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止新媒体道德失范

合集下载

浅析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问题

浅析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问题

浅析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问题摘要: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失范问题久已存在,本文拟从其表现入手分析原因并提出防备措施,以期改善我国新闻生态环境,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开展。

关键词: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防备措施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在我国影响深远,不从基本上予以解决,我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会大打折扣,新闻事业的开展也会备受妨碍。

一、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的含义和表现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是指新闻媒体工作者在新闻职业行为过程中,违背职业道德,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媒体传播力受到损害的状态。

新闻媒体职业道德失范表现很多,大体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方面:〔一〕有偿新闻有偿新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发布新闻时受到了当事人的贿赂。

实践中就是对有新闻刊发需求的机构或个人索取费用,缴纳费用后才予以刊发该新闻。

这种做法在20世纪90年代非常盛行,后来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的严厉管控下有所收敛,但现在仍有一些媒体运用各种借口和方式到达收取费用的目的。

有偿新闻的出现很多是因为媒体经营状况不太好,对记者采编人员也要求创收,于是就有了版面出让和以新闻报道形式出现的软广告等,当然还有采编人员接受贿赂中饱私囊的情况。

有偿新闻的实质是公权力的滥用,是新闻工作者违反职业道德,违背新闻真实性的根本原那么,是欺骗广阔媒体受众的行为,其危害性是十分巨大的。

〔二〕虚假新闻虚假新闻主要指的是新闻工作者违背新闻报道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原那么——真实性原那么,采用和刊发虚假的新闻报道。

虚假新闻的产生有很多原因,一是为到达政治宣传的目的,虚构和编造新闻。

示例,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武汉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灾难,而医护人员为诊治感染者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有很多可歌可泣事迹。

但一些新闻媒体却为了追求轰动和刺激效应,不顾事实,肆意夸大,刊出了诸如“医护人员生产20多天抛下双胞胎儿子返岗,丈夫送其到医院后返家,双胞胎儿子居然问妈妈去哪儿了〞等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新闻,遭到受众的恶感。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网络新闻媒体作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然而,在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多次伦理失范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

本文将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商业利益的驱动,这使得部分媒体以获取点击率为首要目的,而不是遵循新闻报道的准则和规范。

这些媒体会在新闻报道中夸大事实、制造矛盾、甚至捏造谣言,以获取更多的流量,而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社会公正、客观、真实的信息传播环境。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政府和媒体管理机构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规、规范和制度,明确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对违规行为严格追究。

同时,媒体自身也应该增加道德意识,弘扬正确价值观,不断提高办报的业务水平,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公信力。

其次,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还与一些记者缺乏职业操守以及忽视实际情况有关。

一些记者只追求独家新闻、炫耀稿费等利益,而忽略了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和职业操守,这时就很容易出现对新闻报道的不实报道甚至造假等行为。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媒体自身应该注重记者的职业操守以及道德修养,加强对记者的培训、考核和管理。

此外,还应该给予记者更多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能够真正融入新闻事业中,意识到其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最后,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还与一些观念的混乱有关。

有些人没有正确的理解新闻的本质,以为通过编造“新闻”可以达到某种目的,这就导致了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伦理失范事件。

更有甚者,部分权力机构利用新闻媒体谋求政治目的,控制新闻报道方向等问题,更是使得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纠正这种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新闻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新闻道德与新闻价值观。

同时,政府监管机构应该依法依规保护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新闻的公正、真实、客观的传播环境,使网络新闻媒体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总之,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通过加强法制建设、记者的职业素养和新闻教育,以及政府和媒体管理部门的监管执法,可以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使网络媒体更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机及应对策略
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危 机及应对策略
目录
01 一、新媒体时代学校 德育面临的危机
03 参考内容
02 二、新媒体时代学校 德育危机的应对策略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 变革为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媒体环 境,如何正确应对学校德育危机,探索有效的应对策略,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 解决的问题。
新媒体的传播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国内市场,还包括国际市场。一旦企业发 生公关危机,很容易被全球范围内的消费者,对企业形象和信誉造成严重影响。
二、新媒体下企业公关危机的应 对策略
1、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在新媒体时代,企业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以便在发生公关危机时能够迅速 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企业应该建立专门的公关团队,负责处理危机事件, 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一、新媒体时代学校德育面临的 危机
1、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导致价 值观多元化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生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 各种价值观,其中不乏与我国主流价值观相悖的内容。这使得学校德育工作面 临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大难题。
2、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易引发 道德失范
教育工作者作为德育工作的主导者,应具备较高的新媒体素养。学校应加强对 教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其运用新媒体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例如,培养教育 工作者运用新媒体平台与学生沟通的能力、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等。同时,鼓 励教育工作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不断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新媒体时代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创新德育 模式、提升学生素养、加强家校合作、提高教育工作者新媒体素养等多方面的 努力,才能有效应对学校德育危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原因和对策

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原因和对策

试论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原因和对策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伦理失范现象,主要表现为新媒体传媒平台的信息传播存在着诸多不好的现象。

例如,部分新媒体平台在追求点击量、流量的前提下,往往忽视新闻事实,夸大炒作,甚至制造虚假信息;有些新媒体从业者缺乏媒体职业道德,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与媒体传播职能相背离,甚至在传播过程中出现低俗、猥亵、恶俗等不良现象;此外,网络暴力、抄袭、侵权等也成为了新媒体伦理失范的表现。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重原因。

首先是信息爆炸与新媒体市场化的特点所致,新媒体平台在追求流量、点击量的同时,也在追求广告收入,为此,他们往往会选
择发布低俗的内容,也可能从不负责任的来源获取“新闻”,并通过戏剧性炒作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其次是新媒体传媒人员职业素质和法制意识的不足,对于新媒体职业道德的认识不够,对于新媒体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这些问题都使得新媒体职业人员容易陷入到道德的沼泽中。

此外,新媒体的政策监管也不到位,对于舆论引导的管制和限制不够严格,这也加剧了新媒体伦理失范现象的恶劣情况。

因此,对策方面,应该从多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应该加强管理力度,制定严格的管理规范,创造更加公正、透明的信息传递环境;另一方面,新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提高自我素质,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政府也应加强新媒体监管,推动其法制化进程,加强舆论引导的力度,与新媒体平台和从业人员一起共同建设符合社会期望,符合职业道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媒体领域。

如何应对虚假报道问题

如何应对虚假报道问题

如何应对虚假报道问题在当前信息时代,虚假报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虚假报道不仅破坏了公众对信息的信任,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应对虚假报道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媒体监督、提高公众媒体素养以及加强法律保护等方面介绍如何应对虚假报道问题。

一、加强媒体监督虚假报道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媒体监督不力。

只有加强对媒体的监督,才能有效遏制虚假报道的传播。

为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独立的媒体监管机构: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媒体进行监督,确保其遵守职业道德和新闻伦理准则。

2.加强舆论监督:鼓励公众对媒体信息进行监督,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对虚假报道进行曝光和批评。

3.加强媒体自律:媒体应自觉遵守新闻伦理准则,对于虚假报道,要追究责任并及时更正。

二、提高公众媒体素养公众的媒体素养是防范虚假报道的重要保障。

只有具备辨别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减少被虚假报道误导的机会。

以下是提高公众媒体素养的建议:1.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学校应将媒体素养纳入课程,培养学生辨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2.多元化信息获取途径:公众应当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避免单一媒体对其观点的影响。

3.增强信息辨别能力:公众要学会辨别真实与虚假信息的区别,通过验证来源、比对多方信息等方式判断信息真伪。

三、加强法律保护法律是治理虚假报道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加强司法保护,可以有效遏制虚假报道的传播。

以下是加强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1.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虚假报道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2.加大打击力度:对于故意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要依法严惩,对相关媒体和记者进行追责。

3.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虚假报道带来的挑战,并加强对跨境虚假报道的打击。

总结起来,应对虚假报道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除了加强媒体监督、提高公众媒体素养和加强法律保护等主要措施外,还需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升社会的整体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虚假报道的氛围。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网络新闻媒体作为社会公共信息的重要来源,其伦理失范不仅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影响,更会损害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和信心。

伦理失范的原因多种多样,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对策。

本文将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1. 商业利益导向网络新闻媒体作为商业性质的机构,其存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

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可能会为了吸引眼球和赚取广告收入而忽视伦理道德,不择手段地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

一些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可能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但却能为媒体带来利润,这就成为一些媒体忽视伦理原则的诱因。

2. 缺乏监管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快,报道范围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与传统媒体相比,其监管体系相对薄弱。

一些媒体可能会利用这种监管不足的情况,散布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报道,而面临的监管和处罚却十分有限,这导致一些媒体对伦理问题缺乏顾虑。

3. 竞争压力在网络新闻媒体领域,竞争非常激烈。

为了抢占观众和市场份额,一些媒体可能会夸大事实,制造轰动新闻,忽视事实核实的严谨态度,这种竞争压力可能会导致媒体伦理失范。

4. 缺乏职业操守一些从业者可能缺乏职业操守,对于新闻报道不够敬业,不够认真对待新闻事实,不重视伦理道德,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会导致整个媒体行业伦理失范。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监管体系,加大对不良行为的处罚和惩戒力度,提高媒体伦理的遵从性。

还可以建立新闻从业者伦理准则,督促媒体从业者恪守职业道德,加强自律。

2.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应该加强新闻从业者的职业伦理素质教育,加强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对伦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树立正确的报道导向,建立正面的新闻伦理观念。

3. 加强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公众是新闻的主要受众和评价者,应该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公众对网络新闻媒体的关注和监督力度。

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原因和表现, 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原因和表现, 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原因和表现,并提出治理的措施伦理失范是指在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行为中,违背了道德、伦理原则的行为。

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伦理失范的情况,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也反映了一些现实问题。

本文将探讨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原因和表现,并提出治理的措施。

一、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原因1.利益驱使:传媒行业的商业化导致利益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动力。

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收视率或点击量,一些媒体将利益放在了首位,导致了新闻报道中的伦理失范。

2.信息爆炸: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给了新闻报道带来了更多灵活性和选择性,但也随之带来了大量的垃圾信息和虚假报道。

在这种信息过载的环境下,一些媒体为了抢占舆论制高点,不惜制造并宣传假新闻,从而导致了伦理失范。

3.人性弱点:无论是新闻从业者还是新闻受众,都是由人组成的,都具有各种人性弱点。

取巧、投机取巧、贪婪、自私等都可能导致个体或组织犯下伦理失范的行为。

4.缺乏监管:在一些地区或领域,对新闻报道的监管不够严格或完善,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这使得一些不法之徒更容易获得从事伦理失范行为的机会。

二、新闻报道中伦理失范的表现1.缺乏真实性:一些新闻报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夸大事实,制造假新闻,甚至伪造证据。

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受众,破坏了社会公信力,也侵犯了被报道对象的权益。

2.侵犯隐私:新闻报道为了获取独家新闻或提供爆炸性话题,不惜违背道德规范,公开他人的隐私,甚至偷拍、跟踪、偷听被报道对象的行踪。

3.不尊重人性:一些新闻报道为了追求喜剧效果或激发争议,侮辱、嘲笑、歧视某些特定群体或个人,这是对人性的不尊重行为,也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伦理。

4.刻意挑衅:一些新闻报道为了引发社会冲突或矛盾,采取挑衅的态度或手段,制造紧张局势,制造更多的话题和争议,从中获取利益。

三、治理措施1.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新闻报道行业的监管,制定更为细致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新闻报道行业的职责和义务,明确伦理标准,规范行业行为。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摘要】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日益凸显,其主要表现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网络暴力行为增多等现象。

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和网络匿名性带来的问题。

缺乏监管制度使得网络空间成为一片法治真空,缺乏道德教育导致网络用户对道德规范缺乏认知,而网络匿名性则加剧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力度,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应对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网络空间的纯净和健康。

【关键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现状、原因分析、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榜样示范。

1. 引言1.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分析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人们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不当,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对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成为当务之急。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涉及到网络欺诈、网络暴力、网络诽谤等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

我们要探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原因。

主要包括缺乏监管制度、缺乏道德教育、网络匿名性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网络监管与执法、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建立网络道德规范与榜样示范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2. 正文2.1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在当今社会变得愈发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世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却时常出现。

网络欺诈、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网络侵犯隐私等现象频繁发生,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网络社会中,很多人缺乏网络道德意识,对他人利益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媒体道德

媒体道德

2012江苏公考申论热点时评:媒体道德T ag: 江苏公考申论热点热点时评2011-12-09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字号:T | T | T我要提问在2012年国考省级以上申论材料中,出现了多个社会热点事件,这些事件都是2011年广泛报道的事件。

所以,要想做好申论,就必须紧跟社会热点,尤其是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和事件,并注意联系性质相同或相反的事件,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因此,江苏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提醒考生一定要引起对申论热点材料的重视,本站申论热点时评栏目提供的时政热点极具参考价值,考生在复习教材的同时,如果再能够跟进本站提供的热点时评作为辅助参考资料,就能取得更佳的复习效果。

热点时评:媒体道德近年来,互联网在中国迅速发展和普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使媒体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

特别是这两年网络微博快速兴起,社会影响力日益显现,这既是新技术造就的一种现代传播方式,方便了社会交往和意见表达,但也由此带来了重大社会问题:虚假信息、过激言论、恶意炒作、低俗之风以及非法营销等充斥其中,令公众莫衷一是,对社会有害无益。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信息交流互动的自由,同样也会因为谣言、谎言的恣意传播而深受其害。

“重庆贪官外逃加拿大”的谣言侵犯了他人权益、欺骗了网民情感,“广州西瓜注红药水”的虚假信息让含辛茹苦的瓜农在丰年遭灾,“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的骇人传闻造成社会恐慌,“核污染”和“抢盐”风波更是把很多中国人“娱乐”了一把。

谁该为这些造谣传谣行为和造成的恶劣后果埋单?毫无疑问,谣言惑众者、妄言泄愤者首当其冲。

网络是一个高度自由的“虚拟世界”,有人甚至戏谑说,“在网上没有人会知道你是一只狗”。

但自由并非没有底线。

无论网络空间如何开放与自由,它始终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并直接影响着现实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行为与现实行为一样,都具有公共性和社会性。

我们在网上的一言一行都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之内,不能任意逾越。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及其对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新闻传播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问题。

失范的网络新闻传播不仅会误导人们的认知,还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有必要对网络新闻传播失范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网络新闻传播失范的问题1. 虚假信息泛滥在互联网上,虚假信息很容易传播开来。

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或谋取私利,故意制造虚假信息,然后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一旦虚假信息传播开来,就会对公众的认知和社会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2. 网络暴力现象严重在网络新闻传播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攻击性言论,甚至演变成网络暴力现象。

这些言论不仅会伤害到被攻击的对象,还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3. 传播渠道不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渠道五花八门,有些传播渠道不经过任何严格审核,就可以发表信息。

这就会导致不良信息的传播,甚至对社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

二、对策分析1. 加强信息审核对于网络新闻传播,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所有发布的信息都是真实可靠的。

要对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发布者的成本成本。

2. 加强自律网络新闻传播机构及从业者应当强化自律意识,遵守相关的业务规范和道德标准。

积极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网络上的信息,不轻易相信未经证实的信息。

3. 提高网络素质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提高网络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提高了网民的素质,才能有效地阻止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的传播。

4. 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网络传播的监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网络新闻传播行为。

对于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维护网络新闻传播的良性发展环境。

三、总结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问题虽然现象普遍,但是并非不可解决。

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对网络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就一定能够有效地解决网络新闻传播失范问题,维护网络媒体的良性发展。

也需要广大网民自觉提升自我素质,避免成为网络失范的受害者和传播者。

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及对策

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及对策

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及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公民新闻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来源,同时也促进了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然而,随着公民新闻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伦理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一些不良的行为也开始在新媒体中出现。

本文将探讨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一、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1. 缺乏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在公民新闻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和职业道德。

一些人为了追求点击率和流量,不择手段地发布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甚至散布谣言和造谣生事,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稳定。

2. 利益驱动和商业化导致的失范在商业化的驱动下,一些新媒体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采用低俗、煽情、娱乐化的手段来吸引读者,甚至不惜牺牲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新闻媒体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

3. 缺乏监管和自律机制在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的监管和自律机制相对薄弱,一些不良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的制约和惩罚。

同时,一些新媒体也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的意识,导致了新媒体伦理失范的现象。

二、公民新闻时代新媒体伦理失范的对策1. 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修养新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和职业道德,遵循新闻的客观、真实、公正的原则,坚持新闻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同时也要避免利益驱动和商业化导致的失范。

2. 建立健全的监管和自律机制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新闻监管和自律机制,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和管理,对违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罚和制约,同时也要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审查意识。

3. 培养公民的新闻素养和媒体素养公民应该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和媒体素养,能够辨别真假信息,避免被虚假信息和不实报道所误导,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新闻报道和评论中,促进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的积极性。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摘要】现代媒体网络新闻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道德失范问题。

其中包括新闻虚假报道现象、乱发标题党现象、点击量至上导致违规行为、缺乏公平客观报道等。

为应对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新闻伦理建设,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推动媒体自律。

只有通过加强道德规范和自律,才能保障新闻报道质量,维护受众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舆论环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媒体、网络新闻、道德失范、虚假报道、标题党、点击量、公平客观报道、新闻伦理建设、监督机制、职业道德素养、媒体自律。

1. 引言1.1 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现代媒体网络新闻的道德失范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一些媒体机构和从业者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点击量的往往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

新闻虚假报道现象屡见不鲜,有些媒体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会故意夸大事实、编造虚假信息,带有明显的偏见和倾向性。

乱发标题党现象也较为普遍,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会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严重误导读者,影响舆论导向。

点击量至上导致违规行为也成为一大隐患,一些媒体以获取点击量为唯一目标,不惜采取不正当手段,违反道德底线。

针对这些道德失范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新闻伦理建设,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念,强化从业者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只有坚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报道真实客观、公正中立,才能赢得社会信任和认可。

加强监督机制,提升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素养,推动媒体自律,是解决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本之策。

2. 正文2.1 新闻虚假报道现象新闻虚假报道现象是现代媒体网络新闻道德失范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不再受限于传统媒体的编辑和审核,导致了虚假报道现象的蔓延。

虚假报道的主要表现包括信息不实、夸大事实、篡改原文等行为。

虚假报道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断融合,形成了新的媒体生态。

在这一背景下,传媒伦理失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传媒伦理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些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点击率,放弃了客观、公正的原则,倾向于制造煽动性的新闻内容;一些媒体忽视了隐私保护和信息真实性,频繁曝光个人隐私和未经证实的信息;一些媒体存在收受利益,偏袒特定群体或个人的问题,导致失去了中立性和公信力。

面对传统媒体伦理挑战和新兴媒体伦理挑战,我国传媒界亟需加强伦理建设,明确新形势下传媒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对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伦理监管,提升传媒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传媒行业健康发展,为社会传播和信息传递作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意义媒介融合是当前传媒领域的一大趋势,带来了传媒传播形式的颠覆性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问题日益突出,伦理失范现象频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质疑。

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传媒伦理失范问题涉及到社会文化传承、公共舆论引导等重要领域,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民众权益。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合作与碰撞频繁,传媒伦理问题更加复杂多样,需要及时有效的对策来规范传媒行为。

传媒伦理失范现象对媒体形象和社会信任度造成负面影响,容易引发社会负面情绪和舆论压力。

研究传媒伦理失范问题并探讨对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提升我国传媒行业的伦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推动传媒行业健康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2. 正文2.1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伦理失范现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问题突出。

一些传统媒体存在报道不实、违反职业道德等现象,损害公众利益。

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和赢得点击率,故意夸大事实、歪曲真相,甚至发布虚假信息,造成社会舆论混乱。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陷入网络伦理失范的现象中。

网络伦理失范是指网民在使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造成的影响,不尊重他人的权利和隐私,甚至违反法律法规,破坏了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网络伦理失范现象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恶意评价、侵犯个人隐私、侵权盗版、网络诈骗等。

这些行为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和损失,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也损害了和谐的网络环境和公序良俗。

1.加强网络伦理教育,提升公民素质。

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伦理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伦理教育,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他们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素养。

2.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伦理失范行为的监管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查处,推动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道德。

3.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

网络空间是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应该有自我约束的意识,自觉遵守网络伦理规范和公序良俗,同时也应该互相监督,发现有害信息或不良行为及时举报。

4.弘扬正能量,营造和谐网络环境。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正能量宣传,弘扬社会主流价值观,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在面对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空间。

加强网络伦理教育、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自我约束和互相监督、弘扬正能量,这些措施都是推动网络生态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如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安全的网络空间。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度追求点击率、广告收入等利益驱动,导致了一些网络新闻媒体出现了伦理失范的现象,如造谣传谣、编造新闻、散播低俗信息等,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原因分析1. 利益驱动。

作为商业媒体,网络新闻媒体需要依靠广告收入维持运营和发展,而广告收入与点击量密切相关,于是有些新闻媒体为了获取高点击量和广告收入,不惜制造耸动和低俗的新闻,迎合公众的八卦心理,忽视事实真相和伦理道德。

2. 缺乏责任意识。

部分网络新闻媒体追逐速度和独家新闻报道,忽视了新闻真实性和准确性,没有严谨的调查和核实报道的事实依据,且不负责任地发布消息,导致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3. 缺乏监管手段与约束机制。

相较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监管手段相对薄弱。

外界监管部门对于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管难以到位,极大地放大了网络媒体伦理失范的空间。

4. 用户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倒挂。

一些用户过于追求煽动性、短视频等内容,而不关注新闻真实性、准确性和公共利益,这促使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获得高点击量和用户留存率,不惜编造和散播低俗信息。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伦理意识教育。

网络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应当加强伦理道德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新闻理念。

网络新闻媒体也应当提高招聘要求,选拔具备伦理道德素养的人才。

2. 完善监管机制。

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管力度,明确对伦理失范行为的处罚和制裁措施。

加大对网络媒体的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 增加舆论监督机制。

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扩大对网络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鼓励媒体从业人员积极参与舆论监督,及时揭露网络新闻媒体的伦理失范行为。

4. 加强行业自律。

网络新闻媒体应当建立完善的自律机制,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则和规范,引导行业内的竞争秩序,自觉维护网络新闻媒体的良好形象。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

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与对策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新闻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问题。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一些媒体和记者以及新闻发行平台为了吸引点击率和流量,往往会忽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公正性,甚至编造假新闻来吸引读者。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新闻传播的公信力和可信度,也对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

导致网络新闻媒体伦理失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商业利益驱使。

现在许多网络新闻媒体都依靠广告和点击率来获取利润。

为了吸引更多的流量和点击率,一些媒体和记者不惜编造假新闻或夸大事实,以此来吸引读者,从而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这种商业利益驱使下的伦理失范,严重损害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二、信息极化和谣言传播。

在网络上,不少人喜欢追逐热点新闻,尤其是一些耸人听闻、八卦性质的内容。

一些网络新闻媒体为了取悦读者,就会倾向于报道一些具有争议性和戏剧效果的新闻,而忽视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这样的报道往往容易引发信息极化现象,甚至引发谣言的传播,进而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三、缺乏专业道德的自律意识。

在网络新闻媒体中,有一些记者和媒体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责任。

他们往往以获取新闻独家或流量为首要目标,而忽视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这种缺乏专业道德的自律意识不仅损害了自己的职业形象,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对于那些故意编造假新闻或散布谣言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责任。

可以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规范网络新闻报道的行为,要求媒体和记者必须遵守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和伦理规范,严格把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提升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应当加强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责任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新闻伦理观念,提升其伦理素养和自律意识。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伦理失范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与传统媒体的转型,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代传媒行业的发展潮流,它不仅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效益,也使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然而,媒介融合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诸多伦理失范问题,尤其是在我国传媒伦理方面,一些媒体的不良实践和行为层出不穷,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批评,甚至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传媒伦理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传媒伦理失范的原因1.市场导向理念盛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行业逐渐转向商业化运作和经营模式,媒体机构面临的压力与考验也越来越大。

一些传媒机构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和赞助,放弃了自身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追求短期效益和快速发展,导致其伦理行为失范。

2.制约机制不健全。

传媒伦理的制约机制主要包括行业自律、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然而,在我国传媒行业,这些制约机制存在着不完善、不严格等不足之处。

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缺乏对于传媒伦理的认识和重视,行业自律意识淡薄,同时,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也不足,导致传媒行业督导和约束力度不够,容易出现伦理失范问题。

3.传媒机构内部管理不善。

传媒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内部人员教育和管理不到位,也是导致传媒伦理失范的原因之一。

一些媒体机构不重视人才培养和引导,对于发挥传媒平台积极作用,塑造健康的社会风气缺乏有效管理和引导,使得传媒人员价值观不统一,使得媒体的传播内容和方式也难以保证伦理要求。

4.职业道德缺失。

在传媒行业工作的人员往往需要承担社会责任,讲述真实和客观的故事。

然而,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在职业品德方面存在着问题,例如收取利益、虚构事实、扰乱社会秩序等,导致传媒机构在舆论导向、价值观引导和信息传递方面出现诸多失误。

1.完善传媒伦理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传媒机构的合法性和规范化水平,需要建立更完善的传媒伦理规章制度,明确传媒从业人员的职责和权利,规范其行为和言论,使得传媒机构在挑战与机会之间有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经营能力。

媒介失范的措施

媒介失范的措施

媒介失范的措施媒介失范是指媒体在采集、编辑和传播信息过程中,违反了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损害了公共利益,影响了社会稳定。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崛起,媒介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亟待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提出2000字左右的措施,以期为我国媒介失范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

一、加强立法和执法,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 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对现行有关媒体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增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2. 制定新法律法规。

针对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填补空白,确保各类媒体遵守法律法规。

3. 加强执法力度。

对违法违规的媒体和个人,依法予以严肃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4. 建立联合执法机制。

加强与网信、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媒介失范行为。

二、强化媒体自律,提高职业道德水平1. 加强媒体内部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2. 建立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3. 强化内部监管。

媒体机构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防止违规行为发生。

4. 倡导行业自律。

鼓励媒体行业组织发挥自律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三、加大舆论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1. 提高正面宣传质量。

加强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

2. 加强舆论监督。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揭露和曝光媒介失范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 引导网络舆论。

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抵制不良信息传播。

4. 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通过多种途径,普及媒介知识,提高公众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四、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效能1. 利用技术手段。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媒体内容的监测和管理。

2. 建立信用体系。

建立媒体从业人员和媒体机构的信用体系,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论新媒体的失范及管理

论新媒体的失范及管理

论新媒体的失范及管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媒体以其惊人的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刻地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参与社会的方式。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一系列失范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

这些失范问题不仅影响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可能对个人权益、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深入探讨新媒体的失范现象,并寻求有效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媒体失范现象表现多样,其中虚假信息的传播尤为突出。

在新媒体平台上,信息的发布门槛较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源头。

这就导致了大量未经核实的信息迅速传播,有些甚至是故意编造的谣言。

例如,在某些突发事件中,不实的传闻往往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引发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

信息过载也是新媒体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海量的信息在新媒体平台上涌动,用户往往难以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

这不仅浪费了用户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重要信息被淹没,影响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新媒体中的隐私泄露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被收集和分析。

一些不良商家或黑客可能会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非法活动,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比如,个人的购物偏好、行踪轨迹等隐私信息被泄露,可能导致骚扰电话、诈骗等问题的出现。

新媒体的言论自由也存在被滥用的情况。

一些人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进行恶意攻击和诽谤。

这种不良言论不仅伤害了他人的感情和名誉,还破坏了网络环境的和谐与文明。

此外,新媒体中的版权问题也日益严重。

一些人未经授权随意转载、复制他人的作品,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识产权,损害了创作者的积极性。

针对新媒体的这些失范现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新媒体从业者和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例如,对于传播虚假信息、侵犯隐私、滥用言论自由等行为,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其次,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 速 度 更 快 、受 众 面 更 广 , 致 使 一 些 体 高度 自动 化 的 传 播 方 式会 让人 更 加
新 闻事件在没有 得到 论证 之前 ,就 盲 目 下结论 。这会不利于 事件的 良性发 展 。
缺 少人 情 味 ,引发 信 任危 机 ,更 容 易 查 机 构 公 布 的 信息 表 明 ,我 国 已成 为 出现 精 神 麻 木 和 道 德 冷 漠 ,甚 至 会 导 全 球 仅 次 于 美 国 的第 二 大垃 圾 邮件 国
他 形 式 进 行 再 传 播 从 而 扩 大 传 播 范
降低 受众 的道 德 水 平 。在 新 媒 体 种 新 媒 体 发布 的不 良信 息会 干扰 受 众
带 来 负 面 的 国 际 影 响 。 相 关 调
围 。二 是 以讹 传 讹 。 由于 新媒 体 的传 时代 ,每 个 人 都 能 成 为 传播 者 。新 媒 的 正 常 生 活 ,造 成 经 济 和 精 神 伤 害 。
扩 大 化 、典 型 化 、 普 遍 化 , 以 至 于 造 犯 罪 。 新 媒 体 商 业 化 的操 作 ,导 致 一 部 绝 大 部 分 电 子 邮 件 甚 至 在 英 国 某 公 司
成 公众 的恐 慌 。负 面信 息 被 传 媒 反 复 分 受众 目光短 浅 ,缺乏 社会责任 意识。 炒作 ,加 之 其 不 准 确 ,这 些 都 会 对 受
景 ,就 面 目全 非 了 。 互 联 网 上 本 源 性 受众 的 正常 生活 ,扰 乱 正 常 的社 会 秩 布 信息 垃 圾 ,增 加 犯 罪渠 道 ,并 利用
失 真 的 信 息有 时候 还 会 以 新 媒体 的其 序 ,甚至 影响 我国 的国 际。通过各
新 媒体 的道 德 失 范 会 产 生 一些 始 秩 序 。一 些 西 方 反 动 势 力还 利 用 新 媒
的标 题 吸 引 眼球 ,也 许 某 些 话 的 确是 料 不 及 的 负 面影 响 ,甚 至 会带 来 一 系 体 进行 反 动 宣 传 ,制 造 政 治 上 的不 稳 当事 人 说过 ,但 如 果 离 开 了 当 时 的场 列 恶 果 :降低 受 众 的 道 德 水平 ,干 扰 定 因 素 。 一 些 不 法 分 子 利 用 新 媒 体 散
受 到 阻 止 。 而有 人 认 为 我 国也 是 垃 圾
传到 公 共 嘲站 ,影响 极 为恶 劣 。 一些 产 生 巨大 的影 响 ,现 实 与虚 拟 的 巨 大
产 生 负 面影 响 。新 媒体 的受 众 群 正 在 网 站 为 了 增 加 点 击 率 ,甚 至 反 复 强 化 反 差 将 使 他 们 无 所 适 从 , “ 男 ” 、 宅
某 些 新媒 体 常 常 反 复 渲染 没有 核 实 的
信 息 失 真 。信 息 失 真 大 概 有 两 信 中推 销 、 中奖 等虚 假 信 息 ,用 户往 众 懒于思 考和 行动 。 种情 况 :一 是信 息 本 源 性 失 真 。网 上 往无 法拒 收 。
的信 息 有 时 本 来就 不 正 确 ,容 易 误 导
夸 大 负面 新 闻 。有些 新媒 体 夸 大 致人 性 的异 化 和 人 格 障 碍 。色 情 、暴 家 。 出 自我 国 的新 浪 、网 易 、搜 狐 、 负 面新 闻 以提 高 关 注 度 ,把 个 别 现 象 力 等 一 些 不 健 康 的 信 息 还 有 可 能 诱 发 1 3、2 3、2 c 等 主 要 邮 件 服 务 商 的 6 6 ]n
“ 虫 ”离 开 网
由于 自身 的一 些 特 点 会将 一些 未 经 严 新媒 体 传 播 。这 对 青少 年 的成 长 特 别 网 络就 没 法 生 活 。对 网络 自 由生活 的 格 审 核 的信 息 直 接 传 递给 受 众 ,其 中 有 害 。有 人 自拍 裸 照 或 恶 作剧 画 面 上 无 限依 赖 将 对 他 们未 来 的学 习 和 生活 的 有 害信 息 会 扰 乱 人 的 心理 和 行 为 ,
日益扩 大 ,新 媒 体 对 受众 的影 响 无 法 此 类信 息 。
估 量 。 引导 受 众 规避 其 负面 影 响 具 有 重要 意义 。
“ 女 ”就 是 一 个很 好 的例 证 。而 无 宅
发 布 垃 圾 信 息 。新 媒 体 还 发 布 大 限丰 富 的 、活生 生 的现 实 生 活是 不 可
a. E
嚣 -
如何 有 效 防止 新 媒 体 道 德 失 范
文 / 颜 红 彭
新 媒体 是 近 年 来 随 着信 息产 业 的
传 播 不 道 德 信 息 。 网 络 欺 诈 、暴 往 能 力下 降 ,从 而 有可 能 增 加 适 应 社
高 度 发 达而 出现 的 新 兴 媒体 。新 媒 体 力 、色情 等 诸 多 不 道 德 信 息 都能 通 过 会 生 活 的 困 难 ,有 些
量 的垃 圾 信 息 。垃 圾 信 息 分 为 网 络垃 能 让有 “ 因特 网综 合 症 ”的 “ 虫 ” 网
圾 和 手 机 短 信 垃 圾 ,这 都 是 未 经 接 受 仍 然 游 荡 于 虚 幻 的 网络 世 界 的 。新 媒
-新媒体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
者许 可 ,强 迫受 众 接 收 的 。而 手 机短 体 的 便 捷性 和 “ 瓜 ” 化特 性 ,使 受 傻 扰 乱 正 常秩 序 。为 了抢 夺 受 众 ,
公众 。一 些 网 站 尤其 是 商 业 性 网 站 在 常 断 章 取 义 ,夸 大事 实 ,并 使 用夸 张 刊载 一 些 新 闻报 道 或 观 点 文 章 时 ,经 影 响
I 新媒体道 德失范所 产生 的负面 消 息 。一些 并 不 真 实 的信 息 常 常 扰 乱
人 们 的 生 活 ,甚 至 会 扰 乱 正 常 的 社 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