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

合集下载

(完整版)过氧化二异丙苯有什么用途

(完整版)过氧化二异丙苯有什么用途

过氧化二异丙苯有什么用途过氧化二异丙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主要的用途是用于作为天然胶合成胶或者是聚乙烯树脂,不用于硫化丁基胶,而且要注意正确的储存方法,应该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光,同时要注意温度不能够超过30度,以免引起燃烧或者爆炸。

★一简介过氧化二异丙苯(dicumyl peroxide),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

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

物化性能白色结晶。

熔点41~42℃。

相对密度1.082。

分解温度120~125℃。

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

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

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

是一种强氧化剂。

★二、合成方法由过氧化氢异丙苯还原、缩合而得。

用亚硫酸钠将过氧化氢异丙苯在62-65℃还原为苄醇。

然后在高氯酸催化剂的存在下,使苄醇与过氧化氢异丙苯在42-45℃缩合,得到过氧化二异丙苯缩合液。

经10%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真空蒸馏提浓后,再溶于无水酒精,于0℃以下结晶,过滤干燥即得硫化剂DCP。

工业品含量97%。

★三、主要用途1.天然胶、合成胶、聚乙烯树脂用硫化剂和交联剂,不用于硫化丁基胶。

日本用作电缆护套的聚乙烯的交联剂占70%,另外一部分用于EVA的交联泡沫材料、橡胶硫化、不饱和聚酯的固化交联剂等。

交联聚乙烯作为电缆绝缘材料,不仅使聚乙烯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加工性能,而且提高了耐热性。

100份聚乙烯使用该品2.4份,DCP可使EVA泡沫材料形成细微均匀泡沫,同时提高了耐热性和耐候性。

该品也用做高聚物的引发剂。

2.用作丁腈橡胶、氯丁橡胶、聚苯乙烯的交联剂。

用作自由基悬浮聚合引发剂时,可与还原剂亚铁盐组成氧化还原引发剂。

主要用作丁苯橡胶低温聚合及厌氧胶合成的引发剂,其引发速度比过氧化氢异丙苯快30%~50%,但比过氧化氢叔丁基异丙苯及过氧化氢三异丙苯要慢。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

过氧化二异丙苯(DCP)DCP主要作为各种烯烃类聚合物及共聚物如聚乙烯(PE)、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氯化聚乙烯(CPE)、乙烯-丙烯-二烯三元共聚物(EPDM)、乙烯-丙烯二元橡胶(EPR)、硅橡胶、聚氨酯橡胶的交联剂及聚苯乙烯(PS)的聚合引发剂。

也是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剂。

DCP交联后,使聚合物的物理性质有所改善,如聚乙烯交联后其抗热性、耐化学性、耐压性、抗裂性及机械强度均能增加。

本厂生产的DCP以其优良的品质广泛适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电线电缆、塑胶发泡等其它各种塑料、橡胶制品。

分子式:C6H5(CH3)2COOC(CH3)2C6H5分子量:270.36外观:白色晶体纯度:DCP含量≥99%熔点:≥39.0℃包装:聚乙烯内袋,外纸箱包装,净重20公斤。

食品包装复合膜胶粘剂(TF-2)TF-2本品系从美国引进配方、技术软件和生产线,符合美国食品卫生管理局(FDA)的食品包装粘合剂卫生标准(FDA),部分采用进口原料,生产的溶剂型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能广泛适用于复合薄膜软包装行业,适用于PET、PE、PP、AL、PA、PVC等薄膜相互间的干式复合和挤出复合,制成的复合膜可用来做蒸煮袋和各类软包装袋。

耐蒸煮高温达121℃(250℉),并且有优良的耐热、耐湿性,透明度优良,粘合性能高,达到膜撕裂(PET 10微米/AL)。

本品经江苏省卫生防疫站检验,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1997年又经江苏省太仓市卫生防疫站复检,所检结果符合GB9683-1988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外观:淡黄色液体含固量:TF-2A:26~ 28%, TF-2B:72~ 76%粘度:TF-2A:150~ 450 mpa.s, TF-2B:2500~ 5000 mpa.s180℃剥离强度 N/cm:≥6.0PET/AL包装:TF-2A:20公斤/桶, TF-2B:0.7公斤/桶氯化聚乙烯(CPE)CPE作为塑料、橡胶改性剂,可提高塑料耐热、阻燃性和机械强度。

异丙苯过氧化工艺流程

异丙苯过氧化工艺流程

异丙苯过氧化工艺流程异丙苯过氧化工艺流程异丙苯过氧化是一种常用于有机合成工艺的方法,可以产生具有高添加值的有机过氧化物。

下面是异丙苯过氧化的工艺流程:原料准备:1. 参与反应的原料主要有异丙苯、过氧化氢、催化剂等。

其中过氧化氢是反应的氧化剂,催化剂可以是过渡金属盐类,如氯化钴、氯化铯等。

2. 需要准备好反应容器,可以选择化学反应釜或其他合适的反应设备。

反应步骤:1. 将异丙苯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并且在温度控制下,保持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2. 按照一定的摩尔比例加入过氧化氢。

摩尔比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反应的要求来确定,一般而言,过氧化氢的用量可以设置为异丙苯的2-3倍。

3. 加入催化剂。

催化剂的用量相对较少,一般可设置为异丙苯的0.1-0.3倍。

4. 控制反应温度,通常在30-50摄氏度之间。

温度的选择可以根据具体反应的要求来确定,反应温度过高容易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温度过低则反应速度较慢。

5. 反应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具体的反应条件来确定,一般在1-5小时左右。

反应进行的时间越长,反应的程度越高,产物的收率也会更高。

6.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和溶剂的回收,得到的溶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

7. 对于一些有机合成反应来说,异丙苯过氧化反应通常只是作为一个中间步骤,通过将得到的过氧化物与其他反应物一起进行后续反应,来合成目标化合物。

8. 反应结束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下一次反应的顺利开展。

异丙苯过氧化工艺流程中关键的一步是选择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不同的催化剂会对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

此外,温度、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的选择也会对反应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反应要求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条件,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质量。

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CAS号:80-43-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纯度为97%左右的为白色结晶。纯度为40%左右的为白色粉末或糊状物。
熔点(℃)
39
相对密度(水=1)
1.082
沸点(℃)
120(迅速分解)
饱和蒸气压(kPa)/Fra bibliotek溶解性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冰乙酸、乙醇和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危险特性
F型有机过氧化物。易燃。具强氧化性。遇热源和火源有爆炸危险。对震动敏感性较其他有机过氧化物稍低。遇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剧烈反应有着火、爆炸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
聚合危害
/
禁忌物
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强酸。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在有防爆掩蔽处操作。用砂土或二氧化碳灭火。禁止用水施救。遇大火,切勿轻易接近。如在物品附近失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火熄后,须等到物品全部冷却,才可进行清理工作。
过氧化二异丙苯
标识
中文名: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过氧化二枯基;硫化剂DCP
危险货物编号:52030
英文名:Dicumyl peroxide(content>42%,with inert solid);Curing agent DCP
UN编号:―――
分子式:C18H22O2
分子量:270.4
LD50:41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有毒。毒性低于其他有机过氧化物。对皮肤及黏膜微有刺激性。加热时本品有形成毒性较强且较易挥发的乙酰苯的危险。可经皮肤吸收。
燃烧爆炸危险性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1、【中文名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2、【分子式】C12H18O2【结构式】:HC(CH3)2C6H4C(CH3)2OOH3、【分子量】194.274、物性数据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密度(g/mL,25/4℃):0.892723沸点(ºC):38.330熔点(ºC):30沸点(ºC,0.67kpa或5 mmHg):201-204折射率:1.488~1.510相对密度(20℃,4℃):0.89815常温折射率(n20):1.3867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燃烧热(KJ/mol):不确定临界温度(ºC):50.3临界压力(KPa):不确定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爆炸上限(%,V/V):不确定爆炸下限(%,V/V):不确定溶解性:不确定5、稳定性和反应活性【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禁配物】强还原剂、酸类、碱类、易燃或可燃物、硫、磷等。

6、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强刺激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7、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57.47摩尔体积(cm3/mol):193.5等张比容(90.2K):466.9表面张力(dyne/cm):33.8极化率(10-24cm3):22.788、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8氢键供体数量:1氢键受体数量:2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互变异构体数量:无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9.5重原子数量:14表面电荷:0复杂度:167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9、合成方法(1)本品为异丙苯氧化制苯酚丙酮的中间副产物。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处置应急方案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项目名称: ****(宁波)有限公司旧厂房设备管线拆除项目业主: ****(宁波)有限公司现场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处置应急方案一、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简介及危害性概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又称硫化剂DCP、过氧化二枯茗。

分子式:C18H22O2相对分子质量:270.37。

白色结晶;熔点41~42℃;相对密度1.082;分解温度120~125℃;折射率1.5360;升华温度100℃(26.7Pa);活性氧含量5.9%;活化能169.99kJ/mol;闪点133℃;室温下稳定,见光逐渐变成微黄色;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乙酸、苯和石油醚等;活性氧含量5.92%(纯度100%)、5.62%(纯度95%);溶于苯中半衰期:171℃:1min,117℃:10h,101℃:100h;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燃;低毒,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有毒,具强刺激性。

属于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若操作不慎,可能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易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次生、衍生事故。

二、简述为了有效地应对拆除施工过程中可能突发的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泄露事故,提高突发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指导和规范所属部门应急管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减少衍生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履行企业的安全职能,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火灾事故突发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保证外部环境的稳定和正常的生活秩序,特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三、编制依据1.《消防法》2.《安全生产法》3.《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四、适用范围厂区内成品储存、相关设备及管道拆除区域及厂区装置五、制定本预案的原则、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事故发生放在首位,对重大危险源作业管理部门、操作员工实行全面安全教育,提高这些人员的岗位操作技能以及处置突发事故的能力。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职业病危害告知牌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isopropylcumyl
hydroperoxid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
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造成严重皮肤灼伤。

眼睛直接接触
本品能造成严重化学灼伤。

如果未得到及时、适
当的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失明。

液体。

熔点<-9℃。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果呼吸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过氧化二异丙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过氧化二异丙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易燃。强氧化剂。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对撞击、摩擦较敏感,加热或卷入火时会剧烈分解,引起燃烧爆炸。强氧化剂,与有机物、胺、铜合金、铅、铁、还原剂、易燃物如油品、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对撞击、摩擦较敏感。受热或处于火场时会剧烈分解,引起燃烧爆炸。痕量的金属离子杂质会导致其快速分解。
急救方法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就医。
储运条件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运输注意事项: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严禁与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使用槽(罐)车运输时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运输工具上应根据相关运输要求张贴危险标志、公告。
建规火险分级
甲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还原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在物料附近着火,须用水保持容器冷却。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泡沫、干粉灭火。禁止用砂土压盖。

对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对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对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食品等领域。

下面介绍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的制备方法。

一、过氧化氢和异丙苯反应制备过氧化氢和异丙苯反应制备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过氧化氢和异丙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反应混合物,促进反应的进行。

3.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纯度较高,但反应条件需要控制得比较严格,否则会影响反应的效果和产物的质量。

二、过氧化氢和异丙醇反应制备过氧化氢和异丙醇反应制备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过氧化氢和异丙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反应混合物,促进反应的进行。

3.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反应条件相对较为宽松,但产物的纯度较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三、过氧化氢和异丙酮反应制备过氧化氢和异丙酮反应制备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将过氧化氢和异丙酮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2. 在适当的温度下加热反应混合物,促进反应的进行。

3.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得到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这种方法制备的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反应条件相对较为宽松,但产物的纯度较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纯。

总之,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用于制备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际情况。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和产物的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二过氧化氢二异丙苯。

2024年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述过氧化二异丙苯(DIPB)是一种有机过氧化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和食品工业中。

市场环境分析是对该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状况、供需关系、竞争格局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动态和制定具体的经营策略。

2. 市场规模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规模的大小与其应用领域的需求息息相关。

根据相关数据,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在近几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在2020年,全球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规模达到XX万美元。

3. 市场需求过氧化二异丙苯作为一种有机过氧化物,具有氧化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它在化工工业中被广泛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例如聚合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及丙烯腈与丁二烯等的共聚反应。

此外,过氧化二异丙苯还被应用于医药行业的合成反应,例如制药中的氢化、磺化和硝化等反应。

鉴于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

特别是在化工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下,过氧化二异丙苯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4. 市场竞争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格局。

主要竞争对手为国内外的化工企业、医药企业等。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价格、交付能力和售后服务等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以中国市场为例,国内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大型企业主导的,这些企业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和销售网络。

同时,国外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也在中国市场有一定份额,他们通过品牌优势和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5. 市场前景随着化工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的前景十分广阔。

在化工工业中,聚合反应和合成反应的需求将继续推动市场的增长。

与此同时,随着新材料和新医药的不断涌现,过氧化二异丙苯也将在新的领域和应用中获得更多机会。

综上所述,过氧化二异丙苯市场具有稳定的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保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过氧化氢异丙苯标准

过氧化氢异丙苯标准

过氧化氢异丙苯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过氧化氢异丙苯是一种常用的标准物质,在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介绍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制备方法以及在实验和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化学式为C9H10O2,分子量为150.17。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

过氧化氢异丙苯主要用作过氧化氢的稳定剂,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常用于进行氢氧化反应。

过氧化氢异丙苯还可以作为引发剂、光稳定剂等添加剂,用于聚合物的生产中,起到抗氧化、稳定化等作用。

过氧化氢异丙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异丙苯溶解于氢过氧化物中,经过反应后得到产物。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例如温度、pH值等,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在实验室中,过氧化氢异丙苯常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研究等方面。

它可以作为氧化剂、还原剂或引发剂,参与各种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自由基聚合等。

过氧化氢异丙苯还可以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于治疗皮肤病、消毒和消毒等。

在工业生产中,过氧化氢异丙苯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橡胶、化工等领域。

它可以用作聚合物的稳定剂,提高产品的耐热性、耐候性等性能;作为橡胶的促进剂,促进橡胶的硫化反应,提高产品的硬度、强度等;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有机物,制备药品、涂料等。

过氧化氢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在实验室中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在工业生产中用于聚合物、橡胶、化工等领域。

对过氧化氢异丙苯的性质和应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促进科学研究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读者对过氧化氢异丙苯有更深入的了解。

第二篇示例:过氧化氢异丙苯标准是指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用于确定异丙苯和过氧化氢的浓度的一种标准物质。

过氧化氢异丙苯标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地测量出样品中的过氧化氢和异丙苯的含量,是实验室研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准物质。

过氧化氢异丙苯粘度

过氧化氢异丙苯粘度

过氧化氢异丙苯粘度
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学物质,也称为双氧水,其化学式为H2O2。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漂白和水处理等领域。

异丙苯则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3H7,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关于过氧化氢和异丙苯的粘度,需要说明的是,过氧化氢是一种液体,其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般来说,在室温下(约20摄氏度),过氧化氢的粘度约为1.245毫帕·秒。

而异丙苯的粘度则取决于温度和压力,通常在20摄氏度下,其粘度约为0.7毫帕·秒。

需要注意的是,粘度是液体流动阻力的度量,单位通常为毫帕·秒。

而液体的粘度受温度、压力、组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实验或工业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测试和测量。

总的来说,过氧化氢和异丙苯的粘度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这些数值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两种物质的流动特性,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实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希望这个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过氧化二异丙苯cas号

过氧化二异丙苯cas号

过氧化二异丙苯(CAS号)一、引言过氧化二异丙苯(CAS号:78-63-7),也被称为二异丙基过氧化物,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过氧化物。

它具有不同于普通过氧化物的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医药和其他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二、结构与性质1.结构过氧化二异丙苯的化学式为C9H12O2,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异丙基过氧基(-O-O-)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过氧化二异丙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抗热分解性,能够在较高温度下稳定存在。

2.物理性质过氧化二异丙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它的密度为1.02 g/cm³,沸点为135-145°C,闪点为70°C。

过氧化二异丙苯在空气中能够缓慢氧化,但遇到明火或高温容易引发爆炸。

3.化学性质过氧化二异丙苯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生成相应的酮化合物。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此外,过氧化二异丙苯也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引发剂,在聚合反应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制备方法1.工业制备方法过氧化二异丙苯可以通过异丙苯与过氧化氢反应得到。

反应条件一般为常温下,通过控制过氧化氢与异丙苯的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较高纯度的过氧化二异丙苯。

2.实验室制备方法过氧化二异丙苯也可以通过将过氧化叔丁醇与亚硒酰氯反应制备得到。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CH₃)₃C(O)OC(O)C(CH₃)₃ + SeOCl₂ → (CH₃)₃COOC(O)C(CH₃)₃ + SeO2该方法相对于工业制备方法来说更适合实验室小规模制备,但产物的纯度较低。

四、应用领域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化学、医药和其他领域中有多种应用。

1.化学领域过氧化二异丙苯是一种理想的自由基引发剂,在聚合反应中被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聚合物的合成、改性以及涂料、胶黏剂、塑料等化学品的制备。

2.医药领域过氧化二异丙苯在医药领域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安全风险及主要管控措施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安全风险及主要管控措施

附件3: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安全风险及主要管控措施一、定义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又称十六烷值改进剂,用于改善催化柴油等出厂指标卡边或小于标准的柴油的十六烷值指标,以达到柴油的抗爆性符合标准要求,按主要成分可分为过氧化氢异丙苯(别称:过氧化羟基茴香素)和硝酸乙基已酯(别名:硝酸异辛酯)。

二、安全风险(一)过氧化氢异丙苯1.危险性类别: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3.健康危害: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后对身体有害。

高浓度时,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

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喉炎、头痛、恶心和呕吐。

4.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5.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有爆炸性,有毒,具有强烈刺激性。

6.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异丙苯在阳离子交换树脂等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在70-95℃范围内分解成苯酚和丙酮产品。

工业生产中利用此化学原理制造苯酚和丙酮产品。

7.热裂解:过氧化氢异丙苯在高温、酸性、金属离子、还原性等物质存在下,会发生热裂解生成氧自由基O·,烃基裂解成过氧化氢异丙苯热裂解过程为先经过较长时间诱导期,此期间热裂解反应速度缓慢,放热量较小,一般不易观察或监控。

在不同初始温度条件下,诱导期时间不等,一般为20-50h。

热裂解诱导期时间内,反应过程相对缓和,反应生成的部分自由基会发生淬灭,而失去进一步引发其他分子发生热裂解反应活性。

但缓慢热裂解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物料系统温度逐渐升高。

随物料系统物料温度升高,热裂解生成的氧自由基浓度逐渐升高,进而引发过氧化氢异丙苯热裂解反应速度加快,这样就形成了反应速度加快-温度快速升高-反应速度进一步加快的恶性循环状态中,最终引发过氧化氢异丙苯发生整体爆炸事故,释放出大量氧气、小分子物质和反应热。

过氧化氢异丙苯分解爆炸过程中,每千克物料释放出约1360kJ热量,可使过氧化氢异丙苯物料的温度瞬间升高至750℃以上,进而引发过氧化氢异丙苯出现爆燃、爆炸,而发展成火灾。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物化性质1、【中文名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2、【分子式】C12H18O2【结构式】:HC(CH3)2C6H4C(CH3)2OOH3、【分子量】194.274、物性数据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密度(g/mL,25/4℃):0.892723沸点(ºC):38.330熔点(ºC):30沸点(ºC,0.67kpa或5 mmHg):201-204折射率:1.488~1.510相对密度(20℃,4℃):0.89815常温折射率(n20):1.3867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不确定蒸气压(kPa,25ºC):不确定饱和蒸气压(kPa,60ºC):不确定燃烧热(KJ/mol):不确定临界温度(ºC):50.3临界压力(KPa):不确定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不确定爆炸上限(%,V/V):不确定爆炸下限(%,V/V):不确定溶解性:不确定5、稳定性和反应活性【避免接触的条件】受热、光照。

【禁配物】强还原剂、酸类、碱类、易燃或可燃物、硫、磷等。

6、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爆炸性,具强刺激性。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7、分子结构数据摩尔折射率:57.47摩尔体积(cm3/mol):193.5等张比容(90.2K):466.9表面张力(dyne/cm):33.8极化率(10-24cm3):22.788、计算化学数据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2.8氢键供体数量:1氢键受体数量:2可旋转化学键数量:3互变异构体数量:无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29.5重原子数量:14表面电荷:0复杂度:167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9、合成方法(1)本品为异丙苯氧化制苯酚丙酮的中间副产物。

过氧化氢异丙苯[90%<含量≤98%-含A型稀释剂≤10%]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过氧化氢异丙苯[90%<含量≤98%-含A型稀释剂≤10%]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过氧化氢异丙苯[90%<含量≤98%,含A型稀释剂≤10%]化学品英文名:cumyl hydroperoxide (more than 90% but not more than 98%, and diluent type A not more than 10%);cumene hydroperoxideCAS No.:80-15-9EC No.:201-254-7分子式:C9H12O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遇热有火灾危险。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吸入有毒。

长期暴露有损伤健康的危险。

对水生物有毒。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使用适当的容器,以预防污染环境。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有机过氧化物,E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急毒性-吸入,类别3;特定目标器官毒性-重复接触,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加热可能起火,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吸入会中毒,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对水生生物有毒,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只能在原包装中存放。

保持低温。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如感觉不适,须求医/就诊。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收集溢出物。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过氧化二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二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宿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中国MAC(mg/m31 无资料
前苏联MAC(mg/m31 无资料
TLVTN 无资料
TLVWN 无资料
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
装。

运输时单独装运,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运输时运输车
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
任意事项:
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车速要加以控制,避免颠簸、震荡。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


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运输车辆装卸前后,均应彻底清扫、
洗净,严禁混入有机物、易燃物等杂质。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
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法规信息:
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
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项有机过氧化物。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其它信息:。

有机过氧化物(危化品名录)

有机过氧化物(危化品名录)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52001 2,2-过氧化二氢丙烷[含量≤27,带有惰性固体]217852002 2,5-二甲基-2,5-过氧化二氢己烷[含量≤82%,含水]217452003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丙烷[在溶液中,含量≤52%]288352003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丙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型稀释剂≥13%]288452004 2,2-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在溶液中,含量≤52%]21115200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工业纯]21555200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己烷[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5652006 2,2-双-(4,4-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216852007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2-乙基己酰)己烷[工业纯]215752008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酰)己烷[在溶液中,含量≤77%]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异壬酰)己烷3060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工业纯]2172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含量≤82%,带有惰性固体];217352009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苯甲酰)己烷[含量≤82%,含水]2959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工业纯]2179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52%]2897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52%<含量≤77%]2180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带有A型稀释剂≥13%]288552010 1,1-双-(过氧化叔丁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27%,带有A型稀释剂≥36%和乙基苯≥36%] 3069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工业纯]2145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57%]214652011 1,1-双-(过氧化叔丁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含量≤57%,带有惰性固体]214752012 过氧化乙酰磺酰环己烷[含量≤82%,含水≥12%]乙酰过氧化磺酰环己烷208252012 过氧化乙酰磺酰环己烷[在溶液中,含量≤32%]208352013 过氧化双-(1-羟基环己烷)[工业纯]2148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工业纯]2165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在溶液中,含量≤52%]216752014 3,3,6,6,9,9-六甲基-1,2,4,5-四氧环壬烷[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665201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3-己炔[工业纯]215852015 2,5-二甲基-2,5-双-(过氧化叔丁基)-3-己炔[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5952016 过氧化氢异丙基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80%,带有氢过氧化二叔丁基和/或A型稀释剂]过氧化氢第三丁基;过氧化叔丁醇2092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72%,含水]2093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72%<含量≤90%,含水]209452017 过氧化氢叔丁基[含量≤82%,含水≥7%,含氢过氧化二叔丁基≥9%]]307552018 过氧化氢叔戊基[在溶液中,含量≤88%,含水≥6%]306752019 1,1,3,3-四甲基丁基过氧化氢[工业纯]过氧化氢叔辛基216052020 过氧化氢异丙苯[工业纯]过氧化羟基茴香素;枯基过氧化氢211652021 过氧化氢二异丙(基)苯[在溶液中,含量≤72%]217152022 过氧化氢二叔丁基异丙(基)苯52023 过氧化氢蒎烷[工业纯]过氧化氢-2,6,6-三甲基降蒎基216252024 过氧化氢(对)孟烷[工业纯]212552025 过氧化氢四氢化萘[工业纯]213652026 过氧化二叔丁基[工业纯]210252027 过氧化叔丁基苯[工业纯]52028 过氧化叔丁基异丙(基)苯[工业纯]209152029 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工业纯]211252029 1,3-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29 1,4-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工业纯]52029 1,4-双-(2-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30 过氧化二异丙苯[工业纯]过氧化二枯基;硫化剂DCP212152030 过氧化二异丙苯[含量>42%,带有惰性固体]52031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在溶液中,含量≤62%,带有A型稀释剂]212652031 过氧化异丁基甲基甲酮[含A型稀释剂≥19%和含甲基异丁基酮≥19%]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溶液中,含量≤45%,含有效氧≤10%]过氧化丁酮液;催化剂糊M2550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溶液中,含量≤52%,含有效氧>10%]256352032 过氧化甲乙酮[在尼龙酸二异丁酯中,含量≤40%,含有效氧≤8.2%]306852033 过氧化乙酰丙酮[在溶液中,含量≤42%,含水≥8%,含A型稀释剂≥48%,含有效氧≤4.7%]2080 52033 过氧化乙酰丙酮[糊状物,含量≤32%,含溶剂≥44%,含水≥9%,带有惰性固体≥11%]306152034 过氧化环己酮[在溶液中,含量≤72%,含有效氧≤9%]211852034 过氧化环己酮[含量≤91%,含水]211952034 过氧化环己酮[糊状物,含量≤72%,含有效氧≤9%]289652034 过氧化环己酮浆,如:52034催化剂糊H52034催化剂糊HCH52035 过氧化甲基环己酮[在溶液中,含量≤67%]304652036 过氧化二丙酮醇[在混合物中,含量≤57%,含水≥8%,含二丙酮醇≤26%,含过氧化氢≤9%,含有效氧≤10%]216352037过氧化(二)乙酰[在溶液中,含量≤27%]208452038过氧化(二)丙酰[在溶液中,含量≤27%]213252039过氧化(二)异丁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8252040过氧化(二)正辛酰[工业纯]212952041过氧化(二)正壬酰[工业纯]213052042过氧化(二)异壬酰[工业纯]过氧化二-(3,5,5-三甲基己酰)212852043过氧化(二)癸酰[工业纯]212052044过氧化十二(烷)酰[工业纯]过氧化(二)月桂酰;引发剂B212452044过氧化十二(烷)酰[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3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工业纯]2085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085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糊状物,含量≤72%]2087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77%<含量<95%,含水]2088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32%≤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089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77%,含水]2090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含量≤62%,带有惰性固体≥28%,含水≥10%]307452045过氧化(二)苯甲酰油膏52046过氧化二-(2-甲基苯甲酰)[含量≤87%,含水]过氧化二-(邻甲基苯甲酰)259352047过氧化二-(2-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过氧化二-(邻氯苯甲酰)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过氧化二-(对氯苯甲酰)2113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糊状物,含量≤52%]211452047过氧化二-(4-氯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15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含量≤77%,含水]2,4,2,4-四氯过氧化二苯甲酰;硫化剂DCBP2137 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糊状物,含量≤52%]213852048过氧化二-(2,4-二氯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52%]213952049过氧化乙酰苯甲酰[在溶液中含量≤45%]乙酰过氧化苯(甲)酰208152050过甲酸过蚁酸52051过乙酸[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含有稳定剂]过醋酸;过氧化乙酸;乙酰过氧化氢213152051过乙酸[含量≤16%,含水≥39%,含乙酸≥15%,含过氧化氢≤24%,含有稳定剂]304552052过氧化(二)丁二酸[工业纯]过氧化双丁二酸;过氧化丁二酰;过氧化(二)琥珀酸213552052过氧化(二)丁二酸[含量≤72%,含水]296252053双过氧化壬二酸[含量≤27%,含壬二酸≥13%,含硫酸钠≥53%]295852054双过氧化十二烷二酸[含量≤42%,含硫酸钠≥56%]306352055过氧化氢苯甲酰过苯甲酸52056过氧化-3-氯苯甲酸[57%<含量≤86%,带有3-氯苯甲酸]过氧化间氯苯甲酸275552056过氧化-3-氯苯甲酸[含量≤57%,含水和3-氯苯甲酸]308152057过苯二甲酸52058叔丁基过苯二甲酸52059过氧化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52%<含量≤77%]过氧化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乙酸酯2095 52059过氧化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096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过氧化二乙基醋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二乙基乙酸酯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工业纯]214452060过氧化二乙基乙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33%,带有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33%]2551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工业纯]2184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8552061 3,3-双-(过氧化叔丁基)丁酸乙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59852062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在溶液中,52%<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异丁酸酯214252062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56252063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工业纯]214052063 4,4-双-(过氧化叔丁基)戊酸正丁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14152064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在溶液中,67%<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新戊酸酯211052064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67%]304752065过氧化新戊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戊基新戊酸酯295752066过氧化新戊酸异丙基苯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异丙苯基新戊酸酯;过氧化新戊酸枯基酯2964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2-乙基己酸酯2143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含量≤31%,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36%,含钝感剂≥33%] 2886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含量≤12%,含2,2-二-(过氧化叔丁基)丁烷≤14%,含A型稀释剂≥14%,带有惰性固体≥60%]288752067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88852068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工业纯]过氧化叔戊基-2-乙基己酸酯239852069过氧化-2-乙基己酸-1,1,3,3-四甲基丁酯[工业纯]过氧化-1,1,3,3-四甲基丁基-2-乙基乙酸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辛酯216152070过氧化-3,5,5-三甲基己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异壬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3,5,5-三甲基己酸酯210452071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新癸酸酯259452071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7752072过氧化新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戊基新癸酸酯289152073过氧化新癸酸异丙基苯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异丙苯基新癸酸酯;过氧化新癸酸枯基酯296352074过氧化丁烯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过氧化叔丁基丁烯酸酯;过氧化巴豆酸叔丁酯2183 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顺式丁烯二酸酯;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2099 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0052075过氧化顺式丁烯二酸叔丁酯[糊状物,含量≤52%]2101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叔丁基苯甲酸酯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工业纯]2097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097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209852076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含量≤52%,带有惰性固体]289052077过氧化苯甲酸叔戊酯[在溶液中,含量≤92%]304452078过氧化邻苯二甲酸叔丁酯[工业纯]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2105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工业纯]2106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0752079双-(过氧化叔丁基)邻苯二甲酸酯[糊状物,含量≤52%]210852080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在溶液中,含量≤77%]叔丁基过氧化异丙基碳酸酯210352081过氧化十八烷酰碳酸叔丁酯[工业纯]叔丁基过氧化硬脂酰碳酸酯306252082 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乙酸酯[在溶液中,含量≤37%]2,4,4-三甲基戊基-2-过氧化苯氧基醋酸酯296152083 3-过氧化叔丁基-3-邻羟甲基苯甲酸内酯[工业纯]3-过氧化叔丁基-3-苯基酞内酯259652084过氧化二碳酸二乙酯[在溶液中,含量≤27%]过氧化二乙基二碳酸酯217552085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工业纯]过氧化二正丙基二碳酸酯217652086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异丙基二碳酸酯213352086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3452087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过氧化二正丁基二碳酸酯216952087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丁酯[在溶液中,含量≤27%]217052088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工业纯]过氧化二仲丁基二碳酸酯215052088过氧化二碳酸二仲丁酯[在溶液中,含量≤52%]2151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2-乙基己基)二碳酸酯2122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溶液中,含量≤77%]212352089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06052090过氧化二碳酸二(异十三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异十三烷基)二碳酸酯288952091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十四烷基)二碳酸酯259552091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四烷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252092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十六烷基)二碳酸酯216452092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六烷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552093过氧化二碳酸二(十八烷基)酯[含量≤87%,含有十八烷醇]过氧化二(十八烷基)二碳酸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硬脂酰酯259252094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工业纯]过氧化二环己基二碳酸酯215252094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含量≤91%,含水]215352095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4-叔丁基环己基)二碳酸酯215452095过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环己基)酯[含量≤42%,在水中均匀分布]289452096过氧化二碳酸二苯甲酯[含量≤87%,含水]过氧化苄基二碳酸酯214952097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基乙基)酯[工业纯]过氧化-二-(2-苯氧基乙基)二碳酸酯305852097过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基乙基)酯[含量≤85%,含水]3059 52098过氧化二-(3,5,5-三甲基-1,2-二氧戊环)[糊状物,含量≤52%]2597 52099过氧化蒎烯52100土荆芥油藜油;除蛔素;除蛔油。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过氧化氢异丙苯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过氧化氢异丙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化学品。

为确保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安全性,本文将从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便用户正确、安全地操作该化学品。

二、储存要求1. 储存环境:过氧化氢异丙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远离火源、热源和易燃物。

2. 包装容器:采用耐腐蚀性能良好的包装容器储存,如玻璃瓶、塑料瓶等,确保包装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

三、搬运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搬运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2. 避免碰撞:搬运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与其他物品碰撞,以防止包装容器破损导致泄漏。

四、处理措施1. 泄漏处置:若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可使用吸附剂将泄漏液体吸附后进行处理。

2. 废弃物处理:过氧化氢异丙苯属于有害废物,不得随意倾倒。

应按照当地相关法规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五、应急措施1. 人员安全:在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撤离人员,并远离泄漏源,确保人员安全。

2. 通风处理:如泄漏物进入室内,应立即开启通风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报警通知: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警,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4. 紧急处理:在紧急情况下,可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但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

六、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氧化氢异丙苯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

2. 远离火源:在使用过程中,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避免引发火灾或爆炸。

3. 使用通风设备:在密闭空间中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时,应开启通风设备,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七、存储期限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存储期限一般为1年,超过存储期限的化学品应进行处理,不得再使用。

八、结论通过本文的详细说明,我们了解到了过氧化氢异丙苯的储存、搬运、处理以及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在使用过氧化氢异丙苯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带防毒面具。
眼睛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戴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订标准
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
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毒性:
属低毒类
LD50:小鼠TDL为391mg/kg
LC50: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灼伤,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中文名:
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羟基二异丙苯
英文名:
Diisopropylbenzenehydroperoxide
分子式:
C12H18O2
分子量:
194.26
CAS号:
RTECS号:
UN编号:
2171
危险货物编号:
52021
IMDG规则页码:




外观与性状:
无色至淡黄色液体。
主要用途:
用作引发剂、氧化剂。
灭火方法: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砂土。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第5.2类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12
包装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商品通常稀释后储装。专仓专储。远离火种、热源。要充分通风,并保持干燥。避免光照。夏季应冷藏。应与碱类、酸类、氧化剂、还原剂、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避免碰撞、翻倒,防止包装破损洒漏。
穿工作服。
手防护:
必要时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
泄漏处置:
切断火源。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惰性的、潮湿的、不燃烧的物料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气=1):
饱和蒸汽压(kPa):
溶解性:
临界温度(℃):
分解温度(℃):205
临界压力(MPa):
理论活性氧量(%):8.24%
燃烧热(kj/mol):
活化能(kcal/mol):32.7







避免接触的条件:
受热、光照。
燃烧性:
易燃
建规火险分级:

闪点(℃):
无资料
自燃温度(℃):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下限(V%):
无资料
爆炸上限(V%):
无资料
危险特性:
过氧化物,受热;光照、猛烈撞击或遇明火、硫酸,均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有氧化性。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还原剂、酸类、碱类、易燃或可燃物、硫、磷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