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汇编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f51f560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2a.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大全一、物理学的基础知识1. 物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2. 测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3. 质量、体积、密度的定义及其量的计算公式4. 物理量与单位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的转换5. 数值的精确性和有效数字6. 数量的误差及其相关概念7. 物理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及其简写方式8. 物理学中常用的倍数及其相应前缀符号二、运动学基础知识1. 运动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运动的描述: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式3. 速度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4. 匀、变、加速运动的特征及其如何区分5.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性及其描述方法6. 自由落体运动及其相关概念7.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征及其相关概念三、牛顿定律及应用1. 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2. 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3. 牛顿第三定律的描述及其应用4. 力的分解及其应用5. 动量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6. 动量守恒定律的描述7. 能量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8. 动能、势能的概念及其在运动中的转化9. 动能守恒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0. 功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公式四、力的作用和力的特性1. 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力的分类及其相关特性3. 弹性力、摩擦力、浮力及其相关联系及应用4. 万有引力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5. 重力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6. 引力的方向及其计算7. 引力的特点及其应用五、功与能、机械简单机的工作1. 力与功的关系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功与能的转化3. 机械简单机的概念及其应用六、热力学基础知识1. 温度、热量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2. 物态变化及其相关概念的描述3. 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4.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5.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表述6.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描述及其相关应用七、光学基础知识1. 光的概念及其性质2. 光的传播方式及其传播规律3. 光的折射、反射及其相关公式4. 光的色散及其相关描述5. 光的干涉与衍射的原理及其实验6. 透镜的种类及其应用八、电学基础知识1. 电荷的概念及其性质2. 电流的定义及其单位的计算3. 电压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4. 电阻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5. 欧姆定律及其相关性质6. 磁场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7. 磁场感应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8. 电场和磁场之间的数学关系9. 电磁感应定律的概念及其相关公式10. 电磁波的概念及其相关特性以上为初二物理学基础知识点大全,能够帮助初二学生掌握初级物理知识,为高中和大学的物理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6c0da7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a4.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
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倒、正放、缩虚、实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照相机< p="">f<u2f幻灯机uu放大镜四、眼睛和眼镜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00m、lm=l0dm、ldm=l0cm、lcm=l0mm1mm=1000μn、lμm=1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8a77122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5.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归纳:
1.运动与力:
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计算公式。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2.力的作用效果:
合力和平衡力的概念。
不同方向力的合成与分解。
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计算。
3.压强与浮力:
压强的概念及计算。
浮力的概念及计算。
物体浮沉的判断条件。
4.功与机械能:
功的定义及计算。
功率的定义及计算。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计算。
5.简单机械设备:
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原理。
机械优势和功率的计算。
6.热与温度:
温度的概念及测量。
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膨胀与物体热收缩。
7.物质的三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的特点。
相变现象:凝固、熔化、汽化和凝华。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9f851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9.png)
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知识点考点【六篇】第一章机械运动常考点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km/h;关系:1m/s=3.6km/h;1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v=s/t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v=s/t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常考点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4、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 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5、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7552d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c0.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和运动状态。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单位:牛顿(N)是力的单位,1牛顿等于使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获得1米/秒²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4. 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将它们合成为一个力,或者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
5. 力的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6.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7.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
8. 重力的应用:重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状有重要影响,如自由落体运动、斜面滑动等。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动能,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称为势能,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4. 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机械能可以在动能和势能之间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5. 机械能的应用:机械能的概念和守恒定律在解决物体的运动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是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
3. 光的传播路径: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非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4. 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光滑的界面时,光线会按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反射。
5. 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会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6.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即光线被分散成不同的颜色。
7. 光的应用:光的传播和性质在光学仪器、光纤通信、光学显微镜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d6fe9d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9.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整理考试必看1.物理量和单位-物理量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具有一定的物理含义的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
-单位是用来表示物理量的大小的标志,如米、千克、秒等。
2.计算-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单位换算:km/h → m/s,1 km/h = 1000 m / 3600 s3.运动与力-力是外界对物体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静止或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F=m*a。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所受的力都是成对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质量与重量-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不受重力影响。
-重量是物体受重力作用的力的大小,可以随重力加速度变化而改变。
5.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表面之间的力,它可以阻止物体的相对滑动。
-静摩擦力:物体静止时,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力。
-动摩擦力:物体运动时,两个接触表面之间的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和接触表面之间的粗糙程度有关。
6.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P=F/A。
-用途:判断物体是否会沉没、测定气压、考察落地时的冲击力等。
7.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液体(气体)密度有关,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进行计算。
-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量。
8.音速-音速是声音在其中一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3m/s。
9.光线-光线是光的传播路径,可以用光线图表示。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但在介质之间传播时可能发生折射。
10.镜子与光学成像-平面镜:镜面是平面的镜子。
-曲面镜:镜面是曲面的镜子,如凸透镜和凹透镜。
-光学成像的法则:--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入射光线与镜面法线的夹角等于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4ba754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7.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一、力和压强1. 力的定义与计算: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合成与分解;2. 重力:质量、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的计算,自由落体运动;3. 压强:压强的定义与计算公式,压强的应用。
二、机械能1. 动能:动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动能的转化,动能守恒定律;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的转化,重力势能守恒定律;3.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弹性势能的转化,弹性势能守恒定律;4.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换关系。
三、运动的描述与图像1. 位移、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概念与计算,速度的概念与计算,加速度的概念与计算;2. 速度-时间图象: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在速度-时间图象上的表示,速度-时间图象的垂直距离代表了位移,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代表了加速度。
四、力的作用和效果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2. 惯性:惯性的概念和种类,牛顿第一定律;3. 摩擦力:摩擦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减小摩擦力的方法;4. 空气阻力:空气阻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减小空气阻力的方法;5.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和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五、流体的特性和压强1. 流体的压强:流体的概念,压强的概念与计算,流体压强的应用;2. 浮力:浮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浮力的性质与应用;3. 压强传递:压强传递的原理和公式,帕斯卡定律。
六、空气中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1. 空气中的运动:暖空气的特性,冷空气的特性,暖空气和冷空气的运动与天气变化;2.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振动特性,声音的传播,声音的频率与音调、音量的关系。
以上是初二物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涵盖了力和压强、机械能、运动的描述与图像、力的作用和效果、流体的特性和压强、空气中的运动和声音的产生等多个方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上物理所有知识点
![八年级上物理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fd852e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5.png)
第八章税收法律制度基础(答案解析)打印本页一、单项选择题。
1.在税制要素中,能体现国家旳政策规定,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旳多少和纳税人旳承担程度旳是()。
A.征税人B.纳税人C.征税对象D.税率【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D【答案解析】税率旳高下直接体现国家旳政策规定,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收入旳多少和那纳税人旳承担程度,是税收法律制度旳关键要素。
2.税收行政法规是由()审议通过旳。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有税务总局【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C【答案解析】税收法规由国务院负责审议。
税收法律在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后,以议案旳形式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旳有关工作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修改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
3.在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旳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旳对象是()。
A.税收法律关系旳主体B.税收法律关系旳客体C.税收法律关系旳内容D.税收法律关系旳标旳【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B4.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权指定贯彻执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旳规章制度,制定税收征收管理旳详细规定旳部门是()。
A.工商行政管理局B.国家税务总局C.财政部D.房地产管理局【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B【答案解析】见教材p2515.我国旳营业税中规定了起征点,营业额到达或者超过起征点旳照章全额计算纳税,营业额低于起征点则免予征收营业税,这种减免税方式称为(),属于()。
A.免征额税基式减免B.起征点税额式减免C.项目扣除税额式减免D.起征点税基式减免【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D【答案解析】我国旳减免税包括:税基式减免、税率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
其中税基式减免中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和跨期结转。
其中旳起征点是指对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旳数额界线,课税对象旳数额没有到达规定旳起征点旳不征税;到达或者超过起征点旳,就其所有数额征税。
6.我国土地增值税采用旳税率形式属于()。
A.比例税率B.超额累进税率C.超率累进税率D.全额累进税率【您旳答案】【对旳答案】 C【答案解析】目前我国土地增值税旳税率采用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形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要背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要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c9ac2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b.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要背知识点在物理学中,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将会学习关于物理学的不同方面,包括力学、热学、光学以及电学。
以下是八年级上册物理要背的知识点:
1. 力学(Mechanics)
- 描述运动: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 牛顿第二定律:F=ma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 动量:p=mv
- 动能: K=1/2mv²
- 力的垂直成分与水平成分
- 斜面运动
2. 热学(Thermodynamics)
- 温度与单位:摄氏、华氏、开氏
- 热量:单位、计算
- 物体的热传递: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
- 热机:Carnot循环
- 热功等效性
3. 光学(Optics)
- 光的速度:常数c
- 光的特性:反射、折射、散射、干涉、衍射、偏振- 成像:平面镜、球面镜、透镜
4. 电学(Electrical)
- 电荷:正、负
- 电场:电场力、电场线、电场强度
- 电势差:电势差线、电势能、电势
-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 戴维南-普西定理
- 交流电与直流电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物理要背的知识点,如果学生能够熟练地记住这些知识点并且理解它们背后的原理,那么将更容易理解物理知识的深层次和进一步的应用。
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65cb02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ca.png)
初二物理上册入门基础知识点一、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量1.物理的定义:物理(Physics),研究自然界基本物理规律和物质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
2.物理的基本量物理学通过物理量来描述物理现象。
物理量是指可以用数量表示的、有可比较性的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可以通过计量来得到这些物理量的大小。
物理学中使用的基本量共有七个: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热量、物质的量和光强度。
二、运动学1.匀变速直线运动1.1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即速度为定值。
(公式:v=∆s/∆t)1.2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不断发生变化,即速度不为定值。
2.力学2.1力学基本概念力(Force)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时的效应。
2.2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研究物体在运动状态下受到的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的定律。
共有三个定律:•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它的速度不变。
•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动量定理,力的作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公式:F=ma。
•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点上。
3.功与能3.1功功(work)是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一种效果,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的一种量。
公式:W=F · s · cosθ。
3.2能能(energy)是物体在运动或相互作用时所具有的能力,是常用于描述物理系统的状态量之一。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所有物理学定律中重要性最基本、应用最广的定律之一,它是指在任何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的总量都是不变的,即一物体的能量的增加,必然以其他物体能量减少的方式进行。
三、热学1.温度和热量1.1温度温度是用于描述物体“热度”的物理量,是一个反映物体热状态(即温度)高低的物理量。
八年级 上物理必备知识点
![八年级 上物理必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f1b49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6d.png)
八年级上物理必备知识点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中学阶段,八年级是物理知识的重要阶段,下面就为大家总结八年级上学期必备的物理知识点。
一、运动和力学相关知识1. 运动的基本概念: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运动速率、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力和牛顿三定律:力的基本概念、质量、重量、弹性变形和胡克定律、滑动摩擦力和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3. 机械能和功:机械能的概念、势能与动能、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率。
二、热学相关知识1. 温度和热量:摄氏温度、热平衡、热量、内能、比热容等基本概念。
2. 相变和热传递:升华、凝固、熔化的特点和条件、热传递的方式、传热的基本规律。
三、光学相关知识1. 光的基本概念:光的产生和传播、光的速度、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2. 光的成像: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透镜成像、成像规律、物像距离关系、放大率。
四、电学相关知识1. 电学基本概念:电荷、电场、电势等基本概念。
2. 电流和电阻:电流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的概念、电阻的计算、焦耳定律、等效电路。
3. 电学简单应用:串并联电路、电器功率和电能消耗、电学安全等相关知识。
五、力的作用和应用1. 摩擦力的应用: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应用、滑动摩擦力、库仑摩擦力等。
2. 弹性力的应用:胡克定律、应力和应变、杨氏模量的概念和计算、应用范围。
3. 万有引力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简单应用、地球引力的作用、卫星的问题。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学期必备的物理知识点,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来做好每一个物理学习的环节,逐步掌握物理学科的核心内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172b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5.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必背总结一、运动和相互作用1. 运动和相对运动•运动状态的判断: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相对运动的概念;•运动的相对性原理。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物体的惯性的概念;•惯性坐标系的概念。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关系式 F=ma 的意义;•物体的重力和重力的性质;•弹簧力的性质和计算公式;•滑动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公式。
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相互作用力的概念和作用力的性质;•自由体系和受力分析。
二、能量和机械功1. 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关系;•动能和势能的守恒。
2. 机械功和功率•机械功的定义;•计算机械功的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动力和势能定理。
3. 机械能的守恒和耗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概念;•不能完全守恒的情况;•能量守恒定律。
4. 功率和效率•功率和效率的概念;•计算功率和效率的公式;•功率和效率的关系。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和压力•压强的概念和公式;•不同介质中的压强大小比较;•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浮力和浮力定律•浮力的概念和作用原理;•浮力定律的表述和计算公式;•浮力的应用。
3. 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表面张力与毛细现象的概念;•表面张力与液滴的形态;•毛细现象和毛细管的现象模拟。
四、电学1. 静电场和电荷•静电场和电荷的概念;•静电荷和电极的性质;•静电荷的感应。
2. 电场和电势•电场与电荷的关系;•电势与电场的关系;•电势差和电位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3. 电容器和电容•电容器的结构和性质;•电容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联电容和串联电容的计算方法。
4. 电流和电阻•电流和电阻的概念;•电流的计算方法;•极限电流、欧姆定理和欧姆定律;•不同导体的导电性质。
5. 简单电路分析•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方法;•安排电阻器的规则和分析电路的方法;•电压和电流的性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95ea3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c.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一、力和力的效果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是使物体产生形变、速度改变或者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性质•力有大小和方向,是一个矢量量。
•合力:多个力合成的力,可以通过矢量法或合力分解得到。
3. 力的效果•使物体静止或者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二、力的作用点和作用面1.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指力作用的具体位置,通常是物体上的一点。
•物体上不同的点受到的力的效果有所不同。
2. 力的作用面•力的作用面是指力作用的具体面积,通常是物体上的一片区域。
•物体上不同的面受到的力的效果有所不同。
三、物体的受力分析1. 平衡条件•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力平衡。
•受力平衡的条件是合力为零。
2. 力的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复杂力的情况。
四、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力被称为动能。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一个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力被称为势能。
•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和物体相对参考点的高度成正比。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机械能的转化方式可以是动能转化为势能,或者势能转化为动能。
五、浮力和密度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力。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排斥体积有关。
2. 浮力的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排斥液体的重量。
3. 密度•物体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密度的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六、简单机械原理1. 机械工作•通过力和移动,将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被称为机械工作。
•机械工作的计算公式为:机械工作 = 力 × 距离。
2. 杠杆原理•杠杆是由杠杆臂、支点和力臂组成的简单机械。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91f4f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d.png)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一、物态1、物质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当物质处于固态时,引力作用较强,分子排列严密,分子之间空隙很小,每个分子只能在原位置附近振动,所以固态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固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剧,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运动足以使它们分开原来的位置,而在其他分子之间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假如温度再升高,分子运动更加剧烈,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分子会摆脱其他分子的作用而自由地运动,这时物质便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二、温度的测量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2、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温度计的使用:(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4)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5、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三、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吸热)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放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
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
四、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吸热)2、蒸发是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649b9ba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e.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章:机械运动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物理中最基本的测量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常用的工具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米尺、激光测距等。
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m),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s)。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速度和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v=s/t)。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这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
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第三章:光现象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成的是虚像。
平面镜对光有成像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95a875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4b.png)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C”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全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全](https://img.taocdn.com/s3/m/d30fd817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2.png)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一、机械运动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 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 正确使用刻度尺:- 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刻度尺。
- 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 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 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 时间的单位:秒(s)、分钟(min)、小时(h)。
- 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钟表等。
-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方法减小误差。
2.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运动的快慢-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等于路程与时间之比。
公式为(表示速度,表示路程,表示时间)。
- 速度的单位:米/秒(m/s)、千米/小时(km/h)。
-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二、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2.声音的特性-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 响度:声音的强弱,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 音色: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决定。
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噪声: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c69a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e.png)
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很抱歉,由于限制,我无法提供____字的内容。
以下是2024初二物理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的一个简短例子: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二)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1 物质的三态及其变化-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相变:固态与液态之间的熔化,液态与气态之间的汽化- 凝固: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熔化的逆过程1.2 物质的性质- 密度: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比- 易燃性:物质在接触到火源时容易燃烧- 不燃性:物质不容易燃烧- 导电性:物质导电的能力- 导热性:物质导热的能力第二章:力及其作用2.1 力的概念和分类- 力的概念:使物体产生形状、速度或运动状态变化的物理量- 接触力:物体之间的接触导致的力- 距离力:不接触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2.2 力的计量和合成- 力的计量:单位为牛顿(N)- 多力合成:力的合成、合力的计算方法2.3 力的效果- 物体的平衡:受到合力为零的力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的运动:受到合力不为零的力时物体会产生运动第三章:机械能与能量转化3.1 动能- 动能的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计算:动能=1/2 * 质量 * 速度的平方- 动能的转化: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转化为势能3.2 动能的守恒-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系统中物体的动能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非弹性功的情况下,系统中物体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3.3 功与机械能的转化- 功:力对物体做功的量度,功=力 * 距离* cosθ- 功率:功率=功/时间,单位为瓦特(W)第四章:浮力与压力4.1 浮力- 浮力的定义: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液体或气体所排开的体积乘以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4.2 压力- 压力的定义: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效果- 压强:压强=压力/面积- 气压:大气对地面单位面积的压力4.3 压力与液压机- 液压机原理:液体在密闭容器中传递压力,实现力的放大- 液压系统:液压油、液压泵、液压缸等组成这只是2024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的一个简短例子,实际内容要更加详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
紫外线: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
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小孩多晒太阳),但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臭氧可吸收紫外线,我们要保护臭氧层)
荧光作用;(验钞)
2、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3、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c,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c;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9.46×1015m;
注: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100m赛跑时声音传播的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的时间可忽略不计)。
六、凸面镜和凹面镜
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
2、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
七、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声、光、透镜、物态变化、电流和电路)
西充中学 李树林
第一章 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
2、光心:同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损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
第二章 光的传播
一、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1、冷光源(水母、节能灯),热光源(火把、太阳);2、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3、生物光源(水母、斧头鱼),非生物光源(太阳、灯泡)
二、光的传播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地球上天然的紫外线来自太阳,臭氧层阻挡紫外线进入地球;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
二、基本概念: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八、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6、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九、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五、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四、光的反射:
1、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被物体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法线:过光的入射点所作的与反射面垂直的直线;
十一、看不见的光:
太阳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色光按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光谱;
(从左往右其波长逐渐减小;散射逐渐增强;人眼辨别率依次降低)应用傍晚太阳是红的,晴天天是蓝的,汽车的雾灯是黄光。
红外线: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
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打仗用的夜视镜)
(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要求知道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
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
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一个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四面八方;(下雨天向光走走暗处,背光走要走亮处,因为积水发生镜面反射,地面发生漫反射,电影屏幕粗糙、黑板要粗糙是利用漫反射把光射向四处,黑板上“反光”是发生了镜面反射)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2)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法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入射光线与镜面成θ角,入射角为90°-θ,反射角为90°-θ)
(3)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反射角总是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而变化,因而只能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镜面旋转θ,反射光旋转2θ)
(4)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等于多少?答: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0度,反射角亦等于0度。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互看双眼)
5、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画一般的光路图(要求会作):
(1)、确定入(反)射点:入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反射光线和反射面或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即为入射(反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