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分析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高等教育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存在的困境和问题。
本文将就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困境和可能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困境分析1. 缺少平台支持在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会发现缺少了与企业合作的平台和渠道。
这样导致了学生与企业联系的机会减少,实践培养的效果不够理想。
而且,民办高校的资金和资源相对有限,更加凸显了这一问题的困难。
2. 实践环节不足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民办高校中,很多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机会。
这可能是因为学校资源有限,难以提供相关的实践环境和条件。
企业也可能因为一些原因而不愿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3. 师资力量不足在民办高校中,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位和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难以吸引到优秀的教师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4. 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在民办高校中,由于校企合作缺乏,很多教学内容与实际社会和企业需求脱节。
这造成了学生在校内学到的知识难以实际应用,影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民办高校应以校企合作为重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渠道和平台建设。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中,提升实践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组织实践类项目、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提高待遇、举办教育培训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
学校还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增加他们对实际工作的了解,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
与企业合作,了解真实的岗位要求和岗位技能,将这些实际需求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更符合实际岗位需求的综合能力。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成为了高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方式。
通过产学研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吸纳企业需求,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企业可以借助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解决技术难题,提升自身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还面临着不少困境,比如合作深度不够、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有必要分析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合作深度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还停留在表面层面,缺乏深度合作。
双方合作主要集中在学生实习、企业捐赠、科研项目洽谈等方面,缺乏深度融合和持续性发展。
这使得合作成果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良性循环。
二、成果转化困难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难度较大。
一方面,高职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和渠道;企业在接纳和应用科研成果时也面临各种困难和阻力。
这就导致了科研成果多停留在论文发表的层面,而无法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
三、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往往滞后于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难以融入企业实际工作。
这就给产学研合作带来了实质性的问题,使得合作成果难以得到实际应用和发挥。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的困境,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一、建立深度合作机制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需要建立起更加深度的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这需要双方在合作模式、经费分配、学生实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与协调,确保合作项目具有长期持续的性质,为合作双方带来更大的实际利益。
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等形式,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二、加强科研成果转化高职院校应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培养本土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要想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必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本科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需要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困境1. 产学研之间合作机制不够完善地方本科院校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通常缺乏完善的合作机制,导致产学研之间信息不畅通,资源共享不充分。
企业需要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往往与学校的教学科研任务脱节,难以有效对接。
2. 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水平和实际需求不匹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技术培训上存在滞后和脱节的现象,他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产业需求不相匹配,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薪资水平低。
3. 缺乏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地方本科院校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资金匮乏和政策扶持不力的问题。
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学校很难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也无法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培训和实践机会。
4. 学校管理体制和机制不灵活地方本科院校在接触产业界时,由于学校自身管理体制和机制的不灵活,往往难以有效地吸引和留住产业界的优秀人才,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解决策略1. 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地方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健全的合作体系和平台,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可以通过成立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建立合作基地等形式,推动合作机制的完善。
2. 创新教学模式,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地方本科院校要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实践教学和产学研合作,使教师和学生的培训水平更加贴近产业需求。
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培训师资、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3. 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一、动力分析1.市场需求的推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培养人才成为一种共同选择。
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而企业也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更好地获取适用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资源共享的优势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可以有效地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更好地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而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合作,吸纳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双方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不仅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企业在校园中参与人才培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和潜力,从而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招聘基础。
学生参与企业实习或项目实践,也能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要求,提前适应企业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二、障碍分析1.合作机制不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机制,包括合作协议、双方责任分工、师资力量合作等。
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并不完善,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合作,缺乏深度和内涵。
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和分工,容易导致双方合作效果不明显,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信息不对称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学校和企业往往难以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导致双方对培养目标、要求和进度存在误解。
这种信息不对称影响了双方合作的默契度和效果,也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3.认识偏差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认识偏差是一个障碍。
学校对企业需求的认识和了解不足,往往设定的培养目标和模式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
高职院校不仅是培养教育人才的场所,更是与企业产业融合的一片沃土。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推进教育和产业的相互衔接,促进学生的就业,提高专业人才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但是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困境,需要进行探讨和思考。
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困境1.合作资源不足大部分高职院校位于中小城市,缺乏优质的产业资源,与企业合作的项目比较单一,难以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资源。
2.双方需求不匹配一方面,高职院校会因为自身经营和办学的需要而寻求与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企业寻求合作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开展实践教学、创新研发等科技合作。
但是在实际的合作中,可能会出现因为双方需求不匹配而导致合作无法顺利实现的情况。
3.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缺乏对效果的科学的评估机制,难以衡量这种合作对学生和企业的贡献。
也就无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优化合作策略。
4.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不同,企业追求效益、经济利润,而学校追求教学、培养人才。
因此,两者的目标和理念可能存在差异,在合作中难以达成一致。
二、对策1.构建多元化的合作资源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合作资源。
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引入大型企业,也可以通过校友会等方式,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建立产业联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就业机会。
同时,也需要加强内部资源整合,发挥学校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豪华的就业平台。
2.高职院校需求适应企业需求高职院校需要了解更多企业的需求和动态;更多地通过对企业经济模式和商业文化等全面的了解,才能找到匹配的合作项目。
同时,学校应鼓励教师参与到项目开发中,健全科学的合作机制,使得合作双方能够公平互利,共同获得利益。
3.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反映合作的价值。
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合作与融合,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然而,尽管产教融合在理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但在实践中却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产教融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理念冲突与利益分配问题1.1 学校与企业理念冲突学校注重学术研究、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而企业注重实践能力、应用技能和经济效益。
这种理念冲突导致了学校与企业在目标、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差异。
1.2 利益分配不均产教融合中,学校提供人才培养资源,而企业提供实践机会和经济支持。
然而,在利益分配上存在不均衡现象。
一些知名大学更倾向于与大型企业合作,而小型企业往往难以得到相应资源支持。
解决方案:建立产教融合的共同理念,学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期望,共同制定合作目标和评价标准。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问题2.1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传统教学为主,重视理论知识传授。
这种单一模式难以满足企业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
2.2 教学方法滞后产教融合要求教师具备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能够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缺乏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解决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招聘教师时要注重其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三、信息不对称与沟通交流问题3.1 信息不对称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学校往往缺乏对企业需求的了解,而企业也缺乏对学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了解。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合作的困难。
3.2 沟通交流不畅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问题,沟通交流往往受阻。
这导致双方无法有效地合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解决方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合作不深入、项目缺乏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不灵活、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以及利益不对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沟通与合作深度,建立长期规划,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监督评估机制并促进双方利益均衡。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实现高职产学研合作的双赢局面,推动合作项目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 问题, 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 企业合作, 合作项目, 长期规划, 人才培养, 产学研合作, 监督评估, 利益对等, 沟通,合作深度, 人才培养模式, 产业需求, 合作共赢.1. 引言1.1 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推动产学研合作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合作不深入的情况。
一些合作项目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的沟通和合作,无法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
合作项目缺乏长期规划。
有些合作项目缺乏长远眼光和规划,导致项目无法持续发展,产出效果有限。
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灵活。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固化,无法及时调整和适应产业的变化和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与市场不对接。
产学研合作机制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合作项目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调整,影响合作效果。
合作双方利益不对等也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一些合作项目中,企业的利益被忽视,导致合作双方的目标和需求不一致,难以实现合作共赢。
高职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需要引起重视和解决。
只有加强双方沟通和合作深度,建立长期规划,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有效监督评估机制,促进合作双方利益均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2. 正文2.1 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不深入双方缺乏深度的合作意识和理念,高校更多的是将合作当做一种外部资源争取的手段,而企业则将合作仅仅看作是提供实习生或项目合作的途径,缺乏深入的合作关系建立。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摘要】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展开分析。
在首先介绍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以及该领域的研究背景。
在分析了校企合作的动力和障碍,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现实案例分析和政策与机制支持进行了论证。
在展望了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 动力, 障碍, 人才培养模式, 现实案例分析, 政策与机制支持, 未来发展, 建议, 展望1. 引言1.1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校企合作可以使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对接。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不足。
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和成本。
企业在校园中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职场,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职业环境。
企业的参与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开展科研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企业也可以向学校提供反馈信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1.2 研究背景尽管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具有诸多优势和潜力,但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障碍。
学校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管理体制和目标导向,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导致合作效果不佳;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摘要】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践中存在一些困境。
本文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发现,产学研合作缺乏长期规划、专业技术水平不匹配,以及项目落地困难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境,提出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等对策。
最后指出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展望,强调了高职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与潜力,为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困境、对策、重要性、发展趋势、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方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持。
产学研合作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的升级,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例如缺乏长期规划、专业技术水平不匹配、项目落地困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了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和成果。
有必要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探讨困境和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困境及对策,通过对现状分析和对策提出,旨在提高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深入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后续对策提出提供依据。
2. 探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面临的困境,重点关注合作缺乏长期规划、专业技术水平不匹配、项目落地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3. 提出针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困境的对策,包括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加强实践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政府支持和引导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也成为了当前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影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产学研合作的困境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以期推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1. 人才流动不畅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人才流动问题一直是制约合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方面,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难以顺利融入企业实际工作,企业难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这种人才流动不畅的现象导致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难以持续发展。
2. 信息不对称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合作的深入发展。
学校和企业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渠道,不了解对方的需求和资源,导致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合作模式和方向。
3. 资金对接不畅在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资金对接也是一个重要的困境。
学校和企业之间在项目合作、科研合作等方面往往由于资金对接问题而导致合作的困难。
学校和企业合作项目的资金分配也往往存在争议和矛盾,限制了合作项目的推进。
二、产学研合作困境的原因分析1. 制度体制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在制度体制上存在不少问题。
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和企业的运营管理体制存在不小差异,导致了合作中的一些管理问题和矛盾。
政策法规对于产学研合作也存在不少限制和不足,制约了合作的发展。
2. 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制约产学研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和工作经验的培养,导致了学生毕业后难以顺利融入企业工作。
3. 缺乏专业能力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专业能力的交流也是制约合作发展的原因之一。
学校和企业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能力有所不足,难以为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对策1. 完善制度体制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首先需要完善制度体制,为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困境与对策一、困境分析1. 学校与企业合作不深入目前,一些民办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还比较表面,缺乏深入合作的机制和制度。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不畅,导致合作项目的实施效果不理想。
学校只是简单地将学生派往企业实习,而企业也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工作机会,缺乏系统化的培养计划和资源共享机制。
2. 实践基地匮乏部分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资源有限,无法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基地。
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多样性不足,无法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实践需求。
学生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理论学习,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得其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 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课程一些民办高校开设的实践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符,缺乏针对性和前瞻性。
学生在企业实习或参与实践项目时,往往发现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有较大的差距,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机会、技术指导和实践项目,学校则提供学生培训和学术支持。
只有深入合作,才能真正实现校企协同培养的目标。
2. 建立完善的实践基地民办高校应该尽力扩大实践基地的建设规模,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和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实践机会。
应鼓励企业开展企业定制培训,针对性地开设实践课程,满足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
3. 推进实践课程改革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行业和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引进企业专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到校任教,或共同组织教学实验,从而更好地将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
民办高校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过程中,要在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探索,不断改进,建立起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的困境与对策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是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
然而,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存在很多困境,如协同机制不畅、产学研资源不均衡、合作成果不理想等。
针对这些困境,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对策。
一、建立健全协同机制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在开展合作之前就要明确任务、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规划资源。
高职院校和企业要建立协同机制,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积极选择产学研合作项目和模式,树立合作意识,推动合作事项落实,促进双方协作。
二、加强产学研的资源整合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均不同,要实现产学研三方合作,需要充分整合资源。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园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相结合,形成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拓宽产学研协同的平台和渠道。
同时,还应通过组建技术服务团队、设立科技费用查询提供机会与条件,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资源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
三、增强合作成果的市场导向性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应该具有市场导向性,以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强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推广和转移。
通过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加强与企业间的互动沟通与合作,根据市场需求,重点深入整合重难点技术,提升产学研合作成果的转化效率。
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在专业知识、实践操作、团队协作、项目经验等方面强化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产学研能力。
优化课程设置,增设产学研实践课、实习课,结合企业需求,促进学生与企业的接轨。
同时,要建立导师制,形成导师-学生-企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四方交流机制,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产学研技术水平。
总之,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是一个长期而必须坚持不懈的过程。
要从协同机制、资源整合、成果导向、学生培养四个方面入手,加强产学研合作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共同推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类拔萃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若楠(河南省商务中等职业学校,河南郑州450011)摘要: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案中,不乏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包括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规划的政策和管理方法不成熟;有些院校方面的能力不强以至于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大部分企业趋利避害,不愿意在院校学生方面承担风险,所以企 业方面没有动力;关于企业和院校的合作,市场也没有形成成熟的体制,面对各种突发的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
对于以上这些 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对策来解决。
因为校企合作对于我们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解决这个问题不 仅需要企业和院校的全力支持与合作,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推行以及发布法律来使校企合作更加的合理化。
关键词:教育;交企合作;政府政策引言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各种问题,急需对其进行创新和改革,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种方式。
校企合作可以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使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加规范,发展更加迅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政府为了应对校企合作中突发的问题而制定出来的,它将政府与校企完美地结合起来,通过政府的各项规定与校企合作中突发的各种问题对接起来,从而解决好各项问题。
一、职业教育中出现的各项问题(一) 政府颁布的各项政策与建立的管理机制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相符在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本身就落后,不管是国家级法律还是省级的规定,以至于校企合作的机制不成熟,无法完整地开展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当前政府开始大力改革,制定出更多的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与规定,综合不良后果,加强企业与院校之间的联系,加深合作,建立长远关系。
校企合作中关于针对性的问题是严重的,由于校企合作中没有针对性的问题,导致许多的企业与院校无法对钩,企业的技术性岗位无人,而公众化的岗位许多人争,以至于资源的浪费。
所以,政府制定相应的规定是急需的。
企业人才培养困境分析报告
企业人才培养困境分析报告引言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目前许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本报告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企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教育体系短板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一些短板。
首先是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未来企业需要的人才需求不太匹配,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
其次,教育过程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关经验,不具备快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解决方案:推动教育体系改革,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使教学能更贴近企业需求。
2. 跨学科能力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化。
很多企业需要具备跨学科能力的人才,但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设置较为单一,学生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其他领域的了解和了解。
解决方案:完善学科交叉设置,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索。
此外,学校可以引入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在学术研究方面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
3. 知识更新速度快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企业人才的知识更新需求也随之增加。
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快速知识更新的需求。
解决方案:引入终身学习理念,鼓励员工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
企业应设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供技能培训、知识更新等相关资源,帮助员工与市场同步发展。
4. 人才流失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面临人才流失问题。
当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投入大量资源后,却因为竞争对手的挖角而导致有经验的员工离职,进一步造成了企业人才持续补充的困境。
解决方案:加强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资福利和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吸引人才留在企业内部。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与企业的紧密型产学合作是其办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产学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的人才;而企业则可以借助学校的资源和人才,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将讨论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
一、产学合作中的问题1. 大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实际的产学合作项目中,一些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对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合作项目的认识不足,缺乏实践经验和能力,以及对合作项目的重要性和实用性缺乏认识等原因导致的。
2. 企业需求与学校教学脱节在一些产学合作项目中,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运用所学知识,企业在项目合作中无法得到满意的成果。
3. 学校和企业沟通不畅由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和企业在沟通和合作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有时候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够顺畅,导致合作项目进展缓慢,甚至失败。
4. 产学合作项目成果评价不够科学产学合作项目的成果评价是一项关键的工作,但是目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成果评价不够客观和科学。
二、对策研究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训,提升学生对产学合作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参与合作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在制定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时,应当更加注重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度,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校和企业在进行产学合作项目时,应当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和合作机制,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交流和合作,确保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是当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与路径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与路径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教育相互融合,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产业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高职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与路径展开讨论。
一、问题1.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高职校企合作机制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缺乏规范和制度约束,合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在一些合作项目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明确,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导致合作项目难以推进。
2.合作资金难以落实资金是促进高职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合作中,经费的划拨和使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企业对合作项目投入资金不足,导致合作项目无法顺利进行;一些高职院校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不合理之处,导致资金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3.合作过程中的权益分配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高职校和企业之间的权益分配问题成为制约合作的重要因素。
一些企业对于高职院校在合作项目中所提供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缺乏相应的认可,而高职校在合作中对企业提出的技术支持和产业培训要求不够积极响应,导致双方在权益分配方面难以达成一致。
4.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存在所谓“脱钩”问题,即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滞后,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企业需求的变化和更新较快,高职院校难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用工需求。
二、路径1.建立合作机制与制度为解决合作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高职院校与企业应共同建立合作机制与制度,从而确立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合作机制可以明确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和责任分工,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合作项目的管理与监督,推动合作项目的落实。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困境及解决路径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哎呀,听起来挺高大上的,但一谈起发展中的困境,真是让人有点头疼。
想象一下,学校和企业原本是个天作之合,互相帮助,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但是,现实往往是“月有阴晴圆缺”,两者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却没那么顺畅。
企业希望学生具备的技能,学校根本没法及时更新教材,老师们在课堂上讲的和实际工作中用到的简直是南辕北辙,这种情况就让人感觉“干着急”!校企合作还常常面临资金的问题。
企业投入不够,学校的教学条件自然就受到了限制。
想要搞些实践活动,没钱就像“无米之炊”,根本无从下手。
学生们想在实习中获取更多的经验,结果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让他们的实践能力大打折扣。
你想想,毕业了进了职场,却连基础的技能都不够,怎么能立足啊?再说了,有些企业对学生的态度也挺让人无奈。
心想,既然合作了,大家都是一家人,应该互相支持。
但有些企业只想“捡个便宜”,让学生帮忙跑腿,根本没时间给他们传授真正的技能,结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就像个“打杂的小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回到学校也只能懵懂地问:“我这实习到底有什么意义呀?”解决这些困境到底有什么好办法呢?学校得主动出击,更新课程设置,保持与时俱进。
找些企业合作,随时了解市场的变化,确保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对上号”。
教师的培训也不可忽视,给老师们提供一些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更有底气去教学生。
这样一来,学生们自然就能学到真本事。
企业也得意识到,培养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长远的投资。
与其一味想从学生身上“榨油”,不如把他们培养成可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优秀人才。
企业可以设立一些奖学金,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优秀,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成长。
这样一来,学校和企业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相成就。
校企合作还可以通过一些项目来增强互动。
比如,组织一些职业规划讲座、企业开放日,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紧密型产学合作成为推动产学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产学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项目虽然众多,但是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一定的不足。
产学合作的重点仍然集中在一些传统行业,对于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相对薄弱。
在深度上,合作项目的技术含量还不够高,难以引领产业发展。
2. 产学合作的需要和供给不匹配在一些高职院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一些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高校培养的专业中并不受重视,导致人才供给不足。
一些高校培养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受欢迎,供给过剩。
3. 产学合作的机制不够完善在一些高职院校中,产学合作的机制比较僵化,无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
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约束性条款过多,难以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合作项目的研发力度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参与产学合作项目的研发工作,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和研发水平。
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申报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提高产学合作项目的层次和深度。
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需要的技能要求纳入到教学大纲中,确保人才与需求的匹配度。
建立健全的实习实训机制,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产学合作项目中去。
3. 完善合作机制鼓励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灵活性较高的产学合作协议,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项目需求进行合作模式的调整和优化。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产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 提高合作交流的频率高职院校和企业应加强沟通与交流,不仅仅在合作项目中,还应该加强双方的管理和技术交流。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分析【摘要】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本文旨在分析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
在动力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弥补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培养具备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学校和企业间合作机制不够顺畅,资源共享不够充分,双方目标和利益不够统一等。
未来发展方向应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优化资源整合,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质量。
【关键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动力、障碍、引言、正文、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未来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校企协同培养人才是一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更好地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逐渐受到重视。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和企业开始尝试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不可否认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够完善、资源分配不均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度不高等。
有必要对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及障碍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能更好地推动这一新兴模式在人才培养领域的发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动力与障碍,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发展。
通过对各方面因素的分析和总结,找出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合作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通过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希望能够促进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创新和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校企合作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分析胡海青朱家德=摘要>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
现有研究由于没有抓住企业利益考量的具体机制而解释力有限。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问题的实质是人才资源的供给问题,而人才资源具有消费上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因此,产学合作培养人才内在地存在企业集体行动困境问题,而这才是企业动力不足的真正逻辑,破解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集体行动困境才能真正解决企业动力谜题。
本文整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两种理论视角,构建了企业决策的制度分析框架。
利用此框架分析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问题,可以识别出影响企业行动决策的因素有外生性的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和内生性的企业社会责任。
我国现行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中成本分担与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以及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总体低下,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深陷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集体行动困境而参与动力不足。
为了破解这一困境,提高企业参与动力,国家有必要积极和合适地介入;引入利益机制对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制度进行再设计;努力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产学合作集体行动制度分析经济理性社会责任=收稿日期>2010年10月=作者简介>胡海青、朱家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一、背景与问题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0启动会,/卓越计划0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0。
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学合作是通过指令性计划完成的;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很多企业视参与高校人才培养为负担;[1]20世纪末以来,随着行业部门不再直接办学,企业支持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的意愿和责任进一步下降。
[2]因此,新形势下我国现行产学合作制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增强企业参与动力,提高企业的参与意愿。
有关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研究始于1992年[3],随后许多学者均对产学合作的动力问题进行了探索,归纳起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探索宏观政治经济背景对校企合作动力的影响[4],第二方面是从利益分析的视角探讨产学合作动力问题,认为要解决产学合作的动力不足问题,要关注各参与主体的利益[5][6][7][8][9],如产业界的需求[10]、成本收益[11]等。
宏观背景视角对重视和关注外部环境对产学合作动力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利益分析视角虽然抓住了产学合作动力分析的核心,却没有抓住企业利益考量的具体作用机制。
因此,现有宏观背景视角和微观利益视角研究的解释力都有限,如都不能解释在同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下企业参与订单式人才培养与接受大学生实习的动力为什么存在差异。
可以说,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动力不足问题在实践和理论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既然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产品是人才(学生),产学合作培养人才问题也就转化为人才的提供问题。
经济学家(如Ost rom)认为,从产品的基本特征出发进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产品的提供问题。
产品或服务具有双重的消费属性维度: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排他性与非排他性。
根据这两个维度,产品或服务可以分成四种:纯公共产品、私人产品、俱乐部产品、公共池塘资源(the com mon-poo l resourses,CPRs)。
从消费的竞争性方面来看,人才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雇佣组织之间的对抗性);从消费的排他性方面来看,人才消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非排他性。
因此,人才具有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属性,属于公共池塘资源(CPRs)。
这样,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问题就可以重新界定为公共池塘资源(即人才资源)的提供问题。
人才消费的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企业在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决策中,首要的考量是自己培养的人才是被自己还是被其他企业雇佣或占用,企业利益博弈的首要对象是同业竞争者。
因此,同行业者是否积极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或搭便车才是影响企业参与动力的最主要因素,也就是说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才是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基本逻辑。
破解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才能真正解决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参与动力问题。
这也是本研究将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行动决策的制度模型[12]1996年,豪尔和泰勒将新制度主义划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三个大的流派。
[13]许多学者分析和比较了这三大制度理论的异同,特别是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间的异同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理论间是不可能兼容的。
但近年来,通过对各种分析途径的实际成果的不断跟踪,发现在表面上不可兼容的三大制度流派实际上是可以相互交流、补充和整合的。
在社会学制度主义者看来,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规范和标准化的实践模式型塑着行动者的行动,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强调,在行动者偏好的基础上,规则和结构型塑着行动者的行动。
因此,理性选择把制度视为一种型塑行动者行为的激励结构,而社会学视角解释了无意识认知过程对行为的指导作用,并且这种基于非正式规范的认知指引可能与正式的激励结构不一致。
因此,这两种理论视角都强调制度在行动者决策中的因果作用)))忽视行动者决策的制度背景,行动者的决策就不可能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说明,并将制度视为指导行动者行动选择的机制。
这些机制可以是正式的规则与结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规范与价值观。
因此,理性选择与社会学制度主义两种理论视角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主要强调外生因素对行动者行动的影响,而后者重视内生因素对行动者行动的影响。
为了理解和解释行动者的行动,既要关注外生因素的影响,也应该考虑内生因素的影响,通过整合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两种理论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行动者的行动选择。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基本假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个体是政治过程的核心行动者,个体展开理性行动的目标是个人效用最大化;第二,制度是型塑个体行为的规则集合体;第三,个体对于制度(约束或激励)能够作出理性的反应,并且大多数个体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制度作出反应。
[14]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最大贡献在于强调策略性行为对行动结果的决定性作用,采用算计途径来解释制度对行为的影响。
具体来说,首先假定某一行动者的行为是受策略性算计所驱使。
其次,行动者的这种策略性算计受到制度的深刻影响。
制度通过确立行动规则来影响替代方案的范围和顺序,或者提供有关行动者的信息等,从而引导行动者作出某种算计,并带来某种社会结果。
美国政治经济学家Ost rom所开发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模型(IAD)对模型化制度与策略性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框架。
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核心概念是行动舞台。
行动舞台是个体间相互作用、解决问题、相互支配或斗争的社会空间,可以作为自变量/用来分析、预测和解释制度安排下的行为0[15]。
行动舞台包括行动情境和行动者。
行动情境界定了影响行动者行动的外生因素,这些外生因素由关键制度和关联制度构成,而行动者的模型是经济人模型,即行动者是有限理性和追求净收益最大化的。
因此,行动舞台的结构界定了行动者的行为模式或博弈结构。
社会学制度主义出现的时间大约为20世纪70年代,是从社会学和组织理论发展起来的。
社会学制度主义有三大特征[16],一是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来界定制度。
他们所界定的制度,不仅包括正式规则、程序、规范,而且还包括为人的行动提供/意义框架0的象征系统、认知模式和道德模板等。
二是对制度与个体的行动有独特的理解。
在制度影响个体的行动方面,社会学制度主义有规范版本和认知版本。
规范版本认为,个体在特定制度下的社会化过程内化了与角色相联的制度规范,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被认为是影响着行为的。
认知版本认为,制度通过提供行为所必不可少的认知模版、范畴和模式来影响行为。
两种版本的共同点是都强调规范、价值观和认知模式等内生因素对行动者行为的影响。
三是强调行动者或组织决策的合法性导向或社会适应逻辑。
在社会学制度主义者看来,行动者或组织之所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会选择某一制度或实践模式,并不在于其提高了行动者或组织的目的)))手段效率或净收益,而是因为其提高了行动者或组织的社会合法性。
因此,对规范、价值观和认知模式等内生因素的关注,使得社会学制度主义可以解释用外生因素无法解释的行为结果,如组织同形、反技术理性等。
结合制度分析与发展理论和社会学制度理论的相关思想,可以建构一个既包含外生因素也包括内生因素的概念框架(如图1),用以分析和理解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的集体行动困境出现的原因,并为寻找破解之道提供启发。
图1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决策的制度模型[17]三、理论解释: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集体行动困境(一)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与企业的策略空间。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的集体行动可以模型化为企业间的利益博弈,通过分析企业间自愿采取(合作,合作)策略的条件,可以更好地理解影响企业参与动力的利益机制。
然后分析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政策与制度是如何通过影响企业间的利益博弈而使企业陷入集体行动困境的。
1.产学合作培养人才中企业博弈模型。
我们假设企业是经济人,决策的主要考量是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
为简化分析,可以把全体企业分成两类,一方是自己,A;另一方是其他企业,合称为B 。
通过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发现企业跟学校合作的主要利益考量是人才收益)))人才留在自己企业所带来的收益,P 。
企业跟学校合作培养人才肯定得付出成本,即培养成本,T 。
企业招聘人才也是有成本的,即招聘成本,R 。
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可以相应地节省招聘成本R,并且全体企业参与合作的程度越高,企业招聘人才越容易,则R 越低。
A 跟学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有一定比例会被B 雇佣,这一比例就是A 的人才流失率,B 。
如果企业A 和B 都积极参与跟高校合作培养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整体人才的质量,获得人才收益P,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招聘成本R 。
相反,如果大家都不参与合作培养人才,则损失人才收益P,并且增加了人才招聘的难度,即增加招聘成本R,但可以节省培养成本T 。
如果一方合作,则人才收益一部分P(1-B )自己享受,同时可以节省部分招聘成本(1-B )R,而承担全部的培养成本T ,而另一方则可以享受一部分人才收益B P ,并且节省部分招聘成本B R 和不用承担任何培养成本T 。
因此,可得到如下博弈收益矩阵(表1)。
表1 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企业博弈矩阵B合作背叛A合作P+R-T ,P+R-T P(1-B )+(1-B )R-T ,B P+B R+T 背叛B P+B R+T,P(1-B )+(1-B )R-TT -R,T-R利用上述收益矩阵可以分析影响A 和B 参与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意愿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