此而亡国)8、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有利条件(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大运河?)1隋朝时,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2隋文帝统治时期,国家经济繁荣,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前期,经济发达,国家实力增强,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经济保障)3利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作基础。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历史总结知识点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封建制度和帝制两种不同的演变过程。

先是封建制度,然后是由宗法制度过度到三纲五常制度。

从商代开始出现封建制度,西周在封建制度上进一步发展。

由周公旦重修周礼,确定宗法制度后出现了三纲五常制度。

2. 中国封建王朝的兴衰中国的封建王朝在七年级历史课本中有所呈现,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兴衰,如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

同时,也要学习这些朝代的特点和代表性人物。

第二章世界文明古国的兴起1. 埃及文明埃及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河流、农业、宗教、金字塔等方面的知识。

2. 希腊文明希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希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学习希腊文明的过程中,需要对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城邦、奴隶制度、战争、建筑技术、哲学、戏剧、奥运会等方面有所了解。

第三章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七年级下册历史中,学生需了解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宗法制度、三纲五常制度、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农民起义等。

2. 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学生需要了解封建社会的经济生活,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兴起、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兴起等方面的知识。

第四章近代中国的变局1. 近代中国的动荡七年级历史下册要求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动荡。

从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清朝的衰落和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等方面都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2. 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近代中国受外部侵略的同时,还面临了国内割据的问题。

了解近代中国的外部侵略和国内割据对于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情况至关重要。

第五章世界民主史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生需要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生和发展,并且了解工农联盟。

2. 世界各国的民主和专制转变历程学生需要了解世界各国民主和专制转变的历程,包括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民主和专制转变过程。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秦始皇统一六国1.秦国的地理位置和国君2.六国割据的原因3.秦始皇改革的措施与成果4.统一货币和文字的作用5.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第二章:汉朝的创始与发展1.刘邦的成长经历2.汉朝的建立和国君3.西汉的封建制度4.汉武帝时期的内政和外交5.丝绸之路的开辟第三章:中古时期的繁荣与变革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2.中古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成就3.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4.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变革5.唐代的经济、文化和科技成就第四章:源于中国的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和贡献2.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及其特点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符号和象征4.五经与四书的内容介绍5.儒家思想的发展和意义第五章:民族融合与团结1.五胡乱华及永嘉之乱的原因和结果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分裂和融合3.唐朝的北方和西边民族政策及其成果4.西夏和辽金的兴亡和影响因素5.元朝时期的统治政策及其成就第六章:中外文化交流1.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和渠道2.唐代的文化交流3.元明清时期的文化交流4.中西文化交流的启示和反思5.中国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第七章:现代中国的开端1.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背景2.戊戌变法的主张和失败原因3.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4.辛亥革命的过程和意义5.五卅运动的主张、活动和影响总结七年级历史下册的重点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

了解这些历史知识点对学生对于自己所处之时代和国家的认识起到重要的作用。

同时这些知识也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了解和传承。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1 原始社会1.1.1 元谋人和北京人- 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生活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前、距今约70万—20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学会用火、采集和狩猎1.1.2 山顶洞人- 生活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生活时代:距今约3万年- 生产、生活状况:使用打制石器、磨制和钻孔技术、采集、狩猎和捕鱼、懂得爱美和死后埋葬1.2 部落联盟1.2.1 炎帝与黄帝- 炎帝与黄帝的关系: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曾进行阪泉之野之战,后来炎帝族战败,归顺黄帝族,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 华夏族的形成:炎黄战败蚩尤后,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2.2 尧舜禹的传说- 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 传说中的禅让:尧将部落首领位置让于德才兼备的舜,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部落首领的位置让于治水有功的大禹。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2.1 夏商西周2.1.1 夏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建立者:禹- 都城:阳城2.1.2 商朝-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建立者:汤- 都城:亳2.1.3 西周- 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 建立者:周武王- 都城:镐京- 制度:分封制2.2 春秋战国2.2.1 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2.2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2.2.3 商鞅变法- 时间:公元前356年- 内容:确立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废除旧贵族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 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第三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3.1 秦汉3.1.1 秦朝- 建立时间:公元前221年- 建立者:嬴政- 都城:咸阳- 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3.1.2 汉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

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归纳一、古代文明的发展1.世界早期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等。

2.中国古代文明:夏、商、周三代历史、青铜器的制作与使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3.中华文明的形成:夏、商、周的建立及特点。

二、中国古代的历史1.夏、商、周三代:夏朝的建立和衰亡、商朝的兴起和崩溃、西周的克服封建贵族的努力。

2.周朝的封建制度:西周封建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3.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与崩溃,诸侯的割据与战争,思想家的崛起与争鸣。

三、古代科技与文化1.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

2.古代文化:神话传说、祭祀制度、文字的发展与演变、甲骨文的意义。

四、中国古代经济与社会1.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与演变,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2.商业与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商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及特点。

3.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

五、古代历史人物1.夏代人物:禹、舜等。

2.商代人物:商汤、商湣公等。

3.周代人物:周公旦、鲁班等。

4.春秋战国思想家:孔子、孟子、墨子等。

六、古代历史事件1.夏商周的建立: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起、周朝的建立。

2.西周的兴起与巩固:周公旦的政治改革、周公旦的道德文化。

七、历史文化名词解释1.夏、商、周三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2.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社会制度。

3.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科技发明,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上是初一下册历史重点知识的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

透视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深度整理第一章:古代文明的发展1.1 古埃及文明- 地理位置与尼罗河流域- 非洲东北部的古埃及国家- 金字塔与法老- 象形文字1.2 两河流域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汉摩拉比法典- 宗教信仰与神话故事1.3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 佛教的诞生1.4 古中国文明- 夏商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二章:古代文明的交流与碰撞2.1 丝绸之路的开通- 张骞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的路线与贸易2.2 亚历山大的东征-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帝国与希腊化时代2.3 罗马帝国的扩张-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 屋大维与罗马的法律制度2.4 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宗教的传播与变革第三章:中古时期的历史变迁3.1 伊斯兰教的传播- 穆罕默德与伊斯兰教的创立- 阿拉伯帝国的兴起3.2 欧洲的封建制度- 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封建等级制度与庄园生活3.3 东亚的封建王朝- 隋唐时期的繁荣-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科技成就3.4 蒙古帝国的建立- 成吉思汗的统一- 蒙古帝国与四大汗国第四章:近代历史的转折4.1 文艺复兴运动- 但丁、达·芬奇与莎士比亚- 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4.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新教与天主教的冲突4.3 探索新航路- 哥伦布发现美洲-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4 英国工业革命- 瓦特与蒸汽机- 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全球扩张第五章:现代历史的演变5.1 美国的独立战争- 华盛顿与独立战争- 美国的诞生与宪法制定5.2 法国大革命- 罗伯斯庇尔与雅各宾派- 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一帝国5.3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与《资本论》-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5.4 第二次世界大战- 纳粹德国的崛起- 珍珠港事件与战争的全球影响5.5 冷战格局的形成- 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北约与华约的对抗第六章:当代世界的挑战与机遇6.1 联合国的作用与挑战- 联合国的成立与宗旨- 和平与发展的问题6.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6.3 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 两次海湾战争- 9·11事件与全球反恐战争6.4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史》- 《世界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以上是关于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深度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的繁荣与启蒙一、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夏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联盟,商汤铲除夏朝之后建立了商朝。

商朝:商朝是中国史上第一个有确凿史料记载的朝代,商朝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大夫与王结合的军事封建主义社会。

周朝:周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重要的朝代,它改变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形式,实行了一个大一统的政权。

周朝以分封制度加强皇权。

二、中华文明的开端1.黄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中国的母亲河 - 黄河,流经8个省区。

国内干流主要沿陕西渭北平原进入黄土高原,并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半干旱地区。

2.黄河流域的发展: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在黄河流域,中国形成了以早期的农耕、城市和国家为标志的华夏文明。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时期之一,以地区战争而著名。

战国时期,中国各国争夺霸权,封建制度日益加强,孔子、老子、孙子等众多思想家达到了巅峰。

2.春秋战国时期的状态: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处在由分封制向等级制度的过渡时期,东周王朝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四、秦朝的建立1.秦国的迅速发展:秦始皇嬴政在位期间迅速统一了全国,被称为“嬴政统一中国”,实现了“封国变郡县”、“接壤变界河”、“量兵变质”的重大改革。

2.‘’ 嬴政的政治制度改革以及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秦国从一个小国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最终完成了中央集权的目的。

第二章中国古代经济的繁荣一、周朝的农业生产1.农耕业生产的基本状况:周朝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系统之一,以家庭为基本单位,核心工具是犁、耙、镢。

2.农业技术的发展:周代的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耕地和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大规模应用。

周朝的农业生产水平非常高,足以支撑周朝统治的稳定。

二、商朝的商业贸易1.商朝的贸易货币:商朝在贸易中主要使用金、铜、铁、布料等为货币,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日常用品和奢侈品。

2.商朝的贸易网络:商朝对外贸易范围较广,商贸活动分布在华中、华南地区,并且由于货物的交换收益,商贸贸易收益预期较高三、秦汉的手工业发展1.手工业的基本情况:秦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服装制造业和冶铁业是其中一个显著特征。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下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被认为是中国的一个开始。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统一。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魏、蜀、吴。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北方的统一。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历史时期,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

4. 唐宋元明清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对中国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时期。

二、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时期埃及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在古代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它的水源丰富,有利于埃及的农业发展。

法老是埃及的国王,他在政治、宗教和军事等方面拥有重要的地位。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的建筑杰作,它是埃及的国家标志。

埃及文明的兴起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古希腊时期希腊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雅典民主是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它对世界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代希腊的体育盛会,它对世界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世界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3. 古罗马时期罗马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古代文明,它对世界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罗马的凯撒大帝是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对罗马的政治和军事有着重要影响。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七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世界的兴起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世界的兴起。

我们了解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古代世界的兴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早期人类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早期人类主要是以狩猎、采集为主要方式来获取食物和生存。

他们生活在野外,不固定居住。

这一时期的人类还没有掌握农业技术,属于迁徙生活的阶段。

2.农业的产生以及农业革命农业的产生意味着人类社会从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产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人们开始在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放养畜牧,逐渐形成了农耕和畜牧业。

3.古文明的兴起古文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各个国家先后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古文明,比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国黄河文明等。

第二章:世界古代文明的互动与交流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古代文明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个文明的发展。

1.古代世界文明的交流方式古代世界的文明之间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比如商业贸易、战争征服、道路建设、宗教传播等。

2.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在古代,有许多重要的文明之间进行了交流与互动,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等。

3.古代世界交流的作用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各大文明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

第三章:古代东方文明国家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在这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文明国家的兴起以及其文化特点。

古代东方文明国家主要指的是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和中东地区的文明。

1.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特点主要包括中华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古代科技及艺术等。

2.印度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文化特点印度古代文明是印度次大陆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古代文明,在佛教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印度文明的特点。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历史概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和反映,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其研究方法包括考古、文献、语言、人类学等。

二、古代文明1.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从中国的三皇五帝时期开始,中国文明就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汉朝时期,中华文明达到了顶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印度古代文明印度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主要表现在宗教、语言、哲学、文学、建筑、医药、数学等方面。

古印度所发展出的印度教、佛教等宗教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中世纪1.欧洲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是指公元5世纪至15世纪的时期,也是欧洲的黑暗时期。

在这个时期,欧洲社会经济落后,科技水平相对低下,政治体制也非常落后。

2. 阿拉伯中世纪阿拉伯中世纪是指公元七世纪到十三世纪阿拉伯地区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阿拉伯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数学、天文学、医学、地理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四、近现代史1. 近代中国史近代中国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

这段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包括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2. 近代世界史近代世界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末的欧洲。

这个时期,欧洲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蓬勃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主流。

同时,欧洲也出现了诸如世界大战、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五、历史思维历史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了解历史时所应具有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其核心是对史实的分析和应用。

历史思维需要具备审视、分析、推理、评价等多种技能,旨在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并从历史中获得启示。

六、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应该准确、全面、简洁、生动,课文应该结合历史事件和人物,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判断等方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观念。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历史概述1. 夏商周时期-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朝代,甲骨文是其代表性文字。

-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2. 秦汉时期- 秦朝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统一度量衡、文字、法律。

-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汉武帝时期开辟丝绸之路,实行郡县制。

3.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

- 两晋时期,西晋短暂统一后,中国进入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民族融合。

4. 隋唐五代十国- 隋朝统一中国,开凿大运河,实行科举制度。

-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盛世,唐太宗和唐玄宗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

- 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战乱频繁。

5. 宋元明清-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

-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统一中国。

-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央集权。

-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乾隆时期国力达到顶峰,但晚清时期西方列强入侵。

二、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与晚清改革-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科技来自强。

2. 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 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国共两党斗争。

3. 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国共合作,全国统一战线抵抗日本侵略。

- 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最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运动。

-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体制转型,对外开放。

三、世界历史概述1. 古代文明-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 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和教会的影响。

2. 近现代史-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工业革命。

- 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的光荣革命、法国大革命。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古代文明1. 大河文明大河文明是指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古代文明。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这里出产了许多古代文明的标志物,如龙的图案、龙骨、龙牙、龙骨文、龙舟、龙文化等。

长江流域则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国家的传统发源地。

2. 夏、商、周三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时代。

商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确实考古纪录的朝代。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

3. 殷墟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古代城市遗址,位于今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省安阳市。

殷墟是关于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现在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留。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政治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的政治制度,它有着非常特殊的体制,其中包括一个君主和许多农民。

封建制度是一种以个人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

2. 君臣制君臣制是指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区之中的合法君主和臣民之间的一种权力关系。

在这种制度之中,国家的政治权力集中在君主手中。

3. 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分配制度。

每个井田都按照土地面积、土地品质等按照推测制度确定了租金的数目。

第三章秦朝和汉朝1.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建立了秦朝,使得中国进入了统一时期。

在秦朝期间建立了许多中国历史上的标志物,如兵马俑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法典——《秦律》等。

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着漫长历史和辉煌成就的朝代,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些伟大成就,如汉字、汉服、汉风、汉唐等。

3. 汉唐文化汉朝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显赫的朝代,它们的文化影响之下是中国历史的久远而广泛的。

汉唐文化的传承使得中国历史得以保存下来,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核心部分。

第四章丝绸之路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之一。

它是古代中国与欧亚之间的贸易通道,是连接中国、中亚、西亚、东欧的重要商路。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和金字塔- 象形文字和宗教信仰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 苏美尔人和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和空中花园3.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的形成- 佛教的起源和传播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 青铜器和甲骨文- 封建制度和诸子百家二、中世纪时期的重要事件与文化1.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 罗马法律和建筑-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伊斯兰文化和科学的贡献3. 中世纪的欧洲- 封建制度的确立- 教会影响和十字军东征- 文艺复兴的萌芽三、近现代历史的转折点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和地理大发现2.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 社会阶级和工人运动3. 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的变化 -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 殖民地的反抗与独立运动 - 世界一战和二战的影响四、现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1. 冷战与国际关系-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时期的代理人战争-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2. 全球化与科技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信息技术革命-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3. 当代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日期和详细解释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在撰写历史报告或复习时,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资料和分析,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都城:长安2、隋朝的统一时间:589年思考: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1)隋朝: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2)陈朝: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陈后主骄傲自大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的意义(影响、作用)(隋朝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1)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同秦朝)(2)开创了一系列的新制度(3)开凿了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大运河(4)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上启下)二、“开皇之治”隋文帝的统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发展生产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图)3、意义:(1)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创造力(2)大大加强了南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4、评价:积极方面:意义消极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

5、从东汉末年到隋统一前近400年,是大一统国家形成以来时间最长的分裂时间。

7、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同之处:(1)都结束了我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

(2)都制定了许多重要制度,在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3)都兴建了重要工程(4)都只有2个皇帝,存在时间很短(5)都因为暴政,引起人民的反抗8、隋朝的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暴政,大运河只是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朝灭亡原因:大兴土木(修建洛阳),数次对外战争(三征高丽),酷虐残暴2、概况: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定义: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

2、原因:表格3、内容:政治上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完善三省六部制经济上改革赋役制度,轻徭薄赋(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也可以用实物代替)文化上完善科举制法律上修订法律、宽省刑法民族关系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1、唐太宗重用人才: 房玄龄、杜如晦5、评价唐太宗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表格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

第3课“开元盛世”一、女皇武则天巩固统治1、加强中央集权:①重用酷吏,使用恐怖政策;②将唐初的《贞观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③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创设殿试、武举2、农业;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减轻农民负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史称有“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二、开元盛世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崇尚节俭(4)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在整个封建社会最强盛的时候)三、盛世经济的繁荣1、农业(1)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2)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2、手工业(1)丝织业:以蜀锦最有名(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3)冶铸业3、人口:唐初300多万户到唐玄宗时1000多万户四、唐朝疆域五、唐朝几位皇帝的顺序: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1、产生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定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3、分类:进士(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查治理政事的能力)明经(背诵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三、科举制的影响书上四、衣食住行时尚1、饮茶习俗在唐朝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唐朝人陆羽写的。

后人称陆羽为“茶神”。

2、在唐朝,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有情趣,妇女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天可汗”1、突厥:唐太宗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西北各族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拥戴唐太宗为他们共同的君主)2、唐太宗为何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1)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2)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本民族的人来管理(3)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1、吐蕃的风俗习惯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是藏族的祖先2、文成公主入吐蕃(唐太宗)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的原因:十分仰慕中原文化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使节向唐朝求婚时的情景。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①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3、金城公主入吐蕃嫁给尺带珠丹(唐中宗)尺带珠丹上表唐玄宗,与唐朝“和同为一家”唐穆宗时,唐蕃“甥舅会盟碑”成为汉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

※三、点苍山会盟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玄宗支持下统一了六诏,被封为“云南王”,定都太和城(云南大理)四、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民族与唐朝的关系今何族的祖先突厥设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与生活方式蒙古族吐蕃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通婚。

藏族南诏唐玄宗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彝族白族7、民族首领名称:匈奴——单于突厥、回纥——可汗吐蕃——赞普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1、遣唐使(阿倍仲麻吕)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唐朝与天竺(玄奘西游)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大唐西域记》三、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3、发达的对外交通。

(从陆路、海路可以到达亚洲、非洲、欧洲很多国家和地区。

)四、都城长安唐都长安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会,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城市建筑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

(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中央各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东市与西市是长安城两大商业区。

(两市营业时间:中午12点到日落前半天时间。

)五、中国人被称为唐人:说明唐朝的强盛和对外国影响大。

第7、8课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印刷术、火药是唐朝发明的。

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作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成都、洛阳是著名的印刷业中心。

2、《金刚经》868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比欧洲(1423)早近600年二、火药1、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孙思邈在他的《丹经》一书中,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

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最初的火药武器叫“火箭”,也叫“飞火”。

三、高超的建筑水平1、赵州桥(安济桥)设计者:隋朝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赵州桥的设计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

比欧洲早700多年。

四、光耀千古的诗坛诗人代表作特点李白《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豪迈奔放,想象丰富。

诗仙杜甫“三吏”“三别”反映社会现实。

诗圣1、唐朝帝王大都喜爱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杜甫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3、白居易称李白、杜甫的诗歌“吟咏流千古,声明动四夷”。

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五、雕刻艺术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内容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1、石窟艺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2、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1、秦朝与隋朝相似2、唐朝与西汉相似3、北宋、南宋与西晋、东晋相似(前朝的皇族建立)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夏、金)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1、契丹的兴起(1)契丹的生活习俗: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过游牧为主逐渐有了农耕生活。

(2)契丹国的建立:2、北宋的建立(1)北宋的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2)北宋与契丹:①北宋北伐:为了夺回被辽占领的地区(幽云十六州),遭到失败,转而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

②契丹南侵:1004年,辽军大举攻宋,到达澶州,东京受到威胁,宰相寇准主战,宋真宗亲临督战,辽军进攻受挫。

1005年,双方订立盟约,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双方和平往来长达100多年。

(3)澶渊之盟的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

(4)、对澶渊之盟的评价: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性的和议,它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这毕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3、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宋与西夏的和议:①西夏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进行贸易。

二、碰撞中的融合(民族融合)(1)奖励垦荒,学会农耕(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3)西夏还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翻译、印刷大量中原典籍和佛经;用汉字铸造钱币政权建立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辽契丹 916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汴京、东京(今开封)西夏党项 11世纪前期李元昊兴庆金女真 12世纪初期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后迁到中都南宋汉族 1127年宋高宗赵构临安(今杭州)1、辽太宗推行“以汉制待汉人”,保护发展先进中原文明的政策。

2、榷场: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1、1115年,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

2、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