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厦门事业单位行测技巧之真假话问题之假设法

合集下载

行测解题技巧:看懂真假话问题

行测解题技巧:看懂真假话问题

行测解题技巧:看懂真假话问题一、假设法例题1:幼儿园马老师和三个小朋友情情、可可和安安一起玩“猜一猜,我最棒”游戏,马老师对小朋友们说:“我把手中的红球、黄球和蓝球分别放在这个柜子的三个抽屉里,请你们猜一猜每只抽屉里放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猜对了奖励小红花!”然后,她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把三只球分别放在三个抽屉里,小朋友猜的情况如下:情情说:“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

”可可说:“红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安安说:“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

”老师告诉她们,每人都只猜对了一半。

请问:红球、黄球和蓝球各在哪一层抽屉里?A、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蓝球在最底层的抽屉B、红球在中间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C、红球在最上层的抽屉,黄球在最底层的抽屉,蓝球在中间抽屉D、红球在最底层的抽屉,黄球在中间抽屉,蓝球在最上层的抽屉【解析】拿到题很多同学想的是可以用假设法,直接从第一个人开始假设。

假设情情前半句话为真,即红球在最上层,则黄球在中间为假;则可可说红球在中间为假,篮球在最上层为真;安安红球在最底层为假,黄球在最上层为真。

此时与我们最开始假设的红球在最上层矛盾,说明假设错误,因此情情前半句话为假,后半句话为真,即黄球在中间。

结合选项可以确定答案在D。

二、找关键句虽然说假设法很好用,但是可能会比较费时间,其实对于这种题还有一种秒杀法,可以让你瞬间找到答案,节省时间。

我们仔细观察题干,会发现可可的前半句话分别提到“红球”和“中间”,这句话和情情的两句话都有关系,情情前半句提到“红球”,后半句提到“中间”,若可可的前半句话“红球在中间为真”,则情情的两句话都为假。

所以可可的前半句话必为假,所以蓝球在最上层;则情情前半句话为假,后半句话为真,即黄球在中间;安安的前半句话“红球在最底层为真”。

所以选择D选项。

因此对于半真半假的题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一种秒杀法:找某人的一句话和另一人的两句话都有关联,则这个人的这句话必为假。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真假话问题朴素逻辑公考中逻辑判断中必然性的一个知识点。

这个板块按照题干特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题干所给条件信息均为真;另一类是题干也给出多个条件信息,但是有真也有假,即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相对难度会另一类的要大些,所以很多同学在做这类型题目时往往思路不清晰,不知如何下手,也不之明确该如何运用题干的条件而一筹莫展。

那么接下来就以一些题目为例,带大家一探真假话之究竟。

真假话题干看似每句话、每个条件都不确定,无从下手。

所以一定要对题干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去寻找比较容易入手的条件然后依照题干要求推理。

这个过程中假设法即假设题干某条件为真或假,往下推理,若推出与已知相矛盾,则假设为假,反之为真是最常见的方法。

熟练掌握假设法对于解决真假话题目是非常有益处的。

(例1)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正值深夜,他欲到智慧酒店去住宿。

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但是没有发现任何路标,却只有三个木牌,他仔细辨认木牌上的字。

第一条路边的木牌写着:此路通向智慧酒店。

第二条路边上写着:此路不通向智慧酒店。

第三条路边的木牌写着:另外两块木牌上,有一块是真话,另一块是假话,我保证我上述话绝对不会错。

如果哲学家以第三块牌子写的话为依据,他能走到智慧酒店吗,如果能应该走那条路:A.能走第一条路B.能走第二条路C.能走第三条路D.不能(解析)C.题干确定以第三块木牌上的话为依据,即第一块木牌和第二块木牌一真一假,但是没法确定谁真谁假,可以采取假设法。

假设第一块木牌为真,可以得出一木牌上的话为真,即第一条路通向智慧酒店;那么第二块木牌为假,即木牌上的话为假,第二条路通向智慧酒店。

这时两条路都通与题干只有一条路相通相矛盾,所以假设为假,反之为真。

即第一块木牌为假话,可以得出第一条路不通;第二块木牌为真话,那么第二块也不通。

所以第三条路通。

故答案选C。

(例2)有个地方只有君子和小人两种人,君子只说真话,小人只说假话,但是外表上看不出来区别。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

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行测真假话问题的五大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方法一:矛盾法。

矛盾关系是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的考点,这需要大家能够了解每种命题的矛盾关系及矛盾定义。

知识点:所有非与有些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

例题: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四位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如果四位审计人员中只有一个人断定属实,那么下列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B.丙断定属实,张经理没有贪污C.丙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D.丁断定属实,张经理贪污了【答案】C。

解析:甲的话“所有人都没有贪污”和丙的话“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即“有些人贪污了”之间具有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一假。

所以,真话必在甲和丙之间,则乙的话和丁的话都是假话。

由乙的话假,可知张经理贪污了;由丁的话假,可知所有人都贪污了。

所以,丙的话一定真,而甲的话一定假。

故答案选C。

方法二:反对法。

反对关系是直言命题的考点。

知识点:所有是和所有非是反对关系,必有一假。

例题:英国驻深圳某银行共126名职员国籍情况的信息如下:(1)所有职员都是英国国籍。

(2)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

(3)行长或助理是英国国籍。

上述断定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一定是真的?A.有些职员是中国国籍B.所有职员都不是英国国籍C.有些职员不是英国国籍D.有些职员是英国国籍【答案】D。

解析:(1)和(2)是上反对关系,不能同真,至少有一假。

已知结论只有一个是假的,所以(3)一定为真,进而可以推知(2)为假,(1)为真。

由此可推知D项为真。

方法三:代入排除法在解决真假话问题时,如果题干中没有矛盾关系及反对关系,但是题干限定了真话或者假话的个数;同时选项对应信息全面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把选项带入题干的形式进行解题。

例题:宋江、林冲和武松各自买了一辆汽车,分别是宝马、奥迪和陆虎。

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真假话问题一直是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题中的一个常考题型,很多考生理不清其中的逻辑关系从而导致解题出现失误。

下面本人为大家带来逻辑判断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供大家参考学习。

真假话问题技巧一、突破口法还以上面的例3为题,由”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结合题干所给条件,第二名只猜了一次,必然正确,可知第二名为小华,进而可排除掉A、B、D三个选项。

真假话问题技巧二、矛盾法例1: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

”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

”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

”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 甲推测正确,老陈最有嫌疑B. 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C. 丙推测正确,但老陈可能作案D. 丁推测正确,老陈有嫌疑解析:这道题目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题目。

我们可以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题。

首先把甲乙丙丁这四人的讲话内容转换成直言命题的标准形式,然后我们会发现甲和丙说的话分别是:“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关系,必然一真一假。

由“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则乙和丁说的必为假。

如果乙说的为假,则老陈没有嫌疑。

如果丁说的为假,则五人中没有人作案,所以答案选择B选项。

真假话问题技巧三、反对法例2:关于一个班的英语六级通过情况有如下陈述:(1)班长通过了;(2)该班所有人都通过了;(3)该班所有人都没通过;经过详细调查,发现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可见:A.该班有人通过了,但也有人没有通过B.班长没有通过了C.所有人都通过了D.所有人都没有通过解析:这道题目也是一道真假话题,但是把题干所给的三句话转换成直言命题标准形式后,我们发现其中并没有存在矛盾关系,而是存在了一组反对关系。

其实单凭反对关系也是可以做出真假话题目的。

在该道题目当中第一句话相当于“所有是”,第二句话相当于“所有非”,它们二者互为上反对关系,必有一假,由“上述断定只有两个是正确的”,则第一句话一定是真的,进而可知第三句话为假,第二句话为真,所以答案选择第C选项。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doc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在学习行测的时候,大家对于一种题型非常头疼,那就是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常考的一类题型,而很多考生遇到这种问题,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毫无头绪。

其实,原因在于大家并不了解这钟题型的解题方法。

因此针对必然性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真假话问题做简单梳理,以便大家有章可循。

将真假话问题一共分为两部分:可以找到矛盾的、找不到矛盾的或找到矛盾仍无法做题的。

一、可以找到矛盾直接用矛盾解题的真假话问题如果在真假话问题中可以找到矛盾,并且可以利用矛盾直接解题的话,就使用真假话的做题步骤去做。

方法:一找-二绕-三返回(“一找”,即找矛盾,“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三回”,即回归到原矛盾关系中再作进一步的判断)例: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分析可知,四块牌子分别对应着一句直言命题,共四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话为真。

一般而言,遇到这类型题目,大家可以遵循“一找、二绕、三回”的解题步骤寻找真相。

“一找”,分析可知,题干第一句和第三句互为矛盾关系,那么两者必定一真一假;接下来“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因为只有一句真话,可知其余第二句和第四句都为假,那么实际的情况就是二号草屋中有猎枪,且四号草屋中没有草药,故选D。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公务员考试逻辑推断中的真假话类问题并不简单,初入门者如坠云里雾里,经常不知从何入手。

接下来,本人为你分享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

真假话问题顾名思义,即材料中有些人说真话有些人说假话,根据各人的表述推断出最终的真实情况。

对于真假话类问题主要采用三种解题方式。

分别是矛盾法、突破口法和假设法。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一、矛盾法一般在命题类的真假话问题中,可以采用矛盾法解题,其主要题目特点是在众多的说法中能够找到矛盾关系,并且在题干条件中一般会说明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再根据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的特点,即可确定除矛盾关系之外的命题的真假性。

之后逐一推断各命题的真假。

【例1】: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

”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A. 甲和丙B.乙和丁C. 乙和丙D. 丙和丁【解析】四句话分别是甲:所有是,乙:“非乙”,丙:非乙、非丙,丁:并非所有是。

可知甲和丁互为矛盾,必然一真一假,题干中说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那么在乙和丙中也必然一真一假,设丙真,则非乙,非丙,那么乙也是真的。

此时有三句真话,不行,所以乙是真话,推出非乙。

那么甲说“所有是”就是假的,那么丁是真话,由此可知,预测正确的是乙和丁。

选B.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常用解题方法二、突破口法一般在朴素逻辑中也会涉及到真假话问题,此类题目最大的特点是不存在矛盾关系,此时即可以在题干提及的信息中寻找突破点,作为解题的要点。

【例2】:A、B、C、D四位漂亮女生,她们喜欢穿漂亮衣服,某天,她们穿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

在问道她们各自衣服的颜色时,A说:“B的衣服不是黄色的。

”B说:“C的衣服是绿色的。

”C说:“D的衣服不是蓝色的。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如何解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如何解

事业单位行测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如何解在事业单位考试中,通常会涉及到一类真假话问题,而不同的真假话他所适用的解题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今天中公教育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方法分别有哪些。

一、利用矛盾解题1.适用环境:当题干当中涉及到几句真话几句假话,并且题干当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命题时,适用于用矛盾解题。

2.方法透析:一找矛盾;二绕开矛盾判断其他话的真假情况;三回到矛盾判断矛盾的真假。

例题: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 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 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A。

解析:题干的逻辑关系为:甲:有的偷了;乙:都没偷;丙:乙没偷或丁没偷;丁:丁没偷。

对比可以发现,甲乙之间为矛盾命题,必有一真一假,故可推知丙丁之间必有一真一假。

因丁可以推丙,即如果丁的话为真,则丙的话也一定为真,故丁的话一定为假,丙的话一定就为真,即:丁偷了,乙没偷。

由丁假可以得出丁偷吃了糖果,即有人偷吃了糖果,所以甲的话也一定为真,故说真话的为甲和丙。

故正确答案为A。

二、利用假设法解题1.适用环境:当题干当中涉及真假话但无法用矛盾来解答时,可尝试使用假设法来解题。

2.方法透析:对题干当中的某一种情况进行假设。

如果得出矛盾的结论,则说明之前的假设不成立。

而如果假设得出不矛盾的结论则说明该假设成立。

例题:一起盗窃案发生,经调查共有二人合伙作案。

警察逮捕了甲、乙、丙、丁四名嫌疑人,罪犯必是其中二人。

经询问,甲说:“丁是罪犯。

”乙说:“甲是罪犯。

”丙说:“我不是罪犯。

”丁说:“我也不是罪犯。

”经调查,四人中二人说了假话,二人说了真话。

则下列哪项可能为真:A甲、丁二人合伙作案B丙、丁二人合伙作案C甲、丙二人合伙作案D甲、乙二人合伙作案【答案】:C。

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小技巧

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小技巧

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小技巧
本文“解决行测真假话问题的小技巧”由编辑整理,欢迎查看。

一、真假话问题的题干特征
真假话问题的题干特征是一般会给我们大概三到五个命题,告诉我们在这几个命题当中有几个是真的,几个是假的,这样的题目我们称之为真假话问题。

如下所示:
教练在甲、乙、丙三人背上分别贴了三个数字,三人都能看到对方的数字,但是看不到自己的数字,甲、乙、丙背上的数字分别用A、B、C代替。

甲说:B>C;乙说:A
假如教练说的是假话,则甲、乙、丙数字大小顺序可能是( )
A.A>B>C
B.C>B>A
C.B>C>A
D.B>A>C
这样的题目就是真假话问题。

二、解决真假话问题的小方法:代入排除法
当题干与命题之间不存在矛盾关系也不存在反对关系,我们无法使用矛盾法和反对法解题时,可以尝试用代入排除法去解决看似比较难以解决的题目。

比如上题,题干说假设教练说的是假话,而教练说的是他们之中最多有一个人说了假话,这句话是假,它的矛盾为真,也就是说这三句话中有两句是假的,代入A项,A项中说A大于B,所以丙是假话,A项中说B大于C,所以甲是真话,A项中说A大于C,所以乙是假话,代入A项中之后,一真两假,符合我们刚才的判定,所以此题选A。

行测中“真假话问题”怎样速解

行测中“真假话问题”怎样速解

行测中“真假话问题”怎样速解何谓“真假话问题”?这类题型的题干给出若干个人,每人说一些话,再告诉我们题干中有几句话是真的或有几句话是假的,要求做出推断。

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主要有矛盾法、反对法以及假设法。

作为考公一族无法绕开的一项重要测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让很多考生在备考时头疼、在考场上手忙脚乱、在查分后心塞。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外乎考生准备不充分。

可能有考生不同意了:“我都考了N年,上过考场M次了。

书看破千页,题做过万道,这样还能叫准备不充分么?”其实,他们确实还是准备不充分!因为这些考生片面追求数量而不求质量,不及时总结方法;所以同样的题型,改头换面一番后又不知所措了。

何谓“真假话问题”?这种题型的题干给出若干个人,每人说一些话,再告诉我们题干中有几句话是真的或有几句话是假的,要求做出推断。

解题方法主要有矛盾法、反对法和假设法。

矛盾法矛盾法解真假话问题的具体步骤:发现矛盾;跳出矛盾,结合题干有几真或几假,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性;得出结论。

例1、某省举行“文明城市”评比。

4位评委对大家普遍看好的A、B、C3城市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预测。

评委甲说:“要么A市能获得,要么C市能获得。

”“如果A市与C市能获得,则B市也能获得。

”评委乙说:评委丙说:“只有当B市不能获得或者C市能获得时,A市才不能获得。

”评委丁说:“我看B市能获得的可能性为零,而A市与C市一定能获得。

”评比结束后发现,4位评委中只有一人预测成立。

据此,可以推出能获得“文明城市”称号的城市是:A.A市B.B市C.C市D.A、B、C3市【解析】发现矛盾――乙(A且C→B)与丁(A且C 且非B)互为矛盾命题,两者必然一真一假。

跳出矛盾,结合题干有几真或几假,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性――题干告知只有一句为真;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丙(非A→非B或C)为假话,则其矛盾“非A且B且非C”为真。

得出结论――即B市获得,A和C市都不能获得,故选B。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其中常考的题目类型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真假话问题。

当然,对于真假话问题,如果不了解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在考场上会费时费力,因此掌握基础的解题方法还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下这种题目的题型特征和解题方法,帮助大家在短时间内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一、题型特征:题干给出几句对话或几句描述,并给出相应的真假状况,要求根据题干对话进行推理。

二、解题方法:假设法。

题干条件存在多种不确定情况,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某种情形为真,进行推理,直至推出矛盾的方法。

【例1】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正值深夜,他欲到智慧酒店去住宿。

当他来到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知道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但没有发现任何路标,却只有三个木牌,他仔细辨认木牌上的字。

第一条路边的木牌写着:此路通向智慧酒店。

第二条路边的木牌上写着:此路不通向智慧酒店。

第三条路边的木牌上写着:另外的两块木牌,有一块写的是真话,另一块写的是假话,我保证,我上述的话绝对不会错。

如果哲学家以第三块牌子上写的话为依据,他能走到智慧酒店吗?如果能,应走哪条路?A.能,走第一条路B.能,走第二条路C.能,走第三条路D.不能【答案】C。

解析:条件中确定是哲学家以第三块牌子为依据,即该牌子所写两块木牌一真一假。

因此就是两种可能情况,采用假设法:1.假设第一块木牌为真,即第一条路通向智慧酒店;而第二块木牌为假,即第二条路通智慧酒店,显然与题干只有一条通智慧酒店冲突,因此这种假设错误,只能是第一块木牌为假,第二块为真,判断得到前两条路都不通,所以走第三条路是可以通向智慧酒店。

【例2】明明和亮亮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得知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所以凑钱买了一份礼物,但为了和爸爸开玩笑,他们找来两个盒子,这样一个盒子装有礼物,另一个盒子是空的,然后叫爸爸猜。

他们设定了一个小游戏,一个人永远说真话,另一个人永远说假话,但不告诉爸爸谁会说真话。

爸爸只向一个儿子问了一句话,就顺着儿子的手指拿到了装礼物的盒子。

2016国考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问题分析

2016国考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问题分析

2016国考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问题分析真假话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重点考点之一。

所谓真假话问题,即是题干涉及若干句话,这几句话之中有真话也有假话,要求我们通过这些信息推导出相应的正确结论。

这种题目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

因此我们要掌握集中常见的解题方法来应对,以便我们在考试中可以迅速得到正确答案。

一般而言,真假话问题可以分成三类,即矛盾型、假设型、矛盾假设综合型,针对这三种题型我们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中公教育专家在此作出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矛盾型所谓矛盾型真假话问题,即是题干若干句话之间涉及常见的矛盾的关系,而根据矛盾的定义,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永远是一真一假的,我们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去解决这种问题。

对此,我们就应该非常熟悉命题之间的矛盾关系。

【例1】某煤矿发生了一起瓦斯爆炸事故。

煤矿人员有以下断定:值班主任: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

矿工1:确实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但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

矿工2:如果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则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安全员:造成事故的原因是操作问题,但没有人违反了安全规程。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可能为真?A.值班主任的断定为真B.安全员的断定为真C.矿工1的断定为真D.矿工2的断定为真,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答案】D。

中公解析:矿工2和安全员所说的话是一对矛盾命题。

由于题干说“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因此值班主任和矿工1的话均为假话。

值班主任的话为假,可以推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不是操作问题”;矿工1的话为假,可以得出“没有人违反安全规程”。

由于安全员的话是一个联言命题,它要为真必须两个联言肢都为真,因此安全员的话为假。

那么矿工2的断定就为真。

二.假设型所谓假设型真假话,即是题干若干句话直接不涉及矛盾关系的时候,需要我们假设几种情况,代入题干,找到符合题意的情况,从而确定真假。

这种题型可以归纳为朴素逻辑的内容,也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

事业单位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

事业单位判断推理:“真假话”问题

事业单位的行测考试逻辑判断的题目中,“真假话”问题是常考的一类题型,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所给条件判断出题干中条件的真假并进行推倒进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针对这一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希望各位考生都能熟练掌握。

“真假话”问题的特征:题干中通常会给出几个条件或几个人物的“对话”,并告知这些条件或这几句话中有几句真话,几句假话(通常是“三真一假”“三假一真”“两真两假”等),并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理。

“真假话”问题核心考点:矛盾的特性:一组矛盾在任何情况下必有一真一假。

“真假话”问题解决方法是:一找二绕三回,具体思路:(一)寻找题干中的矛盾命题;(二)绕开这对矛盾,通过其余的命题进行推理;(三)利用得到信息,回到矛盾命题判断矛盾命题真假。

以下面的例题进行一下这类题的详细说明。

【例1】某慈善基金会收到一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多方调查得知,是林川、吴飞、郑傅、郭博四人中一人中捐的,但问他们时:林川说:“我没捐”。

郑傅说:“是吴飞捐的”。

吴飞说:“是郭博捐的”。

郭博说:“不是我捐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下列哪项为真?A.林川说真话,是吴飞捐的B.林川说假话,是林川捐的C.吴飞说真话,是郭博捐的D.郑傅说假话,是郑傅捐的【解析】答案:B。

观察题干发现题目中四个人分别说了四句话在讨论是谁捐款的问题,从题干中可知是四个人中的一个人捐的款,并且告知我们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即四句话中有三句假话,一句真话,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简单翻译四个人的话林说:“非林”,郑说:“吴”,吴说:“郭”,郭说:“非郭”,很容易可以判断出吴和郭说的话构成矛盾关系,根据“一组矛盾在任何情况下必有一真一假”可知,吴和郭的话中必然有一句真话一句假话。

我们已知四句话中一共三句假话一句真话,那么剩下的林和郑说的话必然为假。

由林的话为假可知,林的话的矛盾必然为真,即林飞捐了款,由郑的话为假可知,郑所说内容的矛盾命题必然为真,吴飞没捐款。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技巧:事业单位朴素逻辑之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技巧:事业单位朴素逻辑之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分析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技巧:事业单位朴素逻辑之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分析【导读】在事业单位备考到来之季,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行测考试,特意准备了2016年行测答题技巧《事业单位朴素逻辑之真假话问题解题技巧分析》,助力考生顺利通过事业单位行测考试。

在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的逻辑判断部分,朴素逻辑是一种常考题型,朴素逻辑主要测查考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行推理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其中的真假话问题又是该题型中的一个高频考点,其解题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掌握。

那针对这类问题,我们该如何快速解决呢?在此,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对大家会有很好的帮助。

一.代入排除法代入排除思维是解决逻辑判断中很多问题的一种基本思维。

一般而言,在朴素逻辑的题目中,我们首先想到的第一个解题方法都是是代入排除法,因为这是最简单便捷的一种解题方法。

所谓代入排除法,即将条件代入选项或者将选项代入条件从而排除选项的方法,来确定真假。

【例题】某公司举行假面舞会。

张先生与张女士头戴不同颜色的面具相遇。

“我是一位先生。

”戴红色面具的那位说。

“我是一位女士。

”戴黄色面具的那位说。

说完后,两人都笑了。

因为他们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

据此,可以推断出下列哪项判断为真?A.张先生说真话,他戴红色面具B.张先生说假话,他戴黄色面具C.张女士说真话,她戴红色面具D.张女士说假话,她戴黄色面具【答案】B。

解析:采用代入法。

假设A项为真,那么张女士说的也是真话,这与题干中“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相悖,故排除A。

假设B项为真,张先生说假话,那么张女士说的也是假话,这与“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相符。

假设C项为真,张女士说真话,那么她应该戴黄色面具,所以,选项本身就是错的。

假设D项为真,张女士说假话,她应该戴红色面具,所以,选项本身也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B。

二.假设法假设法(又称为归谬法)是一种论证方式,它首先假设某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题设下,结论不成立),然后推理出明显矛盾的结果,从而下结论说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解题方法

公务员考试——真假话问题解题方法

真假话问题解题方法在行测考试中,可以说“真假话问题”算的上是在行测三千佳丽后宫中的“宠儿”,独享一份恩宠儿。

并且这位“小主儿”的出现频率较高,很多考生由于没有掌握解题方式,在这类题目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却依旧拿不准答案,所以对考生来说略有难度。

下面就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揭开这位“小主”的神秘面纱,一探究竟。

(仅供考生学习参考)我们先来看一下什么叫做真假话问题。

它的题干特征为:给出几个命题(至少三个),并定义其中几真或者几假,让各位考生来推出。

本文为各位考生介绍三种解决真假话问题比较常见的办法:矛盾法、反对关系和假设法。

技巧一:矛盾法矛盾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利用矛盾特性——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有一真一假,矛盾法的解题思路分为三个步骤,即“一找、二绕、三回”。

一找:找到题干中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二绕:绕开矛盾,结合题干的其他条件以及问法中的要求,确定其他句子的真假,从而得到确定性结论;三回:将确定性结论带入矛盾中,判断矛盾中两个命题的真假性。

【例题】家里有四个孩子,分别为甲、乙、丙和丁,一天,放在餐桌上的糖果少了几颗,母亲问是谁偷吃了糖果,四个孩子各有说辞:甲说:我们中有人偷吃了糖果;乙说:我们四个都没偷吃糖果;丙说: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偷吃糖果;丁说:我没偷吃糖果。

如果四个孩子中有两个说的是真话,有两个说的是假话,则说真话的是(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答案】A。

参考解析:第一步找矛盾,题干中甲说“有人吃”和乙说“四个都没吃”是一对矛盾关系。

由此可知,甲和乙所说的话必有“一真一假”。

且已知四句话中有“两真两假”,所以丙和丁两个人中必定有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

第二步绕开矛盾,如果丁说“丁没有偷吃”的是真话,那么丙说的话也为真话。

所以,丁只能说假话(丙说真话),推出“丁偷吃”。

第三步回到矛盾,由“丁偷吃”进而可以推出有人偷吃,所以甲说的是真话。

行测中“真假话问题”怎样速解

行测中“真假话问题”怎样速解
假性 : 得 出结 论 。
例 3 关 于 一 个 班 的 英 语 六 级
评 委 丙说 : “ 只有 当 B 市 不 能 获得 或 者 C 市 能 获得 时 . A 市 才 不
2 8 人 才 资源 开 发 2 0 i 5 9
X 1 N G C E K E 1 A N G I 竞 争时 代 ・ 行测课 堂
结 合题 干有 见 真或几 假 .判 断其 他
命 题 的真假 性—— 题 干告 知 只有 一 句 为 真 :则 甲 和丙 的话 都 为 假 , 丙
是……) 、第 二 个 盒 子 ( 某 个 是 … … 、与 第 四 个 盒 子 ( 某 个 非……) 、第 三 个 盒 子 ( 所 有 非……) 与第 五个 盒 子上 ( 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是……) 的话 互 为矛 盾 关系 . 必
通过 情 况 有如 下 陈述 : ( 1 )班 长通
过 了英 语 六级 考 试 ( 2 ) 该 班 所有 人
都 通过 了英语 六级 考 试 ( 3 ) 该 班 没 有人 通过 英语 六级 考试 。 经 过 详 细
评 委 乙说 : “ 如 果 A 市 与 C 市
能获得 . 则 B 市也 能 获 得 ”
第三 个盒子 : 所 有 的 盒 子 里 都
没 有黄 金 。 第四 个盒子 : 本盒 子里 无钻 石 。 第五 个盒子 :有 些 盒子 中有黄
有 几真 或几 假 .判 断其 他命 题 的 真
c, 第四 个盒子 里 有钻 石 D. 第 六个 盒子 里有 支票
【 解析 】
发 现 矛盾— — 乙 ( A且 C — B)
充分 。可 能有 考生 不 同意 了 : “ 我 都 考 了 N年 . 上过 考 场 M次 了 书 看

2016考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doc

2016考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doc

2016考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2016考判断推理之真假话问题真假话问题是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常考题型,这类题目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于矛盾的相关知识的理解。

考生在刚接触到这类题型时常常因为题目中表述复杂,真假难辨而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现在中公教育为大家介绍对于这类题型快速分析题干找出答案的方法。

真假话问题的表现形式一般是题干中会给考生若干个条件,并告知这若干个条件中只有一个为真或只有一个为假,让我们分析,并确认哪个条件是真是假的情况。

我们在直言命题中学习过关于矛盾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矛盾必然一真一假,所以面对真假话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一对矛盾,那么题干中那个唯一为真或唯一为假的条件一定在这对矛盾中。

所以我们做这类题的第一步:找矛盾。

当我们确定那个唯一为真或为假的条件在矛盾中后,那么其它的条件的真假性我们就知道了,这时我们不用管这对矛盾,直接去分析其它的条件,这便是我们做题的第二步:绕开矛盾。

最后我们根据其它条件的提示,我们可以分析出矛盾中到底哪句是对的,哪句是错的,这便是最后一步:解开矛盾。

举个例子:【例1】已知A、B、C三个嫌疑人中有一个是杀人犯,现在甲乙丙丁四个警察给出了他们的判断。

甲:A是杀人犯。

乙:B是杀人犯。

丙:C是杀人犯。

丁:甲警官说错了。

已知四个警察中只有一个人说对了,问谁是杀人犯,哪个警官说对了。

【解析】此题便是很典型的真假话问题。

观察题干可知,无论甲警察说什么,丁都在反驳他,所以甲与丁是一对矛盾,已知矛盾必然一真一假,那么那句正确的判断就一定在甲与丁之中,所以乙和丙所说的话都是错误的,由此可知B不是杀人犯,C不是杀人犯,而三人中必有一个杀人犯,所以A便是杀人犯,进而可以判定甲警官说的是正确的。

现在各位考生是否对真假话问题的解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呢?现在我们再来看一道例题:更多2016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相关信息请查看》》黑龙江公务员考试网。

行测答题技能“真谎话问题”解题方式集锦(下)

行测答题技能“真谎话问题”解题方式集锦(下)

【导语】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真谎话问题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常常出此刻逻辑判断题中,一样,真谎话问题也有自己的解题方式,下面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就真谎话问题解题方式提供答题指导。

一、矛盾假设综合法(一)题型特征1:在题干中有多个直言命题,并以对话等形式出现,题干规定几个直言命题中两真两假。

2:题干中只存在一对互为矛盾关系的命题。

(二)解题方式1:分析题干,找出矛盾关系的命题。

2:找到矛盾关系肯定两个命题为一真一假后,剩下的两个命题必然也为一真一假,用假设法进而选出答案。

(三)精选例题【例题1】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完毕以后四人对结果进展预测如下:甲说:咱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说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解析】B。

题干中,甲与丁互为矛盾,因此一真一假,按照条件,四句话两真两假,因此乙与丙一真一假。

乙与丙既非矛盾关系,又非反对关系,此时,需用假设法继续做,假设丙说的是实话,那么推知乙一定为真,与条件一真一假矛盾,因此,假设错误,正确情况为丙为谎话,乙为实话,由此可知,甲为谎话,丁为实话,故说实话的是乙和丁。

二、假设法(一)题型特征1:题干给出几句对话或几句描述,并给出相应的真假状况,要求按照题干对话进展推理。

2:题干中不存在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二)解题方式方式要点: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如某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如a与b大小:有大于、小于、等于三种情况)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如命题成立,如a>b),并以此为条件进展推理,假设最终推出结论与条件不符,那么此种假设错误,从头假设进展推理。

反之,该次假设即为正确情况。

(三)精选例题【例题2】甲说:“乙扯谎〞;乙说:“丙扯谎〞;丙说:“甲和乙都扯谎〞。

请肯定下面哪个选项是真的?【解析】C。

此题条件中既无矛盾关系,又无反对关系,此时首先考虑的是假设法。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

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做了许多行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自己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一些技巧和重点,下面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的考试资讯!行测逻辑判断技巧:真假话问题在学习行测的时候,大家对于一种题型非常头疼,那就是真假话问题。

真假话问题是逻辑判断中常考的一类题型,而很多考生遇到这种问题,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毫无头绪。

其实,原因在于大家并不了解这钟题型的解题方法。

因此针对必然性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真假话问题做简单梳理,以便大家有章可循。

将真假话问题一共分为两部分:可以找到矛盾的、找不到矛盾的或找到矛盾仍无法做题的。

一、可以找到矛盾直接用矛盾解题的真假话问题如果在真假话问题中可以找到矛盾,并且可以利用矛盾直接解题的话,就使用真假话的做题步骤去做。

方法:一找-二绕-三返回(“一找”,即找矛盾,“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三回”,即回归到原矛盾关系中再作进一步的判断)例: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此题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分析可知,四块牌子分别对应着一句直言命题,共四句话,而且其中只有一句话为真。

一般而言,遇到这类型题目,大家可以遵循“一找、二绕、三回”的解题步骤寻找真相。

“一找”,分析可知,题干第一句和第三句互为矛盾关系,那么两者必定一真一假;接下来“二绕”,即绕开矛盾的两个命题,判断其他命题的真假,因为只有一句真话,可知其余第二句和第四句都为假,那么实际的情况就是二号草屋中有猎枪,且四号草屋中没有草药,故选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厦门事业单位行测技巧之真假话问题之假设

真假话问题,也是逻辑推理中的一个重点内容,题干中会告知我们有几句是真话或者有几句是假话,所以这类题型很好识别。

对于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方法,除了基础的矛盾解题法之外,考生应该还要掌握的有假设法和代入排除法。

何为假设法?又该在什么条件下运用?
假设法,是根据题干意思,假设题干中的某一条件为真(或者为假),顺着假设的思路根据题意往下推导,如果推导的结果与假设冲突,则该假设不成立;反之成立。

当题干中给出的条件之间不存在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时,我们就可以运用假设法来解题。

【例1】王先生与王女士戴不同颜色的面具相遇。

“我是一位先生。

”戴红色面具的那位说。

“我是一位女士。

”戴黄色面具的那位说。

两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在说谎。

据此,可以推出下列哪项为真?
A.王先生说真话,他戴红色面具
B.王先生说假话,他戴黄色面具
C.王女士说真话,她戴红色面具
D.王女士说假话,她戴黄色面具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真假话问题,从已知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条件是不存在矛盾关系或者是反对关系的,所以我们就要运用到假设法。

由已知条件“至少一人在说谎”,假设红色面具的人说真话,则黄色面具的人说假话,即红色面具的人是先生,黄色面具的人也是先生。

这个结果与题干中的一位先生一位女士的说法冲突,所以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

那么,红色面具的人就只能说假话,即红色面具的人是女士,可知黄色面具的人是先生,可以判定出两人都说了假话。

故正确答案选B。

这道题是真假话问题中较为简单的一类,在考试中测查的还会有条件更复杂的类型。

【例2】甲、乙、丙、丁四人的书包颜色各不相同,有黄色、绿色、蓝色和红色四种。

甲说:“乙的书包不是黄色的。

”乙说:“丙的书包是绿色的。

”丙说:“丁的书包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书包是绿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丙的书包是蓝色的,丁的书包是绿色的
B.乙的书包是蓝色的,丙的书包是红色的
C.甲的书包是绿色的,乙的书包是红色的
D.丁的书包是绿色的,甲的书包是红色的
【解析】真假话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同样不存在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所以可以运用假设法解题,为了方便解题,将已知条件改写为逻辑语言:
甲:乙非黄
乙:丙绿
丙:丁非蓝
丁:甲乙丙中有绿色,绿色的说实话。

根据题意,丁的话作为解题突破口,绿颜色书包的人说真话,抓住这个关键词“绿色”,我们可以去假设甲乙丙中提到“绿色”的这个人说真话。

假设乙说真话,则乙是绿色书包,与乙本身的说法冲突,所以乙应该说假话,即丙不是绿色书包,可知丙也说假话,即“丁非蓝”为假话,则丁是蓝色书包。

乙和丙都是假话,只剩下甲可以为真话,所以乙不是黄色书包,也不能绿色和蓝色,所以乙是红色书包。

剩下的丙就应该是黄色书包。

所以正确答案为C。

这道题的解题关键在丁的那句话,会有人在看题的时候忽略题干问法前的最后一个条件,所以在此也提醒大家看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要把每一个已知条件都看完才能解题。

在解答类似上面的这种题目时,要找突破口,找到真话中的关键词去假设,这样才能浪费时间。

【例3】有甲、乙两个部落,甲部落的人总是说真话,乙部落的人永远说假话。

有旅行者来到这里,遇到一个当地人A,问A:“你是哪个部落的人?”A回答说:“我是甲部落的人。

”又走来一个当地人B,旅行者请A去问B,问过之后,A回来对旅行者说:“他说他是甲部落的人。


根据这种情况,旅行者要判定A、B各自的所属部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是甲部落,B是乙部落
B.A是乙部落,B是甲部落
C.A是甲部落,B所属部落不明
D.A所属部落不明,B是乙部落
【解析】此题的突破口在于理解甲、乙两个部落的人在回答旅行者问题时的说法,因为甲部落是说真话的,所以甲部落的人肯定会如实回答“我是甲部落的人”,而乙部落永远说
假话,所以乙部落的人不会告诉旅行者自己是乙部落,乙部落的人一定会说“我是甲部落的
人”,所以无论是甲部落还是乙部落在回答旅行者的问题时,都会给出同样的答复。

据此,我们就可以得出A在问了B之后告诉旅行者的话“他说他是甲部落”一定是真话,因为A
相当于是转述了B的说法给旅行者,所以不论B自己说的话是真是假,A转述给旅行者的这句话都没有说谎,由此可知A是甲部落的人。

由于A、B部落都回答同一句话,所以不能判定B到底是哪个部落的人。

所以正确答案为C。

以上三道例题是真假话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三种类型,在复习阶段,尤其要注重真假话问题的解题技巧。

熟能生巧,最关键的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做题,熟练了才能掌握,掌握了
才能精通。

更多福建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请关注福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