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复习(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B.地球绕太阳公转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C解析:C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 不符合题意;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 B解析:B【详解】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v 甲= 3.6m =6ss t 甲甲=0.6m/s v 乙=1.2m =6s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3.6m-1.2m=2.4m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3.6m+1.2m=4.8m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5m/sB .6m/sC .6.25m/sD .7m/s C 解析:C【详解】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100m 6.25m/s 16ss v t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 .在0~20s 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 .两同学在0~15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在0~15s 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 处相遇D解析:D【详解】A .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15s 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 100m 6.7m/s 15ss v t ==≈ 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0~20s 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s v t=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不相等,故B 错误;C .由图可知,甲在10~15s 内静止,故C 错误;D .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 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 内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 ,路程为100m 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C .在015s ~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10m /s B解析:B【详解】A .在010s ~内,在相同时刻甲运动的路程大,由s v t =可知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慢,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两同学在运动15s 时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故B 正确;C .在015s ~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由s v t=可知二者平均速度相同,故C 错误; D .在015s ~内乙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0m 6.7m/s 15ss v t === 故D 错误。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双池中学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m、dm、cm、mm、m、nm.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图所示);需进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与cm3113+1+15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1km=101010cm=10cm=10cm;又如要知道nm33113311dm=108dm.与d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1nm=10101010dm=10 知识点2.正确选择、使用刻度尺、认识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量程是150mm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_;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_;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_;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__;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__;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__;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可以了。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 (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 (题)

图1.1-1 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要点】条件 备注 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 发声体必然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①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叫“声波”); ②声速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例题解析】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故A 错误,B 正确。

,墙是固体,隔着墙还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水是液体,在水下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 、D 也是正确的。

答案:A点评: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都是以空气为介质传播的。

声波好像是水波,实质是介质的振动,所以真空(没有任何介质)不能传声。

例2:如图1.1-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小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我们将看到小球 ,此现象表明 ;实验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分析:当塑料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由于叉股的振动会把小球弹起,小球的被弹起说明发声的叉股在振动,小球把叉股的微小振动明显化,即把叉股的振动放大了.一切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有时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到,可通过小球将振动放大来观察.答案:被弹起 音叉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点评:也可以在发声体上放一些纸屑,发声体振动发声的时候可以看到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例3: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作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分析: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要快,液体传声比气体要快.答案:振动 快图1.1-2点评:相同的介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声速也发生变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1-2章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绘参照物:描绘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绘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拟快慢方法:时间一样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一样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绘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顿,该现象说明振动停顿发声也停顿。

振动的物体叫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 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假如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间隔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原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拟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缺乏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参照物是研究物体运动所假定的不动物体。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通常选取方便研究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例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时,通常选取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论,因为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二、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位置变化的过程,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之一。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常用后一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机械运动可以分为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运动。

Ⅰ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直线运动时速度不变的运动。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用公式v=s/t计算。

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

速度的单位有m/s和km/h,其中1m/s等于3.6km/h。

速度可以用速度计进行测量。

Ⅱ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是指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运动。

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表示,其公式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如果要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则需要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可以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例如,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其上半段、下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和v,则有v2>v>v1.人步行速度约为1.1m/s,自行车速度约为5m/s,客运火车速度约为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约为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的速度为3×108m/s。

D、测硬币、球、圆柱直径和圆锥高的常用辅助方法包括使用直尺三角板、贴折法、滚动法和直尺测量法等。

对于无法直接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物体,可以使用组合测量法。

6、使用刻度尺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则:选择适当的刻度尺,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将尺沿着所测直线放置,避免使用磨损的零刻线,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总复习 练习题教学课件PPT初二公开课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章 机械运动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021山西阳泉期末]小明同学为方便学习,预备网购一台口袋打印机,卖家提供的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为( )A.8 mmB.8 cmC.8 dmD.8 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一般手机的宽度在7 cm左右,由题图可知,口袋打印机的宽度与手机宽度接近,约为8 cm,故B符合题意.2.下列长度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 )A.7.5 m=7.5 m×100 cm=750 cmB.270 mm=270 mm÷1 000=0.27 mC.360 km=360×1 000=360 000D.45 m=45×100 cm=4 500 cm答案2.D 【解题思路】 “7.5 m×100 cm”得到的单位不是“cm”,A错误;270 mm=2701 000 m=0.27 m,B错误;“360×1 000”得到的数值无单位,C错误;D换算过程正确.3.[2021湖北十堰张湾区期中]请你在数字后补充合适的单位.八年级人教版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7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某中学生的身高为1.68 ;教室宽约为60 .答案3.【参考答案】 mm cm m dm4.[2021河北秦皇岛海港区期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答案4.C 【解题思路】 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A、B、D正确;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不是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也可从任一整刻度线测起,故C错误.5.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正确的是 (填选项代号),这支铅笔的长度为 .答案5.【参考答案】 D 4.65 cm【解题思路】 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A错误;测量时一般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或任一整刻度线测起,B 错误;放置刻度尺时,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C错误.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题图D所示,这支铅笔的长度为4.65 cm.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长度时,记录数据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3.6 cmB.4 cmC.3.61 cmD.3.612 cm答案6.C 【解题思路】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读数为3.6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故A不符合题意;读数为4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dm,故B不符合题意;读数为3.61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C符合题意;读数为3.612 cm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m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7.小明用刻度尺正确地测出了课桌的长度是6.72 dm,其准确值是 ,估读值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答案7.【参考答案】 6.7 dm 0.02 dm 1 cm【解题思路】 课桌的长度为6.72 dm,倒数第二位数字7对应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最末一位数字为估读的数字,其余数字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6.7 dm,估读值为0.02 dm.8.一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甲同学用分度值是1 cm 的刻度尺去测此木板的长度,测量结果接近 m;乙同学用另一把刻度尺测量,测得的结果是1.054 3 m,则乙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估读到 .答案8.【参考答案】 1.054 1 mm 0.1 mm【解题思路】 该木板的真实长度是1.054 32 m,当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结果接近1.054 m;当测量的结果是1.054 3 m 时,倒数第二位数字4所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因此估读到了0.1 mm.9.观察停表表盘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表盘:小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分钟,一个大格是 分钟,一个小格是 分钟.(2)大表盘:大表盘指针旋转一周测量的时间是 秒,一个大格是 秒,一个小格是 秒.(3)读数:先读小表盘对应的 ,再读大表盘对应的 .(均填“分”或“秒”)(4)图中停表的示数是 s.知识点4时间的测量答案9.【参考答案】 (1)15 1 0.5 (2)30 1 0.1 (3)分 秒 (4)337.5【解题思路】 (4)先读小表盘对应的分,即5 min;再读大表盘对应的秒.读大表盘时要注意,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前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0~30 s 间读数,若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则对应大表盘指针应在30~60 s 间读数.从题图中可以看出小表盘指针指在后半个格,故大表盘应读作37.5 s,所以停表的示数是5 min 37.5 s=337.5 s.10.[2021山东临沂兰陵期中]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就是错误B.误差和错误都可以避免C.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除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答案10.C 【解题思路】 误差和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误;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 错误,C正确;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实验方法、实验环境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而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规则造成的,故D错误.11.[2021河北唐山迁安期中]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下列说法不可行的是( )A.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测量数据不合理时,可进行适当修改C.更换更精密的测量工具D.改进测量方法答案11.B 【解题思路】 误差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有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等.故A、C、D正确.测量数据不合理时,不可进行修改,要实事求是,B错误.故选B.12.[2021四川成都十一中期中]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2.36 cmB.2.357 cmC.2.35 cmD.2.4 cm答案12.A 【解题思路】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表明物体的长度测量了三次,应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物体的长度.求得的平均数若是除不尽的,应计算到比测量值的位数多一位,然后四舍五入,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故物体的长度为L=(L+L2+L3)÷3=(2.35 cm+2.36 cm+2.36 cm)÷3≈2.36 cm.113.物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一把钢尺在 20 ℃时是准确的,如果在0 ℃时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则测得的长度数值比实际长度 (填“小”或“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 (填“错误”或“误差”).答案13.【参考答案】 大 误差 【解题思路】 由于热胀冷缩,所以在0 ℃时钢尺收缩,长度变小,但上面的数字并没变,故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这个偏差属于测量中的误差.1.[2020山东聊城期末]古代称人行走,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即迈出两足是一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的距离大约是(以成人为例)( )A.0.7 mB.1.5 mC.15 cmD.70 dm答案1.B 【解题思路】 举足一次为“跬(kuǐ)”,举足两次为“步”,根据题中所述,古代所说的一步即“举足两次”,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迈了两步,距离大约为1.5 m.2.[2021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期中]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 )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零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答案2.C 【解题思路】 A、B、D项均是错误,而不是误差;C项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的数值不准确,这是误差,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3.在运动会跳远比赛中,用皮卷尺测量比赛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会( )A.比真实值偏大B.比真实值偏小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断答案3.B 【解题思路】 将皮卷尺拉得太紧,皮卷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将变大,则测量值会比真实值偏小.4.[2021河南漯河期中]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刻度尺最合适的是( )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答案4.A 【解题思路】 C、D项刻度尺的量程太小,不符合题意;躺着和站立时的身体长度相差不大,应选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即A符合题意.5.[2021河北石家庄高邑期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正确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0.151 0 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最右边的“0”无意义,可以去掉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C.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所以没有测量误差D.该测量结果还可以记录为15.10 mm答案5.B 【解题思路】 最右边的“0”是估读值,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当正好在整数刻度时,我们就应估读为“0”,故A错误.由题图知,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B正确.小明测量过程中方法准确无误,但误差是不能避免的,故C错误.0.151 0 m=151.0 mm,故D错误.6.[2020上海大同初中月考]用甲、乙、丙三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分别测得三个数据:2.32 dm、23.20 cm、232.0 mm,则分度值相同的刻度尺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都不相同答案6.B 【解题思路】 对于2.32 dm,3对应的单位是c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对于23.20 c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对于232.0 mm,后面的2对应的单位是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7.如图1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如图2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min s.答案7.【参考答案】 3 48 3 18【解题思路】 题图1、图2中大表盘的秒针指示的位置相同,关键是看小表盘的分针指示的位置.题图1中,分针指示在3.5 min以后,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48 s,即示数是3 min 48 s;题图2中,分针指示在3 min到3.5 min之间,因此秒针指示的时间是18 s,即示数是3 min 18 s.8.[2021 辽宁锦州期末]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用此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B刻度尺测出物体的长度为 cm.用 (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答案8.【参考答案】 0.1 3.25(±0.01) 3.3(±0.1) A【解题思路】 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25 cm;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cm,从零刻度线开始测,物体的长度为3.3 cm;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用A刻度尺测量的结果更精确.9.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2.82 cm、12.83 cm、12.8 cm、14.82 cm、12.80 cm.(1)各位同学测量结果都有一定的差异,是因为测量时存在 ,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的.(2)其中测量结果明显错误的是 同学,这个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避免的.(3)若其他四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刻度尺的 不同.(4)如果上述四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 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其原因是 .(5)用这把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得的钢笔的长度应该是 cm.答案9.【参考答案】 (1)误差 不可以 (2)丁 可以 (3)分度值 (4)丙 没有估读值(或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12.82【解题思路】 (5)若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则只有甲、乙、戊三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则钢笔的长度L=12.82 cm+12.83 cm+12.80 cm3≈12.82 cm.专项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2021天津河西区期中]如图所示的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答案1.C 【解题思路】 A选项,测量的长度不是硬币的直径,错误;B选项,硬币左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D选项,硬币下端未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对齐,错误.故选C.2.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错误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答案2.D 【解题思路】 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的纸的厚度,然后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采用的是累积法,故A做法正确;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细金属丝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采用的是累积法,故B做法正确;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故C做法正确;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需要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或三角板和刻度尺各一把,故D做法错误.故选D.3.某同学测量细钢丝的直径时,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41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钢丝圈的长度是 cm,细钢丝的直径是 mm.若由于疏忽,在数钢丝圈数时少数了一圈,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在绕圈时钢丝之间有空隙,则所得结果将 (填“偏大”或“偏小”).若第二次测量时排绕了5圈,与第一次相比,第 次测量的误差较小.答案3.【参考答案】4.95(±0.01) 1.2 偏大 偏大 一【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钢丝圈的长度L=4.95 cm,n=41,故细钢丝的直径d=4.95 cm41≈0.12 cm=1.2 mm.若少数一圈,测量的长度不变,则计算时分母变小,所得结果将偏大;若钢丝间有空隙,则测量得到的钢丝圈长度将变大,所得结果也将偏大.4.[2021 河南洛阳伊川期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 cm.答案4.【参考答案】 1.85【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四枚硬币的直径和为7.40 cm,所以一枚硬币的直径为1.85 cm.5.左图表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一种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 .甲、乙两同学用上述的方法分别测量同一曲线的长度,他们分别选取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5 mm、10 mm,他们的测量方法、读数、记录、计算均正确,但两人测得的结果却不同,那么, (填“甲”或“乙”)的测量结果较准确.答案5. 【参考答案】 nl 甲【解题思路】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越接近两脚之间曲线的长度,所以甲同学的测量结果较准确.6.[2021 河北唐山丰南区月考]一条纸带厚薄均匀,小亮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填“A”或“B”).A.2−1B.2−12答案6.【参考答案】 B7.请写出用刻度尺测量地图上从北京到上海铁路线(京沪铁路)长度的方法以及如何计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辅助器材不限)答案7.【参考答案】 找一段柔软的棉线,使棉线与地图上的京沪铁路线完全重合,然后测出这段棉线的长度,就得到了地图上京沪铁路线的长度.用该长度除以比例尺,即可得出京沪铁路实际里程.归纳总结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 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一个微小量的数据.如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硬币的厚度等.(2)平移法: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隐藏在物体内部时,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如图甲、乙所示,分别是利用平移法测量硬币直径和圆锥高度的示意图,其中硬币直径为7.50 cm-5.00 cm=2.50 cm.甲 乙(3)化曲为直法: 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用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线与曲线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然后轻轻地把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两记号间的长度,也就是曲线的长度.(4)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花坛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滚动的圈数就可得出花坛的周长.利用此方法还可测量操场跑道、某段道路的长度等.(5)化整为零法:若被测量物体的长度远远超过了刻度尺的最大测量值(如测一卷铁丝的长度),或不便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可先选取物体的一小部分用刻度尺测量其长度,然后设法(如称重)测出整个物体与这一小部分的倍数关系,最后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求出整个物体的长度.第2节 运动的描述第一章 机械运动1.我们说某物体在做机械运动,是指该物体( )A.正在运动B.正在改变运动的快慢C.处于静止状态D.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答案1.D 【解题思路】 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2.【关注传统文化】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2.D 【解题思路】 水向东流,水的位置随时间在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孤帆一片日边来”,船的位置随时间在变化,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一行白鹭上青天”,白鹭的位置随时间不断发生变化,是机械运动,故C 不符合题意;“霜叶红于二月花”,描述的是物体的颜色,不是机械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但在具体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C.只有地球上的物体才能选作参照物D.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最合适,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答案3.B 【解题思路】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人们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具体选哪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事先选定参照物,说某个物体是运动的或静止的毫无意义.故B正确,A、C、D错误.4.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定 ;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于日晷的盘面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4.【参考答案】 参照物 运动【解题思路】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选择参照物;影子和日晷的盘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5.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答案5.C 【解题思路】 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都市蚂蚁”概念车相对于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以路面、路旁的树木、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都市蚂蚁”概念车是运动的;而该车相对于车内的驾驶员,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6.[2021福建漳州期末]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以地球为参照物是 的,以太阳为参照物是 的.(均填“静止”或“运动”)答案6.【参考答案】 静止 运动7.[2021山西大同期末]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 )A.发射架B.运载火箭C.月球D.地球答案7.B 【解题思路】 发射升空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发射架距离越来越远,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题意,运载火箭携带嫦娥五号探测器升空的过程中,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对于运载火箭的位置不变,所以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8.下面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躲进云里B.太阳从东方升起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D.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答案8.B 【解题思路】 月亮躲进云里,被研究的物体是月亮,月亮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云朵为参照物的,A不符合题意.太阳从东方升起,太阳是被研究的物体,太阳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符合题意.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被研究的物体是树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树木和地面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树木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观光电梯里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被研究的物体是地面,D不符合题意.故选B.9.学校运动会上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 )A.都站在原地不动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答案9.B 【解题思路】 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保持相对静止,为了节省时间,取得好的成绩,两运动员需在奔跑过程中完成传接棒,故B正确.10.[2021 广东广州白云区期末]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答案10.D 【解题思路】 题中关键部分“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动”,说明甲车相对地面是静止的,A 错;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说明甲、乙两车的相对位置在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既然甲车是静止的,那么乙车必然是运动的,C错;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应是运动的,B错;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是运动的,D 对.故选D.11.[2021 黑龙江哈尔滨五常期末]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分别进行以下操作:①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②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 (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过程说明了 .答案11.【参考答案】 相同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解题思路】 纸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和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都是使小球进入“洞”中,不同的是以地面为参照物,①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是运动的;②中小球相对于地面某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由此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2021 广东广州海珠区月考]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不变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义答案1.D 【解题思路】 A项,空气相对于地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属于机械运动.B项,做机械运动的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有参照物,否则无法确定这个物体的运动情况,C错误,D正确.故选D.2.棋盘上摆放有三个棋子,如图甲所示,图乙则是三岁的小宇移动了棋子后的样子.相对于棋盘,位置发生了变化的棋子是( )A.只有3号B.只有2号和3号C.只有1号和3号D.1号、2号和3号答案2.D 【解题思路】 比较可知,1号、2号棋子均向右移动了1格;3号棋子向下移动了2格后又向右移动了1格.所以三个棋子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卷一)一.选择题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第4题第8题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rn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二.填空题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答案:B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s甲=s乙=1.8km=1800m所用的时间为t甲=t乙=30min=1800s则甲的平均速度为v 甲=s甲t甲=1800m1800s=1m/s乙的平均速度为v 乙=s乙t乙=1800m1800s=1m/s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在这时间段,甲、乙两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直至地30min两人相遇,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答案:CA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不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长短的,故A错误,C正确;B.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缺少相同时间这个条件,故B错误;D.通过相同路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二章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一、二章练习

第一章《声现象》练习题一、填空题1.《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2.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里用到的物理知识有.3.弹奏钢琴上C调的“1”音键与电子琴上C调的“1”音键相比音调(相同/不同)音色(相同/不同).4.国际标准音调的频率是440Hz,它的物理意义是.5.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奏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弹奏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不同,原因是;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不同.6.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制直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15℃时,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人在另一端最多能听到_______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末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s,则这条直铁管长________m.7.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利用回声可以来测量海底的深度,若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测得从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是4.2s,则海底深度是________m.(海水中声速为1500m/s)8.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9.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闪光.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二、选择题10.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11.对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上宇航员鼓掌相互间能听到掌声B.声音能靠固体和气体传播而不能靠液体传播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米/秒D.巡道员一般是将耳朵贴在钢轨上听远处是否有火车驶来1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划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突然变化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13.火车钻山洞时,车轮在钢轨上滚动的声音跟火车在洞外行驶相比()A.声音轻了B.声音响了C.声音没有变化D.声音消失了14.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秒,当时气温15℃,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是()A.14.29秒B.14.00秒C.13.71秒D.无法确定15.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16.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A.“声纳”探测敌方潜艇B.编幅在黑夜中飞行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17.下列那句话不正确()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B.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能形成次声波C.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有伤害作用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物.18.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19.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一一鱼C.大地——水——鱼D.水——鱼20.关于声波的说法错误的()A.固体、液体中也有声波存在B.随着音叉的不断振动,在空气中形成了疏密相问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C.声波除了能使人耳的鼓膜振动,让人们觉察到声音外,它还能使其他物体振动D.声波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三、实验与设计题22.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⑵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⑶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⑷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23.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2)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4.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四、阅读与简答25.八(8)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06年9月16日12:00,地点:八(8)班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少于二条)26.现代建筑中常使用一种叫“真空玻璃”的装置(如图中房屋的墙壁),请利用你所学的声音知识,来解释这种玻璃的优点.第二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填空题1.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的物理学家,太阳光是由红、、黄、绿、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2.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温度.发霉的衣服拿到阳光下晒晒,有利于身体的健康,这是利用紫外线的性质.3.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光的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m/s .4.要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应等于,当入射光线逐渐远离法线时,则反射角将.5.皮鞋穿旧后表面很灰暗,这是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变得很光亮,这是反射.6.桥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的影,以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引起的;后者是由引起的.7.1997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它说明了;如图表示在出现日全食时,地球、太阳、月球的相对位置,则下图中A是,B是.8.在看电影时,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电影的银幕往往都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是什么颜色?用粗糙的布是可以使投射到银幕上的光发生反射,使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白布可以反射色的光,银幕的图像才是彩色的;如果银幕用红布做,观看到的电影只能是和颜色的.9.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入射角是______度;10.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11.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选填序号)1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_______,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____(能/不能)看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这是因为.二、选择题13.下列四个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A、红光满面B、金光闪闪C、波光粼粼D、火光冲天14.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15.关于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系统使用的红外线是不可见光B.医院杀菌用的紫外线是可见光C.雷达天线发射和接收的是无线电波D.医生用超声波为人们检查身体16.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B.一叶障目C.鱼翔浅底D.三点对一线17.如图,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C.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D.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18.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对应一条入射光线,只有一条反射光线B.镜面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C.漫反射中有些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规律D.入射光线彼此平行时,漫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彼此不平行19.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路可逆性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B.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C.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D.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21.某人从平面镜里看到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所示,这时时刻就是()A.21:20B.10:21C.21:01D.10:5122.如图,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2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白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和白纸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C.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亮,因为它发生了漫反射24.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90°C.120°D.150°三、解答题25.按要求作图⑴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⑵根据光的反射规律,(1)画出图中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大小;⑶如图,平面镜前有一发光点S,从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光路图.26.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4)小红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支蜡烛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它们的连线和镜面相垂直,这说明了平面镜成相有特点.27.右图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EO射到O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后折,反射光线将(存在/不存在),这表明反射光线、法线和入射光线 .如果一束蓝光沿原FO 方向射到O 点,它反射后沿 方向射出.28.课堂上,老师用一套科学器材进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为20o ,则反射角的大小是 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 、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所示.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29.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果如下图所示,光反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后,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受平面上的光点从S 1点移向S 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上升/下降);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 1和S 2之间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之间的距离有没有关系? (有/没有)30.古籍《淮南万毕术》记有这样一来一段文字:“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其下,则见四邻……”,试回答:该段文字中是利用 原理来观察周围的景物,说出生活中该段文字的实际应用 .31.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32.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 射下,A 为小铁球.⑴标出小铁球A 在甲图中位置时,其影子A ′在地面MN 上的位置(用点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请在图乙框中画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声现象》答案一、填空题1.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2.固体传声3.相同 不同4.声源每秒振动440次5.响度 声源振幅不同 音调 声源振动的频率不同 音色6.340 3 3407.超声波 15308.振动音调空气9.光速比声速快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二、选择题10.B 11.D 12.A 13.B 14.A 15.C 16.C 17.D 18.A 19.C 20.D 21.B三、实验与设计题22.⑴固体能传声⑵金属传声比棉线好⑶振动不能传递⑷不能23.(1)水和木棒(2)瓶中水越多,音调越低24.(1)使尺伸出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2)尺振动的快慢,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尺四、阅读与简答25.(1)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2)请同学小声争论、让小马到教室外拍球26.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光现象》答案一、填空题1.牛顿橙靛2.升高杀菌3.直线传播3×1084.45°增大5.漫镜面6.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月球地球8.漫所有红黑9.30° 60° 0 10.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11.①③②⑤12.2 能光路是可逆的二、选择题13.D 14.B 15.B 16.C 17.B 18.C 19.C 20.D 21.D 22.B 23.D 24.C三、解答题25.(略)26.(1)到平面镜的距离(2)大小(3)不能虚(4)对称27.不存在在同一平面内OE 28.20 o他测量的是光线和镜面的夹角29.上升没有30.平面镜成像潜望镜31.65 o32.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总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声音传播所需的物质叫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注:有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第一教师,服务教师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声速的影响因素:介质的种类,2011年初中物理(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和九年级全部内容)第一章声现象知识梳理: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介质的温度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距离×01s=17m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八年级物理上册基础知识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的测量1、⑴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

⑵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⑶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106μm;1m=109nm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数值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二、时间的测量1、时间测量的工具是停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s)。

2、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3、换算关系是:1h=60min 1min=60s三、误差:1、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四、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为研究物体运动状态时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能不同。

故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的.五、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2、速度的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⑵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⑴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⑵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⑶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⑷计算公式: 变形 ( v=s/t ) ⑸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节节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节节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本节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一看(量程、分度值、零刻线)二放(刻度线紧贴被测长度)三读(视线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四记(记录结果要带单位)3、停表的读数方法:先读内圈,再读外圈4、特殊测量方法:测多算少、以直代曲、辅助法、轮滚法、物体投影正比法……【基础达标训练】1、下列各长度单位中不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的是()A、kmB、mC、cmD、尺2、下列属于时间单位的是( )A、光年B、岁月C、旭日D、小时3、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4、在图1.1-1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5、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6、小华在2008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A.160m B.160cm C.160dmD.160mm7、关于【能力提高训练】、下列物体的长度,接近1dm的是()、乒乓球的直径 B、成人拳头的宽度、火柴盒的长度 D、保温瓶的高度、下列数据用的是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①1.5m②23.0mm③4.8cm④0.72dm、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在学校运动会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偏小 B、偏大 C、无影响 D、无法判断、一位同学对物体长度进行四次测量,得到的数据为1.41cm 1.42cm 1.41cm 1.43cm ,则物体的长度为()1.4cm B.1.4175cm C.1.42cm D.1.418cm、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 )尺寸命名的,如“26”自行车轮的直径是26英寸。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以及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总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

人步行速度约1.1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1.1m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章节知识点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章节知识点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章节知识点巩固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一只小鸟从枇杷树顶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到树腰间隐藏起来。

如图选项中能够大致描述小鸟离地面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的是()A.B.C. D.【答案】D【详解】距离-时间图象描述物体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根据题意知道,小鸟从枇杷树顶飞到地面,即小鸟离地面的距离先减小,然后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即静止在地面;然后飞回到树腰间隐藏起来,即再远离地面,离地面的距离在增大,但高度小于开始时在树顶的高度,故只有D正确。

故选D。

2、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四句诗中,含有机械运动意境的有()A.一句B.两句C.三句D.四句【答案】C【详解】白日依山尽,这说明太阳和山之间有位置的变化;黄河入海流,说明水和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欲穷千里目中没有位置的变化;更上一层楼,说明人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故有三句机械运动的句子。

故选C。

3、如图是建党100周年庆典时飞行表演的情景,29架直升机排列成“100”字样,当直升机队形不变时,小明认为直升机是静止的,则他所选的参照物为()A.地面B.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C.天空中的云朵D.站在地面的人【答案】B【详解】ACD.以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地面、天空中的云朵和站在地面的人的位置发生改变,直升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以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为参照物,直升机相对于队列中的其他直升机的位置没有改变,它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国庆期间,我市连日降雨,导致村庄被淹。

如图是救援队划着皮艇在水中前行搜救被困村民的情景。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救援队员是静止的B.以皮艇为参照物,救援队员是运动的C.以皮艇为参照物,电线杆是运动的D.以待救援的村民为参照物,皮艇是静止的【答案】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救援队员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救援队员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皮艇为参照物,救援队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皮艇为参照物,救援队员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皮艇为参照物,电线杆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以皮艇为参照物,电线杆是运动的,故C正确;D.以待救援的村民为参照物,皮艇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因此,以待救援的村民为参照物,皮艇是运动的,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新人教版)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归总第一章机械运动一、参照物(1)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2)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3)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实际问题中多用这种方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物理学中也采用这种方法描述运动快慢。

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1)曲线运动;(2)直线运动Ⅰ匀速直线运动:…A、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v=s/t 变形t=s/v,s=vt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h 。

人步行速度约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人匀速步行时1秒中运动直接测量工具:速度计速度图象:;Ⅱ变速运动:A、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B、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 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Ⅲ实验中数据的记录:设计数据记录表格是初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设计表格时,要先弄清实验中直接测量的量和计算的量有哪些,然后再弄清需要记录的数据的组数,分别作为表格的行和列。

根据需要就可设计出合理的表格。

;三、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1 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课桌高、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5、特殊的测量方法: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两卷细铜丝,其中一卷上有直径为,而另一卷上标签已脱落,如果只给你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你能较为准确地弄清它的直径吗写出操作过程及细铜丝直径的数学表达式。

答:将已知直径和未知直径两卷细铜丝分别紧密排绕在两只相同的新铅笔上,且使线圈长度相等,记下排绕圈数N1和N2,则可计算出未知铜丝的直径D2=/N2 mm^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给你一段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你能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吗答:用细铜线去重合地图册上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再将细铜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长度L 查出比例尺,计算出铁路线的长度。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你能想出几种方法测硬币的直径(简述)①、直尺三角板辅助法。

②、贴折硬币边缘用笔画一圈剪下后对折量出折痕长。

③、硬币在纸上滚动一周测周长求直径。

④、将硬币平放直尺上,读取和硬币左右相切的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7、误差:(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2)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用更精密的仪器(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8.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9.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10.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1. 速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s=vt v=s÷t t=s÷v速度的单位是:米/秒;千米/小时。

1米/秒=千米/小时¥12.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3.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v=s÷t;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

14. 根据速度和时间可求路程:s=vt15.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练习题(卷一)一.选择题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0.008mmD.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B. 6.25m/sC. 6.75m/sD. 7.5m/s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B.甲在乙前面1.2米处C.乙在甲前面0.6米处D.乙在甲前面1.2米处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A.偏大B.偏小C.正常D.无法比较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 、2.58 cm、2.58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A.60s B.50s C.40s D.20s12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A、10:3B、3:10C、8:15D、15:8二.填空题13.加油机给战斗机加油,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

如果战斗机在2s内飞行了0.4km,则它的速度是_____m/s。

14.正在行驶的列车速度是15 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1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______的,卡车是______的(前两空选填“静止”或“运动”)。

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

·1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200 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800 m,这个物体在最后100 m 的路程中的速度是_____ _m/s,所用的时间是____ __s.17.单位换算:54 km/h=______m/s 5 m/s= ______km/h18..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

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比较判定最先达到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物理学中用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

19.如图所示,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该图线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示例: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信息二:。

!(18题)(19题)三.实验题20.如图4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21.如图3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分________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