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简介

合集下载

磁盘阵列系统(RAID)介绍

磁盘阵列系统(RAID)介绍

掌握.有解吗?备援硬盘: Spare Disk如果在数组中,加上备援硬盘.当任一数组硬盘故障时,该备援硬盘可以自动上线,将故障硬盘立即取代,并开始依设定的"重建优先权"作数据重构,就可有效缩短上述的"前往处理"的时间,也可减少因急迫性所造成的压力.不过,这颗备援硬盘,平时是无法拿来作存放空间的.因为一旦作了"可使用"的标记,备援设定会自动消失.所以,回到前述的真理:"安全性"加"速度"建立在成本上的.总体备援硬盘: Global Spare Disk。

就是备援硬盘,但是可以对同一磁盘阵列中的所有"数组组态群"作备援.总是比较省的方式.定时备份"既然重要,为何不备份?"与其在灾害发生时,束手无策,自怨自艾,何不在规定时间作好重要资料的备份,以防万一? 即使使用了磁盘阵列,提高数据的可供应性,备份仍该作的.毕竟,它是重要的资料.RAID控制器型式1. 软件架构:Software Based在多年前, Novell 的Netware就提供了Mirror的功能,即使在今天,相信仍有许网络系统,是采用此一方式.不过这在资料量较大的环境中,其50% 的硬盘使用率,究竟是稍少了些.另外, Cor el 在约五年前,大力推广其Corel RAID!以不到美金一千元的低价,切入市场.然而究竟使用软件的数组架构,会占用到主系统的CPU 及内存资源,而导致系统效率的下降.所以采用非主系统供货商的软件数组产品者,相对是较少的.2. 主机独立式架构: Host Independent数组控制器对主系统,是藉由连接至其存取接口(目前以SCSI 为主)作信道.换言之,它在主系统的存取接口上,是一个独立的直接存取储存体DASD 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 而这个大的储存体内,可以有不只一个的逻辑磁盘LUN Logical Unit Number. 数组控制器,对下管理多颗数组硬盘机们.而主系统是不会看到或直接管理该硬盘的.例如:CMD, EMC, Symbios, Digital StorageWorks, ... 都有相关的产品.。

最全面的服务器的RAID详解

最全面的服务器的RAID详解

最全面的服务器的RAID详解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全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廉价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利用同位检查(Parity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一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相同的数据存储在多个硬盘的不同的地方的方法。

通过把数据放在多个硬盘上(冗余),输入输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叠,改良性能。

因为多个硬盘增加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储存冗余数据也增加了容错。

分类: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实现。

RAID实现的方式:RAID 0,RAID 1,RAID2,RAID 3,RAID 4,RAID 5,RAID 6,RAID 7,RAID 01,RAID 10,RAID50,RAID 53。

常见的有:RAID 0,RAID 1,RAID 5,RAID 6,RAID 01,RAID 10。

原理剖析:RAID 0: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中文称之为条带化存储,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储性能。

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

这种数据上的并行操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磁盘空间= 磁盘总量= 100%需要的磁盘数≥2读写性能= 优秀= 磁盘个数(n)*I/O速度= n*100%块大小= 每次写入的块大小= 2的n次方= 一般为2~512KB优点:1、充分利用I/O总线性能使其带宽翻倍,读/写速度翻倍。

2、充分利用磁盘空间,利用率为100%。

缺点:1、不提供数据冗余。

40.RAID磁盘阵列简介-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

40.RAID磁盘阵列简介-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

40.RAID磁盘阵列简介-RAID0+RAID1+RAID5+RAID6+RAID10+。

RAID磁盘阵列RAID概念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独⽴磁盘构成的具有冗余能⼒的阵列”之意。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以硬件(RAID卡)或软件(MDADM)形式组合成⼀个容量巨⼤的磁盘组,利⽤多个磁盘组合在⼀起,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意⼀个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新硬盘中注:RAID可以预防数据丢失,但是它并不能完全保证你的数据不会丢失,所以⼤家使⽤RAID的同时还是注意备份重要的数据RAID的创建有两种⽅式:软RAID(通过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和硬RAID(使⽤硬件阵列卡);在企业中⽤的最多的是:raid1、raid5和raid10。

RAID常见类型RAID类型最低磁盘个数空间利⽤率各⾃的优缺点级别说明RAID0条带卷2+100%读写速度快,不容错RAID1镜像卷250%读写速度⼀般,容错RAID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卷3+(n-1)/n读写速度快,容错,允许坏⼀块盘RAID6带奇偶校验的条带集,双校验4+(n-2)/n读写快,容错,允许坏两块盘RAID10RAID1的安全+RAID0的⾼速450%读写速度快,容错RAID50RAID5的安全+RAID0的⾼速6(n-2)/n读写速度快,容错RAID基本思想:把好⼏块硬盘通过⼀定组合⽅式把它组合起来,成为⼀个新的硬盘阵列组,从⽽使它能够达到⾼性能硬盘的要求RAID有三个关键技术:镜像:提供了数据的安全性;chunk条带:(块⼤⼩也可以说是条带的粒度),它的存在的就是为了提⾼I/O,提供了数据并发性数据的校验:提供了数据的安全Raid相对于单个磁盘优点:RAID⼯作原理.RAID0条带(strping),也是我们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需磁盘数量:2块以上(⼤⼩最好相同),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特点:成本低,可以提⾼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磁盘阵列原理

磁盘阵列原理

磁盘阵列原理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磁盘驱动器合并成一个逻辑单元来提供数据冗余和性能提升的技术。

磁盘阵列利用磁盘级别的冗余来提供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能力,并通过将数据分布在多个磁盘上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磁盘阵列的原理以及它是如何工作的。

1. 磁盘阵列的概念和分类磁盘阵列是一种将多个独立的磁盘驱动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单元的技术。

根据不同的需求,磁盘阵列可以被划分为多个级别,常见的包括RAID 0、RAID 1、RAID 5、RAID 6等级别。

每个级别都有其特定的数据保护和性能特性。

2. RAID 0RAID 0将数据分块并分布到多个磁盘上,以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

它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读取和写入数据来实现并行访问。

然而,RAID 0没有冗余机制,一旦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所有数据将会丢失。

3. RAID 1RAID 1通过将数据复制到多个磁盘上来提供冗余能力。

每个数据块都会被复制到两个或更多的磁盘上,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当其中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从其他磁盘中恢复数据。

4. RAID 5RAID 5采用分布式奇偶校验的方式来提供冗余能力。

它将数据分块并分布到多个磁盘上,同时计算奇偶校验信息并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当其中一个磁盘损坏时,系统可以通过计算奇偶校验信息来恢复数据。

5. RAID 6RAID 6在RAID 5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个奇偶校验信息。

这意味着RAID 6可以容忍两个磁盘的故障,提供更高的数据可靠性。

6. 磁盘阵列的工作原理磁盘阵列通过控制器来管理和操作多个磁盘驱动器。

控制器负责将数据分块并分布到多个磁盘上,同时监测磁盘的状态。

当磁盘发生故障时,控制器可以根据不同的级别(如RAID 1、RAID 5等)来执行数据的恢复操作。

7. 磁盘阵列的优势和应用磁盘阵列提供了数据的冗余和性能提升能力,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访问速度。

它广泛应用于服务器、存储系统、数据库等需要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场景。

磁盘阵列是什么意思

磁盘阵列是什么意思

磁盘阵列是什么意思
磁盘阵列的意思是指用多台磁盘存储器按数据分块与冗余信息容错,以矩阵形式组成的快速大容量外存储子系统。

它在阵列控制器的
组织管理下,能实现数据的并行、交叉存取存储操作。

由于阵列中的一部分容量存放有冗余信息,一旦系统中某一磁盘失效或存取通道失效,利用冗余信息可以重建用户数据,磁盘阵列是一个包括许多品种的泛称。

磁盘阵列是在中央处理器性能逐年增强,而输入输出速度受限,存储容量又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产生的。

磁盘阵列的性能在许多方面超过单台大型存储设备的性能,而价格则低于同容量的单台大型设备,特别是采用冗余纠错技术后,其可用性大为增强,因而得到很大发展。

磁盘阵列的构思渊源于早期提出的拆分、交叉存取、分块等概念。

拆分的意思是将数据分割为小条,按条并行存取。

交叉存取是指在多台磁盘存储器上进行交叉、并行操作,而分块的含义则是对群集的数据分成较大的块,将大块数据分布到若干台磁盘存储器上。

它们的含义有相似之处,但存在着某种差别。

拆分是针对主机请求读、写数据而言的,交叉存取是从减少存取时间的意义上说的,而分块则是针对存储空间的有效利用而采取的,三者分别用于处理三个层面上的并行性问题。

1。

linux系统磁盘管理(磁盘阵列)

linux系统磁盘管理(磁盘阵列)

linux系统磁盘管理(磁盘阵列)1、磁盘阵列简介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即独⽴硬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以硬件(RAID卡)或软件(MDADM)形式组合成⼀个容量巨⼤的磁盘组,利⽤多个磁盘组合在⼀起,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其中RAID卡有⾃⼰的cpu,由它统⼀管理和控制;数据也由它来进⾏分配和维护,处理速度快。

服务器启动时,就会有显⽰进⼊配置Riad的提⽰。

RAID⽐单硬盘有以下⼀个或多个⽅⾯的好处:增强数据集成度,增强容错功能,增加处理量或容量,磁盘阵列对于电脑来说,看起来就像⼀个单独的硬盘或逻辑存储单元。

2、RAID 分类RAID有很多种类型本章只举4例供⼤家了解RAID技术!RAID类型说明最低磁盘个数空间利⽤率各⾃的优缺点RAID0条带卷2+100%读写速度快,不容错RAID1镜像卷250%读写速度⼀般,容错RAID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卷3+(n-1)/n读写速度快,容错,允许坏⼀块盘RAID10RAID1的镜像+RAID0的条带450%读写速度快,容错RAID 中主要有三个关键概念和技术:镜像( Mirroring )、数据条带( Data Stripping )和数据校验( Data parity )①RAID0RAID0是最早出现的RAID模式;应⽤条数据条带( Data Stripping )技术,将数据分⽚保存2+个磁盘(最好磁盘的⼤⼩相同)上,多个数据分⽚共同组成⼀个完整数据副本,数据条带具有更⾼的并发粒度,当访问数据时,可以同时对位于不同磁盘上数据进⾏读写操作,从⽽获得⾮常可观的 I/O 性能提升;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整个磁盘的性能;磁盘利⽤率为100%,但是,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任何⼀个磁盘的损坏将损坏全部数据。

储存(磁盘阵列柜)基础知识解读

储存(磁盘阵列柜)基础知识解读
raid3系统在完整的情况下读取时没有任何性能上的影响读性能与raid0一致却提供了数据容错能力但是在写时性能大为下降因为每一次写操作即使是改动某个数据盘上的一个数据块也必须根据所有同一带区的数据来重新计算校验值写入到校验盘中一个写操作包含了写入数据块读取同一带区的数据块计算校验值写入校验值等操作系统开销大为增加
7
DAS:直接附加存储
的DAS(Dri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件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 通过SAS线缆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服务器上。
8
DAS:直接附加存储
存储直接连接到一台服务器上 • SCSI, SAS, iSCSI, FC • 块级别 I/O 内部磁盘 • 具备/不具备RAID保护 外部磁盘 • 存储系统 • 基于控制器的RAID引擎
Ethernet to Client workstations
存储的参数
主机通道(主机接口): 几个? 什么类型?
SCSI接口、FC接口、iSCSI接口、SAS接口
磁盘通道(磁盘接口):能接多少块硬盘? 什么接口? SATA、SCSI、FC、SAS 存储连接设备:用于服务器与存储直接连接的设备。 SCSI 卡、SAS卡、RAID卡、FC通道卡、 以太网口、FC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
5
磁盘阵列柜的应用
由于磁盘阵列柜具有数据存储速度快、存储容量大等优点,所以磁盘阵列柜通 常比较适合在企业内部的中小型中央集群网存储区域进行海量数据存储。
6
存储网络的架构
企业存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早期大型服务器的DAS 技术(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加存储,又称直连存储),后 来为了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及管理安装上的效率,因而有了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局域网络)技术的诞生,SAN 可 说是DAS 网络化发展趋势下的产物。早先的SAN 采用的是光纤通 道(FC,Fiber Channel)技术,所以在iSCSI出现以前,SAN 多半 单指FC 而言。一直到iSCSI 问世,为了方便区别,业界才分别以 FC-SAN和IP-SAN。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 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 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

RAID技术知识普及介绍

RAID技术知识普及介绍

RAID技术知识普及介绍一、RAID 简介RAID 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 的缩写,直译为“ 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也简称为“ 磁盘阵列” 。

后来RAID 中的字母I 被改作了Independent ,RAID 就成了“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 ,但这只是名称的变化,实质性的内容并没有改变。

RAID 就是以多个磁盘组成并行工作的磁盘阵列的方式来提高数据存取的速度和安全两方面的能力。

RAID 技术最初都是建立在SCSI 系统基础上,后来Promise 公司第一次提出并研发了基于IDE 硬盘的RAID 产品,从而能以较低价格提供更高的性能和安全保证。

同时,RAID 系统的优点也是相当明显的。

首先,RAID 成本低,功耗小,传输速率高。

在RAID 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 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这也是RAID 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当时CPU 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RAID 最后成功了。

此外,RAID 可以提供容错功能。

这是使用RAID 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

RAID 和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最后,RAID 比起传统的大直径磁盘驱动器来,在同样的容量下,价格要低许多。

正是这些优点使得RAID 技术迅速普及,并成为2001 年的一个热点。

RAID 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

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 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 (RAID 0 与RAID 1 的组合),RAID 5+0 (RAID 0 与RAID 5 的组合)等。

阵列卡设置不再忧 各种阵列卡设置教程

阵列卡设置不再忧 各种阵列卡设置教程

阵列卡设置不再忧各种阵列卡设置教程阵列卡设置不再忧各种阵列卡设置教程2010-06-01 09:40以下是各种阵列卡的设置教程,让您在进行阵列卡设置时不再忧愁。

1、磁盘阵列简介: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缩写,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最初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的缩略语,1987年由Patterson,Gibson 和Katz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一篇文章中定义。

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提高可用性的目的,并提供为实现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有时还有改善性能的作用。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 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安全性,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

但它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严格意义上说,不应称之为"阵列"。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常见的阵列芯片有三种:Promise(乔鼎信息)、HighPoint、AMI(美商安迈)。

磁盘阵列(RAID)的简介

磁盘阵列(RAID)的简介

功能,这种算法为RAID卷中的每一个数据条带或 者数据块计算出相应的数据校验码。 总结: RAID的三种特性,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为: 条带化产生较好的I/o执行效率,镜像提供了对 数据的保护功能,而数据校验可以检查数据并利 用数据校验码来恢复数据。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加,RAID级别目前已经 有0~7级,组合成多种RAID方式,不过经常用的有 如下三种:RAID 0、RAID 1、 RAID 5等。 RAID 0 (条带化),代表RAID级别中最高的存 储性能,RAID 1 提供了数据冗余功能。RAID 5 集 合了存储性能、安全、成本的拆中方案。
②镜像(mirroring) 镜像就是将相同的数据同步地写到同一逻辑卷 的不同成员(个存储设备保存数据,一个存储 设备的数据损坏了可以通过另一个存储设备恢复 回来)。 ③数据校验(parity)也就是检查数据的错误。 它的工作机制是这样的:当系统进行读写数据时 会执行一些计算(一般写数据时计算)。这样在 一个逻辑卷中的一个或多个硬盘出现了问题而无 法访问时,就有可能利用同样的数据校验操作重 新构造出磁盘上损坏的数据并读出这些数据来, 这是因为在校验算法中有错误纠正代码,简称ECC
磁盘阵列(RAID)的简介
组成磁盘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 如果单从用户方面来说,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 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 作,跟对单个硬盘操作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比单 个硬盘性能好太多! 二、磁盘阵列的三个特性: ① 条带化(stripping): 条带化是将数据划分成一定大小的部分(pieces) 之后将它们平均地存放在属于一个逻辑卷的多个 硬盘上。它的好处就是:增加逻辑卷的磁盘容量 和I/O带宽,也就是具有更高的磁盘读写速度。 这就好比是多开了几个服务窗口办事一样,提 高了办事的容量和办事速度。

磁盘阵列方案

磁盘阵列方案

磁盘阵列方案简介磁盘阵列(RAID)是一种将多个磁盘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逻辑驱动器的技术。

它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磁盘阵列的基本原理,并讨论几种常见的磁盘阵列方案。

磁盘阵列的原理磁盘阵列基于两个基本原理:数据分散(striping)和冗余(redundancy)。

数据分散是指将数据分成多个块,然后将这些数据块存储在多个磁盘上。

每个磁盘都存储一部分数据,这样可以提高读写数据的并发性和性能。

冗余是指将数据的冗余副本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冗余数据可以用于数据恢复和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冗余数据来恢复丢失的数据。

常见的磁盘阵列方案1. RAID 0RAID 0是最基本的磁盘阵列方案,它只实现了数据分散功能,没有冗余。

RAID 0将数据块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以提高读写性能。

然而,由于没有冗余,任何一个磁盘的故障都会导致数据的完全丢失。

因此,RAID 0不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

2. RAID 1RAID 1是一种基于冗余的磁盘阵列方案。

它将数据的完全副本存储在另一个磁盘上。

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冗余数据来恢复丢失的数据。

RAID 1提供了较高的数据可靠性,但读写性能较低,因为需要同时写入两个磁盘。

3. RAID 5RAID 5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散和冗余的磁盘阵列方案。

它将数据分成多个块,并将每个块的校验信息存储在不同的磁盘上。

当一个磁盘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使用校验信息和其他磁盘上的数据来恢复丢失的数据。

RAID 5提供了较高的数据可靠性和读写性能,并且可以容忍单个磁盘的故障。

4. RAID 6RAID 6是一种更高级的磁盘阵列方案,它提供了比RAID 5更高的数据可靠性。

RAID 6使用两个磁盘来存储数据的校验信息,这样可以容忍两个磁盘的故障。

RAID 6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可靠性,但写入性能相对较低。

5. RAID 10RAID 10是一种组合了RAID 1和RAID0的磁盘阵列方案。

RAID简介

RAID简介

RAID简介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之意。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内嵌微处理器的磁盘子系统通常称为R A I D系统。

R A I D阵列的可用容量总小于成员磁盘的总量。

一、RAID 0(分块)是简单的、不带有校验的磁盘分块,本质上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R A I D,因为它并不提供任何形式的冗余。

假如RAID 0的磁盘失败,那么,数据将彻底丢失。

为了在RAID 0情况下恢复数据,唯一的办法是使用磁带备份或者镜像拷贝。

二、RAID 1(镜像)是非校验的R A I D级。

三、RAID 2(专有磁盘的并行访问)的定义涉及R A I D控制器中的错误校验电路。

这个功能已经被集成到磁盘驱动器中,虽然便宜,但效率却不高。

因此, RAID 2没有形成产品。

四、并行访问R A I D都属于R A I D 3。

R A I D 3(使用专有校验磁盘的同步访问)子系统将数据分块存放到阵列中的所有驱动器,将校验数据写到阵列中的一个另外的校验磁盘, R A I D 3被认为是校镽 A I D。

五、RAID4(使用专用校验磁盘的独立访问)是一种独立访问的R A I D实现,它使用一个专用的校验磁盘。

与RAID 3不同的是,RAID 4有更大量的分块,使多个I / O请求能同时处理。

虽然它为读请求提供了性能的优势,但RAID 4的写开销特别大,因为在每次读、修改和写周期中,校验磁盘都被访问两次。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

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意思是“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磁盘阵列(Disk Array)。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 级别(RAID Levels)。

数据备份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备份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速度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自动数据备份。

RAID技术的两大特点:一是速度、二是安全,由于这两项优点,RAID技术早期被应用于高级服务器中的SCSI接口的硬盘系统中,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C机的CPU的速度已进入GHz 时代。

IDE接口的硬盘也不甘落后,相继推出了ATA66和ATA100硬盘。

这就使得RAID技术被应用于中低档甚至个人PC机上成为可能。

RAID通常是由在硬盘阵列塔中的RAID控制器或电脑中的RAID卡来实现的。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 RAID 0 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

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

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但我们最为常用的是下面的几种RAID形式。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

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

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而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 1。

什么是硬盘阵列RAID0-5

什么是硬盘阵列RAID0-5

一般不叫硬盘阵列,叫磁盘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且多余的磁盘阵列”之意。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同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有如下几种:RAID 0: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0+1: 也被称为RAID 10标准,实际是将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

它的优点是同时拥有RAID 0的超凡速度和RAID 1的数据高可靠性,但是CPU占用率同样也更高,而且磁盘的利用率比较低。

RAID磁盘阵列详解

RAID磁盘阵列详解

RAID磁盘阵列详解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之意。

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

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 0(条带(strping))是组建磁盘阵列中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只需要2块以上的硬盘即可,成本低,可以提高整个磁盘的性能和吞吐量。

RAID 0没有提供冗余或错误修复能力,但实现成本是最低的。

特点:速度快,没有容错能力RAID1:镜像(mirroring)ID 1称为磁盘镜像,原理是把一个磁盘的数据镜像到另一个磁盘上,也就是说数据在写入一块磁盘的同时,会在另一块闲置的磁盘上生成镜像文件,在不影响性能情况下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可修复性上,只要系统中任何一对镜像盘中至少有一块磁盘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一半数量的硬盘出现问题时系统都可以正常运行,当一块硬盘失效时,系统会忽略该硬盘,转而使用剩余的镜像盘读写数据,具备很好的磁盘冗余能力。

虽然这样对数据来讲绝对安全,但是成本也会明显增加,磁盘利用率为50%,以四块80GB容量的硬盘来讲,可利用的磁盘空间仅为160GB。

另外,出现硬盘故障的RAID系统不再可靠,应当及时的更换损坏的硬盘,否则剩余的镜像盘也出现问题,那么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更换新盘后原有数据会需要很长时间同步镜像,外界对数据的访问不会受到影响,只是这时整个系统的性能有所下降。

因此,RAID 1多用在保存关键性的重要数据的场合。

RAID 1示意图RAID5:条带+分布校验3块以上,利用率为(n-1)/n,有容错功能,最多可以坏一块磁盘RAID6:条带+分布校验+分布校验5块以上,利用率为(n-2)/n,有容错功能,最多可以坏二块磁盘RAID10:镜像+条带利用率为50%RAID配置总结:mdadm命令:mdadm - manage MD(mutiple disk) devices aka Linux Software RAIDCurrently, Linux supports LINEAR md devices, RAID0 (striping), RAID1(mirroring), RAID4, RAID5, RAID6, RAID10, MULTIPATH, FAULTY, and CON- TAINER.-C:新建RAID设备-l:设定RAID级别-n:磁盘数目:设定RAID成员设备数目-x(spare device):磁盘数目,设定备用磁盘数目-s:扫描配置文件/etc/madam.conf-D:查看RAID设备信息-S:停用RAID-A:激活RAID[root@lvm ~]# cat /proc/mdstat 查看RAID的配置信息Personalities : [raid6] [raid5] [raid4]md5 : active raid5 sde[5] sdf[4](S) sdd[2] sdc[1] sdb[0]3144192 blocks super 1.2 level 5, 512k chunk, algorithm 2 [4/4] [UUUU]unused devices: <none>[root@lvm ~]# mdadm -Ds 查看设备信息ARRAY /dev/md5 metadata=1.2 spares=1 name=lvm:5 UUID=e433a3d5:94c67839:5e66cae5:e4976d17创建RAID5mdadm -C /dev/md5 -l5 -n4 -x1 /dev/sd[bcdef]查看RAID的详细信息mdadm -D /dev/md5创建配置文件mdadm -Ds >>/etc/mdadm.conf停止 RAIDmdadm -S /dev/md5查看RAID信息cat /proc/mdstat格式化挂载RAID磁盘阵列mkfs.ext4 /dev/md5自动挂载RAID阵列修改/etc/fstab注:/boot分区用于存放引导文件,不用应用RAID机制RAID5模拟故障让失效的/dev/sdb1替换为/dev/sdg1mdadm /dev/md5 -a /dev/sdg1 -r /dev/sdb1配置共享的热备份磁盘多个RAID共享备份磁盘节约空间修改 mdadm.conf文件添加 spare-group\sparedisks--monitor开启监控RAID多种元数据格式-Es 查看成员设备上的元数据信息--zero -superblock 清空成员设备上的元数据信息[root@localhost ~]# mdadm -E /dev/sdb 查看磁盘上的元数据千万不要在没有关闭RAID的情况下删除分区正确关闭RAID的步骤1.umount卸载RAID文件系统2.mdadm -S停用RAID3.清空/etc/mdadm.conf文件4.清除/etc/fstab中RAID的挂载记录5.清除每块磁盘上的元数据6.删除/dev/下所对应的raid设备[root@lvm ~]# cat /proc/mdstat 查看RAID的配置信息Personalities : [raid6] [raid5] [raid4]md5 : active raid5 sde[5] sdf[4](S) sdd[2] sdc[1] sdb[0]3144192 blocks super 1.2 level 5, 512k chunk, algorithm 2 [4/4] [UUUU]unused devices: <none>[root@lvm ~]# mdadm -DsARRAY /dev/md5 metadata=1.2 spares=1 name=lvm:5 UUID=e433a3d5:94c67839:5e66cae5:e4976d17==========================================================================练习:1.新建raid5卷,使用4块磁盘作raid5,1块磁盘作热备[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C /dev/md5 -l5 -n4 -x1 /dev/sd[bcdef]mdadm: Defaulting to version 1.2 metadatamdadm: array /dev/md5 started.[root@localhost Desktop]# cat /proc/mdstat 查看RAID的配置信息Personalities : [raid6] [raid5] [raid4]md5 : active raid5 sde[5] sdf[4](S) sdd[2] sdc[1] sdb[0] 可知sdf[4]做了热备盘 3144192 blocks super 1.2 level 5, 512k chunk, algorithm 2 [4/4] [UUUU][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D /dev/md5 查看/dev/md5的设备信息/dev/md5:Version : 1.2Creation Time : Sun Jul 21 01:19:25 2013Raid Level : raid5Array Size : 3144192 (3.00 GiB 3.22 GB)Used Dev Size : 1048064 (1023.67 MiB 1073.22 MB)Raid Devices : 4Total Devices : 5Persistence : Superblock is persistentUpdate Time : Sun Jul 21 01:19:33 2013State : cleanActive Devices : 4Working Devices : 5Failed Devices : 0Spare Devices : 1Layout : left-symmetricChunk Size : 512KName : lvm:5 (local to host lvm)UUID : e433a3d5:94c67839:5e66cae5:e4976d17Events : 18[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Ds >> /etc/mdadm.conf 创建配置文件[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S /dev/md5 停止RAIDmdadm: stopped /dev/md5[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A /dev/md5 激活RAIDmdadm: /dev/md5 has been started with 4 drives and 1 spare.[root@localhost Desktop]# mkfs.ext4 /dev/md52.格式化raid5设备[root@localhost Desktop]# mkfs.ext4 /dev/md5 格式化md53.挂载使用[root@localhost Desktop]# mkdir /file[root@localhost Desktop]# mount /dev/md5 /file4.自动挂载功能,修改/etc/fstab文件,添加在/etc/fstab写入/devsda5 /file ext4 defaults 0 0[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D /dev/md5 格式化及挂载后,再次查看md5设备信息/dev/md5: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2 8 48 2 active sync /dev/sdd5 8 64 3 active sync /dev/sde4 8 80 - spare5.让其中的一块失效,然后看raid5是否能够继续使用[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dev/md5 -f /dev/sdd(先失效一块)[root@localhost Desktop]# mdadm /dev/md5 -f /dev/sde (后失效一块)使用cat /proc/mdstat命令查看修复过程(需赶快查看,才能看到效果)6.删除有问题的磁盘,添加一个好的磁盘作热备,要求磁盘>容量一致mdadm /dev/md5 -r /dev/sde[de] -a /dev/sd【gh】[root@localhost ~]# cat /proc/mdstat 查看raid的构建过程Personalities : [raid6] [raid5] [raid4]md5 : active raid5 sde[5] sdf[4](S) sdd[2] sdc[1] sdb[0]3144192 blocks super 1.2 level 5, 512k chunk, algorithm 2 [4/3] [UUU_][=============>.......] recovery = 68.5% (719232/1048064) finish=0.0min speed=143846K/sec [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 /dev/md5/dev/md5:Version : 1.2Creation Time : Sun Jul 21 01:19:25 2013Raid Level : raid5Array Size : 3144192 (3.00 GiB 3.22 GB)Used Dev Size : 1048064 (1023.67 MiB 1073.22 MB)Raid Devices : 4Total Devices : 5Persistence : Superblock is persistentUpdate Time : Sun Jul 21 01:44:49 2013State : cleanActive Devices : 4Working Devices : 5Failed Devices : 0Spare Devices : 1Layout : left-symmetricChunk Size : 512KName : lvm:5 (local to host lvm)UUID : e433a3d5:94c67839:5e66cae5:e4976d17Events : 68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4 8 80 2 active sync /dev/sdf6 8 112 3 active sync /dev/sdh5 8 96 - spare /dev/sdg[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ev/md5 -f /dev/sdh 再次破坏/dev/sdh [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 /dev/md5Active Devices : 4Working Devices : 4Failed Devices : 1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4 8 80 2 active sync /dev/sdf5 8 96 3 active sync /dev/sdg6 8 112 - faulty spare /dev/sdh[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ev/md5 -f /dev/sdh[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 /dev/md5/dev/md5:State : clean, degraded, recoveringActive Devices : 3Working Devices : 4Failed Devices : 1Spare Devices : 1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4 8 80 2 active sync /dev/sdf5 8 96 3 spare rebuilding /dev/sdg6 8 112 - faulty spare /dev/sdh 【root@localhost file]# mdadm /dev/md5 -f /dev/sdf 破坏/sdf盘Active Devices : 2Working Devices : 2Failed Devices : 3Number Major Minor RaidDevice State0 8 16 0 active sync /dev/sdb1 8 32 1 active sync /dev/sdc2 0 0 2 removed3 0 0 3 removed4 8 80 - faulty spare /dev/sdf5 8 96 - faulty spare /dev/sdg [root@localhost /]# mount -a 卸载再挂载mount: wrong fs type, bad option, bad superblock on /dev/md5,[root@localhost /]# mdadm -S /dev/md5mdadm: stopped /dev/md5[root@localhost /]# mdadm -A /dev/md5mdadm: /dev/md5 assembled from 2 drives - not enough to start the array.[root@localhost /]# mdadm -Es /dev/sdb 查看成员设备上的元数据信息ARRAY /dev/md/5 metadata=1.2 UUID=e433a3d5:94c67839:5e66cae5:e4976d17 name=lvm:5 [root@localhost /]# mdadm -E /dev/sdbRaid Level : raid5Device Role : Active device 0Array State : AA.. ('A' == active, '.' == missing)=========删除/dev/md51.卸载挂载点[root@localhost /]# umount /dev/sda52.[root@localhost /]#mdadm -S停用RAID3.清空 /etc/mdadm.conf文件4彻底清除/etc/fstab文件的挂载记录5.清除每块磁盘的元数据[root@localhost /]# mdadm --zero-superblock /dev/sd[bcdefg]6.删除/dev/下所对应的raid设备。

磁盘阵列

磁盘阵列

如何做磁盘阵列1、磁盘阵列简介: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缩写,即“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最初为“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的缩略语,1987年由Patterson,Gibson和Katz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的一篇文章中定义。

RAID阵列技术允许将一系列磁盘分组,以实现提高可用性的目的,并提供为实现数据保护而必需的数据冗余,有时还有改善性能的作用。

RAID技术是一种工业标准,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 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有4种,RAID 0、RAID 1、RAID 0+1和RAID 5,我们常见的主板自带的阵列芯片或阵列卡能支持的模式有:RAID 0、RAID 1、RAID 0+1。

RAID 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具有成本低、读写性能极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高等特点,在理论上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性能。

RAID 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可以提高磁盘子系统的安全性,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

但它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严格意义上说,不应称之为“阵列”。

RAID 0+1综合了RAID 0和RAID 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 0,两套完整的RAID 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常见的阵列芯片有三种:Promise(乔鼎信息)、HighPoint、AMI(美商安迈)。

这三种芯片都有主板集成或独立的阵列卡这二种形式的产品。

Promise常见的阵列芯片有:Promise FastTrak 66、FastTrak 100、FastTrak 133、20262、20265、20267、20270、FastTrak Tx2、FastTrak Tx4、FastTrak Tx2000。

什么是RAID、RAID卡、RAID0.1.5、热插拔SAS硬盘

什么是RAID、RAID卡、RAID0.1.5、热插拔SAS硬盘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磁盘阵列。

简单的说,RAID 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冗余的技术。

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成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RAID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已拥有了从RAID 0到 6 七种基本的RAID 级别。

另外,还有一些基本RAID级别的组合形式,如RAID 10(RAID 0与RAID 1的组合),RAID 50(RAID 0与RAID 5的组合)等。

不同RAID 级别代表着不同的存储性能、数据安全性和存储成本。

数据冗余的功能是在用户数据一旦发生损坏后,利用冗余信息可以使损坏数据得以恢复,从而保障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在用户看起来,组成的磁盘组就像是一个硬盘,用户可以对它进行分区,格式化等等。

总之,对磁盘阵列的操作与单个硬盘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磁盘阵列的存储性能要比单个硬盘高很多,而且可以提供数据冗余。

RAID卡就是用来实现RAID功能的板卡,通常是由I/O处理器、SCSI控制器、SCSI连接器和缓存等一系列零组件构成的。

不同的RAID 卡支持的RAID功能不同。

支持RADI0、RAID1、RAID3、RAID4、RAID5、RAID10不等。

RAID卡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的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这也是RAID卡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RAID卡的第二个重要功能。

SAS RAID卡SAS RAID卡的出现源于06年5月26日Intel全球首发Bensley服务器平台,该平台的发布带来了FB-DIMM、SAS等全新的技术。

SAS的全称是(Serial Attached SCSI),翻译成中文是串行SCSI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盘阵列简介磁盘阵列简称RAID(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且多余的磁盘阵列”之意。

其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磁盘阵列主要针对硬盘,在容量及速度上,无法跟上CPU及内存的发展,提出改善方法。

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

同时,在储存数据时,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

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故障硬盘内的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磁盘阵列的由来:由美国柏克莱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A Case for Redundant Arrays of Inexpensive Disks”。

文章中,谈到了RAI D这个字汇,而且定义了RAID的5层级。

柏克莱大学研究其研究目的为,反应当时CPU快速的性能。

CPU效能每年大约成长30~50%,而硬磁机只能成长约7%。

研究小组希望能找出一种新的技术,在短期内,立即提升效能来平衡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在当时,柏克莱研究小组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效能与成本。

另外,研究小组也设计出容错(fault-tolerance),逻辑数据备份(logical data redundancy),而产生了RAID理论。

研究初期,便宜(Inexpensive)的磁盘也是主要的重点,但后来发现,大量便宜磁盘组合并不能适用于现实的生产环境,后来I nexpensive被改为independence,许多独立的磁盘组。

磁盘阵列,时势所趋:自有PC以来,硬盘是最常使用的储存装置。

但在整个计算机系统架构中,跟C PU与RAM来比,硬盘的速度是PC中最弱的设备之一。

所以,为了加速计算机整体的数据流量,增加储存的吞吐量,进阶改进硬盘数据的安全,磁盘阵列的设计因应而生。

硬盘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现在其容量已达1500GB以上,转速到了1万转,甚至15000转,而且价格实在是很便宜,再加现在企业流行建造网络,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每个公司建构网络的主要目标。

所以,利用局域网络来传递数据,服务器所使用的硬盘显得非常重要,除了容量大、速度快之外,稳定更是基本要求。

基于此因,磁盘阵列开始被广泛的应用在个人计算机上。

磁盘阵列其样式有三种,一是外接式磁盘阵列柜、二是内接式磁盘阵列卡,三是利用软件来仿真。

外接式磁盘阵列柜最常被使用大型服务器上,具可热抽换(Hot S wap)的特性,不过这类产品的价格都很贵。

内接式磁盘阵列卡,因为价格便宜,但需要较高的安装技术,适合技术人员使用操作。

另外利用软件仿真的方式,由于会拖累机器的速度,不适合大数据流量的服务器。

由上述可知,现在IDE磁盘阵列大行其道的道理;IDE接口硬盘的稳定度与效能表现已有很大的提升,加上成本考量,所以采用IDE接口硬盘来作为磁盘阵列的决解方案,可说是最佳的方式在网络存储中,磁盘阵列是一种把若干硬磁盘驱动器按照一定要求组成一个整体,整个磁盘阵列由阵列控制器管理的系统。

磁带库是像自动加载磁带机一样的基于磁带的备份系统,磁带库由多个驱动器、多个槽、机械手臂组成,并可由机械手臂自动实现磁带的拆卸和装填。

它能够提供同样的基本自动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同时具有更先进的技术特点。

掌握网络存储设备的安装、操作使用也是网管员必须要学会的。

在架构无线局域网时,对无线路由器、无线网络桥接器AP、无线网卡、天线等无线局域网产品进行安装、调试和应用操作。

磁盘阵列的主流结构:磁盘阵列作为独立系统在主机外直连或通过网络与主机相连。

磁盘阵列有多个端口可以被不同主机或不同端口连接。

一个主机连接阵列的不同端口可提升传输速度。

和目前PC用单磁盘内部集成缓存一样,在磁盘阵列内部为加快与主机交互速度,都带有一定量的缓冲存储器。

主机与磁盘阵列的缓存交互,缓存与具体的磁盘交互数据。

在应用中,有部分常用的数据是需要经常读取的,磁盘阵列根据内部的算法,查找出这些经常读取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中,加快主机读取这些数据的速度,而对于其他缓存中没有的数据,主机要读取,则由阵列从磁盘上直接读取传输给主机。

对于主机写入的数据,只写在缓存中,主机可以立即完成写操作。

然后由缓存再慢慢写入磁盘。

磁盘阵列的优点RAID的采用为存储系统(或者服务器的内置存储)带来巨大利益,其中提高传输速率和提供容错功能是最大的优点。

RAID通过同时使用多个磁盘,提高了传输速率。

RAID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

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

这也是R 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

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

RAID最后成功了。

通过数据校验,RAID可以提供容错功能。

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

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

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磁盘阵列问答1. 什么是磁盘阵列(Disk Array)?磁盘阵列(Disk Array)是由一个硬盘控制器来控制多个硬盘的相互连接,使多个硬盘的读写同步,减少错误,增加效率和可靠度的技术。

2.什么是RAID?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的缩写,意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是磁盘阵列在技术上实现的理论标准,其目的在于减少错误、提高存储系统的性能与可靠度。

常用的等级有1、3、5级等。

3.什么是RAID Level 0?RAID Level 0是Data Striping(数据分割)技术的实现,它将所有硬盘构成一个磁盘阵列,可以同时对多个硬盘做读写动作,但是不具备备份及容错能力,它价格便宜,硬盘使用效率最佳,但是可靠度是最差的。

以一个由两个硬盘组成的RAID Level 0磁盘阵列为例,它把数据的第1和2位写入第一个硬盘,第三和第四位写入第二个硬盘……以此类推,所以叫“数据分割",因为各盘数据的写入动作是同时做的,所以它的存储速度可以比单个硬盘快几倍。

但是,这样一来,万一磁盘阵列上有一个硬盘坏了,由于它把数据拆开分别存到了不同的硬盘上,坏了一颗等于中断了数据的完整性,如果没有整个磁盘阵列的备份磁带的话,所有的数据是无法挽回的。

因此,尽管它的效率很高,但是很少有人冒着数据丢失的危险采用这项技术。

4.什么是RAID Level 1?RAID Level 1使用的是Disk Mirror(磁盘映射)技术,就是把一个硬盘的内容同步备份复制到另一个硬盘里,所以具备了备份和容错能力,这样做的使用效率不高,但是可靠性高。

5.什么是RAID Level 3?RAID Level 3采用Byte-interleaving(数据交错存储)技术,硬盘在SCSI控制卡下同时动作,并将用于奇偶校验的数据储存到特定硬盘机中,它具备了容错能力,硬盘的使用效率是安装几个就减掉一个,它的可靠度较佳。

6.什么是RAID Level 5?RAID Level 5使用的是Disk Striping(硬盘分割)技术,与Level 3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把奇偶校验数据存放到各个硬盘里,各个硬盘在SCSI控制卡的控制下平行动作,有容错能力,跟Level 3一样,它的使用效率也是安装几个再减掉一个。

7.什么是热插拔硬盘?热插拔硬盘英文名为Hot-Swappable Disk,在磁盘阵列中,如果使用支持热插拔技术的硬盘,在有一个硬盘坏掉的情况下,服务器可以不用关机,直接抽出坏掉的硬盘,换上新的硬盘。

一般的商用磁盘阵列在硬盘坏掉的时候,会自动鸣叫提示管理员更换硬盘。

RAID技术规范简介在计算机发展的初期,“大容量”硬盘的价格还相当高,解决数据存储安全性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使用磁带机等设备进行备份,这种方法虽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但查阅和备份工作都相当繁琐。

1987年,Patterson、Gibson和Katz这三位工程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表了题为《A Case of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 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方案)》的论文,其基本思想就是将多只容量较小的、相对廉价的硬盘驱动器进行有机组合,使其性能超过一只昂贵的大硬盘。

这一设计思想很快被接受,从此RAID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数据存储进入了更快速、更安全、更廉价的新时代。

磁盘阵列对于个人电脑用户,还是比较陌生和神秘的。

印象中的磁盘阵列似乎还停留在这样的场景中:在宽阔的大厅里,林立的磁盘柜,数名表情阴郁、早早谢顶的工程师徘徊在其中,不断从中抽出一块块沉重的硬盘,再插入一块块似乎更加沉重的硬盘……终于,随着大容量硬盘的价格不断降低,个人电脑的性能不断提升,IDE-R AID作为磁盘性能改善的最廉价解决方案,开始走入一般用户的计算机系统。

RAID技术主要包含RAID 0~RAID 7等数个规范,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常见的规范有如下几种:RAID 0:RAID 0连续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行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它没有数据冗余,因此并不能算是真正的RAID结构。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因此,RAID 0不能应用于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

RAID 1:它是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独立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

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

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 0+1: 也被称为RAID 10标准,实际是将RAID 0和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在连续地以位或字节为单位分割数据并且并行读/写多个磁盘的同时,为每一块磁盘作磁盘镜像进行冗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