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实用版】

合集下载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

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

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粤教版初一上册地理复习要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地表海陆面积(共5.1亿平方千米),三分陆地(29%,1.49亿平方千米),七分海洋(71%,3.61亿平方千米)。

海陆分布:南北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东西半球中,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任意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2、七大洲,P41图3.5、地图册P2-3①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②分布在东半球的主要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分布在西半球的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注:除南美洲外,其余六大洲都跨东西两半球。

)赤道穿过(即跨南北半球)的四个大洲:非洲、亚洲、大洲洋、南美洲(穿过了两个大陆: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面积P41图3.6: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④轮廓:P41图3.6。

⑤洲界线,P42图3.7-3.8: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3、四大洋P41图3.5: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

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③面积:太平洋(最大,岛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七年级上册地理粤人版知识点详细

七年级上册地理粤人版知识点详细

七年级上册地理粤人版知识点详细地理是对地球进行研究的学科,通过系统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的空间结构、物质组成、生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对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七年级上册地理粤人版教材中,包括了一些基本的知识点,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两部分。

1. 自转自转是地球绕自己的中心轴旋转。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自转速度不同,赤道位置旋转速度最快,而两极位置旋转速度最慢。

2. 公转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公转周期为365.24天。

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离太阳最近的位置称为近日点,离太阳最远的位置称为远日点。

二、地球的大地形地球的大地形分为五大洲和四大洋。

1. 五大洲五大洲分别为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其中亚洲是最大的洲,南美洲是最小的洲。

2. 四大洋四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洋。

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南极洋是最小的洋。

三、水文与气候水文是指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贮藏等方面的研究。

1. 水的分布地球上水的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海洋中,陆地上的水源主要包括地下水、河流和湖泊。

2. 气候气候是指地球上某个地区的气温、气压、湿度、风等长期统计平均的天气状况。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高度、地形、大气环流、水体分布等。

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由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灾害,包括洪水、地震、风暴、火山爆发等。

1. 洪水洪水是指河流或湖泊的水位上涨,涨至超过死水位,泛滥到河岸或低洼地区,并造成损失的过程。

2. 地震地震是甲方地球表层因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岩石移动等地质原因而产生的震动,是一种自然现象。

3. 风暴风暴是一种短时间内发生的大风天气,主要包括台风、龙卷风、暴风雪等。

其灾害性主要表现为破坏建筑物、倒塌树木等。

4. 火山爆发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主要表现在喷出熔岩、火山灰等物质,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

五、地理信息科技地理信息科技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技术进行地理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的一种科技。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粤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粤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粤教版七年级上)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班级姓名第一单元地球的大小与形状一、地球大小1、地球是个球体证据例举: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海上看帆船;月食现象;北极星高度的变化;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40°N ,116°E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第二单元地图一、地图三要素: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

2、地图发展历程: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品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卫星图像和GPS 定位系统)3、地图三要素:比例尺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时注意分子、分母单位一致)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②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4、比例尺的表示形式:5、地图上确定方向:①指向标辨别法:箭头指向北方;②一般辨别法: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③经纬网辨别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6、图例和注记图例=符号注记=文字和数字熟记30页图2.18常见图例二、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海拔相等的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山体不同形态等高线是不一样的:见35页图2.23 提示:这里山脊和山谷都是上山的路线,山脊一般通向山顶,是登山路线,也是分水岭;山谷一般通向鞍部,是翻山路线,是汇水区域,通常是小溪源头和河流源地。

2、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第三单元海洋和陆地文字式:如:“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 数字式:如1︰10000000或100000001 直线式:如 100 200 100 0 3003、沧海桑田——海陆变迁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4、板块构造学说:地表由岩石组成;分为6个板块(填图);板块在不断运动中(根据箭头判断运动方向);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海陆变迁的力量来源:板块运动5、海洋:“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 6、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石油污染、海洋过度捕捞、海洋垃圾污染·····第四单元天气和气候其越浓说明云层越厚,往往下面的雨就越大。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_附地图)分析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_附地图)分析

七年级上册各章节地理复习资料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2、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第二节地球仪1、经线和纬线的比较: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长度纬线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经线长度都相等形状每条纬线是一个整圆(与赤道平行)每条经线是一个半圆(连接南北极点)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度数北纬0°—90°南纬0°—90°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东经0°-180°,西经0°-180°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表示北纬N ,南纬S东经E ,西经W重要的经纬线0°纬线(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南北回归线:23.5°N 、23.5°S 南北极圈:66.5°N 、66.5°S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0°经线(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西半球:20°W 向西至160°E 东半球:20°W 向东至160°E2、写某地经纬度时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例:A (0°,60°W ) A(0°,30°W )B (30°S , 75°W ) B (30°N ,60°E )C (30°S ,0°)C(30°S ,60°E )0°15°15°30°30°90°60°A BCABC 0°30°60°甲:经纬度位置:(50°N ,20°E )乙:经纬度位置:( 20°S ,170°W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半球位置:南半球、西半球位于中纬度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属北温带在五带中属热带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意义自转地球绕地轴旋转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24小时A 、形成昼夜更替B 、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公转地球绕太阳旋转自西向东一年A 、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B 、产生了四季的更替、五个热量带2、地球公转示意图解释: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划分极昼极夜现象春分 3.21 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 6.22 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昼现象南极圈内极夜现象秋分9.23 赤道全球均等冬至12.22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极夜现象注意: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初一地理知识点粤教版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球;在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共20个邻国。

(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3、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省、县、乡三级。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包括23省,5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殊行政区。

(共34个)4、我国人口特点:人口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5、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不均,以黑河和腾冲一线为界,东多西少。

6、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7、填出以下民俗所属的主要民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孔雀舞、竹筒饭、高脚楼),长鼓舞朝鲜族,锅庄舞藏族8、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9、我国地形特点简单多样,山区面积广阔;10、第一二级阶梯界限: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其次三级阶梯界限: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11、我国气候特点:简单多样,季风气候显着12、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夏季南北普遍高温13、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4、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5、我国干湿地区分潮湿地区、半潮湿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16、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季风气候最典型的特点是雨热同期,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但灾难也较严峻,如夏季风特别带来水旱灾难,冬季风特别带来寒潮和冻雨。

17、我国南北方河流比拟,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长,缘由在于降水多,雨季长。

18、自然资源主要有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如:水(土地、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9、我国自然资源根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缺乏20、我国土地资源根本国策:非常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爱护耕地。

21、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匀称,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22、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省用水,爱护水资源23、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24、在我国经济进展中,交通运输业是“先行官”,农业是“根底”工业是“主导”25、我国交通运输业以铁路运输为主,大连的主要铁路线是哈大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提纲_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_复习提纲_粤教版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大小:赤道约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 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 经纬线特点(对于下面两个表格一定要理解记忆)。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

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 、南极点90°S 。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5.利用经纬网定位。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1. 地球的自转、公转(地理图册第13页)1.掌握二分二至的时间2.二分二至时直射点位置3.二分二至时北半球昼夜长短1.五带名称2.分界线名称、度数3.五带各自的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全年热 南、北温带——四季分明南、北寒带——有极昼或极夜、全年冷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1.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 地图上八个基本方位:3.比例尺的三种方式:数字、线段、文字。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图幅一样,比例尺大小不同,显示的地理事物详细程度就有同。

比例尺大,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小,显示的地理事物较详细;比例尺小,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显示的地理事物较粗略。

4.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缩写,GPS可以准确地进行定位。

5.地图上图例和注记。

(课本第27页)6.要读懂地图,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方向,再根据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信息。

北东南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面积比约为7:3。

2.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记清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七大洲: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3.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单元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常考)(3)麦哲伦环球航行;(麦哲伦是葡萄牙人,代表西班牙环球航行)(4)卫星照片2 .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0º纬线)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1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2、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

3、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在地球仪0º经线,180°经线和0º纬线只有一条)4、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本初子午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用符号“S”来表示.纬)8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9.经度的划分:以0º经线(本初子午线)为界,向东增加为东经,用符号“E”来表示;向西增加为西经,用符号“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10东西半球:(1)20ºW 经线和160ºE 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难点)方法一20ºW 经线以东,160ºE 经线以西是东半球; 20ºW 经线以西,160ºE 经线以。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总论(粤教版)目录第一章认识地球 (1).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第二节地球仪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2)第二章学用地图 (3).第一节地图的发展 (3).第二节地图三要素 (3).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4)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6).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6).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7).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8)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9).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9).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0).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1)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15).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5).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6).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17)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18)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②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见教材13-14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两极俯视: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中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19页图1.21公转示意图)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3.21 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 春季6.22 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 夏季9.23 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秋季12.22 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2、1、2 冬季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第二章学用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发展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及重点内容“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但经过科学家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

地如复盘-正球体-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①在正方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头,再看到船身;在球体上,总是先看到小纸船的船帆,再看到船身。

古时候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船帆来证明地球是圆的。

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遮挡了月亮。

③麦哲伦航行的成功,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④从人造卫星上拍摄到的图片,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速记:庐山起义)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1.地球的模型: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把他缩小并制作的地球模型。

地球仪是一个正圆的球体。

2.“一轴”——地轴: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极点。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他是一个假想的轴。

3.“两极”: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其中对着北极星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南极。

4.经线,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相对的两根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5.经线形状,长度,方向:每条经线只形成半个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6.纬线形状,长度,方向: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纬线长度不相等,其中赤道最长,向两极变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7.辨别经度与纬度:从0°经线向东叫动静,用E表示;向西叫西经用W表示。

8.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0°纬线是南,北半球分界线。

9.经度起始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赤道(0°纬线)(继南北相等的纬线圈)10.特殊的经线:①0°经线是东西经分界线,东西经度起止点。

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

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学科。

地理知识点是地理学习的核心,是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必经之路。

本文将介绍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详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一、地理基本概念1.地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科学。

2.地球的构造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大气、水圈五部分组成。

3.地理位置的表示方法地理位置可以用经度、纬度表示。

二、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核、地幔、地壳、大气、水圈。

2.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征地震和火山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处。

三、地球的运动与地貌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决定了昼夜的变化和四季的交替。

2.地形的分类地形可以分为高山、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

四、自然环境的特点1.气候环境的特点气候环境体现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和能源分配的规律。

2.植被环境的特点植被环境主要分为森林、草原、沙漠等不同类型。

五、人文环境的特点1.文化环境的特点文化环境是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系统。

2.经济地理的特点经济地理主要研究的是人类活动的生产力结构、素质和地域分布。

六、世界地理分区1.世界地理分区的基本原则世界地理分区的基本原则是按地区自然条件的分布进行划分。

2.世界地理分区的主要类型世界地理分区的主要类型有温带大陆性、热带、亚热带、极地等。

七、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分区1.中国的地形地貌中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大河、平原等。

2.中国的气候环境中国的气候环境包括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等不同类型。

3.中国的地理分区中国的地理分区主要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河中游、长江流域等。

总之,七年级上下册地理知识点粤教版是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认真掌握各知识点的核心内容,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地球及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对人文环境的理解。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初一上册地理重点必背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以风车而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3.地平面上有东(E)、西(W)、南(S)、北(N)四个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又分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共八个方向。

4.在没有方向标的地图上,要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方向。

5.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6.比例尺分为数值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7.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略。

8.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注记和图例。

9.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①查阅地理辞书;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1经过测量,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曾经对地球形状的两种说法是“盖天说”和“浑天说”。

3.麦哲伦环球.路线是西班牙→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西班牙。

4.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半径是6371千米;赤道周长是4万千米。

5.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6.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7.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北纬,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8.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9.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10.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赤道。

11.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12.经度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或者称0°经线,东、西经度数为180°。

1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粤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粤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粤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为我们了解世界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天体,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

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二、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个运动。

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自己的轴心一周的运动,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的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

三、地球的气候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情况。

气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纬度、海拔高度、陆地和海洋等。

在热带地区,季风气候非常常见,而在极地地区,则有极地气候。

四、地球的自然灾害地球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飓风、洪水等。

这些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在预防自然灾害方面,我们需要遵守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五、地球的物种多样性地球上有许多不同的生物,它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互相依存。

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是保护地球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需要尽力保护每一个生物物种,同时也需要保护它们的生态环境。

六、地球的资源地球上存在着许多重要的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水资源等。

但是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做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工作。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它们为我们理解世界、认识地球提供了基础知识。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走进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地球的美丽和伟大。

七年级广东版地理常考知识点

七年级广东版地理常考知识点

七年级广东版地理常考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它研究的是地球表面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广东版地理是其必修的一门课程,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考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和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形的球体,其直径约为1.28倍的赤道半径。

而地球的自转则是指地球在自身轴线上的旋转运动,其每一周大约需要24小时。

二、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了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个不同层次组成的地幔、地核和地壳。

其中,地壳是由岩石和土壤组成的最外层,而地幔和地核则是地球的内部结构。

三、地球的环境因素地球的环境因素包括了气候、地形、水资源、土壤和植被等因素。

其中,气候和植被是影响地球各个环境因素的基础。

四、地球的经纬度和时区经度指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线,向东和向西各定义180度的角度位置。

而纬度则是指以赤道为基准线,向南和向北各定义90度的角度位置。

时区是指地球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时区之间相差一个小时。

五、地形的特点和分类地形是指地表的地貌特征,包括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不同类型。

不同地形类型之间,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

六、自然资源的特点与分布规律自然资源包括了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草原资源和森林资源等。

不同自然资源在地球的分布规律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七、人口与城市化进程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建设力量,而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严重化,人口和城市的关系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总之,地理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学科,不同知识点之间也具有着密切的联系。

掌握了这些常考知识点,不仅能够在地理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还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环境与自然规律。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广东版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广东版

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广东版在七年级的学习中,地理是一门必修科目。

对于广东版的学生来说,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对于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广阔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讲述一下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广东版。

一、地理基础知识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体的天体,但是在地球的表面上,我们会看到大片的陆地和海洋,这是因为地球的表面是不平坦的。

2. 大洲与洋洲: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整个地球表面的29%,由七大洲组成,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

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洲,而且与其他洲相隔较远,由于周围被大洋所环绕,所以得名为洋洲。

3. 经纬度和时区:经纬度是地球表面上一组坐标,可以用来确定某个地点的位置。

时区是为了将地球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时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

二、中国的地理1. 中国的地形:中国是一个拥有广阔面积的国家,地势高低起伏,山脉纵横,平原和丘陵也广泛分布。

2. 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因为地球自转、气压、海洋、地形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有多种类型的气候,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北方则比较寒冷干燥。

3. 中国的主要河流和山脉:中国是一片五岳四水的神州,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黄河和长江。

中国的五大山脉依次是:长白山、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三、世界地理1. 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水和陆地,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受到太阳、空气、水和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世界地理区域:世界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30%,覆盖了53个国家。

世界被划分为6个地理区域:亚洲、欧洲、非洲、澳洲和南极洲和北美洲和南美洲。

3. 人口和文化:世界人口数量繁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和宗教信仰。

世界的文化多元,有千年历史的古文明,也有现代化的城市文化。

总的来说,七年级上地理知识点广东版的学习内容既包括地球、中国和世界三个方面,也涉及到了地球自然环境、各地的文化、历史、气候和地貌等多个方面。

对于广东版的学生来说,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和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和风俗。

七年级粤人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粤人版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粤人版地理知识点粤人版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学科,它关注的不仅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还包括物理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等各种学科。

作为地理知识的学习者,你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一、地球与地球运动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行星,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一年,同时也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一天。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常常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二、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有海洋、河流、湖泊、地下水等。

其中,海洋是地球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地下水是地球上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它的储量有限;河流和湖泊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水资源。

三、地球上的气候与气象地球上的气候随着地理位置、季节和大气环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气象则是描述大气现象的科学,包括气压、温度、湿度、降雨等等。

人们通过观察天气预报来了解气候情况,为日常生活和工作做好准备。

四、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态环境主要指的是生物栖息地所处的环境。

随着人类经济的发展,许多自然资源遭受到污染和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要遵守环保法律,掌握正确的环保知识。

五、地球上的人口与经济地球上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人口的增长会带动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和分布。

在地理学的角度上,我们需要了解各地区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情况,以便对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政策。

总结以上就是粤人版七年级地理学习的基本知识点,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更好地适应它。

在生活中,地理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知和理解生活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总论(粤教版)目录第一章认识地球 (1).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第二节地球仪 (1).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2)第二章学用地图 (3).第一节地图的发展 (3).第二节地图三要素 (3).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4)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6).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6).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7).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8)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9).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9).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0).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1)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15).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5).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6).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 (17)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18)第一章认识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①间接证据: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杆;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②直接证据:卫星照片等。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见教材13-14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第三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侧视:自西向东两极俯视: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中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19页图1.21公转示意图)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3.21 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 春季6.22 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 夏季9.23 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秋季12.22 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2、1、2 冬季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北极圈完全极夜第二章学用地图·第一节地图的发展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平面图。

2、发展历程:陶片地图→羊皮地图→丝织品地图→纸质地图→电子地图3、卫星图像的应用:绘图、农业、林业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

·第二节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1、确定方向(1)经纬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2)指向标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1)定义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注意:单位要一致,均换算成厘米单位,1千米=1000米=100 000厘米)(2)地理意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3)特性: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4)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①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②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5)表示方式①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1②数字式:例如,1:10 000 000或10000000③线段式:例如,0 100 200千米3、图例与注记(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

(2)注记: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常见的图例4、常见地图种类: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

(根据需求选择)·第三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的基本概念 (1)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3)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用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一般以“米”为单位;(2)同图等距:同一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相等,取整数; (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是受图幅限制不一定完全呈现出来; (4)不交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是陡崖除外;(5)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四周低 四周高 从山顶到山麓从山顶到山麓相邻两个山顶近于垂直的山5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6、分层设色地图:在不同等高线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制成,可直观判读地势起伏。

(1)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颜色越深;(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3)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4)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7、本章世界之最(1)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2)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3)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1、基本概念①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②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③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④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⑤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⑥海洋: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中心部分为洋,边缘部分为海,彼此沟通。

2、海陆比例: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

①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②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③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南极洲;④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的全部;亚洲、非洲的大部;⑤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的全部;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⑥赤道横穿的大陆:南美洲、非洲大陆;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界线①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③欧洲、非洲分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④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⑤欧洲、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⑥南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⑦南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⑧沟通北冰洋、太平洋:白令海峡;⑨沟通北冰洋、大西洋:丹麦海峡⑩沟通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⑪沟通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2、大陆漂移说(1)人物与时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2)基本内容: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

(3)证据支持:①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②动物分布的相似性;③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板块构造学说(1)基本内容①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2)六大板块: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是唯一不含大陆的板块。

(也可写作七大板块,把美洲板块细分为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3)应用与解释: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非洲板块内部发生张裂运动。

(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第三节人类与海洋1、海洋功能: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2、海洋资源: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生地、资源的宝库……(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3、海洋问题: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赤潮……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

5、《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6、保护海洋的措施①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实施定期休渔制度;②加强立法管理,防止海洋污染;③提高科学技术,合理利用海洋资源;④加大宣传力度,全民树立保护海洋的意识。

四、本章世界之最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6、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7、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8、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海洋——太平洋;9、世界上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10、世界上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11、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本章学习建议:1、本章知识点繁多复杂、抽象晦涩、难以记忆,上课应跟住老师思路,记好笔记。

2、本章知识在初中地理中占重要地位,课后应多看书、读图,认真做题,做好复习工作。

3、锻炼读图、画图能力(气候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一切现象都有原因所在,地理学习不能以死记硬背为主,本章有些内容和成因在初中阶段不做解释,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可多读多问。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这块重难点!(为了知识结构完整,加入少量超纲*内容,仅作为课外学习参考,不作考核要求!)·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1、制作过程:气象预测→获取数据→加工处理气象预报→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制作节目2、内容:阴晴、风(风力、风向)、气温、降水3、卫星云图: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4、常见的天气符号5、注意(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