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合作探究型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5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地理知识。

但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图片,让学生理解和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掌握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2.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案例、视频等素材,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案例、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

3.准备好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介绍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说三江源地区是“高原湿地”?讨论结束后,各组分享讨论成果。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三江源地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三江源地区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运用相关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构成和在全国水源供给方面的作用。

2.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三江源地区河流水源的来源及湖泊和沼泽在水源含蓄方面起到的作用。

3.结合相关实例了解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地图和相关文字资料,进一步熟练和巩固读图方法和从资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了解治理学生态环境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1.三江源地区在学生态环境方面起到的作用。

2.三江源地区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方法。

难点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竖立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学法指导】运用上节课学习青藏地区自然特征来理解三江源地区水源的来源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因为三江源地区是青藏地区的一部分,具有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这里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

在学习三江源地区面临的学生态环境问题时,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来理解,如三江源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或者湿地萎缩的实例,这样能够加深对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问题的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态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三江源地区水系图、三江源地区学生态环境恶化的图文资料等。

学生:复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河流部分内容和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为本节学习打下基础。

【课时划分】1课时探究新课堂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教师展示水塔的图片(如右图):哪位同学能够解释水塔有什么作用?学生:为一个村庄或者工厂提供水源。

教师:同学们说的很对,但是你们听说过“中华水塔”吗?学生:没有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硕大无比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地区。

【设计意图】以常见的水塔导入新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

导入二、教师展示一则材料:中新社西宁2013年6月4日电青海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教师齐铭4日在西宁表示,根据2012年度遥感监测结果,青海境内三江源区域的学生态环境较此前有改善迹象,这得益于近年来围绕该区域实施的一系列学生态保护工程,目前已显效益。

人教版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探寻三江源(1)展示三江源地区的位置图(1)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位于北纬31°〜36°,东经89°〜102°之间。

引导学生读图分(2)析图认识三江源中的析,学会(2)三江源是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江河的源地——中华水塔(1)出示三江水源量图,引导学生分析: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2•析图归纳:(1)长江总水量的25%,析图,学会用图,体现地图(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中同年平旳M木p廿布田中国r醺类型井布田追问:为什么三江源地区降水不丰富,却能成为''中华水塔”呢?(3)分析三江源的水源来源:(4)出示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一一河流的天然调蓄器3•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合作探究一•寻找黄河源头,首先要了解黄河黄河的49%,澜沧江的15%在地理学均来源于三江源。

习中的作用(2)读图发现:三江源地区流经降水量少,气候寒冷。

(3)交流讨论:①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②湖泊和沼泽的调蓄作用(4)读一读,理解湖泊、沼泽对河流的影响3.合作学习:(1)黄河源头区有这么多源流,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呢?(2)说一说:到哪里去找采用问题引导式引习,明确目标,逐步提升难度,便于源头啊?难道这片沼泽就学生接受是河流的源头?搜集资料:1952年,黄河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1•思考交流: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

鼓励学生读图,总结,体现源头区状况。

阅读下图,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对话发表你的看法。

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多因素综合考虑。

(2)合作探究二•追溯河源的过程中,考察活动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补充:①因为支流众多,找长度最长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遇到图片所示的沼泽地,水域较大,确定源头究竟在哪里很困难;②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了比较困难。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地图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地理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2.突破策略:通过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和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关于三江源地区的课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地图:准备三江源地区的地图,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3.文献资料:收集关于三江源地区的文献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__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__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__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高原湿地的特点和生态环境,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三江源地区的认识相对较浅,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拓展知识面。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掌握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及其重要性。

2.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及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4.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地图等教学素材。

2.资料:准备相关资料,以便于学生查阅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高原湿地的美丽与独特。

2.呈现(10分钟)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性。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历案-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主要围绕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展开。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生态价值,并初步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2)掌握三江源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区域特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特征。

(2)利用小组合作,探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及小组合作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地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作业,评价学生对三江源地区地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3. 课堂小测验:通过简短的课堂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三江源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图片和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初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 合作探究:利用GIS软件,学生小组合作,分析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特征,并探讨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5.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6.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强调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三江源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合作探究型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青藏地区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合作探究型教案

第十章《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合作探究型教案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

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黄河经过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500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

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么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那里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吗?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高原环境1.地理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深居内陆的高原。

2.地形:高原为主,山脉众多。

西北部有地势相对较低的柴达木盆地,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

高山上雪山广布。

3.气候特征:高寒干冷,大陆性强。

中华水塔1.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咸水湖。

3.两个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1.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钾盐矿十分丰富,察尔汗盐湖的附近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2.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珍贵的动物资源有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等。

3.黄河谷地水能丰富,龙羊峡、李家峡是已经建成的重要电站。

河谷农业与高原畜牧业1.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2.湟水谷地是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

3.位于湟水谷地的西宁是青海的省会,主要交通干线有兰青铁路和青藏铁路。

探究点拨青藏铁路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它将使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这对于青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取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探究示例.潜能开发【例题】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是()A.气候寒冷B.海拔高,缺氧C.高原冻土D.地质灾害多【思路分析】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难题很多,比如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原缺氧,地质灾害多,生态破坏等,但最大的难题是还是高原冻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9章青藏地区 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下册教案 第9章青藏地区 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江源地区的名称由来、位置、范围,“中华水塔”的作用及水源,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等知识点。

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学过程,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八年级学生好动、好表现,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比较归纳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且学生对源头考察的知识储备不足,学习和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和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作为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河流探源;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一、导入新课这是一个野生植物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的地区。

这里的冬虫夏草驰名中外,药用价值极高。

这里有高耸入云的冰峰雪山、大河、盆地、荒漠、冰川、湖泊、沼泽等奇异复杂的地域类型。

这里有美丽如画的辽阔草原、奔腾不息的江河源流、熠熠发光的大小湖泊、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茂密的原始山林。

这里还有藏族人民用勤劳双手创造的光辉灿烂的高原文化、历史遗迹、宗教寺庙、民族风情、乡土习俗……这就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综合体——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是指哪三江?三江源的位置在哪里?国家在哪些方面保护三江源?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一)江河的源地1.多媒体出示“三江源地区的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三江源地区位于哪个省份?三江源地区主要包括哪几条主要河流?提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

长江、黄河、澜沧江等。

2.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92的文字内容,思考:三江源地区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水塔”?3.多媒体出示“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图”,并提问: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里呢?提示: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我国青海省的三江源地区,通过讲述该地区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等方面,使学生了解我国高原湿地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精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高原湿地这一特殊地貌的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教学加以补充。

此外,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有待提高,本节教学可以借此机会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高原湿地保护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

2.难点:三江源地区在我国地理和生态方面的特殊地位和保护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造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好三江源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我国哪个地区被称为‘高原湿地’吗?”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呈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

讲解该地区的河流、湖泊、草原等景观,以及特有的动物种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措施。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秀教案(3页)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九章第2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优秀教案(3页)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锦山中学郑友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示三江源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示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③生物多样性及独特的高原生态系统通过图片的展示,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三江”为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即源头,发源地;“三江源”就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板书:一、江河的源地:1、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展示:青藏高原和青海省区域图,请学生描述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学生:利用地图找出三江源大概位置,教师指导并板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4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了解这一地区的独特之处,以及保护这片生态净土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对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三江源地区作为一个相对陌生的地域,学生对其了解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起对三江源地区的认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特点。

2.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特点。

3.人类活动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其地理特点和生态环境。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互动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增强课堂活跃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源的课件,便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2.教学素材:收集三江源地区的相关案例,用于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3.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一地区。

提问:“你们对三江源地区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轻松的氛围。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介绍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7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7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2.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河流;知道三江源地区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了解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习重点“中华水塔”的重要意义,三江源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四、教学难点河流探源,保护三江源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本课采用观看三江源图片的方式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和导学案的内容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地达成建设和谐家园的共识。

通过读图、析图培养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组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七、教学过程讲授新课江河的源地:(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92-93完成下列为题1、三江源地区位于的东南部,______省南部,是源区、源区、源区的总称,被誉为“”。

(在地图册P2-3描出青海省轮廓,找到青藏高原、昆仑山脉、唐古拉山买、巴彦喀拉山脉,描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2、. 三江源地区江河的最初水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调蓄器。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我国这个重要的生态源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三江源地区作为生态源地,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三江源地区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以及生态环境问题。

2.突破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教师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2.阅读理解法: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文字,理解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3.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提问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2.图片:三江源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等图片。

3.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三江源地区的特点。

4.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美丽的地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点。

教师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我国青藏高原上的三江源地区,包括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以及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独特之处,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础知识。

针对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探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同时,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等内容。

2.难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三江源地区为例,分析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江源地区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地图,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3.准备案例分析材料,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准备课堂提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三江源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引导学生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24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 青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24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1.学情分析:本节是继第九章第一节《青藏地区》后的第二节。

能够说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的情况是青藏地区的典型代表,这里海拔高、气候高寒,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而又十分有价值的研究素材。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给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而又有价值的研究内容:1.本区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这里降水并不丰富,为什么有这么多河流发源于这儿呢)2.本区雪山冰川众多的原因是什么?1.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退化,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2.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探究四: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会探究、建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培养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核心素养,在此都会得到深化或升华。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指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2.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水平目标:1.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2.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黄河源头的探寻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务实的研究态度和精神2.理解加强环保意识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深化或升华,学会探究、建立因地制宜的理念,培养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核心素养3.重难点:【重点】了解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以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从而理解三江源保护区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意义。

4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江河的源地这里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耸立;这里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这里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是江河之源。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9(20200512155030)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案_19(20200512155030)

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学习目标1.能够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2.根据三江源地区环境问题资料,分析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教学用具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略)【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自学课文,搜集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将重点内容在书上画记号)一、江河的源地(自然特征)1.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部,是___源区、____源区、____源区的总称,被誉为“_____”。

2.江河的最初水源一般是____和_____的融水,____和____是三江源地区重要的____器。

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意义:三江源是世界上____最高、____最大的高原____;是世界上____地区____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____地。

问题:近年来,三江源地区____加剧,_____严重、___猖獗、____锐减等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对策: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产,国家设立了_____,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施______和______保护工程等措施。

【预习反馈】(略)【合作探究】1.思考三江源成为大江大河源头的条件?(从海拔、气候、地貌)思考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够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P93活动: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1.确定黄河源头的原则?(河流唯远、流量唯大,综合考虑)2.追溯河源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时确定的黄河源头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支流众多,找到长度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较困难;在源头区水域较大,确定源头在哪儿很困难;不同季节冰川融化的地点会有变动,确定河流源头也比较困难)3.根据科考资源,你认为哪条河流是黄河的源头,说明理由?(卡日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合作探究型教案
一、情景切入.问题感知
好玩的:青海湖鸟岛、浓郁而神秘的民族风情等。

好吃的:牛羊肉杂碎、醪糟、甜醅、锅榻
好看的:藏族歌舞、土族召安舞、互助县五群山的“花儿”、“热贡艺术”中华民族有两条母亲河,这就是长江和黄河。

长江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第一大河,黄河经过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长5500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

长江中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那么黄河、长江的源头在哪里,那里的自然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你知道吗?
二、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高原环境
1.地理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一个深居内陆的高原。

2.地形:高原为主,山脉众多。

西北部有地势相对较低的柴达木盆地,主要的山脉有祁连山、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可可西里山。

高山上雪山广布。

3.气候特征:高寒干冷,大陆性强。

中华水塔
1.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的发源地。

2.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是一个咸水湖。

3.两个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丰富的自然资源
1.矿产资源:柴达木盆地矿藏丰富,这里的煤、石油、铅锌、钾盐矿十分丰富,察尔汗盐湖的附近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厂。

2.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珍贵的动物资源有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等。

3.黄河谷地水能丰富,龙羊峡、李家峡是已经建成的重要电站。

河谷农业与高原畜牧业
1.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

2.湟水谷地是主要的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蚕豆、马铃薯、油菜等。

3.位于湟水谷地的西宁是青海的省会,主要交通干线有兰青铁路和青藏铁路。

探究点拨
青藏铁路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将改变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它将使青藏地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这对于青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取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探究示例.潜能开发
【例题】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是()
A.气候寒冷
B.海拔高,缺氧
C.高原冻土
D.地质灾害多
【思路分析】修建青藏铁路需要克服的难题很多,比如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原缺氧,地质灾害多,生态破坏等,但最大的难题是还是高原冻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