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圣才出品】
第二十章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一、概念题1.库恩答:库恩全名托马斯·库恩,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家,同时也是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代表作有《哥白尼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结构》。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首次从学术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关于典范或范式及其意义的概念。
库恩指出:在科学的意义上,一个范式就是关于现实的一套较为系统的假设。
这一套假设主要包括用以阐释和说明某一类现实的规则,而这些规则表现为人们观察现实世界的观点、理念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范式的存在是多种多样的,好的范式的作用就存于其假设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反映现实的世界。
但是范式存在着许多的例外,而且范式也并不解释它可能遇到的事实。
在此意义上,范式旨在告诉人们“是什么”,而并不回答“为什么”。
2.范式答:范式又称典范、典则、典则规范,是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范式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系统阐述的。
在库恩的范式论里,范式归根到底是一种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从而使科学获得一个全新的面貌。
范式的作用集中于:理顺和总结现实;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预期和预测未来的发展;从不重要的东西中区分出重要的东西;弄清我们应当选择哪条道路来实现我们的目标。
3.五月风暴答:五月风暴是1968年春季,巴黎大学生为表达对现有体制的不满而发起的最终蔓延全国的抗议运动。
五月风暴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法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获得提高;但独立发展核力量耗资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对,人们对于总统的独断专行表示不满,政府反对罢工的立法导致工人的反抗,削减小农户的政策也激起农民的抗争。
由于经济情况不好,失业人数多达50万,青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问题与争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三章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一、名词解释1.福利国家(中央党校2009年研)答:福利国家是指由政府制定社会政策,实行门类齐全的社会保险和福利项目,以保障公民在其整个生存期间能够享受到最低生活水平和多种福利的国家。
福利国家是一种以社会保障制度为主体的国家形态,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普遍的制度选择;福利是这种国家形态的特性。
福利国家包含一系列将货币和必需物品、服务分配给公民的制度和政策,而这些制度和政策分配并不建立在市场运作的基础之上。
其措施有:①用累进税、转移支付等方式进行收入再分配,减少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②实行社会安全网制度,用社会保险等方式保证公民的最低收入,使每一保险项目的受惠者广泛化;③实行充分就业政策,尤其是给年轻人以平等的机会。
福利国家的关键是政府保证所有公民享有最低标准的收入、营养、健康、住房、教育和就业机会。
这些保障表现为公民的政治权利,而不是以慈善的形式出现。
在福利国家的政治理念中,国家的社会管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家的对内社会保护职能与国家的对外职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满足社会需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
2.民营化(北大2000年研)答:一般认为,民营化源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政府基于新自由主义主义的意识而雷厉风行推行的公营失业民营化云顶。
美国里根总统时期也曾竭力要求政府部分功能实现民营化。
民营化意味着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取消垄断,引进竞争,只要促进竞争程序健康有效,公众就会从竞争中受益。
主张民营化的人认为,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已经过于庞大和过度扩张,它已经侵入到许多本应该是私营活动的范围中。
这样不但导致了公共开支的增加和公共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低效行政的蔓延。
他们相信,私人组织提供的服务花费少效率高。
而在财政紧张的年代,私人组织的这种管理优势就更明显。
3.民营化的双重目标(北大2000年研)民营化的双重目标是指它既是一种政治学说,又是一种管理工具。
一些选任的官员和社会团体是民营化的拥护者。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人事行政【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事行政一、概念题1.职位答:职位,又称岗位,是指由特定的人承担的职务和责任。
职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职位是任务和责任的集合,是人与事有机结合的基本单位。
②职位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③职位与人是一一匹配。
④职位通常包含一组技能、知识、经验相似的任务。
职位是组织的基本单元,组织的战略、目标与计划最终都要通过职位的功能发挥得到落实,并以职位目标与任务的达成为实现手段。
2.职系答:职系是指工作性质相同,责任轻重和工作繁简难易程度不同而分属不同职级的职位系列。
职系是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分类。
一般来说,一个职系就是一种专门职业,如办事员职系。
职系是录用、考核、晋升、培训员工时,从专业性质上进行考核的依据。
3.职组答:职组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系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构成一个职组。
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
职组是在职系的基础上对组织内部职位的横向划分,其作用在于方便职位分类。
职组同职系一样也是是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工作的业务性质上进行考虑的依据。
4.职类答:职类,又称职门,是指按工作性质是否相近对职组进行的划分,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若干职组系列。
职类是职位分类中最粗略的单位。
如行政执行职类、专门技术职类等。
职类有利于专业人员的归口管理;易于管理者对工作监督和指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职级答:职级是指工作性质,责任轻重,工作繁简难易程度及所需资格条件基本相当的一群职位,是各个职系中不同级别职位的划分。
如把速记员分为一级速记员、二级速记员和三级速记员等。
职级是对组织内部职位的纵向分类,也是政府录用、晋升、培训公务员时,从掌握业务的程度和工作能力进行考虑的依据。
6.职等答:职等是指工作性质不同,而工作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及所需资格条件相当,分属于不同职系的职位群。
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在工资待遇上相同。
职等的划分,是为了比较不同职系之间职位的关系。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机关管理)【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一、概念题1.机关答:机关是指行政系统处理自身事务的部门、固定机构,及其所在处所、办公地点。
广义的机关概念一般等同于行政组织、政府部门;狭义的机关概念是指政府处理日常事务的场所或设施。
行政管理中的机关部分,其核心功能在于:作为行政组织的关键部位和枢纽,为组织目标的有效达成起到发动机的作用,发动、控制以及综合或统一协调管理组织整体的运行,为政府职能的实现提供组织、环境、条件等保障。
2.行政事务答:行政事务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内部的日常管理事务与各项服务。
如收发文档、办文办会、接待来宾、收支买办、车辆、安全、福利、卫生、后勤补给及保障等方方面面的日常工作都是行政事务。
3.机关行政答:机关行政即机关管理,是指对作为行政组织办公地点的机关环境的完善、机关设施的营建、机关物财的配置、文书文件的处理、机关事务的分工或运行等,以提升行政组织运行的效率为目的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和合理化管理。
机关行政的特征包括多样性、固定性、辅助性、技术性。
4.机关财务答:机关财务与整个政府活动的开展紧密关联、不可或缺,甚至与其他机关管理事务还有部分重叠,其具体内容大体可以分为预算管理、决算编制管理、资会和资产的管理以及财务报销的管理四个部分。
5.机关文书答:机关文书(公务文书)是指政府部门及公务员为了公共事务的有效开展,在政府部门的决策、沟通、协调、处理、执行等行政活动的过程中,以文本形式表达和传递政府公共组织的意志、联系各方的最为常用的手段或工具,目的在于促进公共事务的有效开展。
文书同口述方式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和重要作用如下:①文书的记忆保存功能。
②文书所具有的准确、客观性。
③文书所具有的依据或凭证的作用。
④文书作为信息的传递手段的快速性。
6.机关会议答:机关会议是指政府组织及其成员等为决策、沟通、协商、协调、听取意见、解决问题,而有目的、有组织地召集三人以上相关人员,汇聚参与、共同议事,来整合组织、推进工作的方法。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权力【圣才出品】第三章行政权力一、概念题1.行政权力答:行政权力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靠特定的强制手段,为有效执行国家意志而依据宪法原则对全社会进行管理的一种能力,是政治权力的一种。
其含义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①行政权力的主体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②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有效地实现国家意志。
③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地推行政令。
④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及其所组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和集团,囊括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
⑤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
2.行政主体答: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对与行政主体含义的理解有狭义、较狭义、广义之分,具体内容是:①狭义的理解认为,行政主体就是狭义的政府,亦即国家行政机关。
②较狭义的理解认为,除国家行政机关之外,立法和司法机关或者其中的某些机构都可作为行政主体,原因在于立法和司法机关当中都有执行性的行政事务存在,也就是说,行政主体应该是广义的政府。
③广义的理解认为,行政权力普遍存在于各种公共组织当中,因而行政主体也就等于是公共管理主体。
依据此说法,不仅政府,就连非政府组织、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也都可以成为行政权力的主体。
3.行政客体答:行政客体是指领土范围内的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
行政权力不像政府之外的其他组织权力那样囿于一定的范围,这就决定了行政权力客体的普遍性。
对于行政客体而言,既接受行政权力对于其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同时本身又存在具有自主性领域。
4.三权分立答:三权分立是指一种关于国家权力划分的学说,主要内容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依据这一学说建立的三权分立制度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三权分立的内涵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以权力制约权力。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现代政府能力)【圣才出品】
第十八章现代政府能力一、概念题1.危机答:危机是指具有严重威胁、不确定性和危机感的情境。
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因此,危机通常是在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景的汇聚。
2.政府能力答: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是国家能力的基本组成部分。
从公共行政的角度看,政府能力主要指现代国家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在既定的国家宪政体制内,通过制定和执行品质优良、积极而有效的公共政策,最大可能地动员、利用、组合、发掘、培植资源,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广泛而良好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理性地确立社会普遍遵从的正式规则并积极引导更为广泛的非正式的社会规则,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形成有效调节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及其机制,进而在比较的意义上促进国家快速、均衡、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
有效性是政府能力的核心概念。
3.行政发展答:行政发展主要是指这样一种以自身为诉求对象的行政现象,即政府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和完善行政体制、领导制度、行政行为方式、行政管理技术等,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行政发展具有正面性、整体性、客观性、目的性、过程性和连续性的特征。
行政发展的前提是当前公共行政形态与系统环境的不适应性。
行政发展的目的在于通过推动行政系统自身的革新以提高政府的公共行政能力。
行政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多样性,改革是行政发展的基调。
4.发展行政答:发展行政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行政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
发展行政是一种以社会为诉求对象的行政现象。
“促动”是发展行政的基调,行政发展是发展行政的基础,政府以此为前提审时度势、主动进取,打破“汉承秦制、萧规曹随”的旧习,通过向社会和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即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来引导、推动、促进社会的快速、均衡、稳定、持续的发展进步。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职能【圣才出品】
第二章行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守夜人答:“守夜人”是指自由主义理论对政府职能规范的概括。
具体内容是:不断增加国民财富的最佳途径就是给予经济活动完全的自由,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市场,而政府职能规范的基本价值标准,就在于成为一个好的“守夜人”;自由放任的经济活动和资源的配置完全由市场机制来推动,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职能仅限于保护自由竞争,保障私有财产,建立某些必要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
在这个意义上,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从1776年亚当·斯密以《国富论》全面阐述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原理开始,至1933年3月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为止,政府“守夜人”职能一直是西方国家政府在长达二百多年的进程中的公共政策的信条。
2.行政职能(中央党校2007年研;北航2004年研)答:行政职能又称公共行政职能,在某些条件下亦称政府职能。
概括地说,行政职能是狭义政府即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按照一定的规则,经由一定的过程,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实现彼此价值观念和利益关系的契合,从而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广泛的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各种任务的总称,是国家行政机关因其国家公共行政权力主体的地位而产生,并由宪法和法律加以明示规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各种职责的总称。
3.瓦格纳定律(北科2011年研)答:瓦格纳定律,又称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政府活动扩张法则,是指反映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关系的定律。
其具体内容是,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
瓦格纳定律是由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提出的,他通过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提出了这一定律。
4.政府失灵答: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
典型的政府失灵主要包括成本与收益的分离、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低质的政策、内部性与政府的扩张、政府组织的低效率、寻租、政府执行的无效率和所有制残缺等。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4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1.泰罗答:弗雷德里克·泰罗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
泰罗的组织管理理论成为当时组织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主导学派。
他的理论被称为“泰罗制”,泰罗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的理论要点在于:①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
以基层管理为基础泰罗提出了以时间动作分析、工作定额制度、标准化管理、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和刺激性的差别工资等概念为核心的管理理论,被称作管理技术学派。
②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效率。
他注重从技术分析的角度研究工人的工作方式、工作过程和工作协作,试图通过最合理最有效的组织配合,来达到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
③强调任务管理和职能主义。
任务管理即对工人在一定时间里的工作和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做标准化的处理,并把工人的报酬与工作成绩直接联系起来的方法。
实施任务管理要以计划和控制为前提,即如何组织管理的问题,为此泰罗提出了职能主义理论。
泰罗认为应当把计划与执行区分开来,并加强专业化职能人员在组织中的作用,建立组织的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流程。
这样既能增进组织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又可以改善工厂行政首脑处理“例外”事件的活力。
泰罗的职能主义理论摆脱了传统的、依靠个性进行组织管理的旧模式,开创了科学组织管理之先河。
2.孔茨答:哈罗德·孔茨是美国管理学家,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孔茨是整合公共研究时期的管理学家,他的主要贡献在于:①孔茨提出了当时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的问题。
于1961年发表了《管理理论丛林》一文。
在该文中,孔茨用“丛林混战”一词来描述和形容管理理论的名词、术语、定义、假设漫天飞舞,学派、理论、体系、方法林立的现象,由此提出了管理理论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混乱,造成学术研究和管理实务困惑迷茫的问题。
②孔茨对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的管理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
1980年,孔茨再著《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当时至少可以概括出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等学派。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圣才出品】
第四章行政领导一、名词解释1.领导答: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
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2.领导力答:领导力是指领导者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的成就的能力。
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要创造氛围,让人们在此氛围下抓住极富挑战性的机会,取得非凡的成就。
领导力的中心问题包括:①领导者如何通过实际行动,把理念化为行动;②把愿景化为现实;③把障碍化为革新;④把分裂化为团结;⑤把风险化为奖赏。
在一定的意义上,领导力就是行动能力。
3.行政领导权威(中央财大2010年研;北邮2007年研)答:行政领导权威是指建立在法律、正当程序或领导者自身人格魅力基础之上的对领导对象的影响力。
它是领导权力与自身风格的综合反映,对领导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或影响。
行政领导权威的意义在于:(1)行政领导权威有助于在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社会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呈现多元化趋势的条件下,统一思想、统一目标,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
(2)坚强有力的行政领导权威,是整合多元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体人民谋福利的重要保证。
(3)行政领导权威是统一意志、高度规范化、系统化,强调行动统一、步调一致、整体协同配合的科学管理的核心和首脑。
二、简答题1.简述领导的基本功能。
答:(1)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
其要义在于综合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即通过对问题、条件和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和直觉感悟,确定价值基点、价值标准、价值坐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式。
(2)聚合追随者。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五章~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行政组织一、概念题1.行政组织(山东师大2017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华南理工2011年研)答:(1)广义与狭义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从狭义上说,指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2)静态与动态从静态上说,行政组织是指国家为执行政务而依法组建的行政机关体系;从动态上说,则指行政机关作为管理系统发挥领导和管理国家政务职能而产生的各种组织活动。
(3)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从阶级属性上说,行政组织是占据国家政治生活主导地位的阶级推行本阶级意志的组织工具;从社会属性上说,则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的而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所建立和规定的行政机关体系。
2.首脑机关(燕山大学2014年研)答:首脑机关是指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首脑机关是政府的指挥、决策和督导核心,在多数国家称为内阁,在形式上一般是指由政府首脑召集主持的内阁会议、部长会议或国务会议。
首脑机关的职能是对辖区内的重大行政问题进行集中领导和决策,并督导决策的实施。
首脑机关是行政组织的中枢或统率,是政府效能的关键。
3.派出机关(广西民大2018年研;南航2014年研)答:派出机关是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派出机关不构成一级政府行政机关,其权力是委派机关的延伸,因而以委派机关授权的性质、程度和范围为转移。
派出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承上启下实行管理,即督促检查辖区行政机关贯彻执行行政上级的决议和指示,同时向委派机关报告辖区行政机关的情况和意见,并完成委派机关交予的其他事项。
4.目标管理(湖南大学2018年研;中南财大2016年研;福建师大2014年研;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北科2011年研)答:(1)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组织为个人树立奋斗目标的管理哲学,也是一种组织实施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方法。
它反映了传统功能型组织的困境以及克服困境的客观要求。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领导)【圣才出品】
第四章行政领导一、概念题1.领导答:领导是指设定目标,率领和引导组织或个人在一定的时境以及其他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计划或方法实现该目标的行为过程。
具体是指组织中主管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思想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依据有关的规章制度,行使其职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效地影响被领导者去共同努力,以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的过程。
领导就是选择一个方向,确定一个目标,制定一个规则,集合一个群体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而共同工作。
领导的基本功能包括三个方面:确立发展方向和前进目标、聚合追随者、动员和组织群众。
2.理念答:理念是指个人或组织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
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观点或看法而形成的、用于指导自身的行为选择的应然的价值标准。
理念有两个基本的、相互联系的支点,即态度和思维方式。
态度是对于事情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对于领导者来说,领导者的基本理念决定领导者的行为选择。
3.态度答:态度是指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反应倾向,具有行为指向性的特点。
主体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最终是通过其行为来体现的。
态度由三部分组成:①情感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
②认知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
③行为成分,包括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
情感成分、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共同形成对态度对象的评价。
4.修养答: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
修养既反映一个人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也表示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世的态度。
就领导者来说其修养应包含两个层次:①领导者必须有修养。
修养的背后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艰苦的学习过程,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领导经验。
②领导者应当是充盈、内敛、谦冲、和顺、平实的,修养的背后是大智大慧、静水流深。
5.品格答:品格是指个人的人品和做事风格。
品格包括品性和品行,品性即品质性格,品行即有关道德的行为。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决策)【圣才出品】
第七章行政决策一、概念题1.综摄法答:综摄法又称类推比拟法、提喻法,是一种依靠创造性设想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该方法通过把各领域的专家及部门当事人组成小组,按照特定规范进行问题讨论和互动,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进而激发决策者的创造性思维,对已知的决策问题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2.行政决策答:行政决策是指具有行政决策权的组织或个人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目标从多种可能的行政方案中作出选择或决定的过程。
由于国家行政管理权力运行的特殊性,行政决策与一般决策有所不同,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掌握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
行政决策是行政权力的运用,其主体必然与行政权力有关。
只有具有行政权力的个人或组织才能有权力做出行政决策。
②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公共行政事务。
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或公共服务部门,其决策内容离不开“公共”二字,或者是有关公共管理的内容,或者是有关公共服务的内容。
③行政决策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
政府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决策准则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是公共部门决策与私人企业决策的本质区别。
3.枢纽系统答:枢纽系统又称行政决策中心,是指领导、组织整个决策活动和最终从事抉择方案的领导核心。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核心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在整个行政决策体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子系统。
②统领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行使决策领导权的系统,最终决策由其做出。
③承担全面责任,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对自己所领导的机关或部门负有全面责任的系统。
④唯一性,行政决策枢纽系统是一个机关或部门的唯一最高决策机关。
行政决策枢纽系统的任务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整个决策过程;确定决策目标;选择决策方案;监督决策的执行。
4.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指为决策收集、整理和传输有用、准确、及时的信息的一个信息服务机构。
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处理成员与电子计算机及其他传输工具组成的一个人——机系统,属于人造信息系统。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十五章~第十七章【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一、概念题1.法治行政(湖南农大2017年研)答:法治行政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必须遵从法律精神或规定的原则。
法治行政强调适度的灵活性,偏重于动态的行政依法治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防止特定的个人凌驾法律而伤害其他大多数人的利益。
法治行政是依法行政原则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演进,是法治主义与灵活适应相统一的行政,是维护法律制度与推动社会进步相一致的行政,是运用法律原则为全体国民服务的行政。
2.行政监督(燕山大学2016年研;南航2016年研;南昌大学2016年研;中财2015年研)相关试题:行政法制监督(电子科大2016年研)答: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
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
在行政组织中,行政监督通常是建立在合法的监督权的基础之上的。
行政监督的种类包括:①一般监督,指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机关协作关系而产生的监督。
②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或直属机构依据法定权力,就其主管业务对下级政府对应职能部门的监督,以及对所属企事业单位的监督。
③主管监督,主要指政府专设的廉政行政机关因特殊授权而对其他行政机关实行的监督。
④特种监督,是相对一般监督而言的,指除主管监督以外的各种普遍适用的专业性行政监督。
3.社会监督(燕山大学2011年研)、社会监控(华南师大2013年研)答:社会监督是指社会行为主体依据法定的权力,必要时经过法定的程序,对政府及其官员行政活动的监督。
社会监督的主体包括社会舆论、公民、公民团体、社会组织等。
社会监督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之一。
这种监督最直接和最广泛地体现国民参政、议政的权利,是国民发表政见、维护权益、督策政府及其官员的主要形式。
社会监督具有以下特征:①社会监督是基于宪法所赋予的权利,并通过这种权利的实际行使来实现的;②社会监督是通过宪法和法律制度确认、发挥和保障的;③社会监督是基于对国家、对民族、对全体国民所承担的责任而实施的;④社会监督是在社会普遍的主权意识基础之上而成其为一种宪法原则和法律制度的。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公共财政、依法行政【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一、名词解释1.公共财政答:公共财政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它是国家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的身份从市场上取得收入,并将这些收入用于政府的公共活动支出,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充分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活动。
2.公共产品答: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
公共产品的概念是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的,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①非竞争性。
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一些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不会影响其他人从这一产品中受益,受益对象之间不存在利益冲突。
②非排他性。
是指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要将一些人排斥在消费过程之外,不让他们享受这一产品的利益是不可能的。
为了保证最优化的公共产品的供应量,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来供应。
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其供给的方式有三种:公共生产,公共提供;私人生产,公共提供;公共生产,混合提供。
3.国家预算(北航2002年研)答: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律程序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
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
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
根据不同的标准,国家预算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等。
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和年度性。
4.单式预算答:单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各类财政资金按收入和支出类别统一在一个计划表格中加以反映和计算的预算编制方法。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五章~第八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行政组织一、概念题1.首长制答:首长制又称首长负责制,指行政机关权力交由行政首长一人负责,并同时承担全部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在这种体制下,由于行政首长权力集中,所以,指挥高度统一、命令上下贯通,对信息的反应速度和决策的速度都比较快,因而行政效率较高,行政责任也比较明确,因而为多数国家政府所采用。
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由于行政首长个人的局限性而贻误决策,或者滥用权力、独断专行、营造私利,而置国民利益于不顾。
在现代国家政府中,在普遍实行首长负责制的同时,往往还同时通过法定制度,建立和强化了权力决策程序和监督制约机制。
2.委员制答:委员制,又称集体制或会议制,是指行政权力交由若干人组成的集体共同负责,集体承担领导责任的组织体制。
其优点是:委员制体现民主精神,有利于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集思广益,也有助于防止和克服舞弊现象。
缺点是:如果运用不当,可能出现职责不清、争功诿过、决策迟缓、行动不力等现象,并可能由于法不责众而妨碍行政责任的落实和行政纪律的执行。
3.分级制答:分级制,又称层级制或系统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结构的各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的一种组织体制。
在实行分级制的组织体制中,组织的每一个层级在性质上都是普遍的和完全的,在范围上或领域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
分级体制是典型的层级节制结构,其优势点在于:结构严谨、事权集中、指挥灵活、行动统一;缺点是:如果层级节制过严,有可能抑制下级的主动精神,并使行政首长忙于处理日常事务,无暇顾及调查研究和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4.分职制答:分职制,又称职能制或参与制,是指横向划分部门的组织体制。
分职制的特征是将组织一定层级上的职能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平行的、不相统属的机关去完成,与分级制相反,分职制所形成的每一个部门,在性质上都是部分的和不完全的,在范围上和领域上却是普通的和完全的。
其优点是:分职制有利于集中技术人才和发挥技术优势,也有利于行政首长将注意力集中到组织的整体谋略方面。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新公共管理及其批评)【圣才出品】
第二十一章新公共管理及其批评一、概念题1.新公共管理(中山大学2018年研;中财2015年研;华中师大2013年研)答:新公共管理又称管理主义,其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①新公共管理主义主要由21世纪初发展起来的古典泰罗主义的管理原则所构成,即强调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②新公共管理强调职业化的管理、明确的绩效标准和绩效评估;以结果而不是程序的正确性来评估管理水平;看重金钱的价值;对消费者而非公民的需要保持敏感,强调公共服务的针对性而非普遍性。
③新公共管理以管理为焦点;以业绩评估和效率为焦点;将公共官僚机构分解成各种建立在使用者付费基础上的处理事务的机构;运用准市场和合同承包等方式以培育竞争;强调产出目标、限制性项目合同、金钱诱因和自由裁员的新管理风格。
2.政府再造(南京大学2018年研;华南师大2016年研;河北大学2015年研;对外经贸2014年研;中财2014年研;人大2013年研;华中农大2011年研;北邮2009年研)答: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的根本性的转型,以大幅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变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
政府再造是用企业化体制取代官僚体制,创造具有内在改进动力的公共部门,使具备能够应付无法预知的挑战的能力。
3.政府失败(华南理工2017年研)答:政府失败是以詹姆斯·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所设计的一个主题,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
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过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一些情况。
政府失败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表现为:①政治制度失灵,这是最严重表现;②权力滥用、预算扩张明显;③成本高,浪费多,寻租普遍;④官僚主义严重,机构不断膨胀,人员不断增加,效率却不断下降。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行政伦理【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一、概念题1.行政道德答: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主体个人职业实践活动的正确规范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
行政道德属于精神原则,源于公务人员的内心,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并通过公务人员的职业实践表现出来。
行政道德是对公务员行为进行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包括公务人员的道德传统、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道德规范和道德风尚等。
2.行政伦理答:行政伦理是指行政权力主体在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规范系统。
行政伦理涉及行政主体行动的正当性与合理性,既包括公务人员个体在行政管理实践中的道德观念、道德活动与道德规范,也包括行政主体作为群体及组织机构在行政活动中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
因此行政伦理包含着行政道德,又高于行政道德。
3.公共利益答:公共利益是指社会非特定主体的利益。
作为共同体利益和公众利益,公共利益是一个与私人利益相对应的范畴,往往被当成一种价值取向、当成一个抽象的或虚幻的概念。
以公共利益为本位或是以私人利益为本位,并没有告诉人们公共利益包括哪些内容,其只阐明了利益的指向性。
公共利益的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
具体内容是:①公共利益的客观性表现为公共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叠加,也不是个人基于利益关系而产生的共同利益;不管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如何,公共利益都是客观的,尤其是那些外生于共同体的公共利益。
②公共利益的社会共享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社会性是指公共利益的相对普遍性或非特定性,即公共利益不是特定的、部分人的利益;共享性既是指“共有性”,也是指“共同受益性”。
并且这种受益不一定表现为直接的、明显的“正受益”;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事实上也是对公众利益的潜在威胁。
公共利益外在的体现和依托是公共需求。
4.行政理想答:行政理想是指行政管理活动的目标和追求,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广义的行政理想就是对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追求,其涉及现代汉语中的政治方向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典范革命与新公共行政一、概念题1.新公共行政学(浙工商2018年研;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研)答:新公共行政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产生的运用现象学方法、本土方法论、符号互动论以及解释学和批判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并且强调以公共行政的“公共”部分为研究中心的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行政学”的概念是在第一次明诺布鲁克会议上提出的。
1968年9月,由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号召和资助,32位年轻的行政学学者会聚位于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的明诺布鲁克会议中心,试图通过回顾和检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历程,讨论公共行政面临的问题,寻求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
会议提出了“新公共行政学”作为区别已往行政理论的理论标志,并以政府及其官员在公共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作为新公共行政学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性问题。
概括来说,新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观点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①主张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②主张改革的、入世的、与实际过程相关的公共行政学。
③主张构建新型的政府组织形态。
④主张突出政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质。
⑤主张“民主行政”。
2.顾客导向(北邮2016年研)答: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成员要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方位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的观念。
顾客导向的含义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①站在顾客立场思考;②将顾客视为主要资产;③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④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在公共部门建立顾客导向制度是开创民主行政研究和服务型政府的基础。
为了实现顾客导向制度,公共部门有必要提出明确的服务标准,向顾客做出服务承诺,实行顾客意见调查,以实现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简答题1.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及对其的评价。
(电子科大2012年研)相关试题:(1)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代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
(华侨大学2018年研)(2)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观点。
(广西民大2018年研)(3)简述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内容。
(南航2016年研)(4)新公共行政学的主要观点评析。
(论述题,湘潭大学2015年研)(5)新公共行政学(New Public Administration)的理论观点述评。
(论述题,北科2012年研)(6)简述新公共行政学派的主要观点。
(中山大学2011年研)答:新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思想内容和学术主张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行政实践方面,均对当代公共行政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新公共行政学的贡献主要表现为:①超越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模式新公共行政学借鉴和运用解释学方法和批判理论,强调民主行政下的有效沟通和意识形态的解放,着眼于对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摆脱了传统“理性模式”的束缚。
②迈开了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步伐1950—1970年,行政学已经沦为政治学和管理学的附庸。
新公共行政学兴起之后,便不再局限于对制度和技术的研究定向,它试图从政治学和管理学中独立出来,许多专门的公共行政研究机构和学会的建立便是公共行政学独立发展的典型例证。
③扩大了公共行政的领域范围新公共行政学认真细致地研究和界定了“公共”的意义和范围,它着眼于建立公共哲学,倡导民主行政,不仅扩大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也扩大了公共行政实际工作者的权力与责任。
④完善了公共行政组织理论的内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研究范围过于狭窄而且比较空洞,而新公共行政学者重新界定了公共行政组织的目的和意义,给公共行政组织理论赋予了一种规范性的基础并且提出了理论建构的方向。
⑤深化了公共行政教育的内容过去按照传统公共行政学理论培养的行政管理人员大多为“效率机器人”,而新公共行政学者则强调应当培养一种德才兼备、高瞻远瞩、积极主动的行政通才。
(2)从行政实践方面来看,新公共行政学基于社会公平原则所提出的诸如减少层级节制、分权、参与、民主行政、对社会民众的需求作出积极回应以及面对面的沟通等观念和主张,从公共服务的平等分配、公务员权利的解放、利益与价值代表的多元化、参与观念的增强、内省伦理道德意识的建立以及人事行政的分权化等方面,均对当代美国政府及其行政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
(3)尽管新公共行政学解决了许多问题,但是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不少问题:怎样妥善地解决政治与行政之间的权力冲突?如何培养合适的公共行政教育家?怎样建立一个类似于经济理论或经济模型的“社会公平模型”?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都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新公共行政学只是迈向社会公平的开端和起步,而如何进一步探讨、建立各种理论,以理论研究指导行政实践,用行政实践丰富行政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而彻底实现社会公平,则有待于公共行政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进一步共同携手努力。
2.简述民主行政的理论观点。
相关试题:简述民主行政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做简要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答:民主行政理论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理论观点概括起来集中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公共行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代表和最大限度地表达公共利益。
公共行政必须超越党派观点,超越团体利益,始终如一地维护社会公平、公理、公德,维护社会正义。
(2)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实现国民实质性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国民参与是保障行政民主的根本途径,而行政民主由于政治与行政的不可分性成为政治民主的必要条件,同时亦是政治民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保行政“主权的委托者”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实现行政为国民服务的最高宗旨。
与此相联系,必须实行开放式的政府公共政策议程,大大增强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在防止专业主义或“专家治国”的同时,反对任何以效率或成本为借口实行行政集权,甚至行政专权。
(4)反对“价值中立”,主张通过积极的公共政策充分而有效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各阶层的意愿、需求、利益。
三、论述题1.论述“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在当前所面临的困境及其破解之道。
(北航2014年研)答:(1)“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的基本内容:①威尔逊的主要思想威尔逊认为,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在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则注意不够。
事实上,执行一部宪法与制定一部宪法相比较正在变得愈来愈困难。
所以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到行动的政府方面,即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为此,就应当从法律和文件的背后开掘出“现实研究法”;威尔逊还认为,要恢弘政治的功能,就必须纯正政府的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为了效率,应当适当牺牲民主。
为此,应当建立一门新的学科,通过它,使民主宪政制度臻于完善。
这门学科就是行政学;威尔逊认为国家的权力主要是掌握在决定政治的议会和执行政治的行政部门手中。
这就从结构上否定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提出了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②韦伯的主要思想韦伯认为,官僚科层组织并不是指文牍主义、效率低下的组织现象,而是指一种组织形态及其结构特点。
合理合法的职权是官僚概念的内涵。
这种组织是应用于复杂组织的最有效的形式,因而是已知的对人类进行必要管理的最合理的形式。
韦伯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的形成借助于他曾经对政府组织的大量观察。
韦伯的理想官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有:a.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结构。
这种组织有确定的组织目标,并依靠完整的规章制度去规范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从而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
b.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合法化,权责按等级的原则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等级序列。
c.根据组织中不同层级的职位需要,公开招考和挑选具备某种技术资格的成员,按照其专长进行合理分配和正式任命,务求每一位成员称职并只有一位上司。
d.行政管理人员不是他所管辖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只是公职人员,他们领取固定的薪金,他的奖惩与升迁用制度加以明确规定并与工作成效相联系。
e.行政管理人员要遵从官场的严格规则、纪律和制约,而不受个人感情的影响,且毫无例外地适用于各种情况。
(2)“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面临的困境①从组织结构上来看,官僚制组织由于采用集权的、等级制的结构,导致了其僵化、迟钝,从而难以对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做出及时的调整和适应。
由于官僚机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运作,因而极其容易产生目标置换,即对于组织规章制度的关注超过了组织目标的实现,从而难以满足公众的需求。
②官僚机构的终身雇佣制导致了激励机制的丧失,使得公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从而导致效率低下。
由于其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与处于市场竞争体制下的私营企业相比,公共服务的供给往往是低效率的。
③官僚制使人的个性受到扭曲,使官僚制条件下的每一个人都变成忧郁、灰暗、屈服于规章制度的组织人。
(3)“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破解之道①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结果而非运作的过程,为了实际结果,公共行政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以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各机关一方面应如同企业般从供给者和需求的互动中取得资金,另一方面也要与其他组织进行竞争。
②配合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公共行政也应当强调顾客导向的观念。
③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于确保各项公共服务可被提供和公共财政均衡。
④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授予一定的权力,发挥积极主动性投入工作。
⑤塑造弹性、创新的公共行政文化,建立有活力的公共组织。
2.试述评弗雷德里克森的新公共行政学思想及其理论贡献。
(山东大学2017年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