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教案(1)(精品)

合集下载

五年级《草原》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草原》教案(精选3篇)

五年级《草原》教案(精选3篇)五年级《草原》教案【篇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主旨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但对于生长在北方小城镇的孩子来说,草原即是遥远的,又是陌生的,因此如何应用信息化教学资源,使学生感受到草原风光美、人情美,是上好本课的关键。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

3、感受*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4、背诵1、2自然段。

重点难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

)[运用情景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草原中,使他们对草原有个初步的认识,知道草原是辽阔美丽的,而且具有民族特色,这种初步的认知可以使很多的同学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也有利于进入*的情景之中。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5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培养学生美的情感。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

2、体会句中含意,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谈一谈如何记住本课生字。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解答。

二、再读课文,理清线索1、小组讨论。

2、小结板书: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结合下列词句,体会自然之美:⑴那里的天……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⑵在天底下……而并不茫茫。

⑶羊群……大白花。

⑷那些小丘……轻轻流入云际。

2、找出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四、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课文的写作线索并且板书。

二、学习第二部分1、哪几句写了草原的宽阔。

2、找比喻句,说一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三、课文是怎样写内蒙古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情美)1、学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生回答师板书:汽车前面引路欢迎远客许多人来看客人握住手亲切相见奶茶、酒奶豆腐、肉热情款待唱歌联欢话别;跳舞四、体会句子的含义“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活斜阳。

”1、讨论。

2、学生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五、学生分角色表演欢迎远客,盛情款待,联欢话别的场面六、作业抄写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草原草原美景汽车前面引路欢迎远客许多人来看客人汽车前面引路欢迎远客许多人来看客人握住手亲切相见奶茶、酒奶豆腐、肉热情款待唱歌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的教学设计2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和体会草原的景及人的美。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课件。

草原(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草原(第1课时)人教新课标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思考:我鼓励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思考草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草原对他们的启示。通过写作,学生们能够进一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案例中,我通过播放草原歌曲和展示草原图片等方式,成功地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这种情景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我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我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教学策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还使他们在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让他们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和个性发展,给予及时的鼓励和指导。
4.家长沟通: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2.小组交流:学生们分组讨论,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交流和合作。他们通过讨论,深入理解了课文中的情感和主题。
3.分享成果: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通过分享和交流,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
(四)总结归纳
1.梳理内容:我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们明确课文的中心和主题。我提问:“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ຫໍສະໝຸດ 么?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草原》(共5篇)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草原》(共5篇)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草原》(共5篇)第一篇: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草原》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1课《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激发学生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

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

【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

2.有关美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1.谈话导入:教师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搜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留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草原风光。

2.过渡:今天,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略草原美丽、迷人的风光。

二、学生自学生字、新词三、检查自学情况1.教师出示下面生字、新词:“渲染、勾勒、迂回、鄂温克、天涯”,先正音、正形、再讲词义。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

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湿润形象,使它分出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引申为文学创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行动、心理描写来突出形象的一种手法。

勾勒:是绘画时用线条勾出的轮廓。

迂回:弯弯曲曲,来来回回地环绕。

迂,曲曲折折绕弯;回,旋转、环绕。

鄂温克: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

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感悟课文描绘的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掌握课文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
3.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激发学生对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人教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生字词,如“草长莺飞”、“波澜壮阔”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历史文化;
3.能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复述课文,表达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4.学会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价,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提出问题,如:“课文中,作者为什么说‘草原是人类的摇篮’?请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2.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汇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入话题:教师以谈话方式引导学生分享对草原的了解和向往,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了解?在你们的印象中,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草原”二字。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美丽。
(二)过程与方法
1.预习课文,培养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质教案精选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质教案精选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草原》,具体内容为第一章节“草原的呼唤”。

课文详细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通过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人文景观,学会用优美的词语描绘草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提高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学会通过观察、想象、表达来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的理解与运用;描绘草原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旨,感受草原的美丽风光,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解析生字、新词,指导朗读。

(2)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主旨。

(3)讲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学习描绘草原的写作方法。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草原的美。

(2)小组合作,讨论草原的特点,用词语卡片展示。

(3)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词语描绘草原,进行课堂展示。

5. 随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仿写一篇描绘草原的短文。

(2)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其他描绘草原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绘草原。

2. 答案:(1)略。

(2)示例:草原辽阔无垠,天空湛蓝深远,羊群悠闲地漫步,牧民热情好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风光。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草原》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草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优美句子,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把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读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草原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提问:“请你们小组内讨论,分享自己最喜欢的课文部分,并说明理由。”
2.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互相学习。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修辞手法。
(四)课堂练习
1.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或创作。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请同学们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草原或其他景色的文字。”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展示草原的美丽风光,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导入环节,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色,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重视词语教学,打牢基础:结合课文,对生僻词语进行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采用词语卡片、小组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词语,提高学习效果。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草原》这篇课文充满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色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兴趣,但对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结构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此外,学生在这个阶段,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发展,对于文章深层含义的把握和主旨思想的提炼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图片是哪里吗?它们有什么特点?”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去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难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三、学生分析:农村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在狭窄的空间里看惯了山清水秀的家乡风景,几乎没有人见过真正的草原是什么样子,但是通过学过的诗歌《敕勒川》以及一些有关草原的歌曲对草原有初步的了解,并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阅读能力,有较强的求知欲,愿意主动去探索新事物。

四、教学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主题编写的开篇课文。

但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作者通过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课文语言优美,适合美美的朗读;适合在不断的朗读、探索中去感受草原的美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而感情的直接抒发在课文的末尾一句,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的难点之一。

五、教学媒体与资源的选择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百度笔画笔顺软件具体化生字的书写训练;利用PPT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知识进行图片阐释;利用视频让学生去了解草原;利用歌曲去营造氛围,增强感情。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能够描述草原的美景和作者的感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

通过讨论交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教学难点:对草原美景的描绘和作者感悟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草原的美景。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草原的印象。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教师逐个解释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学生跟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4.课文解析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你觉得草原的美景有哪些特点?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6.写作练习教师给出写作题目:“我的草原之旅”。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写作练习。

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完成写作练习。

四、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完成写作练习:“我的草原之旅”。

3.家长签字确认,监督孩子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景,理解课文内容。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教师逐个解释,帮助学生掌握词义。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较好,但仍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在朗读环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文中不同角色的情感。

生字词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词。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教学设计
2.难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从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分析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点,采用以下策略:
(1)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课文中的生僻词汇、成语,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课堂上,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对《草原》这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成语、俗语,如“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语境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
2.技能方面: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文本的鉴赏能力,学会从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方面分析文章,提高写作水平。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词汇、成语,并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讲解、总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的难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5)课堂实践:设计相关写作练习,让学生在模仿课文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写作;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难点。然后,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此外,我还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课后复习和巩固。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大自然,学会欣赏和热爱自然之美。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优秀教学设计(精品)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草原》优秀教学设计(精品)草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认识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

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带着想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有层次的朗读,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2.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出示课题:草原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与实践阅历相结合,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调动学生研究的热情。

今天我们将在___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说说作者___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自然景色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

(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三、分层朗读,感悟美景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自己有感情地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细细品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案草原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3、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课文中新词的意思,摘录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1、出示课题:草原。

介绍作者老舍。

回忆曾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

2、说说你印象中的草原。

学生可以有个各种不同的描述,语言表述要流畅,还可以说说怎么会获得这样的印象。

二、初读课文,感知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说说老舍笔下的草原是怎么样的?从哪里看出来的?同时朗读相关的句段。

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初读课文后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可能会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让学生主要的和次要的,引导学生达成这样的共识:(1)课文中的草原是美丽的。

(2)课文中的草原是热情的。

朗读相关的句段时,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和课文的语言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要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感受草原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草原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有关的句子。

2、课堂交流,随机指导。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理解草原的“绿”。

◇说说“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意思。

◇闭上眼睛想象“一碧千里”的草原,想象“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说说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出示草原风光图片,看看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想象草原上羊群奔跑的样子,理解“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精选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精选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的阅读理解,对草原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进行感知和了解。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重点解析作者的观察角度和描绘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赏析,提高学生的景物描写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喜欢的句子和理由。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讲解,如比喻、拟人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对草原风光进行仿写练习。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 难点:景物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自然风光。

(2)谈谈你对草原的印象,以及本节课的收获。

2. 答案示例:(1)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如同无数金子在闪耀。

(2)草原给我留下了广阔、美丽的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掌握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了景物描写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精选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精选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草原》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与解析、文章主题思想探讨、修辞手法分析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文章主题思想的提炼,修辞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让学生自读课文,提醒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然后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朗读并组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探讨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举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草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生字词:若干3. 文章主题思想: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草原美景。

(2)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述你心中的草原。

作业答案:(1)示例:蓝天下,一片广阔的草原,羊群如云朵般悠闲地飘荡。

(2)示例:草原如一位慈祥的母亲,抚育着她的孩子们,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8篇)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8篇)

《草原》课文优秀教案(8篇)《草原》课文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爱地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感受内蒙古草原地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地团结互助难点:利用课文的描述体会“蒙汗情深”教学预备:同学:收集有关草原的风光、文字资料;其他表现民族团结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老师:有关草原的歌曲,蒙古民族风情录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播放蒙古族歌曲《好看的草原我的家》,将同学引入草原高远宽阔的境界2.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川秀丽、风光独特,今日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会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好看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边叙述边播放蒙古族风情录像)3.学唱歌曲《好看的草原我的家》二、初读课文关于草原,你认识多少,能将你收集的资料与大家沟通一下吗?(同学沟通资料)三、精读课文1.读完课文,草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觉?2.既然是美景,那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好看的大草原吧,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组成参观团,参观完了再汇报。

参观目标是:(多媒体打出)3.老师引领:要完成参观目标,先怎么办?4.小组汇报同学用各种方式表述对课文的理解谈体会,汇报感受的美(读、唱)5.重点引领6.同学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陈巴尔虎旗草原美,可更美的是我们蒙汗一家的情意。

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读书上网查阅有关民族团结互助的资料《草原》课文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好看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忱好客,体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深厚情意,培育喜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利用引领同学自主读书,专心感受和体会草原的好看景色和蒙古族人民的热忱好客。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依据空间位置、事情进展、思想感情三条叙述的特征。

课前预备收集有关草原的文字资料、图片、歌曲等。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精选5篇语文教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五年级语文草原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陈”等9个生字。

会写“草原、线条、柔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自己的感受。

背诵第1自然段。

3.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准备: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蒙语演唱)。

2.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的图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你去过草原吗?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或你所了解到的赞美草原的诗句、歌曲等。

2.播放歌曲《天堂》,将学生带入草原高远、辽阔的草原。

教师相机出示相关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3.导入新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就是对茫茫大草原的赞美!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领略那儿美丽的风光,感受那儿独特的民族风情,体会蒙古族人的热情好客。

(板书:1.草原)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小丘(qiū)渲染(xuàn)迂回(yū)蒙古包(měng)襟飘带舞(jīn)鄂温克(è)(2)指导易混淆的字。

“襟”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衤”,与衣服有关,表示衣服胸前的部分。

“涩”是左右结构,右边下面是“止”,不能写成“上”。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原》一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领略草原风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草原风光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字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草原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分析课文结构,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重点、难点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5. 实践活动:学生扮演课文角色,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7.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课文中的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草原》2. 结构:总分总3. 重点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久立四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写一段描述草原风光的文字。

答案示例:蓝蓝的天空,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翠色欲流,让人心旷神怡。

微风拂过,襟飘带舞,草地上散落着五彩斑斓的野花,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2. 拓展作业:收集有关草原的诗歌、故事,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草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风貌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草原的生态环境及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学会通过描绘、对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草原的认知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3)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难点:描绘草原风貌及特点,学会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1. 课件:草原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道具:草原模型、草原动植物标本等。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草原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草原的美景。

(2)邀请学生分享预习过程中了解到的草原知识。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老师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气息。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3)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草原风貌及特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1)老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草原。

(2)对比草原和家乡的景色,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草原的短文。

3. 调查周围环境,了解草原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草原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草原的美丽和辽阔。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草原的认识和感受。

3. 读写结合: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草原的理解和情感。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精选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草原》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的结构和描写方法;通过对草原风光的描绘,了解我国北方草原的自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难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描写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草原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激发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描绘的草原景色,分析文章结构和描写方法。

(2)讲解生字词,重点讲解“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等词语。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一段描写,让学生仿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文字。

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一碧千里”造句。

6.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草原的美丽?如何将这些描写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草原》2. 结构:总分总3. 描写方法:景物描写、抒情描写4. 生字词:碧绿、一碧千里、翠色欲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仿写一段描绘自然景色的文字。

2. 答案(1)略(2)例文:清晨,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湖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宛如一位娇羞的少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草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词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字词,会认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结合词语的学习,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3.通过读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

过程与方法:
1. 揣摩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学会按照这种方式描写景物。

2.能正确读写“渲染、勾勒、一碧千里、回味、襟飘带舞、拘束、羞涩”等词语。

3.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学以致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意,激发学生对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教学素材:
1.草原图片。

2.有关草原的民歌。

3.老舍先生的生平简介。

4.蒙古族人的生活习俗简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课前交流: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引出在新疆草原上拍的一张照片,谈谈你所知道的草原。

看到草原的心情怎样?,课件出示图片)
1.教师导言:刚才我们看到了新疆的草原。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美丽的风景。

(出示课题并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认识作者。

(出示课件)
 二、初读感知。

1.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并自由欣赏课文。

(出示课件并播放音乐)
2.学生自由朗读。

3.学习生字、正音。

(出示朗读课件)
4.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究竟写了哪些内容?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两个)风光美、人情美。

三、领略草原风光美 
1.这段文字非常优美,读着读着,让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

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哪一处景写得最美,划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指名汇报,相机板书。

(以下各句,可以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相机调整)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抓住“一碧千里”一词,引导学生想象、感悟。

(2)“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愉快的心情。

(3)羊群一会上了小丘,一会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妙处.并让学生具实际再造比喻句。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也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引导学生体会拟人句的妙处。

同时让学生说出你曾欣赏过或写的优美的拟人句。

(5)“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 抓住重点词“翠色欲流”,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辽阔碧绿。

(课件出示以上五句)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拿起书来,再读一遍课文,再感受一次草原那无限美丽的景色!让我们把它们永远记在脑海中!(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感悟草原人情美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部分都讲述了哪些内容,可分为几个场景?
2.全班交流。

教师适时引导,并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远方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3.第一场景——远方迎客。

学生朗读本段,边读边划句子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2)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课件出示语句)
3.第二场景——亲切相见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2)说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主客见面时那真挚的感情的?
(3)重点体会句子: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课件出示语句)
(从“总是”和两个“再”字中,都能体会到主客双方的感情热烈、深厚。


5.第三场景──热情款待。

(1)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你体会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如:进了蒙古包,好客的主人倒上了奶茶,摆上了奶豆腐,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课件出示语段)
(2)指名学生朗读本段,其余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6.第四场景──联欢话别。

(1)继续运用前边的方法学习。

(2)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课件出示语句)
(设计意图:这部分主要通过四个场景让我们感受蒙古族的热情好客,同时感受我们中华大家庭各民族团结和睦)
三、读写结合。

1.总结写法。

师:作者先写了草原的天空:天空明朗、可爱、空气清鲜,使人心情舒畅;然后写天底下的草原一碧千里,这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又写了远处的小丘柔美,翠色欲流,近处的羊群似花,牛羊静立不动,这是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

这就是方位顺序。

你们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灵活运用这样的顺序,或者从近到远,从下到上,都可以。

2.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再好好读一读。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好,不但领略了优美的内蒙古风光,还体会了各民族间的情谊,这都是因为草原美丽的景色和热情感染了大家。

内蒙古草原不但景美,人的心灵更美!让我们把这种美带入到生活中,让祖国各地都盛开美丽的团结之花。

五、板书设计(出示课件)
草原
景美人美
空气清新远方迎客
天空明朗亲切相见
风景优美热情款待
线条轻柔联欢话别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课后反思: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本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营造一个民主、宽松、
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

我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产生富有个性的阅读体会,这样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

达到语言积累,体验表达方法的教学目标。

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语句,除运用修辞手法重点掌握四字词语,并通过五个场景让学生真正领略我们家园的美和各民族间的情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