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内容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内容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内容重点知识归纳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计量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为: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

开始时间加上经过时间等于结束时间,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等于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减去经过时间等于开始时间。

日常应用中,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2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时。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

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笔算多位数加法和减法的法则相同。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1作10再减。

加法验算方法为加数加上另一个加数等于和,和减去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验算方法为被减数减去减数等于差,差加上减数等于被减数。

在测量中,长度单位为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单位换算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当量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用毫米作单位。

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质量单位为吨、千克、克,单位换算为: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2斤。

对于倍数的认识,小数乘以倍数等于大数,大数除以小数等于倍数,大数除以倍数等于小数。

在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开始,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周长是指围绕图形一周(一圈)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为(长+宽)X2,长方形的长为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为周长÷2-长。

正方形的周长为边长X4,正方形的边长为周长÷4.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分数是指把一个物体(或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为了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知识,我们需要先进行一些基础性的归纳总结,总结内容涵盖了此学期数学中所有的重点难点知识点。

接下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进行总结: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零、正整数、负整数、正负数、数轴2.数的大小、数的比较3.数的分解、数的组合4.数的进位、退位、添零二、加减法1. 加减法的含义及需要注意的事项2. 加减法的定义和性质3.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三、倍数1. 倍数的概念及性质2. 自然数的倍数、偶数和奇数3. 判定数的倍数四、除法1. 除法的意义和定义2. 余数和商的概念及性质3. 除法的步骤和技巧五、约数1. 约数的概念及性质2. 约数和倍数的关系3. 判定数的约数4.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及性质六、分数1. 分数的概念及性质2. 分数的简化、化归3. 分数的大小比较、加减乘除4. 分数的应用七、乘法1. 乘法的概念及性质2. 乘法的运算规律3. 小数的乘法八、图形1. 数学图形的种类及分类标准2. 常见图形的性质和属性3. 计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九、时间1. 时间的表示方式和单位2. 时间的加减法3. 时钟的构造和使用以上就是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所有知识点的详细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理解。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掌握,我们才能够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自己的未来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础。

除此之外,在学习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熟练掌握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和优先级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需要熟悉加减乘除符号和它们的优先级,同时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和方向。

特别是在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多步运算时,需要注意计算顺序和优先级,避免出现错误。

2. 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在今天这个数字化时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必备工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子计算机和计算器的使用能力,掌握其基本操作和实用技巧,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的认识: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掌握不退位和退位加减法。

2. 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3. 量的计量: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千克、克等,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4. 数的组成:通过实物操作和图片,了解数的组成,如10可以由5和5组成,8可以由4和4组成。

5. 分数的认识: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读写分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比较。

6. 时间与货币:认识时间的基本单位,如时、分、秒,以及货币的基本单位,如元、角、分。

7. 数据处理:学会通过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8. 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
1. 数的认识
- 认识数字0-1000以内的整数。

- 掌握数字的读法和写法。

- 比较数字的大小。

2. 加减法运算
- 认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口算。

- 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计量单位
- 认识长度、重量、容积等计量单位。

- 掌握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 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4. 分数
- 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大小比较。

- 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法运算。

5. 几何图形
- 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 分辨不同几何图形的特点。

- 进行几何图形的分类和组合。

6. 数据统计
- 能够收集和整理简单的数据。

- 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

- 读取和分析统计图表。

7. 算式的列竖式
- 掌握加法、减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 进行多位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8. 乘法运算
- 认识乘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乘法口诀表。

- 进行乘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9. 除法运算
- 认识除法的概念和符号。

- 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

- 进行除法的口算和竖式计算。

以上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的要点,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和复习这些内容,以便提高数学水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除法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

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二、除法的验算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看的天数 = 每天看的页数②付出的钱数 - 找回的钱数 =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的个数=物品的单价③全班人数÷单打(2人)=单打的组数④全班人数÷双打(4人)=双打的组数⑤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车辆的数量⑥电池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⑦老师的人数+学生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车辆的数量=每辆车坐的人数⑧玩具的总个数-送出的个数=还剩的个数还剩的个数÷班级数=每班分得的个数⑨一班的人数+二班的人数=总人数总人数÷每组的人数=组数四、商末尾有0的除法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够商1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第二单元:认数一、认识整千数1.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3.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1.中间或末尾有0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读数时,一个数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有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占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归纳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归纳如下:1. 数字与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理解数是用来计数和表示数量的概念。

- 数的顺序:通过数线、数列等形式来理解数的顺序关系。

- 数字的认读与写写:认读并正确写出各类数字。

2. 加减法:- 加法:掌握加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加法运算。

- 减法:掌握减法的概念,通过操作实际对象和计算器等进行简单减法运算。

- 加减混合运算: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器等进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 单位与长度:- 常用的长度单位:认识并掌握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

- 长度的比较: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长度的大小关系。

- 长度的换算:通过计算和解题,掌握不同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4. 钱币与购物:- 认识常见的人民币面值,并能正确读写。

- 认识常见的货币符号,如¥。

- 进行购物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理解找零的概念。

5. 二位数与三位数:- 二位数的认识:认识二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二位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二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 三位数的认识:认识三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正确读写三位数。

- 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进行简单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6. 分数的认识:- 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平均分的计算。

- 半分之一:理解分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半分之一。

- 分数的比较:通过实际问题和计算,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以上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点的一些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数学早读资料第一单元测量1.当测量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数学书的长是20厘米8毫米,宽是14厘米8毫米,厚是7毫米.2.生活中,光碟,银行卡,会员卡,保险卡等等的厚度约是1毫米;笔芯上的笔迹粗细,降水量等等一般用毫米作单位.3.1厘米的长度里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是1毫米,即1厘米=10毫米;10厘米的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即1分米=10厘米.分米是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

4.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1千米(公里)=1000米.运动场的跑道通常一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10个100米就是1千米.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约6200( ),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约长2313( ).6.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7.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1吨=1000千克.如果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体重就是1吨;两头牛大约重1吨.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00.8.把吨换算成千克,就是在吨数末尾加上3个0;千克换算成吨,就是在千克数末尾去掉3个0.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在进行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一.2.在计算376+284之前可以这样估算,376不到400,284也不到300,它们的和肯定也不到700.3.怎样检验135+48=183的结果呢?可以用183-135,看得数是不是48,也可以用183-48,看得数是不是135;还可以用48+135,看得数是不是183.4.在进行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它的前一位借一,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5.怎样检验200-183的结果呢?可以用200减17,看结果是不是183;也可以用17+183,看结果是不是200.(注意在进行加减法的验算时,一定要认真计算一遍,不能只根据原来的结果写下来.)第三单元四边形1.四边形的特点是: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对角相等.3.四边形具有容易变形性,即不稳定性.生活中列举利用四边形容易变形的例子有:伸缩门.4.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5.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6.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7.如果知道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长,要求这个长方形的宽,可以用周长÷2得一条长和一条宽的长度之和,再减去长方形的长;或者用周长-长×2 得到两条的宽,再除以2得到长长形的宽.8.估计物体或者图形的周长时可以先估计边长,再通过计算求得它的周长。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与计算:
一位数的乘、除法。

两位数的乘、除法。

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的初步认识,包括分数的读法、写法、大小比较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 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3. 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4. 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5. 其他知识点:
认识整千数(例如:10个一千是一万)。

读数和写数的方法,包括如何读数和写数,以及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内容,但具体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需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单位换算、图形识别等,这些对于后续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总结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总结

三年级数学重点知识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三年级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重点知识,下面将对三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整数运算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号相加减,异号相加减的规则。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含零的乘法、除法运算,零的性质。

二、面积与周长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2.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三角形的面积的基本公式。

3. 单位换算:长、面积、质量、容量的相互换算。

三、小数的认识与运算1. 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作用和读法,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

2. 小数的加减法:按位对齐,进位借位的运算方法,小数的加减法规则。

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小数的乘法运算法则,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四、时、分与时间的换算1. 时、分、秒的概念:认识时、分、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 时、分的基本运算:时、分的加减法运算,换算成分的计算。

3. 时间的顺序和持续时间:计算时间的顺序和两个时间之间的间隔。

五、平面图形1.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特征:认识各个图形的特点。

2. 特殊图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面积和周长。

六、数据和图表1. 图表的认识: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概念及基本读图。

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展示。

3. 数据的分析:利用图表分析数据的规律和特点。

七、问题解决1. 运算顺序和算式的变形:计算中注意运算顺序及灵活运用算式的变形。

2. 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数学思维的培养1. 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和发现意识。

2. 抽象与推理: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创新与应用: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对三年级数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对这些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重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重点

一、引言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未来数学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小报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通过总结和整理数学一至四单元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本文将对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至四单元的数学小报进行归纳整理,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

二、数学一单元:认识和读写0-1001. 认识0-100的数字1.1. 学会认识0-100的数字,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数字。

1.2. 学会读写0-100的数字,掌握基本的数字读写技巧。

2. 数的大小比较2.1. 学会比较0-100的数字的大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2.2. 理解百位数和十位数的关系,掌握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

3. 页面作业3.1. 实际应用0-100的数字进行练习,包括数字的认识和读写练习。

3.2. 加深对0-100数字的理解,掌握数字大小的比较方法。

三、数学二单元:认识和认识16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认识16以内的加法1.1. 学会认识16以内的加法算式,包括加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1.2. 掌握16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 认识16以内的减法2.1. 学会认识16以内的减法算式,包括减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2.2. 掌握16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3. 小练习3.1. 练习16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包括加减混合运算。

3.2. 加深对16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四、数学三单元:认识和认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认识20以内的加法1.1. 学会认识20以内的加法算式,包括加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1.2. 掌握20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 认识20以内的减法2.1. 学会认识20以内的减法算式,包括减号和等号的意义和使用。

2.2. 掌握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逐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数字的认识:认识0-1000的数,能读、写、比大小。

2. 数的组成:认识整数中的十位和个位,能正确写出一个数的十位和个位数字。

3. 数的大小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进行比较。

4. 加法的认识:认识加法符号“+”,理解加法是数的增加运算。

5. 加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加法计算,掌握加法口诀表。

6. 减法的认识:认识减法符号“-”,理解减法是数的减少运算。

7. 减法计算:能够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掌握减法口诀表。

8. 数量的加减:通过加法和减法计算数量的变化。

9. 数字排列: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数,如升序、降序等。

10. 简单的长量和时间单位:认识厘米、米、千克、秒等基本的长量和时间单位。

11. 重量的比较:认识“重”、“轻”等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重量比较。

12. 剪影问题:能够通过剪影判断物体的形状。

13. 形状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三角形等。

14. 形状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物体的形状是否相同。

15. 几何体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几何体,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16. 几何体的比较:通过观察和比较,能够判断几何体的大小和形状。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一天的24小时,能够根据时间进行简单的运算。

18.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等货币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笔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于中国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进行概括:
一、乘法与除法
1. 乘法: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乘法口诀表等。

2. 乘法运算:乘法运算的顺序、乘法运算的验算等。

3. 除法: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有余数的除法等。

4. 除法运算:除法运算的顺序、除法运算的验算等。

二、对称、平移与旋转
1. 对称:认识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

2. 平移:认识平移现象、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平移图形等。

3. 旋转:认识旋转现象、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旋转图形等。

三、方向与位置
1. 方向的认识: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中间方向。

2. 地图上的方向:认识地图上的方向,能够用相关的语言描述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四、统计与概率
1. 统计表:认识统计表的结构,能够填写简单的统计表等。

2. 条形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能够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等。

3. 可能性:认识可能性的概念,能够列举简单事件发生的所有可能等。

五、综合与实践
1. 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这里仅提供了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需详细笔记,请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教辅材料进行整理。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钟知识重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钟知识重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钟知识重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钟知识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时钟面:时钟面是一个圆形的表面,平均分为12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一个小时。

时钟面上还有3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和秒针。

2.时针、分针和秒针:时针是三根针中最短的,它走得最慢;分针是三根针中长度适中的,它走得比时针快;秒针是三根针中最长的,它走得最快。

3.时间的读法:在时钟面上,如果时针指向数字x,分针指向数字y,那么时间就是x点y分。

如果分针指向12,那么就是整点。

4.时间单位:小时、分钟和秒是常用的时间单位。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5.时间的计算:时间的计算主要是通过加法和减法来完成的。

例如,如果从x点y分到z点a分,那么时间就是z-x 小时和a-y分钟。

如果从x点y分开始等待d分钟,那么时间就是x点y分+d分钟。

6.时间的转换:时间的转换是将24小时制的时间转换为12小时制的时间。

在12小时制中,上午的时间和下午的时间用AM和PM来表示。

这些是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钟知识重点,通过掌握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钟面、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运行规律,以及时间的计算和转换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大汇总

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重点知识大汇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 / 1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摘要:一、单元概述二、知识点梳理1.数字的认识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3.加法和减法4.乘法和除法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运用数的顺序解决问题2.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四、单元练习与巩固五、总结与展望正文:一、单元概述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主要涉及数字的认识、数的顺序、大小比较以及四则运算等内容。

本单元的学习将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点梳理1.数字的认识本单元开始,学生将学习整数的认识,包括0至9这些数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字的写法、读法以及数字间的关系。

2.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学生将学习整数的顺序,掌握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

同时,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符号进行大小比较。

3.加法和减法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4.乘法和除法乘法和除法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生将学习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题方法与技巧1.运用数的顺序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以利用数的顺序来进行思考,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2.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加减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金额等。

3.利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计算速度、面积、容积等。

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练习与巩固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学生需要进行适量的练习。

练习题可以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以巩固所学内容。

五、总结与展望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数字认识、四则运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3篇

三年级上册 数学 知识点 归纳3篇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数的认识1.数的读写数字是人类语言中表示数量的符号,阿拉伯数字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这些数字可以组合成不同的数,表示不同的数量。

我们可以通过数字来进行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2.数的比较数的比较可以通过大小关系来进行,可以用<、>、≤、≥来表示。

例如,3<4表示3比4小,4>3表示4比3大。

比较数的大小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排序,比较大小还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3.数字的逆运算数字的逆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合并成一个整体,减法是指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除法是指将一个数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数量相等。

4.数字的应用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温度、长度、重量等各种量。

数字的应用不仅仅局限于日常生活,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科学研究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的研究都需要数字的支持。

二. 量的认识1.长度长度是指物体的长或短,可以用尺子、卷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长度的单位有厘米(cm)、米(m)、千米(km)等。

2.重量重量是指物体的重或轻,可以用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重量的单位有克(g)、千克(kg)、吨(t)等。

3.容积容积是指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用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

容积的单位有毫升(ml)、升(L)、立方米(m³)等。

4.温度温度是指物体的热度,可以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测量。

温度的单位有摄氏度(℃)、华氏度(℉)等。

5.时间时间是指物体发生变化所需要的时长,可以用时钟、计时器等工具进行测量。

时间的单位有秒(s)、分(min)、时(h)等。

三. 数的运算1.加法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和。

例如,3+5=8,表示将3和5相加得到8。

2.减法减法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

例如,7-2=5,表示将7减去2得到5。

3.乘法乘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数学知识点总结三上
以下是数学知识点总结三年级上册:
1. 测量单位: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重量单位有克、千克,时间单位有秒、分、时、日等。

2. 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不进位加法、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退位减法等。

3. 乘法口诀:学习1-9的乘法口诀,掌握乘法的基本性质。

4. 角的认识: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使用三角尺判断直角。

5. 观察物体: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简单的立体图形,并画出看到的图形。

6. 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7. 位置与方向:学习上下、左右、前后的相对位置,能根据方向标确定物体的位置。

8. 时钟:认识时钟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学习时间的读写方法,能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9. 可能性: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10. 数学思考: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知识点是三年级的重点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
班别:姓名:学号:
一、时分秒
1、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

2、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分针走一圈是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

1分=60秒1时=60分
3、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如眨一下眼大约一秒。

计量一段稍长一点点的时间可以用分作单位,如煮熟饭需要20分钟。

计量比较长的时间用时作单位,如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坐4小时的车。

4、从A时刻到B时刻,它们的时间差的关系。

A时刻(原来的时间)=B时间(终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经过时间=B时间(终点)-A时间
B时间(终点)=A时间(原来时间)+经过时间
5、时间的互化
依据1分=60秒1时=60分
3时=()分想:1时=60分,3时也就是3个60分就是()分
120秒=()分想:60秒=1分,120秒里有()个60秒,所以有()分
2时12分=()分想:1时=60分,2时就=()分,再加上12分的()分6、6:59:12离7时还差(48秒),考察1分=60秒。

17:00:35比17时过了()秒。

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长度单位从高到低排
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在横线上填写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感知1千米、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短
1毫米大约是一分硬币的厚度。

1厘米大约是手指甲的宽度。

1分米大约是一支粉笔的高度。

1米大约可是平台的宽度或者是地面方砖的两块半的长度。

1千米大约从芳村大道西车站到石围塘车站的距离。

在应用时可通过转化或对比的方式选择正确的单位进行填空。

3、单位互化
依据: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
12千米=()米80分米=()米700厘米=()米
20分米=()厘米40000米=()千米
2千米5米=()米1600米=()千米()米
4、测量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测量的单位是什么
1)、以整毫米为单位,测量下面的线段或图形的长短,并标出数据。

5、质量单位
1)从高到低排:吨——千克——克
相邻的进率都是一千
吨是用在测量较重的物体,如汽车、火车的载重量、大象、鲸鱼等大型动物的体重。

千克是用在生活常见物品中比较重的物品,如:一大罐油、一箱苹果、个人的体重等。

克是用在较轻的物品上,如:一些物品的包装袋上的净重量,一个苹果,一个排球,一包盐等。

2)单位互化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其中注意:10000千克=10吨
综合运用时,注意表示长、宽、高、后、行了的距离等用长度单位;表示一个物体的重量、净重等用质量单位;
6、关注的题型:书p109的1、2题,p111的第1、2、3、4.
三、倍的认识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倍的认识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
求倍数用除法。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相当于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相当于求一倍数,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例1)求45是9的多少倍?
2)求18的3倍是多少?=求3个18是多少?
3)红花的3倍是24朵白花,求红花有多少朵?=求一倍数,求一份是多少? (二)分数的知识 1、分数的意义:
把一个物品、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物品看做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A 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B 份)占这个整体的A 分之B ,写作:A
B
注意,分子与分母的位置的写法和它们的读法的位置正好相反。

2、每个分数都含有自己的分数单位,和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A B 就含有B 个A
1 3、注意1,可以写成分子、分母相等的任何分数,但分子分母不为0。

4、计算时,相加刚好满1,一定要写1. 5、分数的简单应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这个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
1、四边形的特征:四条直的边、四个角。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都是四边形。

2、长方形的特征:两组相对的边长度一样(2条长、2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殊的长方形。

3、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指围成的四条边长的总和。

分别用C 长、C 正 C 长=(长+宽)×2 C 正=边长×4 边长= C 正÷4 长= C 长÷2-宽 宽= C 长÷2-长
4、关于长正方形的一些特殊情况
1)在一个长方形里面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得知:边长=宽
2)用同一根铁丝或用两根长度一样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得知:长方形的周长=正方形的周长
解题方法:先用C长=(长+宽)×2 求出周长,再用边长= C正÷4
3)围一块菜地,一面靠墙,需要多长的篱笆?=长+2条宽
4)用若干个小正方形拼成新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周长最小的是那种,周长是多少?
一般把个数进行分解,如12个小正方形,
12=12×1=6×2=4×3,其中4×3,长和宽越接近拼得的周长最短。

根据长摆4个,确定长是多长,摆3行,确定宽是多长。

再算出拼成的新的图形的周长。

5)求某些图形的周长,绕图形一周,堪与那些线段有关,把这些线段加在一起。

6)看图计算要求:明确条件和问题,写出相关的公式,列式计算,单位,详答。

五、计算
1、计算法则
1)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法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相加完检查是否要加上进位,相减时看看头顶是否有借记符号。

2)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结果得到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时,一定要写成1.
3)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得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乘完每一位,记得看一看有没有进位,有的要加上进位。

六、解决问题
1、简单的加减法
抓数量关系解题:原有-用去=还剩用去+还剩=原有原有-还剩=用去
抓关键句:比字句,定大小,相差,
根据:大数=小数+差小数=大数-差差=大数-小数
2、两步运算
乘加、乘减,先分析,明确条件之间的关系,再根据问题写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列式计算。

3、归一应用题
一般有“照这样计算”,抓住单一量没有发生改变,
先用除法求单一量,再用乘法求总量或再用除法求数量。

4、归总应用题
一般“这些钱、这些物品,如果。

”,抓住总量不变。

先用乘法求总量,再用除法求数量或单一量。

5、分数应用题
1)求一共,用加法。

2)求还剩?用整体1去减已经做了的分数。

3)抓比字句,解决问题。

关注,问题求得跟你算的是否一致。

6、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1)求倍数,用除法。

2)抓倍字句,分析一倍数,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7、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除以分母乘分子。

8、用估算解决问题
先明确计算方法,在根据实际情境采取估大或估小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用≈什么时候用估算
1)条件没有出现大约,只有在问题时出现大约。

2)购物需要准备多少钱,用估算就可以了。

3)对比座位和人数是否够,可以估算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