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酶与ATP
2015届《三维设计》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课件:1.3.1酶和ATP
化学本质
蛋白质
作用场所
只在细胞内起催化 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 作用 变 性失活 酶具有调节、催化等
正确理解 低温只抑制酶的活性,不 会使酶变性失活;高温使
温度影响
酶变性失活
酶只起催化作用
作用
多种功能
来源
有的可来源于食物等 酶只在生物体内合成
2.易混淆实验试剂的选择
(1)在验证酶专一性实验中,若反应物选择淀粉和蔗糖, 酶溶液为淀粉酶,则适宜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反应物是否被分 解,不能选用碘液,因为碘液无法检测蔗糖是否被分解。
(2)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若选取淀粉和 淀粉酶,则不宜选用斐林试剂,因为斐林试剂需加热,而 温度是自变量。
[针对练习]
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
第一讲
酶和ATP
知识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和特性
超链接
1.填写酶的本质和作用
[动漫演示更形象 见课件光盘]
化学本质 绝大多数是 蛋白质 ______
合成原料 合成场所 来源 氨基酸 _________ 核糖体 ________
少数是_____ RNA
核糖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 主要是细胞核(真核生物)
2.判断下列有关ATP叙述的正误。 (1)1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
(2013· 广州模拟T3A)( ×) (2)线粒体内膜上不能合成ATP (2012· 北京卷T1A)( ×)
(3)无氧条件下, 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 ATP 的唯一来源 (2008· 广东卷 T4A)( × )
(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 一种氨基酸。
(5)抗体: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酶和ATP知识总结
酶和ATP知识总结第一篇:酶和ATP知识总结《细胞与能量、酶》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ATP的分子结构与高能磷酸键1.ATP是腺苷三磷酸(或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2.1分子的ATP是由一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叫腺苷,A代表的是腺苷。
3.ATP的结构简式:A—P~P~ P4.连接两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多,称为高能磷酸键。
ATP被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
知识点2:ATP与ADP相互转化1.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很容易水解,水解时形成ADP,释放1个磷酸基团,同时释放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利用,如用于肌肉收缩、神经细胞的活动以及细胞中的许多其他活动。
2.ATP在细胞中也易于再生。
ADP接受能量与一个Pi结合转化成ATP。
对于动物和人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内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ADP转化成ATP时所需要的能量,除了来自呼吸作用中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能量外,还来自光合作用。
水解酶3.ATP能量合成酶ATP与ADP可相互转化,但反应是不可逆的,反应式中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酶的类型也不同知识点3:ATP是直接能源物质1.ATP是细胞中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的纽带,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是直接的能源物质。
知识点4: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代谢是活细胞内所有生物化学反应的总和。
知识点6:酶的概念、来源、化学本质及在细胞物质代谢中的作用1.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来源:活细胞产生3.化学本质: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少数为RNA4.作用:生物催化剂知识点7 :酶的特性1.高效性:一般地说,酶的催化效率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
3、作用条件温和:温度、pH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1)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
生化第4章学习酶
5、80年代初发现了具有催化功能的RNA——核酶(ribozyme),这一
V、异构酶:催化 各种异构体之间的互变。
A
B
常见的有消旋和变旋、醛酮异构、顺反异构和变位酶类。
异构酶按照异构化的类型不同,分为 6 个亚类。命名时分别在底 物名称的后面加上异构酶(isomerase)、消旋酶(racemase)、 变位酶(mutase)、表异构酶(epimerase)、顺反异构酶(cistrans-isomerase)等。
几何异构 专一性
相对专一性:可作用于一类或一些结构很相似的底物。
O 酯酶:R—C—O—R′ + H2O
RCOO- +R O′H + H+
CH2OH
α-葡萄糖 苷酶
5 OH
OH
O 1O R +H2O
OH
绝对专一性:只能作用于某一底物。
第一章 酶学通论
1、酶的催化性质 2、酶的化学本质 3、酶的分类命名 4、酶的专一性 5、酶的活力与分离纯化
概述-酶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人们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公元前12世纪周朝,人们酿酒,制作饴糖和酱。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2.1 酶的化学组成
化
①经酸碱水解终产物是aa
学
②能被蛋白酶水解而失活
本
③酶可变性失活
质 是
④酶是两性电解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河南省九师联盟商开大联考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艾弗里等人为了弄清转化因子的本质,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如下图是他们所做的一组实验。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三的结果,可说明转化因子就是DNAB.检测实验结果发现,实验二的培养皿中只存在一种菌落C.比较实验二和实验三的结果,可看出蛋白酶没有催化作用D.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还无法确定转化因子的本质2.如图表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d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如果g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f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D.d/a×100%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有关人群中的遗传病调查以及优生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应选取某单基因遗传病的患者家系进行调查,以判断其遗传方式B.应随机取样进行发病率调查,但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C.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是指调查中该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D.常见的优生措施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和进行产前诊断等4.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地区,人们为了保护鹿而大量捕杀鹿的天敌--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狼从鹿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鹿和狼之间的信息传递对鹿不利,使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C.若消灭了狼,可使鹿的种群数量按照J型曲线持续增长D.大量捕杀狼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改变5.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番茄汁和胡萝卜汁是检测还原糖是否存在的良好材料B.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的原因是此处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多而大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时,需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D.由于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层呈现绿色,所以可以用它作材料观察质壁分离现象6.已知某品系油菜种子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
【状元360】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基础课件:1.3.2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2.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和利用。 (1)反应式: A—P~P~P 酶 A—P~P+Pi+能量 酶
(2)特点:在正常生活细胞中,这种转化时刻不停地发生并 且处于动态平衡中。
(3)ATP 的利用。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 ATP 直接提供 能量的,ATP 是生物体内能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是细胞内 的能量“货币”,各种形式的能量转换都是以 ATP 为中心环节 的。生物体内由于有各种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同时又有细胞中 生物膜系统的存在,因此,ATP 中的能量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 各种形式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如下图)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1)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①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 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 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 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 一个最大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也几乎不再 改变。 ②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不变且理想的条件下,酶促反应 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考点一
酶的化学本质
1.酶的催化作用的实验结论。 (1)酶具有高效性。 (2)酶的作用:通过降低活化能,使生物化学反应尽快达到 平衡点,并使细胞代谢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2.酶与一般催化剂的比较。 (1)共同点:在起催化作用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保 持不变;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只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 而缩短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2)不同点: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酶比无机催 化剂高效;酶具专一性;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易受温度和 pH 影响,容易变性失活。 (3)生物体内酶的特点主要有: ①高效性:即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非常高; ②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的化学反应; ③多样性:即生物体内酶的种类是非常多的,酶的多样性 和专一性是统一的。
细胞能量代谢的货币——ATP详解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目录
复合体Ⅱ功能是将电子从琥珀酸传递到泛醌
❖ 复合体Ⅱ是三羧酸循环中的琥珀酸脱氢酶, 又称琥珀酸-泛醌还原酶。
❖ 电子传递:琥珀酸→FAD→几种Fe-S→CoQ ❖ 复合体Ⅱ没有H+泵的功能。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目录
复合体Ⅱ的电子传递
目录
8.1.1 呼吸链
8.1.1.1 呼吸链的概念
❖ 代谢物脱下的氢和电子经过一系列酶和辅酶所组成 的传递体系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 逐步释放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该过程与 细胞呼吸有关,又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 在呼吸链中,酶和辅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 膜上,其中传递氢的酶或辅酶称之为递氢体,传递 电子的酶或辅酶称之为电子传递体。所以呼吸链又 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fer chain)。
❖ P/O比值是分析线粒体功能的重要参数。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目录
线粒体离体实验可测得底物的P/O比值 ❖ 通过测定离体线粒体内物质氧化时的P/O比值,
可以大体推测出偶联部位及ATP的生成数。
清华版教材《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件
目录
电子传递时自由能变化确定偶联部位
酶分子的修饰
• 每分子胰凝乳蛋白酶与11分子右旋糖酐结合,酶活力 达到原有酶活力的5.1倍
15
• 聚乙二醇是线性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 溶性,在体内无毒性、无残留、无免疫原性,并 可消除酶的抗原性,使其末端活化后可以与酶产 生交联,因而,它被广泛用于酶的修饰。
• 另一类添加物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时,其表面区域内排除了水分子,因而增加了相互作 用力,其稳定性也就增加了。
14
共价修饰
• 用可溶性大分子,如聚乙二醇、右旋糖苷、肝素等, 通过共价键连接于酶分子的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
• 例如:用聚乙二醇修饰超氧物歧化酶 ,不仅可以降 低或消除酶的抗原性,而且提高了抗蛋白酶的能力, 延长了酶在体内的半衰期从而提高了酶药效。
21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的过程
a. 酶的分离纯化:首先将欲进行修饰的酶经分离纯化,除 去杂质,获得具有一定纯度的酶液。
b. 除去原有的金属离子:在纯化的酶液中加入一定量金属 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使酶分子中的金 属离子与EDTA等形成螯合物。通过透析、超滤、分子筛 层析等方法,将EDTA-金属螯合物从酶液中除去。此时酶 往往成为无活性状态。
Fe—SOD中的Fe被Mn取代后,酶的稳定性和抑 制作用发生显著改变:Mn-SOD对H2O2稳定性显 著增加.而对NaN3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
24
第二节 酶侧链基团的修饰
酶化学修饰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酶的稳定 性和消除作为外源物质在体内的抗原性。 要达到这些目的,在修饰原理、修饰剂和 反应条件的选择以及对酶学性质的了解等 方面,都必须有足够的了解。
3
各种心肌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
据WHO的标准,心肌梗死的诊断必须具备下列三项中的两项:胸痛或不适的临床表现、连续的心电图演变、心肌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其中以血清生化标志最为敏感和最为特异,对症状模糊、心电图改变不典型的病例要多依靠血清生化标志协助诊断。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总称,一般有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心肌损伤或者坏死后这些酶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ST分布很广,几乎全身各个组织都有。
但是各器官和组织的含量有很大区别含量最多的是心机和肝脏,约为正常血清酶活性的7000~8000倍,其次是肾脏和骨骼肌,约为正常血清酶活性的5000倍。
红细胞中的AST较血清高15倍,因此用于诊断的血液标本应避免溶血。
急性心肌梗死50~96%患者于发病后8~12h开始出现AST活性升高,24~48h内血清AST活性达到峰值,常为正常值的2~20倍,高活性维持3~5d后恢复正常,故对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由于AST存在于许多组织和器官内,故其特异性不高,在心肌梗死以外的一些疾病,如肺梗死、心包炎、心动过速、充血性心力衰竭、原发性肝胆疾病、骨骼肌疾病、外科手术和心脏转复术,以及传染病和口服避孕药后,AST均升高。
由此表明,AST的特异性较差。
谷丙转氨酶(ALT)ALT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中,肝细胞为最多,整个肝脏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正常时,只有少量释放入血中,血清中其酶的活性即可明显升高。
血清ALT活性增高①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肝癌、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胆管炎等。
②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肝淤血和脑出血等。
③药物和毒物:氯丙嗪、异菸肼、奎宁、水扬酸制剂及乙醇、铅、汞、四氯化碳或有同磷等引起ALT活性增高。
同时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AST,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因心肌内ALT活性低,在急性心肌梗死时ALT升高不明显活不升高,AST/ALT>1。
细胞增殖、活化、杀伤检测方法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细胞增殖、活化、杀伤检测方法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细胞增殖、活化和杀伤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细胞行为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
在许多领域,如医学、生物工程和药物研发等,准确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化和杀伤情况至关重要。
细胞增殖是指细胞数量的增加过程,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都会发生。
了解细胞增殖速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细胞生长的规律,还可以评估某些疾病如癌症的发展程度。
因此,开发可靠且准确测量细胞增殖的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细胞活化是指刺激后细胞内代谢水平的提高。
对于一些需要评估生物材料耐受性或测试新药剂对细胞外治疗效果时,准确测定细胞是否被有效激活至关重要。
细胞杀伤是通过某种方式使得部分或全部细胞死亡。
在免疫学、毒理学等领域中,准确检测细胞杀伤效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药物或其他物质对细胞的影响程度。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化和杀伤情况。
本文的目的是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并概述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涉及的主题和目的;接下来将分别详细介绍细胞增殖、活化和杀伤检测方法;最后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全面而清晰的概述,使读者能够了解不同的细胞增殖、活化和杀伤检测方法。
通过详细讨论每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其优缺点,读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目标和实验条件的最佳技术。
此外,本文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促进该领域更深入且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发展。
2. 细胞增殖检测方法细胞增殖是指细胞通过分裂和繁殖产生新的细胞的过程。
在许多研究领域,如药物筛选、癌症治疗和组织工程等,准确评估细胞增殖能力至关重要。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细胞增殖检测方法。
2.1 细胞计数法细胞计数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常用的一种细胞增殖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并手动计数已经增殖的细胞数量来评估细胞的增长情况。
1.3.1酶与ATP
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酶与ATP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A.①④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和体外发挥作用。
酶在体内可以更新。
酶具有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的作用。
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
【答案】A2.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中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 ④主动运输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③②【解析】【答案】A3.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解析】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没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有酶催化所需的能量。
【答案】B4.(2012福建四地联考,9)下列有关酶特性的实验设计中,最科学、严谨的一项是()【解析】A项,缺少与其他催化剂的对照,无法得出酶具有高效性;B项,使用碘液检验不正确;C项,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的对照组,分别测定酶的活性。
【答案】D5.ATP是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通货”。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 ②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 的主要场所 ③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④洋葱表皮细胞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蓝藻是原核细胞,无线粒体;1个ATP分子是由1个腺苷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洋葱表皮细胞无叶绿体;ATP的元素组成是C、H、O、N、P。
【答案】B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ATP可以水解,为细胞提供能量,实际上是指ATP分子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的水解B.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C.在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D.主动运输、肌肉收缩、大脑思考的直接能源物质都是ATP【解析】在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能量除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还可来自光能。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
微生物的代谢与调控吴俊康 220130450(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摘要:本文叙述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微生物代谢的自我调节和人工调控以及微生物代谢和调控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包括吸能代谢和放能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密不可分,往往生命体在物质代谢的同时伴随着能量代谢;同时本文所叙述的微生物的代谢调节过程包括细胞内酶水平的自我调节和人工调控。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并通过外界的人工调控获得特定的代谢产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因此,研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是微生物工农业应用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关键词:微生物;代谢;调节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metabolism of microorganisms is discussed,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microbial metabolism,the way of their self-control and artificial control,and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i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The process of metabolism can be classified as energy metabolism,including endergic and exergenic reactions,and material metabolism,including. anabolic and catabolic metabolism,which always have the interwovenness.At the same time,the way of self-control and artificial control of the metabolism is also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covering the level of enzyme in the cell.Now that using and controlling microbial metabolism for some targeted product has been widely applicated in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so doing many researches on the process and contol of microbial metabolism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application.Keywords:microorganisms;microbial metabolism;metabolic regulation目录第一章微生物的代谢................................................................................................. - 2 -1.1 微生物代谢的分类与特点 ......................................................................................- 2 -1.1.1 代谢的分类 .....................................................................................................- 2 -1.1.2 代谢的特点 .....................................................................................................- 3 -1.2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3 -1.2.1 ATP与生物氧化 .............................................................................................- 4 -1.2.2 发酵...................................................................................................................- 6 -1.2.3 好氧呼吸....................................................................................................... - 13 -1.2.4 无氧呼吸....................................................................................................... - 16 -1.3 微生物的物质代谢................................................................................................. - 19 -1.3.1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 - 19 -1.3.2 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 - 27 -1.3.3 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联系.................................................................... - 27 - 第二章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 29 -2.1 微生物的自我调节................................................................................................. - 29 -2.1.1 酶活性的调节 .............................................................................................. - 30 -2.1.2 酶合成的调节 .............................................................................................. - 32 -2.1.3 其他调节....................................................................................................... - 37 -2.2 人工调控 .................................................................................................................. - 39 -2.2.1 遗传学法....................................................................................................... - 39 -2.2.2 生物化学法 .................................................................................................. - 39 - 第三章微生物代谢及调控的应用........................................................................... - 41 -3.1 代谢调控应用 ......................................................................................................... - 41 -3.1.1 代谢控制育种 .............................................................................................. - 41 -3.1.2 代谢控制发酵 .............................................................................................. - 42 -3.1.3 其他................................................................................................................ - 42 -3.2 案例——生料酿酒 ................................................................................................. - 43 -3.2.1 生料酿酒简介 .............................................................................................. - 43 -3.2.2 生料酿酒的基本原理................................................................................. - 43 -3.2.3 生料酒曲的生产工艺................................................................................. - 44 -3.2.4 生料酿酒工艺 .............................................................................................. - 45 -3.2.5 生料酿酒在我国的应用............................................................................. - 46 -前言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生物从外界吸取所需物质和能量,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转化成自身的物质,并贮存能量;同时,生物分解自身的物质,释放能量;细胞不断的吸收释放物质和能量,使机体不断地自我更新,从而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繁殖、运动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这就是生物的新陈代谢。
atp核酶的三种状态
atp核酶的三种状态1.引言1.1 概述ATP核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可以催化细胞中三磷酸腺苷(ATP)的水解反应,释放能量供细胞所需。
它在许多生物体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参与细胞代谢、基因调控以及细胞运动等生命过程。
ATP核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状态,这些状态在维持细胞正常功能和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这些状态及其特征对于理解细胞的能量转换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对ATP核酶的三种状态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首先,将描述每种状态的特点和性质,深入探讨它们在细胞中的功能和调控机理。
其次,本文将重点阐述这些状态在生物学研究中的意义和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ATP核酶三种状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药物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和解析ATP核酶的三种状态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揭示细胞内部复杂的能量转换网络。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文章结构本文将会按照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ATP核酶的三种状态。
首先,本文将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介绍ATP核酶及其重要性,并说明本文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本文将详细描述ATP核酶的第一种状态,包括其特征和功能。
然后,本文将进一步介绍ATP核酶的第二种状态,包括描述和重要特征。
最后,本文将提供关于ATP核酶的第三种状态的描述和重要特征。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将对三种状态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在研究领域中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和理解ATP核酶的三种状态,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和作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ATP核酶的三种状态,包括它们的描述和重要特征。
了解ATP核酶的各种状态对于深入理解其功能和机制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将描述ATP核酶的第一种状态,讨论其特征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我们了解ATP核酶在特定条件下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我们将介绍ATP核酶的第二种状态,包括对其描述和重要特征的讨论。
生物新教材(多选版)回归教材: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生物新教材(多选版)回归教材必修1 分子与细胞概念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内容标准1.1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其中蛋白质和核酸是两类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1.1.1链为骨架形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1.1.2指出水大约占细胞重量的2/31.1.3举例说出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虽少,但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1.1.405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1.1.5举例说出不同种类的脂质对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1.1.6基酸序列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细胞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完成1.1.7大分子1.2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2.1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物质进出,并参与1.2.2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1.2.31.2.4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1.3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1.3.1说明有些生物体只有一个细胞,而有的由很多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形态和功能多样,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1.3.2的细胞核二教材黑体字1性。
P42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
P213P21P235P266P28P298P359.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P4010.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P4011.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P4112(biomembrane system)。
P5213P5514.P5615P56三 考点 1 细胞的分子组成1.植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为C 、O 、H 、N 。
(√)2.高温使蛋白质变性的原因是破坏了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3.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旱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1分子a-亚麻酸经脂肪酸b-氧化后生成co2和ho时产生的atp分子数
1分子a-亚麻酸经脂肪酸b-氧化后生成co2和ho时产生的atp分子数1. 引言1.1 概述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对于脂肪酸代谢及其与能量产生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其中,脂肪酸a-亚麻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占据着重要地位。
它不仅拥有结构上的特点,同时也在细胞生理功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脂肪酸a-亚麻酸的特性和代谢途径,包括其结构和生物学功能。
接着我们将探讨b-氧化反应过程中生成CO2和H2O的作用机制,并详细阐述ATP分子生成机制及相关能量产量计算方法。
随后我们将深入研究氧化过程中ATP合成与能量转换关系,包括ATP合成酶催化反应及机制概述,以及脂肪酸b-氧化过程中ATP生成数目的计算方法与实验验证。
最后,在实验结果与讨论部分,我们将展示并分析测定的ATP分子数目,进一步解读实验结果,并评估其发现及意义。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的结论,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展望进行探讨。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脂肪酸a-亚麻酸经脂肪酸b-氧化后生成CO2和H2O时产生的ATP分子数。
通过揭示ATP合成与能量转换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进一步理解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能量产生的机制,并为相关领域的生物医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2. 脂肪酸a-亚麻酸的特性和代谢途径2.1 亚麻酸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亚麻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结构为18个碳原子的链状结构,含有三个双键。
它在人体中无法被合成,需通过膳食摄入。
亚麻酸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首先,作为一种必需脂肪酸,亚麻酸是膜脂类组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细胞膜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其次,亚麻酸还参与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在心血管、神经等系统中具有保护作用。
此外,亚麻酸还对正常大脑发育及视力保持起到积极影响。
2.2 b-氧化反应中生成CO2和H2O的作用机制b-氧化反应是指将脂肪酸分解为较小单位以供能量利用的过程。
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染色技术
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染色技术396位,可进行选择性腐蚀.腐蚀时,尽可能使该段面与腐蚀液在同一水平面,避免腐蚀液渗浸叶段间裂层面损害性腐蚀,若有发生,即可用5O%的冰乙酸滴在该处,以中和碱液,防止腐蚀.对腐蚀面较深的部位.可采取将碱研磨碎后洒进该面.腐蚀时叶段间裂层面可保留厚些,待整体腐蚀好后,再进行修整腐蚀.参考文献1.王兴海,王雪莲,降央泽仁,等.肝胆外科解剖标本的设计和制作.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3.21:644—645.2.洪辉文,石小田,李泽宇,等.局部碱腐蚀法制作肝段管道铸型标本.解剖学杂志,2007.30:509—510.鲣剖堂究2007年第29卷第5期AnatRes,2007,V0129,N0.53.李忠华,王兴海,主编.解剖学技术(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48—151.4.石瑾,刘畅,傅群武,等.腹腔内脏器整体管道铸型法.解剖学研究,1998.20:50—51.5.石瑾,李忠华,傅群武,等.用铸型雕制法显示脏器内管道系统.解剖学杂志,2001.24:497—498.6.饶利兵,陈官富,李利,等.采用铸型雕刻法制作肝内管道标本,解剖学研究,2004,26:308—309.7.石瑾,李晓平,李长征,等.肝段铸型组装标本的设计与制作.解剖学杂志,2002,24:239—240.8.洪辉文,李泽字,吴坤成,等.肝内胆道铸型的设计改进.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25:109.(收稿日期:2007—05—26)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染色技术张萌文剑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学教研室,广东广州510080)【摘要】目的改进经典的A TP酶组织化学染色法,以用于肌纤维分型研究和肌肉疾病病理诊断.方法肌肉组织行异戊烷一液氮冷冻,冰冻切片,组织化学染色采用ATP酶微量滴染技术.结果本改良的ATP酶组织化学滴染法能清楚地显示肌纤维的类型和分布,有助于肌肉疾病的诊断.结论该方法染色结果稳定,效果良好,明显减少了人力和试剂成本.可使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关键词】ArrP酶;组织化学染色;肌肉ATP酶存在于肌纤维中粗肌丝的肌球蛋白,与肌纤维能量代谢密切相关1.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在肌纤维分型研究和肌肉疾病病理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ATP酶组织化学主要使用钙激活法].该方法沿用已久,所用的试剂配制比较繁复,尤其对pH值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精确调试试剂的pH值,并每次都要新鲜配制,以保证染色的成功.由于神经肌肉疾病并非为常见病.临床送检标本量较少.在非成批样本的情况下按传统方法操作,试剂和人力成本均较高.从而影响ATP酶组织化学染色在肌肉疾病的病理诊断和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本实验在传统的钙激活法基础上进行改良,简化试剂配制,首次采用滴染法取代缸染.极大地减少了时间和试剂消耗,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介绍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取材与冷冻切片中山一院病理科的送检肌肉组织,取其横断面,直径约5mm.把盛有异戊烷的烧杯置于液氮中,见有白色凝结物时将肌肉组织放入冷冻约10s.然后置液氮中保存或马上放进~20~C冷冻切片机切片.切片厚度为6-8Ixm.1.2主要试剂的配制Tris一钙缓冲液:(0.1mol加0.018mol氯化钙):Tris(Hydmxymethy1)methylamine3.025g;氯化钙0.499g;去离子水加至250ml:室温保存.酸性前孵育液:(pH4.35)乙酸钠0.2mol9ml,乙酸0.2mol21ml,调pH至4.35;碱性前孵育液:Tfis一钙缓冲液30ml以0.1NHC1仔细调pH至104;ArP酶孵育液:ATP(disodiumsalt)45mg;Tris一钙缓冲液30ml.0.1NHC1调pH至9.5.1.3ATP酶染色吹风筒冷风干燥未固定冰冻切片.用免疫组化笔在组织片周围划圈:将酸,碱性前孵育液200Ixl左右(视切片的组织大小而加减,下同)分别滴入组织片中,室温下酸性孵育15min.碱性孵育20min;自来水洗数次,过去离子水:滴入ATP酶孵育液200Ixl,37~C孵育,酸性45min.碱性30min:1%氯化钙作用3min;置2%硝酸钴3min:自来水快洗,过去离子水2次;1%多硫化铵(ammoniumpolysulphide)显色,酸性约5min,碱性约3min;自来水充分冲洗,过去离子水;脱水封片.型堂研究2007年第29卷第5期AnatRes.2007,V0129.N0.53972结果誊l(采10尉酸.4)H~,前I采用本ATP酶染色法,可见正常骨骼肌纤维大小均孵育液(pH4.5)时,深染的为I型,浅染为lla型,介于中匀,形状规则,排列成马赛克状.依前孵育液pH的不同,问染色为lib型肌纤维(图2). 图1ATP酶pH4.35染色,清晰显示深染的为I型,浅染为Ⅱa型,介于中间染色为Ⅱb 型肌纤维×100图2ATP酶pH10.4染色,清晰显示,深染为Ⅱ型,浅染为I型肌纤维×100 3讨论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有不同的组织学特征,能量代谢方式和生物化学构成3.在疾病过程中肌纤维形态和类型均发生变化,如I型纤维选择性受累常见于肌强直性肌萎缩,线状体肌病,中央核肌病,遗传性肌纤维类型不均衡.II型纤维萎缩可见于重症肌无力,急性去神经支配.两型纤维均肥大.常见于肢带型肌营养不良.萎缩也可选择性地累及某一型纤维当见到5个或以上成角小纤维的成组的萎缩,是判定慢性神经源性疾患所必要的特定指标.束周萎缩则是皮肌炎的特征….采用ATP酶染色,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两种肌纤维的形态,分布和比例的变化,因此,对于骨骼肌相关的医学基础研究,病理临床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ATP酶组化技术已沿用多年,在经典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实验者的改良不断完善_5】,但试剂须新鲜配制的不便及采用缸染使得少量标本的检测造成昂贵试剂的浪费,仍是该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方法经过数年的实践摸索,针对以上问题做出改进:一是将已准确调试好DH值的前孵育液,底物孵育液分装后置一20~C保存,使用前解冻即可.免去每次染色前配制的繁琐;二是使用滴染取代传统的缸染.使每次染色试剂的最低使用量由数十毫升减少至数百微升.即使只有1例标本,也无须造成浪费.使用本方法需注意:(1)组织速冻:采用恒冷切片直接显示酶的方法.为了迅速冷冻肌肉活检组织,防止酶的失活及冰晶形成,本方法采用了异戊烷一液氮冷冻法,效果很好.染色后冰冻切片未见肌纤维内有冰晶形成.(2)孵育液的pH值:前孵育液的pH值不同,其显示的肌纤维的类型也不同.可见前孵育液和底物孵育液的DH值准确度的重要性.前孵育液和底物孵育液应精确调节pH值,配制完成后立即用EP管分装,置一20~C保存.每次使用前取所需的量解冻后滴染切片即可.(3)孵育液的保存时间:酸性前孵育液一20%保存3个月内其染色效果稳定,但碱性前孵育液保存时间长染色效果变差.一般保存两周后应重新配置.这是由于碱性前孵育液较酸性前孵育液pH值易发生改变所致.(4)冲洗:酸性前孵育液孵育后切片置流水冲洗5min,时间要充分,使其pH值接近中性再滴入底物孵育液.如此才可获得反差明显的染色效果.本方法能保持ATP酶的染色效果,在不同的pH值的条件下,均能清晰地显示肌肉的不同类型肌纤维,其效果稳定, 操作便捷,无须每次临时配制试剂;并且滴染法每张切片仅使用ATP酶孵育液200l左右,极大地降低了实验的成本. 参考文献HeginM,GunayI,LogoluG,eta1.Effectsofstatic magneticfieldonspecificadenosine?-5??triphosphatase activitiesandbioelectricalandbiomechanicalproperties intheratdiaphragmuscle.Bioelectromagnetics,1995,16:147—151,2.凌启波,主编.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术.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258—2653.周继斌,吴苏娣,樊小力.骨骼肌纤维异质性解剖学研究.1999,21:123—1274.RosenblumMK,BilbaoJM,AngLC.Neuromuscular SysteminSurgicalPathology,9thEdition,EditedbyRosaiJ.Mosby.Edinburgh,London,NewY ork,Oxford, Philadelphia,StLouise,Sydney,Toronto.2004,2461—2681.5.高美钦,晋雯,张文敏.肌球蛋白磷酸腺苷酶的染色技术.解剖学杂志,2004,27:104—105 (收稿日期:200706—25)。
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题题库一
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题题库<一>本题库是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的综合题库,包括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和模拟试题三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真题精选。
本部分根据考试大纲,精选部分历年真题并进行了详细解析。
第二部分为章节题库。
每章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及相关教材,精心选编了典型常考习题,并提供详解。
第三部分为模拟试题。
根据常考知识点,参考相关真题,精心设计了模拟试题,便于考生检测复习效果。
一、题库目录第一部分真题精选: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真题精选(1一2)第二部分章节题库(一)基础知识第1章康复医学概述第2章解剖学第3章运动学第4章生理学第5章神经生理学第6章人体发育学第7章物理学基础第8章心理学基础第9章微生物和免疫基础第10章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与医学伦理学(二)相关专业知识第1章影像学第2章临床检验第3章药理基础第4章外科疾病第5章骨科疾病第6章神经疾病第7章内科疾病第8章儿科疾病第9章其他第10章肿瘤(三)专业知识第1章康复评定基础第2章康复治疗基础第3章中国传统治疗第4章外科疾病第5章骨科疾病第6章神经疾病第7章内科疾病第8章儿科疾病第9章其他疾病第10章功能障碍康复第11章癌症的康复(四)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1-2)第三部分模拟试题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专业知识)模拟试题及详解2021年康复医学中级职称考试(专业实践能力)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历年真题及模拟题库节选1.控制人类随意运动的大脑皮质运动区位于( )。
A.中央前回B.中央后回(3、1、2区)C.枕叶距状裂上、下缘D.颞横回和颞上回E.中央前回和岛叶之间【答案】A【解析】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4区和6区)为控制人类随意运动的大脑皮质运动区,对骨骼肌运动支配有局部定位特点,中央前回为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桥延束的起点。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全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1.1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1.2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1.3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4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1.5蛋白质的相关计算设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 ,构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x ,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 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 n m x -= ……………………………………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x ma y 18-= …………………………………………②或者 x a ry 183-=…………………………………………③1.6蛋白质的组成层次1.7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1.8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特点及多样性的原因1.9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1.10选择透过性膜的特点1.11细胞膜的物质交换功能1.12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点1、具有双层膜结构2、进行能量转换3、含遗传物质——DNA4、能独立地控制性状5、决定细胞质遗传6、内含核糖体7、有相对独立的转录翻译系统8、能自我分裂增殖水被选择的离子和小分子其它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亲脂小分子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细胞能量(ATP)离子、不亲脂小分子低浓度——→高浓度需载体蛋白运载消耗细胞能量(ATP)1.13真核生物细胞器的比较1.14细胞有丝分裂中核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变化规律1.15理化因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1.16细胞分裂异常(或特殊形式分裂)的类型及结果1.17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关系1.18已分化细胞的特点 1.19分化后形成的不同种类细胞的特点1.20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关系G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也高分化程度最低(尚未分化),全能性最高1.22癌细胞的特点1.23衰老细胞的特点1.24细胞的死亡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阻碍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蝌蚪尾部消失 花瓣凋萎扁平梭形 球形成纤维细胞癌变如癌细胞膜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易转移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