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景区之区域旅游规划

合集下载

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对策

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对策

目录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开展对策 (1)摘要 (2)引言 (2)1 旅游资源特点 (2)1.1 品味高,密度大 (2)种类多样,景观独特 (2)2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3)总量不大、效益不高 (3)开发程度不够、范围窄 (3)旅游资源开发可持续性差,保护力度不够 (4)没有充分挖掘人力资源 (4)旅游环境不够好 (4)3 旅游业可持续开展的对策 (4)创新旅游开展理念,拓展旅游市场 (4)改善旅游硬件设施 (5)3.2.1 关键是要加快旅游大交通建设 (5)3.2.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5)3.2.3 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 (6)3.3 加强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 (6)积极建设旅游人才队伍 (6)开发新型旅游产品〔3〕 (6)开展乡村旅游 (7)让“冬游〞火起来 (7)开展地质旅游 (7)推出“徒步游〞 (7)4 展望黄山旅游 (8)参考文献: (8)黄山市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开展对策张毓新〔歙县桂林中心学校,安徽歙县 245200〕【摘要】: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旅游业对其经济开展至关重要。

黄山自然条件优越、文化内涵深厚,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开展前景。

通过对黄山旅游业开展现状的分析,为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展提出假设干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旅游资源;旅游业;对策引言黄山市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是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城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

这里不仅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还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是全国第一个拥有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的城市,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1〕1 旅游资源特点1.1 品味高,密度大黄山市拥有2处世界遗产、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2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l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l处国家重点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国家、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已发现的地面文物多达4900多处。

?中国名人大辞典?收集的4万多清代以前历史名人中,黄山市就有800多位,位居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各州府之首。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

“古徽州、新黄山”乡村旅游策划方案【经典案例参考】一、古徽州乡村旅游的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愈向往走出喧闹的城市投奔自然,以期返朴归真、陶治情操、宁静安神,乡村旅游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奇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黄山市乡野风光迷人,古村落星罗棋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意境,一座座青山绿水环抱的村落中,点缀着幢幢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徽派建筑,村前田园遍布,到处弥漫着茶香、果香和稻香……“人尚古衣冠”的淳朴民风依然在这里延续,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深深浸润着这方热土,是中外游客回归自然、体验风情的美好家园。

“古徽州、新黄山”将成为我市旅游发展的主旋律,如何打造好古徽州、特别是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将是我市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古徽州乡村迷人的魅力、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谐安详的人文环境,为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要借助第九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期间举办的古徽州乡村旅游系列活动(古徽州乡村旅游线路推介、黟县乡村旅游考察、中国乡村旅游论坛举办、中国乡村旅游联盟建立等),进一步烘托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

二、黟县在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打造中的地位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黟县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让人产生美好的憧憬。

黟县理应成为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的核心,要加大以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为龙头、其它特色各异的古村落和外围乡村景点为辅助,整合包装风景游览、文化考察和休闲度假兼备的古徽州乡村旅游产品,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品牌,引领徽州乡村旅游走向世界。

三、古徽州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和口号主题定位:中国画里乡村——徽州水墨大徽州,江南挑花源桃源意境以区别于江浙风情,并突出“水墨”色彩的艺术境界和徽文化底蕴,树立集自然生态美、生活方式美、文化艺术美于一体的大徽州文化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现状评价报告1.黄山风景区介绍1.1黄山风景区区位分析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黄山区境内(景区由市直辖),东经118°1',北安徽黄山地图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约160.6平方公里,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078平方公里。

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

日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素称黄山“五绝”。

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1-1 黄山区位图1.2地质地貌及形成历史黄山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

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8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天都峰(天都峰海拔1810米,与光明顶、莲花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的立体画面。

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全山有岭30处、岩22处、洞7处、关2处。

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规划文本规划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二零零六年九月项目名称: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项目委托单位:黄山市人民政府规划编制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法人代码:72146607—0证书等级:甲级[建] 城规编第(021004)规划顾问吴良镛两院院士秦佑国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陈素伟高级工程师郑光中教授左川教授单德启教授胡学凡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江山原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程迎峰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项目主持人尹稚教授清华规划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杨锐教授清华大学景观学系系主任项目组成员庄优波博士袁南果硕士邹桂武高级工程师罗婷婷硕士崔宝义硕士刘晓冬硕士祁黄雄博士后王萌硕士王彬汕讲师杜鹏飞副教授林瑾硕士龚道孝硕士陈海燕硕士.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目的 (1)第二条依据 (1)第三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2)第四条规划期限 (2)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 (3)第五条规划范围 (3)第六条缓冲区范围 (3)第七条性质 (3)第三章资源评价 (4)第八条资源价值 (4)第九条资源特征 (4)第十条资源分类 (5)第十一条资源重要性评价 (7)第十二条资源敏感度评价 (10)第四章目标体系规划与发展规模 (14)第十三条目标体系的层次 (14)第十四条无期限目标 (14)第十五条资源与环境保护长期目标 (14)第十六条游客管理长期目标 (15)第十七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长期目标 (15)第十八条组织效率长期目标 (16)第十九条瞬时游客容量 (17)第二十条全区游客容量 (21)第二十一条市场游客规模预测 (21)第二十二条规划总人口规模 (21)第五章战略规划 (23)第二十三条科学管理战略 (23)第二十四条资源整体保护战略 (23)第二十五条游客管理战略 (23)第二十六条统筹社区发展战略 (24)第二十七条区域统筹战略 (24)第二十八条伙伴合作战略 (25)第二十九条文化资源保护与挖掘战略 (25)第六章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26)第三十条用地布局结构 (26)第三十一条资源保护结构 (27)第三十二条旅游空间结构 (27)第七章分区规划 (31)第三十三条分区规划目的 (31)第三十四条分区分类 (31)第三十五条核心景区 (31)第三十六条分区定义、管理目标和分布 (32)第三十七条分区人类活动管理政策 (33)第三十八条分区设施建设管理政策 (33)第三十九条分区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35)第四十条分区管理指标和标准 (36)第四十一条自然指标标准参照系 (37)第八章保护培育规划 (38)第四十二条受保护和管理的自然资源类型 (38)第四十三条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38)第四十四条地质地貌资源保护和管理 (39)第四十五条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41)第四十六条自然音景管理 (44)第四十七条自然光景观管理 (45)第四十八条自然化学信息与气味管理 (45)第四十九条自然视觉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45)第五十条受保护和管理的文化资源类型 (48)第五十一条文化资源保护和管理原则 (48)第五十二条摩崖石刻的保护与管理 (48)第五十三条历史建构筑物的保护与管理 (48)第五十四条博物馆收藏资源管理 (49)第五十五条环境保护规划原则 (49)第五十六条大气环境质量保护 (50)第五十七条水环境质量保护 (51)第五十八条声环境质量保护 (53)第九章风景游赏规划 (55)第五十九条解说教育内容 (55)第六十条解说教育场所 (56)第六十一条解说教育方式 (58)第六十二条解说教育组织与管理 (59)第六十三条其他解说教育内容 (60)第六十四条教育解说规划监测 (61)第六十五条游客时空分布管理规划 (62)第六十六条游客行为管理规划 (65)第六十七条旅游产品管理 (67)第六十八条游客管理数据统计 (77)第六十九条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措施 (81)第七十条游客安全管理设施布置 (82)第七十一条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指标监测 (83)第十章典型景观规划 (84)第七十二条视觉景观控制程序 (84)第七十三条建筑景观控制 (85)第七十四条村镇景观控制 (85)第七十五条植物景观控制 (86)第七十六条道路景观控制 (86)第七十七条设施建设景观控制 (86)第七十八条水体景观控制 (87)第七十九条小品景观控制 (87)第八十条主要景点景观控制 (87)第十一章游览设施规划 (91)第八十一条游览设施规划的基本原则 (91)第八十二条游览设施总量控制 (91)第八十三条游览设施分级规划 (91)第八十四条游览设施规模 (92)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97)第八十五条道路交通规划原则 (97)第八十六条对外交通 (97)第八十七条班车路线和换乘点 (97)第八十八条机动车观光路 (98)第八十九条步行观光路 (99)第九十条探险路 (101)第九十一条索道 (102)第九十二条停车场 (102)第九十三条其它规定 (103)第十三章基础工程规划 (105)第九十四条基础工程规划的原则 (105)第九十五条电力系统规划 (105)第九十六条邮政通讯系统规划 (105)第九十七条给水规划 (106)第九十八条排水规划 (107)第九十九条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108)第一百条防火规划 (109)第一百零一条防洪规划 (110)第一百零二条其他防灾规划 (110)第一百零三条社区基础工程规划 (111)第十四章社区调控与经济引导规划 (112)第一百零四条社区规划原则 (112)第一百零六条社区经济引导规划 (112)第一百零七条社区文化教育规划 (112)第一百零八条社区分类调控规划 (113)第一百零九条服务型居民点调控规划 (113)第一百一十条普通居民点调控规划 (114)第一百一十一条搬迁型居民点调控规划 (114)第一百一十二条低山景点管理机制 (115)第一百一十三条低山景点调控规划 (115)第十五章缓冲区调控规划 (117)第一百一十四条缓冲区土地利用管理 (117)第一百一十五条缓冲区资源与环境管理规划 (117)第一百一十六条缓冲区基础工程规划 (118)第一百一十七条缓冲区社区管理规划 (118)第一百一十八条缓冲区低山景点调控规划 (119)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 (120)第一百一十九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政策 (120)第一百二十条土地所有权 (120)第一百二十一条土地管理权 (120)第一百二十二条集体所有土地分类 (120)第一百二十三条集体所有土地经营权 (120)第一百二十四条集体所有土地征用补偿 (121)第一百二十五条集体所有土地限制用途补偿 (121)第一百二十六条周边社区土地规划 (121)第一百二十七条临时使用土地 (121)第一百二十八条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121)第一百二十九条土地利用监督 (121)第一百三十条土地利用平衡表 (122)第十七章近期保护与发展规划 (123)第一百三十一条资源与环境保护近期目标 (123)第一百三十二条游客管理近期目标 (123)第一百三十三条社区管理与多方合作近期目标 (124)第一百三十四条组织效率近期目标 (125)第一百三十五条“数字黄山”建设 (125)第一百三十六条文化资源、地质资源的保护与展示 (125)第一百三十七条温泉地区整治 (125)第一百三十八条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125)第一百三十九条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与整治 (126)第一百四十条基础设施建设 (127)第十八章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 (128)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划地位 (128)第一百四十三条统一管理 (128)第一百四十四条管理系统 (128)第一百四十五条管理机构组织效率 (129)第一百四十六条管理经费 (131)第一百四十七条专项资金 (132)第一百四十八条监督与协调机构 (132)第十九章附则 (133)第一百四十九条成果组成 (133)第一百五十条实施日期 (133)第一百五十一条解释权 (133)表目录表3-1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分类表 (5)表3-2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重要性评价分类表 (7)表3-3 黄山风景名胜区资源敏感度评价分类表 (10)表4-1 机动车观光区瞬时容量 (17)表4-2 步行观光区瞬时容量 (17)表4-3 观景平台瞬时容量 (19)表4-4 低山漫游区瞬时容量 (19)表4-5 服务区瞬时容量 (19)表4-6 索道建设区瞬时容量 (20)表4-7 全区瞬时容量 (20)表4-8 拥堵景点瞬时空间容量表 (21)表4-9 规划期限内历年游客规模预测值一览表 (21)表6-1 近期出入口具体位置 (29)表6-2 远期出入口具体位置 (29)表6-1 分区定义、管理目标和分布 (32)表6-2 分区人类活动管理政策 (33)表6-3 分区设施建设管理政策 (34)表6-4 分区土地利用管理政策 (35)表6-5 分区管理指标和标准 (36)表6-6 自然指标标准参照系示意表 (37)表8-1 本地特殊物种一览表 (42)表8-2 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带谱一览表 (43)表8-3 自然视觉景观保护管理措施一览表 (46)表8-4 摩崖石刻保护管理措施一览表 (48)表8-5 历史建构筑物单元清单一览表 (49)表8-6 博物馆收藏资源单元清单一览表 (49)表9-1 游客中心一览表 (56)表9-2 解说教育组织与管理一览表 (59)表9-3 解说教育规划监测一览表 (61)表9-4 有待修整的步游道一览表 (63)表9-5 设置监测的拥堵路段一览表 (64)表9-6 各景点停留时间一览表 (65)表9-7 游客行为管理分区措施 (66)表9-8 旅游路线规划一览表 (67)表9-9 南北一日游之一 (69)表9-10 南北一日游之二 (69)表9-11 南北一日游之三 (70)表9-12 南北两日游之一 (70)表9-13 南北两日游之二 (70)表9-14 南北两日游之三 (71)表9-15 南北两日游之四 (71)表9-16 南北一日半游之一 (71)表9-17 南北一日半游之二 (72)表9-18 周边低山半日游 (72)表9-19 东西生态六日游 (73)表9-20 西面生态四日游 (73)表9-21 东西生态五日游 (74)表9-22 东西生态六日游 (74)表9-23 黄山文化三日游 (75)表9-24 黄山文化一日半游 (75)表9-25 南北地质四日游 (76)表9-26 南南地质三日游 (76)表9-27 游客时空分布数据统计 (77)表9-28 游客体验待选监测指标 (78)表9-29 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措施一览表 (81)表9-30 游客安全管理规划指标监测一览表 (83)表10-1 视觉景观控制规模标准 (84)表10-2 主要景点景观控制一览表 (88)表11-1 游览基地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92)表11-2 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旅游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93)表11-3 主要区域旅游服务设施空间分布 (94)表11-4 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宾馆住宿设施综合控制 (95)表11-5 解说咨询设施详细列表 (95)表12-1 班车路线一览表 (98)表12-2 机动车观光路规划一览表 (99)表12-3 步行观光路规划一览表 (99)表12-4 探险路规划一览表 (101)表12-5 索道规划一览表 (102)表12-6 停车场规划一览表 (103)表13-1 水库规划蓄水量 (107)表13-2 污水处理设施一览表 (108)表13-3 防火分区一览表 (110)表14-1 寨头村、苦竹溪村、翡翠新村调控一览表 (114)表14-2 田段村、舒家村、乌泥关村、黄狮土党村调控一览表 (114)表14-3 低山景点规划具体措施一览表 (116)表15-1 缓冲区社区调控一览表 (119)表16-1 现状与规划用地平衡表 (122)表17-1 近期住宿接待服务设施整治 (127)表18-1 规划管理办公用房一览表 (129)表18-2 山上值班住宿床位空间分布表 (130)表18-3 山上值班床位建筑面积一览表 (131)表18-4 山下值班床位建筑面积一览表 (131)图目录图6-1 用地布局结构图 (27)图6-2 旅游服务设施结构规划图 (29)图6-3 旅游空间结构规划图 (3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982 年完成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黄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是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下的一个优秀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黄山其后近 20 年,尤其是进入世界遗产目录以前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黄山旅游介绍

黄山旅游介绍

04 黄山旅游线路规 划
一日游线路推荐
经典线路一
黄山南大门→云谷寺→白鹅岭→始信峰 →黑虎松→猴子观海→北海宾馆→西海 饭店→排云亭→丹霞峰→西海大峡谷→ 一环→二环→三环→谷底网红小火车地 览上至天海站→光明顶→鳌鱼峰、鳌鱼 洞→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迎客 松→玉屏楼坐索道前山下。
VS
经典线路二
黄山古道是古代通往山顶的主要道路,沿途可欣赏到壮丽的自然风光和
丰富的摩崖石刻。关隘则是古代黄山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紫云
关、立马关等。
摩崖石刻与碑刻艺术
摩崖石刻
黄山摩崖石刻数量众多,遍布全山,尤以天开石、始信峰、狮子峰等处最为集中。这些石刻内容丰富,既有诗词 歌赋,也有游记题咏,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
第二天
丹霞峰或西海饭店出发→西海大峡谷北入口→一环→二环→三环→谷底网红小火车地览 上至天海站(看日出云海)→光明顶→鳌鱼峰、鳌鱼洞→一线天→百步云梯→莲花峰(
看日落晚霞)→迎客松(可乘索道下山)。
多日游线路推荐
第二天
游览猴子观海、北海宾馆、西 海饭店等景点,晚上住宿西海 饭店或丹霞峰。
第四天
游览光明顶、鳌鱼峰、鳌鱼洞 等景点,晚上住宿玉屏楼酒店 。
第一天
黄山南大门上山,游览云谷寺 、白鹅岭、始信峰等景点,晚 上住宿北海宾馆。
第三天
游览西海大峡谷、一环、二环 、三环等景点,晚上住宿天海 站附近酒店。
第五天
游览莲花峰、迎客松等景点, 从玉屏楼坐索道下山。
05 黄山旅游实用信 息
交通指南:如何抵达黄山及景区内交通方式
飞机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与国内多个城 市有直飞航班。抵达机场后,可乘坐 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前往黄山市区或景 区。

黄山的旅游计划安排及建议

黄山的旅游计划安排及建议

黄山的旅游计划安排及建议一、旅游建议:1、请密切关注黄山天气预报(我站首页既有,可作为参考),做出适当的准备,作为来黄山旅游的第一步。

2、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药品及饮水,以备急需,切不宜单独行动。

建议上山下上乘坐缆车。

沿途可乘坐轿子。

3、如果您是团队旅游、请听从导游建议和安排,切忌忠言逆耳,我行我素,以免发生不必要的麻烦和意外。

4、通过我站或者其他途径记住几个黄山旅游常用电话,以备特殊情况下求助相关部门。

5、如果您准备自助旅游,行前务必充分了解黄山交通路况并提早预定酒店(山上没有居民,更没有可以留宿的家庭旅馆),免得在山上到处寻找住处(山上不比山下行走方便啊),且要根据自己游览的时间和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规划合理的旅游路线(我们可以帮您安排,或者您自己参看我站详细的介绍)。

6、黄山有三条进山线路:从黄山市(屯溪)、杭州过来的客人可前往黄山南大门,然后选择从慈光阁(前山)或云谷寺(后山)登山;武汉、太平过来的客人可选择从黄山北大门松谷庵登山。

这三个登山口均有索道登山,且价格一致。

前山雄伟险峻,景色壮美,但山高路陡,攀登较为吃力;后山地势较为平缓,但景色较前山逊色。

如果您体力充沛,时间充裕,或在玉屏楼一带住宿,可选择从前山慈光阁登山,如果您的体力不是很好,或者您在北海、白鹅岭一带住宿,可选择从后山云谷寺登山。

慈光阁到玉屏楼大约6公里,步行大约需要3小时,乘缆车大约需要6分钟,云谷寺到白鹅岭大约7.5公里,步行需要大约4小时,乘缆车大约需要8分钟。

如在旅游旺季人多时候乘坐索道则需要等候较长的时间,买贵宾通道票可快些,但比普通票贵15元。

7、黄山景区范围大,提倡集体团队旅游,个人自助游览最好结伴而行,相互照顾。

末开发的景区,切不可随便进入,以免迷失方向。

8、黄山旅游一般分为:黄山旅游淡季(11月16日-3月15日):黄山开始执行淡季价格:门票86元,缆车56元,同时山上酒店宾馆房间价格也完全回落,部分酒店宾馆关门歇业。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规划李丽摘要:风景区好的规划能让风景区得到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分区规划、游览规划和建筑规划上分析黄山风景区的规划。

分区规划将黄山风景区分为资源核心保护区、资源低强度利用区、资源高强度利用区、社区协调区共四大类;科学合理的游览规划让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观赏黄山的美景;建筑规划使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山风景区分区规划游览规划建筑规划一、黄山风景区的概况黄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面积154平方公里,是1982年我国正式批准建立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990年12月,黄山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黄山的资源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其中以峰林地貌主要特征的地质资源、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和以黄山画派为代表的文化资源最为珍贵,也最能体现世界遗产地的资源价值。

黄山呈现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有名的就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

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为三大主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并以主峰为中心向四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此外神奇的冬景、壮美的日出、独特的“黄山文化”,也让游客流连忘返。

[1]二、黄山风景区的分区规划1988年黄山风景区通过第一轮总体规划,包括保护区、景区、分级保护区和功能分区四大分区类型。

黄山风景名胜区共分为6 个景区、5 个保护区。

6个景区分别为: 温泉景区、玉屏楼景区、北海景区、云谷寺景区、松谷庵景区和钓桥庵景区。

5 个保护区分别为浮溪、箬箸、洋湖、福固寺和乌泥关, 分布于各景区的外围。

在这里, 景区强调旅游开发的功能, 保护区强调资源保护的功能。

从空间分布看, 景区和保护区的总和构成了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的用地布局结构。

从前面分区的关系可知, 黄山风景名胜区多种类型的分区共存, 相辅相成。

布局层面的分区属于空间战略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总体指导作用; 分级保护分区则属于具体实施规划, 对保护和利用起到直接约束和指导作用; 功能分区则更接近专项规划,主要是对利用的详细规定和控制。

黄山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黄山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黄山市旅游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旅游+”战略,推深做实旅游品质革命,推动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复合转型,打响“文旅新融合,黄山再出发”品牌,建设全新、全景、全业、全球黄山。

力争到2025年,年旅游接待量超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千亿元。

一、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建设,面向国际循环、区域循环、周边循环,优化布局“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构建山上山下联动、城市乡村并进、文化旅游融合、多极多点支撑的大旅游格局,建好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核心区,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

推进黄山旅游“二次创业”。

深化黄山旅游走下山走出去“二次创业”,强力推进东海景区开发,建成云谷索道下半段、东大门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完成黄山东部开发和东黄山国际小镇建设,全面打开东大门。

实施南大门客运换乘中心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开工建设北门索道下迁、环黄山公路景区南门-西门旅游快速通道,谋划建设前后山循环道、西海地轨缆车下移工程,规范疏解南大门,加快提升北大门,特色发展西大门,全面实现“四门洞开”,推进“四门串联”,形成四门呼应的大黄山旅游格局,显著提升景区旅游承载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力争到“十四五末”,黄山风景区年进山游客突破400万人。

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

做强黄山风景区、黟县世界遗产旅游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屯溪城市休闲旅游区四大优势板块,推动齐云山、太平湖、牯牛降、新安江等重点景区提档提质,加快月潭湖基础配套、招商引资和旅游休闲业态培育,以重点区域整合带动全域旅游资源开发,打造“核心带动、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加快推进新安江百里大画廊、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工程、新安文化度假区等牵动性重大项目建设,培育花山谜窟夜游、黟美小城、潜口养生小镇、歙县湖田山等一批旅游新热点,推出皖浙1号生态旅游路、徽州天路、醉美218、心安月潭等一批旅游风景道,打造一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形成区别化与品质化兼备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1. 引言黄山风景旅游区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凭借其壮丽的山峰、奇特的云海和恢弘的风景,黄山风景旅游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资源,制定一份全面的总体规划非常重要。

本文将就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进行详细介绍。

2. 规划目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 - 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确保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提升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游客体验; - 挖掘和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 推动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联动发展。

3. 规划内容3.1 生态保护与恢复为了保护和修复黄山风景旅游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将采取以下措施:- 设立生态保护区,严格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 - 加强生态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生态问题; - 实施植被恢复计划,增加植被覆盖度; -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2 旅游设施与基础设施改善为了提升游客体验,规划将进行以下改善: - 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 扩建公园道路,提高旅游区交通流通能力; -建设更多的停车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 提升旅游区的网络覆盖和通信设施。

3.3 文化资源开发黄山风景旅游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规划将开发以下方面: - 建设文化展示区,展示黄山地区的传统文化; - 设立文化学习中心,提供学习和体验黄山文化的机会; - 开展文化艺术演出,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活动。

3.4 区域联动发展黄山风景旅游区与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规划将推动区域联动发展: - 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推动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 加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合作,开展联合宣传和推广活动; - 完善交通网络,便利游客前往其他旅游景点。

4. 实施计划为了顺利实施黄山风景旅游区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 制定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工作计划,并确保执行; - 逐步改善和升级旅游设施和基础设施; - 完善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 - 加强区域联动发展的合作机制。

旅游规划原理

旅游规划原理
(2) 旅游开发规划 重点是根据资源配置结构和市场开拓条件合理规 划旅游产品系统。目的是开放出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形成合理的空间 布局和结构优势,以促进区域旅游效益最大化。
11.07.2021
21
(3) 旅游专项规划 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制定旅游业不同要素 的规划(如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文化开发、旅游形象工程、旅 游市场营销、旅游经营管理等)。
11.07.2021
24
(5) 旅游项目规划设计 (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 布局、项目建设、结构优化和设施配套,构建旅 游地域系统)
(6) 旅游文化开发 (发掘区域文化精华及研究地方 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途径与措施)
(7) 旅游经营管理与旅游经济 (开发实施,建设管 理,经营管理,旅游产业结构,旅游经济指标体 系)
(4) 旅游项目规划(策划) 主要是面对具体的区域或具体的项目, 按照市场规律策划项目方案和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目的是根据 开发条件策划出高质量的旅游项目(若是资源开发则围绕资源 特点建设高品位景点),以求投资效益最大化。
11.07.2021
22
2.3 按规划时限划分
(1) 短期(近期)开发建设规划 5年; (2) 中长期发展规划 10-20年。
11.07.2021
20
2.2 按规划性质划分
(1) 旅游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的目的是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长远计划, 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和推动旅游重点制定旅游产业未来发展方案(产业地位、战略目标、发展方向、 发展模式、产品开发布局、市场开拓、服务系统、旅游经济、产业对 策、可持续发展等)。
11.07.2021
3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 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 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 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 使学业成功。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

旅游规划的功能分区与区域布局旅游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其中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区域布局能够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优势,提高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功能分区的意义与原则功能分区是将旅游区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进行划分,以便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和管理旅游资源。

其主要意义在于:1、提高旅游体验质量通过将相似功能的区域集中在一起,游客能够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和设施,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和空间混乱,从而提高旅游体验的满意度。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和开发潜力,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最优化配置。

3、保护环境与文化遗产将生态敏感区、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与游客活动区进行有效隔离,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和文化遗产的破坏。

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功能分区,实现旅游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进行功能分区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充分考虑旅游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历史背景和旅游资源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区方案。

2、主题突出原则每个功能分区应具有明确的主题和特色,避免功能模糊和主题不突出的问题。

3、动静分离原则将活动强度较大、噪音较高的区域(如游乐设施区)与安静休闲的区域(如疗养度假区)分开,以保证游客在不同区域都能获得相应的氛围和体验。

4、游客需求导向原则以游客的需求和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合理安排功能分区,方便游客的游览、休息和消费。

二、常见的功能分区类型1、核心景区这是旅游目的地最具吸引力和标志性的区域,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或文化景观。

例如黄山的莲花峰、张家界的天门山等。

核心景区应重点保护,限制游客数量,以确保其生态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

2、休闲度假区为游客提供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场所,通常包括温泉浴场、海滨沙滩、森林木屋等设施。

这些区域环境优美,氛围宁静,能够让游客摆脱日常的压力和疲惫。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兼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地开发研究——兼论黄山风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开发
政 策 , 成风 景名 胜 区旅 游经 济发 展 的“ 岛 ” 应 , 响风景 名 胜 区环境 资源 的保 护 与 区域 可 持 续发 展 , 形 孤 效 影 是
我 国风 景名胜 区面 临的 重大 问题 L 风 景 区边缘 型 乡村 的旅 游开 发 可 以满 足 乡村 自身 发 展 , 进 乡村 经济 1 . 促 的发展 ; 次可 以缓 解风 景 区旅游 活 动强 度 和旅 游 容量 的压 力 , 化风 景 区 的旅 游环 境 ; 次 能够 带 到 整个 其 优 再 区域 的发展 , 成 大旅游 发 展 的格局 . 形
边缘型的乡村虽然与风景区在社会、 经济、 文化和环境上存在着紧密关系 ,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但 管理 体制 不完 善 、 政府 管理 和政 策滞 后 等原 因 , 多景 区 与其边 缘 型 乡村存 在 发 展不 协 调 的 问题 , 有 形 成一 个 许 没 相互 促进 、 理分 工 的有机 整体 l . 合 1 章锦 河 (0 7 认 为风 景 名胜 区缺 乏 与周 边 居 民利 益 协调 的相 应机 制 与 20)
17 8
镇 和耿 城镇 乡村 旅 游 开 发 较 早 , 础 设 施 较 为 完善 . 家桥 基 谭 ( 大 门) 有上 海市 黄 山茶林 场 和上 海 市 干部 疗养 所 , 东 现 旅游 接待 设施 集 中且档 次 较高 , 他 乡镇 的 乡村旅 游开 发 相对滞 其
(0 G 3 3 9 . 1YJ 6 0 3 )
Hale Waihona Puke 作者简介: 卢敏 (9 9一)女 , 韩 17 , 安徽六安人 ,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旅游规划与旅游经济学研究 .
3 4卷第 2期
韩 卢 敏 , 华 富 , 俊 峰 : 景 区边 缘 型 乡村 旅 游 地 开 发 研 究 焦 李

黄山区汤口镇旅游发展规划

黄山区汤口镇旅游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总体规划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一.汤口镇概况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市内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区南大门仅1km,素有“黄山门户“之称,成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

汤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230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2058mm,其中70%的降雨集中在春夏两季。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均适宜旅游。

而且由于全镇地面海拔标高在500m左右,盛夏之夜,常需拥衾而眠,也是避暑之理想胜地。

在地质构造上,汤口与黄山风景区一脉相承。

黄山主脉基本上由花岗岩组成,断层、节理极为发育,加之多种外力作用于不同构造、不同性质的岩体,形成群峰如林、雄伟壮丽之态势。

黄山盛景以峰为体,而山上之溪涧必行山谷而下,在谷底悬崖之处,飞瀑落地而击石,久而久之,掘成深潭;在谷底坡度突然陡峻或直立处,折而骤下,形成瀑布。

如果说山水相映、动静结合赋予黄山勃勃生机的话,那么山上以峰林、怪石、奇松著称,黄山南麓的汤口则以峡谷幽深、悬瀑飞落、潭池溢彩闻名,多姿多彩的水景与雄奇壮观的山景相互依存,交相辉映,构成汤口旅游资源的显著特色。

汤口始建于唐代,古称汤川。

因境内逍遥溪上游温泉,水温如汤,其味芳香,旧称温汤,而汤口是进入温汤之路口,故明代万历年间该称汤口。

汤口原属徽州地区歙县,是区乡政府所在地。

1983年12月1日撤消太平县成立县级黄山市,汤口乡划归县级黄山市管辖,1984年12月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

1987年成立地级黄山市后,隶属黄山市黄山区。

现汤口镇镇域面积129.35km2,辖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7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1.26万。

改革开放前,汤口是个以林茶为主的闭塞贫穷的山区小镇。

自1979年黄山对外开放以来,随着黄山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汤口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形成了“以大力发展旅游业为龙头,以加快村镇建设步伐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两翼”的经济发展战略,成为黄山区第一个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的乡镇,进入黄山市小康镇、九强镇行列,伴随经济实力的增强,基础设施有了较大发展。

旅游规划文本

旅游规划文本

天书峡景区方案设计第一章背景分析一、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6)《河道管理条例》;(7)《自然保护区条例》;(8)《安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9)《平利县旅游总体规划》;(10)《平利县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11)《平利县志》;(12)《陕西千家坪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3)《八仙天书峡景区开发项目建议书》。

二、区域旅游发展背景1.区位改善带来的契机平利县地处北纬31度37分至32度39分、东经109度至109度33分之间,地处秦岭与巴山交界的山脉腹地,东邻湖北竹溪县,南接重庆市城口县,西连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北靠陕西省安康市、汉宾区、旬阳县,居陕、渝、鄂三省交界处,属典型的省际边关县,交通条件曾经非常闭塞。

可进入性的不良现状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S207、S308两条省道横穿县境南北,安平二级路直通安康市,加之西安—安康、巫溪—安康、襄樊—安康等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将大大提升平利县的可进入性,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

2.大区域旅游背景从全国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天书峡景区面临着融入南北旅游大通道的绝佳契机。

这条贯穿中国中西部的南北旅游大通道,是指由内蒙古大草原—西安古城—安康—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天涯海角,这条南北旅游大通道涉及内蒙古、陕西、重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海南等8个省市区。

平利县天书峡景区,不仅位于陕西、重庆、湖北三省的交界处,还是西北、西南、华中三大区的交汇点,处于“西安—安康—女娲山—小三峡”省际旅游通道的中段,属国家“大三峡生态旅游圈”范围,同时位于“安康—平利—神龙架—武当山”游线上。

另外,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还联系着“‘西安—长江三峡—张家界’人文自然生态旅游线”和“‘南阳—襄樊—汉中—成都’历史文化旅游线”这两条国家级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纽带,它的开发建设对打通南北旅游通道、支撑中国旅游发展的宏观构架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旅游区总体规划

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来源:黄山风景区管委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1982年完成的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黄山历史上第一个全面的综合性规划,是当时历史条件和认识水平下的一个优秀的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对黄山其后近20年,尤其是进入世界遗产目录以前的保护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外对于世界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新的规划方法和技术的出现,以及2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黄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利用和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1982年的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黄山在进入世界遗产目录后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为加强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的科学性和连续性,统筹黄山资源保护、旅游发展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特制定《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

第二条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科学保护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具体遵循以下五条原则:科学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社区发展原则;公众教育与游客体验原则;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第三条规划期限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期限为2007年至2025年。

共分两期:近期:2007年至2010年;远期:2011年至2025年。

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四条规划范围本次修编的规划范围仍为1988年国务院批复的空间范围,面积共160.6 平方公里。

具体边界如下:新岭头起,沿山脊从青山岗直下石子源到寨西桥,从寨西经汤口—苦竹溪—山岔—乌泥关—北关桥—白亭—布水峰—槛窗峰—火龙尖—夫子峰—采石峰,从黄龙摆尾过河到二龙桥(这一段以东北坡山脚为界),再从二龙桥经芙蓉亭——小洋湖——大洋湖——竹溪——翠微寺(这一段以人行道为界),经翼然桥过青牛溪越官山岗,过“三道河”经贯顶山—石屋—小岭脚,穿过河流经外远屋—箬帽尖—来龙岗—罗丝亭至新岭头为止(此段以自然山脚、河流为界)。

准确边界见规划图纸第五条缓冲区范围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区范围包括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邻的五镇一场,即黄山区汤口镇、谭家桥镇、三口镇、耿城镇、焦村镇和洋湖林场,以上述五镇一场的行政边界为界,总面积约为490平方公里第六条性质黄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山岳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天然美景;是对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然栖息地;是黄山画派的发祥地,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资源与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公众开展适度的观光、文化和生态旅游的场所。

黄山风景区规划

黄山风景区规划

风景区规划管理
核心景区 北海、玉屏、云谷、温泉、松谷五个管理区(管理区相关内容见第一百四十二条 规划实施机构相关内容)的资源核心保护区(不包括集体林地)构成黄山风景名 胜区核心景区,面积48.56平方公里,约占黄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的30%,空间 分布见核心景区分布图。核心景区的管理措施与该类分区的管理措施等同,但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与其他区域同类分区相比较,具有优先权。
风景区规划管理
风景区规划管理
旅游服务设施结构规划图 2.出入口 规划总体布局上,开放黄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以南北方向 为主入口,形成南北贯通格局,开展观光游览。东西方向为辅助入口, 开展生态游览。具体出入口的设置上,根据现状,分为近期、远期两个 步骤设置。 3.旅游路线结构 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路线结构为南北观光游,东西生态游,云谷松谷 文化游,周边低山半日游。
风景区规划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保护和管理 地质地貌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包括岩石资源、土壤资源、地热资源、洞穴资源、冰川 遗迹资源、化石资源等六个方面的保护和管理。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 1. 生物资源包括受保护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所有本地物种。黄山风景名胜区本地 物种是指作为自然过程的结果,在黄山风景名胜区内正在生存或曾经存在的物种。 受保护的所有本地物种以五种生物形式存在——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 和动物,包括开花植物、蕨类植物、苔藓、地衣、藻类、霉菌、细菌、哺乳动物、 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无脊椎虫类、甲壳纲动物、显微植物和显微 动物。 2. 生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基本内容 (1)生物资源具体保护对象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特定的物种,主要包括珍稀 濒危动植物、黄山松、古树名木等;第二层次为普遍意义的物种和种群。 (2)通过持续的监测和科学研究活动,尽可能多的掌握生物资源的基本信息,包括 物种的丰富性、多样性、动态、分布、栖息地和行为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以及人类影响与生物资源之间的关系。 (3)将人类对动植物物种、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在未清 楚人类活动或人工设施的影响之前,对该生物资源尽可能地不加人为干扰。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2024年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黄山市,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胜地。

该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

本文将围绕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问题及策略。

二、黄山市旅游资源概况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等。

其中,黄山风景区作为黄山市的代表性景点,以其险峻的山峰、秀丽的云海和独特的石景而闻名于世。

此外,黄山市还有宏村、西递等古村落,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三、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近年来,黄山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然而,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景点开发过度,导致生态环境破坏;部分地区旅游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游客需求;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等。

四、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策略:1. 科学规划与合理开发黄山市应制定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各景点的发展定位和目标。

在开发过程中,要遵循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同时,要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景区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包括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设施建设,以及完善景区内的导游标识、安全设施等。

3.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将旅游业与农业、林业、文化等领域相结合,发展观光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等新型旅游产品。

通过产业融合,丰富旅游业态,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4. 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对景区内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和保护。

同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恢复生态平衡。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黄山风景区规划开发分析

黄山风景区规划开发分析

黄山风景区规划开发分析我国资源丰富,山岳风景区数量较多,但作为同质产品的山体景观整体建设水平良莠不齐,且许多山岳风景区规划模式单一,缺乏特色,因此进行山岳风景区规划特色分析非常必要。

对黄山在整体功能定位、规划特色进行分析,且在调查中发现它们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旨在同旨他山体风景区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黄山风景区规划开发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南北长约四十公里,东西宽约三十公里,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

黄山风景区集中了黄山山脉的主要山峰,以山体观光为主要吸引点,素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在我国名山游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一、黄山风景区规划现状黄山风景区的旅游主要集中在核心主峰的观光游览。

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黄山风景区旅游容量有限,在旺季已经出现了超载运营的现象;另一方面,旅游产品类型相对单一,难以吸引游客停留较长的时间。

实际上黄山山脉在风景区的外部仍然有很多高档次的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所以在供需两个方面的拉动下,黄山风景区外围在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的景点,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旅游产品的选择,增加游客在黄山停留的时间,丰富了黄山旅游形象。

为了达到规划的目标,通过政府积极推动作用,以黄山风景区为核心,配合小企业的支持,在统一的形象战略和分区规划中,,依靠经营管理的改革,逐步推进。

黄山风景区规划的目标定位为: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扩大规模,完善服务,打造国内一流的旅游区。

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规划开发:(1)规模定位。

大黄山旅游区游客接待规模到2015年翻一番,相当于再造一个黄山风景区,增加当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延长游客逗留时间。

(2)功能定位。

通过景点的差异开发和设施的完善,把大黄山旅游区建设成以黄山风景为核心吸引物,以自然和原生态为特色,集观光、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区。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第三章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目标与战略 .......................................................................... 15 1 黄山市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 .................................................................................. 15 2 黄山旅游发展的战略框架 ...................................................................................... 16
总文本导言23规划依据法规政策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2005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国务院1996年第205号令发布国务院2001年第334号令修改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国家旅游局2001年第16号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国务院1999年第263号令导游人员管理实施办法国家旅游局2001年第15号令旅游统计管理办法国家旅游局1998年第10号
I
目录
第六章 黄山市旅游产品发展规划 .................................................................................. 38 1 规划思路 .................................................................................................................. 38 2 观光旅游产品规划 .................................................................................................. 38 3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规划 .......................................................................................... 41 4 乡村旅游产品规划 .................................................................................................. 44 5 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 45 6 会议/商务旅游产品规划 ......................................................................................... 47 7 节庆旅游产品规划 .................................................................................................. 49 8 生态旅游产品规划 .................................................................................................. 51 9 红色旅游产品规划 .................................................................................................. 53 10 背包旅游产品规划 ................................................................................................ 54

黄山风景区规划重新修编

黄山风景区规划重新修编

中国旅游报/2004年/09月/22日/突出特色严格保护联动发展黄山风景区规划重新修编李远峰本报讯(安徽记者站李远峰)经过两年努力,黄山风景区规划修编工作已接近尾声。

日前,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副省长任海深、田唯谦、文海英、黄海嵩,省政府秘书长张俊以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黄山、池州、宣城三市负责同志在黄山市召开会议,主题之一就是研究黄山风景区规划修编问题,对修编文本进行最后审议。

上一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是由安徽省政府邀请清华大学编制的,1980年开始启动,1982年编制完成并开始实施。

在当时国家对风景名胜区管理还没有系统技术规定的情况下,清华大学编制完成的5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6是一个比较全面和较为优秀的风景区总体规划,对黄山20年来的保护、利用和管理起到了不可替代和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国内其它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也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但是,随着黄山进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目录,随着国内外对世界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随着新的规划方法和技术的出现,随着20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黄山风景名胜区在保护、利用和管理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新的一轮总体规划。

在这种背景下,安徽省政府决定对黄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重新修编。

2002年,黄山正式委托上一轮规划编制单位))))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展黄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本次规划修编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在认真回顾二十多年黄山保护、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注重与区域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突出黄山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的特色,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风景名胜资源,注重风景区和周围地区的联动发展,达到永续利用的规划目标。

并在规划过程中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保护与利用统筹原则、统筹社区发展原则、公众教育与游客体验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体现地方特色原则。

新一轮规划实施期限为2004年至2025年。

规划范围仍为1988年国务院批复的空间范围,面积共160.6平方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郎山风景区旅游形象策划和区域协作
作者 08级旅游管理 5班 080144461 曹强
提要:旅游地形象策划是当今旅游学界和旅游业界关心的一个现实课题。

本文对浙江江郎山这样一处地处偏僻但景观壮美的风景区实例,设计其旅游形象总体构思和实践行为。

关键词:江郎山丹霞地貌旅游地形象策划文脉
本文从景区战略发展的角度,用景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法来分析江郎山丹霞地貌旅游资源,对其进行旅游形象定位并对浙中“丹霞走廊”旅游区域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在我们之前学过的旅游策划学及景区旅游规划这两门课中,我们都有学过熟悉的SWOT分析法。

所谓景区旅游发展SWOT分析法,是指对旅游地内部分析和外部分析,其中内部分析包括旅游景区本身的优势(Strengths)与劣势(Weakness),外部分析包括该景区发展所面临的战略机会(Opportunities)以及所受到的威胁(Threats)。

1 从“企业形象策划”(CI)到“旅游地形象策划”(TDI)
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或企业形象设计和策划开始在国内的理论界和实业界引起重视,国内学者注意到企业形象设计在中国大地的广泛传播,为企业带来了巨大效益。

在此热潮的带动下,地区形象、旅游地形象或旅游企业形象策划的内容渐渐出现在一些地方旅游规则和旅游企业的发展战略之中。

总体构思是形象策划最高决策层最先展开的策划面,是旅游点形象的精神内涵、旅游产品的主题识别以及旅游点经营基本信条和管理策略;行为准则是通过旅游点的对外回馈、社会公益活动、旅游活动的参与组织、旅游服务的行为规范以及对内部员工的管理与教育、是旅游形象对总体构思的渗透和表达,以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

视觉形象是形象策划的各种识别符号,具有最具体的视觉效果、传播力量和感染力量。

这三部分的设计时序通常是先总体构思、后行为准则和视觉形象。

而在设计之前,往往首先研究本地的“文脉”和“受众”条件。

2 “文脉”基础分析
境外“形象策划”论者把旅游地的总体环境背景(包括自然和文化背景)统称为“文脉”,这一用词已被广泛接受。

江郎山位于浙闽赣三省交界处的浙江江山市境内,距江山市区25km,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享有“全国丹霞第一奇峰”之称。

山有三座石峰,拔地如笋,摩云插天。

“一线天”被勘定为全国之最,“郎峰天游”被誉为浙江最佳景点。

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图画、丹霞赤壁、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江郎山景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显分明。

冬无严寒、夏多凉风,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1650—2200mm,日照时数2063小时,无霜期253天左右,适宜旅游。

据粤北丹霞山、金鸡岭等丹霞地貌区的地壳上升速度,在一万年内上升0.6m至1.0m来看,江郎山的丹霞地貌大约已有1000万年左右的发育历史了。

三爿石是江郎山最引人注目的三座巨大的墙式石峰,突起于500m左右的山顶之上,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819.1m)、亚峰(737.4m)和灵峰(765.0m),郎峰与亚峰之间的峡谷称为大弄峡,亚峰与灵峰之间的峡谷称为小弄峡,又称一线天或一字天。

郎峰为三峰中最为高大的头一座石峰,几乎全为坚硬的紫红色砾岩所构成,岩壁岩性单一,缺少不同岩层的差别风化,因而较少形成洞穴。

在岩壁上只有局部较软的岩类,才因差别风化及崩塌作用形成局部洞穴。

亚峰是三爿石中间那一堵高耸陡直的大石墙,为国内罕见的丹霞险峰。

在亚峰南西际崖下的暗紫色火山角砾岩的岩壁上,可明显见到因减压作用形成的岩壁平行的多层平整块状剥落现象。

灵峰是三爿石西南缘的一堵石墙式的巨大岩峰,其贡南端上部因岩层差异风化,作数度凹凸,突兀奇特。

江郎山古名金纯山、须郎山、玉郎山。

江郎山风景区开发已有十多年,目前景区在基础、配套设施和景点开发等方面已初具规模,风景区等级已达到省级,并正在申报国家级。

3 受众基础分析
感受信息是信息传播时代旅游者的基本特点,“策划感受者(受众)”是对形象时代的旅游客源市场的新称呼。

江郎山景区面对的客源市场以国内旅游者为主,观光休闲为其主要出游目的,也有部分以寻求其他感受为目的。

由于拥有“神州丹霞第一峰”等独特丹霞地貌景观,对其感兴趣和有研究的国内外地理地质专家也是江郎山受众的一部分。

这些来自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由于各自信息拥有和传媒使用的差异,对江郎山旅游地形象的认知也大有差异。

旅游形象的策划,应以受众对目的地已有的认知形象基础为依据,才能使旅游形象的整体策划更加有效。

若把江郎山旅游者分为衢州市内、省内与省外三部分,对于衢州以外的省内旅游者来说,对江郎山的认知相对比较模糊,而对于省外旅游者而言,江郎山的知名度更小。

但是对于国内外地理地质专家来说,有“神州丹霞第一峰”之称的江郎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所以在此领域内,江郎山反倒有较高的知名度。

4 江郎山旅游形象策划初探
各地风景名胜区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光背景,传统的旅行、游览、观光等基本功能较突出,旅游功能不易差别化,但风景名胜区的“地方性”都比较强,因而旅游形象的策划和主题性宣传口号的设计可以充分依据各自“文脉”而大有异处。

江郎山旅游景区形象策划应尊地方性原则和品牌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指当地的景观、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权利关系、组织结构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地方独特性原则。

品牌性原则指在形象策划过程中,形象设计要指向特定的目标市场,设计能显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景区进行市场化运作,并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江郎山景区形象策划简述如下:
1 总体构思:“神州丹霞第一峰”
形象策划总体构思是整个旅游形象运作的原动力,可以被比作旅游地的“脑”。

江郎山的形象策划以“环保+研究+休闲”为思路准则。

环保与当前所提倡的生态旅游的精神相一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丹霞地貌”作为研究与学习的对象,突出其在地理学上的特殊价值。

21世纪是休闲的时代。

江郎山景区在原有景点建设的基础上应更加强调“休闲”色彩,进行适宜于休闲的概念营销,以吸引以休闲为目的的游人。

实现江郎山景区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共建旅游”是形象策划的另一观念准则。

江郎乡将致力于建设一个“旅游共同体”,实现开发商、地方和投资商三者共同受益。

企业以人才和信息为基础进行高质量运营,地方政府予以政策倾斜与宣传支持,进行招商引资,营造一种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同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配合和参与旅游业。

2 行为准则:创新与发展
行为准则是旅游形象策划的动态行为过程,常被比作为旅游地的“手”。

自古以来,即有“江郎八景”之说,三峰列汉,一蹬盘空、洞岩钟鼓、烟霞楼台、古寺春云、树杪飞泉、松梢挂月、山村暮雪。

目前要在此基础上恢复与创新八景。

江郎山另有七大奇观,即雾海彩虹、银河倒挂、龙口吐月、冰陵世界、仙霞披彩、三峰神光和风卷残叶。

这七景只有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才能观赏到,所以要建立一个24小时的实时观测站,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和发布气象预报,以利于游客观赏到这些奇观。

丹霞地貌是江郎山景区的最大特色,可建立一个丹霞地貌研究中心,收集与展示图片和实物资料,为专家提供了研究实证基础,同时也起到科普作用。

3 视觉形象
视觉形象是形象策划的连续符号系统,可比作旅游地的“脸”。

在视觉形象中,第一要设计景区徽标,要以三爿石作为景区标志性图案。

第二,在直接对旅游者产生视觉冲击力的地方例如户外旅游招牌、广告媒介、旅游商品品牌及包装、相关旅游企业的建筑外观、办公室装饰、旅游车辆、事务用品等方面统一形象。

第三要重视设计分工种景区工作人员的服装,以形成一定体系的服装视觉形象。

由上述分析可知,江郎山景区发展面临机会和威胁。

所谓威胁,是指孤立的江郎山面临较严重的区位和交通劣势;所谓机会,是指“丹霞地貌走廊”旅游区域综合优势,即同质景点的组合发展;另外,根据江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江郎山将与千岛湖联手,加入浙西黄金旅游线,利用周边省区的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结合现成的客源市场,发挥区域优势,实施“捆绑
战略”,促使双方旅行社加速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加入旅游热线和借助他山实施优势共享战略,江郎山必将真正成为中国丹霞胜景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陈传康,李蕾蕾. 风景旅游区和景点旅游形象之策划[A]. 区域旅游开发论文集.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8.
[2]黄进. 江郎山丹霞地貌基本特征及发育简史[M].《江郎山诗文集》.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