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

合集下载

2012年城乡人均收入中位数公布

2012年城乡人均收入中位数公布

2012年城乡⼈均收⼊中位数公布城乡⼈均收⼊中位数公布已有 19 次阅读2012-1-20 21:55 |个⼈分类:经济|系统分类:财经城乡⼈均收⼊中位数公布城镇近2万农村6194元2012年01⽉21⽇01:41北京晨报[微博]我国城镇居民⽉可⽀配收⼊中位数1593元⼈民币,农村居民⽉纯收⼊中位数516元(城镇居民6,9亿,农村居民6,6亿)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20⽇⾸次公布了我国城乡居民⼈均收⼊的中位数。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均可⽀配收⼊中位数为19118元,农村居民⼈均纯收⼊中位数为6194元。

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均可⽀配收⼊中位数⽐平均数低2692元,增速低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报告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最低⼯资标准、城镇居民基本养⽼⾦和离退休⾦,以及最低⽣活保障标准提⾼的影响,城镇低收⼊户收⼊增速较⾼;同时⾼收⼊户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所以中等收⼊户增速相对较慢。

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均纯收⼊中位数⽐平均数低783元,但增速⾼1.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报告分析指出,2011年⼤多数农村居民收⼊增速较快,但棉花、⼟⾖等部分农产品价格急跌也造成部分农户减收,甚⾄亏损,拉低了农村居民⼈均纯收⼊平均数的增长速度。

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数据,来⾃于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

■名词解释⼈均收⼊中位数国家统计局报告解释说,⼈均收⼊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被调查户按⼈均收⼊⽔平从低到⾼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被调查户的⼈均收⼊。

据中国⼈民⼤学财政⾦融学院教授岳希明介绍,收⼊平均数受⾼收⼊者和低收⼊者收⼊变化的影响较⼤,⽽收⼊中位数相对⽐较稳健,⼏乎不受⾼低两端收⼊变化的影响。

由于居民收⼊通常呈偏态分布,⼈均收⼊中位数⼀般都低于⼈均收⼊平均数。

“⾸次发布居民收⼊中位数,对于社会公众更好把握居民收⼊分布状态,判断收⼊变化情况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基础数据。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

2012中国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摘要:201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严峻的考验,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开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 2012年经济发展成就2012年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带领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坚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计划,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下滑的局面,实现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2012年的第一季度增长6.2%,第二季度增长7.9%,第三季度增长9.1%,第四季度增长10.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77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56958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长8.9%。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约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约8.7%,增速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八”任务。

工业生产逐季回升,实现利润由大幅下降转为增长。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增速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季度增长5.1%,第二季度增长9.1%,第三季度增长12.4%,第四季度增长18.0%。

分行业看,39个大类行业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9.7%、12.1%和15.5%。

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67%。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891亿元,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9%;集体企业增长10.2%;股份制企业增长13.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2%。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太原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市级财政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

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一季度经济报告

国家统计局2012年一季度经济报告

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2012年4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国民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继续保持适度较快增长。

初步测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79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922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1451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49622亿元,增长7.5%。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

一、粮食生产形势较好,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据全国7万多农户种植意向调查显示,2012年全国春播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作物保持增长态势,早稻播种面积将达到58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5万公顷,春播玉米面积将继续增加,棉花播种面积减少4%左右。

目前,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占86.9%。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227万吨,同比增长3.9%,其中猪肉产量1511万吨,增长4.0%。

生猪存栏45557万头,同比增长3.9%;生猪出栏19989万头,同比增长3.6%。

二、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6%。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集体企业增长9.7%,股份制企业增长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4%。

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0%,轻工业增长13.2%。

分行业看,41个大类行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同比增长。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16.9%,西部地区增长14.5%。

分产品看,一季度471种产品中有34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

其中,发电量增长7.1%,钢材增长6.5%,水泥增长7.3%,十种有色金属增长5.8%,汽车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轿车增长0.2%,乙烯下降0.9%。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统计

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三季度增长7.4%,四季度增长7.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从环比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0%。

附注:(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局从2011年4月份起对外公布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统计指标的经季节调整的环比数据。

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

修订结果及2012年四季度GDP环比数据、2012年12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2011年及2012年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2.2%、2.4%、2.3%、1.9%、1.5%、2.0%、2.1%、2.0%。

一、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8957万吨,比上年增加1836万吨,增长3.2%,连续九年增产。

其中,夏粮产量12995万吨,比上年增长2.8%;早稻产量3329万吨,增长1.6%;秋粮产量42633万吨,增长3.5%。

全年棉花产量684万吨,比上年增长3.8%;油料产量3476万吨,增长5.1%;糖料产量13493万吨,增长7.8%。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221万吨,比上年增长5.4%,其中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

生猪存栏47492万头,比上年增长1.6%;生猪出栏69628万头,比上年增长5.2%。

全年禽蛋产量2861万吨,比上年增长1.8%;牛奶3744万吨,增长2.3%。

2012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非国有控股固定资产投资额1241.47亿元,增长15.2%,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比重为75.6%。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当年施工项目4134个,增长4.1%;当年新开工项目2544个,增长8.2%;建成投产项目2199个,增长1.6%;新增固定资产878.2亿元。

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39项,列入考核的实施项目77项,年度计划投资总额129.9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总额131.75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目标101.39%。

嘉绍通道、钱江通道北接线、杭平申线航道改造等项目进展顺利,贯泾港水厂二期、何家桥线内河航道改造等工程基本建成。

全市深入实施城市交通通畅工程,新建改建城市道路55公里。

市区调整优化公交线路35条,新增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100个。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表3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七、交通和邮电2012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7863公里,增长1.4%,其中四级以上公路7730公里,增长2.0%。

各种运输方式(不包括铁路,下同)货物周转量224.55亿吨公里,下降0.6%,其中,公路86.17亿吨公里,增长6. 0%;全年旅客周转量(营业性车辆)36.5亿人公里,增长1.2%。

全年嘉兴港货物吞吐总量6003.9万吨,增长14.2%,其中,外贸货物呑吐量734.6万吨,增长23.6%,集装箱75.1万标箱,增长45.9%。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2.55亿元,增长6.5%。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63亿元,增长6.1%;电信业务总量78. 92亿元,增长6.5%。

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55.89万户,比上年末下降4.8%。

移动电话用户544.82万户,增长5.9%。

固定互联网用户112.37万户,增长17.8%。

注:图中公路通车里程含通村公路,四级以上公路含准四级公路。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2012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71.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7.73亿元,增长13.8%。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落——2012年一季度陕西民生调查报告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市场物价涨幅逐步回落——2012年一季度陕西民生调查报告
城 乡居 民收入 稳步增 长 市场 物价涨 幅逐步 回落
21 0 一季 度 陕西 民生调 查报 告 2年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 总队
今年一季度 , 陕西国民经济发展稳 中求进 , 科学
布局 , 起步 良好 。 省委省政府一 系列具有针对性 、 瞄
准 陛的惠 民政 策措 施 得 力 , 有 力 , 提 高城 乡 居 执行 为 民生 活 水 平奠 定 了 良好 的 基础 。全省 城 乡 居 民收 入
现 金 收 入 的 比重 达 到 4 . 对 农 民增 收 的贡 献 率 达 到 5 .%; 增加等因素影 响 , 1 %, 7 3 7 居民消费价格 总水平 同比上涨 3 %, 比上 . 环 9 工 资 性 收 入 与 经 营 性 收入 的 占 比差 距 进 一 步 缩 小 。 民工 调 查 涨 04 涨 幅呈 现 扩大 之 势 。 农 .%,

政策给力。 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
( ) 资政 策促 动 城 镇居 民可 支 配收入 增 长 一 增

季度 , 陕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7 6 9元( 全国 6 9 存款利率不断提升 , 76 理财产品推 陈出新 , 较好 的调动了居民理财
元 )同 比净增 7 7元 , , 9 名义增长 1 . 增 幅较去年 同期提 高 意识和意愿。 63 %,
比增长 28 从事第二产业 现金收入 3 元 , . %; 3 同比增长 2 .%; 度 , 5 9 受气温持续偏低及连 阴雨较多 、 成品油涨价 、 流通运输成本 从事第三产业 现金收入 2 5 , 3 元 同比增长 1.%。 6 3 第三产业现金 增加等因素影响 , 加之去年湖北 、 湖南等长江中下游遭受干旱 , 收入 占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比重同比上升 23 .个百分点 。

统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统计学模拟题及答案

1.第6题设产品供给量与产品价格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为-0.75,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

A.高度正相关B.高度负相关C.中度正相关D.中度负相关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2.第7题下列哪个图形适合描述顺序数据()。

A.直方图B.茎叶图C.累积频数分布图D.箱线图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3.第8题通过调查或观测所收集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B.试验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4.第13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减少,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答案:B标准答案:B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5.第14题在相关分析中,若变最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随之增加,则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不确定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6.第15题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个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这里的“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金额”是()A.分类变量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D.离散变量答案:C标准答案:C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7.第16题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用于描述其变化趋势的图形通常是()。

A.条形图B.直方图C.箱线图D.线图答案:D标准答案:D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8.第17题消费价格指数反映了()。

A.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B.城乡居民购买生活消费品价格的变动趋势C.城乡居民购买服务项目价格的变动趋势D.城乡商品零售价格的变动趋势答案:A标准答案:A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9.第1题已知变量x和y的5组观察值,从而计算得:∑x=24,∑y=33,∑xy=153,计算x与y的相关系数,∑y2=82∑x2=55答案:-0.273标准答案:-0.273您的答案:题目分数:3.0此题得分:0.010.第5题某班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 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的极差是()。

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

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

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
国家统计局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5%,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收入与消费关系摘要:居民收入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消费是宏观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

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有助于解决经济体中因为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累积下的一些矛盾,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健康稳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农村可支配收入消费恩格尔系数一、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1.1影响收入因素: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工资收入的最基本的因素。

从支出的角度计算GDP:GDP=全国总消费+全国总投资+政府支出之和+净出口从该公式我们可以简单的推理出,GDP的上升必然要求有较高的全国总消费,而消费的来源最大的就是居民的工资收入。

GDP的构成包含了大量的居民工资收入的成分,GDP与工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工资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重要指标。

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

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分配率越高,劳动者享受到的国民收入的成果就高。

3、消费者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

1.2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

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

2012年全国主要经济数据统计

2012年全国主要经济数据统计


12.10
0.17
(千分点)
人口死亡率(‰)


7.15
0.01
(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4.95
0.16
(千分点)
城镇人口


71182
2103
(万人)
乡村人口


64222
-1434
(万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52.57
1.30
(百分点)
全国就业人员


76704
284
(万人)

20.9
(四季度)

16.8
活羊

4.4
(四季度)

7.8
家禽

4.9
(四季度)

3.8
禽蛋

4.5
(四季度)

0.5
渔业产品

4.1
(四季度)

6.2
十四、居民收入和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917
10.7
工资性收入


3448
16.3
家庭经营纯收入


3533
9.7
第一产业生产经营收入
-0.5
(百分点)
出口交货值(亿元)
9928
11.0
106759
7.1
四、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亿元)


364835
20.6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验教训作家狄更斯曾经这样描写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狄更斯的哲言也正可以用来描述改革开放的中国。

从好的方面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有上层的决心、全民的支持,也因为遵循了解放思想、循序渐进、先试点后推广的路线和策略,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保持了长期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给社会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多元的文化、初创的法治;给人民带来了言论自由、迁徙自由以及初步的信仰自由;如今,宪政民主、权力分立制衡、独立监督、新闻自由、公民社会、民众问责、行政公开、阳光财产、民主财政、人权及公民权力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从坏的方面来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没有战略,没有理论,没有精心设计,没有失误矫正机制,除了经济之外也不主动学习发达国家的其他东西,所谓“不争论”、“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放任制度化的特权、腐败与道德堕落;尽管也反腐败,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但都是治标不治本,鲜有从制度出发解决问题的,有关方面也从来没提出过反特权。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执政理念不断丰富和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正因为如此快速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教训。

70多年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在我国,唯一真正值得宝贵的,是自然资源和人民大众。

”用这句话来来理解当前的中国也是恰如其分的。

在过去3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如果说我们有什么真正没做好的,就是在自然资源、环境和劳动群众的权利和福利方面,索取的过多,给予的太少。

首先是环境污染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环境代价太大,资源过度消耗,为了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提高,不惜破坏人民的生存基础和生态环境。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题模拟题185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题模拟题185

2019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资料分析(185)2.1.2013年1-9月,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量最多的地区是A.苏南地区B.苏中地区C.苏北地区D.沿海地区2.2.2013年1-9月,苏中、苏北工业用电占江苏省工业用电总量的比重同比分别A.提高、提高B.提高、降低C.降低、提高D.降低、降低2.3.2013年1-9月,江苏省沿海地区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是A.4.8%B.8.7%C.8.9%D.11.2%2.4.A.V1≤V2≤V3B.V2≤V1≤V3C.V1≤V3≤V2D.V3≤V2≤V12.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2012年1-9月,苏中地区总值不足苏南地区的三分之一(2)2013年1-9月,江苏沿海地区工业用电器同比增量大于苏北地区(3)2013年1-9月,苏南、苏中、苏北的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和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均有所增长A.0个B.1个C.2个D.3个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各题。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称,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

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长21.9%。

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加289元,增长12.9%;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加110元,增长24.4%。

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

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

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

收成好、价格高是农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统计
国家统计局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2.5%,经营净收入增长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