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殇示:呼唤国民意识
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2
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②丁一平: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2014-03-12 12:59:53)转载▼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就是压在中国人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今年,又逢甲午。
中国,又被触痛。
为了痛定思痛,为了痛定思痛,为了噩梦不再搅碎好梦;为了坎儿不致成为跨不过去的鸿沟;为了伤口不再被戳,为了流泪的人不再流血,为了流血的人不再流泪———新华社解放军分社与《参考消息》联合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大型专题报道,将连续刊发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肖裕声、罗援、彭光谦、孟祥青等一批军事研究领域名家大腕关于甲午战争的研究成果、心血文章。
草根博览综合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等官网集成报道。
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②丁一平: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作者:丁一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核心提示:洋务运动失败必然首当其冲地影响北洋舰队。
甲午海战的硝烟散去近两个甲子,那段屈辱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曾经遍体鳞伤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
在此历史时刻,我们重新反思那段令人痛心的往事意义何在?吸取历史教训,正视历史启迪,开拓走向未来,这是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尤其是对待失败历史的正确态度。
失败历史是一面雪亮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心态,也可以照出一个国家、民族的自信心、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当前,我们党正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在努力奋斗,在此历史关键时刻,我们重新反思甲午海战的屈辱历史具有特殊意义。
这既是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文明的伟大民族应有的历史担当,更是实现“富国强军”和建设“海洋强国”,增强全民族海洋、海权意识的现实需要。
可歌可泣的历史悲歌甲午海战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海上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从海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其后的百多年间,英、美、日、法、俄、德、意、奥等国从海上入侵中国达479次之多,其中规模较大的就有84次。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影响1894年,朝鲜国内爆发了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农民起义,史称“东学党起义”。
不过,在朝鲜内外势力的共同镇压下,东学党起义最终被扑灭。
期间,作为宗主国的大清朝自然出力不少,但居心不良的日本也趁机在朝鲜持续增兵,与大清朝之间日益剑拔弩张。
最终,以日本突然偷袭清政府的运兵船为标志,爆发了丰岛海战,甲午战争也由此打响。
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和清政府的惨败而落下帷幕。
之后,更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极大地加速了中国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进程,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军国主义的扩张,成为事关近代中日两国国运和兴衰的一道分水岭,完全改变了亚洲的版图和格局。
对中国而言,甲午战争的失败及其《马关条约》的签订,不仅仅是割地赔款那么简单,更是彻底粉碎了中国人仅存的一丝“天朝上国” 的残渣,彻底激发了全民族的忧患意识,促成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甲午战败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
而且,这种思潮很快就突破了思想的领域和层面,将其转化为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据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记载: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
虽然,戊戌变法没有实现既定的目标,很快就在顽固派的阻挠之下宣告失败。
但是,这毕竟是先进的中国人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一次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
从此以后,落后的中国和世界开始有了更为频繁的接触,民族的观念开始有了提升和飞跃,民族的意识被不断予以确认。
甲午战后,延续数千年的“君权帝国”,逐渐演变成了“民族国家”,成为了主导20世纪中国政治和历史最主要的思想意识形态,一直存续到了现在。
接下来,文史不假与您一道,浅谈甲午战争对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形成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几乎自有文字出现起,就有了关于“民”和“族”的记载。
只不过,这是两个独立的概念,相互之间没有关联。
“民”字最早在金文中就已经出现过,到了西周时期,开始在文献中大量出现。
甲午国耻心得体会
甲午国耻心得体会甲午国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痛苦且深重的伤口,也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个不可磨灭的悲痛记忆。
甲午国耻体现了中国在那个时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揭示了我们国家弱点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做出改变,追求强大的需要。
在甲午国耻事件中,中国遭到日本的列强入侵与欺凌,这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与伤害。
中国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脱离了封建社会,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弊端,国家内外并存的问题,以及管理体制的腐败和不完善,都成为中国无法抵御外敌入侵的内外因素。
甲午国耻给予我的第一感受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记住历史,铭记过去的苦难和错误,这样才能不再重蹈覆辙。
甲午国耻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很多教训和启示,我们不能忘记这段痛苦的历史,也不能允许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
第二感受是对国家的责任感。
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们应该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未来,我们肩负着保家卫国、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
通过对甲午国耻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强大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每一个国民以自己的努力为国家添砖加瓦。
只有每个中国人团结一心,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甲午国耻也带给我了对外国侵略的愤怒与羞耻。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该自信而坚毅。
然而,在甲午国耻中,我们却被侵略者欺凌,国家情势之危急迫使我们沉痛地认识到差距和不足之处。
这种屈辱的感觉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中华文化,也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我们要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不再让国家沉沦于侵略者的脚下。
甲午国耻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国民的团结与奋斗,需要全民的努力和智慧。
作为中国的未来希望,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历史的反思与怨恨之中,更要以这段历史为鉴,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际行动去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
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的良好时机,提高自身素质,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优异成绩。
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文明与进步的道路,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
甲午战争和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论述-模板
甲午战争和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论述前言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无疑是近代中日两国国运兴衰的一道分水岭。
它不仅改变了两个国家在20世纪的历史走向,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亚洲的格局版图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对中国而言,甲午一役的惨败,在给国人带来巨大灾难和耻辱的同时,也彻底打碎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迷梦,进一步激发了全民族的忧患意识和救亡图存的真正觉醒,并促成一部分国人开始重新思考国家出路与民族命运。
诚如梁启超所言:“吾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自此以后,中国人通过与西方民族国家之间的持续互动,“民族”观念有了很大飞跃,民族意识不断得以体认,开始将自身从“帝国”或“天下”重新想象和改造成为一个现代的“民族国家”,由此而发轫的民族国家观念逐渐取代传统中国的族类思想和“天下”观念,成为影响和支配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
本文试针对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此二者之关系做出论述。
章节一在中国古代,“民族”一词并不存在明确的指称。
即使偶尔会把“民”和“族”字连起来使用,也大多是指古代社会组织或群体等的复数概念,很少用来指称某个具体民族或是某种抽象含义的族类共同体,因此其意义并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民族”概念。
但是这并非说古代中国未曾形成类似“民族”的观念。
事实上,作为一种分类体系,中国古代的“族类”观念非常丰富,并且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
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周边各族群的内向汇聚与交融,逐渐形成了华夏族共同体,并由此产生了“华夏”与“夷狄”的分野意识。
在先秦的很多典籍中都记录了“中国”与“夷、蛮、戎、狄”等不同族类的差异,他们之间“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这些群体也被称为”五方之民”。
“族类”观念,作为大于家族、宗族和氏族的人们共同体的一种分类应运而生。
《左传》里也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族”字在《说文解字》中的释义来看,其本意为“箭头”,用其表示古代社会以家族或者氏族为单位的战斗组织,但是发展到后来,血缘因素逐渐淡化,人们言说“华夷之辨”,并不是强调华夏与夷狄在血缘和种族上的差别,而更在意于双方以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核心的文化礼俗之别。
甲午战争怎样“催促人们猛醒”
甲午战争怎样“催促人们猛醒”作者:来源:《新传奇》2019年第51期1898年,康有为在保国会发表演讲,把民族意识阐释得淋漓尽致:“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如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听人驱使,听人割宰,此四千年中二十朝未有之奇变。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长期准备、蓄意挑动的侵华战争。
战争的失败和条约的苛刻,远远超出大多数中国人的想象,给中华民族以极大的震撼。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亡国灭种成为迫在眉睫的现实威胁,“振兴中华”成为仁人志士喊出的最强音。
“吾国民不自知国之危也”李鸿章主持的北洋海军是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之一。
1891年,北洋海军受邀访问日本。
李鸿章为了从武力上给日本以威懾,决定由丁汝昌率领6艘主力舰赴日。
1891年6月底,北洋海军踏上赴日旅程。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神户、横滨、东京、宫岛、长崎等地。
日本官民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大清帝国的军舰后,很多人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时任日本外务次长林董在日记里写道:“看到丁汝昌所率的舰队驶入横滨港,吾国人就因其壮大的外观而感到极其恐惧。
”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在《时事新报》上发表文章称,北洋海军军舰舰体巨大、极其完备、士兵技术熟练,值得观看的地方很多,这使得日本社会对中国舰队的强大威力感到恐惧。
李鸿章本想通过威慑来吓阻日本对中国使用武力的企图,谁知日本政府却用此来激发国民对清政府的恐惧与敌视,从而达到推动海军发展的目的。
同时,日本海军也借机得以窥探北洋海军的虚实,从而找出北洋海军的弱点,为未来的侵华战争作准备。
洋务运动的推行和北洋海军的发展,使许多清朝贵族和士大夫兴高采烈,纷纷为所谓的“同治中兴”点赞。
甲午战争前夜,洞悉“夷务”的郑观应(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在《盛世危言》中看到了“时势又变,屏藩尽撤,强邻日逼”的严重局面,认为很有必要危言耸听地提出一些改革主张。
甲午殇思
甲午殇思本报“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系列报道自3月3日连续刊发以来,得到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在本系列报道结束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刘亚洲空军上将接受了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刘声东和《参考消息》报社总编辑张铁柱的采访,就甲午战争谈了自己的看法。
本报特刊登此文作为本系列报道的收官之作,以飨读者。
记者:请您谈谈对甲午战争的看法。
刘亚洲:习主席说,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
甲午战争是一场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命运的战争,这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日本。
再往大处看,它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
当然,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
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的历史深刻性在于两点:一、战争失败了,但失败的原因至今仍在追问之中;二、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战争的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对这场战争疑问的解答,构成了我们民族进步的阶梯。
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午战争已成为一种标志,一个符号。
一、制度刘亚洲: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甲午战争日本的胜利是制度的胜利。
大清帝国的失败是制度的失败。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唤醒了清朝的同时也唤醒了日本。
中日两国同时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但两个国家学习西洋文明,一个从内心革新变化,另一个则止于外形。
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饭吃,一个把外来的东西当衣穿。
当饭吃的消化了,强身健体;当衣服穿的只撑起了一个模样。
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
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日本就是按照福泽谕吉这个顺序走的,而清朝则反着走。
结果一个成功了,一个失败了。
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曾分别接待过中国和日本两个代表团,后来有人问他对中日的看法,他指出,中国和日本的竞争,日本必胜,中国必败。
他说:“日本到欧洲来的人,讨论各种学术,讲究政治原理,谋回国做根本的改造;而中国人到欧洲来,只问某厂的船炮造得如何,价值如何,买回去就算了。
铭记甲午国耻,扬我民族精神
翻译2班代璐铭记甲午国耻,扬我民族精神推开窗户,迎着海风,沐着朝阳,看着越来越近的那片山峦——刘公岛,这片热血土地,我要来了!走上这片全新的土地,体内的热血开始翻滚,1894年的硝烟,民众的呼喊,震耳的炮声源自天际,踏浪而来,声声入耳。
走过东辕门,站在门前,宣读着那穿透时空隧道仍铿锵有力的誓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称霸于地球则国胜于地球。
”全新的活力喷涌而出,爱国是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门前的炮台依旧存在,时光洒下的痕迹产生历史的凝重感。
用手抚摸,闭目凝神,曾经惨烈的震撼人心的呐喊穿透心底。
我寻访着那些曾经的过往,一尊雕像映入眼帘,历史的英雄——丁汝昌,不肯独善其身,毅然与战舰同生共死。
历史记住了他,人民缅怀着他。
连光绪也称赞他“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百军威”。
学堂窗明几净,朗朗书声传入耳中,“知识就是力量,唯智可以救国”,我们更应该在精神上茁壮成长,让中国教育开出不败之花;寓所旁呈现出一派金秋气象,鲜红夹杂金黄而或掺杂些许碧绿,颇有一番层林尽染之景。
故时的记忆在时间里磨蚀,但新的生命又破茧而出,孕育希望。
秋意盎然,游人如织,抑或轻松活泼,抑或沉稳凝重,抑或从容淡定,都在历史的雕版画中混入新鲜富有的动态美。
在晴朗无云的蓝空下,那英使馆依然岿然矗立,或许我们感到的只是新奇,但偶尔心底会透着些许凄凉:当时的东亚病夫——中国,让别国踩在脚底的软弱与无奈。
落后就要挨打!封建制度的落后,让国民幡然悔悟:国不利则民无以立。
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努力,让中国终于在世界上崭露头角,让她的实力不容小觑。
那泛黄的条约,依然陈列在凝重的博物馆里,就是它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船体的残骸饰演着粉碎的记忆,这场本来可以获胜的战争却依旧惨败的战争如一个丑陋的烙印深入心中。
但战场是教育人民的最后课堂,敌人是爱国课堂上最无情的老师。
国耻勿忘,牢记历史,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演绎过的消失在时间洪流中的那些金戈铁马留下的不仅仅应该是惊心动魄的英雄传奇,更应该是那些不堪回首但振聋发聩的过往。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19世纪末,中国开始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
1894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事件,不仅引起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变革,更触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觉的觉醒,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封闭和落后严重被暴露出来,社会局势十分动荡。
战争失败后,慈禧太后和康有为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维新运动,试图振兴中国。
其中,康有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指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缺失。
他提出中国需要变革,进一步提高民族意识的觉醒。
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新思想的启示点,激发了人们对于变革的讨论和呼声。
1901年,义和团运动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深重印证。
中国民众和政府赶紧联合起来,抵制外国侵略。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觉开始大量涌现,各种爱国活动蓬勃发展。
相继成立的新军和海军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重要的新力量,中华民族的觉醒进入了能量充满的繁华时期。
同时,中国市民也开始了新思想的探究,呼吁与西方列强势均力敌。
他们试图探索具备民族意识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国的进化创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从历史的视角看,甲午战争是中国新思想的重要转捩点。
这场战争促使中国人重新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性和文化特质,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铺平了道路。
中国社会开始带着一股强烈的反-Westernization 目标,纷纷进行反帝运动和扫清异味运动,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犯表示了强烈的反抗。
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宝座开始崛起,这也是中国人民对民族意识觉醒的直接体现。
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思想觉醒和文化欣赏上,不断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我们也不须怀疑,一个在意识形态和原则上最清醒的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风向标,也是我们和平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因此,必须通过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殇思读后感《甲午殇思》是一本让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人性的探讨,引发了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本文将从作品的背景介绍、情节梗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甲午殇思》的背景。
该作品以1894年发生的甲午战争为历史背景,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中的一次惨重失败。
甲午战争的失败不仅导致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变革,也让人们对国家的命运和未来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甲午殇思》的情节梗概。
故事主要围绕着一个普通的中国士兵展开,他被征召参加了甲午战争。
在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悲剧,他看到了同胞们在战火中牺牲,也亲身经历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意识到战争的荒谬和无意义,开始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和对国家的发展带来的困境。
在《甲午殇思》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对个人的摧残和对人性的考验。
主人公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他原本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在战争的洗礼中,他经历了身心的折磨和成长。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和对人性的考验,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此外,《甲午殇思》还探讨了战争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和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伤害和痛苦,也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和思考,作者呼吁人们要对国家的命运负起责任,要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众的福祉。
只有每个人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够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甲午殇思》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再现和对人性的探讨,引发了我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思考。
通过对作品的背景介绍、情节梗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详细阐述,我希望能够准确地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阅读《甲午殇思》让我对战争和国家命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负起责任。
甲午战争观后感2000字
甲午战争观后感2000字甲午战争观后感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标志着中国在19世纪末受到列强侵略的历史节点。
作为中国人,观看和回顾这段历史,不禁让人深感痛心和思考。
回首甲午战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国的软弱和内外矛盾的尖锐对立。
当时的中国,再一次暴露出自身积弱的现实,无力抵抗外敌。
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中国未能有效的自我保卫和抵抗的局面。
从政治、军事、经济到文化等各个方面,在甲午战争中可谓是一败涂地,导致了晚清王朝的进一步衰败和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动荡。
甲午战争也让中国人民对外国的列强入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列强的实力和野心,意识到自身的软弱和危机。
甲午战争结束后,一股反侵略、反帝国主义的民族情绪逐渐涌现,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甲午战争也引起了国内各种不同的反对派别的觉醒,中国各地的民族英雄和抗战团体纷纷崛起,为中国的抵抗战争积蓄力量。
甲午战争使得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而激烈的变革。
经济上,中国的财政状况严重恶化,失去了对外贸易的控制权,导致国家财政的崩溃。
与此同时,也被迫以更加不平等的方式与列强进行贸易,加剧了民众的贫困和社会的不稳定。
军事上,甲午战争中中国军队的溃败让中国人民对军队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文化上,中国人开始审视和反思传统文化中的弊端,为寻求新的出路,思考如何以更加先进的方式建设自己的国家和社会。
甲午战争从不同的角度敲响了中国国家和民族崛起的警钟。
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和不足,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发展的渴望。
甲午战争不仅是一场惨痛的历史灾难,更是中国人民意识觉醒的重要历史节点。
它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注入了活力,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望甲午战争,我们要铭记历史,深思痛悔,更要从中汲取教训。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自强不息,不断努力,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贡献力量。
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才能真正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让中国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殇思读后感甲午殇思是一部以甲午战争为背景的历史小说,作者是著名作家琼瑶。
小说以描绘战争背景为主线,通过塑造一系列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痛。
读完《甲午殇思》后,我深受触动,对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脆弱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正文部分,我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甲午殇思》给我带来的感悟。
1. 人性的脆弱性1.1 人性的善良与残忍《甲午殇思》通过描写战争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残忍并存的一面。
有的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甚至不惜牺牲自己;而另一些人则为了私利而背叛甚至杀害同胞。
这种对比让我深思,人性的脆弱性在战争中得到了极大的放大。
1.2 生命的可贵在战争的残酷中,生命显得异常宝贵。
小说中的人物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不断思考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使我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存在,也体现在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和保护。
2. 战争的残酷性2.1 杀戮与毁灭《甲午殇思》中描绘的战争场景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的残酷性。
战争中的杀戮和毁灭让人痛心疾首,无辜的生命在战火中消失,人们的家园被摧毁。
这种残酷性让我深感战争的可怕和不可取。
2.2 人间炼狱战争让人们陷入了人间炼狱。
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痛苦和折磨,身心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痛苦不仅来自战争本身,还来自于内心的挣扎和煎熬。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让我深感人类应该追求和平,摒弃战争。
3. 爱与牺牲3.1 亲情的力量《甲午殇思》中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力量。
在战争中,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不惜一切代价。
这种无私的爱让我感动,也让我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2 友情的坚守在战争的洪流中,友情的坚守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小说中的人物在战争中相互扶持、守望相助,展现了友情的真挚和可贵。
这种友情的坚守让我深信,在困难的时刻,朋友的支持和陪伴是无价的。
4. 对和平的思考4.1 战争的无意义通过《甲午殇思》的描写,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战争的无意义。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殇思读后感《甲午殇思》读后感《甲午殇思》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通过对甲午战争的描写和思考,引发了我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同时也反思了人类的贪婪和自私。
首先,小说以甲午战争为背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作者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比如,在小说中,描述了战场上的惨状,士兵们的死亡和伤残,无辜的人们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中,家园被毁,生活被摧毁。
这些描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和伤害。
其次,小说通过对战争中的个体命运的关注,反映了人类的贪婪和自私。
在小说中,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选择了背叛,他们出卖了自己的同胞,甚至是自己的家人。
这些人的行为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怒,同时也让我思考人性的复杂和脆弱。
战争让人们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有些人选择了保护自己,而有些人则选择了牺牲自己去拯救他人。
这种对比让我深深地反思了人类的道德和价值观。
最后,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和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士兵在战场上受伤后的痛苦和无助,他的同伴们为了救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这种相互关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不已。
同时,小说还描写了一位母亲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她的悲痛和无助让我心痛不已。
这些情节让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
通过阅读《甲午殇思》,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无情。
战争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体上的伤害,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摧残和伤害。
在战争中,人们的贪婪和自私得到了放大,而人性中的善良和关爱也得到了升华。
这部小说让我思考人类的道德和价值观,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
总之,通过阅读《甲午殇思》,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反思了人类的贪婪和自私。
这部小说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我对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和平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让战争的悲剧不再重演。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的历史启示
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的历史启示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事件,它们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启示。
甲午战争:国家危机与觉醒
甲午战争,也称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1894年至1895年间,是中国
晚清时期的一场重大战争。
这场战争揭示了清政府腐朽无能、军事技术落后的现实,也暴露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野心。
甲午战争的惨痛教训使中国人民意识到国家危机的严重性,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觉醒意识。
戊戌变法:改革与挑战
戊戌变法是指清朝末年戊戌年间光绪皇帝下令进行的一系列政治变革。
这些变革旨在强化清政府的中央集权,促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国家的发展。
然而,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和变法派内部矛盾,戊戌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一失败揭示了改革的困难和挑战,也为中国的未来发展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历史启示与反思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国家强盛的根本在于自强不息,必须加强自身实力,提高国家整体素质。
改革刻不容缓,但改革需要有序进行,必须审时度势,稳步推进。
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唯有团结一心,才能应对外部挑战,推动国家繁荣。
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两大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惜和平发展的机遇,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唯有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才能使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光明的未来。
2019年高考历史政治史考点精练专题14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专题14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考点图解】【名师点拨】1.民族觉醒的转折点——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促使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1)政治上,中国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如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
(2)经济上,出现了振兴实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热潮。
(3)思想上,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不能挽救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
2.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
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
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家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3.(2016·江苏单科·9)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4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答案】A4.(2016·上海单科·19)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台湾割”出现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是1858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故D项正确。
5.(2016·上海单科·20)右表中的内容摘自中国近代的一部论著,它应该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天演论》C.梁启超的《瓜分危言》D.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答案】C6.(2015·四川文综·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论文初搞
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觉醒梁义超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摘要: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全世界人民都盼望有个好的国际环境,中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并奉行睦邻友好政策,然而近年来中日关系一直不平静。
日本为了掩盖它的侵华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篡改历史教科书、制造中国威胁论、谋求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企图利用这些来遏制中国的发展,想凭借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谋取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对于这种侵略野心,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本文试从甲午战争分析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从而鉴史至今,警策后人,富国强兵,振兴中华!关键词:甲午战争、人民群众、民族觉醒、维新变法、孙中山On the Sino-Japanese War and the awakening of theChinese nationLiang YichaoSocial School of Anhui Normal UniversityAbstrct:The theme of nowaday society is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The people all of the around are looking forward to a goo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hina has always been paying highly attention on and executing Good-neighborly and Friendly Policy.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s quite unpeaceful these years. In order to cover the aggression fact, Japan denied Nanjing Massacre, revised the textbooks and made up China threat theory. They tried to use these ways to conta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o that they can seek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of the world by their strong economic power. For this invision ambition, we must payhighly attent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Jiawu Sino-Japanese War to learn from history, alert our decendents, make our economy and militory stronger and realise the regeneration of China.Key words:Jiawu Sino-Japanese War, people, national awakening, political reform, Sun Yat-Sen一、甲午战争的爆发1、甲午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从此中华民族便成了列强竞相角逐的焦点,面对帝国主义日益膨胀的侵略野心,清政府依然在“天朝上国”的梦中游离。
惟民魂是最宝贵的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沉思(上)
惟民魂是最宝贵的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沉思(上)
刘新如
【期刊名称】《新湘评论》
【年(卷),期】2014(000)015
【摘要】“一个能深刻自省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我们对发生在120年前中日甲午战争的垂注,不仅在于风云激荡的2014正值两个甲子之年,更重要的是要从中真正获得刻骨铭心的历史启迪。
这一段历史实在是太惨痛了,这一次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
【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刘新如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6.3
【相关文献】
1.精神上的激励是最宝贵的财富——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检测系主任袁海文 [J], 郭剑峰
2.融河洛文化之神塑洛龙地税之魂--洛阳市洛龙区地方税务局用“服务立税”打造人民最满意集体 [J], 徐锋涛;史利杰;李璟民
3.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J], 潘芳芳
4.改革开放三十年党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上最宝贵的经验——论坚持党的领导、人
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J], 刘世文
5.惟民魂是最宝贵的(下)甲午战争之败的国民性沉思 [J], 刘新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殇示:呼唤国民意识
(一)
2014,又是一年甲午。
120年前,正是甲午年,在我黄海海域,中日两国爆发一场海战,中国大败,战况惨不忍睹,大清朝丧权辱国,一蹶不振。
又到甲午,关于甲午战争败因,再度成为热门话题。
诸如“清政府腐败无能”、“李鸿章卖国避战”、“北洋海军军纪败坏”、“日本间谍猖獗”,甚至“慈禧太后故意输局”等等观点学说,充斥报章,不一而足。
这在一定意义上充分证明了这场战争的复杂性,以及由战争导致的历史深刻性。
只可惜,战争的硝烟尽管已熄灭百年之久,关于战争败因的研究却至今几无定论,依然众说纷纭,莫筹一是,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甚至悲哀的事。
(二)
甲午战争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两个国家,尤其是战败国中国的命运。
但凡战争,都是国家间综合国力的全面较量,因而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总是多方面的。
它既可以是战略的宏观布局,也可以是战术的细节考量;既可以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乃至外交等的综合作用,也可以是战时某个节点,指挥员的某个具体的临场指挥与决策,甚至是临时出现的某个偶发因素。
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要素就不可把握、不可知论。
我们无疑应该力戒狭隘单向的思维方式和朴素的悲情意识,而更重视对于决定战争成败的深层次原因的探究。
甲午海战,究竟败在何处呢?在我看来,就决定战争格局的基本面而言,当朝国民精神的缺乏与认同,是最本质最关键的原因。
有国家自然就有国民,但这只是常规意义上的国民。
国家的主体力量是老百姓,然百姓不等于天然就是“国民”。
一国的百姓是不是国民,我认为有两条重要的也是基本的评判标准,其一是看百姓有没有“国家”的观念?其二再看百姓有没有清醒的个性意义上的权利意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千百年传承绵延的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制度,决定了“家天下”的政治架构。
这种架构,要求最高统治者一人为天下负责。
这种原因众所周知的政治制度设计,造成多种政治恶果:一是国家的生存强弱,发展走势,太过取决于某个政治统治者的个体素质,而不是依赖一种合理进步的制度设计;二是超强的政治重担使得最高统治者既无比孤独又无比自负,难有简政放权与广纳民意的气量;三是百姓以子民自居,以顺民为常,麻木不仁,逆来顺受,臣服于权贵官势。
天长日久,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百姓只有宗族意识,没有国家意识,只知朝廷不知国家。
当时日本出版的一本叫《支那论》的书籍,曾如此耻笑大清国民:“似蚯蚓这种低级动物,把一段身子给切断了,其他并非没有感觉,仍能继续活着。
”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内才开始有了痛定思痛的反思之声,梁启超在一篇名为《中国积弱溯源论》的文章中说:“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
”
诚然,不知国家为何物,岂有为国尽全力之心?本来,大敌当前,能摒弃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同仇敌忾,何其重要!然而现实是,北洋水师大败而广东水师不仅坐视不救,反而暗自嘲笑。
有荒唐可悲的实例是,当北洋水师的舰只被围在威海卫港中濒临灭亡时,正在附近游弋、实际也落入日本海军包围圈的1000吨级的鱼雷巡洋舰“广丙号”竟然向日方提出,本舰属于广东水师,北上黄海系拉练而非参战,所以日方“应予放行”。
令日本人惊愕和耻笑:恍若“不是与支那进行战争,而是与直隶省进行战争。
”
国民具有清醒自觉的个性意义上的权利意识,是国民意识的另一要义。
即有权利参与国家的治理,诸如动用多少国库银子,购买什么等级的军火,等等的国民权利,无不事关战局,甚至牵动国体,但在当年的大清,又是一件多么遥不可及的奢侈的事情。
国民的清醒的个性意义上的权利意识,还体现在能够自觉的学习精神上,这种学习,是自觉的瞄准最先进内容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僵化了的知识的学习。
与经历了“明治维新”大变革和“脱亚效欧”大学习的日本国相比,甲午战争前的清朝,根本没有进行过比较全面的国民意识启蒙。
近代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思潮还没有兴起,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典型的传统社会状态,“国人没有独立的国家认同感和忠诚感”。
当外敌入侵时,中国需要以民族国家的整体力量应对挑衅时,这种国民意识的薄弱,就成了致命伤。
不仅如此,当时的清朝政府还十分恐惧和仇视那些可能唤起国民意识的所谓“异端邪说”,以“学鬼魅伎俩,有伤国体”为名,不顾一切地将那些民间思想火花扑灭在萌芽状态。
郭嵩焘介绍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使西纪程》,甫一出笼就被列为禁书,打入冷宫。
黄遵宪自费刻印《日本国志》,始终无人问津,直到甲午战争后才被有识之士感叹,其价值相当于《马关条约》赔款的两亿两白银。
可叹,僵化凝固的封建体制与落后的政治思维,叠加作用,“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哲学观深深地凝结了民族精神和社会结构,终于形成了一个神经极不灵敏的牢固封闭的政治格局。
(三)
甲午海战的深刻教训,或者说探讨甲午惨败原因的重大意义还在于: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伤口并未愈合,仍然横亘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交战双方时至今日,关系依然十分敏感脆弱。
一方因为一场大捷,自我膨胀,长期目中无人,一方蒙羞百年,心有不甘,急欲一雪百年之耻。
当其时也,呼唤国民意识的觉醒与到位,让一国之民成为具有民族民主意识、富有学习力创造力的“国民”,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真正适当其时、十分急迫重要!
2014、4、20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原刊于《杂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