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网络资源不完善、缺少评价管理体系和使用推广不足等。
加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应采取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健全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大推广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对策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领导重视不够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共享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因此,一些高校领导非常关注学校里已经成功申请的国家级以及省级精品课的数量,将精品课程当成一种荣誉,当成对外宣传的资本,但很少关注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更不关心已建成的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情况。
可见,一些高校的领导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还很不够,存在对精品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理解片面的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精品课程建设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建设经费标准为例,2010年四川职业技术学校规定精品课程建设经费标准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费用每门 2 000元,校级每门10 000元,省级每门45 000元(其中含省教育厅20 000元),这是各院校普遍的资金投入标准,但一门课投入三四万元是远远不够的。
暂且不说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网站建设等所需支付的费用,单看教学录像的资金需求:录像成本一次 3 500元,后期制作每节课300元,平均每门课需要60课时的教学录像,可见这部分费用是很可观的。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教学录像制作粗糙,录像课时不足,直接影响了精品课程的示范效果。
3 网络资源不完善不少网上课程资源是在精品课程申报评审之际,匆忙上马,突击建成的[1]。
课程建设者对于如何以网络为平台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与再造、如何将共享资源建设与课程自身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等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申报机制存在缺陷、课程评审脱离实际、课程缺乏可持续发展性等。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改革申报机制,实行一站式申报;改革评审模式,走出评审的误区;加强课程维护,实现精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对策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互相重叠,突显申报机制缺陷目前,高校精品课程的设置大致分为三个等级,即国家级、省级和校级。
教育部对国家级精品课程给出了明确的定义:“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而其他各级精品课程均没有明确的界定。
由此可见,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区别。
三者的区别仅限于:1)对申报者的职称要求不同。
申报国家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教授职称;申报省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副教授职称;申报校级精品课,对负责人的要求是有讲师职称。
2)申报的级别不一样。
3)经费拨付的主体不同。
4)“含金量”不一样。
无论属于哪一级的精品课程,相关专业教师、教材、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授课对象等都没有区别。
对于同一门课程,在现存制度下最多可实行三级申报,如果同时申报成功,可以分别获取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
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互相重叠的现象,突显了申报机制存在的缺陷,导致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
2.精品课程评审中存在的问题(1)网上评审方式导致精品课评审脱离实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审采取网上评审的方式,这就使申报材料成为申请精品课程的关键因素。
精品课程的申报材料注重的是课程负责人、相关教师、教学内容、课程建设规划等情况的单方面陈述。
其中,对于课程建设规划的要求最为严格,如果课程规划缺少科学性、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那么该精品课程的申报不会成功。
由于纸质的申报材料无法真实地体现该课程任课教师和专业负责人的具体情况,导致有的教授身兼数职,什么课程都做,但其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参与课程的讲授。
高职院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50个典型案例的分析
高职院校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基于50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职院校在线教育的推广,在线精品课程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基于经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提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一、存在的问题1. 缺乏专业化团队支持在一些高职院校,缺乏专业化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团队,导致教师在课程开发、制作和更新过程中面临困难。
教师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程制作、多媒体技术等,这对于一些非专业人士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2. 资源投入不足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进行大量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职院校对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资源投入不足。
这导致了课程的设计、制作和发布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培训不到位在线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教学方法。
然而,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存在欠缺,没有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在线教育技术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
这导致教师在在线精品课程开发和教学中的能力不足,限制了在线精品课程的发展。
4. 缺乏互动和反馈机制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中,互动和反馈是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一些高职院校的在线精品课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反馈机制存在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
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反馈机制会使得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降低,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建议改进措施1. 建立专业化团队支持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业化的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团队,负责课程设计、制作和更新等工作。
这样可以通过团队的合作,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水平,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2. 加大资源投入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增加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只有通过充足的资源投入,才能确保在线精品课程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理 论 现代衾 案
高 校 精 品课 程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和对 策 分 析
曲 军 (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大连 1 1 6 0 2 3 )
摘 要 :随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深入 开展 ,精 品课程研究成为 了高等教 育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 文结合 精品课程建设 的实际情况 ,对 目前 高校精 品课程建设 中存在的 问题进行 。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内涵 问题 对策
制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建立严格的申报审核制度对申报项目进行层层把关严格筛选根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搞好精品课程的立项检查结项考核和推广等工作尤其注重精品课程中期检查和后期考核工作使各个院系能及时查找不足完善精品课程的内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 0 1 4 年・ 4 月・ 下期
学术
・
精 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的重要 举措 ,是高校 教学改革 的一项重要 内容 。 自2 0 0 3年 教育部启 动精 品课 程建设 项 目 以来 ,全 国各高校陆续开展各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精 品课程层 出不 穷 ,取得重大进展 。回顾近几年高校精品课 程的建设 情况 ,在繁荣 的 层面下 ,也显露出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梳 理相关问题 的同时 ,提 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的内涵 1 .精品课程 的内涵 2 0 0 4年 ,教育部副部 长吴启迪对精 品课程 内涵作 了高 度的概括 。 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 、 一 流教学 内容 、一 流教学方法 、一 流教材 、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 范性课程 。所谓精 品 ,针对课程而 言 ,第一是指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精湛 ;第二 ,是指教学 内容 新颖丰 富,能够追踪本学科的前沿领域 ,反映本学科 的最新研究成果 和理论动态 ;第三 ,是指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 ,倡 导研 讨交流 、案例 分析 、情景模拟等探究式 、任务驱 动式教学 方法和教学 手段 ,积极促 进教师和学生 的双 向互动 ;第四 ,是 指教学理念先进 ,在 精品课程教 学 中贯穿教学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导地 位。 第五 ,是指具有鲜 明的特色 ,教学效 果显著 ,具有辐射推 广和示 范性作用 。 二 、高校精品课程 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精品课程 申报存 在重复申报 问题 目前我 国高校精品课程分为国家、省 、校三级课题 ,对于同一 门 课程 ,可 以同时 申报三级课 题 ,如果申报成功 ,可 以分别 获取不同 的 经费支持 ,在这种 申报机制下 ,受利益的驱使 ,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 了 精品课题纵向的重复 申报 ;对 于同一级别 的精品课题 ,往往存 在内容 重复问题 ,今年的精品课题 ,改个题 目,稍微充实点新 内容 ,明年继 续 申报 ,怎么界定两个课题 的重复率 ,重复率低于多少可 以申报新精 品课题 ,一直是困扰管理人员的问题 。 2 、精品课程建设的盲 目 性 很多高校在精品课程建 设中缺乏科学 的质量观和发展 观 ,缺乏长 效机制 ,忽视课程体系和架构 建设 、不从 本校 、本专业 的实 际出发 , 味追求 “ 人无我有 , 人有我更有 ” ,使精 品课程建设变成 各类 “ 指 标工程”、“ 形象工程”,甚至有些学校片 面地用精 品课 程的级别 、多 少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标准。因此 ,很多学校高度重视精 品课 程的立 项 、申报工作 ,申报之前做足 文章,而对 申报之后 的工作——教学实 践的落实和检查毫无 兴趣 , 甚 至申报所用 的课件 、教案搁 置不用 ,使 精品课程建设陷入盲 目性。具体 表现为精 品课 程建设 重 申报轻 建设 , 重数量轻质量 ,重形式轻内涵,重个体轻 团队,导致精 品课程 的示范 作用很难发挥 ; 3 、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不科学 设立怎样的科学评 价机制 ,确立怎样的评价标准 ,是 当前 高校精 品课程建设工作必须首先要关 注和思考 的问题 。 ( 1 )评价标准不统一 关于精品课程的评价标 准,也 有人提 出要做 到几个 “ 精” :“ 精 粹而不繁杂 ,精当而不失体 , 精辟而不流俗 ,精湛而不 虚夸 ,精深而 不肤浅 ,精进而不囿旧。 ” 由于学校 的不 同,专业 的不 同 ,这种评 价 标准在教学 实 践 中很 难统 一 。高校 精 品课 程 往 往是 由具 体 的校 情 专业特点 、办学传统 、师资水平 、科研水平 、学生 素质 、学术 基础等决定的 ,由此显示 出课程 的精 品内涵 。 ( 2 )评价渠道狭窄 ,评价机制不科 学 目前 ,判 断一门课 程是 否 属 于 “ 精品” ,或 属 于那 个 层次 “ 精 品”方 面 ,存在着评价渠道狭窄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对精 品课 程的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新年文档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最新年文档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并由此而带动和促进了全国高校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及其他课程建设,对高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形成了系统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涵盖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一级学科,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由上万门课程所组成的“校级一省级一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共享体系。
但是,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出现种种问题,直接制约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文将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1 重申报、轻建设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是以学科专业特色为基础,以优秀的教师团队、丰富的教学实践、新颖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内容,将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而形成的课程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结果。
但从现实来看,不少学校更多关注的是精品课程的荣誉性。
因而在精品课程的申报过程中,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根据评审指标的要求和程序,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精心组织材料,动员一切力量积极进行申报。
一旦申报成功,对其后续的建设投入方面则显得明显薄弱,存在着精品课程建设的短期性、封闭性、片面性、重复性等问题。
无论是在后续资金、人力的支持上,还是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的建设上,以及课程使用和推广的组织管理上,都体现为缺乏一个兼具系统性、规划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案。
还有部分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一份多用,教师忙于材料的不断重整与加工,去申请其他的项目,而难以精心思考和投入精品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使得精品课程的建设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共享和推广了。
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
浅析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浅析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技术支持不足、教师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增加资源投入,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加强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发展,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和社会对教育质量的需求。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问题,建议,资源投入,技术支持,教师参与度,评估体系,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着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的问题。
在视频制作、教学设计、平台建设等方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一些高校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足够,导致影响了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和效果。
技术支持不足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校在视频制作和网络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视频公开课的技术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教学效果。
教师参与度不高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一些教师对于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运营并不积极,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内容单一、形式呆板,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来评价视频的质量和教学效果,但目前许多高校对于评估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需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在建设中,应加大资源投入,提升技术支持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从而推动精品视频公开课向更高水平发展。
2. 正文2.1 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源投入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质量的视频制作需要专业的摄影设备、后期剪辑软件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但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视频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公开课的效果和影响力。
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重的六个方面
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重的六个⽅⾯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重的六个⽅⾯该学习过程通过⽹络平台实施远程教育。
两天的学习时间,共有五位专家做了五场精彩的演讲。
所讲解的内容概括起来共有如下⼏个⽅⾯。
⼀、精品课程的基本概念和要求精品课程是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严正风范和鲜明特⾊,并能恰当地运⽤现代教学技术、⽅法与⼿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范性和⼀定辐射推⼴作⽤的优秀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是⼀个系统⼯程,包括课程的规划、建设、发布、共享、应⽤、评价等环节,系统意识、精品意识、质量意识、过程意识、发展意识指导整个课程建设过程。
课程建设包含“观念、师资、内容、教法和⼿段、评价、制度”等课程要素,其中课程资源⽹上发布后的共享及教学应⽤是项⽬重点和落脚点。
精品课程满⾜的条件——五个⼀流。
即:⼀流的教学队伍;⼀流的教学内容;⼀流的教学⽅法;⼀流的教学条件;⼀流的教学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及分值分布如根据精品课程评价标准,课程建设重点主要有:1、教师队伍建设国家精品课程主持⼈应是师德好、学术造诣⾼、教学能⼒强、丰富教学经验和较强课程管理能⼒、在全国同学科领域内具有⼀定影响⼒和知名度的教授来担当,并能够通过⾃⾝的组织和协调,把科研优势转换为教学优势。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培养优秀的青年⾻⼲教师作为梯队。
组建⼀⽀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员稳定、教学⽔平⾼、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并按⼀定⽐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要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
2、教学内容认真研究课程所在专业的⼈才培养⽬标,要考虑课程体系的衔接,做到内容的基础性、先进性、科学性,很好地处理经典与现代、新与旧的关系;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实践动态,更新并充实应⽤案例的内容;实验课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关系处理得当,有效培养学⽣实践能⼒和创新能⼒。
3、教学⽅法和⼿段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重视探究性、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的兴趣。
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重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重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课程目标的明确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一个重点是明确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直接关系到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在明确课程目标时,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同时,还要注重课程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使课程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二个重点是教学内容的精心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紧密围绕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应该注重教材的选取,多选择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教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同时,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三个重点是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运用教学方法时,我们应该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同时,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精品课程建设的第四个重点是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客观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同时,还要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精品课程建设的第五个重点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的主体,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时,我们应该注重教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学科知识的更新和扩展、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运用、教学技能的提高等方面的培养。
构建高效精品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对他人的观点给予反馈和建 议,激发课堂活力。
师生互动
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共同推动 课堂的进展。
04
评估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评估方法
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设计包括笔试、实践、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估方式,以全 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
鼓励学生发言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和表达能力。
学生参与评价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 ,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03
课堂管理与氛围
课堂纪律管理
01
明确规定与执行
首先,教师应对课堂纪律有明确的规定,并确保学生清楚了解这些规定
构建高效精品课堂应注 意的几个问题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课程设计与规划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堂管理与氛围 • 评估与反馈
01
课程设计与规划
确定教学目标
01
02
03
明确性
教学目标应清晰明确,具 体而可衡量,使学生明确 知道预期学习成果。
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 力,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 目标,以满足不同学生的 需求。
设计教学活动
多样性
设计多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如讲 授、讨论、实践、探究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互动性
增加教学中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 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 动性和参与度。
实效性
教学活动应紧扣教学目标,确保学 生在活动中能够实现预期的学习成 果。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问题精品课程,过去有的叫重点课,有的叫一类课,有的叫优秀课,发展到21世纪初,我们提出精品课程这个概念。
所以,谈精品课建设,我们首先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什么叫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精在哪里?1.对精品课程的认识(1)精品课程是一个载体,是符合它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学生水平的一个示范性的载体。
这个定义所要表达的意思是,精品课程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
我国的高等学校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主导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及专科院校等类型。
我们讨论精品课程,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标准,评价时就不应该用一个统一标准,而应用分类的理念来评价。
一个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它在同类院校中是很好的,但若把它与清华、北大的精品课相比,就有可能被比下来。
每个学校在自己的层次、在自己的类型上开出最高水平的课程,就是精品课程。
各个学校是不一样的,精品课程定位也不一样,寻找精品课程群体也不一样。
如清华大学,从总体布局来看,我们更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我们的精品课程绝大部分都是在基础和专业基础、技术基础层面上。
(2)精品课程是个平台,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它又是一个认知基础的平台。
在今天,知识经济兴起,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知识量本身的地位在相对下降,认知能力对一个人一生的作用大大提升。
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变化,我们的教育理念、课程组合的理念也要相应变化,这就要求把认知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课程,按传统来讲,是个知识的载体,按照这个理念我们今后应将它变为知识和认知的载体,知识传授是我们课程的一个方面,但不是惟一的,今后要逐步向知识和认知转化。
作为精品课程,就要能体现和引导这个方向。
关于知识基础平台,现在知识有很多种划分,我想与我们的话题有关的,至少可以分为三种:一种叫无用知识,一种叫有用知识,一种叫有效知识。
有一部分知识是过时的、陈旧的,我把这部分知识定义为“无用知识”。
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高校精品课建设存在问题一、发展比例1.院校发展比例我国高等学校系统整体呈“金字塔”形结构,在这里暂且把我国高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进入教育部“211工程”建设的高校。
第二层次,至少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
第三层次,除以上之外的其它高等院校,包括没有独立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各类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五大”校及已经取得办学资格的民办高校等。
他们处于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最下一层,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坚实基础,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
从院校分布来看,教育类国家精品课程在211重点大学发展得较好。
位于中间层次的本科院校多是教学型大学,以培养工程型的应用型(学士、硕士)人才为主,在整体水平上与211层次高校尚有一定差距。
职业技术型高等学校以培养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以传播知识和技能、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标。
虽然承担大众型教育任务的高等学校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但侧重于知识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这种研究主要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的,因而在精品课程数量上的研究发展有所逊色。
2.专业和课程发展比例从国家精品课程的数量上,对所有学科的课程门数进行统计发现,理学和工学类占了绝对优势,占了48%,而法学、教育和艺术类等课程很少,尤其是适合大众的人文教育学类学科。
文史、艺术及其他所占国家精品课程的比例为15%,教育学课程只占了3%。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名发展,促进公民整体素质提高,人文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予以重视,促进其发展。
二、教学队伍整体水平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
任何一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并持续发挥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中既有主讲教师又有辅导教师: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比例适当;由科学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并要有实际效果教师应参与教改、教研课程研究并有经过鉴定或阶段性成果。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冋题及建议®夺爽率内容摘要: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已经成提高我国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进过这几年的推广,也发现了这 一课程在建设过程的一些问题。
本文主要从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技工院校的作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学教育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m m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个系统 工程,旨在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新型 的、科学的、互动的现代化教学手 段。
精品课程对于很多中国院校 课程设置也具有重要影响,其覆 盖面广、更加开放的优势能够大 大提高院校目前的教学质量,使 学校真正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的教育目的。
发展和完善是精品 课程建设永远的主旋律,这一主 旋律可以说贯穿了整个精品课程 的建设过程。
但是目前,在精品课 程建设中,因为人为和自身的原 因,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从而 导致无法发挥精品课程最好的效 果。
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重视 起来。
为此,探讨在现有的基础 上,我们要如何进一步推进健康、持续发展的精品课程的建设的研 究,具有非常大的实践和理论意 义。
一.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技工院校的作用(一)有利于开发和优化教学资源在精品课程的创新建设中,开发、优化和调动现有的教育资 源,能够让教育资源得到最优的 作用。
精品建设立足于各个专业 的核心课程,一方面有利于优化 和整合已经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 的院系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其 教学评价、课程设计方面以及课 程定为问题等等的各项工作可以 更加顺利地进行。
各类技工院校,通过这种方式,对原有的教学内 容和模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在一■078问题建议定程度上消除课程之间的隔阂,使其更加适用于精品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技工院校的教学资源的目的。
另一方面目前已经有了许多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网站,为各大院校学习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借鉴平台,同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资源,也具有很强大的示范和辐射影响作用。
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写作精品课程建设说起
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写作精品课程建设说起詹珊【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年(卷),期】2006(000)003【摘要】@@ 一、精品课程需具学科特色rn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都必须遵守事物内部的逻辑与规律,倘若脱离了客观实际条件,则可能使建设蜕变为一种众声喧哗式的浮躁而流于形式."精品课程"是承载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学内容、学生水平等内涵的一个载体.当它具体到每一个学科的时候,精品课程则承载着学科的教学定位和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精品课程的产生需根据学校的定位与特色、学科的内容、授者的水平、受者总体资质之异而合理规划.所以精品课程应该是千课千面各具特色没有绝对同一标准和同一模式的精品.就如同清华大学和普通地方院校不在同一层面上,前者是国家级重点名牌大学,从总体的布局需要考虑,他们的精品课程绝大部分都是建在基础和专业基础技术基础层面上的.而后者属于地方院校,建校时间或升为本科院校的时间不长,办学方向多侧重地方人才需求.所以普通地方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就应根据自身的教学定位、教学方向、教学力量、学生水准而设计,不能盲目攀高或照搬.【总页数】3页(P19-21)【作者】詹珊【作者单位】莆田学院中文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相关文献】1.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李滨;梁永平;丁勇2.高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刘佳环;陈利;何静3.对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与思考——以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写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J], 李佩英4.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宋生瑛5.精品课程建设硕果累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速写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篇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新课程NEW CURRICULUM 课题展示近几年来,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受到高度关注,各种研究理论层出不穷,并由此带来全国各类各级精品课程及其他课程的建设,教育系统申报各级精品课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学校精品课程数量的多少、等级的高低,似乎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备受关注。
但是,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深层问题值得学校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比如,一些学校对申报完成的精品课程疏于管理和维护,也缺乏后续有效资金的支持,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起不到精品课程的引领作用。
就此,对近几年来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梳理,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一、精品课程本身问题1.存在重申报结果轻课程建设的问题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在教学和教学改革过程中建设一支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和辐射引导性课程。
因此,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重点就是确定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丰富的教学实践,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内容总结起来的结果。
但是,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程中,不少学校更看重的是精品课程的荣誉性。
很多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增加校绩,树立形象,不顾自己的师资队伍质量、数量,临时拼凑高职称、高学历队伍,盲目地申请精品课程,为了“精品”而建设“精品”。
从而忽视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提高发展教学质量,培养和培育高素质人才。
从而造成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只注重外在形式,而轻视其本身的意义,因此,精品课程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价值。
2.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由于领导的高度关注,精品课程的数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少学校只追求精品课程的数量,却忽视了其内在质量。
以菏泽学院精品课程建设为例,2013年,校级精品课程每门30000元,一门课程包括团队建设、网站建设、后期改进等,因此,一门课程30000元是远远不够的。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的几个问题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的几个问题
王玲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应坚持内容先进性、技术统一和稳定性、网络基础性、教学相长、渐进性、学习者主体性等原则;政策方面应该突出课程内容建设、建好校园内部网、加大投入、鼓励师生应用.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王玲华
【作者单位】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写作精品课程建设说起 [J], 詹珊
2.“刑法总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以中国民航大学法学院为例 [J], 张莉琼
3.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接发列车工作》课程为例 [J], 李景华
4.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接发列车工作》课程为例 [J], 李景华
5.有关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基于衢州学院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效果的调研分析 [J], 郑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正确认识,深刻理解精品课程内涵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深化教学改革,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所谓“精品”. 就课程而言,其“精”首先就在于其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和教育观念等应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正确把握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贯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遵循教育规律,体现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和原则。
其二在于具有丰富而新颖的教学内容,注意追踪学科的前沿,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展示给学生,有先进、适用的反映最新教学改革成果的新出版的教材;有科学先进、安排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案,课堂信息量丰富。
其三在于精深的教学艺术,讲解生动通俗,详细得当,深入浅出,富于启发性,言简意明,重点突出,富于逻辑性,教学上注意直观性与生动性。
其四在于运用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理论讲授、课堂提问、学习讨论、多媒体课件、技术操作示范、作业练习等各种教学技术综合运用得当,注重因材施教。
其五在于严格的教学管理,教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各项教学活动。
精品课程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体现,是该课程梯队成员科研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学与科研成果的结合与推广。
其“品”就在于品牌和特色,具有独创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自己的“亮点”,而不是盲目地去模仿、克隆或抄袭。
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创新,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有显著改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课程改革的经验为国内外多所同类型院校借鉴或采用。
同时需要有一支名师队伍,课程负责人在国内或地方及本院校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其网络课程实行开放式教学,受到外校和本校学生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精品课程可以分成若干级别:国家级的,省部级的,本院校的。
国家级精品课程要求最高,执行情况良好。
但省部级的,尤其是地方高校的精品课建设就不那么令人乐观,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
精品课程应是本单位,本院系的“拳头”产品。
与兄弟院校的同学科相比,应具有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团队优势、教学优势。
精品课建设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或由一两个人做做课件,编写教学大纲,编造一些教学过程,添加一些讲课录像等。
首先,精品课程建设应有学科梯队构成,组成人员具有一定的中、高级职称比例,既有学科带头人,也要有教学骨干。
精品课程的设计应有全体梯队人员的参与,经过充分、反复探讨和研究,集思广益,精心准备,精心策划,精心组织。
精品课程建设应有科研成果的支撑,教学技能的展示,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教学课件的新颖制作。
它不是简单地把书本内容搬到屏幕上,也不是心血来潮,出于好奇展现自己的课件制作能力。
否则,这样的精品课
程就会成为教学无新意、科研无作为,因追风赶潮、流于形式而失去意义。
二、坚持不懈,持续完善精品课程工程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且是一个包括多种要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重点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梯队、编写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撰写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完善一套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
我们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建设它、维护它,使它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造福于广大学生。
然而,在现实运作过程中,有的精品课程建设只是暂时的短期行为。
在有些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重形式、不重内容,把精品课建设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忽略了精品课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内在联系和深远意义。
具体体现在精品课申报程序简单、科研无要求或要求很低、梯队不完整或不合理、入选门槛较低。
现实中发现,课件制作完毕,加上讲课录像资料,提交之后参加评比,评比之后,万事大吉。
所谓的精品课程只是一个空壳,是一个“半拉子”工程。
按照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文件精神,精品课程建设是一完整的系统化工程。
这项工程需不断地完善,不断充实。
它不是一节课,一个章节,也不仅仅限于一册书或一本教材。
它应该是一门学问,或某个学科领域的完整论述与探索。
它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技能、教学策略、学习方法等诸多因子的科学融合与凝练。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理念的更新,精品课程建设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就某一门课程来讲,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或经历新老教师的交替才能完成。
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团队成员构成应具有延续性、继承性和接力赛模式,把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到底,善始善终,不得半途而废。
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质量工程。
高等教育需要精品课程,因为它能使学生接触到大量的优秀教师资源和优秀教材资源,体验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习做人和做学问的方法,获取大量的学科前沿信息,使他们在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宽广,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飞速发展的学科要求及学科之间日趋明显的交叉融合的趋势。
三、巩固发展,不断优化精品课程工程资源
精品课应是能体现高校当前倡导的新的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载体,对全校教学起示范、引导的作用。
目前,高校倡导的教学理念应是由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型”教学向以培养认知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转变。
所谓“研究型”教学,应该是一个“边实践、边研究、
边学习”的过程。
同时,精品课也是一个“平台”和教学资源。
因此,应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使课程内容及时、快捷地展现在网站上并及时进行内容更新和维护,共享教育资源。
因此,精品课程必须具有先进性、知识性、持续性、完整性、观赏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有些精品课程建设质量低劣。
其表现为:课件内容与书本内容完全雷同,照本宣科;从课件中的教学展示录像来看,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无生气,课堂气氛沉闷,语言表达欠流畅,课程导入平庸,教态生硬、呆板,缺乏激情。
究其原因,主讲教师基本功不够扎实,难于驾驭教材、驾驭课堂、驾驭学生。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对该门学科的课程、教材、教法的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足够的精品意识,只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
这些所谓的精品课程应是我们严格禁止的。
四、科学评估,严格验收,健全机制
如前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工程,这就意味着必须经历申报、审批、检查和验收等环节。
因此,严把各个环节,才能使精品课程建设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因此,高校精品课程管理部门应制定可行的审核标准、管理标准和严格的验收程序。
把精品课程公布于众,实行课件上网,让学生参与评价。
管理部门应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把精品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使精品课程工程真正成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