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_整合提升

合集下载

在单元整合中轻叩诗歌大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在单元整合中轻叩诗歌大门——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与思考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统编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教学资源,是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

以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采取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学习过程、创新展示方式等教学策略,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中轻叩诗歌大门,体会诗歌的美感与价值,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现代诗教学;单元整合;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3)13-0070-0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

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统编语文教材编排了与这一理念相契合的学习任务——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旨在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通、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首次以单元的形式整合与呈现现代诗教学,同时它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特殊单元。

如何整合、使用好教学资源,把复杂的综合性学习变得省时又高效呢?下面以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为例,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探索。

一、聚焦核心素养,建构单元教学支架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不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使命,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教学综合性学习,要确立整体思维,建构单元教学支架,指向学生的整体发展。

(一)解读教材,明晰编排特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是线性的,而是螺旋上升的,统编语文教材也是按照这一规律编排的,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内容选择、顺序安排、能力训练点的衔接上。

所以,在对综合性学习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和优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四单元:高一新教材第三单元整合课例设计及第四单元教学说明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四单元:高一新教材第三单元整合课例设计及第四单元教学说明
第三个学习活动“参与家乡文化建设”,建议从风俗习惯、邻里关系、生活方式、 文化环境等方面,选择其中的一项内容,思考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是语文学习的课外延 伸。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三个学习活动设计的侧重点:第一个活动侧重通过调查、访谈、记录,引导学生深 入了解家乡的人、物、历史、习俗等;第二个活动侧重通过访谈和调查,了解家乡文化 生活现象,辩证思考文化发展与个人、社会的关系;第三个活动侧重掌握大量一手材料 后,提出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 养其热爱家乡进而热爱祖国的感情。
何种方式来更好地朗诵这首诗歌,使用这种方式技巧的原因。 2.学生评点同一首诗歌的不同读法,探究不同读法的优劣。活动中,渗透古体诗、五言
、七言诗的基本读法,涉及停顿、节奏、重音、语调的探讨。以《短歌行》《梦游 天姥》《登高》《琵琶行》《念奴娇赤壁怀古》任一首为例,分析诗歌情感的变化 ,指导诵读的语气、语调的变化,指导学生怎样更准确地以音传情。 3. 观看名家诵读视频,结合对诗歌的进一步理解再次诵读,说明本次诵读的变化点及 依据;观察名家朗诵时的体态语,学习借助肢体动作辅助表达感情的方式。 4.朗诵展示;师生点评。
单元设计:
第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梳理值得记下的“人和物”素材, 从熟悉的场景中激活记忆、凝练认识,感受家乡的底蕴。
第二个学习活动“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从不同的主题,如人际关系、道德风 尚、文物古迹的保护、文化生活的方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任选一个主题,在某一个 专题方向深入了解,感受家乡的变化。
第三单元 单元整合课例设计
第三课时 感志士出世之慨,悟隐士超脱之情
教学目标: 1.比较鉴赏四首诗歌中面对人生困境反映出来的不同求解方式。 2.学写文学短评,阐述自己对诗人此种解脱方式的态度。 教学环节:

高三政治课堂新坐标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整合提升人教必修4

高三政治课堂新坐标一轮复习课件:第3单元整合提升人教必修4
5.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推出4万亿元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以 确保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在中央明确十项措施扩大投资出手要快、出拳要重、 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方针后,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促 进经济平稳发展。这表明( )
A.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B.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过程 【解析】 各地积极利用我国政府扩大内需、应对危机的政策,加大、加快 投入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也就是说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正确。A说法错误;C颠倒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说法错误,事物的发展 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答案】 B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3.极端寒冷天气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由多种因素并发而形成的,对人们 的生产生活各方面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不利影响。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
()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是某一特定事件的原因或者结果
②联系是多样的,因此应该全面地认识与事件有关的各种联系 ③联系是客观
高考新课标大一轮总复习 ·配人教版 ·政治
2.马特莱法则 “马特莱法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维弗烈 度·帕累托提出的。经过长期的对群体的研究,他发现:在任何特定群体中, 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 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经过多年的演化,这个原理已变成当今管理学 界所熟知的“80/20”定律——即80%的价值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20%的价 值则来自80%的因子。它的要旨在于将20%的经营要务,明确为企业经营应 该倾斜的重点方面,从而,指导企业家在经营中收拢五指捏成拳,突出重点 ,全力倾斜,以此来牵住经营的“牛鼻子”,带动企业经营的各项工作顺势 而上,取得更好成效。 在现实生活中,“80/20”定律随处可见:20%的业务骨干带动80%的工作 业绩;20%的重点商品、重点用户带来了企业80%的利润;将80%的资金投 到重要的20%的业务上,就能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马特莱法则”把 80∶20作为确定比值,说明经营企业不应该面面俱到,而应侧重抓关键,可 谓入木三分。它所提倡的经营指导思想,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 方略。国外许多知名的大公司借鉴马特莱法则,指导企业倾斜性经营实践, 都获得了很大成功。 【探究思考】 马特莱法则为我们提供了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启示。

大一轮复习课件:单元综合提升3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大一轮复习课件:单元综合提升3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4)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除了光照之外还有水中CO2 的含量。
(5)若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则自变量为光照强 度,可以通过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或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 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A′+B′ A′ 叶绿体基质 (2)下 右 (3)吸收灯光的热量, 避免光照对试管内水温的影响 (4)①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 用产生的O2减少 ②水中CO2的含量逐渐下降,光合作用产 生的O2减少 (5)用多组相同装置,只更换灯泡功率的大小(或 只改变试管与光源之间的距离),进行对照实验
【解析】 (1)甲图c点是该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限制光 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已经不是光照强度,而是其他的一些因 素,可以通过对题目信息的理解获得答案,如CO2浓度、温 度等因素。
(2)从题干叙述直接提取信息回答。 (3)乙图中两曲线反映在两种不同CO2浓度下,随温度升 高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由酶催化的 化学反应,温度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因素,高于或低于最 适温度,酶的活性都会降低。
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在生物学科中的应用,充分体现 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 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 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考纲能力要求。
【例2】 如图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中 发生的气体转移情况,有关的正确叙述是( )
A.在光反应的过程中,发生了a、e和C5的结合 B.此细胞一定不是紫色洋葱鳞片叶细胞 C.d和f分别代表不同的气体 D.e在线粒体内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可以变成b 【解析】 首先明确图中甲为线粒体,乙为叶绿体,a、 e、c为CO2,d、b、f为O2,CO2与C5的结合发生在暗反应 中;CO2在线粒体中不能变成O2,故A、C、D均错。紫色 洋葱鳞片叶生活在土壤中,没有叶绿体。 【答案】 B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单元整合与提升 (2)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精品课件 第3单元 单元整合与提升 (2)

2.观点要鲜明 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以小见大。作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 发了什么情感,为什么能打动读者,这些都可以作为评论的内容。要选取自 己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比如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怎样传神地描写音乐, 李清照《声声慢》怎样别出心裁地运用叠词,等等。
3.应叙议结合 文学短评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 “评”是目的,“叙”只是手段。文学短评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 “叙”,它叙述的是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作品的相关内容。叙述要简洁,语言 要有概括性。 “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 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 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短评的中心论点。
积极进取, 建功立业
《归园田居》 陶渊明 虽心怀理想,无奈官场黑 厌恶官场,坚守 逃避仕途,
(其一)
暗,几仕几隐,最终辞官 本心,回归田园 恬淡归隐
篇目
作者 人生际遇
内心情感
人生态度
《梦游天姥 吟留别》
李白
虽生活在盛唐,心怀天 被放逐的苦闷, 虽处在人生低
下,却遭到权贵的排挤、对仙境的向往, 谷,却仍表现
佳作赏析
作品
浅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1] ①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因为它那飘忽即逝 的音响、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捉和表现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 十分抽象、难以言传的。诗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艺 术的厚实功力,使他笔下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 ②诗人描绘音乐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 系起来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的写法是音乐描写中的亮点。
3.抓首句或尾句,揣摩诗歌感情 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抒 情性、议论性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 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 4.读诗歌的注释(或题目的选项) 诗歌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具体化,作者的生平、风格、思想、抱负、经历等, 无不影响着作者的表达。注释或选择题的选项,往往可以提供作者所处的 朝代及其作品风格、诗歌的写作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以及某些词语(典 故)的含义等信息。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3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单元整合提升
一、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比较 古希腊民主政治 阶级性质 实现方式 民主形式 民主范围 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治 平民与贵族长期斗争 直接民主 局限于城邦公民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革命战争或和平改革 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民主范围在资产阶级范围 内不断扩大 民主选举代表参与国家政 治;选举和议会立法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
行政权 立法权 责,由内 阁协调首 相与议会 关系
皇帝和宰 相 议会
总统 国会
总统和内阁 议会与总统
政府首 脑与 议会 关系
皇帝有权 总统与内阁 解散议 总统与内阁不 部长共同 会,首 对国会负 对议会 相对皇 责,总统 负责,总 帝负责 与国会互 统可解散 相制约 不对议 众议院 会负责
参政方式
抽签、轮流坐庄
二、英国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 与法国总统制的异同
英国君主 立宪制 国家元首 元首产生方式 不 同 点 元首任期 元首实权 政府首脑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首相 德意志君 主立宪制 皇帝 世袭 终身制 有 宰相 皇帝任命 美国 总统制 总统 选民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法国 总统制 总统 议会选 举 任期制 有 总理 总统任 命
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合策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合策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合策略一、单元说明1.单元目标(1)了解“记”这种古文体裁,体会《诗经》回环往复的复沓之美。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品味精美的语言。

(3)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适当关注有规律的文言现象。

(4)通过阅读古诗文名篇,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体会作者笔下的美好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古诗文阅读单元,选入三篇经典古文和两首《诗经》中的诗歌,从思想、情感、艺术等不同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

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在人文精神方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认,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在语文素养方面,我们可关注两个重点:(1)文体特点。

三篇文言文都属于“记”,在古代文体中,“记”最为灵活多变,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通过学习这组文章,学生将会对“记”这一文体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语言积累。

要继续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的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内外古诗文,主动积累文言词语,关注有规律的文言现象等习惯。

此外,要加强诵读学习,比如《诗经》回环往复的结构最适宜学生吟诵,而文言文的教学更应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培养文言语感。

具体分析如下:《桃花源记》,教读课文。

这篇传世名篇构想了美丽的“世外要引导学生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读懂作者借桃花源寄托的社会理想,同时体会文章笔法简洁但内涵丰富的语言特色。

《小石潭记》,教读课文。

本文是记游散文的名篇,记述了作者游览自然之境的见闻与情思。

学习时重在理清游记的线索,把握游记的特点;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变化,了解作者寓情于景的写法。

《核舟记》,自读课文。

本文通过描摹古代精妙的核雕作品来赞叹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外,还要让学生注意文中数量词的运用和一词多义现象,并在积累文言知识的基础上体会雕刻者高超的技艺,品味文章简洁生动的语言。

寄情山水——初中语文 九上第三单元整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寄情山水——初中语文 九上第三单元整合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寄情山水——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整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寄情山水——初中语文九上第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包括三篇文言散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以及李白《行路难》、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及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的《诗词三首》,皆为传统的名家名篇。

四篇诗文,既有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的美景描绘,又感受到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家国情怀以及拳拳亲情,在使人感受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的同时,也感受到自然之美。

学习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和名言警句,并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古人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所要关注到的。

教学时按照作家的风格和思想感情的差异组织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和制作个性化文言小卡片,积累三篇课文中的文言常用实词(属、备、极、薄、国等),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注意其古今意义的不同。

2.反复诵读学会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诗文的丰富内涵,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感受舒缓自如的风格。

3.把握课文的主旨,体会古代诗文语言简洁、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的特点,了解古代写景记游散文的文体特点。

4.联系上下文,体会并积累常见文言虚词,注意其在表达语气、关联文意方面的作用。

学生通过制作个性化文言小卡片,积累虚词(者、也、而、之等)并在写作中能够正确、恰当地使用它们。

5.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忧乐情怀,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寓的政治理想和思想情感,积累古代诗文中的成语、经典名句等。

三、课时安排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分为三个课段6个课时,三个课段之间为递进关系。

第一课段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部分,分2个课时完成前三篇文言文的基础内容,旨在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并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汇,熟读成诵。

生命的诗意-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生命的诗意-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生命的诗意——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充分考虑了时代、诗人、诗体、风格流派、单元人文主题要求等方面的因素,服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和目标,充分考虑学习情境,有效开展专题学习、实践性学习,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是围绕“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课程目标设计的学习单元。

本单元聚焦人文主题——“生命的诗意”,选编了自魏晋至唐宋时期的经典诗词作品八首,这八首诗词作品分为三课,分别是魏晋诗歌、唐代诗歌和宋词;是个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突出学习的实践性原则。

本单元学习以活动实践、自主学习为主线,围绕“生命的诗意”这一单元人文主题,三个学习任务分别从积累鉴赏、诵读体悟、写作表达等三个方面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不仅要完成对单元内容的学习,更要实现本单元承载的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要求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同学主动参与课堂。

但是是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一般,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四、单元学习目标(一)语言目标1. 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及相关作品,感受意象,浸入诗歌意境,分析艺术手法,赏析语言,领悟诗情。

2.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朗诵脚本,借助情绪、动作、表情以及选择适当的乐曲、图画等多种形式诵读诗歌作品,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文辞美、情感美。

3. 结合具体诗句,读诗人人生际遇,品味诗人的情感,探讨诗人在不同生命状态下的人生选择,把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成一篇文学短评。

(二)思维目标1. 通过“知人论世,感‘象’入‘境’,析‘法’赏‘言’,悟‘情’”,这一思维流程鉴赏诗歌,提升解读古诗词的形象思维能力。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3册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核心素养整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3册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单元核心素养整合

知识体系构建 社会生活聚焦
2020年5月29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 学习时强调:各级政府要以保证民法典有效实施为重要抓手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民法典作为行政决策、行政管理、行 政监督的重要标尺,不得违背法律法规随意作出减损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增加其义务的决定。要规范行政 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 查、行政裁决等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依法严肃 处理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和人员。②
知识体系构建 社会生活聚焦
创新演练 1.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一部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 生活百科全书”,这表明建设法治国家( ) A.全国人大具有最高审议权 B.要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C.全国人大要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D.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 答案:B
①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②能够促 进全社会形成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 ③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 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④能够更好地建设法治社会,实现社会和谐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知识体系构建 社会生活聚焦
3.材料一 随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被提上国家战略高度,各 级政府都要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 政府及其部门职责法定化,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及 责任倒查机制。此举能够避免有利则作为、无利不作为、有 责任就推诿的现象,进而既维护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又确 保行政效能的提高。
(2)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②我们应建设职 能科学的政府,提高依法监管能力。③应建设权责法定的政 府,要在法治轨道上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④应建设执法 严明的政府,提高依法经营、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

高中政治选修3 学习笔记第三单元 单元提升(三)

高中政治选修3 学习笔记第三单元 单元提升(三)

单元提升(三)保持绿色发展战略定力不负青山不负人热点素材2005年8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首次提出;2020年4月,“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首次提出。

从“两山论”到“人山论”,这是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观点和代表性论断,必将指引我们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引向纵深。

①“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强化了“三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

问题、目标、结果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三面”,导向则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三个导向”是我们学习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一科学论断的重要工作方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来源于最基层的发展实践,②发轫于经济发达的浙江区域,饱含了深邃思考,折射了关系到“国之大者”的问题导向:我们国家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发达国家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们当时的快速发展中已集中显现出来,走欧美“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显然是行不通的,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若再不改变,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最紧迫的地方入手,凸显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生动形象地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尔后又多次作出精辟阐释,即③在实践中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

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

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种的常青树就是摇钱树,生态优势能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了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这一阶段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工业文明之后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树牢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导向。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单元集体备课整体设计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说明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部分。

《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

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

口语交际安排了“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旨在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法简要介绍故事,完成《猎人海力布》或其他民间故事的缩写。

本单元还安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推荐阅读中国民间故事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民间故事的乐趣。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准确把握创造性复述的要求。

创造性复述故事要以理解故事内容为基础,要尊重故事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要引导学生找到“创造”的生发点。

第二,准确把握缩写的尺度。

缩写的前提是尊重原意,强调以理解故事内容,提取主要信息为基础,保持原文的中心意思不变,保持故事情节的相对完整,保持人物原有特点。

缩写后的文章要做到前后连贯,过渡自然。

第三,加强整合,灵活调整单元内各板块的内容。

如,“快乐读书吧”的教学可以提前,在进入本单元就开启读书之旅,为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做准备。

(拓展提升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培优卷 人教版 . docx

(拓展提升卷)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培优卷 人教版 . 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整合提升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 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 有一个( )和( )条边。

2.一个活动角,若它的两条边之间的开口越小,则这个角越( )。

最小的3.“挑灯笼,闹元宵。

”下面形成的三个角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填序号)4.一条展平的红领巾有( )个角,其中最大的角是( )5.如图,在一副三角尺中,共有( )个锐角、()个直角、( )个钝角。

6.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各社区开展十大“暖民心行动”的活动。

社区管理员在各小区设立了宣传行动牌(如图),这块宣传牌上面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个锐角,( )个钝角。

7.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 )角;5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角;2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 )角。

8.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两次后,得到的角是( )角;对折三次后,得到的角是( )角。

9.正方体每个面有( )个直角,将它放在桌面上,露在外面的面共有( )个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直角。

二、选一选。

(每题3分,其15分)1.下面的物体中,表面上有角的是( )。

2.所有的( )一样大① 锐角 ②)钝角 ③ 直角 3.如图,推开门时,图中标出的角会( )① 变大 ②变小 ③ 不变 5. 如图,图中有( )个角。

①3②6 ③9 6. 将( )拼在一起,一定可以拼出一个钝角。

①2个钝角 ②2个锐角 ③1个直角和1个锐角三、分一分。

(填序号)(共8分)○1 ○2 ○3 ○7 ○4 ○5四、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了角。

你能把下面这些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填序号)(共8分)()<()<()<()五、数一数,填一填。

(共16分)六、画一画。

(共14分)1.以给定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6分)直角锐角钝角()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个锐角()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2.在下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4个角,其中2个是直角。

单元整合法的理念反思及其实践运用——基于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研究

单元整合法的理念反思及其实践运用——基于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研究

小学教学计·数学2021/11文|杜缨张钰———基于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研究新兴起来的单元整体教学被认为是撬动课堂转型的支点。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打破教材编排、课时安排等限制,将原先分割的知识点整合成模块,更注重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及整体性。

在教学中践行“单元整合”,有利于帮助学生编织起结构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

下面以浙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饲养场》为例,对单元整合理念及其实践运用做具体阐述。

一、单元整合的合理性(一)内部基础———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浙教版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计上独具特色。

1.单元背景分析。

从整体性视角下解读浙教版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在数的认识编排中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具有一般的认数基础: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所以本单元数的认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学习过100以内数,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之后,是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

本单元学习之后,在四年级上册,认数范围由万以内扩展到万以上。

其中万以内数的认识是整数认识的主要内容,将认识从“一”到“万”的计数单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级,所以本单元的学习在数的认识领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图1单元位置分析图2.单元内容比较。

结合浙教版和人教版本单元结构图和知识点分析图,发现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内容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图2浙教版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结构图14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图3浙教版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分析图人教版的这一单元分为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并将三位数的认识整合在一起;浙教版则:(1)单独设课认识“1000”和“10000”,突出计数单位的教学;(2)把认识三位数和三位数的读写独立为两个课时,重在先认识三位数的位值结构这个根本原理,再自主建构、掌握三位数读写这些表层技能。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南方新课堂金牌学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单元整合提升课件
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有主次 之分,主次方面相互排斥、相 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 转化
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 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 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 矛盾
坚持两点 论和重点 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主 论的统一 流,又不忽视支流
第七页,共10页。
知识网络建构 专题知识突破
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 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原理: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 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 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guānniàn);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 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guānniàn),开拓新境界。这是我们事业 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第三页,共10页。
知识网络建构 专题知识突破
2.掌握(zhǎngwò)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四页,共10页。
知识网络建构 专题知识突破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
方法论
发展的普 遍性 发展的实 质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 运动、变化和发展中
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 和旧事物的灭亡
必须坚持发展的眼光,学会用 Fra bibliotek展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 题
第八页,共10页。
知识网络建构 专题知识突破
3.创新(chuàngxīn)的社会作用
第九页,共10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单元整合提升。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tǒngyī)关系的哲学 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tǒngyī)。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

B卷必刷北师大八年级下第3单元:...

B卷必刷北师大八年级下第3单元:...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专题整合与提升专题一: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变换称为平移。

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的两个要素::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平移的关键词平移的关键词:":":"在同一个平面内在同一个平面内在同一个平面内"","沿某个方向沿某个方向""。

2、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性质::(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即平移后所得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相同(全等);(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例1、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例子,下列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是、生活中有很多平移的例子,下列物体的运动是平移的是( ) ( )A.A.水中小鱼的游动水中小鱼的游动水中小鱼的游动B. B. B.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的运动天空中划过的流星的运动C.C.出膛的子弹沿水平直线的运动出膛的子弹沿水平直线的运动出膛的子弹沿水平直线的运动D. D. D.小华在跳高时的运动小华在跳高时的运动变式1:1:下列生活中的各个现象,属于平移变换现象的是下列生活中的各个现象,属于平移变换现象的是下列生活中的各个现象,属于平移变换现象的是( ) ( )A.A.拉开抽屉拉开抽屉拉开抽屉B. B. B.用放大镜看文字用放大镜看文字用放大镜看文字C. C. C.时钟上分针的运动时钟上分针的运动时钟上分针的运动D. D. D.你和平面镜中的像你和平面镜中的像 变式2:2: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下列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A.A.升降电梯从一楼升到五楼升降电梯从一楼升到五楼升降电梯从一楼升到五楼B. B. B.闹钟的钟摆运动闹钟的钟摆运动C.C.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树叶从树上随风飘落D. D. D.方向盘的转动方向盘的转动变式3:3: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 )A.A.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冷水加热过程中小气泡上升成为大气泡B. B. B.投篮时的篮球运动投篮时的篮球运动C.C.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D. D. D.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随风飘动的树叶在空中的运动变式4:4:如图,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 到点C 的方向平移到△的方向平移到△DEF DEF 的位置,的位置,AB=10, DO=4,AB=10, DO=4,AB=10, DO=4,平移距离为平移距离为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强化单元整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单元整组教学路径

强化单元整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单元整组教学路径

强化单元整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单元整组教学路径发布时间:2023-02-01T00:59:43.70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8期作者:杨杰[导读] 小学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杨杰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则天路小学628000摘要:小学语文知识丰富多彩,能够有效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但是却较为零散,没有系统性的进行模块式编撰,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将其中的知识进行有效联合,了解文章之间的关系。

为解决此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大单元理念进行单元知识整合,以此使各类知识系统能够有效的联合起来,以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巩固自身学习成果。

基于此,本文从整合教材、落实课前学习等多个角度,对大单元理念的单元组合教学进行探究,旨在为之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研究时,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大单元理念;单元整组教学引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整体教学角度出发,对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串联,能有效形成一个知识链,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链进行教学,以此促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对整个单元知识内容进行连接和梳理,进而对整体知识进行把握。

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从个人层面增强自身储备,巩固知识掌握能力,使其更好的学习和了解语文知识内涵。

一、基于大单元理念,高度整合教材基于大单元理念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统整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真实情境进行知识的掌握,以此解决相应的语文学习问题[1]。

而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课堂教学活动由碎片化、慢节奏、短程化走向了大板块、系统化、长程化。

此时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随着改变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个性化合作性和探究性,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高阶思维的培养,从而更好的提升语文素养[2]。

小学语文单元知识最大的特点就是围绕某一主题,将课内教材、课外阅读材料阅读、习作、综合实践等进行高度整合,并将其反馈于课堂教学中,运用主题化、整合性教学,促使单元变成学习模块,增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第三单元 整合提升(恒定电流)【知识整合】规律梳理:关键概念电压(电势差、静电力做功的本领)电源电动势(克服静电力做功,把其他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以及电源的内、外电压(路端电压)电阻和电源内阻(由于无规则热运动而产生的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流克服这种阻碍作用将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功与电功率(指用电器耗电的总功和总功率,消耗的电能可能有多种去向) 电热与热功率(指电流做功或功率中转化为内能的部分)电流(方向)以及电流强度I =q /t =nqsv ,交流电、直流电、恒定电流【能力提升】(3~5题,试题类型全,本章综合提高) [例1] 如图7-3-1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表均理想。

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测得电压表V 1和V 2随电流表A 的示数变化的两条实验图象,如图乙所示。

关于这两条实验图象,以下叙述是否正确:① b 的延长线一定过坐标的原点O② a 的延长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值等于电源的电动势 ③ a 、b 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源输出功率 ④ a 、b 交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等于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图线b 表示的电压随电流增大而增大,可见是定值电阻R 0的电压(即V 2的示数),据欧姆定律U 2=IR 0,图线b 必过原点,①正确;图线a 表示的电压随电流增大反而减小,可见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即V 1的示数),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 1=E -Ir ,电流为零时(即外电路断路时)电源的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②正确;电源伏安特性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就是该电源的UI ,因此等于电源在相应工作状态时的输出功率,③正确;实 验 探 究通用原理 与 方法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用于测量测量电路 (伏安法) 电流表内接电流表外接外电路元件 电源 供电保护模块 (滑阻的接法) 误差分析及选用特点 串联限流 混联分压器变化范围 调节的均匀度选用电表的使用电压表 多用电表 欧姆挡量程和倍率的选用(精确性要求) 读数方法以及估读要求 调零电流表电压、电流表的灵活应用其他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主要针对多用电表) 电路故障的排查 螺旋测微计的使用与读数 具体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原理与方法(含电路设计) 器材和量程的选用数据处理的方法公式计算法 图像法误差分析与注意事项 实验操作步骤 方法改进与实验设计图7-3-1电阻伏安特性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就是该电阻的UI ,因此等于电阻R 0在相应工作状态时消耗的电功率,④正确。

另外,图线a 、b 相交说明两电表的的电压相同,可见变阻器R 短路已调到0,此时电源输出的功率全部消耗在电阻R 0上了,所以两功率相等。

点拨:要熟悉定值电阻以及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它们的斜率、截距等几何特征量的物理意义,还要知道线上任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值的乘积都等于它在相应工作状态下消耗或输出的电功率。

[变式训练1] 有一特殊电源仅连接一阻值可变的纯电阻元件,如图7-3-2甲所示。

该电源的伏安特性图乙图所示。

求:⑴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⑵外接的可变电阻阻值多大时该电源输出功率取得最大值?⑶该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时它的工作效率多大?计;固定电阻R 1=500Ω,R 2=2000Ω;C 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 1=8.0cm ,两极板的间距d =1.0cm ;S 为荧光屏,它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l 2=0.16m ;有一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v 0=8.0×106m/s 连续不断地射入C ,已知电子电荷量e =1.6×10-19C 、质量m e =9.0×10-31kg 、重力不计。

问:电子能否射到屏S 上打出亮点?如果能到请求出屏上的亮点离O 点的距离y ;如果不能请提出一种调整方案。

解析:∵电容器C 与R 1并联,∴两极板间的电压U C =U 1=112R R R +ε=5005002000+×27=5.4V ,场强大小E =CU d=21.05.410-⨯=540N/C ; 图7-3-2甲乙图7-3-3电子在极板间穿行时y 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a =e Ee m =193151.6109.01040--⨯⨯⨯m/s 2=9.6×1013m/s 2,假设电子可以穿越C ,则穿越的时间t 1=10l v =-261088.010⨯⨯s =10-8s ,穿出时电子偏转的距离y 1=12at 12=12×9.6×1013×(10-8)2m =4.8×10-3m <d /2,说明电子确实可以穿过C 射到屏S 上打出亮点。

电子从C 穿出后沿y 方向的分速度v y =at 1=9.6×1013×10-8m/s =9.6×105m/s ,穿出后到达屏的时间为t 2=20l v =-2616108.010⨯⨯s =2×10-8s ,在此时间内电子在y 方向移动的距离y 2=v y t 2=9.6×105×2×10-8 m =19.2×10-3m 。

电子到达屏S 的位置离O 点的距离y =y 1+y 2=4.8×10-3+19.2×10-3=2.4×10-2m 。

点拨:电路的知识经常与电场、带电粒子运动以及今后会复习到的电磁感应等综合,作为综合应用中相对简单的必备工具,大家务必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变式训练2] 如图7-3-4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 、B 水平放置,两板间的距离d =40 cm 。

电源电动势E =24V ,内电阻r =1Ω,电阻R =15Ω。

闭合开关S ,待电路稳定后,将一带正电的小球从B 板小孔以初速度v 0=4m/s 竖直向上射入板间。

若小球电荷量为q =1×10-2C ,质量为m =2×10-2 kg ,不考虑空气阻力。

那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x 为多大时,小球恰能到达A 板?(取g =10 m/s 2)。

全取得外电阻小于等于电池内阻时数据,先给蓄电池串联一个较大功率的定值电阻R 0,并把它们一起看作待测电源(图中虚线框内部分),电源的内阻就是蓄电池的内阻和定值电阻R 0之和,并用r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不会因此改变,用E 表示。

甲 乙图7-3-5⑴ 用笔画线代表导线,在图7-3-5乙中按图甲连线,组成实验电路。

图7-3-4该电源的U -I 特性曲线,然后利用该图求出电动势E = V ,进而算出电源内电阻r = Ω。

甲 乙图7-3-6⑶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7-3-6乙的方格纸中描绘出电源输出功率P 跟外电路电阻R 的关系曲线,然后从图中读出该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约为 W ,此时外电路电阻约为 Ω。

⑷ 根据以上数据你猜想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有怎样的规律。

解析:⑴ 实物连线如图7-3-7甲。

⑵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电源的U -I 特性曲线如图7-3-7乙,从图中求出电动势大约4.0V ,内电阻r =E U I -00=...-400060068Ω=5.0Ω。

⑶ 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电源的P -R 关系曲线如图7-3-7丙,从图中读出该电源输出功率的最大值约为0.80W ,此时外电路电阻R 约为5Ω。

⑷ 由数据猜想随电源外电阻从零开始增大时,输出功率从零开始先增大后减小到趋于零,当电源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

点拨:收集数据、描点画线以及根据图像探究规律等,都是科学探究最通用的基本方法。

甲乙 丙 图7-3-7[变式训练3] 要描绘某电学元件(最大电流不超过6mA ,最大电压不超过7V )的伏安特性曲线,设计电路中的一部分如图7-3-8所示,图中定值电阻R 为1k Ω,用于限流保护;电流表量程10mA ,内阻约5Ω;电源电动势12V ,内阻不计。

电路中还用了一个电压表(但未画出),它的量程10V ,内阻约10k Ω。

(1)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a .阻值0~200Ω,额定电流0.3Ab .阻值0~20Ω,额定电流0.5A本实验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填“a ”或“b ”)。

(2)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a )请根据以上数据判断,电压表是并联在M 与 P 之间的(填“O ”或“P ”);b )根据以上数据,在图7-3-9(a )的方格纸上画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a )(b )图7-3-9(3)在(b)图的坐标上画出待测元件两端电压U MO 随MN 间电压U MN 变化关系的定性示意图。

参考解答:(1)b 的最大电流不够大,选a ; (2)a )根据电压表内阻可以估算出,它两端电压6V 时,流过它的电流约有0.6mA ,如果它接在M 与O 之间,则电流表示数不可能仍为0.00,所以电压表是并联在M 与P 之间的;b )如图答-7-?甲 (3)在电流保持为零的过程中,待测电阻没有分压,U MO =U MN ;开始有电流后,U MO 就几乎不增大了,定性关系如图答-7-?乙所示。

[例4] 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 电压表V 1,量程为1.5V ,内阻r 1=750Ω; 电压表V 2,量程为5V ,内阻r 2=2500Ω;滑线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100Ω;图7-3-8甲 乙图答-7-?单刀单掷开关S ,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31,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2)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7-3-10上画出连线。

(3)若电压表V 1的读数用U 1表示,电压表V 2的读数用U 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 的公式为R x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对照伏安法所需,显然本题缺少了电流表,但多余了电压表,而且电压表的内阻都准确已知,故可将某一个电压表看成电流表,就可以照样用伏安法来测电阻了。

假设将V 2视为电流表,如果将它内接,则为使V 1不超量程,V 2两端的电压最大也达不到1.5V ,远小于它的量程,测量不精确,所以只能外接,如图7-3-11(a )所示。

(a ) (b )图7-3-11假设将V 1视为电流表,如果将它外接,因为R x 和R V2的并联值小于750W ,因此为使V 1不超量程,V 2两端的电压最大也还是达不到1.5V ,远小于它的量程,所以只能内接,如图7-3-11(b )所示。

(2)上述两种不同的设计实物连接图也不同,分别如图7-3-12所示或若按第一种电路若按第二种电路图7-3-12图7-3-10(3)若按第一种电路:R x =x x U I =121U I I -=12121U U U r r -=2112211r U r U r r U -; 若按第二种电路:1x R R =1x U U =112)(U U U -,故R x =112)(U U U -R 1 点拨 由于实际的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电阻,它们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就可以互相换算,电表不理想反而给我们提供了灵活应用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