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大涉外事件报道探析

合集下载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

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在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着许多内外困难的同时,中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援助和合作,中国不仅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技术和政治支持,也树立了国际形象,拓宽了外交空间。

本文将从中国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国家建设的意义来探讨。

一、背景中国建国初期的外援和国际合作,主要是为了加快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大规模的投入和技术支持。

面对这一现实,中国政府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和合作,以弥补国内的短板和不足。

同时,中国也希望通过这些援助和合作,树立起新中国的国际形象,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支持和认可。

二、主要内容1. 经济援助在经济援助方面,中国主要通过提供贷款、技术转让和物资援助等形式来支持发展中国家。

中国向一些亚非国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农业发展和教育卫生事业等方面。

例如,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塔吉克斯坦的水电站以及坦桑尼亚的港口等项目,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2. 技术援助中国在技术援助方面,通过派遣专家、培训人员和共建实验室等方式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

中国提供了众多的奖学金名额给亚非国家的留学生,在中国接受各种专业的培训,获得先进的学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此外,中国还与一些国家共建实验室,共同开发先进技术,如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建设的光纤传输项目,为埃塞俄比亚的通信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医疗卫生援助中国在医疗卫生领域也积极援助发展中国家。

中国派遣医疗队到一些亚非国家提供医疗帮助,在当地搭建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中国还向一些亚非国家提供药物、医疗设备,并培训当地医护人员。

这些援助举措不仅改善了当地人民的医疗条件,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医疗领域的声誉。

三、对国家建设的意义中国建国时期的对外援助和国际合作对国家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这些援助和合作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浅析建国初期的一边倒(1)

浅析建国初期的一边倒(1)

浅析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专业:硕14政治学**:***学号:S***********浅析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它完全是一条政治路线,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提出,是总结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产物,是严峻内外部环境下寻求国际援助发展本国经济的无奈却也是必然的选择,是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需要,,也为新中国的建立寻求了必要的国际支持和援助。

因此,“一边倒”只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对外策略。

关键词:一边倒,内外部环境,影响“一边倒”政策的含意是:在国际上联合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即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和苏联及人民民主国家的联系,反对帝国主义的封锁、侵略策略。

其实质仅仅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封锁下和苏联的压力下采取的政治方针。

“一边倒”外交政策形成于新中国建国前夕,是建国初期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指南。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宣布,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要全方位地站在苏联一边,实行“一边倒”政策。

他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的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这一边。

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在“一边倒”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与禁运,医治了战争创伤,发展了生产,在尖锐复杂的国际斗争中站稳了脚跟。

事实上,“一边倒”的外交是把双刃剑,它在保障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局限了打破封锁的战略战术,甚至使经济建设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在当时,却是新中国延续革命理念和目标的最直接选择,其实也是无奈的选择。

一、“一边倒”政策的提出过程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宣布,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要全方位地站在苏联一边,实行“一边倒”政策。

他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的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中国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这一边。

新中国初立国际外交舞台

新中国初立国际外交舞台

新中国初立国际外交舞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隆重宣告成立,这是中国5000年封建帝制历史中的重大事件。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面临的外交环境变化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态度,新中国政府着手开展外交活动,为国家赢得了广泛国际支持和好评。

本文将着重探讨新中国初立国际外交舞台,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之初,取得的成就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深刻变化。

由于国际社会中尚未统一认可新中国的存在,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主张“争取国际地位,重视中外宣传,加强同外国人民联系”,并及时组建了外交机构,以开展对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吸引了西方国家的注意,其中美国和西方国际阵营对新中国的成立表示反对,但是苏联和东方阵营国家大多数支持新中国。

当时的中国国际论坛毛泽东成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全球范围内的广大国家所认同和信任。

1955年,中国曾举办过亚非会议,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高度赞誉。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被联合国承认为合法成员,第一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朱棣文更成为联合国成员国驻联合国的首任大使。

二、中国如何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随着新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攻击也不断加强。

美国之所以进行针对中国政权的反华运动,是因为中国已向苏联决裂,成为苏联的战略对手,至此,美苏关系开始重要起到两极的平衡作用。

美国利用被认为对中国有特殊意义的政治和事件,诸如“台海危机”和“文化大革命”等活动,来挑起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困境和紧张形势。

针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巧妙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维护着自身国家的和平,以及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及影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自1949年诞生以来,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国家。

当前,世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日益成为全球一个重要的国际力量。

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史

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史

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史
建国初期,中国外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内战争和经济破坏给国家
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外交方面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然而,中国政府采取了
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来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并在其成立初期就加入了联合国。

中国政府
还积极倡导亚洲和世界各国的独立和解放运动,并为亚非拉各国的团结合
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5年,中国政府还发起了亚洲-非洲会议,为发展
中国家的合作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外交进一步扩大了其国际影响力。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外交行动,与周边和远方国家发展了广泛的
合作关系。

中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努力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21世纪以来,中国外交不断取得进展。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并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还提
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以促进区域和全球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总之,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史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历史。

中国政
府通过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外交将面临更
多的机遇和挑战,但相信中国将继续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第一次边境对外事件的胜利中葡“关闸事件”始末

新中国第一次边境对外事件的胜利中葡“关闸事件”始末

新中国第一次边境对外事件的胜利:中葡“关闸事件”始末作者:马涛来源:《世纪桥·纪实版》2009年第10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同葡萄牙政府关闸边界冲突中,我国本着“既不挑衅,又不示弱”的原则,进行还击,使葡方承认错误,向我方道歉,赔偿我方损失。

这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我国取得的第一次边境对外事件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从内地去澳门,葡萄牙政府尚未与我国建交,经过拱北海关,迎面有一座牌坊式的建筑,这便是著名的关闸。

古关闸是明代的中国政府修建的,目的是为了限制澳葡再向北扩张,关闸每月只开放六次,仅仅是为了从内地向澳门输出粮食,而平日就用六张封条封住。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的缘故,澳门暂时仍归属葡萄牙殖民者管理。

在关闸,中澳双方都设有岗哨:这边是澳门,那边是华界,各有四五个哨兵。

1952年7月15日,一宗小事差点引发一场大祸,酿成中葡之间的大战。

这就是有名的“关闸事件”。

当时进驻拱北的解放军属于华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的部下,刚刚换防不久的士兵,有许多从来没有见过外国人。

驻守关闸的葡兵之中,有些是非洲兵团的黑人,他们与解放军哨兵的岗位相距只有几十米。

一天,一名黑人葡兵突然内急,在炮楼外拉开裤子就随地撒起尿来,两位解放军哨兵从没见过黑人小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黑人士兵一见解放军哨兵笑,以为是有意取笑,不由分说便端着枪发起怒来。

他怒骂不断,这边解放军也黑着脸,虽然语言不通,但都从双方脸色上看出了不友好。

结果,黑人哨兵越来越气,拿起步枪“啪”的一枪就打过来了。

两名解放军士兵急忙还击,还投了手榴弹以示警告。

随后双方分别向各自的上司报称受到突然袭击,要求增援。

最后,双方竟然动用了野战炮和重机枪开战。

葡军哪是身经百战的解放军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就死伤累累。

冲突爆发之后,解放军部队封锁了边界,澳门每天依赖内地供应的粮油副食很快就出现短缺,陆路交通也马上中断。

关一闭,澳门即刻变成了死城,粮食、生活用水、蔬菜等民需物资都成了大问题。

援越抗法战争 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次涉外战争

援越抗法战争 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次涉外战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援越抗法战争新中国建立之后第一次涉外战争
导语: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线。

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
1950年8月,中国军事顾问团前往越南援越抗法,是我军第一次跨出国境线。

这次我军走出国境线有三个特点:出兵最少;没有出动作战部队;没有直接参与作战。

1858年,法国入侵越南。

1874年,越南王室与法国签订和约,把越南南部给法国。

1882年,法国得寸进尺,进攻越南北部,越南王室投降,于1884年与法国签订投降新约,越南沦为法国的“保护国”。

从此,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从未间断。

1930年,胡志明创立了越南劳动党,接着创建了越南人民军,开创了抗法斗争的新纪元。

1940年,日本入侵越南,越南劳动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8月19日,越南人民在胡志明的领导下,胜利地举行了“八月革命”。

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发布《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同时宣布与法国脱离殖民关系,完全废除越南与法国签订的旧条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全部特权。

同年9月23日,法国殖民主义者在美国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在越南南方发动了殖民战争,1946年12月,又进一步发动了对越南的全面武装进攻。

越南抗法救国战争由此开始。

1950年1月,胡志明秘密访华,代表越共中央向中共中央提出援越抗法的请求。

4月17日,中央军委下达指示,从二野、三野、四野各选一个师,包括师、团、营三级的顾问,又从四野挑选了顾问
生活常识分享。

新中国的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学生手头资料

新中国的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学生手头资料

第23课新中国的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1、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本着这一方针,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形象的概括为三句话,即“另起炉灶”、“一边倒”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①“另起炉灶”——含义: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国民党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意义:这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含义: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意义: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③“一边倒”——含义: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这一边。

意义: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外交成就(1)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标志①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③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

(2)参加日内瓦会议——①时间:1954年。

②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③贡献:在周恩来的推动下会议最终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④意义:A、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重要的国际会议。

B、和平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①时间:1955年。

②贡献:周恩来鲜明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③意义:A、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B、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课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启。

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题,包括国际形势、对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外交政策的制定。

一、国际形势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形势复杂且严峻。

冷战格局逐渐形成,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敌视。

此外,台湾问题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外交课题。

中国需要在这个国际环境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二、对外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在新中国初期,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成为了互助关系最紧密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

此外,中国还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如朝鲜、越南等建立了友好关系。

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争取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尤其是亚非国家。

1955年,中国主持并举办了万隆会议,成立了亚非会议组织,标志着中国在亚非地区的领导地位。

三、外交政策的制定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是一个重要的任务。

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完整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原则成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国家的立场。

此外,中国还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四、外交成就与挑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

中国成功地恢复了对台湾的控制,台湾问题成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议题。

此外,中国还成功地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也面临着一些外交挑战。

尽管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但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敌视。

此外,中国还需要解决与周边国家的边界争议和领土问题。

总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

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一、引言随着新我国的成立,外交事业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我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我国从一个被列强欺凌的半殖民地国家,逐渐崛起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并对此做出深入分析和总结。

二、外交事业的初期阶段新我国成立之初,外交形势复杂严峻。

面对国际上的种种挑战和压力,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建立国际关系的态度。

在这一时期,我国通过参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与苏联建立友好关系等举措,有效地强化了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积极支持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树立了世界革命的光辉形象,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我国积极参与了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国际组织,推动多边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我国还加强对发展我国家的支持,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对外援助和合作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不断扩大了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对新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新我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充满了辉煌与挑战。

我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外交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外交工作,提高外交水平,全面提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五、我对新我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个我国人,我为我国外交事业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我国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我相信,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我国的外交事业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结语通过对新我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深入评估和分析,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⑴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成立那一天起,就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最突出的成就:中苏建交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意义:对于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⑶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⑷1955年,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精神” 指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⑴第一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⑵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原则”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⑶意义: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③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同时,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重大成就(一).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②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③中国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史实: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影响:①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实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②也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完成版.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完成版.

仅1949年10月至1950年2月,在短短的 5个月里,国民党空军飞机轰炸、袭扰 上海就达20多次,投弹360多枚,毁坏 房屋2300余间,炸死炸伤2300余人。 1950年1月7日至2月6日,敌机连续4次 集中对上海的电力公司和城市重要设 施进行残暴的狂轰滥炸,其中尤以2月 6日的轰炸最为猖狂。
经过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方针
毛泽东访问苏联
外交成果
建国第一年,我国就与苏联、东欧等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 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2)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 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4——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瑞 士)。作用: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 份参加,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打开新中国外交新局面发挥积极了作 用。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 国内外局势
制药工程(1)班第N小组 2014-06-07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 指什么时候?
1949-1956
今天,我们将为各位 讲述这段时间的历史。
开国大典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 成立,但是那时候的人们 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建国初期局势
国内---军事 ---经济
国外---美军敌视扼杀政策
反动势力
内战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残余势力狼 狈逃至台湾及东南、中南沿海岛屿。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并不甘心他们的 失败,在美国侵略者的庇护下,利用 台湾、岱山、定海的空军基地,不断 对上海及江浙地区的重要城市及交通 枢纽施行偷袭轰炸,妄图封锁长江附 近的海上交通,破坏新中国经济建设 和渡海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美帝国 主义派出电子侦察机,为国民党军提 供我方情况,为其撑腰打气。

《新中国初期外交》课件

《新中国初期外交》课件

THANKS
对未来外交工作的展望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全球化时代,应进一步深化与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全 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外交人才队伍建设
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外交人才是未来外交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加 强对外交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应不断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以适应时代发 展的需要。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
总结词
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 权
详细描述
新中国首先肃清帝国主义在华残 余势力和特权,取消帝国主义在 华的一切政治权利,再考虑与西 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政策
总结词
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详细描述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为打破美国等西 方国家的遏制,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利益创造条件。
抗美援朝战争和援外工作
01
战争背景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新中国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并积极开
展了援外工作。
02 03
战争过程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 的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新中国向其他发展中国 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
意义
抗美援朝战争和援外工作,彰显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正义立场和大 国担当,为新中国的国际形象树立了良好口碑。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对 中国采取遏制和敌视政策,对中国进 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封锁和 包围。
02
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政策和 原则
“另起炉灶”政策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重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

重大政治事件对外报道的分析和思考作者:许洁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2期摘要:近来中日钓鱼岛争端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际、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钓鱼岛事件。

本文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为文本,从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方面入手,简要分析其在关乎领土主权问题这一重大政治报道中对外报道的倾向和策略,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望进一步改进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

关键词:对外报道;钓鱼岛;《人民日报·海外版》;政治事件中图分类号:G2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198-03做好重大政治新闻的对外报道,是外宣工作的重要责任和义务,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我国的对外报道工作,尤其是涉及重大政治新闻的对外报道。

9月10日日本不顾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公开“购买”钓鱼岛并实施所谓的“国有化”方针,使钓鱼岛事件严重升级,中国政府和人民对钓鱼岛事件十分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是中国对外开放最具权威的综合性中文日报,其主要读者对象是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以及来华旅游、探亲、学术交流、从事经贸活动的各界人士[1]。

作为海外了解中国的窗口,《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钓鱼岛事件的对外报道,成为中国向海内外华人、华侨以及港澳台同胞传递中国声音、表达中国政府态度和声明,反抗日本侵略行为的主要途径之一。

2012年9月10日日本公然“购岛”并实施国有化,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11日中央气象台、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布钓鱼岛天气和海洋环境预报,14日中国海监编队抵钓鱼岛巡航执法,15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20日《钓鱼岛—中国的固有领土》宣传册出版,28日《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出版。

由此可见,9月是中日钓鱼岛争端的高潮期,因此本文选取《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的所有文章为样本,从报道议题、报道体裁、报道倾向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海外版》对钓鱼岛事件报道的内容和特点,进而思考和研究传媒对重大政治事件的对外报道。

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际社会承认问题论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际社会承认问题论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国际社会承认问题论析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在争取国际社会承认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独立,正式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成为新中国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新中国建立后,立即遭到国际社会的抵制和阻挠,国际社会主要大国几乎全部对新中国不承认,使得新中国承认问题十分复杂和棘手。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领导人将他们充满激情的争取国家主权和尊严的政治目标高度重视,并在“九一八”宣言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一致同意“与其他国家相互尊重,遵守国际公约,继承全部文明国家的国际关系”的原则。

民族主义的洪流席卷全国,民众热情洋溢,各项社会活动活跃,给了争取承认的力量。

面对其他国家的抵制和压迫,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尽职地参加联合国及其它国际组织的工作,尽最大努力推动新中国的国际社会认可。

第一步是加强外交工作,积极发挥外交在争取国际社会承认中的作用。

从新中国建国初期起,中国政府派出大量使节,主动走向世界各国,就新中国及其外交政策搞清楚与外国政府及首脑交涉。

中国政府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加强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外交关系,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

其次是争取联合国的承认。

新中国在成立后,联合国暂时以台湾代表中国参加其组织活动。

联合国大会在1950年一月通过了《中国在联合国中的问题。

成立初期,新中国坚持实行合法政权,反对殖民主义、抗衡台湾当局及外来势力,并对发展友好关系有着坚定的意志。

通过讲话、提案、调解等形式,新中国的代表团激起了全球反殖民主义的浪潮,其中包括向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提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作中国正式代表的申请,成功把台湾从联合国中驱逐出去,使新中国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

第三步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今后的几十年中,中国作为主要议案之一参与了联合国大量有关公正与正义的事务,积极支持联合国系统的各项活动,并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和其它议案中支持联合国的要求,在国际舞台上大力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建国以来山东的涉外事件

建国以来山东的涉外事件

建国以来山东的涉外事件建国以来山东的涉外事件建国以来,山东省每年都有多起涉外事件发生。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方针以后,由于国际交流与合作迅速扩大,涉外事件数量上升较快,一般年份在20起左右,最高年份40多起,但多数是经济纠纷、交通事故、侵渔事件,影响大的较少。

40多年来,省外办处理了许多涉外事件,如以下重大案例:(一) 1950年7月28日晚,苏联船竹希马由天津来烟台,因进港时间已过,当晚停泊于挡浪堤外。

次晨交通检疫所迟某前往浪堤,准备乘小船到该船检疫,并与海防警卫战士取得联系,与其潘副班长一同前往。

正要出发之时(7时左右),该苏联船即根据海关灯楼旗语,向港内开进。

此时检疫所迟某即高声喊告,不准其入口,而该船未加理会仍继续前开,迟等急于无法,遂命令战士开枪阻止。

虽向空中连放两枪,但该船始终未停,一直开进港内。

双方发生争执,后经迟等承认错误,始将问题解决。

(二)1951年,山东省海域发生多起日本渔轮和南朝鲜渔轮侵犯中国渔区捕鱼事件。

中国海军发现侵渔日轮向美国空军报告中国沿海一带气象、船舰动态,并有武装监护船实行武装侵渔,遂进行追捕。

对待侵渔的日本劳动人民,从宽处置,在生活上予以优待,待情况了解清楚后,只要对方承认侵渔行为非法并保证下次不再来,将渔轮没收后,可释放渔民回国或派没收中一艘船遣送回国,并发足到达日本的粮柴菜,以示优待。

(三) 1964年4月24日苏联轮船“华西里道古恰也夫”号在山东高角东南公海撞毁海阳县“鲁海渔政一号”渔船,中国方面损失人民币30642.10元。

中国交通部指示大连港务监督受理此案。

海事经过情况是:“鲁海渔政一号”船(以下简称一号船)4月24日晚上在北纬37度13分、东经123度7分附近的海面上与对船“鲁海渔政二号”进行拖网作业,起网后航向20度,快速前进。

航行灯正常。

22时15分突降大雾,视距约100米。

船遵守海上避碰规则的有关规定,减速航行、施放雾号并加强瞭望。

22时30分听得周围海面无其他船只雾号,也无任何灯光,随即命令船员准备投网,同时将甲板上的一盏探照灯和4盏工作灯全部打开,准备投网。

建国70年我国对外开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建国70年我国对外开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

建国70年我国对外开放道路的探索与发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开启了新中国的历史新篇章。

在建国70年的历程中,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经历了许多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对外开放不仅是中国实现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展望中国对外开放的未来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和严重的经济基础薄弱。

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对外开放,以求得国家经济建设和整体发展。

由于国际环境的限制和国内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对外开放道路一度陷入了困境。

直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拉开序幕,中国对外开放才真正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经济领域,中国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中国逐渐融入了全球经济体系。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中国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合作和双边关系交流。

中国积极倡导和参与全球治理,为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作出了贡献。

中国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贡献。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共同发展。

中国在对外开放领域不断创新,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投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文交流。

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融入全球的经济体系,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的重要力量。

未来,中国对外开放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将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政治合作,推动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均衡发展。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访印时在机场受到尼赫鲁总理的欢迎。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 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 利、和平共处。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 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
思考:
与英国帕麦斯顿“国家与国家之间没 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 永恒的利益!”的外交原则相比较中国提 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进步性?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 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国家 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图为抵达莫斯科车站时的情 景。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1)日内瓦会议
①时间: 1954年4月至7月 ②参加国家:苏、美、英、法、中…… ③内容: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周恩来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 ④结果:
进展;最终达成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 支那地区的八年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和 世界的紧张局势。
⑤意义: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大 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知识梳理
背景
国际 国内 环境 国家 利益 国家 性质
政策
“另起炉灶” “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 子 再请客”
成就
与苏联结盟 外 交 成 “和平共处五项原 就 则”的提出 参加日内瓦会议 第一次建交热
独 立 自 主( 的基 本 和方 平针 外) 交 政 策
参加万隆会议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A、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 B、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两极格局 D、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2、“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在外交上 A 站在发展中国家一边 B 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C 站在亚非拉美被压迫民族一边 D 站在苏联一边

新中国初期外交上的失误课件

新中国初期外交上的失误课件
新中国初期外交 上的失误课件
目录
• 开篇 • 新中国初期外交概述 • 外交失误分析 • 案例研究 • 经验教训与启示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开篇
背景介绍
0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外交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02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差
异较大。
03
中国需要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扩大国际影响力
的合作关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 之间的矛盾和分歧逐渐加深, 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领土争端 等问题上。
1950年代末期,苏联撤回了对 中国的援助,两国关系破裂, 给新中国的外交带来了很大的 压力和挑战。
与美国的关系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宣布承认新中国,两国 建立了外交关系。
然而,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开始对中国实行 经济制裁和军事封锁,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论文结构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结论与启示等部分。
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案例为切入点 ,深入剖析新中国初期外交上的失 误及其原因。
02
新中国初期外交概述
新中国成立背景
中华民国时期的外交局面
中华民国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格局,以及当时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影 响。
日本侵华战争的影响
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包括失去领土、外交孤立等。
在一些情况下,新中国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和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和 尊严,这也给周边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05
经验教训与启示
坚持独立自主,灵活外交
要点一
总结词
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初期外交的核心原则,但同时也需要灵 活应对国际形势。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需要独立自主 地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但是,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 ,也需要灵活应对国际形势,采取更加灵活的外交策略。 例如,在处理与邻国的关系时,需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基础,同时也要考虑到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采取 更加灵活的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重大涉外事件报道探析作者:程珂来源:《出版广角》2018年第09期【摘要】对重大涉外事件的报道,可以塑造和传播中国独立自主的形象。

《人民日报》对1950年1月中国收回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的报道,积极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广泛报道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事件的反应,适当地运用报道策略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关键词】《人民日报》;重大涉外事件;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报道【作者单位】程珂,湖南师范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4M5606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17YJA770003)。

【中图分类号】G21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45-1216/g2.2018.09.024重大涉外事件新闻具有政治性、国际性和较强的社会冲击力。

对这类事件的报道,不仅体现了中国外交方针政策的执行,还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1949年后的一段时期,中美处于对抗状态,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当时的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展开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报道和舆论斗争。

《人民日报》是国内把握国家形势走向和大政方针的重要媒体,也是世界舆论和各国政府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本文以《人民日报》对1950年1月中国收回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的报道为例,从一个侧面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涉外新闻报道的方针和策略,并深入探讨这一时期中国的新闻工作史。

一、涉外新闻报道的基本方针涉外新闻报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新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周恩来说:“过去我们可以说是打游击战的,只接触过一些外国记者和马歇尔等,不是全面的战斗。

现在我们是代表国家,一切都要正规化,堂堂正正地打正规战,我们更应该加倍谨慎。

”[1]当时,我国对涉外新闻报道做出了严格规定。

1.指导思想上贯彻中国新的外交方针政策积极宣传“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中国要在新的基础上另行建交;要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侵略性权益;在冷战格局中,站在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总之,就是要与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彻底决裂,恢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立独立自主的新外交政策,使我国在对外关系中处于主动地位。

党领导下的新闻机关认为:我们处理国际稿件,要掌握基本情况和原则[2]。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回忆,周恩来在布置《人民日报》的国际宣传工作和审阅稿件的过程中,总是把政治和政策问题放在首要位置来加以考虑[3]。

2.管理方式上强调建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宣部等主管机构随时向有关业务机关传达上级指示或决定,确定涉外新闻报道的基调、内容和形式。

党中央和新闻主管部门强调执行请示报告制度。

1949年6月15日,中宣部向各地报社转发华东局的指示,指出:“有关外交问题及全国性的重大问题,均须事前请示中央及华东局,不得任意发表言论。

”[4]11月17日,新华总社指示:“新闻工作者必须明确地树立国家观念,时刻记着国家主人公的负责地位,以极端小心谨慎的态度来从事工作,特别是关涉到国际性质的事情,必须思之再思,决不可以粗心,否则是会闯出大乱子来的”[2]。

11月20日,中宣部又强调:“须知请示审查制度是保障党和国家的宣传统一,防止政治上、政策上发生错误的重要步骤,破坏这种制度,会使我们在政治上遭受损失,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无政府无纪律状态。

”[5]3.报道内容上强调中央与地方口径统一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制度和规定,规定国内重大涉外新闻均由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审批。

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外交事件属于须经中央机构负责首长同意后发布的公告性新闻,应“由国家通讯社即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2]规定从中央到地方重大涉外新闻信息报道的统一。

1949年2月3日,新华总社要求:中央发表的政治性政策性文件,“除非事前经过中央特许,否则一切较大的报纸必须全文刊载,不允许不用、缓用和删节。

”[5]1950年1月12日,新闻总署发布规定:“各报对新华通讯社得按照情况斟酌取舍,但采用时一律不得增改”,“一般大报对新华社所发表的各种有特别重要性的稿件,如政府公告,外交文书,社论和重大的政治外交新闻等,不得节删。

通俗报和小型报对于最重要的公告亦不得节删,但可附加通俗解释。

”[5]4.报道策略上强调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涉外新闻报道须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与中央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在立场上,“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在关系国家主权、利益、民族尊严的问题上,要坚定原则,立场鲜明,敢于发声,决不退让。

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报道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针对事件不同的性质和影响,掌握好报道的时机、基调、分寸和口径。

另外,要注重报道方式的合理性。

新闻工作和外交工作的性质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

周恩来说:“任务和形式是完整的、统一的,形式虽然要服务于任务,但形式还是重要的。

”[1]中宣部也指出:内容上力求系统,多加解释;文字上和报面上力求通俗活泼,形式上要有多样性[2]。

5.宣传对象上强调将重点放在国内民众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起步于革命年代的宣传工作,以号召和调动民众广泛地投入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为目的,而不是仅满足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对中国实施封锁、孤立政策,当时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不多,主要限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和一些新独立的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对于外部世界新的宣传对象,我们了解不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习惯于以对内宣传的思想来指导涉外新闻报道工作,强调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强调对国内民众的直接教育。

二、《人民日报》对1950年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的报道1950年1月6日北京市军管会发布通告,决定征用过去美、英、法、荷四国利用不平等条约在北京东交民巷地区占据的兵营及其他建筑。

兵营是列强依1901年《辛丑条约》获得的,已被占据长达半个世纪。

有关国家拒将兵营归还中国。

中方于1950年1月14日收回前法国兵营和荷兰占用的前德国兵营,16日收回前美国兵营(前英国兵营延至4月11日收回)。

期间,美国国务院发表措辞强硬的声明,污蔑中方违反1901年以来美国长期享有的条约权利和1943年中美新约规定的美方享有的权利。

美国多位政要发表谈话,“谴责”中方的行动。

美国还操纵国际舆论攻击我国。

从性质看,收回行动是清除列强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的行动,关系国家主权。

围绕这一事件,从1月19日到当月下旬,《人民日报》展开了一次重要的报道活动和舆论宣传战。

1.统一组织有关事件的新闻报道首先,中央领导人亲自领导这一事件的报道。

例如,1950年1月6日发布的征用北京外国兵营的通告稿,事先由外交部起草,政务院周恩来总理审定,并经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和刘少奇、朱德副主席圈阅。

又如,为说明真相、反击美方污蔑,1月19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新华社评论《美国国务院的狡辩、诬赖和威胁》。

当时,代表政府的外交声明先由外交部地区司起草文稿,上报给外交部领导和周恩来总理,待批示下发后,文件转到新闻司,主管部门在核实盖章之后即分别通知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限定时间对外公开发表。

一般情况下,都是晚上广播,第二天见报[6]。

其次,新华社和《人民日报》承担统一发布权威消息的任务。

在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布征用令执行的报道前,国内无任何媒体发布有关的消息。

1月18日,新华社发出关于征用行动的通稿,发表该社评论《美国国务院的狡辩、诬赖和威胁》,《人民日报》于第二天刊载。

再次,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权威新闻稿,是引领基层单位和社会各界舆论走向的指针。

2.广泛报道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反应《人民日报》报道了民主党派以党派中央的名义,或以主要领导人和发言人的名义,发表的声明或谈话。

如1950年1月21日、23日刊载了《各民主党派纷纷发表书面谈话拥护收回外国兵营地产》《中国民主建国会拥护北京市军管会收回前美法荷等国兵营地产》等稿。

《人民日报》报道了社会各界的反应。

包括各地工会、青年团、妇联、知识界团体、商会、工商联合会、学校、企业等。

如1月23日、24日、29日刊载了《收回兵营爱国措施燕大师生一致拥护》《全国各地人民团体民主党派一致表示拥护京市收回外国兵营地产反对美帝国主义的狡辩诬赖》《拥护京军管会收回兵营地产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发表宣言》等稿。

《人民日报》还报道了人民群众的反应。

《人民日报》强调以人民群众作为新闻事业的主角,注意引导他们对重大政治和外交事件的反应。

如在1月20日、21日刊载了《京市各界人民兴奋鼓舞拥护收回外国兵营地产》《津市各界人民欢欣表示收回外国兵营地产洗净了五十年国耻》等稿。

3.充分利用新闻阵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当时,我国积极运用我方新闻媒介开展舆论斗争,以事实阐明真相,报道中国立场,引导和塑造舆论。

例如,美方声称兵营地产是1901年《辛丑条约》和1943年中美新约规定的美方享有的条约权利,中方征用的是美国领事馆的办公地址。

《人民日报》刊载的新华社评论指出:《共同纲领》宣布要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不管它们是“久已存在”的也好,是“一九四三年重申过”的也好。

北京市军管会有义务执行《共同纲领》,决无义务执行不平等条约。

中方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址及产业,而是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中的所谓“驻兵权”而占据的地产;征用的只是地产上的兵营;因此项地产收回所产生的房产问题,我人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7]。

4.采用多种形式的报道方式一是消息。

新闻须以事实说话。

如1950年1月19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报道了北京市军管会关于征用外国兵营地产的通知和征用过程;配发了参考资料《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兵营》,介绍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在京长期设兵营、侵犯中国主权的事实。

解释性的报道,说明了与事件关联的背景,便于读者理解,增强了稿件的可信性。

二是评论。

如《美国国务院的狡辩、诬赖和威胁》一文,分析了中国实施行动的正义性,回应了国内外舆论的关切和疑惑,驳斥了美方的污蔑。

文章有很强的指导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三是图片。

根据受众的认知条件,为了让报纸更好地发挥作用,《人民日报》重视新闻通俗化,使粗识文字的人能看懂、不识字的人能听懂报纸。

如1950年1月19日,该报第一版刊发了华君武的漫画《绅士们!向慈禧太后和蒋介石去索取特权罢!》。

1951年5月21日,该报第三版刊发了邵宇的速写画《铁栅栏的遗迹和过去的美国兵营——东交民巷所见》,并配以生动的诗句。

5.适当地运用报道策略有关新闻注意现场感和立体感,将事件放到宏大的中国近现代史下解读,诠释其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