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8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方便而定。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研究同一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如果那样,则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用时间相同比路程 ⑵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比时间 ⑶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分类:按路径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运动快慢可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4、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无关。

速度的定义运用了比值定义法。

(3)速度的物理意义: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4)速度计算公式:t S v = , 变形公式:t v S ⋅=,vS t =, 这三个公式中各量的单位有两种选用方法:①速度用m/s ②速度用km/h(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生活中常用单位km/h ,换算:1m/s=3.6km/h 。

(6)识别图象:图甲是物体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图乙是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请你分析其中四个图像,分别表示物体处于何种运动状态: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匀速直线运动;d :变速(加速)运动。

5、变速运动: (1)变速运动也用v=s/t 来求速度,这个速度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时的平均快慢程度,叫做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由于物体在不同时刻、不同位置运动的快慢并不相同,所以平均速度与所选的路程和时间有关,因此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那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本知识点梳理(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本知识点梳理(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要包含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讲义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测量难点:长度测量时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方法:实验法,图像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约6400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辅助法:方法如图:(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则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4)化曲为直法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它的常用单位有、。

1h= min= s.【知识点2】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

(速度不变)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

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7.1米/秒= 千米/小时。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提纲.doc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纲要一、长度和时间的丈量1、丈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沟通,国际计量组织拟订了一套国际一致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2、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m) ,其余单位有: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微米 ( μm)、纳米 (nm) 。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 1nm=0.000 000 001m。

丈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丈量时辰度尺的刻度线重要贴被测物体,地点要放正,不得倾斜,零刻度线应瞄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野要垂直于尺面,而且对正观察点,不可以仰望或许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 (s) 。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 (h) 、分 (min) 。

1h=60min 1min=60s 。

4、丈量值和真切值之间的差别叫做偏差,我们不可以消灭偏差,但应尽量减小偏差。

偏差的产生与丈量仪器、丈量方法、丈量的人相关。

减少偏差方法:多次丈量求均匀值、采纳精细丈量工具、改良丈量方法。

偏差与错偏差别:偏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防止,偏差永久存在不可以防止。

二、运动的描绘1、运动是宇宙中最广泛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地点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依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参照物(不可以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状况时,往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物来察看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一样。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仍是静止取决第1页 / 总合 18页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同样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行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同样的行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

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点复习概要(八上)第一章《机械运

机械运动本章有四个课题: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每个课题都包含了诸多知识点,掌握好每个知识点的要求,是完成学习目标的基本保证,是中考命题人员命制试题的主要依据。

下面结合课程标准按照课题顺序阐述每个知识点及其要求。

每个课题精选一个典型实例说明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规范化的解题过程,也指出在解题时的易错点。

再给出中考试题中涉及本章的内容的高频知识点的真题、改编题、原创题。

这样通过对全文的学习,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快速提升。

(一)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个课题包含的知识点主要有长度、时间、测量工具4(正确使用刻度尺、机械停表)、估测长度,此外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误差也是该课题的知识点。

(二)课标对这个课题涉及到的知识点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本课题需要学习的内容是:1.长度:(1)知道长度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长度的测量(要会用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测量)。

2.时间:(1)知道时间单位及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

(2)时间的测量(要会用钟表、停表等测量)。

3.估测长度:知道对测量结果精确度要求不高时,可以借助自然现象或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

4.测量工具:当精确度要求较高时,则要选择适当的工具进行测量。

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

(1)正确使用刻度尺:(1)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①零刻度4 4 / 112线②分度值(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 ③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2)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3)测量步骤:(1放2读3记)A.正确放置刻度尺: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B.读数:①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②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下一位;C.记录数据: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和单位.....;无单位的数字是毫无意义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必背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1. 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描述1.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的运动。

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也不变。

2. 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但速度大小改变的运动。

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时,可以用平均速度,即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时间相同,比较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

路程相同,比较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

引入速度概念,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三、速度1.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 速度的公式:v = s/t,其中v是速度,s是路程,t是时间。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 (km/h)作为速度的单位。

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s = 3.6km/h。

四、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2.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将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并与被测物体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3. 误差与错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小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五、其他重要概念1. 运动的相对性:运动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2.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纳

机械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规律。

本文将对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等内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运动的定义: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系:用于测量和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标准。

二、速度与加速度1.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2.速度的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3.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速度单位:m/s。

4.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平均速度:总位移/总时间。

6.瞬时速度:极短时间段内的速度。

7.加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8.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加速度=速度变化量/时间。

9.秒速、米制国际单位制加速度单位:m/s²。

10.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致。

三、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物体在同一方向上匀速运动。

2.特点:速度恒定,位移等于速度乘以时间。

3.速度-时间图:直线。

4.位移-时间图:直线。

四、匀加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在单位时间内均匀增加或减小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位移等于初速度乘以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3.位移-时间图:抛物线。

4.速度-时间图:直线。

五、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狭义上指物体只受重力作用而做竖直方向上自由下落的运动。

2.特点:加速度恒定,取向竖直向下,大小为9.8m/s²。

3.位移计算公式:位移=初速度×时间加上加速度乘以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六、简谐振动1.定义: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振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恒定,振幅和频率可以改变。

3.周期的定义:一个完整的往复运动所需要的时间。

4.频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往复运动次数。

七、单摆运动1.定义:物体通过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与一个固定点连接,做往复运动的运动。

2.特点:周期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周期越长,频率越低。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与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和单摆运动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精细梳理 (新版)新人教版

第1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μm),纳米(nm)。

1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3.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4.特殊的测量方法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二)时间的测量1.测量工具: 古代---日晷、沙漏、滴漏等;现代---机械钟、石英钟、电子表、停表等。

2.单位:秒(S) ,常用单位有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3.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电子表、石英钟、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复习提纲1. 基本概念•机械运动的概念•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区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特点2. 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2.1 位移-时间图像•描述了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斜线和水平线代表的运动状态2.2 速度-时间图像•描述了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正斜线、负斜线、水平线和折线代表的运动状态3. 运动的规律3.1 直线运动的速度规律•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瞬时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速度的图像化表示3.2 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规律•平均加速度的计算公式•瞬时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加速度的图像化表示4. 运动的公式4.1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公式•速度-时间关系公式•速度-位移关系公式4.2 换算公式•米、秒、米/秒换算•千米、小时、千米/小时换算5. 自由落体运动5.1 重力加速度•重力的概念和单位•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数值•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因素5.2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的特点•自由下落的速度规律•自由下落的位移规律6. 摩擦力、弹力和重力6.1 摩擦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减小摩擦力的方法6.2 弹力•弹力的概念和特点•弹簧的伸长和弹力的关系•弹力的应用6.3 重力•重力的作用和特点•重力的计算公式•重力的应用7. 引力•引力的概念和特点•引力的计算公式•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8. 功和能量8.1 功•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正功和负功的区别•功的单位和换算8.2 功率•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率的单位和换算•功率对运动的影响8.3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动能与机械能的关系•势能的概念和计算公式9. 机械简单机•机械简单机的概念和特点•杠杆原理和应用•轮轴原理和应用10. 初中物理中的实验内容10.1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的概念•实验误差和误差的计算方法10.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实验数据的图表表示•实验数据的线性拟合和趋势分析以上是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的复习提纲,涵盖了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方法、运动的规律、运动的公式以及与重力、摩擦力、弹力、引力、功和能量相关的内容,还包括了机械简单机和实验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八班级物理上册学问点复习提纲章一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转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改变”)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转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改变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留意:肯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其次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由于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状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洪亮,缘由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缺乏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一、基础知识:1、______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__________决定。

2、任何物理量的测量都必须先选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其它的还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等,它们与米的关系是:1km=___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__m、1mm=_________m、1μm=________m、1nm=______m。

3、正确使用刻度尺:(1)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_____,刻度边要尽量______被测物体,若零刻线已磨损,则以另一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______处的刻度值;(2)正确观察刻度尺----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而且要正对刻度线。

4、正确记录结果:(1)读数时要估读到________的下一位;(2)测量的结果由_____和____组成。

5、1h=______min=________s,1min=__________s。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可以通过尽量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7、物理学里把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8、要确定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预先必须选定________,对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是________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的。

9、物体运动的________不变,通过的路线是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有正负之分。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正负之分,也可以用向量来描述。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3.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物理量的单位是米/秒²。

常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二、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变。

常见的有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 非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速度也不同。

常见的有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三、距离、时间、速度的计算关系1. 距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S=V×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时间和速度与路程的关系:V=S/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时间和路程与速度的关系:t=S/V。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四、加速度、时间、速度、位移的计算关系1. 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距离、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²。

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 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4. 末速度和位移、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五、力和牛顿定律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静止状态下会保持静止,质点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持其速度和方向不变。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1km=1000m=10 3 m 1dm=0.1m=10 -1 m1cm=0.01m=10 -2 m 1mm=0.001m=10 -3 m1μm =0.000001m=10 -6 m1nm=0.000000001m=10 -9 m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是指它的测量范围;分度值是指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2)使用时要注意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6、特殊方法测量(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2)卡尺法;(3)代替法.7.时间的测量: 1h=60min 1min=60s运动描述1、机械运动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归纳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只凭感觉去判断,不一定正确,更谈不上准确。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符号:m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10-3km=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大单位化小单位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2、测量工具刻度尺(最常用)、卷尺、三角板、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密)图13、正确使用刻度尺(1)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量程——如图1,该刻度尺的量程是0-13cm。

分度值——如图1,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2)会放①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②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不能倾斜。

(3)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面垂直。

(4)会读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若长度正对刻度时则读0)(5)会记记录结果包括数字(准确值与估读值)和单位。

4。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图2(1)辅助工具法——如图2,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图3(2)化曲为直——如图3,适于测较短的曲线,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硬币的周长等;图4(3)累积法——如图4,适于测纸厚,细丝直径。

(例子:①一页纸的厚度——要100张同样的纸,用尺子量出它的厚度,再用总厚度除以100就得一页纸的厚度;②铜丝的直径——Ⅰ、用铜丝在一只笔上排紧绕上数圈,再用这根铜丝的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得到直径;Ⅱ、在硬币上做个记号,然后沿着记号在直尺上转一圈再回到原来做记号的地方,所到直尺刻度之处就是硬币的周长;Ⅲ、测量道具:一只铅笔,一把直尺。

测量方法:先用直尺量出这根铜丝的长度,然后用铜丝再铅笔上紧排着绕上数圈,绕完铜丝,再用铜丝的长度除以所绕的圈数就得出了铜丝的直径;)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秒,符号:s;常用单位:时(h)、分(min)。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
1、______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测量结果的准确程度由刻度尺的__________决定。

2、任何物理量的测量都必须先选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其它的还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等,它们与米的关系是:1km=___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__m、1mm=_________m、1μm=________m、1nm=______m。

3、正确使用刻度尺:(1)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_____,刻度边要尽量______被测物体,若零刻线已磨损,则以另一刻度作为测量的起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______处的刻度值;(2)正确观察刻度尺----视线要与尺面________,而且要正对刻度线。

4、正确记录结果:(1)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2)测量的结果由______和_______组成。

5、1h=______min=________s,1min=__________s。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误差;误差不是错误,可以通过尽量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来减小误差;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7、物理学里把物体的________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8、要确定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预先必须选定________,对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是________的,所以,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___的。

9、物体运动的________不变,通过的路线是_______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____________。

10、在物理学里,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

11、速度公式:V=___________;路程公式:S=_________;时间公式:t=__________。

12、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__,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__做单位;1m/s=__________km/h。

13、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是_________的,因此,只能用_________表示它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测平均速度的原理:从速度公式v=s/t可知,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____,就可以算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二、例题解析:
例1、图一所示是一位同学测小球从斜面滚下的平均速度实验图,B是斜面AC的中点,AB 的距离S=84cm ,图上方的表一格表示1S,指针转动未超过一圈.请在实验表格内填出正确的数据.
例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木块A的长度如图一所示,试读出木块A的长为_________mm。

如图二所示,物体B的长度为__________cm;物体C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三、培优试题
一、填空题。

1、给下列测量记录补上单位:广州到珠海的城轨全长约131 ,一位初二的学生
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人正常步行速度约4 。

2、使用刻度尺钱要注意观察它的、、。

某同学测得物理课
本长度为26.12厘米,则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3、50nm= mm= m,12min= h,0.4h= min.
3.6m/s= km/h,72km/h= m/s
4、起重机将一箱货物在5s内从地面提升到15m高处,在这过程中货物做运动,
这时的平均速度是m/s.
5、小红同学骑自行车,在第一秒内骑了1m,在第二秒内骑了2m,在第三秒内骑了3m,
则前2s的平均速度为m/s,前3s的平均速度为m/s.
6、2011年1月,芜湖市中心城区第一座高架桥正式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
高架桥是的,桥上限速40km/h,约合m/s,高架桥全长约1.3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大约需要min通过。

二、选择题。

4、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蜡烛燃烧 B.电梯上升 C.飞机的飞行 D.正在下沉的潜艇
11、火车的速度为72km/h,汽车的速度为18m/s,则()
A.火车的速度大 B.汽车的速度大 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2、某学习小组在使用分度值为0.1cm的刻度尺测量的时候,读出以下几个读数,则正确的是()
A、3.544cm
B、3.54cm
C、3.5cm
D、3.84cm
8、某物体运动速度为4m/s,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个物体的平均速度()
A、飞机
B、火车
C、小汽车
D、跑步的人
9、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大
B、比真实值小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10、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仔细看山山不动,是
船行。

”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11、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他跑完全程的平
均速度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出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
三、实验题
18、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时间活动时,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

试验中记录数据如
分析,比较汽车A和汽车
(2)在相同时间内,汽车A和汽车B谁运动的路程长?
三、解答题。

16、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过0.5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制动刹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开始制动刹车,又经过4.5s滑行60m车停止,则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17、在一次工程爆破中,用一条92cm长的导火索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索燃烧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着导火索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500m的安全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