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中性研究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研究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的实施可以产生两种主要效应,即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进行研究,并探讨它们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以及对通胀和产出水平的影响较为有限。

在中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利率的调整,而不会对实际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产生持久的影响。

中性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中性效应可能是由于经济自身的调整机制。

当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时,经济可能会自发地调整以适应新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政策的影响。

其次,中性效应还可能是由于政策的反应滞后性。

货币政策的实施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实际效应,而这个过程中可能发生一系列的中介变量调整,从而削弱了政策的直接影响。

尽管中性效应可能存在,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对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它仍然可以通过影响市场利率、资产价格和财务条件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程度的约束。

此外,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也需要考虑在内,即市场对货币政策持续实施的预期可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非中性效应非中性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和价格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大,并且对经济产生持久的影响。

在非中性货币政策下,货币供应量的调整会对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对经济产生较大的波动。

非中性效应的产生主要与货币政策的冲击和经济体的反应机制有关。

当货币政策出现较大的变动或者市场预期与政策不一致时,经济体可能会出现更大幅度的调整。

此外,非中性效应还可能受到其他宏观经济因素的交互影响,如财政政策、外部冲击等。

在非中性货币政策下,经济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通胀压力或通缩压力,进而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购买力和投资能力。

此外,非中性货币政策还可能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造成股市、债市等资产价格的波动,进而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承受能力产生影响。

货币有中性效应的解释与应对策略

货币有中性效应的解释与应对策略

货币有中性效应的解释与应对策略货币的中性效应是一种经济学概念。

这一概念源于古典经济学理论,它认为货币只是一种中介物品,是不会影响实际产出和就业的。

然而,在现代经济学领域中,中性效应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批判和讨论,因为它忽略了货币供应对实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特别是在货币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中,中性效应被认为是一个基本的假设,因为货币的供应并没有真正地改变实际经济活动的决策。

然而,在现代经济学中,一些学者已经发现了货币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并认为中性效应是一种错误的概念。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所指出的那样:“这是一项非常奇特的信仰,这种信仰认为货币对于经济体系完全没有作用,它只是一种中介物品。

”因此,现在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货币的中性效应,以便制定更好的货币政策和适当的宏观经济管理措施。

中性效应的解释首先,货币的中性效应指的是当货币供给增加时,物价水平会上涨,但实际产出、就业和经济增长并不会改变。

这种看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理论,它认为实际经济活动是银行货币量乘以货币速度的简单函数。

因此,尽管货币供给的增加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它并不会提高实际的产出、就业和经济增长。

货币的中性效应反映了经济活动对外部条件的适应性,即经济体系在受到货币供应变动的影响时,会自动调节和重新分配资源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

应对策略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

因此,货币政策应该识别通胀的来源,以制定适当的政策措施,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损害。

此外,货币政策应该适当地管理货币供应,以维持合适的物价水平和经济稳定,不断改善实际产出、就业和经济增长。

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应该适度增加货币供应,以鼓励私人和企业投资,提高产出和就业。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货币政策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以便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平衡。

结论货币的中性效应是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原则。

货币中性问题

货币中性问题

科研训练实验报告姓名:贾森学号:09182077货币中性问题研究【摘要】对于“货币中性问题”(即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而正是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此问题的探讨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

目前,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我们在了解学习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分歧。

【关键词】货币中性/非中性【关键词】什么是“货币中性”?“货币中性”是货币数量论一个基本命题的简述,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只影响经济中的价格水平,不会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

一、西方关于货币是否中性的争论评述(一)货币中性论古典学派和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只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不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因而货币是中性的。

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

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将统一的经济整体机械地分为实物方面和货币方面,他们一般把货币作为与实体经济没有内在联系的“外生变量”,强调货币的中性,即货币的攻击变化不影响就业、产出等实际变量,从而形成了传统的两分法和所谓的“货币面纱论”。

在“古典”学派经济学家来看,经济的长期发展完全是由实物部门决定的,因为政府任何积极的货币政策都是多余的,甚至是有害的。

货币政策任务只是在于控制货币数量,稳定物价水平,维持货币的购买力。

其中典型代表是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水平的高低和货币价值的大小由一国的货币数量所决定的。

货币数量增加,物价随之正比上涨,而货币价值则随之反比下降。

反之则相反。

1911年,费希尔在其代表作《货币购买力:其决定因素及其与信贷、利息和危机的关系》中提出现金交易方程式。

指出,在商品交易中,买者支出的货币总额总是等于卖者收入的货币总额,如以M代表货币供应量,以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以P代表物价水平,以T代表社会交易量,则:MV=PT费希尔认为M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因而:M = M1 + M2V = V1 + V2费希尔认为,在P、T、M1、M2、V1、V2这六个因素中,T、V是比较稳定的,是个常量,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取决于自然资源和技术情况,不决定于货币的数量,虽然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人们的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而且二者是相对稳定的;M、P是不稳定的,是个变量,因为M是由货币管理当局控制的,而在T、V相对稳定的情况下,P不能不受M的影响。

货币中性的名词解释

货币中性的名词解释

货币中性的名词解释在经济学中,货币中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简而言之,货币中性意味着在长期内,增加货币供应量不会改变经济的真实规模和特征。

1. 货币中性的核心理论货币中性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19世纪,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是长期的、持久的现象。

这一观点的基础是经济中存在着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可以消除货币供应量的暂时波动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影响。

2. 中性货币理论的解释中性货币理论认为,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价格水平也会随之上涨,但实际经济活动的总量并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这是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只会导致货币的价值下降,从而使价格水平上涨。

然而,企业和个人在决策时通常会考虑到货币价值的变动,因而不会因价格的上涨而改变其实际行为。

3. 货币中性的影响货币中性对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虽然总产出和总就业水平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但货币中性并不意味着所有个体或部门都不受影响。

例如,当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上涨时,持有现金的个人和企业会受到负面影响,因为他们的购买力下降了。

4. 货币中性在经济政策中的应用货币中性的理论在经济政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会对经济总量产生持久性影响,一些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在应对经济衰退时积极采取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

他们认为增加货币供应可以通过促进消费和投资来提高总需求,并使经济早日复苏。

然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货币中性的存在,货币政策在长期内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基本性质。

他们主张应该采取结构性改革和区域发展政策来解决经济问题,而不是过度依赖货币政策。

5. 货币中性的争议尽管货币中性的概念在经济理论中被广泛接受,但也存在争议。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中性的概念并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因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能会引发投机活动和金融市场波动,从而对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总结:货币中性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

货币中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货币中性:理论及中国的实证研究

帕 廷 金 通 过 引 入 “ 际 余 额 效 应 ” 立 了 一 种 实 建 修 正 的 货 币 中性 理 论 。 他 认 为 , 币 数 量 的 变 化 会 货 产 生 “ 际 余 额 效 应 ”, 变 对 物 品 的 总 需 求 水 平 , 实 改 从 而 对 物 价 水 平 产 生 向上 或 向 下 的 压 力 , 而 从 反 进 方 向 再 次 产 生 “ 际 余 额 效 应 ”, 响 总 需 求 水 平 。 实 影 最 终 达 到 与 货 币 量 同 比 例 变 动 , 而 不 会 对 实 际 经 因 济 变量 产生 实质 性影 响 。 在 有 关 货 币 中 性 理 论 中 , 激 进 的是 理 性 预 期 最 学 派 , 表 人 物 是 卢 卡 斯 、 金 特 和 华 莱 士 。 他 们 代 萨
的 ”( 恩 布 什 、 希 尔 2 0 )。 本 文 是 在 对 国 内 外 多 费 0 0 针 对 货 币 中 性 进 行 的 理 论 和 实 证 研 究 评 述 的 基 础
变 化 将 完 全 体 现 在 P的 变 化 上 , 以 货 币 是 中 性 所
的 。
上 , 合 我 国 19 结 9 0—2 0 0 5这 1 年 间 实 际 产 出 和 货 6 币 供 给 量 的 相 关 数 据 , 用 单 位 根 、 整 和 葛 兰 杰 运 协 因果 检验等 方法进 行实 证分 析 。
引 言
MV =P Y( 雪 方 程 ) 费 这 两 个 方 程 表 达 了 同 一 实 质 关 系 : 国 民收 入 即
在 现 代 货 币 金 融 理 论 中 , 币 中性 问 题 一 直 是 货
长 期 争 论 的 热 点 。 所 谓 货 币 中 性 是 指 “当 货 币 存 量的 变动 只导 致 价 格 水 平 的变 化 而实 际 变量 ( 产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定律在内的货币经济模型,并以此促成货币论与价值论 的结合,结束了“两分法”的局面,将货币量与物价的 关系放在市场的动态均衡中来考察,为六七十年代货币 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曼现代货币数量论: 在t内,P、Q不取决于Md(稳定),而是取决于Ms,
Ms = P Y
Ms↑——→ Q↑——→Y名↑——→P↑——→Q↓
(二)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区别:
名义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仅仅引起绝对价格水平 的同比例变动,还是会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消费、 储蓄或投资行为的变化)的变动。(陈P26)
货币中性和超中性(汉达P79)
?二分法 ?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区别 最后插入我国学界的相关理论观点(楚P32)
仁等2004)
六、中国货币中性的实证检验 1、理论模型与检验方法 2、数据说明 3、检验过程与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货币
中性检验、M2货币长期超中性检验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谈谈你的看法? 2、试述评一位西方学者的货币性质观 *3、谈谈货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你同意哪一种观
点?为什么? *4、比较思考威克塞尔与凯恩斯货币中性论与非中
性论的异同 5、简析二分法产生的历史成因 6、简述帕廷金的“实际余额效应”货币中性论及
其理论意义 7、参照教材P115页的思考与练习题
参考文献:
1、王广谦:《20世纪西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 进展与述评》第2章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版
4、累积过程理论
如果货币利率小于自然利率,就会形成累积性扩张过程 :低货币利率—投资增加—生产者等货币收入增加—消 费品价格上涨—资本品价格上涨—投资需求增加—货币 利率提高的循环,直至两种利率相等时为止;反之就会 形成累积性收缩过程。

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与超调效应

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与超调效应

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与超调效应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实施对经济体的稳定和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然而,货币政策的效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产生中性效应或超调效应。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与超调效应,并分析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程度适中,不引发过大的波动或失衡。

当货币政策实施得当,经济体保持稳定增长,通胀率和失业率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这种中性效应对经济有益,使各个经济主体能够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决策。

例如,适度的货币紧缩政策可遏制通胀预期,增加国家货币的购买力,有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效率。

然而,实现中性效应并非易事。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复杂多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经济体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会使货币政策的效应产生波动。

另一方面,货币供应的适度调整和传导机构的良好运作也是实现中性效应的关键。

二、货币政策的超调效应超调效应是指货币政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超出了预期,引发了剧烈的经济波动和不稳定性。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通胀或通缩的扩大,经济周期的放大或过热,增加金融系统的风险以及增加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

超调效应可能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货币政策的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可能受到不完善的信息和经济预测的影响,导致政策决策的偏差。

其次,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货币供应与实际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匹配,导致货币政策超出了经济体现状的需要。

最后,外部冲击如国际金融危机等也可能引发货币政策的超调效应。

三、中性效应与超调效应对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中性效应和超调效应对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性效应有助于维护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通胀率和失业率处于合理范围,提高经济运行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

这种效应有利于增强市场参与者的信心,推动企业投资和消费者支出增长。

然而,超调效应可能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当货币政策过于紧缩或过于宽松时,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或滞胀,引发资产泡沫、失业增加和金融风险的上升。

货币供应量研究

货币供应量研究

货币供应量研究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通常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

货币供应量研究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学课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货币对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影响。

本文将对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衡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一、货币供应量的定义货币供应量是指在经济体内用作付款手段和价值储藏的货币总量。

一般来说,货币供应量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

广义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经济体内所有现金货币(M0)、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总和,它反映了公众可支配的购买力。

狭义货币供应量则只包括现金货币和活期存款,更准确地反映了经济体内的流通货币数量。

二、货币供应量的衡量方法货币供应量的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即金属流通货币法和信用流通货币法。

1. 金属流通货币法金属流通货币法是以金属币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衡量依据。

它通过统计银行和公众的金属货币持有量来计算货币供应量。

这种衡量方法在古代发展较为常见,在如今已较少使用。

2. 信用流通货币法信用流通货币法是以信用货币为货币供应量的衡量依据。

它通过统计银行的存款、供应商和企业的商业票据以及其他流通中的非金属货币来计算货币供应量。

这种衡量方法在现代经济中应用广泛,能够更准确地反映货币的流通情况。

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增长、利率水平、信贷政策和预算政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货币供应量具有直接影响。

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货币来支持生产和交易活动,因此货币供应量会相应增加。

2.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对货币供应量也有影响。

当利率较低时,借贷成本较低,企业和个人更倾向于借贷,从而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反之,当利率较高时,借贷成本上升,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减少。

3. 信贷政策央行制定的信贷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起着重要作用。

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利率、购买国债等手段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货币中性问题的实证研究
般物价 水 甲发生关系 ,往此之 这样 ,由货 币供求 决定 的利率 就会 下 降, 投 资就会 增加 , 后的休漠和 大 乍班圈也都持类似的观点。到 2 I ・ 0世纪初 , 并 且 由于 劳动 力的供给 主要取 决 于名义工 资率 ,就业 、产 货 币数颦 论J强 了与数学 工具的紧密结合, 以数学方程式的 量和 收入都会 随之增 加。所 以 ,当经济 处于非充 分就业 的 J 【 j 形式束描述 璀_ 理论.出现 了费譬的现金交易数量说和 f 奉 状 态 时 ,货 币是非 中性 的 。 歇 尔的现 金余额数葳说,但由于他们假 改货 币流通速度不变 凯 恩斯理 论的继 承者 ,无论 是新剑 桥学 派 ,还 是新 古 和经济处 : 充分就业状 态 ,因此 ,仍然 得出 了货 币数量 的 典综合派 .都对凯恩斯 的货 币是通过利率而对实 际经济变量 变动仪引起绝对价格水 平的同比例变动,并不影响实际产 出 产生作用的这样一种传 导机制表示赞同, 同时又对其利率决 定理论进行 了修正 和发展 。新剑 桥学派 认为 ,利率并 不是 f借贷 资金 的供求 :新古 帕廷金通过 引入 “ 蛮际余 额效成 ”建 一 修正 的 由货 币供 求所 决定 的 ,而 足取 决 种 典综合派则在利率的决定 中加 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 ,这些 货 币・ I 论。他 认为,货 币数趟 的变 动会产 乍 “ { 理 j 实际 余 额效 ” 5 了对物 品 的总需 求水 ,从而对 一般 物价 都大大的丰富 了凯 恩斯的货 币非中性理 论。 ,已 变 【
历来 争 议颇 多 。
他们 看 柬 ,货 币只 不过 是 覆 盖于 实 物经 济 上的 一层 “ 面 是 非 中性 的 。 然而 ,真 正指出货 币对经济 臣大作用 的人还是凯恩斯 。 纱” ,对 实际 经 济并 不产 生影 响 , 货 币是 中性 的 。

货币政策的中性

货币政策的中性

货币政策的中性货币政策的中性是指央行通过调整利率、货币供给和其他工具,努力维持稳定的物价水平和健康的经济增长,以实现经济稳定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

中性货币政策旨在避免通胀和通缩的风险,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货币政策的中性背景、实施方式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中性货币政策的背景货币政策的中性概念源于经济学理论,是由经济学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在经济学中,中性货币政策即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保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平衡状态。

中性货币政策的出发点是认识到货币供给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合理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导致通胀或通缩,进而损害经济稳定和社会福利。

二、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方式央行在实施中性货币政策时,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控:1. 利率工具:央行根据宏观经济的需求和通胀压力,通过调整基准利率、贷款利率等来调控货币供求的平衡。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央行可能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当经济增长不足时,央行可能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

2. 货币供给工具: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控制经济的流动性。

当央行认为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收紧货币政策;相反,当经济增长不足,央行可以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放宽货币政策。

3. 其他工具:央行还可以利用其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率、外汇政策等来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运行。

这些工具的使用取决于央行对经济状况的判断和政策目标的设定。

三、中性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胀控制:中性货币政策旨在保持物价的稳定,有效控制通胀风险。

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央行能够对通胀进行控制,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2. 经济增长稳定:中性货币政策可以使经济增长更加稳定,避免出现经济波动和震荡。

央行通过调控货币政策,可以在经济增长过快时进行适度紧缩,在经济增长不足时进行适度放宽,以稳定经济的增长速度。

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

我国货币中性的实证研究
t e c re c n f w Wa e ta ;T e go t ae o e l h u r n y i o s n u r l h r w h rt f a l r GDP wa eGr n e a s f e li tr s r t ,n mi a tr st a g rc u e o a e e t ae o n i e — h r n l n e tr t a d GD a o Gr g rc u a i ;GDP a d p c d x h d n a g r a s l y n lt n c l tp o t h s ae n P h d n a e a s l y n t n r e i e a o Grn e u ai 。if i al r mo et e i n c t ao
b e o e n a c mmo y o h u e ig c u t e o d a t h n n i r i 。a d t e p st e f n t n o n y t — n wa ft e s f r o nr st e wi t e f a ca c ss n h o i v u c i fmo e o e n i l h i l i i o c n my h t a td p o l t n in o o a at ce e p e Sa t t .Ho n a h o e mo ea y p l y l t s r e o w l gC t e l s n tr o i a 。wi a s e o sif t n a d o n o c s l ic u esr u l i lt i nao n
名 义利 率和 G P没有 因果关 系;G P和物价指数 没有格 兰杰 因果 关 系,通货 膨胀 不能促 进 经济 D D

中国货币长期中性实证研究——基于F-S方法的估计

中国货币长期中性实证研究——基于F-S方法的估计

季度的数据进行 实证 分析 ,发现样本 期 间 内中国货 币长期 导数 是发散 的,表 明货 币在 长期 内是 非 中性的 。基 于这 一结果我们认 为 ,近年我 国的货 币政 策在影响 实际经济上是 有效的。 关键词 :货 币长期 中性 ;F S方法 ;单位根检验 - 中图分类号 :F 3 . 82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 X(0 1 0 -000 0 016 2 1 )50 6 -5
以影响实际变量 ,并通过货币传导机制的作用 , 使得扩张或收缩 的货币影 响实际生产领域 ,从而
疑该方法并没有考虑货币存量是否受到一个随机 趋势 的影响 ,即没有考虑单位根的存在 ,而这种
情形下是无法检验货币长期中性的。为解决随机
收稿 日期 :2 1 — 3 1 0 10 — 8 基金项 目:中国人 民大学 “ 8 ” 工程 “ 95 中国经济研究 哲学 社会科 学创新基地” 项 目 作者简介 :赵 国庆 ( 96 ) 15 一 ,男 ,北 京人 ,教 授 ,博 士生 导 师 ,主要 从 事计量 经济 学理 论 与应用 研 究 ,E m i h oq rc - a :za @ u. l g
当l (L M 0 0 i O N / u)= ,也就是说货币存 m
一 中性的讨论可 以追溯 到 l 8 世纪 ,休谟等经济学家提出将所有 的经济变量分
为两类 :第一类 由按货币单位衡量 的名义变量组
造成实际产 出的波动 。凯恩斯 在 《 就业 、利息 与货币通论 》 中讨论 了货币 的重要性 ,由于有 效需求不足的存在 ,经济通常会达到非充分就业 下 的均 衡 ,此 时均 衡水 平低 于充 分 就业 下 的均衡 产 出水平 ,如果通过降低利率 而刺激有效需求 , 需求的扩大将会带来产 出的增加 ,此状态下货币 是 非 中性 的 。 尽管在经济理论中 , 货币的长期中性往往被 假设是成立的,而在实证研究 中,其结果却并非

基于VAR模型下我国货币中性实证研究

基于VAR模型下我国货币中性实证研究
为 17 - 2 1 年 的年 度数据 。 99 0 1
哈耶克 则认 为 ,货 币只有在 影响 一般价 格水平 ,而 不
影响相 对价 格水平 的情况 下才 是 中性 的 ,否 则也会 影 响经
经济 增 长 :采 用 实 际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年 度 同 比数 据
( R P) G GD ,以 17 9 8年为 基期 。
[ 献标识 码 ]A 文
[ 文章 编号 ] 10 — 42 (02 2 08 — 4 05 63 2 1)2 — 0 3 0 帕廷金 的 “ 际余 额 效 应 ” 分 析 说 明在 特 定 的 条 件 实 下 ,货 币存 量 的变动会 引起一 般价 格水平 同方 向 、同比例 的变 动 。这 就是 说 帕廷 金 用 与 古典 数 量论 不 同 的分 析 方 法 ,得 出与古典 学派相 同 的货 币 中性 结论 。但是 ,帕廷 金
长期健 康 、稳 定 的增 长 。 本 文将通 过建 立 V R模 型 ,运 用 协整 检 验 、G agr A rne 因果关 系检 验 以及 脉冲 响应 函数 等计 量工具 对我 国的货 币
曾令 华 (00 声 称 , “ 有论 证 货 币 中性 的学 派都 20 ) 所 是 在充 分就业 经济水 平上论 证 的 ,这一 含义使 得货 币长期
谢 海潮:基才 V R模型下我国货币中性实证研 究 A
金 融 营 销
基于 V AR模 型 下 我 国 货 币 中性 实 证 研 究
谢海潮
( 中国人 民银行 舟 山中心支行 ,浙江 杭 州 3 60 ) 100
[ 摘 要 ]本 文利 用 17 _2 l 年我 国狭 义货 币供应 量 同比 ( M ) 实际 国 内生产 总值 同比 ( R D ) 99 0 1 G 1、 G G P 、消 费者

货币中性或非中性——基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协整分析

货币中性或非中性——基于货币供应量与利率的协整分析
为货 币供应 量 的变 化 可 以 引起 利率 的变 化 , 而 影 从 响投资 和实 际产 出 , 主张 “ 相机 抉择 ” 。而 在 凯 恩斯 主义 之前 , 典 主义 认 为 货 币 只是 罩 在实 物 经济 上 古 的一 层“ 面纱 ” 后 来 的货 币主 义学 派 也认 为货 币 供 ,
中 图分类 号 :8 0 3 F 2 .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23 2 1 )1 0 2 0 14 (0 1 0 — 0 4— 5
( ) 币 中性 的 定 义 及 研 究 角 度 一 货


引 言
关 于货 币 中性 的含义 , 的学者 认 为 , 币 政策 有 货 的有效 性 问题 在 西 方被 称 为 货 币 中性 , 即货 币政 策
( ) 币 中性 的 研 究 文 献 综 述 二 货
的实证 分析 表 明 , 预期 的货 币增 长对 产 出具 有 中性 , 这 符合理 性 预期 学 派 的 货 币 中性 观 点 。 随后 , 什 米
1 关 于货 币性质 的理论 分析 综述 . 在西方 经 济学 界 货 币 理论 发展 的基 础 上 , 国 我 学 者根据 我 国的实 际情 况 对货 币供应 量 与实 体经 济 增 长之 间 的关 系 进 行 了研 究 。 厉 以 宁 ( 9 1 、 志 19 ) 袁 刚(9 3 分 析 了转 型过 程 中 中国经 济非 均 衡 运行 的 19 )
对 利率 的研究 较少 。本 文将着 重对货 币供 应量 与 利 率之 间的关 系进 行 协整 关 系检 验 , 币供 应 量 的 变 货 化对利 率的影 响正 是凯 恩斯货 币政策 有效 性 的理 论
基础。
是 : 名 义货 币供 给 的 变化 是 否 会 引 起 均 衡 的相 根据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

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效应比较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央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以达到调节货币供求关系,维护货币价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的目的。

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中性和非中性效应是两个不可忽视的概念。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探讨这两种效应的比较。

一、中性效应中性效应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不可持续的,政策的实施只会导致短暂的波动,而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

具体地说,中性效应体现为当央行通过货币供给政策来影响市场上货币供应量时,市场上的价格和利率等经济指标会发生短期波动,但这些变化并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

中性效应是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基本原理。

根据传统经济理论,价格和工资等因素会在一定时期内适应市场变化,产生一定的调整和反应,但在长期内,经济变量会回归到它们的均衡水平。

因此,在货币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政策会产生短期的波动,但这种波动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不会对经济长期稳定产生影响。

二、非中性效应相比之下,非中性效应则是指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长期的、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政策的实施会对实际经济产生长期影响,甚至可能对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产生影响。

具体地说,非中性效应体现为货币政策可能会产生通货膨胀或通缩等负面作用,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等严重经济问题,对经济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在实践中,许多国家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活动和实现发展目标。

然而,非中性效应往往是货币政策实施的重要潜在风险。

在实践中,不少国家的货币政策出现意外的负面影响,比如通货膨胀、通缩、金融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货币政策实施时未预料到的风险和问题。

三、中性效应与非中性效应的比较中性效应和非中性效应之间的比较,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中性效应是一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非中性效应则是实践中的问题和风险。

其次,中性效应通常表现为短期波动,而非中性效应则可能导致经济长期危机和不稳定。

此外,中性效应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影响力有限,而非中性效应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和系统性风险。

货币政策的中性问题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问题研究

货币政策的中性问题研究导言货币政策在现代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以调节经济发展、控制通胀、维护金融稳定等多重目标为导向。

然而,货币政策是否应该保持中性一直是学界和政策制定者争论不休的话题。

本文将就货币政策的中性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对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实体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之争源自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目标——经济增长。

中性货币政策追求利率的稳定、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而非中性货币政策,则采取积极举措来刺激经济活动。

中性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性货币政策能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利率环境,使得企业和个人决策更加理性和可靠,从而为经济主体的长期投资和消费提供坚实基础。

其次,中性货币政策有助于平抑通货膨胀风险,维持物价的稳定有利于消费者信心的提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中性货币政策还能够降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不确定性,提供经济主体更长远的发展规划,从而平衡经济周期波动对产业发展的冲击。

金融市场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还将对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中性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规范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利率的稳定将为资本流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得金融资源能够得到合理配置,防止金融市场出现过度波动和风险扩散。

其次,中性货币政策有助于规避金融市场的投机性行为,避免资产泡沫的产生,防范金融风险的潜在威胁。

然而,非中性的货币政策也可以激活金融市场,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手段,非中性货币政策能够在短期内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增加风险投资的动力,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

全球经济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中性性质对全球经济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性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不利冲击效应,有利于维护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

而非中性货币政策则可能导致资本的大规模流动,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对国际贸易与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冲击。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研究中期报告
中国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研究中国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对中性与非中性的概念进行梳理与定义。

货币中性指的是一种经济学概念,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是中性的。

即货币供应量对实际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货币非中性则是相反的概念,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对实际经济活动有显著影响。

对于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研究,我们需要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的研究:
1. 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指标的关系:研究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GDP、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等,从而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2. 货币政策的执行与实际效果:分析货币政策执行的情况与实际效果,如通货膨胀率、债券收益率等,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判断货币政策的中性与非中性。

二、微观层面的研究:
1. 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研究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分析货币供应量对于市场需求的影响,从而判断货币禀赋的中性与非中性。

2. 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的关系:研究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金融市场波动与实际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综上所述,中国货币中性与非中性问题的研究需要从宏观与微观两
个层面进行分析,并从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货币供应量与市场需求的关系、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关系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

总供求模型货币中性假定

总供求模型货币中性假定

总供求模型货币中性假定背景介绍货币中性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观点,它是指在长期内,货币供应的变动只会对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而对实际经济活动并无显著影响。

总供求模型即通过分析货币中性假定来探讨货币对经济的影响,为宏观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货币中性假定的理论基础货币中性的假定最早由经济学家欧根·冯·博特凯维兹提出,他认为在一个充分竞争的经济环境中,货币仅仅是一种中介物,并不会对实际资源配置和整体产出产生实质性影响。

这个假定基于实际经济中的一些重要条件:•经济体的生产资源是既定的,货币供应的增加并不能增加资源的总量;•价格调整是灵活的,当货币供应增加时,价格会随之调整,从而保持实际产出不变;•预期是理性的,市场参与者预期未来价格水平的变动,并会加以考虑,使得货币供应变动不会对实际经济产生短期影响。

总供求模型下的货币中性假定在总供求模型中,货币中性假定被用来分析货币供应的变动对经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影响。

总供求模型是一种整体平衡模型,通过对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和供给进行建模,来分析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现象。

根据货币中性假定,当货币供应增加时,短期内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但不会对实际产出产生显著影响。

因为在总供求平衡下,货币增加会刺激总需求,推动价格上涨,但同时也会减少实际利率,导致投资和储蓄的平衡变动,最终使得实际产出保持不变。

在总供求模型中,货币中性假定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货币政策的目标往往是稳定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在货币中性假定的基础上,中央银行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供应对经济的影响,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货币政策。

货币中性假定的争议尽管货币中性假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广泛接受,但也面临着一些争议。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实际经济中,货币供应的变动会产生实际效应,尤其是在短期内。

他们指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货币供应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实际产出和就业的波动,从而挑战货币中性的假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供应量的中性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国内、国外,并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货币是否中性的基本观点,以及在该观点的支持下,各界学者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期间的有关经济指标所作的实证研究。

可以看出,不同的数据来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这不但是因为样本数据本身的不同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不同,还在于各个期间的其他因素如货币政策、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货币中性;理论研究;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01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以来,货币政策作为金融宏观调控工具已走上历史舞台。

但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西方经济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凯恩斯学派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相机抉择”;货币学派不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主张“单一规则”;理性预期学派完全否定货币政策的作用,提出“政策无效性命题”。

(1)货币中性论
在古典经济学看来,货币只不过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对实际经济并不产生影响。

古典学派货币中性论的理论基础是萨伊定律和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

与古典学派一样,传统货币数量论也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可以通过剑桥方程和费雪方程清楚
地说明这一问题:
m=kpy (剑桥方程)(1.1)
mv=py (费雪方程)(1.2)
这两个方程表达了同一实质关系:即国民收入水平(y)与价格水平(p)货币供应量(m)之间的数量关系。

假定k(货币需求总量和国民收入的比例)或v(货币流通速度)不变,y也不变,则m 的变化将完全体现在p的变化上,所以货币是中性的。

帕廷金通过引入“实际余额效应”建立了一种修正的货币中性理论。

他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化会产生“实际余额效应”,改变对物品的总需求水平,从而对物价水平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压力,进而从反方向再次产生“实际余额效应”,影响总需求水平。

最终达到与货币量同比例变动,因而不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实质性影响。

在有关货币中性理论中,最激进的是理性预期学派,代表人物是卢卡斯、萨金特和华莱士。

他们认为经济分析中短期和长期的区别并无意义,关键是预期到和没有预期到。

理性人会充分利用一切信息,对政府行为提前作出反应,从而使得货币政策完全失效。

(2)货币非中性论
首先和货币“面纱”决裂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他认为货币不是“面纱”,而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并提出著名的累积过程理论,将利率分成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

他认为货币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背离来实现的。

然而,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有着巨大作用的还是凯恩斯。

他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水
平上的货币才是中性的,而经济通常是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此时货币是非中性的。

在经济萧条和存在失业时期,央行可以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增加有效需求,从而扩大就业,增加产出。

新凯恩斯主义则试图为凯恩斯宏观理论寻找微观经济学基础。

他们从合同的长期性、效率工资论以及集体谈判理论出发论证工资黏性,从菜单学说、交错价格调整以及投入产出关联论出发去论证价格黏性,多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非中性论。

(3)短期货币非中性和长期货币中性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理论吸收了凯恩斯主义的某些分析方法,尤其是在货币的传递机制上。

弗里德曼的货币对总支出和产量实际发生影响的传递机制假说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存在着显著的不同。

凯恩斯强调了利率的作用,而弗里德曼则强调现金余额的作用。

货币主义认为短期内货币能影响实际经济变量,导致经济波动,货币是非中性的;长期来看,经济中的实际变量仅由实物因素决定,货币不能影响实际变量,从长期来看它能影响的名义变量只能是价格,货币是中性的。

2.实证研究回顾
friedman& schwartz(1963)通过对美国自1867年起近百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发现货币存量的周期变动与实际国民收入或经济活动周期变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货币总是正向超前于产出。

sims(1972)第一次在货币的实际效应争论中引入了granger因果
检验,发现美国的数据明显表明货币是引起名义gdp的granger原因,货币的历史行为有助于预测未来的国民生产总值。

mc candles&web(1995)通过对110个国家、30年期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两个主要结论:(a)通胀与货币供应增长率的相关系数几乎为1,(b)在通胀或货币与实际产出的增长率之间没有相关性。

二、国内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国内经济理论界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对我国的货币供应量
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厉以宁((1991),袁志刚((1993)分析了转型过程中中国经济非均衡运行的特点,由于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所以在短期内需求管理的扩张政策可能是有效的。

陈学彬(1998)认为中央银行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了解比公众更具信息优势,使得中央银行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刺激经济增长。

林继肯提出“货币双重论”,认为货币是中性和非中性的统一,是双重的。

货币是中性的,说明货币的作用是由商品生产和流通决定的;货币是非中性的,说明货币对商品生产和流通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作用。

同时,这种非中性又是与中性同时存在的,货币的作用离不开商品的生产和流通这一基础。

2.实证研究回顾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通货紧缩引起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降低,对货币中性和非中性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并形成了大量文献。

曾令华(2000)通过对1987-1999年中国的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得出我国名义经济增长与m1、m2的增长率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实际经济增长率也是随着货币增幅的变化而变化的。

黄先开、邓述慧(2002)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中国是否存在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以及预期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有无影响作实证分析,其结论是货币供给的冲击对产出的影响非中性。

刘斌(2001)通过建立var模型,在蒙特卡罗模拟基础上对货币政策冲击进行冲击响应分析,实证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内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在长期不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影响,而且货币政策冲击短期内对实体经济部门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40个月。

陆军、舒元(2002)运用fisher和seater的长期导数的检验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因此,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

周锦林(2002)采用1994年至2001年第一季度数据,运用granger与sims因果检验法,建立多变量的var模型,得出结论是:在这段时期内,货币是中性,我国采用货币供给作为中介目标是不合适的。

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重要问题,这一争论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意义,在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有关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论战上看,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国内学者对于货币在短期内是否中性的争论比
较激烈,而对长期货币中性的问题则相对争论较少。

货币供应量与
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但随着人们对经济现象和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更为准确的分析技术和工具的出现,人们对两者关系必将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中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报,2000(6):34-41.
[3]曾令华.货币短期非中性的政策意义及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0(9):13-21.
[4]刘斌,邓述慧,王雪坤.货币供求的分析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8.
[5]徐龙炳.货币政策效果的度量—中国货币政策效果的定量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4.
[6]陆军,舒元.长期货币中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实证[j].金融研究,2002(6):32-40.
[7]周英章,蒋振声.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2(9):34-42.
[8]王自力.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理论与实证的考察[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基金项目:三明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编号a201204/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