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区板头筝曲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功能

合集下载

4南阳板头曲

4南阳板头曲

南阳板头曲南阳板头曲是中州古乐的代表,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到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所谓“板头”,是南阳大凋曲子在演唱之前.艺人们要用各种乐器合奏或独奏的一段乐曲.这些乐曲的民问说法,就叫“板头”。

板头曲与大词曲子的关系密不可分。

南阳太调曲子卫称鼓子曲,堪称民族文化瑰宝,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可溯源至元曲中之北曲.其巾许多曲目义是戏曲剧目的先导。

1956年底,当代著名戏剧家、诗人田汉视察南阳时曾说:“南阳文化有两大宝,一是汉画像石,一是大调曲子,在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学、美学和音乐史上,都有着很高的价值,要抓紧抢救。

”大调曲子流行于南阳全区,现存曲目千篇以上,唱腔曲牌二百馀个。

在县城、集镇或农村山乡,有许多被称为“曲友”的人调曲子爱好者,分布在上、农、工、商各个行业中。

每当华灯初放或月白风清之夜,这些业馀曲艺岂人就相约聚会。

或茶馆酒肆,或豆架瓜棚,或群众纳凉的踏边场上.或在某曲友的厅堂内院.抓筝拨弦。

弹鼓击节,演唱大丽曲子。

而一开始.照例先演奏板头曲。

板头曲是不同旋律、不同感情、不同意境、不同风格的器乐曲。

板头曲演奏完,才接唱有文字词句的吐目。

演奏或唱者是那样热心,那样专注;听众也是那样喜爱,那样陶醉。

或气势磅礴,或悠扬轻柔.原生态的纯真,自然美的展现,好一派“下里巴人”的浓郁艺术气氛!板头曲与大调曲子一体的所史悠久。

它是用古筝、琵琶、三弦、月琴等弦索演奏的民族器乐曲。

这些乐曲在民问以工尺谱抄本和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

“板头”一词最早见于一索子乾隆二十七年抄本《琵琶谱》中,由此可知,在1762年以前,这些民间古调的“六十八板”乐曲已被称作“板头”;亦可知,南阳板头曲至迟在明末崇祯年酬已存在。

数百年来,大量的曲子散失在民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存、传艰、丰富和发展着。

目前所知,板头曲尚有曲日一百二十馀首,“六十八板”以外的民间“大套曲”和民歌杂曲以弦索演奏的还有二十多首。

(开题报告)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开题报告)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2]陈晓丰.河南筝派的渊源及发展[J].北方音乐. 2011(09)
[3]佟桂影.河南筝派初探[J].北方音乐. 2009(07)
[4]喻莹.“河南筝”纵横谈[J].艺海. 2008(01)
[5]付明.从《汉江韵》谈河南小调筝曲[J].乐器. 2009(05)
[6]刘相君.浅谈山东筝派与河南筝派演奏技法的不同[J].大众文艺. 2011(16)
[12]贾媛媛.河南板头曲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13]马卉.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教材的建设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
[14]王丹.河南筝乐艺术风格及文化背景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
[15]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6]杨丽莉.河南板头曲音乐研究[D].河南大学2006
进度安排:
2013年11月下达任务书;
2013年11月查阅文献,撰写开题报告;
2013年12月3日开题答辩;
2013年12月写作论文初稿;
2014年3月中旬毕业论文中期检查;
2014年3月下旬论文评阅;
2014年4月上旬论文完善,定稿;
2014年4月下旬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马珊珊.河南筝曲的音乐特征[J].大众文艺. 2011(1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浅谈河南板头筝曲的艺术特点
学生姓名:
系别:
音乐系
专业:
音乐学
指导教师:
2013年11月26日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河南筝的曲目直接来自民间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河南曲子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说唱音乐,清以后衰落了,只有南阳地区还十分兴旺,所以又称之为南阳鼓子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带有唱词的“牌子曲”和纯器乐的“板头曲’”。筝是其中重要的伴奏乐器,同时,也脱离说唱而独立演奏。现存河南筝派的代表性曲目,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河南曲子的板头曲与牌子曲。过去,艺人相见,就经常首先演奏一首板头曲以会知音,并借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易名为《高山流水》,河南筝的传统曲目中板头曲,人们常称之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如《哭周瑜》、《叹颜回》和《苏武思乡》等都是。在河南曲子中,一些短小的曲牌在流传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角色分工,可以上台表演的形式“小调曲子”,今天它已成为一个很著名的剧种“河南曲剧”。小调曲子原来比较简单,但后来,旋律发展了;筝在伴奏中地位重要,在演奏上也逐渐具备了它的个性,这两者的结合。形成了它在音乐上独有的美。

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

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

板头曲的来源与特色作者:来源:《小演奏家》2013年第04期南阳板头曲音乐与历史悠久的中原鼓子曲相辅相成,是在大调曲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

先奏板头曲是为了活跃气氛,引入境界,以音乐的语言表现艺术之美。

其音乐题材包罗万象,具有鲜活灵动、纯净悠扬、音韵绵长和雅俗共赏等特点,其代表作《高山流水》在全国影响很大。

板头曲为中州古曲,用筝、琵琶、三弦等乐器演奏,是中华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

因主要在河南曲子正式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前奏乐曲,故称“板头曲”或“河南曲子板头曲”。

板头曲分布较广,南阳、泌阳、邓县、许昌、开封皆可见其踪迹,但其传播中心在南阳市。

历史溯源河南板头曲起源于宋朝,被称为是中国民族音乐的根本,和福建南音、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曲种之一,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

据载,明崇祯年间,板头曲随河南曲子见诸市井,清初逐渐盛行于上述各地。

其乐队不备锣鼓笙管,而以弹拨乐器为主,另加胡琴、四胡等拉弦乐器,由此成为我国民间乐队中难得一见的弦索乐组合。

艺术特色在当前流传下来的板头曲中,大部分是适合古筝、三弦和琵琶单独演奏的,也有一部分是适合多种乐器合奏的。

根据它们的演奏特点和在不同场合所起的作用,对于板头曲产生的起因,目前文艺界流传着四种说法:一是聚集人气,吸引观众,为大调曲子的正式演唱进行铺垫;二是缓和演出气氛,在不同曲目的大调曲子转场期间演奏板头曲,以免演员休息、替换时出现冷场现象;三是调弦定调,意在使不同乐器的乐手之间相互默契;四是呈才性,以曲会友。

板头曲的曲体形式基本上是六十八板,即盘头十六板,起势六个八板,煞尾四板,民间俗称“老八板”,是民族器乐曲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板头曲的内容有以历史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夺筝》《高山流水》《苏武思乡》等;有描写封建社会中妇女的压抑悲伤及闺怨情思的,如《盼夫归》《思春》《悲秋》等;有以情景寄意、写景抒怀的,如《满园春》《春雨细柳》《寒鹊争梅》等,这一部分板头曲数量最多。

河南南阳板头曲中的筝乐艺术探析

河南南阳板头曲中的筝乐艺术探析

Analysis of the Art of Zheng Music in the Tune Bantou in Nanyang of Henan Province 作者: 段廉[1]
作者机构: [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杭州310053
出版物刊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页码: 75-81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1期
主题词: 板头曲;河南筝派;筝乐艺术
摘要:板头曲中的筝乐艺术以南阳地区为主要聚集地,集中体现着河南筝派的筝乐艺术精华,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我国筝坛中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板头曲中的筝乐艺术题材丰富、曲目众多、情感淳朴、形象鲜活,具备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影响深远的名人名家、极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和不断丰富与创新的精神等,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板头筝曲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不少民间筝乐艺术家和经典作品,并且各自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特点,甚至在乐器形制上也多有尝试改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河南板头曲为例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在教学中的运用——以河南板头曲为例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59/ 14主干音符十分相近,所以在曲友们聚会时,可以按照人数的情况随意组合。

合奏乐器组合多为三弦、筝、琵琶、扬琴、二胡、洞箫、八角鼓等,其中古筝、琵琶、三弦为主要的。

板头曲的绝大部分的乐段和乐句划分的很清楚明白[3],有明显的对称性与规则性,曲式结构十分严谨、工整,旋律进行有很强的程式性。

和许多我国的民间传统器乐曲一样,板头曲也为六十八板,使用2/4拍记谱,因此有三十四小节。

三、河南筝派的演奏技巧介绍在《弦索十三套》中,有关古筝摇指的技术有点滴的记载,而曹东扶先生演奏的河南板头曲,使我们亲眼看到了摇指是如何应用的。

他演奏的摇指结实有力,清脆悦耳,给人以轻快有活力之感。

这是河南板头曲唯一的摇指技术,也是河南筝曲的常用技法,是摇指的雏形。

(一)河南筝派左手常用技巧河南筝以左手的滑按音的别具一格的处理最有特色。

1.大颤音: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夸张的吟弦,也可以说成是大动作的吟弦,它被用来激化某种因素或扩大特定的情绪。

2.空颤:在本音弦上作反复较快的大动作吟弦,吟出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为空弦大颤音,简称空颤。

3.按颤:吟出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简称为按颤。

4.小颤音:小颤音在河南筝曲和板头曲上是非常特殊一种表现手法。

它在按、滑音上做密集快速的反复吟弦,吟奏出小二度或大二度的混合音响效果,也是按、滑音和吟弦的组合手法。

(二)河南筝派右手常用技巧1.“夹弹”:右手大指弹奏后要靠在相临的弦,这样声音坚硬有力。

2.“短摇”:在河南筝派的演奏技法中多用快速托劈的短摇表现其地方特色。

3.“倒剔正打”:曹东扶先生首创的中指带义甲向外剔指,使得演奏更加方便,声音铿锵有力。

4.“剔指”:中指向外弹弦,常与大指托法连用。

5.“拇指靠弹重托”:右手的大指在弹奏后以要靠近相临的琴弦。

(三)以《高山流水》的艺术分析为例1.创作背景和意义《高山流水》标题刻画出巍巍高山,潺潺流水,山河锦绣的景色,只要一提起古筝名曲,无人不知高山流水。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摘要】南阳板头曲是河南板头曲中的一种,其音乐特点包括旋律优美、节奏独特等。

河南筝派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传统流派,其特色在于扬鞭弹指、细腻婉转的演奏技巧。

南阳板头曲和河南筝派有着密切的关系,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演奏技巧、曲调风格等方面。

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艺术影响是深远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深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国民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南阳板头曲、河南筝派、音乐特点、流派特色、关系、艺术影响、重要性、研究方向。

1. 引言1.1 介绍南阳板头曲和河南筝派南阳板头曲是河南民间音乐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源自南阳地区,以其清新婉转的旋律和动听的音韵脍炙人口。

南阳板头曲在演奏方式和曲式上有独特之处,常常被演奏家们用来表达对家乡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思念。

河南筝派是中国民间古典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河南地区。

它以古筝为主要演奏乐器,以其细腻纯净的音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河南筝派在演奏技巧和曲风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常常被用来表现对故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重。

南阳板头曲和河南筝派都是河南地区的重要音乐文化遗产,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它们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不仅丰富了河南地区的音乐艺术,也为中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河南音乐文化的底蕴和魅力,也可以为传承和发展这一文化遗产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启示。

1.2 提出研究目的提出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南阳板头曲和河南筝派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通过对南阳板头曲的音乐特点和河南筝派的流派特色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艺术影响。

最终旨在揭示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进一步深化对这两个音乐形式的研究提供参考。

浅析河南板头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河南板头曲的艺术特征

浅析河南板头曲的艺术特征摘要:河南板头曲是河南乃至全国的稀有乐种,属中原文化之瑰宝,曾经在中原大地上盛极一时。

河南板头曲是一种“弦索”乐,它脱胎于河南大调曲子,作为开场演唱前的器乐曲而存在,其后独立出来,逐渐形成一种曲风独特、结构严谨、极具艺术魅力的重要曲种。

本文首先介绍河南板头曲的起源,然后分析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形式,再通过具体的河南板头曲的演奏曲目分析其艺术特征,最后结合河南板头曲当前的现状提出保护和传承河南板头曲的建议。

关键词:河南板头曲艺术特征保护和传承至今以来,河南板头曲传承都是靠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有关河南板头曲的研究,大都过于宽泛,没有深入研究,传承下来的完整板头曲已经越来越少了。

2006年,河南板头曲引起国家重视,被列入国家第一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宋光生先生成为河南板头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本选题旨在说明河南板头曲的传承脉络、曲目特点、演奏形式、艺术风格。

让大家对河南板头曲有较为详细地了解,使河南板头曲能够得到保护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一、河南板头曲概述板头曲历史悠久,而其历史渊源又十分复杂,迄今尚无确凿史料可查。

有学者认为,它是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俗曲小调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约在明末清初时达到了一定的高峰。

因此,河南板头曲也被称为“中州古调”或“中州古曲”,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弦索”乐。

它脱胎于河南大调曲子,大调曲子来自民间,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魅力。

以坐唱形式活动在曲友厅堂之中、城镇茶馆内或乡间村头、农闲的打谷场上,雅俗共赏,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经过元、明、清众多艺人一代代地改良与创新,逐渐形成一种曲风独特、结构严谨、极具艺术魅力的重要曲种。

二、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与调式结构1.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

河南板头曲结构规整严谨,讲究对称与规律性,属八板体结构的标题性乐曲。

它以在我国广为流传的器乐曲牌《八板》为母体,极少例外。

从板头曲总体的曲式来看,主要是五声音阶为基础,加灵活的变音,曲式具有朴实纯正的中州风韵,与河南地方戏曲音乐风格极为相似。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南阳板头曲是河南民间音乐中的一种典型代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河南筝派则是河南省古老的音乐传统之一,它又是中国古典音乐“金华派”的一个分支。

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音乐风格上有所体现,更是对筝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阳板头曲起源于河南南阳地区,它是表达人们生活情感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板头曲有着独特的唱腔和曲调,其歌词内容多以山水、生活、情感等为主题,情感真挚,质朴自然。

在演唱形式上,板头曲还要配以一种称为“板头鼓”的乐器表演,这种表演形式非常独特,充满了地方特色。

南阳板头曲的音乐特点与河南筝派的音乐特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对两者之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南阳板头曲的旋律多以简单明快的方式表现,富有地方民间风情,契合了河南筝派豪放清丽的特点;而南阳板头曲的节奏感强烈、韵律明快,也为河南筝派音乐的节奏特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南阳板头曲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对河南筝派产生了影响,在曲调和演唱方式上也有诸多启发。

南阳板头曲的歌词内容贴近生活,情感真挚,表达方式简单朴实,这对于河南筝派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使得河南筝派的曲调更加贴近人民生活,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南阳板头曲还积极地向河南筝派输送了优秀的艺术人才。

南阳地区自古就是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培养了不少优秀的音乐人才。

在南阳地区,南阳板头曲一直是广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形式,能够激发人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

这些优秀的音乐人才在南阳板头曲的熏陶下,对河南筝派的演奏和表演技巧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为河南筝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在音乐形式上对河南筝派产生了启发作用,更在音乐人才的输送、艺术观念和表演形式上对河南筝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南阳板头曲的独特魅力,使得它成为了河南民间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同时也为河南筝派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动力。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南阳板头曲是中原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调,起源于河南南阳地区,是河南筝派的核心曲
调之一。

板头曲音乐表达深厚的情感,形式独特,并对河南筝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南阳板头曲具有独特的音乐形式和演奏技巧,它独具一格的音调和节奏结构,使得它
能够深入人心。

南阳板头曲秉承了古典音乐的特点,其乐曲注重旋律的哀怨和回旋,使得
它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富有戏剧性和感染力。

南阳板头曲的奏法和弹奏技巧也是独特的,它注重音色和音韵的变化,使得音乐更加生动有趣。

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
指法和力度控制,在细腻的琴音中表达出丰富的情感。

南阳板头曲作为河南筝派的核心曲调之一,对河南筝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河南筝派的发展中,南阳板头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吸收了古代音乐的精华,发
展出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和音乐结构,丰富了河南筝派的艺术形式。

南阳板头曲通过其独特
的旋律和音韵,使河南筝派的音乐更加丰富和富有表现力。

南阳板头曲还开创了新的演奏
风格和艺术表现手法,为后来的河南筝派作曲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思路。

南阳板头曲还对中国音乐的整体发展产生了影响。

它将河南地区的音乐文化与其他地
区的音乐风格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原音乐艺术。

南阳板头曲不仅影响了河南筝派的发展,也对其他地方的音乐传统产生了影响。

它成为了中原地区音乐文化的代表,推动了中
原地区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河南板头曲之变迁探析

河南板头曲之变迁探析

第1卷第8 0 期 21年8 0 1 月
南 阳师 范 学 院 学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 a o a y n om l nv ri, o i ce c s o r l f n a gN r a i s ) S ca S in e ) n N U e t( 1
的《 转调货 郎儿》 r 。 l
从 汉代 到 宋元 。 调 曲 子在 演 出形 式 和 音 乐 结 大
构 上 , 与相 和歌 、 都 曲子 、 唱赚 、 转调 货 郎儿》 着 一 《 有
定 的联 系 。 期 的板 头 曲与 大调 曲子 唇齿 相依 , 与 早 必 大 调 曲子 同源 。
二 、 成期 形
弦索 乐是 中国 民间丝 弦乐 乐种 之一 . 又称 为 “ 弦 乐 ”“ 、弦诗 ”“ 、细乐” 明代 中叶 , 。 在河南 、 安徽 、 山东一带
越 调套 、 头套 等 。 码 也有不 用 同一 曲牌作 头 、 , 尾 用两
支 以上 曲牌连缀成 套演 唱一个故 事 的。
无论是 哪种 曲式结 构 。 大调 曲子的音乐都 由各 种 曲牌组成 , 与 曲子有 着一定 的联 系 。 其 南宋 王灼 《 碧鸡


滥觞期
早期 的河南板 头 曲与河南大调 曲子相辅 相成 , 在
大 调 曲演唱 之前用 独 奏 、 奏 等形式 演 奏 , 合 既有开 场
曲和前奏 曲的意思 . 又可让乐 师们 起 到活 动手指 和调
整 琴 弦的作 用 ; 头 曲也可 在演 唱 中间 演奏 , 板 以变 换
现 场气 氛助 兴之 用 。 于二 者 的关 系 , 研究 河南 板 鉴 要 头 曲的变 迁 。 要从探寻河南大调 曲子 的渊源 开始 。 需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作者:王帅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9年第08期摘要:南阳板头曲是我国重要的器乐乐种之一,为河南筝派的产生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河南筝派的传统乐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南阳板头曲,并且河南筝曲无论在音韵技法还是在板式结构上都与南阳板頭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本文将探究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形成以及对河南筝乐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的作用。

关键词:板头曲;大调曲子;河南筝派;音乐特点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4-0141-01在我国,筝乐文化十分繁荣,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有着浓郁地方风格的古筝流派,这些筝派大多是从当地地方乐种,曲艺伴奏中脱胎演化而来,如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山东筝派便与杭滩丝竹、潮州弦诗、广东汉乐、山东琴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然,形成于中原大地的河南筝派也同样南阳板头曲有着密切关系。

一、板头曲对河南筝派音韵的影响河南地方音乐深受当地语言环境、民俗文化的影响,板头曲和河南筝乐也与这些因素有极大的关联。

河南地处中原,长期以来集南北民俗文化之精华,使河南筝乐不仅有刚劲有力、泼辣粗狂的性格,还有细腻柔美、委婉深情的一面。

在为说唱音乐及戏曲伴奏的时候,为了将声腔模拟的更加惟妙惟肖,演奏者在长期的探索中琢磨出了一套左手做韵的技法,来更好的拖腔送韵,因此在经过无数河南板头曲演奏者的继承、加工、创造之后,才形成如今河南筝派的音韵特点。

在众多河南筝派的传统曲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板头曲的筝声部演化而来的,在演化的过程中离不开演奏者的二次创作和发挥,他们在继承板头曲音韵的同时,进行加工再创作。

通过对一些板头曲和筝曲的对比,发现河南筝曲由板头曲演化过来时,老一辈筝家做了许多的变化加工,同样一首曲子,板头曲和筝曲在骨干音几乎相同的情况下右手在技巧、节奏上会做一些改变,提高演奏难度,左手在做韵处理上也会比板头曲要丰富一些,并且有些快板板头曲在变成古筝独奏曲后整体速度都会有所提升,十分考验演奏者的能力。

河南板头曲发展研究

河南板头曲发展研究

作者: 王莹
作者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出版物刊名: 艺术科技
年卷期: 2016年 第6期
主题词: 河南;板头曲;发展;历程
摘要:板头曲作为河南弦索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又被称为"中州古调",属于大调曲子中一支独立而纯粹的器乐乐种。

河南板头曲多为琵琶、三弦、古筝等的独奏曲种,不仅曲口多、内容丰富而且结构颇为严谨,具有悠扬的曲调,所以极适宜于传达高亢、豪放、细腻而又委婉的情感,也是我国传统器乐乐种中颇具艺术价值的乐种之一,对于推动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发挥过十分关键的作用。

本文梳理了河南板头曲的发展历程,探索了板头曲的发展源流——大调曲子,其母体《八板》,并就其逐步演变与形成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弘扬我国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河南板头曲。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南阳板头曲是河南民间传统音乐中的重要曲种之一。

它是以板头为引子,板头后接十二个小节,反复演奏的形式,又称为板头十二,是河南省南阳地区民间音乐和南阳筝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阳筝派作为河南省古筝派别之一,与河南曲派、河北曲派、南派以及西北曲派等一同被誉为中国古代曲艺的珍稀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浅析南阳板头曲对南阳筝派的形成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南阳板头曲对南阳筝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阳板头曲是南阳筝派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

南阳筝派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南阳板头曲作为南阳地区民间音乐中最重要的曲目之一,对南阳筝派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南阳筝派作为河南省古筝派别之一,始于明代,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南阳筝派在其演奏表演中,曲调优美,古朴典雅,高亢激昂,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魅力。

南阳板头曲则是南阳筝派音乐中最为典型、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也是南阳筝派发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南阳板头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南阳筝派所代表的河南古筝音乐派别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南阳板头曲具有较为完备的旋律、和谐统一的曲式,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其优美动听的曲调和音乐内容也为南阳筝派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音乐素材和文化积淀。

二、南阳板头曲是南阳筝派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南阳板头曲作为南阳筝派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其在南阳筝派音乐演奏中的举足轻重地位不可置疑。

南阳板头曲具有简练优美、曲调高亢激昂、情感真挚的特点,完整地展现出了南阳筝派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底蕴。

南阳板头曲的演奏艺术是南阳筝派中的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

演奏要求乐手在保持节奏、和谐、准确的前提下,对琴音强度、音调、音色、乐章起伏等方面进行控制和调节,要求演奏者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演奏技巧,以达到音乐表现上的最佳效果。

南阳板头曲作为南阳筝派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阳筝派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南阳筝派音乐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南阳板头曲作为其代表性曲目之一,不仅丰富了南阳筝派音乐的内容,而且在演奏和学习过程中,也为南阳筝派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

浅析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形成的影响南阳板头曲,又称南阳板儿,是河南民间音乐中的一种代表性曲目。

南阳板头曲以其独特的曲调、韵律及表演形式被广泛传唱,成为河南省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河南筝派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地位在河南音乐界是不可替代的。

从文化层面上来讲,南阳板头曲在这一传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南阳板头曲的旋律缓慢婉转、平凡流畅,韵律优美。

此曲的演唱对象通常是爱情、人生、生死、离别等现实主题,以及与自然相关的题材。

其中,爱情和人生为南阳板头曲独特的表现主题,富有深刻的情感内涵和历史人文价值。

通常情况下,南阳板头曲的演奏形式是指弹结合或者指唱合一,运用插调方格的方法拓展音域,增加乐曲的多样性,提升音乐效果。

同时,南阳板头曲还传承了河南民间音乐的其他特点,比如以琵琶弦管、古筝应和为主的管弦合奏,以及男中音与女高音相配的特色声部。

南阳板头曲的音乐特征丰富多样,给河南筝派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和相关思考。

首先,南阳板头曲在音乐表现上十分注重音乐的情感沟通和表意性。

这一特点对筝派形成的影响是让筝派的演奏者更加注重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从而加强与听众的情感共鸣,提升音乐表现力。

其次,南阳板头曲的编创模式以及多样化的演奏形式,也在筝派的演奏中得到了应用。

筝派演奏者在传承南阳板头曲的同时,注重听觉效果和技术处理,提高作品的演奏质量和表现力。

在传承南阳板头曲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和完善,让筝派音乐得以在多元化的传统文化环境中独领风骚。

最后,南阳板头曲的流传和传承,也为河南筝派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历史背景和音乐资源。

南阳板头曲所创造的传统音乐文化与传统审美观念,为河南筝派的演奏风格、音乐形态等方面的形成和丰富提供了有益的保障。

综上所述,南阳板头曲对河南筝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不仅在音乐表现、演奏模式等方面,也在整个筝派的历史与文化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阳板头曲的影响让河南筝派更加灵活多样,推动筝派音乐迈向更高的艺术高度,成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南阳篇)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南阳篇)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南阳篇)南阳市:板头曲南阳板头曲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弦索乐。

音乐与历史悠久的中原鼓子曲(大调曲子)相辅相成,是在大调曲演唱之前用独奏、合奏等形式演奏的前奏乐曲。

先奏板头曲是为了活跃气氛,引入境界,以音乐的语言表现艺术之美。

音乐题材包罗万象,具有鲜活灵性、纯净悠扬、音韵绵长和雅俗共赏等特点,和江南丝竹、潮州音乐、山西音乐有同等价值,并称为中国传统民族器乐曲中的四大流派。

其代表作《高山流水》在全国影响很大。

河南板头曲的演奏常以三弦、琵琶、古筝等弹拨乐器为主,配以手板、月琴、软弓京胡、二胡(二翁)、洞箫及八角鼓等,在演奏人员少时,只用三弦和手板演奏;另外还有一种独奏形式,常用三弦、古筝等。

河南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严谨。

它以广为流传的《老八板》的旋律为基本素材加以变奏,成为能表现多种情感的乐曲,如《小鹊》、《葡萄架》等,速度有快板、中板和慢板之分,大多为68板;另一种结构形式是以演唱的牌子曲为基调,模仿《八板》的曲式结构改编而成,有时也加入鼓子头的演奏,如《闺中怨》、《哭周瑜》等。

2006年5月20日,河南南阳板头曲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西峡县:西坪民歌西坪民歌是南阳市西峡县西坪镇的传统民歌。

西坪镇位于豫西伏牛山腹地,处于河南、陕西、湖北结合处,独特的地理与生活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地方民歌,几百年来绵延不衰,是河南省省现存传统民间音乐中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乐器伴奏有无均可,在中原地区不多见。

西坪民歌的类型有山歌、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儿歌等,其中劳动歌、爱情歌、生活歌地方特色浓郁。

西坪民歌唱腔以真嗓为主。

男声激昂、高亢质朴。

女声柔美、酣畅、奔放。

既能抒情,又能状物,还能叙事,灵活自如、便于流传。

更为可贵的是当地还一直保持着世代相传、众人参与的传承体系,加强保护和研究,对弘扬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传承研究

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传承研究

2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4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传承研究杨 晨摘 要:本文以内乡县调查为例,对南阳大调曲子的发展传承进行研究。

南阳地区曲艺众多,其中南阳大调曲子是很有代表性的曲种,曲目众多,但近几年遭遇严重断层,如今爱好者们均为中老年,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传承,如何保护传承好我国的历史曲艺文化,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南阳大调曲子;发展;现状;传承保护;曲例分析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杨晨(1997-),女,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南阳大调曲子简介(一)来源及发展大调曲子的来源一般没有争议,起源于明、清俗曲,最开始叫“鼓子曲”,初兴于开封,后流传至洛阳、邓州、南阳、镇平等地,至今约有二百年的历史。

由于地方文化差别,清乾隆年间流传入南阳后,吸收了陕西曲子、京韵大鼓、湖北小曲等其它各地的一些曲牌和地方的戏曲唱腔,如“石牌腔”“吹腔”“西皮”“二簧腔”等,形成了如今不同于开封鼓子曲的曲种。

由此可见,大调曲子非常丰富,汲各家之所长,不断地丰富曲牌和唱法,而不局限于一种。

[1]上世纪30年代,大调曲子才正式更名,河南曲剧称为“小调曲子”,传到南阳的“鼓子曲”就改叫“大调曲子”了。

南阳大调曲子的历史很悠久,明代时已有演唱,可以说是源远流长。

到了清末民初,“鼓子曲”中旋律简洁、朗朗上口的各色杂曲小调用来作为民间踩高跷时伴舞、歌唱时的曲子,这各色杂曲小调就是曲剧的前身——“小调曲子”。

后来,小调曲子日渐盛行,“鼓子曲”就日渐衰落。

而传到南阳的鼓子曲变为大调曲子,到了清代、民国时期,南阳大调曲子非常兴盛,表演活动很多。

建国以后,南阳大调曲子得到了很大发展。

上世纪60年代,南阳的曲艺爱好者们又创作了大量的新曲目,发展到了传承的另一个高峰。

(二)内容和曲目南阳大调曲子演唱的内容有历史故事、传奇故事、诗词、生活故事,还有元杂剧和小说等。

多为韵文体、小段的唱词,有的还有说白。

河南曲子板头曲结构问题浅议

河南曲子板头曲结构问题浅议

河南曲子板头曲结构问题浅议
岐延斌
【期刊名称】《南都学坛》
【年(卷),期】2000(020)002
【摘要】河南曲子板头曲的曲式结构不能用一个所谓的"八板"体加以概括,而是有多种传统曲牌和南阳民歌派生出来的一类曲目分别属于多种曲式结构类型.
【总页数】2页(P121-122)
【作者】岐延斌
【作者单位】南阳市群众艺术馆,河南,南阳,473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
【相关文献】
1.论河南板头曲的音乐结构 [J], 冯光钰
2.南阳大调曲与河南板头曲的渊源关系 [J], 冯振琦
3.河南筝曲与河南板头曲和鼓子曲 [J], 王珣
4.河南板头曲中的“八板” [J], 侯颖
5.河南[板头曲]与山东[碰八板]的异同——以琵琶为例 [J], 齐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板头曲的现状及保护

河南板头曲的现状及保护

河南板头曲的现状及保护河南板头曲原为河南大调曲子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流传于河南省南阳、开封等地,是在演唱大调曲子之前起静场作用的器乐前奏,在长期流传、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大调曲子这个母体,由与大调曲子的依附关系而变化成为独立的、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器乐乐种。

然而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西方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冲击等一系列的因素下,板头曲已呈现了极度衰落的状况。

一、板头曲的现状在走访中笔者发现,现在还能弹奏板头曲的,年龄基本上都在六十岁以上。

会演奏板头曲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演唱大调曲子的活动地点也寥寥无几,只有极少的喜爱板头曲的曲友,有一些自发的活动以自娱自乐,但也大多以演唱大调曲子为主。

这些自发的演唱大调曲子和演奏板头曲的曲友,大都年近古稀,自幼便耳濡目染,对板头曲有颇深的感情。

而年轻人则几乎无人对板头曲有兴趣,甚至大部分的年轻人对板头曲一无所知。

全市学习古筝的年轻学生有近两千人,几乎无人能弹奏一首完整的板头曲,即使能弹,也大都不知道所弹的是板头曲。

从事板头曲的老艺人们大部分并不具备艺术方面的知识,对于板头曲浓厚的兴趣是他们自觉学习和传承板头曲的最大动力。

在走访中,笔者了解到,几百年来,板头曲历来是以工尺谱靠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没有固定的师徒关系,也没有强制性的传授方式。

习者靠个人爱好和志趣,师者靠观察习者从艺的心灵表现和学艺态度而有所为或有所不为。

也有不少习者靠在板头曲演奏现场耳濡目染、旁听侧记而无师自通。

板头曲的演奏活动在一个地区、在一个历史时期,都会自然的出现一些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他们以精湛的技艺,以诲人不倦的艺德,传授一批人、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形成了一代代的传承习俗。

河南板头曲正是以这种口耳相传的传承形式,进行传承。

在这个从事板头曲的群体中,没有严格的传承者和被传承者,每个人都以参加者的身份加入到群体性的音乐活动中来自娱。

通过不断地熏陶,潜移默化地逐渐掌握了河南板头曲这门艺术,并且不自觉地成为了这门艺术的承载者和传承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 决 不 会相 互批 评 指 责 。 二、 社 会 功 能
播 和 发 展 的 中 心地 区 , 其 音 乐更 为 原 汁 原
味。 下文 中, 将 以南 阳地 区 为 中心 , 结 合 对 当地 老 艺 人 的 走 访 . 以及 板 头 筝 曲在 当地 的发 展 情 况 . 对板 头 筝 曲 的 文化 内涵 及 社
会 功 能 进 行 阐 述

南 阳人 有 一 种 封 闭 、 保 守、 自我 保 护 的 意
识 .这 一 点在 音 乐 方面 的体 现 十 分 明 显 。 板 头 筝 曲 的发 展 . 虽然相对 的缓慢 . 但它 在每 前进一步 的同时都尽 力的去保 证 自 身原有的风格和韵味, 尽 力 不 去 改 变 。 长 久 以来 . 南 阳地 区人 民对 他 们 本 土 文 化 那 种 浓 郁 的 依 恋 情 感 与 当地 的 地 理 环 境 有
氛 围 与 生 活 状 态 使 当 地 人 民对 自 己 乡 土
南 阳地 区 板 头 筝 曲 作 为 国 家 级 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承 载 着 丰 富 的 历 史 文 化 信 息 其 中 大 部 分 乐 曲都 包 含 着 特 定 的 历 史 内容 . 或 反 映某 一 时 期 人 们 社 会 生 活 的情
陕、 鄂、 川的咽喉 , 有 着 相 当重 要 的 战 略 地
的 文 化有 一 种 本 能 的、 质 朴 的依 恋 ( 二1 理 性 内涵 在《 南 阳市 曲艺 志 》 一书 中, 对大调 曲 子有这样 一段描述 . “ 大 调 曲 子 以诗 词 歌 赋 为 基础 , 以规 矩 礼 法 、 仁 义 道 德 为宗 旨。 它注重知 识性 , 追 求 高雅 、 大方。 ” 其 中, “ 仁” 是儒 家思 想体 系 的核 心 内容 . 板 头 筝

南 阳地 区板 头筝 曲的文 化 内涵 与社会 功 能
■ 何 依 璇 广 东 技 术 师范 学 院 对 当地 老 艺人 的走 访 . 对 文化 内涵 及 社 会 功 能进 行 详 细 阐述 。
摘要 : 板 头 筝 曲作 为 中原 传 统 文 化 , 具 有 丰 厚 的 艺 术 价值 。本 文 以南 阳 地 区 为 中 心 , 结 合 板 头 筝 曲在 当地 的 发 展 状 况 以及 关键 词 : 板 头 筝 曲 南 阳 文 化 内涵 社 会 功 能
着 不 可 分 割 的 关 系 一 方 面 , 由于 它优 越 的地 理 位 置 、 地 势条件 , 这 里 气候 温和 、 土
作 为 一 种 乡土 文 化 形 态 . 板头筝 曲的
存在 与 延 续 . 必定 基 于 它在 其 赖 以生 存 的

文 化 内 涵
文 化 生态 环 境 中 . 至今 还 发 挥 着 种种 或 显
板 头 曲是 河 南 省 著 名 的 传 统 乐种 , 又
好 生 活 的 向往 所 以在 板 头 筝 曲 中 , 有很 多描 写祖 国 山川 景 色 、 花 鸟情 趣 和 对 幸福 生 活 向往 的作 品 ,例 如 《 风摆翠竹》 、 《 上 楼》 、 《 下楼》 等, 这 从 侧 面 也 反 映 出 了 当 地 人 民 乐观 积 极 的生 活 态 度 从 地 势 上 来 看 ,它 东 南 临 桐 柏 山 . 西 南靠 武 当 山 。 北依 伏 牛 山 , 南濒汉水 , 为 三 面环山、 南 部 开 口的 马 蹄 形 盆 地 由于 地
这一 地 区独 特 的历 史 、 文 化 背 景 以 及 它 所
关于 此 . 本 文 将 分 别从 下面 几个 角度 予 以
说明。
特 有 的地 域 特 点 板 头 筝 曲 中所 涵 盖 的 情
感 内涵 以 及 南 阳地 区 人 民对 它 执 着 的 依
f 一1 文化 传 承
地 肥沃 、 雨量 充沛 、 河流 众 多 , 有“ 中 州粮仓 ” 之称 . 当地人 民的 生活 民风 淳朴 . 节 奏 相对 缓慢 . 使 得南 阳地 区大 多数 民众 自身形 成一 种安 然 自得 、 与 世 无 争 的精 神 状 态 这 种
处盆地 、 资 源充足 、 土地肥 沃 , 自古 以来 ,
弹 奏 着 坐 左 边 .在 开 板 演 唱 之 前 先 定 深
思, 再演唱。 儒 家思 想 中 的 “ 礼” 是指 礼 仪 、
礼貌、 礼节 , 在 大调 曲 子场 里 ( 即茶 馆 ) , 一
称“ 中州 古 调 ” 、 “ 中 州古 曲 ” 。 它历 史 悠 久 ,
文 化 积 淀 深厚 , 具 有 高 度 的 艺 术 价 值 。 板
头 筝 曲脱 胎 于板 头合 奏 曲 。 是 板 头 曲音 乐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它地 处河 南 , 在 河 南 筝 派 中 占据 重 要 地位 , 其 中南 阳地 区是 其 传
般 在 开 场 前 或 一 曲 结 束 另 一 曲 即要 开 始 时. 曲友 们 都 会 以礼 相 让 . 让其他 曲友 先 开始, 以示 谦 虚 , 在 一 曲结束 时 , 无 论 演 唱、 演奏 程度的深浅 , 曲友们定会 拍手 叫
或 隐 的社 会功 效 而 所 谓 社 会 功 效 . 指 的 是 它在 这 一 文 化 生 态 中 . 对 共 生于 这 一 文
化环 境 中 的社 群 生 活 所 提 供 的 影 响 力 有
f 一1 感 性 内涵

个 地 区 乐 种 的 特 点 是 对 当 地 人 民
生活 习惯 、 性 格 以 及思 想 内 涵 的体 现 。 而 这种 思想 、 性格 、 观 念 的 形 成 往 往 来 源 于
感故事 , 具 有 高 度 的历 史 与 文 化 价 值 板 头筝 曲中包含 了春秋时期 、 两 汉来 所 形成 的意 识 是
分 不 开 的
南 阳古称 “ 宛” , 位 于河南省 西南部 ,
在 历 史 上 为 豫 西 的 交通 枢 纽 ,是 沟通 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