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与近代文明读后感
2000字左右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2000字左右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史是我国让人无法忘怀的历史,我们要怎么写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00字左右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2000字左右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篇一:《重说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一提到中国近代史,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想的,反正我就感觉到了两个字:可恶。
当然,这是说外国人的。
每每当我看到外国人如何如何霸占中国领土,如何胡搅蛮缠,使得中国政府晕头转向,答应他们无理的要求,我就觉得十分地愤恨:外国人,你们怎么能如此不要face呢?可是,当我看了《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后,我原先的一些片面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改变。
书中一开始便指出了中国人的三种心态:“怨妇”心态,“泼妇”心态,和“情妇”心态。
这让我有些难以接受,可是随着我渐渐地深入读了下去,我发现作者说的也是不无道理。
不仅如此,书中作者不少描写的地方都没有怎样偏向中国人,反而是指出了中国很多愚昧和不合理的地方。
这便让我原先一看到近代史便发热的脑袋变得冷静了些。
毕竟,不管中国人如何掩盖,事实就是这样:晚清亡国了。
而我们呢?出于一种“爱国主义”,便是大肆宣扬外国人如何如何狡诈,蛮横,而对中国失误的地方,则是轻飘飘地一笔带过,这便让我的思想出现了一种误区。
思考问题也变得片面起来,觉得中国人是很无辜的样子,一切都是外国人侵略我们的错。
可是,如果中国不弱小,外国人又怎么会打上中国的主意?如果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外国人的计划有怎会得逞呢?如其封面所说的“还原一段被扭曲的历史,挖掘国人今日问题之根源”,在张鸣老师的还原下,中国近代史变得如此复杂精彩,又是如此的颠覆,它与我们记忆里的古板印象迥然不同,绝非教科书上的忠奸两列,黑白分明。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张鸣教授的《重说中国近代史》,我对中国历史的书是比较感兴趣的,尤其喜欢像张鸣教授写的这样客观评价中国历史,并且,改变以往历史书籍的艰涩枯燥,更多地给人一种在课堂上课的感觉,语言幽默生动。
出版文化反思
出版文化反思[摘要]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是出版社的天职,如果离开了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图书便失去了价值之源,出版社便失去了根基,不会有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出版文化出版理念文化属性产业属性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社会事物,已经成为一种时髦。
“文化”这一概念是用以表征一定的历史时代的,表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创造力和才智在历史上达到的一定水平。
出版与文化的渊源是很深的。
出版的产生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出版是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从产生之日起,其主要功能就是记载、传播和积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知识和信息,文化特点很鲜明。
一出版文化的内涵出版文化是在出版实践开始以后,逐渐萌生和发展的。
我国先秦时代,就已开始了以复制图籍供给阅读和收藏为特性的出版活动。
以后连续不断,绵延至今数千年,形成了历史极其悠久、内容非常丰富、体系相当完备的出版文化。
如果用“物质的一制度的一心理的”三个层次的文化观来观照出版文化,那么可以说,出版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出版观念,在一定出版观念支配下进行出版实践和由出版实践所创造的出版成果及其影响的总和。
出版文化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出版文化是依附于社会文化的子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此然也具有明确的社会规定性,也就是社会属性。
作为载体的出版业既是文化载体,又是经济实体,不仅具有文化属性.还有产业属性。
2.1.出版物不仅是一种物化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
出版就是为文化作嫁衣裳把自己隐藏在思想和文化的背后。
出版及其出版物,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纸质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还是网络出版,数字出版,尽管具有互不相同并在不断发展的外在形态,但都具有共同的内在形态,即载于其中的以语言文字为形式,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为目的的一定的文化内容。
《中国近代史》优秀作文读后感5篇
《中国近代史》优秀作文读后感5篇《中国近代史》作者以为,那时东方的世界仍滞留于“中古”:“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
”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中国近代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总论开篇,即发出了中国为何在近代落后于世界的叩问。
作者给出了三个解释,一是“我们的科学不及人”,二是“西洋已于十八世纪中年起始用机器生财打仗,而我们的工业、农业、运输、军事仍保存唐、宋以来的模样”,第三他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局面很像我们的战国时代”,当我们还软绵绵地趴在康乾盛世的余韵中时,欧洲已在战火的洗礼中变得愈为坚强和团结。
在蒋先生看来,所有这些仅有一个指向,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仅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废除我们家族和家乡观念而组织一个近代的民族国家吗?从那里不难看出,作者将是否向西方学习并学有所成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衡量标准。
这个观点在今日看来,的确有失偏颇。
然试想一下,1938年距1840年可是百年,但风云突起,山河飘零,人间都不知已换了几回。
而作者与大多数史学家不一样之处在于,他正深陷于历史的漩涡中,且迎面扑卷来的浪头一个高过一个。
在他生活的年代,历史裹挟着刀光剑影,与现实掺合在一齐,一团乱麻纠葛难分。
自鸦片战争炸开清王朝的大门,围绕皇城的数重城墙其实便已在照亮下关江面的熊熊火光中轰然倒塌,从此国无宁日。
英国人法国人俄国人美国人来了又去了,日本人“姗姗来迟”,却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吉野号”,“嘭”一声,撞沉了“致远舰”。
黄海海面的邓世昌和他的狗渐渐沉到不见光亮的海里去了,而这片毗邻中国黑吉辽三省的大海,也吞噬了李鸿章二十余年的心血。
无论皇脉还是国运,都一同,在这愈为黑暗隐晦的深渊里,蜿蜒曲折,破碎支离。
世纪之交,各国又欢欢喜喜结伴而来,于是古老的北京城被烧了个火光冲天;之后,大家在东交民巷也都有了各自的地产,却亻旧不免争执。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精选8篇)
西方文明史读后感(精选8篇)西方文明史读后感1阅读这本书,是特别欢乐、重建信念的过程,因为由渔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尽管面临种种磨难——来自大自然的灾荒,来自人类自身制造的灾害,如战争、奴役等到,但人类从未被打倒过,在书中第五页写道“特定时代的人以符合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发展阶段的方式去努力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并使他们的生活颇有建树。
”看来是的:西方科技进步导致人类对自然及自身命运的掌控能力提高、人类寿命的增长、活动范围甚至拓展到太空;民主制度的建立消退几千年来统治者对民众的高压统治、国际外交秩序与贸易关系的建立,转变了即往以战争做为得到资源的毁灭性手段。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说‘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西方文明史及西方社会的现状已经是证明。
可是,除西方发达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呢?近代世界所能享有的`科技文明成果,几乎全部由西方世界供应,在农业文明时代曾经富有兴盛过的两河文明、尼罗河文明、中华文明,不是彻底衰退,就是不断在演替兴亡的怪圈中循环,文明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如果不是西方文明的传播、冲击与滋养,这些文明古国现状将如何?作为一个以增长见识为目的平凡的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不自觉会将本身或本民族的遭受所带给自己的疑问与阅读内容作对比:为什么西方文明能不断克服所面临的困难并改进,而我们的民族照通常所言,只能在朝代的兴替中循环不前呢?为什么在公元1500年前后,西方基督教文明能一枝独秀兴起?什么是决定性的因素?是源于希腊文明的惠泽?是如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新教伦理?或者是戴蒙德所认为的地理环境决定吗?照此推论,一则未必不是倒果为因,二则难保不会为种族优越论者供应依据。
何兆武先生曾经著文分析各国社会的发展形态,认为西方社会的发展轨迹是特别态的,可是他没有分析说为什么常态就是“衰退、停滞”?常态与特别态,内在包含何种不同的因子?假如说西方文明中有进步因子,那19世纪的中国和日本,同样遭受西方文明的冲击,为何日本文明能够很快得以新生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华却不断受到屈辱。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通用6篇)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篇1我读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很多,其中,认识了很多重要人物。
翁同和:同治和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
向光绪帝引荐康有为,维新变法时期支持光绪帝进行改革,后被慈禧罢黜归家。
其主要著作有《翁同和日记》。
是一部具有极高史料价值的研究清末历史的著作。
翁氏家族的藏书在学界也是值得一提的,大概就在前几年被上海图书馆(貌似)购得。
这些历史人物,深深的记在了我的心里,他们的好,我都记住了。
我要像李鸿章那样,为中国的未来做奉献,书上说: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
”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
——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
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这本书对我的收益非凡,从中了解了很多近代时期的历史故事。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篇2终于读完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
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2000年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
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
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
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
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范文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范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1一口气将这本书读完,情绪仍在激动之中。
约翰。
弥尔顿的博才多学,激情慷慨深深的感染了我。
一遍阅读下来,弥尔顿的思想的精髓未完全的消化,但仍颇有感想。
《论出版自由》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164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新的法案。
该法案规定:凡书籍、小册子或论文必须经过主管机关或至少经主管者一人批准,否则不得印行。
在著作横空出世之前,弥尔顿的一些关于离婚的小册子多次被检查人员打回,并对他做出了处罚。
这激起了他的愤怒,并痛切陈词。
他指出这项法令的订立时诸位不属于承认的。
此外,他还强烈的说明这项法令会使人们的日趋愚钝,宗教与世俗界的学术中的发展也会受到妨碍。
它的存在的唯一的作用只是破坏学术,窒息真理。
他提倡说:书籍不应该在出版之前就被秘密的扼杀,而是在出版之后再对其审查。
对此,他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
坏书同坏肉做比较。
坏肉,即使使用最合卫生标准的烹饪方法,他也不能产生什么营养。
而坏书在这一点上就有所不同:他对于一个谨慎而明智的人来说,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帮助他善于发现、驳斥、预防和解释。
这样把一切检查员认为不可以出版的书籍扼杀,这着实是一项重大的损失。
被禁止出版的书往往是关于渎神、无神论的,这样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与其将它扼杀在摇篮中,还不如拿出来杀一儆百。
雅典普罗塔哥的实例就是很好证明。
普罗塔哥在他的《论神》一书中开头便说他不知道“有没有神的存在”。
于是此书便被阿留坡阁下令焚烧了。
烧掉的不仅仅是他的书,一些蠢蠢欲动的无神论者铤而走险的思想也被禁绝。
他还说明了书籍的重要性。
他认为书不是死的,他非但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而且还跟作者一样的活耀。
他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
《论出版自由》读后感第一篇:《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论出版自由》读后感《论出版自由》是院里开列的必读书目中的一本书,其实也是任何一个新闻传播学甚至包括所有文科学生都必须认真阅读的一本专业读物,自由、新闻自由、思想自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文明领域一个基本的命题,正如弥尔顿本人所说的“这自由乃是一切智慧的乳母”,人类正是跨过了这道门槛,才有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现代文明。
弥尔顿不仅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和政论家,也是一个斗志昂扬的战士。
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中旁证博引,视野广阔,宏叙古今,雄辩滔滔。
令人信服地阐述和论证了废除出版许可法令、实行出版自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完全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为自己辩护、为自己洗刷罪名而作的,这也正是本书能够广为流传、影响深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书分成了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弥尔顿为争取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做的努力。
他引用了雅典人的例子,即只要是对于渎神的或无神的文字,或者是诽谤中伤的文字,都是不予许可的,甚至那些发表这些文字的人都会遭到惩处。
普罗塔哥拉与旧喜剧派作家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这让我想到的是我们所学的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核心是确立、维护、发展新闻自由,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就说过自由主义就是“个人的自由”,个人有自己的利益和快乐的自由。
因此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都是上天所赋的权利。
第二是弥尔顿不断地申诉许可制的各种弊端。
首先,采取许可制的办法,就必须要有实施此项制度的相关人员,然而,这些检查员的文化水平是不能够保证的。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念想法,检查员也会有偏重的自己的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实行许可制,在出版图书时的片面性和武断性。
也许一些名人名篇就因为几个检查员的个人情感因素而从此失传。
第三是弥尔顿所分析的英国当时的社会环境。
《权利法案》是在1660年时颁布的,意味着英国从封建君主国家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而弥尔顿在1644年发表这篇演说,所以,在这期中,民主正在一步一步走向人民。
关于《中国近代史》精选5篇心得体会1000字
关于《中国近代史》精选5篇心得体会1000字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年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经历了侵略和反侵略、奴役和反奴役、压迫和反压迫的历史事件,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1000字”,欢迎阅读与借鉴!《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1000字1中国,一个在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国家,从1840年到1949年的4月,因清朝政府的腐败,自高自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闭关锁国,再不与外国来往。
后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却不料清廷的昏庸懦弱,向恶徒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堕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掠走珍宝,砸、抢、夺、拿、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在那时,谁会想到我国四大发明,景德镇的瓷器,郭守敬的《授时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郑和宣扬国威……从前的辉煌都付之一炬!我常常想,清政为何要闭关锁国,为何那般懦弱!既然你存在在这世上,就不应该退缩,把一块块土地让给侵略者,一次次的退缩,一次次的妥协,国破家亡,四分五裂!叹你割让173.9万平方千米土地在所不惜,义无反顾投入敌军阵营镇压革命…但你如果换一种方式呢?结果还会是这般惨烈吗?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已开始了向世界证明自己身份的征程。
回顾今朝,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上也是一日千里,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屡战屡胜,夺得70块奖牌,其中金牌26块,位居世界第三!这足以见证了我们现在的充足实力。
现在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受尽外国欺凌的旧中国了,我们有发达的工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不乏有多项领先于世界的技术。
就因为我们强大了,我们发展了,外国也对我们恭敬有加,在与国外交往中,我们有朋友,有合作伙伴,有对手,也有敌人,即便敌人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落后就要挨打。
你落队了,别人就欺负你;你强大了,别人就尊敬你。
虽然今天的胜利十分辉煌,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让我们喊出心底的愿望:勿忘国耻,继续振兴中华!《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1000字21840年随着广东珠江口的英国舰队一声炮响,中国近代的黑暗历史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000字读后感是对一本著作的一个总结及心得体会,一篇好的读后感能让让一个读者对未知的著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重要的内容和一览著作的好奇心,同时,读后感也是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理解能力,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融合在一起,悲伤和幸福的文字产生更加激烈的碰撞,读后感思想和文学在对著作进行一个美好的文化传达的同时,也表达着个人内心的呼吁。
欢迎参考读后感范文。
中国近代史,这不仅是中国的单独国家的历史,更是全世界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录,只是与西方人而言,他们现在最多只是围观者,而与我们,这是一部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还好,那些时光过去了,幸好,它只是中国光荣历史里面的冰山一角,下面,让我来慢慢的阐述这部书给我们所带来的历史。
1840年,成为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我们学好这段历史,必须把握三条主线。
一、一部灾难深重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是灾难深重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
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古老的、落后的中国在西方坚船利炮面前战败了,1842年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
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读书笔记
《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读书笔记目录一、书籍概述 (2)1. 书籍背景 (2)2. 作者介绍 (3)3. 书籍内容摘要 (4)二、出版业的发展 (5)1. 古代出版业的起源与演变 (7)2. 近代出版业的转型与变革 (8)3. 出版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9)三、文化与权力的交织 (10)1. 文化在前近代社会中的地位 (12)2. 权力对文化的影响与渗透 (13)3. 文化与权力的互动关系 (14)四、书籍的主要观点与论述 (15)1. 出版的政治功能与社会责任 (17)2.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19)3. 权力在出版文化中的定位与作用 (20)五、重点章节分析 (21)1. 章节一 (22)2. 章节二 (22)3. 章节三 (23)六、读书心得体会 (24)1. 书籍的总体评价 (26)2. 书中令我深感触动的部分 (26)3. 书籍对我的启发与影响 (27)一、书籍概述《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出版史、文化史以及权力变迁的学术著作。
书中详细叙述了自鸦片战争前夕至20世纪初,中国人在出版、文化传承与政治斗争中所做出的努力与困境。
通过这一段历史时期的回顾,作者揭示了出版业在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及其所承受的压力和挑战。
主要内容:概述本书将围绕出版、文化与权力的互动关系展开,分析前近代中国社会的出版政策、文化传播、意识形态演变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意义:强调本书对于理解中国前近代社会变革、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学术价值,并为现代出版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阅读建议:提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关注书中的重要观点、案例分析及作者的观点和评价。
1. 书籍背景《中国前近代的出版、文化与权力》是一本关于中国近现代出版业、文化发展以及权力关系的专业著作。
本书作者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出版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近现代出版业的发展脉络,以及出版业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地位和作用。
历史刊物读后感
读历史刊物,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历史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科技、教育、艺术,每一篇文章都给我带来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首先,历史刊物让我认识到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这些文化和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和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同时,历史也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的兴衰更替和变迁,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从战争到和平,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故事。
其次,历史刊物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智慧和思想。
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着自己的启示和教训。
从古代的哲学思想到现代的经济理论,从政治体制到文化传承,每一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和探讨。
阅读历史刊物,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最后,历史刊物也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魅力和趣味。
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有着自己的生动和感人之处,从古代的传奇故事到现代的历史事件,从名人传记到文化传承,每一个故事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趣味。
阅读历史刊物,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历史,也让我更加热爱历史。
总之,读历史刊物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阅读体验。
通过阅读历史刊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人类历史和文化,也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和使命。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历史的热爱和关注,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
现代文学与文化读后感
现代文学与文化读后感现代文学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学作品通常是对当代社会背景和文化现象的思考和反映。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我深刻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递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以下是我对现代文学与文化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现代文学作品展现了社会变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现代文学作品通过描绘人物的经历和内心世界,反映了这些变革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例如,我在阅读一部描写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小说时,深切感受到人们逐渐与自然疏离、人际关系变得疏离和虚幻、失去传统价值观等问题。
这些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发了我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
其次,现代文学作品对于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可以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人物塑造,传递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阅读一位外国作家的小说时,我不仅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发现了其中一些共通之处。
这种跨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现代文学作品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传承。
尽管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作为文化的传统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我能够感受到许多作家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于传统价值的思考。
他们以全新的方式再创造传统文化符号,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
例如,在一本以古代传说为背景的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于古代文化的重新解读,揭示了传统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启示。
这种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传承,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也为现代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代文学与文化的阅读,我认识到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传递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现代文学作品通过多样的表达方式,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复杂性,促进了跨文化交流,反思和传承了传统文化。
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
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一些近代的历史书籍你们读了有多少呢?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的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一)读了《中国近现代史》我知道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让我敬仰近代史上那一个个为国奋斗而牺牲的烈士英雄们。
我们祖国是一个饱受苦难的国家,我们的老一辈党员经历着千辛万苦:多年的持续内战,奇迹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抗击八国联军,抗日救国等等抗击外国列强的侵略斗争。
在共产党的带领下,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中国近现代史》讲述了过去一穷二白的苦难生活,日本烈强的野蛮,当时国民党的腐败。
让我感受到沧桑岁月的祖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是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新路。
让我们民族独立自主,不再是东亚病夫,也不再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让中国重新向东亚雄狮迈向第一步。
新中国的成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两弹之星钱三强;第一个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等等杰出人物的辈出,使我们国家得到了飞速发展。
现在在党的关心和领导下我们新一代亲身体味到祖国的强大和温暖: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那激动人心的时刻;XX年北京圆满举办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我国健儿取得的骄人成绩,金牌总数排名第一;XX年又成功举行60周年阅兵仪式,雄狮亮剑威震四海;尤其是是去年的上海世博会我也有幸亲临参观,感受创造了史上最大规模记录的世博会。
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
那眩烂满目的世界建筑,高科技的完美展出,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于梦幻当中……让我看到了更加灿烂的明天——真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近代历史书籍读后感(二)有的书可以长知识,有的书可以长智慧,《晚清七十年》就是这样一本长智慧的书。
作为一名曾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生来说,我对唐德刚先生的《晚清七十年》并不陌生。
而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晚清七十年》是陌生的,因为它未曾出版过,这也是我久未看这本书的原因,对着电脑长时间看一本书之于我,确实是痛苦的事。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精选7篇)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1读《新陈代谢》这本书我感受到的是西学东渐和中国人的现代化历程。
从鸦片战争被大炮打开国门时期只有林则徐为代表的少数几个人觉醒,到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技术以自强求富,再到甲午之后维新派学习西方制度以自强保种,随着西方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的知识分子学习西方也逐渐鞭辟入里。
在中学历史中,描述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时常常说它们失败了。
然而我越来越觉得,无论林则徐、奕李鸿章还是康梁,他们都是领先于时代的人。
它们每走一步,都会受到守旧势力的阻挠,也不免带有时代的局限,“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在这条路上每走一步,就把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历程推进了一步。
书中在叙述公车上书时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他们是政治的先驱也是教化的楷模,无愧于知识分子之称。
《晓寺》中说“时代如骤雨般激烈动荡,无数的雨滴洒落到每个人的头上,每个命运的石子都遭受了淫雨的侵袭。
”每个人在承受侵略者带来的腥风血雨之时,也感受到了随之而来的西方和风细雨。
如果说政治方面的新陈代谢是血雨腥风,那么社会生活方面的新陈代谢则是润物细无声。
电影、小说、新式戏剧、新式婚姻等等,这些新的事物在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同时更传递着西方的近代价值观,新陈代谢从物质层面渐渐深化于精神层面——“始于变俗终于变礼”。
近代化如洪流携裹每一个人前进,读到第十一、十二章,我才有了这样的观感。
义和团运动代表了久受压迫的民族意识的反抗,虽正义、虽勇猛,但仍是反潮流的。
辛丑之年,其失败带来全面的臣服和西化,半殖民地制度正式确立,回到中世纪的逆流已不能成行,而新的变革又酝酿其中。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读后感2依然不知道正式的书评应该怎么写,读完《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依然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读《中国近代报刊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报刊史》有感最近读《中国近代报刊史》,书中分析近代史上外报和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意图,只谈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政治侵略和把中国变为西方殖民地的险恶用心,绝口不提这种“文化侵略”在客观上也推动了中国报业发展的史实。
其实,不只新闻史,从小学到中学,我们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差不多都是一面倒的情形。
他们对历史事实应该不是视而不见,那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写作历史呢?我想,可能的原因或许有:一、传统的爱国教育造就的民族主义情感。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浓墨重彩地渲染阶级感情、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狼子野心,这种教育的目的是要激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
从“文化大革命”沿袭下来的政治作风,更是不允许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掺一点沙子。
如果有人胆敢为帝国主义说好话,那是要遭人唾弃,要问罪的。
在这种意识形态开路的思维模式之下,一个学者即便有一丝对帝国主义的好感,又怎敢说出来呢。
二、学者们必须面对中国人的仇外心态。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有仇必报,外国势力在近代侵华过程中与中国人结下无数国恨家仇,那是一段血泪史。
对于这样的冤家对头,如果有人敢替他们说好话,那肯定是要背犯上、忘祖的骂名的。
然而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至少存在两个偏差:一、从哲学的角度说,我们的历史教育没能做到一分为二。
只讲阶级感情,不讲客观效果,这是违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精神的。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近代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自身利益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是事实,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愚昧、落后、无知和机体衰败也是招致国外势力入侵的重要原因。
列强侵略给我国带来了血腥、灾难,使得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破坏了传统的小农经济,给中国民生带来损害,但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新思想,带来了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这也不应抹杀的。
黑格尔说:“恶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这不是为恶开脱,而是看到了“恶”的另一面。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都是有识之士在接触到新思想、新观念之后才会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与近代文明》读后感《出版与近代文明》一书是王建辉所写。
王建辉不仅是著名的编辑家,还是一个出色的领导,可谓在仕途和学途都有所成就的学者。
他的著作,内容广泛,思路宽阔,见解独到,给人留下难忘的韵味。
《出版与近代文明》属于个人文集汇编性质的著作,其中收集的41篇文章各有特色。
这些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编辑出版等多个视角论述了近代出版史产生与演变的过程,并选取了近代出版史发展中的若干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对若干专题进行探索分析。
在这些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作者运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为我们描绘出由一个个人物、一部部著作、一桩桩事件所组成的近代出版史的百年画卷。
该书字里行间透露着历史的厚重,于细节之处的思考和分析分外动人。
《出版与近代文明》一书虽为单篇文章,但作者有一个总体构思,形成了一个总的体系,有一个总的倾向与内涵。
全书是讲近代出版的起源和发展,讲近代文明的产生和影响以及出版和近代文明的关系。
书中以出版为经,伸延至其他,脉络是比较清楚的。
作者对近代的庞杂出版史料,进行了精心的挖掘和梳理。
从他的诸多篇章中可以看出对近代出版作了深刻的思索,力求全面观察出版发展的状况,想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
因此,从全书看,虽不能简单地说是一部近代出版史,但是它已经提炼出了近代出版史发展的许多线索和史实,为近代出版史提供了思考的范畴,为出版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的出版史资料汗牛充栋,研究者如果细究则很容易陷入史料的钩沉而无法形成通识,而研究思想史又常常会流于玄妙和奇思,缺乏具体材料的支撑。
作者是历史专业科班出身,其博士专业主攻的是近代思想文化史,史学的学术修养自不待言。
最为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打通了出版与史学的界限,以扎实的史料、宽阔的视野阐述了近代出版的浮沉,自然给人以新颖、可靠、有理有据、耳目一新的感觉。
同时文中尽量配以图片,行文中力求简洁平白。
通篇读后,果然轻松活泼,没有一般历史类图书的沉重,反倒是多了些趣味。
全书共41篇文章,配有插图81幅(以整体图像计),除去后面谈及编辑体会的12篇文章外,几乎篇篇有图。
图像包括早期的印刷出版场所、出版机构旧址、书籍封面、重要文稿以及老出版人的肖像等,使读者更直观地贴近历史,加深了对文章的解读。
全书采用各种不同的写法来阐述出版与近代文明之间的联系。
在《出版与近代文明》一文中,从“出版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门类”、“近代出版是时代政治的感应器”、“出版之于思想文化界和国民生活”、“…出版救国‟成为爱国出版志士的事业主旨”等四个方面出发,论证了“近代出版在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各个层面如社会参与、价值表达、思想传播、知识扩散、文化阐发等诸多方面,都成为近代文明的重要载体”,论证了“出版已经并且还将与历史一起运行”。
又比如,在《思想文化史上的近代出版》中,著者着眼于“每一次思想文化的潮涌,都给出版以新的发展的推动,而出版对于思想文化的反哺作用和它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是旷古空前地重要”,分“领袖人物的实践和论述”、“出版成为思想文化革命的先锋”、“出版界成为思想的直接策源地”、“出版者和作者密切结合,成为思想启蒙和思想运动的参与者”、“开启民智,培育新读者群、培养读书风气,塑造社会风尚”、“出版是一种思想文化导向和选择”、“出版业内人士对于自己文化责任的体认”、“出版的进程就是思想史的进程”等8个方面进行论证,弥补了当前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研究无多的缺憾。
“解剖小麻雀”也是《出版与近代文明》的特点之一。
书中成为著者的“小麻雀”的,先后有近代早期出版观、近代报刊、鸳鸯蝴蝶派、申报馆、近代上海和武汉、北京大学和商务印书馆、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等等。
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或研究过这些风云人物与近代出版之间的关系。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他们与出版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通过本书著者钩沉史料,扎实研究,我们才得以认识到: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梁启超则是一个直接从事出版的出版业中人,孙中山更是一位近代中国出版事业的总体设计师。
……除此之外,《出版与近代文明》一书还有另一特点。
过去讲近代出版史,一般讲1900年前后比较多。
这本书不仅向前推进了几十年,而且从中国推演到世界,谈到世界出版观对中国的影响。
1644年,英国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在向国会演说的《论出版自由》中,首先表达了出版自由的观念,认为‘这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
当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时,曾以‘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作为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主与科学权利的武器。
列宁对此也作过高度评价,说‘出版自由这个口号从中世纪末直到19世纪,成了全世界一个伟大的口号’。
在中国也是如此,从19世纪中叶起,‘出版自由’不仅成为一部分志士仁人反封建的批判武器,而且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理想与追求。
”他描绘和肯定了西方世界的“出版自由”对中国的影响。
王建辉说:“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口号,也是资产阶级一个重要的思想范畴。
书中从近代出版讲起。
中国的近代出版,是从西方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开始的。
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有他们的目的,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必须利用出版这一媒介,客观上对出版起了促进作用。
王建辉说:“1835年传教士麦都思在上海创办了第一个译述西书的机构墨海书馆,成为上海基督教编译和出版中心。
近代中国出版业最早是由这些传教士推动的。
”到1855年,麦都思还在香港办了中国第一份华文杂志《遐尔贯珍》,此后,杂志才不断发展。
1835年以后,中国的近代出版事业才逐渐发展起来。
作者认为,中国最早重视出版事业的是曾国藩等人,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出版的奠基人”。
对此,过去没有人这样提出,这是他独到的见解。
他说,1864年曾国藩主持创立了江南官方局(金陵官书局),1865年曾又与李鸿章接受徐寿、华蘅芳等的建议,在上海筹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这都是当时有名的出版机构。
他们首刻了《船山遗书》,还比较系统地引进介绍了西方科技读物,有数学、化学、天文学、矿物学、地质学、医学等。
1868-1880年之间,共翻译出版了科技图书163种,销量达83454册。
王建辉认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洋务派在1867年兴办的译书机构,也是晚清由官办历时最久,出书最多,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
“翻译馆的这些译著,几乎概括了19世纪西洋科学中的主要内容”。
十分肯定翻译馆翻译引进西方科学著作的功绩。
在《出版与近代文明》中,作者始终将出版与文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什么是出版?在学界是有争议的,中国有文学以来的早期出版从何时开始?早期的手抄本作品,石刻作品算不算出版?说法不一。
这至少可以说明出版并不是文明的起源,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出版有力地推进了文明发展,出版不仅是政治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文明进步的需要。
王建辉用许多事实,用他自己的思考,断定近代出版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文明。
他说:“出版是创造的文化活动;出版是思想的催化剂。
”他赞扬孙中山说的“新闻出版为文明之光”,并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陈独秀、郭沫若、巴金等人为例,肯定出版是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出版史也就是思想文化史”。
《新青年》说明“出版成为思想文化革命的先锋”、“出版是一种思想文化导向和选择”、“出版的进程,就是思想史的进程”。
他对出版事业文化性的肯定,对我们认真审视出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可以产生不少的影响。
陆费逵曾说:“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为大。
”这句话是在1924年说的。
而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不断展开的近代出版史和近代文明史,则一而再、再而三地验证了陆费逵的远见卓识。
无独有偶,建辉先生在《出版与近代文明》中也强调:“出版已经并且还将与历史一起运行”。
的确,近代出版,是与近代文明一起发端并且成熟的。
这是作者的独特视角,也是其对近代出版的透彻了解。
《出版与近代文明》一书读完之后,我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惊讶的是:近代出版对教育的直接推动作用。
我认为,无论是比照古代出版与教育的关系还是当代出版与教育的关系,近代出版与近代教育的关系都显得非常特殊。
这种特殊性不仅深刻地影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也使近代出版人的社会角色具有多样性,以至于影响到今天整个知识界对编辑出版人的评价。
近代出版机构出版大量的教科书、教育类图书。
商务、中华、世界书局、开明书局等多家出版社几乎垄断了当时的教科书市场,它们不仅仅是出版教科书,更值得注意的是,出版社自己组织力量编写教科书。
我们结合当代教科书的出版来看,这在当时非常之特殊。
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政府具有很大责任,但是近代教科书的编写出版却是民间力量战胜了官方力量。
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官方的教科书内容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背景,而民间的教科书内容紧随时代潮流、倡导新学,因此民间教科书成为主流,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众多出版机构在教育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
其次,出版机构同时成为教育机构。
近代中国的出版机构与教育机构“二合一”现象非常突出,也很值得研究。
在网络和电子媒介出现以前,出版一直是教育的一个环节,但是近代的很多出版社却成为教育的策源地,乃至成为真正的教育机构。
京师同文馆就是一个教育与出版合一的机构。
开明书店曾经办过开明函授学校,商务开办了小学师范讲习所,生活书店在香港也曾创办了香港持恒函授学校等等。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与近代的社会背景有关系。
近代社会新学与旧学并道而行,社会教育资源非常缺乏,很多出版人自然就会“铁肩担道义”,利用自己能够支配的出版资源做起了教育事业。
再次,很多近代出版家同时也是教育家。
由于近代出版与教育的密切关系,很多出版人既要做出版,同时也要搞教育,这就培养造就了当时一大批兼具出版家和教育家双重身份的人物。
例如,张元济、蒋维乔、杨贤江、何炳松、陆费逵、舒新城等等,这些人物的出版思想和教育思想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当代很多人参照近代出版社中专家学者云集的历史批评现在的编辑无学,批评现在的出版社缺乏专业人才。
我觉得这种批评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为批评者没有看到近代出版机构同时作为教育机构的特殊性,也忘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的重要功能。
当时的出版机构也是教育机构,学者专家自然很多,而现在的出版社只是出版机构,且当今社会有众多的大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专家学者没有必要像近代那样委身于出版机构之中,毕竟近代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要少得多。
我想,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编辑出版人而言,我们要学的还很多,而《出版与近代文明》一书也给了我们更清晰的方向。
编辑092张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