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5)西游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套试卷
潍坊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中国古代文学》(四)试题库(郭荣波老师录入)第一部分填空题1、在元代文学史中,最明显的是,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始终奉行民族压迫政策,他们把国民分为四个等级。
3、在元代记载了很多当时的杂剧艺人的著作是夏庭芝的。
4、描写到元代剧场情形的散曲作品是杜仁杰的。
5、元代的戏剧有和两种。
6、元杂剧包括和两种体裁,因为二者都是的,故统称为曲。
7、南戏最早是一带的地方戏,故又称之为或。
8、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是与。
9、关汉卿历史题材的杂剧有和。
10、《窦娥冤》剧名全称是。
11、《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和。
12、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是名副其实的。
13、《西厢记》剧本共有本折。
14、具有惊世骇俗思想内容的《西厢记》,却表现出般光彩照人的格调。
15、最能表现《西厢记》惊世骇俗思想的一句唱词是。
16、《西厢记》中《长亭送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17、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素材源于白居易的一诗。
18、白朴杂剧《梧桐雨》之名源于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
19、马致远在元代梨园声名很大,有“”之称。
20、马致远的《汉宫秋》是根据历史上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21、《汉宫秋》是本,主角是。
22、《汉宫秋》第三折[七弟兄]“说什么大王、不当、恋王嫱,兀良,怎奈她临去也回头望!那堪这 , 。
”23、被王国维称赞为“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杂剧作品是和。
24、元代写水浒戏最多的作家是,堪称元代水浒戏双璧的是和。
25、《琵琶记》的作者是;剧中女主人公是。
26、《琵琶记》的前身是宋代戏文。
27、散曲的体制主要有、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等几种。
28、“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出自的散曲作品,名为。
29、明代“四大奇书”是、、和。
30、《三国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
31、《三国志演义》最突出的语言特点是“,。
中国古代文学史《西游记》教学课件
小说主旨的多元化,反映了作者和读者对人生、社会多元化 的的理解。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
一、极幻与极真
1、《西游记》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时
空,突破生死,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
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境界,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2、幻想虽然奇异,看似异想天开,实际并非随心所 欲的胡思乱想,而总是有生活的依据,无论从全书 或是从细部来看,都能在奇幻中透出生活气息,因 而让读者能够理解,乐于接受。
‚唐僧取经故事遗迹‛大多分布在玄奘法师 当初西行求法时所经过的路途或邻近地带, 其内容全为唐僧师徒西行或返回路上发生 的故事,其中比较有名的是两处‚西游记 壁画‛: 第一处:现存最有价值的玄奘取经故事壁 画,相对集中于甘肃安西县境内属于敦煌 石窟艺术系统的榆林窟和东千佛洞的六幅 取经壁画,分别绘于榆林窟第2、3、29窟 和东千佛洞第2窟内。
2、‚幻中有趣‛:
胡适《西游记考证》:‚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 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它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 思‛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此书则出于游 戏‛
3、‚幻中有实‛:
张天翼《西游记札记》:‚借妖怪们的造反来描写 农民起义。‛ 李希凡《漫谈〈西游记〉主题和孙悟空形象》: ‚大闹天宫‛是写农民起义,‚西天取经‛是写 不怕困难的大无畏精神,前后主题不同。
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等‚人性‛。
三、多角度、多色调描绘的形象
《西游记》已开始打破人物性格单一,好人一切
都好,坏人一切都坏的倾向,注意多角度、多色调
塑造人物。 理想型形象孙悟空 , 带有明显的英雄化,但也 有争强好胜、爱戴高帽、喜欢奉承等缺点; 世俗型形象猪八戒,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儿,是
既讨人喜爱、又多缺点的角色。猪八戒号为佛家
2024年《西游记》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西游记》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一、导言《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巅峰之作。
作者吴承恩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传奇故事。
本课件旨在通过对《西游记》的深入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著名小说家。
他博学多才,精通诗词歌赋,尤其擅长小说创作。
《西游记》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的心血之作。
三、作品背景《西游记》创作于明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吴承恩以佛教传说为背景,通过讲述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故事梗概《西游记》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为求取真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唐僧,法名玄奘,是唐朝的一位高僧。
孙悟空,石猴化身,拥有神通广大的能力。
猪八戒,原是天蓬元帅,因犯错被贬下凡。
沙僧,原是卷帘大将,同样因犯错被贬下凡。
他们四人性格各异,共同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取经的使命。
五、人物形象分析1.唐僧:唐僧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他信仰坚定,慈悲为怀,勇往直前。
在取经过程中,他屡遭磨难,但始终不忘初心,带领徒弟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真经。
2.孙悟空:孙悟空是唐僧的大徒弟,他机智勇敢,神通广大,忠诚护主。
在取经过程中,他多次拯救唐僧于危难之中,为取经团队立下赫赫战功。
3.猪八戒:猪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他性格憨厚,力气过人,但贪吃懒惰,时常给取经团队带来麻烦。
然而,在关键时刻,他也能挺身而出,为取经事业贡献力量。
4.沙僧:沙僧是唐僧的三徒弟,他性格沉稳,忠诚老实。
在取经过程中,他默默无闻地承担起行李重任,为取经团队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六、作品艺术特色1.寓言性质:《西游记》通过一系列富有寓言意义的情节,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2.神话色彩:作品中的神仙、妖怪、鬼魅等形象,充满了浓厚的神话色彩,展现了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西游记》与其他神怪小说明后期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一)在儒、道、释“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影响,吸取道家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后产生。
(二)主要特征是尚“奇”贵“幻”,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地编织神怪形象系列,并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
第一节《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及其作者一.《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志演义》、《水浒传》比较:(一)不一致:《三国》《水浒》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生发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以“真”的假象问世;(二)《西游记》将历史的真实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幻”的形态定型:1.唐玄奘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门徒辨机辑录玄奘口述所见所闻成《大唐西域记》尽管“皆存实录,匪敢雕华”,由于宗教家心理,难免染上神异色彩→其弟子慧立、彦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赞颂师父,弘扬佛法中,不时用夸张神化笔调穿插离奇的故事→唐末笔记如《独异志》《大唐新语》等记录玄奘取经的神奇故事。
2.成书于北宋间《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1)似为“说经”话本,虽文字粗略,故事简单,尚无猪八戒,“深沙神”也只出现一次,但大致勾画《西游记》基本框架,并开始将取经历史故事文学化。
(2)出现猴行者形象,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实际已成主角,是孙悟空的雏型。
原型:“石中生人”夏启、“铜头铁额”蚩尤、“与帝争位”刑天及猿猴成精的奇闻异说如唐李公佐《古岳渎经》“形若猿猴”的淮涡水怪无支祁,印度教经典《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
3.师徒四人取经故事在元渐趋定型。
猪八戒首次出现在元末明初杨景贤杂剧《西游记》中;剧中深沙神改称沙和尚。
4.元末明初,有故事较完整的《西游记》问世,残文“梦斩泾河龙”内容相当于世德堂本《西游记》第九回;主人物、情节结构大体定型,有关孙悟空的描写已与百回本《西游记》基本一致。
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PPT
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一日,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 奈何本园土地、力士并齐天府仙吏紧随不便。忽设一 计道:“汝等且出门外伺候,让我在这亭上少憩片 时。”那众仙果退。只见那猴王脱冠服,爬上大树, 拣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许多,就在树枝上自在受用, 吃了一饱,却才跳下树来,簪冠着服,唤众等仪从回 府。迟三二日,又去设法偷桃,尽他享用。
感悟
团队力量 一个团队中各司其责,通力合作,
才能达到目标。
成功定律 成功=信念+智慧+勇敢+奉献+坚持
人物形象
经典人物
性格特征
唐僧
①善良虔诚,目标明确,立场坚定 ②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教,乃至迂腐顽固 ③胆小懦弱且常误信谗言,好坏不辨
孙悟空
①桀骜不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无所畏惧 ②乐观幽默、机智勇敢、顽皮、神通广大 ③热爱自由,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 ④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在《西游记》中,唐僧这个师傅没有成 为团队的领导者,他胆小怕事、懦弱无 能,听信谗言、是非不分,虽然他缺点 众多,但是作为一个佛教徒,他却信念 坚定、舍生忘死。面对荣华富贵、美色
诱惑,毫不动摇。
读《西游记》我们看到了一个勇往直前、敢做敢 为、嫉恶如仇、锄强扶弱,又机智、娇傲不驯、 顽强不屈、忠贞的英雄形象。正是因为“孙行者”
作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祖籍安徽省
者
桐城县高甸(今枞阳县雨坛乡高甸),
简
以祖先聚居枞阳高甸,故称高甸吴氏。
介
因随祖父迁徙至淮安府。中国明代杰出
的小说家,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的作者。
你知道吗?
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游记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 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 熟悉。几百年以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及电影、电视剧、动 画片、漫画,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文艺 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
4-3-4-5西游记汇总
悟空的声容神态也活脱是猴子的模样。他 好动喜闹,坐担忧生。车迟国斗法时比 坐禅便不言语,并说:“兄弟,实不瞒 你说。假设是踢天弄井,搅海翻江,担 山赶月,换斗移心,诸般巧事,我都干 得;
就是砍头剁脑,剖腹剜心,异样腾那, 却也不怕;但说坐禅,我就输了。我那 里有这坐性?你就把我锁在铁柱子上, 我也要上下爬踏,莫想坐得住。”
唐僧一被女妖捉去,他就说不三不四的话 动摇军心。在“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 心”中做了个“绷巴吊栲的女婿”,为 好色付出了代价。
怕困难,贪安逸。打不过妖精就跑,不管 别人。在驼罗庄,妖精来时他“战战兢 兢,伏之于地,把嘴拱开土,埋在地下, 却如钉了钉一般。”
贪吃贪睡,总是尽量躲懒。饭量惊人,吃 起来如风卷残云,米饭、馒头、卷子、 面条一扫而空,连味道都来不及品尝。 吃不到便争嘴。在平顶山,悟空让他巡 山他钻进草里大睡。
自私,贪小廉价。妖精画影拿取经和尚时, : “城隍,没我便也罢了”。他攒“私房钱”摁 在左耳朵眼儿里。悟空假称勾魂鬼向他要盘缠, 才逼出真话:
“我拿了攒在这里,零零碎碎的有五钱银 子;因不好整理,前者到城中,央了个 银匠煎成一处,他又没天理,偷了我几 分,只得四钱六分一块儿。你拿去吧。”
好进谗言,蒙蔽软耳朵的唐僧。悟空“但 恨他动不动分行李散火,又要撺掇师父 念紧箍咒咒我”。八戒常 “算计报恨行 者”。
1、纯为调整气氛,增加趣味。悟空借净瓶 又不愿用救命毫毛抵押,观音:“你这 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 难舍。”唐僧、八戒误吃子母河水而怀 孕。
2、有助于刻画性格、褒贬人物。在宝象 国八戒先吹牛,后钻到草窠里隐蔽。
3、是挖苦世态的利器。车迟国迫害和尚, 乌鸡国王要让位给悟空,他说:“不瞒 列位说,老孙假设肯要做皇帝,天下万 国九州皇帝,都做遍了。只是我们做惯 了和尚,是这般懒散。假设做了皇帝, 就要留
中国古代文学史4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古代文学大二下复习资料介绍作品《水浒》: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作品在思想内容和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西游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描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杜十娘》:杜十娘是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曾为青楼女子,深受压迫却坚贞不屈,为摆脱逆境而顽强挣扎。
将全部希冀寄托于绍兴府富家公子李甲身上。
然而她怎么努力也逃脱不了悲惨命运的束缚,李甲背信弃义,将其卖于孙富。
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怒骂孙富,痛斥李甲,把多年珍藏的百宝箱中的一件件宝物抛向江中,最后纵身跃入滚滚波涛之中。
《婴宁》:蒲松龄笔下笑得最美的女性,出自《聊斋志异》卷三婴宁篇,是一个美丽纯贞的狐女。
她天真憨直,爽朗任性,时时都会毫无顾忌地放声大笑,甚至在成婚时,也因“笑极,不能俯仰”而无法完成婚礼仪式。
她对自己的丈夫,真诚信赖,如实告诉他“妾本狐产”;她对抚养过自己的“鬼母”,也极尽子女知道。
与此同时,她也无情地惩罚那个“淫邪”的“西邻子”。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的一部作品。
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言二拍》:三言:在冯梦龙诸多创作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包括《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古代文学史简述题及答案《西游记》
古代文学史简述题及答案《西游记》试述《西游记》的原型精神《西游记》在生动有趣的动物神话背后,隐含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以不自觉的方式缓慢形成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即原型精神。
作品前后两个部分,正好构成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原型一: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向往和追求个性的自由是人类共有的天性。
而《西游记》前半部分的孙悟空形象正是一个神通广大而又遭受镇压的不幸角色。
有关这一母题的各种传说通过各种方法流入到孙悟空的形象中来,就自然而然了。
孙悟空的这种个性张扬得到作者的充分肯定。
这体现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大闹天宫”的精彩描写里,在后半部分的取经故事中也得到了极好的展现。
我们正是通过孙悟空这个充满原始意象的原型,看出了它隐含的集中了人类向往自由和个性精神的集体无意识。
直到明代后期,以李贽为代表的“童心说”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对这种桀骜不驯的个性的评价有了明显的转变。
而孙悟空从桀骜不驯到循规蹈矩的转变,是宋明理学将伦理道德自律上升为本体这一最高目的的鲜明而具体的体现。
原型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的探索追求精神在《西游记》的后半部分作者对孙悟空仍然持肯定的态度。
与前一原型相比这里的探索追求精神具有造福人类的目的所以是容易被社会所接受的。
菩萨要他们去的经是大乘之经,以“普济众生”为目的。
因而取经也就成了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精神的象征,成了人类冒险和牺牲的正义和壮丽的事业。
取经的过程中要经历艰难险阻,取经人不仅要战胜来自自然和社会方面的阻碍,更要战胜自己内心的私欲,才能以清净无欲之心去完成“普济众生”的使命。
艰难险阻是一种象征,他们交相出现,使得人们不难找出它与不畏艰险的探索追求精神的对应关系。
两大原型的深刻蕴涵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对矛盾统一到一部作品、统一到一个人物身上?它有深层的意蕴。
《西游记》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于这种矛盾提出了新的看法。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版第四卷笔记整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卷笔记整编第四卷明清文学绪论一、明代文学两个主要特征1、雅俗互动:雅与俗的相互靠近、相互影响,形成互动之势。
A雅文艺与俗文艺之区别创作队伍:士大夫文人与民间下层文人地位:正统与小道末技作品风格上讲:典雅精工与浅近俚俗B明代文学雅俗互动的具体表现首先,小说戏曲等俗文学向雅的靠近:四大奇书、三言二拍、传奇戏曲品格的提升,文化历史内涵的深化其次,正统诗文创作向俗的靠近:真诗在民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
2、个性解放思潮与文学主情思潮的流行。
A明初文化政策及对文艺的影响三部《大全》(《四书大全》《性理大全》《五经大全》),程朱理学在社会文化中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八股文、道学体诗、教化派戏曲产生。
B阳明心学对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王阳明(守仁)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个体主体意识的解放,对理学之冲击;王学后人,即泰州学派王艮等人怀疑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传统观念,宣称“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之条理处。
”(王艮《心斋先生全集》卷三《语录》。
)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卷一《答邓石阳书》),大胆肯定人的私心私欲:“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藏书》卷三二《德业儒臣后论》),从而将人的私欲价值推向了极端。
C 个性解放思潮内涵在泰州学派和李贽等人的影响下,肯定人的私心私欲、追求个性自由、张扬世俗享乐成为明代中后期一股主要文化社会思潮,后人称之为个性解放思潮。
正面影响:反叛传统,张扬个性,负面影响:放纵过度,纵情声色,色情文学的流行D李贽“童心说”与文坛主情思潮“童心者,最初一念之本心”,“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焚书》卷三《童心说》)。
童心,即赤子之心,未受后天污染的自然纯真之情。
“童心说”视自然之情为文学产生的直接动因,影响到了一大批文学家:如徐渭主张“古人之诗本乎情”(《徐文长三集》卷一九《肖甫诗序》)。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笔记
第七编明代文学绪论明代文学呈现波浪形态势,大致可分成2个阶段:一.前期作为元文学馀波和明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视为中古文学最后阶段;二.嘉靖(1522~1566)后,文学变革迅猛异常,步入近古新时代。
(一)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第一段。
(二)元明际社会动荡,形成人心思治、崇拜英雄的思潮,涌现一批精神上较解放且富时代使命感的文人,文学作品尚酣畅雄健的阳刚之美,浸透忧患意识,如《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游传》;南戏中兴和宋濂、刘基、高启等诗文作家。
(三)明初经济复苏,士人忧患意识消蚀;思想文化专制和特务统治,平添不安全感,知识分子转而欣赏平稳和谐、雍容典雅美:小说、戏曲创作受限,“台阁体”诗歌和讴歌富贵、道德、神仙的戏剧泛滥,文学倾向贵族化、御用化而滑入低谷。
(四)明中叶,商业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统治集团腐朽、思想控制松动、王阳明心学流行,嘉靖后文学复苏:1.文学创作随接受对象下层化、市民化而更加面向现实,创作主体精神高扬,突出个性和人欲的表露。
2.叙事文学全面成熟,向近代化变革:(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问世;(2)戏曲:从《宝剑记》、《浣纱记》、《鸣凤记》等三大传奇问世,传奇定型和昆腔改革,到汤显祖写“临川四梦”,戏曲创作推向继元杂剧后的又一高峰;(3)诗文:继前七子在弘治年间(1488~1505)以“复古”开展文学革新运动后,相继出现唐家派、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等。
(4)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白话短篇小说繁荣,(5)“挂枝儿”、“山歌”等民间文学的流行和整理。
3.明末天启、崇祯(1621~1644)间,国事多艰、经世实学思潮抬头,向理性回归,重新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开启清文学思潮的转变。
三.明中期后,文学向世俗化、个性化、趣味化流动。
第一节商业经济的繁荣与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一.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壮大,新读者群形成。
二.新内容与新形象:市民生活、市民情趣、市民形象。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赏析——《西游记》
《西游记》成 书于明代中叶, 是古代长篇小 说的代表作之
一
作者不详,一 般认为由多人
合作完成
《西游记》以 取经之路为线 索,展现了一 个奇幻的神话
世界
作者介绍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明嘉靖年间出生,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人 明代文学家、小说家,著有《西游记》、《射阳先生存稿》等作品 文学风格清新自然,思想深邃,受到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创新思维:孙悟空机 智勇敢、善于变通, 对现代社会的创新思 维和实践有借鉴意义。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 古代文学名著,西游 记对现代社会的文化 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西游记的版本 与流传
版本演变
明朝吴承恩原著
清朝中期版本
清朝初年版本 现代版本
传播与流传
《西游记》的 版本众多,有 明代吴承恩的 百回本、清代 各种删节本等。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西游记的奇幻情节和角色设定,激发了后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文学、 艺术等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与价值
弘扬正义:强调正义、 勇敢和善良的价值观, 对现代社会的道德建 设有积极影响。
团队协作:西游记中 的师徒四人团结一心、 共同克服困难,对现 代企业的团队协作和 管理有启示作用。
创作背景
历史背景:明朝时 期,社会矛盾尖锐, 文学创作繁荣
作者:吴承恩,明 朝小说家,一生科 举不得志
创作动机:吴承恩 受民间传说和说唱 艺术影响,欲创作 一部神魔小说,以 抒发自己胸中愤懑
作品影响:成为中 国古代第一部浪漫 主义章回体长篇神 魔小说,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品评价
文学价值:是中 国古代小说的代 表作之一,具有 极高的艺术价值 和文学地位
西游记四大名著语文导读介绍PPT
人物介绍
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 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 拜并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并分别取法号为: 行者、八戒、和尚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
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为人诚实善良,一心向佛,慈祥。
孙悟空
孙悟空,法号行者,乃唐僧的首徒,猪八戒与沙僧的大师兄。其精通七十二般变化,能 够腾云驾雾。拥有一双火眼金睛,可识破妖魔鬼怪的伪装;一个筋斗能够飞越十万八千 里;所使用的兵器为如意金箍棒,能自由伸缩,依心而变。他曾在花果山称雄为王,自 号齐天大圣,与如来佛祖较量,结果被压于五行山下长达五百余年。后来承蒙观世音菩 萨的点化,守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重磨难,最终成功取回真经,修成 正果,被封为斗战胜佛。他代表了古代中国人的善良、正义以及刚正不阿的情愫与追求。
在现代的电视剧和动漫作品里,这个人物时常出现。
七 十 二 变
猪 八 戒
宜憨封唐成僧洞取猪娥帝的猪 ,厚为僧为之与经胎被的二八 贪,净去唐名孙路。逐天徒戒 图力坛西僧,悟过唐出蓬弟法 女气使天的前空高僧天元,号 色大者取弟去大老和界帅原悟 。,。经子拜战庄孙,。来能
爱八,一见,,悟却因是, 占戒最同。听在空又调玉是 小性后保从说云西错戏皇唐 便格被护此唐栈去投嫦大僧
文 学 成 就
— 演讲人:吴承恩 —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
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摘要】:古典名著《西游记》于明朝中后期(约16世纪)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游记》学术史的序幕。
自万历二十年(1592)世本陈元之《序》和稍后的李评本袁于令《题辞》两篇原始文献之后,经过长达四百年的层递累积,特别是明清时期评点式批评的兴盛,“五四”以来现代性学术研究的形成,以及新时期《西游记》论坛的空前繁荣,其曲折逶迤的发展过程和丰硕富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西游记》学术史。
本论文试图对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进行全面审视和通盘考察,将明清时期、“五四”时期和新时期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纵向贯通,将作者论、源流论、版本论、思想与艺术论等相对独立的研究条块作横向融合,并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中总结治学经验、把握演进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初步构筑起一个蒐汇、熔铸全部《西游记》学术成果,纵横交织、多层复合,而且不断向时、空两维开放的立体网络结构,一个充满丰厚历史蕴藉和现代意义的学术史体系。
本论文由三大单元组成:“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和“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
就其理论内核而言,即以明清《西游记》评点,“五四”《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新时期《西游记》研究多元化为基本框架。
具体而论,明清时期以世本、李评本等评点本立纲,现代(“五四”时期)以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刘修业等《西游记》研究大家立纲,当代(新时期)则以《西游记》研究之源流论、版本论、作者论、思想与艺术论等论题立纲。
三大单元相对独立、各呈特点,而又相互贯通、照应,构成整体。
在方法上力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国传统治学方法与西方流行文学批评方法相互借鉴,文学研究与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相互参照、印证,注重史论为本,兼涉考辨,以客观评述为主,也适当予以引伸开发,总之是将以研究学术、解决问题为目的。
对于世本作为最早的评点本、《西游真诠》的“谈禅”意蕴、“五四”时期《西游记》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意义、唐僧取经目的地灵山究在何处、当下《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蔽端)等为学界关注的具体理论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辨析和考论。
四大名著导读《西游记》创作背景PPT课件
小说简介
二人至鹰愁涧,收了小白龙, 小白龙化作白马,供唐僧骑乘。 在观音院,悟空卖弄唐僧的锦 褊袈裟,金池长老心生贪念, 欲火烧唐僧师徒
小说简介
四大名著导读
XI YOU JI
小说简介
>>> 花 果 山 美 猴 王
东胜神州傲来国海边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秉受日 月精华,产下一个石猴。石猴在花果山做了众猴之王, 为求长生,出海求仙,在西牛贺州拜菩提祖师为师。 祖师为其取法名孙悟空,并授与七十二般变化及翻筋 斗云之法。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占山为王,号为美猴 王。苦于无兵刃,遂去东海龙宫求取,龙王及兄弟送 他一支如意金箍棒及一身披挂。
XI YOU JI
主要人物
孙悟空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 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 圣”。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困长期吸 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 一只石猴。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 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他 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 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 作为自己的兵器。
创作背景
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法师传》,则为玄奘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 此,唐僧取经的故事便开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
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杂剧有吴昌 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些都为《西游记》 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吴承恩也正是在中国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艰苦 的再创造,完成了《西游记》的创作。
西游记 (4)标准文档ppt
三藏勒马道:“悟空,切莫伤人,只吓退他便罢。
法轮回转。
不心 畏地 艰善 险良 ,, 勇信 往仰 直坚 前定 。,
固是 执非 迂不 腐分 ,, 懦盲 弱目 无慈 能悲 。,
精神境界崇高,实干能力不足的“得道高 僧”。
“上复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 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丈人 啊,你还好生看待我浑家,只怕我们取不成 经时,好来还俗,照旧与你做女婿过活。”
重能本 大吃性 作苦憨 用,厚 。关纯
键朴 时, 刻呆 能得 发可 挥爱
;
好偷贪 占奸吃 便耍争 宜滑嘴 。,,
搬迷 弄恋 是女 非色 ,,
勇敢中带着怯懦,憨厚中带着奸滑。
大师兄,师傅让妖精抓走了。
大师兄,二师兄让妖精抓走了。
师傅,大师兄说得对呀; 翻开《西游记》,还有哪些情节具有同样的感染力?请同学们用自己饱满的热情大声朗读出来吧!
情节 。
感受语言魅力,赏析人物形象
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师父,此时我已成佛,与你一般,莫 成还戴金箍儿,你还念甚么《紧箍咒》 儿掯勒我?趁早儿念个松箍儿咒,脱下 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 捉弄他人。”
积有理 极勇想 乐有英 观谋雄 。,:
无敢 私于 无斗 畏争 ,,
爱争凡 作强人 弄好弱 人胜点
大师兄,二师兄让妖精抓走了。
乐观大胆、敢于战斗的叛逆性格,与神的变幻不测、猴的急躁敏捷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
佛门规矩的符号,是粘合剂,调和剂。
佛门规矩的符号,是粘合 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此书的副作用极小,是一部鼓舞人积极斗争、永不灰心、为达到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书。 这女菩萨有此善心,将这饭要斋我等,你怎么说他是个妖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游戏说;滑稽与玩世说;农民起义说,人民斗争说;叛
逆投降说;歌颂市民说;安天医国说;房术说;反映人生说; 追求真理说;表现理想说,等等。
(二)主要教科书观点:
1、游国恩、王起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西游
记》前后主题是不同的。前七回以“大闹天宫”开始,“突
出了全书的战斗性的主题,同时把孙悟空的形象提到全书首
因为取经故事本身具有的传奇色彩,所以从唐代开始, 一些笔记小说如《大唐新语》、《独异志》等中就出现了一 些神奇传闻。真正将这一事件衍化为文学故事形态的是南宋 时刊印的“讲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该书将一些 神化故事与取经事件融为一体,使文学化的取经故事已具雏 形。书中出现了三藏法师、猴行者、深沙神的形象。
第五章 《西游记》
第一节 《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 版本
一、成书(三个阶段):
1. 唐宋时期是由历史故事向民间故事、俗讲演变的阶段。
唐代贞观年间,僧人玄奘为了弄清佛经教义,到天竺取
经。他经历了千辛万苦,跋涉几万里,历时十七年,终于取
得600多部梵文经典回到长安。
归国后,玄奘奉旨口述西行见闻,由门徒辨机辑录成 《大唐西域记》,后来其弟子慧立、彦悰又写了《大唐大慈 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他的取经经历。二书主要是记录历 史事实,其中部分内容也带有传奇性和神异性。
3. 明代是西游故事的总结与写定阶段。
在世代累积和民间文学的基础上,明代 中叶又有大手笔对流传久远的西游故事做出 了创造性的总结,最终写成《西游记》这部 神奇浪漫的巨著,其中既有艺术文字方面的 加工、整理,也有思想内涵方面的提炼、升 华。
二、作者:
现存明代刊本一般署名为“华阳洞天主人校”。
2. 元代是取经故事进入平话与戏曲创作而渐趋定型的阶段。
西游故事在元杂剧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并进一步神怪化,
如金院本《唐三藏》、元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等。尤其是
杨景贤六本二十四折的《西游记杂剧》,它从唐僧的出身家世
写起,然后由观音菩萨安排奉旨取经,先后收白马、孙悟空
(孙悟空闹天宫压在山下),沙僧、猪八戒等为弟子,经过女
第二节 《西游记》的主题
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西游记》基本上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一(1—7)是
孙悟空的来历和大闹天宫故事,二(8—12)是唐僧来历及取 经缘由;三(13—100)是西天取经故事。
二、西游记的主题
(一)主要观点:
《西游记》的主题是最具有争议性的一个话题。代表性
的说法有:禅书说;阐发《大学》的修身之书说;修道之书
要的地位”,而“大闹天宫”的以失败告终,“寓言般地概
括了封建社会人民斗争失败的历史悲剧,表现了‘佛法无边’
和封建皇权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思
想还不能突破封建正统思想的束缚。”从十三回起到全书结
束,“作品也转入了另一个主题”,“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
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
各种错误的头脑不健全的无孔、无能、无精之辈包括唐僧这个
王逼婚、火焰山等磨难,最后取回真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都
与后来的《西游记》相似。如孙悟空神通广大、铜筋铁骨、火
眼金睛、变化多端、筋斗云十万八千里、金棍藏在耳朵里等等。
而且杂剧《西游记》也充满了喜剧意味。
在话本创作方面,至迟在元明之际出现了一部《西游记平 话》。《朴通事谚解》中曾记载有人去买书,要买《西游记》, 别人劝他不要买平话小说,要买四书五经,他说:“《西游记》 热闹,闷时节好看。” 另外书中还转引了《车迟国斗圣》的 故事。与现在的《西游记》的四十六回相同。在书的注解中也 有八条关系到《西游记》故事。如大闹天宫的故事、一些妖魔 的名字都已经具备。从这些片断材料看,它大大发展了西天取 经的主体故事,孙悟空的形象已相当生动,至此,西游故事的 主要人物和情节结构已大体定型。
能有观音式的人物去发现和起用孙悟空式的人物,以扫荡社会
邪恶势力,共建玉华国式的王道乐土。”
2、王志尧等《论西游记的主旨》认为:“取经”就是汲
取经验。吴承恩借助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印度的经历,组织了一
个取经的班子,其成员都是需要磨砺学习才能符合社会要求的
人。取经只是个外壳,其目的在于让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犯有
后来清代多数刊本题为丘处机撰。实际上,邱处机 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别是一部作品。清代中叶以 后,吴玉搢等根据《天启淮安府志》等材料认为 《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但未得到响应。1920年 代,胡适、鲁迅力倡此说,后渐渐得到广泛认同。 但具体作者为谁,目前仍有争论。
吴承恩,1510--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江苏淮安人。少年即有文名,可惜屡试不第,到 到 三十多岁才补岁贡。曾任长兴县丞,后辞官。
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相当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
代的社会现实。”
2、社科院文学所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大闹
天宫’通过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民的反
抗。”而“西天取经的故事通过幻想的情节,在很大程度上,
反映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勇敢前进的精神,反映了中国人
民摧毁社会上一切邪恶势力以及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信心。”
吴承恩一生仕途坎坷,对现实有深刻的体察,为 人善谐好谑,创作风格幽默诙谐。除《西游记》以 外,他还著有《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和志怪小说集 《禹鼎志》(今失传,只留有序)。
三、版本:
《西游记》的版本较为复杂。可以约略 分为简本和繁本两个系统。区别在于唐僧出 身的有无。
现存最早的明代刊本为万历20年金陵世德 堂本,题“华阳洞天主人校”。清代繁本系 统均题名为丘处机,并根据“释厄传”补入 唐僧出身故事。简本有两种,朱鼎臣编的 《唐三藏西游释厄传》和杨志和编的《西游 记传》。简本与繁本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 前者是后者的缩写本。
3、章培恒等《中国文学史》则认为:《西游记》前七回
反映的是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制约的矛盾处境;八
十一难主要是表现人必须经历千难万险才能获得完善和幸福。
(三)近年来的新观点:
1、张锦池《西游记考论》提出本书的主要创作意图是探
究:“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真道学之中已几无治平之人,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