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损耗实验指导书-2016-12-01

合集下载

蒸发损失

蒸发损失

蒸发损失E(m3/h)
E=a(R-B)
a=e(t1-t2)
a—蒸发损失率,%;
R—系统中循环水量,m3/h;
B—系统中排污量,m3/h
t1,t2—循环冷却水进、出冷却塔温度,℃;
e—损失系数,与季节有关,夏季(25~30℃)时,为0.15~0.16
冬季(-15~10℃)时,为0.06 ~0.08
春、秋季(0~10℃)时,为0.10 ~0.12
风吹损失D(m3/h)(包括飞溅、雾沫夹带)
D=(0.2%~0.5%)R
排污损失B(m3/h)
B=E/K-1
K-浓缩倍数
蒸发损失=循环量×0.85%×冷却塔温差/6
水温下降5度,真空提高1%,机组效率提高1%。

汽轮机断循环水的后果1.真空瞬间下降
2.铜管胀口造成的凝结水硬度增大
3.重量瞬间减轻,底部弹簧扩张凝汽器中心上移
4.热井水位下降甚至无水造成的凝泵空转。

5.真空泵抽蒸汽
建议:
立即联系循环水泵房启泵打水,联系值长降负荷
并就地开启工业水补循环水。

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打闸停机(停机时可关闭循环水进出水门开真空破坏门保证冷油器有工业水流通保护轴瓦)
会造成汽轮机的凝汽器真空骤降,凝汽器温度超过设定工况,对凝汽器的结垢产生危害。

第四部分 油品蒸发损耗2

第四部分  油品蒸发损耗2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Petroleum Storage Depots
进度安排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油品蒸发损耗 (第12、13周) 油品计量 (第14、15周) 油库安全技术 (第16周)
第四部分 油品的蒸发损耗 (续)
四、油品蒸发损耗量的 计算
(一)固定顶油罐的“ 小呼吸”损耗
美国石油学会推荐计算 固定顶油罐“小呼吸” 损耗的公式: py D1.73 H 0.51T 0.5 Fp C Ly 0.024K1 K 2 p p y a Ly-固定顶油罐年小呼吸 损耗油品量,m 3 / a或bbl / a; p y-油品本体温度下的真 实蒸气压,kPa或lbf / in 2; D-油罐直径,m或ft; H-气体空间高度, m或ft; T-大气温度的平均日温 差,℃或O F; Fp-涂漆系数,查表 6 - 4; C-小罐修正系数; K1-单位换算系数,国际 单位K1 3.05,英制K1 1; K 2-油品系数,原油 K 2 0.58,汽油K 2 1。
对上式积分,从呼气开 始(T0,p y 0)到呼气结束( T2,p y 2), 油罐排出的混合体积为 : Vh V ln ( p2 p y 0 T2 ) p2 p y 2 T0 T0 ,p1 pa p z, T1
由于p2 p0,p2 p y 0 p0 p y 0 pk 0,将pk 0 pk1 p2 pa p ya代入,得: Vh V ln ( pa p z p y1 T2 ) pa p ya p y 2 T1
小呼吸损耗的油品质量 : M xi y D y Vh D y-单位体积呼出混合气 中所含油品的质量,近 似为: (p y1 p y 2 ) y Dy (T1 T2 ) R 则康士坦丁诺夫公式为 M

试验1体积浓度法测定小呼吸蒸发损耗试验

试验1体积浓度法测定小呼吸蒸发损耗试验

实验1 体积浓度法测定小呼吸蒸发损耗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对油罐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小呼吸损耗有个感性认识,对罐内温度和浓度分布规律有个初步了解。

2.通过实测蒸发损耗量来验证小呼吸损耗的理论计算公式,掌握计算蒸发损耗的方法。

3.学习实测方法,学会使用有关仪器,培养科学实验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用体积浓度法测定油罐的小呼吸损耗,这是测定蒸发损耗的方法之一,即用气体流量计直接测出油罐呼出气体的体积Q ,再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测量出气体中所含油品蒸汽的浓度C ,知道油蒸汽的密度ρ,就可以通过公式G = Q ×C ×ρ计算蒸发损耗量。

本实验通过在油罐气体空间取三个测量点、在油品中取一个测量点来了解温度分布规律;在气体空间设三个取样点来了解浓度分布规律。

由于模型油罐气体空间较小,测点少,因此所测数据不能很好反映温度和浓度分布规律,仅作参考。

根据气体空间中部温度和浓度的测定,利用小呼吸损耗的理论公式计算损耗量,并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三、实验装置小呼吸蒸发损耗实验装置由模型油罐、液压呼吸阀、U 型管压差计、奥氏气体分析仪、恒温水浴、太阳灯、湿式气体流量计及多通道温度巡检仪等组成。

1、 模型油罐模型油罐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实验室在多年实验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进完善,研制出流量计液压呼吸阀气体空间太阳灯压力计温度巡检仪油品奥氏气体分析仪取气管路的新一代多功能模型油罐。

模型油罐采用不锈钢制作,油罐直径700毫米,高度720毫米,容积为260升,装油高度约150mm。

油罐配有上、中、下3根不同高度的取样管,取样口位置分别对应于油罐气体空间的上部、中部、下部,每根取样管配有一个旋塞阀。

在油罐气体空间上部、中部、下部及油品内各布置有一个热电偶。

2、太阳灯太阳灯由一组红外灯组成。

其作用是模拟太阳对油罐的辐射加热。

3、U型管压差计U型管压差计与油罐相连,里面充装清水,用于测量罐内气体的压力。

润滑油蒸发损失及测试方法

润滑油蒸发损失及测试方法
失。根据该方法,润滑油品的蒸发损失可以 目SH前/T,0该05方5方法法在是我试国样主在要规用定于的润仪滑器脂中和,合在成规润定滑的油温的度蒸和发压损力失下评加定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流携带出去。
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
❖ 目前,该方法在我国主要用于润滑脂和合成 润滑油的蒸发损失评定。SH/T 0055方法是 试样在规定的仪器中,在规定的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压力 下加热1h,蒸发出的油蒸气由空气流携带出 去。根据加热前后试样量之差测定润滑油的 蒸发损失。
我油国品测 的定蒸润发滑损油失蒸,发即损油失品的在方一法定为条件GB下/T通7过32蒸5润发滑而油损和失润的滑量脂,蒸用发质损量失分测数定表法示和。SH/T 0055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我国测定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和SH/T 0055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液油压品液 的体蒸在发使损用失中,蒸即发油,品还在会一产定生条气件穴下现通象过和蒸效发率而下损降失,的可量能,给用液质压量泵分造数成表损示害。。
润滑油蒸发损失的方法为GB/T 7325润滑油 根我据国该 测方定法润,滑润油滑蒸油发品损的失蒸的发方损法失为可GB以/T在79392-51润50滑℃油内和的润任滑一脂温蒸度发下损测失定测。定法和SH/T 0055润滑油蒸发损失测定法(诺亚克法)。
和润滑脂蒸发损失测定法和SH/T 0055润滑 根蒸据发该 损方失法与,油润品滑的油挥品发的度蒸成发正损比失。可以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
根然据后该 根方据法试,样润的滑质油量品损的失蒸计发算损蒸失发可损以失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 润根滑据油 该蒸方发法损,失润及滑测油试品方的法蒸发损失可以在99-150℃内的任一温度下测定。

油品蒸发损耗

油品蒸发损耗
第六章油品蒸发损耗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蒸发损耗发生过程 第三节油罐内温度变化规律 第四节油罐内混合气体的油气浓度
第五节油品蒸发损耗量的计算
第六节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测量 第七节油品降耗措施(3h)
1
第一节概述
在石油的开采、输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由 于油品的挥发性以及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完善,总 是不可避免地造成有些油品的损失,这就是人们所 说的油品损耗。
3
第一节概述
1955年在美国,从井场经炼制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全部过程中, 油品损耗的数量约占原油产量的3%。 1975年,苏联调查表明,炼厂中的油品损耗量约占原油加工量 的2.47%,其中纯损耗的70%是发生于原油罐、调合罐和成品 油堆的蒸发损耗。 1980年,我国测试表明,从井口开始到矿场原油库止,矿场油 品损耗量约占采油量的2%,其中发生于井、站、库的蒸发损耗 约占总损耗量的32%。 1985年前中国石油公司对分布于18个省的商业油库29座油罐进 行了为期一年的静止储存蒸发损耗测试。同期,还对罐间输转、 铁路油罐车、汽车油罐车和油轮的装、卸、途中,以及罐桶等 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的蒸发损耗进行了现场测试或现场模拟测 试,并以这些测试结果为依据拟定了《散装液态石油产品自然 蒸发损耗定额》(讨论稿)。根据该讨论稿,在北纬30~42° 地区(相当于我国华北、华中、华东的大部分地区)一个年周 转系数为8的油库,仅在从铁路油罐车卸车入库到汽车油罐车 装车出库的过程中,年平均汽油蒸发损耗率约为0.56%。
在输、储油容器中,上述三种气相传质方式经常是同时发生的。 气体空间任何时刻的浓度分布状况都是相际传质以及气相三种 传质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 就其传质强度来说,一般是强迫对流大于热扩散,热扩散大子 分于扩散。但任一时刻起主导作用的传质方式将随着储存环境、 作业条件等因素而变化。三、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7第二节 蒸发损耗发生的过程

(完整word版)油品蒸发损耗

(完整word版)油品蒸发损耗

摘要油品蒸发作为液体石油产品的一种气化现象,发生于油品运输、装卸、保管和零售等各个环节,是当前石油系统面临的一项比较严重的问题。

本文针对汽油储运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蒸发损耗问题,基于气相色谱分析技术和室内建立的一个小型锥顶金属罐蒸发损耗实验测试平台,测定了90#汽油的“小呼吸”蒸发损耗过程,涉及到了温度场分布、浓度场(饱和度)分布、排气量及其成分、损耗量(率)等因素。

结果表明,锥顶汽油罐内排出的气体中空气组分为主,90#汽油的的“小呼吸"蒸发损耗率占80%左右,所损耗20%左右的油气主要以C5为0.07%。

另外,本文根据克拉伯龙方程及相关假设条件推导了适合于实验室条件下测算油品蒸发损耗量的基本理论公式,并根据蒸发损耗的规律,指出了使用内浮顶罐是减少蒸发损耗的有效措施,而基于吸收法和吸附法的油气回收技术可望在短期内实现国产工业化。

关键词:油罐;蒸发损耗;损耗量;实验;控制回收AbstractAs a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 one kind of gasified phenomenon, the oil quality evaporation occurs in the each link of the oil quality transportation, loading and unloading, the storage and the retail sales and so on is a quite serious issue which the current petroleum system faces.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transportation of oil evaporation loss, a small vertex of a cone metal pot cone roof reservoir loss through breathing experiment establishes which based on the room in tests the platform friendly chromatograph analysis technology, h as determined the 90# gasoline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the lo ss through breathing process, involv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concentration field (degree of saturation) has distributed, the air displacement and the ingredient, the breakage (rate) and so on the factors 。

蒸发损耗比例

蒸发损耗比例

蒸发损耗比例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液体在蒸发过程中损失的质量与原液体总质量的比值。

这个比例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液体的性质(如沸点、挥发性等)、环境温度、压力、液体的表面积以及与环境的相对湿度等。

蒸发损耗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在工业过程、储存和运输液体时。

例如,在石油工业中,储油罐中的油品会因蒸发而损失,这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化工过程中,蒸发损耗可能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计算蒸发损耗比例通常需要收集蒸发前后的液体质量数据。

然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蒸发损耗比例:
蒸发损耗比例= (初始液体质量- 蒸发后液体质量) / 初始液体质量× 100%
这个比例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管理人员了解蒸发过程的效率,并据此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蒸发损耗,例如通过改进储罐的密封性、增加遮阳设施或采用低温储存等方法。

请注意,蒸发损耗比例的具体数值会因液体的性质和环境条件而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测量和计算。

此外,蒸发损耗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液体的流动状态、暴露在风中的程度等,因此在评估蒸发损耗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教案

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教案

蒸发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蒸发过程,了解水的化学特性以及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然而,在进行蒸发实验时,需要注意一些要点,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蒸发实验的注意事项与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实验。

一、实验前的准备1.仪器和材料在进行蒸发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仪器和材料。

常见的蒸发实验仪器包括烧杯、试管、温度计、电子秤等。

材料方面,一般需要使用蒸馏水、盐酸、氢氧化钠等化学试剂。

2.安全防护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要戴上实验手套、眼镜和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防止试剂溅入眼睛或皮肤。

同时,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内,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3.实验设计在进行蒸发实验时,必须仔细设计实验步骤和计量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要保证样品的数量和浓度一致,并记下试验的目的和条件,以备后续分析。

二、实验步骤1.记录开始和结束的质量实验开始前,需要称取好蒸发后容器的质量,用于后续计算。

实验过程中,要定期称取容器的质量,以便准确计算水的蒸发量。

2.控制条件一致在实验过程中,要控制条件尽可能一致,例如室温、湿度、气流等。

这样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3.定时称重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进行定时称重的操作,以计算水在规定时间内的蒸发量。

称重的时间间隔要尽可能相同,既能减少误差,又能提高实验效率。

4.注意观察在进行蒸发实验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水的表面情况,以及试验容器的状况,如是否生锈或损坏等。

还需要记录气温和湿度变化,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结果的分析1.计算蒸发量在完成实验后,需要根据称重数据计算蒸发量。

计算公式为:蒸发量=开始容器质量-结束容器质量。

2.分析实验结果在进行蒸发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比较。

只有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和提高实验水平。

四、蒸发实验教案蒸发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实验,可以通过观察水在不同条件下的蒸发过程,了解水的热力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油库设计与管理”实验指导书实验1 体积浓度法测定小呼吸蒸发损耗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对油罐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小呼吸损耗有个感性认识,对罐内温度和浓度分布规律有个初步了解。

2.通过实测蒸发损耗量来验证小呼吸损耗的理论计算公式,掌握计算蒸发损耗的方法。

3.学习实测方法,学会使用有关仪器,培养科学实验的工作作风。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用体积浓度法测定油罐的小呼吸损耗,这是测定蒸发损耗的方法之一,即用气体流量计直接测出油罐呼出气体的体积Q ,再用奥氏气体分析仪测出气体中所含油品蒸汽的浓度C ,知道油蒸汽的密度ρ,就可以通过公式G = Q ×C ×ρ计算蒸发损耗量。

本实验通过在油罐气体空间取三个测量点、在油品中取一个测量点来了解温度分布规律;在气体空间设三个取样点来了解浓度分布规律。

由于模型油罐气体空间较小,测点少,因此所测数据不能很好反映温度和浓度分布规律,仅作参考。

根据气体空间中部温度和浓度的测定,利用小呼吸损耗的理论公式计算损耗量,并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

三、实验装置小呼吸蒸发损耗实验装置由模型油罐、U 型管压差计、太阳灯、多通道温度巡检、湿流量计液压呼吸阀气体空间太阳灯压力计温度巡检仪油品奥氏气体分析仪取气管路式气体流量计、液压呼吸阀仪、恒温水浴、奥氏气体分析仪等组成。

1、模型油罐模型油罐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实验室在多年实验的基础上,经不断改进完善,研制出的新一代多功能模型油罐。

模型油罐采用不锈钢制作,油罐直径700mm,高度720mm,容积为260升,装油高度约150mm。

油罐配有上、中、下3根不同高度的取样管,取样口位置分别对应于油罐气体空间的上部、中部、下部,每根取样管配有一个旋塞阀。

在油罐气体空间上部、中部、下部及油品内各布置有一个热电偶。

2、U型管压差计U型管压差计与油罐相连,里面充装清水,用于测量罐内气体的压力。

3、太阳灯太阳灯由一组红外灯组成。

其作用是模拟太阳对油罐的辐射加热。

4、多通道温度巡检仪多通道温度巡检仪与罐内热电偶相连,用于测量油气空间上、中、下部温度及油品的温度。

5、湿式气体流量计湿式气体流量计与油罐相连,用于计量小呼吸损耗过程中呼出的混合气体体积。

具体操作方法参见说明书。

6、液压呼吸阀液压呼吸阀用清水作为封液,通过水柱高度控制油罐排气压力。

7、恒温水浴恒温水浴主要用于给分析仪内的气样恒温加热。

它与量气管水浴套管相连,用于保持气样在分析过程中的温度与取样时刻温度一致,从而保证气样不会因温度的改变而发生体积变化,减小分析误差。

尤其在分析终了状态气样浓度时,气体空间的温度一般高于室温10~20℃。

如果不对取出的气样进行恒温,由于气样的热胀冷缩作用而导致气体体积变小,会产生严重的分析误差。

恒温水浴温度的设定:可以根据实验及周围温度情况,将恒温水浴温度调整到假设的终了状态的某一数值,终了状态一般可参照中间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来确定。

如液压呼吸阀开始冒泡时中间测温点的温度为15℃,则终了状态可取23~27℃。

一般一个实验过程约3个小时,中间测温点的温度变化大约10度左右。

8、奥氏气体分析仪奥氏气体分析仪主要用于分析各种气体的组分,在此用于测量油罐内部气体空间油气混合气的油蒸汽浓度。

它与油罐相连接。

由取样考克、梳型管、煤油吸收瓶、吸收瓶考克、排气考克、量气管、量气管水浴套、封液瓶、温度计组成。

煤油吸收瓶用于吸收气样中的汽油蒸气。

量气管是一根标有体积刻度的玻璃管,外部为量气管水浴套。

量气管上部刻度为0mL 刻度线,底部为100mL刻度线。

量气管通过取样考克与梳型管或油罐取样管相连接。

奥氏气体分析仪示意图9、一般要求整个实验装置放置在宽敞平坦的实验台上,所有仪器最好面向操作者,以利于操作。

将模型油罐和湿式气体流量计、奥式气体分析仪、液压呼吸阀、旋塞阀等用胶管牢靠连接起来,保持其连接的气密性。

并应经常检查胶管连接部分是否有老化、破损现象,如有发现应及时更换。

将温度探针连接到温度巡检仪。

测量好汽油的密度,并称量好约40~50升左右的汽油,装入油罐内,由罐容即可算出油气空间的体积。

检查罐内是否严重负压(压力小于-10mmHO时),如是则需要打开进气阀进空气,然后再关上。

检查完各用2电系统,即可进行准备实验。

四、奥氏气体分析仪使用方法(1)分析前的准备工作奥氏气体分析仪各部分应连接可靠,水准瓶与量气管用硅胶管连接;量气管的循环水进出口与恒温循环水浴连接;奥氏气体分析仪取气口与油罐取样管路连接。

(2)玻璃仪器的装配仪器的所有部位应该干净并使其干燥,各玻璃管接头处必须光滑对紧,减少过多的橡胶管通路。

(3)活塞润滑剂的涂抹在涂润滑剂之前,活塞的塞子与套管均应以酒精、丙酮或苯仔细洗涤清洁,并擦拭干净。

在涂润滑剂时,只需把少量润滑剂涂抹在塞子旋转面,然后插入考克内旋转数次,直到活塞达到透明为止。

润滑剂涂抹完毕应使考克处于关闭状态。

(4)基本操作①排气考克、吸收瓶考克、旋塞阀的使用方法:排气考克和吸收瓶考克都是直通考克,旋钮与管线垂直时,管线处于关闭状态;旋钮与管线平行时,管线处于开通状态。

直通考克的旋转方向可以随意。

旋塞阀也类似于直通考克,但其阀柄只能在第四象限内旋转。

②取样考克的使用方法:取样考克内部的通道为L型,与考克标记指向一致的两根管线处于相互连通状态,否则处于关闭状态。

当旋钮位于梳形管、量气管之间呈45度角时,管线为关闭状态。

③吸收瓶液面调零a. 关闭所有吸收瓶考克;旋转取样考克旋钮,使量气管与梳形管相连通;打开排气考克;将封液瓶缓慢上举至量气管上部,关闭排气考克。

b. 打开一个吸收瓶考克,向下移动封液瓶,使吸收瓶液面达到标记线,关闭吸收瓶考克。

此时,吸收瓶液面调至零点。

c. 采用上述同样方法,依次调节其余吸收瓶液面达到标记线。

④量气管液面调零打开排气考克,缓慢上移封液瓶,当量气管液面达到0毫升刻度线处,并且封液瓶液面与量气管液面齐平后,关闭排气考克6;关闭取样考克7。

此时,量气管液面调至零点。

(5)严密性检查在安装好的气体分析仪中,把吸收液(煤油)装入吸收瓶,然后用提高或降低压力的方法来检验其严密性。

首先将吸收瓶液面和量气管液面调零,然后放下水准瓶降低梳形管内压力,仪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片刻,如果量气管液面不变化,即可认为取样考克7 不漏气。

另一种方法是吸收瓶液面调零,但量气管不调零,关上排气考克 6 ,量气管与梳型管相通,提高水准瓶压缩量气管内的气体,同样仪器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十分钟,如果吸收瓶液面和量气管液面保持不变,即可认为仪器中所有玻璃考克都不漏气。

漏气的话要把活塞重新用溶剂洗干净,然后干燥,重涂润滑剂,再行检查,如果反复涂抹还是漏气,则必须更换活塞。

(6)气体分析仪的操作步骤准备:将吸收瓶液面和量气管液面调零。

冲洗:打开位于罐顶的油罐取样管旋塞阀,旋转取样考克旋钮使量气管与油罐取样管相通,缓慢下降封液瓶,量气管液面下降抽取罐内混合气体,当液面降至100ml刻度线时,关闭取样考克。

然后将封液瓶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相齐读数,看看是不是100ml。

(如果不是,下次取样分析时将液面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相应的差值。

)打开排气考克,上移封液瓶使它的液面和量气管液面均达到0ml刻度线,快速关闭排气考克和取样考克。

量气管的冲洗完毕。

每次取样分析前均应先冲洗一次,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取样分析:打开位于罐顶的油罐取样管旋塞阀,旋转取样考克使量气管与油罐取样管相通,缓慢下降封液瓶,当液面降到接近100ml刻度线时,关闭取样考克。

适当调整封液瓶位置使封液瓶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相平齐,液面稳定后读取量气管读数,该读数为当前取样体积数V1。

手持封液瓶于量气管中部,旋转取样考克使梳形管与量气管相通,打开两、三个吸收瓶考克,上下移动封液瓶约30多个回合。

逐一将吸收瓶液面调至标记线处,使封液瓶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相平齐,读出剩余气体体积V2。

再次打开两、三个吸收瓶考克,上下移动封液瓶若干次。

再次读出剩余气体体积V2,与前次读数相差小于0.2mL时,表明汽油蒸气被充分吸收。

记录该读数V2,并记录封液瓶封液温度。

取样分析完毕。

再打开排气考克,上移封液瓶,将量气管中的废气排入大气,使量气管液面位于0刻度线处。

关闭排气考克和取样考克。

为下次分析作好准备。

(7)操作注意事项①在煤油吸收过程中,要严防煤油和水进入梳型管。

因此上下移动封液瓶时应缓慢。

封液瓶上移时,注意量气管液面不能超过0ml刻度线;封液瓶下移时,注意吸收瓶液面不能超过标记线。

②在读取量气管中的气体体积时,应保证两个吸收瓶液面都处于标记线处,同时封液瓶液面和量气管液面保持平齐。

③从油罐气体空间抽取气样进行浓度分析时,应缓慢下降封液瓶,防止扰动油罐内的浓度场。

五、实验步骤本实验在利用公式计算时,要用到Q、C、t、P这些参数。

为了测定这些数据,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测定原始状态(即未呼出气体时)的罐内温度、压力、全部浓度:读出油面温度和油气空间下部、中部、上部温度t0值,并从U型管压差计读出罐内压力p0,记下湿式气体流量计初始读数Q0。

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分别从罐内上、中、下三个取样点取气样进行浓度分析,记录气样在浓度分析前、后的体积,分析得出各取样点的浓度C0。

2. 测定初始状态(即刚呼出气体时)的罐内温度、压力、中部浓度:打开太阳灯进行加热,注意罐内温度、压力的变化。

当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从呼吸阀冒出第一个气泡,认为此时为小呼吸损耗初始状态。

记录油面温度、油汽空间下部、中部、上部温度t1值,以及罐内压力p1。

同时,从罐内中部取样点取气样进行浓度分析,记录气样在浓度分析前、后的体积,分析得出样品的浓度C1中。

3. 测定终了状态的罐内温度、压力、中部浓度:启动恒温水浴,将水浴温度设定为本次蒸发损耗终了温度25℃(依实验季节而定,且这一温度通常定为比初始状态时的中部气体空间温度高约8~12℃为宜)。

打开水浴循环泵。

当中部气体空间温度达到终了温度(25℃)时,记录气体流量计读数Q 2、油面温度和油汽空间下部、中部、上部温度t 2值,以及罐内压力p 2。

同时,从罐内中部取样点取气样进行浓度分析,记录气样在浓度分析前、后的体积,分析得出样品的浓度C 2中。

关闭太阳灯,关闭恒温水浴。

读取室温及大气压。

六、数据整理将实验数据依次纪录于下表: 油罐容积: 装油量:汽油比重:0.74汽油蒸气分子量:72测量次序 气体空间和油品温度压力 流量 气体体积读数封液温度 冲洗取样次数 t 油℃t 下 ℃t 中 ℃t 上 ℃PmmH 2OQlV 下 mlV 中mlV 上mlt 下 ℃t 中 ℃t 上℃n 次 0 1 × × × × 2××××经分析仪分析后的油汽浓度为:s m 21a 1P P V V C V P V +∆=+ (1)式中: V 1—取样体积(ml),通常V 1=100+3 mlV 2—剩余气体读数+3(ml);ΔV —气样体积变化量,由分析前后的读数相减得到(ΔV =V 1 –V 2) P s —封液(水)的饱和蒸汽压;P m —煤油的饱和蒸汽压,用室温插值得到; P a —当地大气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