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学案 (新版)苏教版
人体的血液循环
探 究 展
示 15min 活动二: 区别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 肺循环 起点 左心室 右心室 终点
右心房 左心房 血液变化
动脉血-静脉血 静脉血-动脉血 功能
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 养料、带走二氧化碳等
废物
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获得氧气,把二 氧化碳排出体外
联系 同时进行,通过心脏连通成一条完整的循环路线
某人脚背发炎,医生在他的臀部肌肉处注射消炎药物,此药运至足部的途径是什么?(请用图表示)
考 题 反 馈
如图为哺乳动物心脏的纵切面结构模式图,其中数字表示结构。
请分析回答:
归纳总结
教学反 思
(1)⑤中血液通过肺循环循环,经【②】肺静脉回流至心脏,短暂停留后进行体循环。
(2)血液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心室和心房。
(3)若往新鲜离体猪心的④中注水,水将从④(填数字)处流出,原因是动脉瓣,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请再举出一个例子该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
小肠的皱襞和绒毛
① ②
③
④ ⑤。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2)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2)《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地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探究能力。
2、通过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认识到生命的奇妙,树立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1)直尺、水彩笔、课本。
2)阅读科学家的故事——血液循环的发现。
教师:1)血液循环教学光盘。
2)一杯凝固的血液。
3)血液循环中各结构头饰。
4)代表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气球。
5) 《血液循环》学案。
(二)导入新课:(大约5分钟)“疑,思之始,学之端。
”先请同学们看扁鹊切脉图片(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学习测量脉搏(亲身体验中华医学传统)→提出疑问“心脏为什么在不停地跳动?”→导出新课→探究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这样置学生于知与不知的矛盾中,使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新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突出重点: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大约10分钟)教学光盘展示体循环途径和和肺循环途径(必要时多放几遍,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境)→总结两条循环的路线图→设置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问题1:两条循环途径的交汇点在哪里?问题2:两条循环途径的相同点和区别点?→学生仔细观察总结出的循环途径→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规律后进行实战演练,亲手绘制循环图→课堂游戏《找朋友》→思维升华,突出重点。
(四)突破难点:在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大约13分钟)观察课前准备的一杯凝固的血液→学生探究思考→得出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再观察血液循环图片→学生寻找出循环途经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发生变化关键部位→设置悬疑,“为什么在这些部位血液成分会发生改变?”→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血液的变化”的教学光盘→完成活动“锦上添花”和课堂游戏《小小旅行家》→设置探究问题“探究血液循环的意义”。
10.2 血液循环 教案2(苏教版七年级下)
血液循环教学目的: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绘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3.描绘血液循环的过程。
4.认识体育锻炼、体力劳动对增强心脏安康、进步心脏工作潜力的意义,饮酒对心脏和血管的害处。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绘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3、描绘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绘心脏的构造和功能。
2、说出血液循环的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羊心〔或猪心〕7~8个,动脉血管和带有静脉瓣的静脉血管各10段。
血管和心脏的构造的投影片〔示活动的房室瓣〕,心脏和血管的模型和挂图,普通人和运发动心脏工作的比拟表。
能让学生看到心脏构造的录像更好。
在实验室上课。
本节可用问答、谈话、讲解、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等方法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录象或投影〕进展教学。
教学过程引言:血液在人体哪些部位流动?怎样流动?流动的动力是什么?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自己的颈部、腕部有跳动感的部位。
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学生摸后答复。
师:再看手背上的“青筋〞,它是什么?生:观察。
师:〔放三种血管构造的投影片或出示挂图〕你摸到跳动的部位是动脉,一手背上的“青筋〞是静脉,连接动脉和静脉的是毛细血管。
从投影片或挂图上看,请认真识别动脉和静脉的特点,它们有什么区别?学生看后答复。
老师边讲解边板书。
学生分组观察心脏构造,对照挂图或投影片,放心脏和血管第 - 1 - 页构造的录像等,重点讲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网和心脏的构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抓住教材重点,通俗易懂的讲解打破教材难点。
师:心脏是血流的动力器官。
观察心脏应注意几点:①形状和大小;②判断心脏上下左右的互相关系;③根据心壁肌肉的软硬,区分心脏的左右;④能识别连在心脏上的大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⑤向心内灌水,水只能由静脉灌入,由动脉流出。
心脏的内部构造与生理功能相适应:左心室心肌兴旺,收缩时将血液压向动脉,流经全身。
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兴旺,收缩时将血液压向肺动脉。
左、右心房心肌不如心室兴旺,收纳由静脉流回的血液。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填空题1.血液循环可人为地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并且在_________处会2.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_________,叫做血压,一般可 用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处测得,包括_________压和_________ 压。
简答题1.下图表示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在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名称。
2.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血液的流动,观察到下列三种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情况,判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下册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第3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你知道吗?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较小的血管系统中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血液、组织液和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就是依靠这一非常庞大的微循环完成的。
有人估算过,人体的毛细血管全长约1.0×10km。
探究报告――运动对心率的影响1.探究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目标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通过观察心脏的结构形成相应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难点(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2)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教师指点教会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以及整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方法。
学生自己探究,互相交流合作获取知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心脏和血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二氧化碳的废物必须运走,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
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心脏和血管设计思想:直接切入主题揭示要学习的内容,简单明了,为后续的课堂观察、解剖、实验提供足够的时间。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活动:请同学讨论后列举生活中的3中不同的流血情况教师:出示课件展示3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
要求:(1)指出动脉和静脉的主要结构;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2)你如何解释上面所提出的差别?(3)对3中出血情况加以解释。
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分布及功能,避免死记。
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学习。
问题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更直观。
师生共同得出:(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B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
B 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 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第2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技能目标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尾鳍颜色浅的小金鱼。
2.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心脏的结构”、“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3.FLASH:(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心脏的结构;(3)血液循环的过程。
4.视频文件:(1)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3)人的心脏及血液运输;(4)血液的流动及循环。
巩固练习1、由心脏和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是血液运输动力器官。
2、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
血液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
3、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4、将心脏的4个腔与相连的血管用线连起来。
A.左心房①主动脉B.左心室②脉动脉C.右心房③上下腔静脉D.右心室④肺静脉作业板书设计10—2 血液循环二、心率和脉搏: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2、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苏教版七下生物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案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材分析:《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时。
在上一节学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从内容呈现上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
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但思维能力相对高年级学生较弱,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满堂灌方式教学,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学习新知。
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本节教学目标设定为: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第一课时:认识血管和心脏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复习10.1节血液和血型内容,由生病输液体引出血管知识。
(出示三种血管图片)出示: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请学生说出三种血管的概念既功能。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的血管。
静脉:把血管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的血管。
讨论: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实验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的尾鳍血液流动。
教师强调操作要点,根据(“红细胞单行通过”找到毛细血管,实验结束后将鱼放回水中,不要损伤鱼)。
2024秋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新版)苏教版
知识点4:血管的类型和功能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具有高压、高速、大直径的特点。
-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器官输送回心脏的血管,具有低压、低速、小直径的特点。
-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的微小血管,进行物质交换和气体交换。
知识点5:血液循环的意义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血液循环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血液循环问题。
3.促进废物排出:血液循环将代谢废物运输到肺部和肾脏等器官排出体外。
七、血液循环的图形表示
1.血液循环图解:展示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过程。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图解:展示心脏的四个腔室和泵血作用。
八、血液循环的疾病与保健措施
1.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心脏和血管负担加重。
2.低血压:血压持续降低,身体器官供血不足。
1.血液循环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系统中循环流动的过程。
2.血液循环的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3.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四个腔室、心脏的跳动及其泵血作用。
4.血管的类型和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5.血液循环的意义:为身体各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血液循环,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精密性,理解生命活动的内在联系,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内的血液循环教案(新版)苏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组织方面:在小组活动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加强对学生主动参与的引导和激励。
2.教学评价方面: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问答和书面练习为主,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与技能:
-描述心脏的结构,解释心脏各腔室和瓣膜的功能。
-画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并说明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
-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简单预防和保健知识。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血液循环异常可能导致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制作、角色扮演和实验观察等活动,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板书边缘添加趣味插图,如健康饮食、运动等,增强板书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简洁明了,同时结合艺术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回顾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强调心脏在血液循环中的重要性。
-梳理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总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的成分变化。
5.例题五:列举三种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
答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如低脂、低盐、多吃蔬菜水果;进行适量的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新实践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和项目导向学习,增强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的直观体验和深入理解。
3.例题三:血液在体循环中为什么会从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答案:血液在体循环中,通过各级动脉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收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因此动脉血逐渐转变为静脉血。
七年级生物下册《10.2 血液循环》教案2 苏教版
第二节血液循环教学目标:(一)、知识: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协作意识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二)、进行新课【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
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
观察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
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
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
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血液循环的途径、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液组成及其作用等内容展开讨论。
2.教学实施: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总结血液循环的特点、心脏工作的原理以及血细胞的功能。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血液循环知识的掌握。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血液循环的定义、途径及功能,明确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2.了解血液的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以及它们在血液循环中的作用。
3.掌握心率、心输出量等心脏生理指标,了解它们与血液循环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动态、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方面已有一定经验,教师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日益浓厚,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血液循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同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树立自信心。
2.教学实施: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血液循环知识体系。
2.教学实施:教师引导学生从血液循环途径、心脏结构与功能、血液组成及其作用等方面进行回顾。通过提问、复述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强调血液循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健康、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
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优秀教学案例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苏教版)
3.讲解血液循环的作用,包括输送氧气、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等。
4.通过病例分析、健康咨询等实例,让学生了解血液循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请你们小组合作,探讨血液循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利用心脏模型和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加深对血液循环机制的理解。
3.采用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4.运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血液循环的奥秘。
2.鼓励学生提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培养问题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血液循环知识,分析生活中与血液循环相关的问题。
4.组织讨论、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4.生活实际与情感态度的结合:教师将血液循环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血液循环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同时,通过对血液循环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5.反思与评价的环节: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错误。组织课堂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问答、讨论、探究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方向,为他们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new)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阐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背出心率、脉搏、血压的概念【技能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尝试与同学进行交流展示,形成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通过观看视频,尝试迅速捕捉信息,形成抓关键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循环系统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生命的神奇通过心率的学习,学生能够形成参加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二、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三、教学难点:体循环和肺循环四、教学方法和媒体: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直观演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0 min 导入接下来,我们进入抢答环节。
1、心脏中()与肺静脉相连.2、心脏中( )与上下腔静脉相连.3、右心室与()相连.4、左心房与()相连。
5、心脏分为四个腔分别是( )( )( )()。
6、血管壁最厚的是( ).7、心脏中与心房相连的都是()脉。
8、血管中血液流速最慢的是().9、将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是( ).10、从肺静脉注水,水的流通路径是()。
(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2)心脏的四个腔中,心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它能将血液泵向全身。
(3)在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它能保证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向是( A )A.左心房→左心室B.左心室→左心房C.左心房→右心房D.左心房→右心室抢答:1、左心房2、右心房3、肺动脉4、主动脉通过练习题巩固旧知识;通过抢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可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区别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功能是将氧气和养料运输到组织细胞中;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血液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功能是运输氧气体循环和肺循环共同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没有先后的不断流动。
完成人体的物质运输.式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更加容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对视频中转瞬即逝的信息进行整理,可以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案-新版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教材分析】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有了血液和血型、心脏的结构、血管的特点等知识作为基础。
本节课在对血液循环系统的知识进行全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血液循环对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重要作用,这一节的内容与后面的气体交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认为本节内容是本章的核心。
【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正常血压和脉搏,认识高血压和低血压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脉搏的因素。
2.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探究活动,能够分析血液循环的途径,说明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概述血液循环的组成和路线。
【教学重点】1.血液循环的路线和循环的意义。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教学难点】血液循环的路线及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
【教学内容】【板书设计】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一、心率和脉搏1.正常成人脉搏为60到100次/分,常为每分钟70-80次,平均约72次/分。
二、人体的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两个阶段:肺循环和体循环2.静脉血和动脉血: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
3.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低血压:收缩压≤100mmHg、舒张压≤60mmHg【教学反思】本节所有知识内容都与前面几节有密切联系,以往常常由教师直接利用这些联系给出新知识,许多教学参考书籍中都是直接给出血液循环图、给出两条循环途径等等这些科学知识的“成品”,由于是“成品”,学生只能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缺乏主动探求过程中的兴奋感、成就感和个性化,因此独立探求的愿望也比较淡薄。
结果虽然获得了科学知识,却失掉了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体验以及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所以,要把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发现“新大陆”的任务交给学生,或者说把“零件”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构建“成品”,就有可能鱼与熊掌兼得,科学结论与科学过程并重,真正做到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江苏省盐城市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学案2(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血液循环
1、某人左手伤口感染,护士在他的右手臂通过输液输入药物,则药物到达伤口至少经过的循环途径是
2、 血液流经肺循环后,发生的变化是(
A 、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B C 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D
3、 下列有关血管描述中,正确的是(
A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流动脉血
C 、主动脉与左心房相连,流动脉血
4、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起始部位分别是(
A 、左心房,右心房
B C 、左心房,左心室 D 、养料增多,颜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废物增多,颜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 )
B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流静脉血
D 、主动脉与左心室相连,流静脉血
)
、左心室,右心室
、右心房,右心室
A 、高血压
B 、贫血
C 、低血压
D 、脑炎 6、下列有
关心率和脉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 B
C 、成年人安静状态下正常心率每分钟为 75次左
右 D 儿童的心率一半低于成年人
7、据图回答:
(1) 图中A 代表的血管是 _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中B 代表的血管是 ________________ ,
(3) 图中C 代表的血管是 。
5、李大娘最近经常头晕,经医生测定,她的血压是 23千帕/17千帕。
据此数据,可能患有(
( )
A 、体循环
肺循环 B 、肺循环 C 、肺循环 —体循环 D 、体循环
)
体循环 肺循环 肺循环f 体循环〜 )
、脉搏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
苏教初中生物七下《10第2节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word教案 (2)
3 主动脉
4 肺动脉 5 肺静脉 1 心房
2 心室
观察课本图;心脏通?分别与哪 些血管相连?
2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
3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
4心房与心室之间及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 功能是什么?
上腔静脉 4
右心房
右心室
下腔静脉 5
课前展示
• 1、化验单中白细胞的数值高 于正常范围,说明人体患有 什么疾病?为什么?
• 2、血液为什么是红色?
创境激趣
人类时刻与生存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比如: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 时运来,二氧化碳等废物必须及时运走, 人体才能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这些物质的 运输是靠血液循环来实现的。心脏和血管 共同构成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它们组 成了一个封闭式的遍布全身的管道,人体 内物质的运输主要是由这些管道来完成的。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部分内容---心脏 和血管。
三种血管关系示意图
讨论探究
讨论:毛细血管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何关系?
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细胞构成; 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数量多,分布广。
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 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展示提升
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比较表
血管 名称
动脉
静脉
结构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 速度
较厚,弹性大
快
较薄,弹性小
1 主动脉
2 肺动脉 3肺静脉
左心房
6 瓣膜
左心室
尝试画一画心脏的结构简图,并标出结构名称
思维拓展:
1某学生手臂被利刃划伤,伤及的血管可能 是动脉或静脉,也可能是毛细血管.你能根 据受伤情况,分析利刃划伤了哪类血管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第2课时)
(第2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二)技能目标
亲自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高血压,关注人体的健康。
教学重点
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2.描述心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
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尾鳍颜色浅的小金鱼。
2.教师准备:观察实验“心脏的结构”、“鱼尾鳍的血液流动”的材料用具。
3.FLASH:(1)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心脏的结构;
(3)血液循环的过程。
4.视频文件:(1)人体心脏的结构和功能;(2)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3)人的心脏及血液运输;(4)血液的流动及循环。
巩固练习
1、由心脏和组成了血液循环系统,其中是血液运输动力器官。
2、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
血液向前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
3、左心室的壁最厚,其正确解释是( )
A.左心室接受全身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B.左心室接受全肺的血液,承受的压力最大
C.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肺部,收缩力最强
D.左心室收缩时要将血液送到全身,收缩力最强
4、将心脏的4个腔与相连的血管用线连起来。
A.左心房①主动脉
B.左心室②脉动脉
C.右心房③上下腔静脉
D.右心室④肺静脉
作业
板书设计
10—2 血液循环
二、心率和脉搏:
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安静状态下成年人:75次/分)
2、脉搏:动脉随心脏收缩和舒张而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