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与发展

合集下载

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繁殖和培养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艺、林业和药物等领域。

它通过无菌培养的方式,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植株,同时也可以进行遗传改良和药物合成等研究。

本文将探讨植物组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首先,植物组培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快速繁殖和大规模生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水稻的组培技术可以实现无性繁殖,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繁殖效率。

此外,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农作物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将抗病、抗虫等有益基因导入作物中,提高作物的抗性和适应性。

其次,植物组培技术在园艺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珍稀植物的大规模繁殖和保护。

例如,一些稀有的花卉品种,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繁殖,但是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珍稀植物的快速繁殖和保护。

此外,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花卉的花色改良和品质提高,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改变花卉的颜色和花型,提高花卉的观赏效果。

再次,植物组培技术在林业领域的应用也十分重要。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林木的无性繁殖和大规模生产。

例如,一些珍稀的树种,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繁殖,但是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这些珍稀树种的快速繁殖和保护。

此外,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林木的遗传改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提高林木的抗病性和适应性,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和木材质量。

最后,植物组培技术在药物研发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药用植物的大规模生产和药物合成。

例如,一些药用植物由于生长环境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生产,但是通过组培技术,可以实现这些药用植物的快速繁殖和药物合成。

此外,组培技术还可以用于药物的研发和生产,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可以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降低药物的成本。

总的来说,植物组培技术在农业、园艺、林业和药物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植物组培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及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植物组织培养理论的发展,重点论述其再脱毒、快繁、育种与有机化合物工业生产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应用的前景作简单的展望。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Q943.11.理论起源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在细胞全能性的理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1958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从美国传向世界各地,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哈伯兰特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植物组织培养的简单过程如下:剪接植物器官或组织——经过脱分化(也叫去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组织或器官——经过培养发育成一颗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用以去掉细胞壁,使之露出原生质体,然后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新的组织。

不过这种组织没有发生分化,只是一团薄壁细胞,叫做愈伤组织。

在适合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便开始分化,产生出植物的各种器官和组织,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即植物无菌培养技术,又称离体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利用植物体离体的器官如根、茎、叶、茎尖、花、果实等)组织(如形成层、表皮、皮层、髓部细胞、胚乳等)或细胞(如大孢子、小孢子、体细胞等)以及原生质体,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人工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植株的学科2.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植物组织培养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研究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基础的生命体,其无所不在的存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不断深入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生物技术手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基于这一背景,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农业、医药等领域中的作用和前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体外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等生物材料,并利用人工调控其生长、分化、增殖等生物学过程,最终获得新型或大量植物材料的一种生物技术手段。

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植物遗传学、植物育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细胞工程、植物农艺生产等多个方面。

1、植物遗传学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把不同种植物的雌花柱蘖、胚轴、愈伤组织等进行体外培养,然后通过调控其生长、分化和增殖等生物过程,最终得到纯合细胞系。

这样的纯合细胞系可以用于植物的遗传研究,便于揭示植物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信息。

2、植物育种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体外培养来获得植物性状发生的突变体、品种改良进行杂交选择率的提高,进而实现植物育种的高效性和精准性。

例如常见的灵长花杂交便是一种基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重要育种技术。

3、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研究、开发植物生长调节剂时也非常重要。

通过对植物细胞、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植物生长、分化、增殖等生物学过程,可以加深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特性的认识,并将其应用于植物生产和生物科技研究的实践中。

4、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是一种将基因引入到植物中的技术。

它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调节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因素进而改良植物、培育新的植物品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细胞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包括遗传变异技术、基因工程技术、植物病毒的抗性育种等等。

5、植物农艺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有效提升植物的经济产量和质量。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转移到合适的培养基上,以促进组织生长、发育和分化的技术。

它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包括农业、园艺、植物繁殖、药物生产、基因改良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1. 植物繁殖和无性繁殖植物组织培养可以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愈伤组织培养、离体培养等方法,实现植物繁殖的快速和无性繁殖的大规模生产。

例如,通过离体培养可以迅速获得大量植株,用于园艺观赏植物的繁殖、林木等的人工林培育、经济作物的种子繁殖等。

2. 植物基因改良植物组织培养是进行植物基因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遗传工程的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组织中,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和优化。

例如,导入抗虫基因、耐逆性基因等,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逆境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3. 生物药物生产植物组织培养可以作为生物药物生产的工具之一。

通过转基因植物的培养和大规模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多种蛋白质的产生和大规模生产。

例如,目前已经使用转基因植物成功进行多种药物的生产,如罗勃饮食品耐性、癌症治疗药物等。

4.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组织培养也是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培养植物组织,可以研究细胞的分裂、分化、细胞生理等过程,也可以进行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等研究。

例如,通过培养愈伤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细胞用于基因表达研究,通过植物细胞的转化可以进行基因的功能研究等。

5. 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于遗传资源的保存、繁殖和利用。

通过培养植物的愈伤组织、胚乳组织等可实现植物的长期保存和传播,以便今后的利用和研究。

例如,由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高效和精确性,目前已经成功保存了大量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的遗传资源。

6. 植物病毒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于植物病毒的研究。

通过培养含有病毒的植物组织,可以观察和研究病毒的侵染和传播机制,了解植物对病毒的抗性和免疫机制等。

研究植物病毒有助于发展植物抗病技术和控制病毒病的策略。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或细胞从体内环境中接种到营养基质(如琼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和再生培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植物组织或幼苗。

该技术的出现为植物育种与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下面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其应用。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包括无菌子实体化、花器官培养、幼胚培养和愈伤组织培养等技术。

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的试验性研究(1902-1950年代)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将植物细胞和组织外植培养在营养基质上,以探究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

1914年,Knoop 成功地将半品相鹅绒花的蘖试管化,实现了无限传代;1922年,Braun成功地将白杨的嫩愈伤组织培养在其他植物上,获得了杂交品种。

这些成功都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基础研究及商品化(1950-1970年代)1950年代,随着人们对植物生长发育机理认识的增加,植物组织培养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

1960年,穆勒等人首次成功地用组织培养方法将马铃薯无性系选育成功,打开了植物育种的新局面。

此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逐渐向商品化方向发展,不断出现应用实例,如玉米高粱的脱毒价值、无性繁殖植物的产生等。

3.现代植物工程及应用(1980年代至今)198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1990年代,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和发展,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如今,植物组织培养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生物合成、环境保护等领域。

二、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植物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手段。

通过组织培养,不仅能快速选育出育种材料,还能改良植物的遗传性状,提高植物的经济和生产效益。

如用愈伤组织培养技术,可使植物的重要经济性状如产量、品质等得到改良;用花器官培养,可产生短型杂交红木的种质资源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 业中的应用
汇报人:
目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 概述
0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 农业中的应用
02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对 农业的影响
03
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的概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定义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离体培养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植物,提高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应用于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抗逆性等特性。
应用领域:蔬菜、水果、花卉、药 材等作物的脱病毒及防病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防病毒技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将抗病毒基因导入植物体内, 提高植物抗病毒能力
技术优势: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环境和食品安 全。
植物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技术
植物细胞培养:将植物细胞置于培养基中,使其生长、繁殖和分化的技 术 原生质体培养:将植物细胞壁去除,仅保留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
原理: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菌操作,在培养基上培养出完整的植株
优点:快速繁殖,保持品种优良性状,提高产量和品质
应用:用于新品种的选育、脱毒、快速繁殖等
实例: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脱毒和快速繁殖,以及花卉、果树等观赏植物的快速繁殖和品 种改良。
脱病毒及防病毒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脱病毒技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将植物体内的病毒去除,提高 植物抗病能力
应用领域:植物育种、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反应器等
技术特点:快速繁殖、遗传稳定、易于操作、可大规模生产
植物组织培养技 术对农业的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1、良种快繁
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于新育成的、新引进的、一些短期内大量急需生产的良种快繁,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多的植株,较普通营养生殖快成千上万倍,对新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尤为便利。

2、大批量营养繁殖
一些生产用苗量大的、需进行无性系繁殖的品种,尤其对一些繁殖系数低,特别是不能用种子进行繁殖或经种子繁殖后常丧失其优良特性的植物,如杂种番茄、无籽西瓜、佛手瓜、金花花、福禄考、西洋参、石榴等,可通过该技术进行快速繁殖,并能获得良好的种苗,使其成为快速发展的经济作物。

3、脱毒繁育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少量脱毒良种苗的快繁和无病毒苗大量繁殖。

4、特殊育种材料快繁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应用于制种材料快繁、基因工程植株快繁、自然和人工诱导有用突变体(芽变)快繁、离体保存种质快繁。

5、新发现的、稀缺的珍贵或稀有植物材料以及濒危植物离体快繁
遗传资源日趋枯竭,造成有益基因的丧失;常规田间保存耗资巨大,且往往达不到万无一失的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给保存和抢救稀有植物材料以及濒危植物带来了希望。

组织培养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及优势

组织培养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及优势

组织培养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及优势植物繁育中的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手段。

这种技术可以使所有植物细胞在无性条件下自我分裂,从而形成一定规律的新植株。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帮助农业生产、森林资源培育、园林绿化等领域。

本文将从应用范围、优势等方面,探讨组织培养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及优势。

一、应用范围1.农业生产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种植业的发展。

农产品可以通过组织培养,使得单株产量提高,减少了播种量,节省了土地资源,也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效率提升。

同时,该技术可用于农作物的良种繁育,使得农作物的品质、产量等方面也有了较大提升。

2.森林资源培育森林是重要的资源消耗来源。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速生、优质的林木品种,进而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森林资源。

同时,还可以有效减轻森林的损失问题,减小人为干扰的影响。

3.园林绿化组织培养技术在园林绿化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花卉和草坪等绿化工程的建设和维护。

在现代城市中,园林绿化的意义越来越重要,而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节省建设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

二、优势1.高效性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生长的速度和效率。

在营养基的帮助下,一株细胞随时可以分裂成几十、几百、甚至上千的新植株。

这种方法有利于高效率繁殖大量的植株,而且效率极高。

具体来说,它是实现植物快速生长、快速繁殖和生成大量的相同品种的最佳方法。

2.可控性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完全控制植物生长的过程。

营养基可以被制成有机体的感性环境,通过控制施肥和营养的方式操控其生长。

因此,可以制造出特定的植物衍生物质,从而满足市场或生产需要。

3.方便性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相对较小的空间内帮助培育大量植物,不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减少建设成本。

同时,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且易于操作,可以在标准实验室环境中进行。

总之,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繁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涉及到农业等大量领域,优势显著,可以达到高效、可控、方便等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的用途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基于细胞和组织的体外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科学、农业、园艺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主要用途:
1. 植物繁殖与繁育: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的无性繁殖,包括愈伤组织的诱导、植株再生和植株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提高繁殖速度和繁殖量,以获得大量具有相同基因型的植株。

2. 基因转化与遗传改良: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导入外源基因到植物细胞或组织中,实现基因转化。

这为植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包括抗病虫害、耐逆性和提高产量等方面的改良。

3. 药物和化学物质生产: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大规模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以生产药物、天然产物和化学物质。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可控和可重复的优点,为药物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可持续的生产途径。

4. 培育优良品种和育种研究:植物组织培养可以用于筛选和培育优良的植物品种,包括抗病虫害、适应性强和高产性等特点的育种。

这为农业生产和园艺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5. 保存和恢复濒危植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保存和恢复濒危植物种质资源。

通过体外培养,可以保存和繁殖濒危植物,以防止物种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6. 研究植物生理和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生理和生物学提供了实验材料和平台。

通过控制培养条件和处理方式,可以研究植物生长、发育、代谢和响应环境的机制。

总的来说,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科学、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它为植物繁殖、遗传改良、药物生
产、品种培育、濒危物种保护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与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培养植物的组织、细胞或器官,使其保持生长和分化能力,进而实现对植物生长过程的控制和调节。

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植物繁殖、遗传改良、病毒测试、有害物质筛选和植物生长激素制备等。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

在此之前,植物杂交育种只能够通过自然的杂交或小麦假体涂抹的方式来实现。

但是,这种方法要求天气条件良好、花期重合和品种特异性较强等条件。

随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限制,为植物育种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术。

其中,最重要的技术包括植物体外微繁殖、植物体外遗传转化、植物体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等。

植物体外微繁殖是指将植物组织或细胞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培养,使其快速分裂和增殖。

通过该方法,可以大量的繁殖同一品种的植株,并且不会因环境变化而受到影响,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领域。

植物体外遗传转化是指通过将目标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使其在培养过程中发生转化和表达,这种技术成为了植物转基因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该技术的应用中,主要的挑战是如何精准的把目标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以及如何使基因维持在植物体内。

植物体外生产次生代谢产物是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结合,生产一些人类所需的物质,例如药物,提炼纯度更高的化学物质等。

这种技术大大加快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产过程,并且可以大幅提高产物的纯度和稳定性。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个高效且最先进的育种方法,可用于改良杂交种、育成新品种以及生产素质较高的种质资源。

通过该技术,育种者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质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的植物细胞,进行有效的遗传改良。

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植物育种应用场景:1. 利用无性繁殖去除休眠期:无性繁殖可用于消除植物杂交后的休眠期,使杂交后代在不会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快速生长。

组培苗技术

组培苗技术

组培苗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繁殖技术,它可以帮助实现植物快速繁殖并生产优质种苗。

本文将重点介绍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和植物生产等方面的应用,以及该技术的优势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对相关概念和术语进行解释。

一、概念与原理1.1 组织培养技术概述组织培养是一种利用植物体细胞和组织的生理特性,在无菌条件下通过外界激素和营养物质的定量调控,使细胞分化和再生生长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体内部的细胞和组织特性,通过外源激素的刺激和营养物质的供给,诱导细胞分裂、分化和重组,形成新的植株。

1.2 组织培养的发展及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植物繁殖技术,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它的出现为植物育种、植物种苗培育、疾病防治、药用植物繁殖、植物改良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解决种质资源保存和植物疾病防治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操作主要包括无菌条件下的培养基制备、细胞和组织的获取和处理、激素处理和培养条件的控制等步骤。

无菌条件的保持是组织培养技术取得成功的关键,需要在无菌工作台下进行操作,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对培养基和操作器具进行消毒。

二、应用领域2.1 植物育种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快速繁殖新品种和改良传统品种上。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从优良植株中获取高质量的组织、细胞和胚,通过外源激素控制其生长分化,进而获得大量的同质化植株,为育种工作提供了快速、高效的手段。

2.2 植物保护在植物保护中,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应用于植物抗逆性研究、病原体筛选和抗病育种等方面。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受到病原体或环境胁迫的植株组织,加以处理和观察,以便研究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2.3 植物生产在植物生产中,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生产药用植物、优质果树和花卉苗木等。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出无病害的植株,减少繁殖时间和繁殖成本,提高种苗的质量和繁殖效率。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稳定、可控的原料来源。
果树脱病毒技术的实践与应用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果树的脱病毒处理,提高果树的 抗病各种病毒病,导致产 量下降、品质变劣等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果 树的脱病毒处理,通过将感染病毒的果树组织进行离体培 养,再从中选择和繁殖出无病毒的植株。这种方法可以提 高果树的抗病性和产量,改善果实品质,对于果树的健康 生产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03 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流程
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
外植体的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植物组织 作为外植体,如根、茎、叶、花 、胚等。
外植体的处理
清洗、切割、消毒等步骤,确保 外植体无菌,为后续培养提供良 好的基础。
无菌操作技术
无菌操作环境
在无菌操作室内进行,确保空气经过过滤,减少微生物污染 。
无菌操作工具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
借助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 现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智能监
控与管理,提高培养效率。
对环境与伦理的考虑
环境影响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要考虑其 对环境的影响,如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等 。
伦理问题
在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时,需要关注伦理 问题,如基因改造和克隆技术的道德争议等 。
06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案例分析
VS
有机化学品生产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生产具有工 业用途的有机化学品,如香精油、色素等 。
植物的脱病毒与复壮
脱病毒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从感染病毒的植株中分离出无病毒的植株,提高植株的健 康水平。
复壮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繁殖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恢复或提高植物的种质资源 价值。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一、组织培养技术的概述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一定组织或细胞,通过灭菌、分离、培养、再生等一系列过程,使其在无需完整生物体的情况下维持生长、增殖、分化并形成新的组织或器官的技术。

它可以理解为是从原生质体到完整生物体的梯度。

在组织培养技术中,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等方面。

二、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主要应用于植物育种、植物生长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在植物育种中,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繁殖、选育、改良以及 hybridoma 技术的实现,为植物育种的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在植物生长调控中,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研究和改善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代谢及激素水平的调控机制。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制备激素抗性植物、生成抗癌药物、生物农药等。

2. 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动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不仅可以用于注射疫苗的生产和人体器官、骨髓、神经等组织及其代谢的研究,还可以用于基因工程和药物筛选。

在人工皮肤的生产中,动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此外,还可用于人类肿瘤等疾病的病因研究。

3. 微生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微生物学实验研究,增加了我们对微生物的认识,我们也通过培养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学应用技术。

比如,人们已研究出了大批细菌酶,并且利用此类技术能够迅速产生足量的独特酶制剂,可广泛应用于工业、食品、医药等领域。

同时,微生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用于生物除臭、生物干燥、废水处理等。

三、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组织培养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目前,有关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也很活跃,人们不断地探求着新的途径。

不仅如此,各种组织培养技术的相互促进,也为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少机遇。

四、组织培养技术的局限性虽然组织培养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前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本文将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体的一小部分组织取出并在营养物质丰富的培养基上生长、分化、发育形成一定的组织和器官。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组织培养发生在细胞分化、激素和营养成分控制下的一系列生命过程中,通过人工控制培养基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提供等手段,可以使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得到调控和重建。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愈伤组织培养、悬浮细胞培养、愈伤组织快速繁殖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等不同形式,其中以愈伤组织培养和体细胞胚胎发生最为常见。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前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育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杂交育种、基因编辑和基因转化等领域,通过人工转化和调控植物基因,可以培育出病虫害抗性、逆境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新品种。

2. 中药材生产中药材是中国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采取传统的野生收获方式,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使中药材得到快速繁殖和高效生产,同时也可以将传统采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还保护了植物的增殖及其遗传多样性。

3. 果蔬育种在果蔬育种方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繁育抗性、保持果菜种质资源、优化果菜品种和提高果菜生产效益等方面,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果菜的产量、品质与增值。

4. 生物制剂和生物燃料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可以被运用于生物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包括细胞培养和发酵,并且可获得大量的微生物菌种,充分解决了传统菌种分离与选育难度大和工业规模小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第二代能源生物木质纤维和生物燃料。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能存在的问题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肯定存在一系列问题,但是与其他技术相比,它的问题比较少,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 培养基的成分和PH值对培养效果的影响较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植物育种领域中一种极受推崇的技术,它可以通过人工方法创造出新的植物材料,以实现高产、高效和高质的生产目的。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为现代植物育种技术带来了重大的贡献。

本文将简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环境下,以体外方式利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自然增殖能力进行生长和维持,以达到培育良种、增产等目的的技术。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植物的细胞和组织在无菌环境下分生、分化、再生为新植株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体内的一些生理、化学反应,如细胞分裂、分化、调节、发育、合成蛋白质等实现植物的变异和选育。

该技术提供了一个快速简便的工具,可以实现从一个细胞或组织中快速繁殖大量的植物材料。

同时,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繁殖快速等优点,能够大量生产出一类良种材料,为现代育种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场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种子无性培育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对优良品种种子进行无性繁殖,使得植株的农业性状在遗传和表现上得到更广泛的变化和发展。

该技术可以避免物种的自然交配,获取更高的育种效率和成果。

2、基因多样性保护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无菌培养,可以保护某些珍稀、濒危物种的基因多样性,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手段。

3、栽培品种选育、改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为栽培品种的选育、优良特性改良提供多种途径和工具,如对作物优良形态品质、对环境适应力、耐受性、生物学矮化等的变异和选择。

4、药材高效繁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无土、无阳光的成熟条件下,实现药材的高效繁殖与培育,为大规模药材生产提供保障和前景。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领域中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将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科学研究进展的情况而发生变化。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培养于营养和生长因子丰富的培养基上,使其长出新的组织、器官或整个植株的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植物离体培养、伤口愈合培养、单细胞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

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中,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类型摆脱了体内的限制,形成了不同的发育阶段的植物,可以用于多种生物技术领域。

以下是植物组织培养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1.植物遗传变异研究植物遗传变异研究是培养不同性状的植物材料,通过遗传学研究植物发育和生长遗传规律的一种方法。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许多自交系,进行基因变异的筛选。

对于植物的基因进行变异研究,可以为植物育种提供物质基础。

2.植物优良基因的挖掘和筛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包括植物离体培养、伤口愈合培养、单细胞培养、愈伤组织培养等,可以从某些组织特定的细胞中获得特异的代表性。

通过从植物细胞或器官中分离和培养的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优良的基因型。

这也是众多植物育种研究者都喜欢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重要原因。

3.植物转化研究植物基因转化是植物组织培养和生物技术的重要应用。

目前,植物转化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利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对受体细胞进行基因转移(即遗传工程);二是将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以达到基因转换的效果。

这两种方法提供了植物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料的有效扩增和创新。

4.植物药物研究植物是生物活性化合物的重要来源。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针对特定的细胞类型,高效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并将其应用于植物药物研究中。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加速植物药物的研发过程,从而提高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为科研人员和企业家提供突破性的技术支撑。

要想更好地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不断挖掘和发掘技术的应用空间,切实提高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以推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繁殖和增殖植物的技术,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利用植物组织的再生能力进行植物的培养和繁殖。

这项技术可用于制备大量的植物材料,以及对杂交种、转基因植物等进行改良。

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植物的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再生能力进行植物的增殖和培养。

在无菌条件下,利用外界生长因子和适宜的培养基,使植物组织细胞分裂再生,从而实现植物的繁殖和培养。

2. 植物组织培养的种类植物组织培养可分为多次分裂培养(如愈伤组织)和单倍体培养(如代替细胞培养)两种类型。

多次分裂培养指在培养基上,使愈伤组织或其他再生植物组织分裂,并产生新的愈伤组织或再生植物;而单倍体培养是指通过不同的诱导技术获得单倍体植物细胞,以此作为材料进行繁殖。

3.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育种和生产。

它可以用于大规模生产特定的植物材料,如草药、植物药等;可以用于繁殖、保存、传播珍稀植物资源;可以用于培育抗病、高产、高质植物品种;可以用于进行植物遗传育种、基因工程等研究。

4. 植物组织培养在转基因技术中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制备转基因植物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转移过来的基因材料嵌入到植物的体细胞上,再将这些改造过的植物组织加到相应的培养条件下,可以形成整个植株,同时这些植株也具备了转移过来的特性。

5. 植物组织培养的局限性和挑战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培养条件的严格要求;不同植物的不同培养成本;组织培养存在一定风险;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制备的新植株可以丧失一些传统的植物品质等。

综上所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它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实践价值。

同时,其应用也需要我们在相关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积极努力,以找到最适合植物的培养条件和方法。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会变得越来越完善,其应用也将更为广泛和深入。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的可塑性和再生能力进行快速繁殖和遗传改良的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和再生技术,可以实现不育材料的无性繁殖、品种改良以及新品种的选育。

本文将探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介绍其在不同作物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小麦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小麦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种选育一直是农业科学家关注的重点。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愈伤组织诱导、微繁殖等手段,快速繁殖和筛选出高产、耐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用于小麦的遗传改良,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耐病性基因等,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果树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果树新品种的选育一直是果树科学家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繁殖方法存在时间长、效率低等问题,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通过愈伤组织诱导、离体花器官培养等手段,实现高效繁殖和筛选,并且具有遗传稳定性。

比如,在苹果树的新品种选育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加快新栽培种的繁殖速度,提高品种的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蔬菜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与发展蔬菜的新品种选育在满足人们对营养需求和口感需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蔬菜的遗传改良和品种筛选。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愈伤组织诱导、胚性培养等手段,实现对蔬菜新品种的快速繁殖和筛选。

例如,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通过愈伤组织扩繁茄子等蔬菜的种子,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优质种苗。

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前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将外源基因或进行精准编辑的基因导入植物组织,实现新品种的选育。

其次,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体外繁殖,节省时间和资源,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苗期植株。

此外,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实现杂交种的分离繁殖,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稳定性。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植物基因编辑:利 用组织培养技术, 可以对植物基因进 行编辑,提高植物 的抗病性、抗虫性 等特性。
植物生物反应器: 组织培养技术可以 用于生产生物药物 、生物燃料等,提 高生物产业的发展 水平。
植物修复技术:组 织培养技术可以用 于修复受损的植物 组织,提高植物的 生存能力和生长速 度。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生物反应器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技术,实现植物组织培养的规模化和自动化
生物信息学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调控机制
合成生物学技术: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和构建新型植物组织培养体系,提高植物组织 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
应用前景
植物新品种的培育: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可以快速培育出新 的植物品种,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
缺点
技术要求高:需要熟练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难度大 成本高:培养基、培养设备、培养室等成本较高 成功率低: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率较低,需要多次尝试 培养周期长:植物组织培养周期较长,需要耐心等待
05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未 来展望
技术创新方向
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效率和成功率
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广泛应用 于植物育种、生物技术、植物保护 等领域。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原理: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使 其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脱分化和 再分化,形成完整的植株。
特点:快速繁殖、保持品种特性、 提高生产效率等。
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利用植物细 胞、组织或器官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和再生的技 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物生 产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药物质 量控制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科研手段,近些年来发展迅速。

本文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组织培养的方法入手,简单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方法及特点1.1 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简称组培)是20世纪中叶开始发展,如今已经非常成熟的一种现代科研手段,其概念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尖、茎尖等)、组织(形成层、花药组织等)、细胞(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其产生愈伤组织或潜伏芽或长成完整的植株的技术。

1.2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植物组织细胞培养的依据是植物细胞“全能性”及植物的“再生作用”。

1902年,德国著名植物学家G·Haberlanelt根据细胞学理论,大胆地提出了高等植物的器官和组织可以不断分割,直到单个细胞,即植物体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具有不断分裂和繁殖,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力的观点。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如果给细胞提供和生物体内一样的条件,每个细胞都应该能够独立生活。

1958年,美国植物学家斯蒂瓦特等人,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进行培养,终于得到了完整植株,并且这一植株能够开花结果,证实了G·Haberlanelt在五十多年前关于细胞全能的预言。

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这个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1.3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1.3.1 非试管微组织快繁非试管微组织快繁技术是将外植体(一般要求带一叶一芽)放置在室内外普通沙子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植物腋芽自然倍增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一般植物7~15天可以生长出根系。

此技术投资低,操作环节少。

1.3.2 试管组织培养试管组织培养是将外植体(即离体组织、器官或细胞)放置在试管等器皿中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获得试管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广泛应用于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植物组织培养的简介,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概况及发展前景这三个方面对植物组织培养进行综合性的阐述,进而对植物组织培养有进一步的认识。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应用发展1植物组织培养的简介1.1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原理中文名:植物组织培养英文名:plant tissue culture概念: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液中,将植物体的部分细胞或组织与母体分离培养,使它们能够生长、发育、分化与增殖的技术。

原理:植物的组织培养是根据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

植物组织培养广义又称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

狭义上指组织培养用植物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1]。

1.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2.1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1)非试管微组织快繁法。

非试管微组织快繁是将带有一叶一芽的外植体放置在室内外普通沙子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植物腋芽自然倍增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

(2)试管组织培养法。

试管组织培养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离体组织、器官或细胞放置在组培瓶等器皿中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组培瓶苗[2]。

1.2.2植物组织培养的步骤第一步,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可以购买或者自己配制,一般选择MS或B5培养基。

第二步,灭菌。

植物组织培养的无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稍不小心就会引起杂菌污染,使试管苗不能正常生长。

培养基用湿热灭菌法,可以很快杀死各种细菌及其高度耐热的芽孢。

第三步,接种。

接种是在无菌条件下将已消毒好的根、茎、叶等离体器官,经切割或剪裁成小段或小块,放入培养基的过程。

可以在接种4小时前用甲醛熏蒸接种室,并打开其内紫外线灯进行杀菌,然后在接种前20分钟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风机和紫外线灯,同时做好接种员的消毒工作。

第四步,培养。

培养指把培养材料放在培养室里,使之生长,分裂和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或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的过程。

培养方法有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

选择幼嫩的植物材料可以减轻褐变,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聚乙烯醇、脱落酸等物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玻璃化的现象发生。

第五步,驯化移栽。

试管苗在移栽的过程中,只要把水分平衡、适宜的介质、控制杂菌和适宜的光、温条件控制好,试管苗就很容易移栽[3]。

2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2.1 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1)培养条件易调控。

组织培养采用的植物材料完全是在人为提供的培养条件下进行生长,排除了大自然中的不利因素,对植物生长极为有利,从而稳定地进行培养生产。

(2)生长快,繁殖率高。

组织培养是人为控制培养条件,能根据不同植物不同部位的不同要求而提供不同的培养条件,因此生长快。

另外,植物材料能按几何级数繁殖生产,能提供大量规格一致的优质种苗或脱病毒种苗,而且总体成本低廉。

(3)管理方便。

组织培养极利于高密度工厂化生产,也利于自动化控制生产,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发展方向。

它比盆栽、田间栽培等省去了繁杂劳动,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及土地资源。

2.2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众多,而且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被广泛应用于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主要包括有以下几方面: (1)快速繁殖稀有植物或经济作物。

快速繁殖稀有植物和经济作物,只有通过组织培养才能达成目的。

这也是组织培养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主要的和成效最大的实例。

例如在兰花上的成功应用,自Morel在1960年得到兰花组织培养苗后,便很快应用于生产,形成了组织培养法繁殖兰花产业[4]。

(2)脱毒苗。

由于植物中有很多都带有病毒,不仅严重影响植物的质量,而且病毒是通过维管束传导的,用若这些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病毒就会带到新的植物上,尤其是无性繁殖植物。

但是可以利用茎尖培养等脱毒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从而获得脱毒苗并经过确定无病毒后再使用。

这种方法已经在草莓、葡萄、康乃馨等获得了成功。

(3)保存种质资源,挽救濒危植物。

目前人们保存种质资源主要是通过储存种子和充惰性气体等,虽然这些方法有比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成本高、保存期短等问题。

但是组织培养与超低温保存结合的技术,为种质资源的保存树立了新的里程碑[5]。

除此之外,环境的恶化使许多动植物濒临灭绝。

挽救这些动植物,迫在眉睫。

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培养可以使一些濒危植物得以延续和保存,对于挽救濒危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获得单倍体植株及细胞突变体。

实验证明,用花药和花粉进行组织培养能获得单倍体植株,既缩短了育种时间,又简化了新品种的培育过程。

另外,由于培养的细胞不断分生,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而发生诱变,可以从中筛选有益的突变体,例如抗病、抗盐、高蛋白、高产等突变体,从而培育成新品种。

(5)实现远源杂交和细胞融合。

组织培养能解决远缘杂交存在生殖隔离的问题。

这项技术自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今,已经相当成熟。

组织培养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能部分克服有性杂交不亲和性,获得杂交体细胞,从而创造新的优良品种[7]。

3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3.1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推动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

1902年,德国植物学家哈伯兰特的细胞全能性理论奠定了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并首次发表了植物离体细胞培养实验的报告。

直到1912年,Habefiandt的学生Kotte 和美国的Robins在根尖培养中获得了成功,从而证明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可行性。

Gautherer、White和Nobecourt一起被誉为组织培养学科的奠基人。

1934年,Gautherer提出了B族维生素和生长素对组织培养的重要意义。

同年,美国的White 由番茄根建立了第一个无性繁殖系并实现了继代培养。

之后,Nobecourt由胡萝卜建立了连续生长的组织培养物。

1943年,White还发表了《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使植物组织培养开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随后,Morel和Martin通过茎尖分生组织的离体培养,从带有病毒的大丽花中首次获得无病毒植株。

1935~1945年Muir实施了看护接种技术,单细胞培养获得初步成功。

1960年,Morel提出了离体无性繁殖兰花的方法。

同年,Cocking等人用真菌纤维素酶分离植物原生质体获得成功。

1962年印度Guha等人成功地由花粉诱导得到单倍体植株。

1971年,Takebe等在烟草上首次由原生质体获得了再生植株,这不仅证明了原生质体的全能性,也为外源基因的导入提供了理想的受体材料。

1973年Carlson等通过两个烟草物种之间原生质体融合,获得了第一个体细胞杂种。

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学者对禾谷类作物的原生质体培养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目前组织培养已经在烟草、水稻、小麦、苹果等160多种植物获得成功[8]。

3.2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3.2.1国外现状国外组培苗生产发展很快,成立了不少植物微繁殖公司。

其中有美国的Wyford国际公司及以色列的Benzur苗圃。

80年代以来,以商品为目的组培苗生产量以20%-30%的速度递增,年产组培苗在10万株以上的植物微繁殖公司约占50%,年产量大于50万株的公司约占25%。

但是近些年,发达国家的植物组培苗的生产成本与效益的维持开始出现困难,导致近年来该产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出现停滞现象,尤其是美国。

而发展中国家尽管起步比较晚,但产量及生产规模却增加很快,如印度从1988年组培苗产量500万株到1996年跃升到1.9亿株,生产设备也能与世界领先的荷兰、美国相媲美。

3.2.2国内现状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已经由试验阶段进入生产阶段,实现了花卉、蔬菜、果树等100多个品种的工厂化生产。

花卉年出口创汇能力已达8000多万美元。

目前我国的组织培养技术相对于国外来说,还只是处于边摸索变应用的阶段,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问题尚未解决,例如,组培苗的污染、褐变、玻璃化等问题。

同时,组织培养的设备要求很高,从而导致投资大,效益低。

因此,我国组织培养产业的研究和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8]。

3.3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前景如今,组培苗越来越多地被生产者所接受,需求也日益增多。

据估计,目前全球有关生物技术产业的年交易额约为1500亿美元,植物组培苗的贸易额约占总额的10%,即150亿美元,并以每年15%速度递增。

目前已在水稻、谷子、高梁、棉花、烟草、马铃薯、石刁柏、花卉、、蔬菜等200多种植物上应用[9]。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建立商业性的生产体系,已成为最具有开发前景的产业。

但是组培苗作为科技开发的商品,还在不少问题。

但是现代科学发展迅速,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层出不穷,一切皆有可能,植物组织培养具有许多尚未发掘出的潜力。

总之,植物组织培养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达到高峰期,很多机理还没搞清楚,它的潜力还未发挥出来。

我们相信在今后的几十年内,组织培养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在农业、制药业、加工业等方面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10]。

参考文献[1]王清莲.植物组织培养.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李浚明编译.植物组织培养教程.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3]颜昌敬.植物组织培养手册.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90.[4]催澄,桂耀林主编.经济植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5]罗士韦.审惕.植物组织和细胞超低温保存及种植库建立的研究概况.细胞生物学杂志,1983,5(1):1-7.[6]王文静,袁道强,高松洁.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现状[J].河南师范大学报,2000,(3):137-139.[7]孙志强,孙占有.植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与进展.陕西农业科学,2010(3):98-103.[8]徐忠东.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药物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2001.18(6):13-14.[9]梁一池,杨华.植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2002,22(1):1-3.[10]郝玉华.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江苏农业科学,2008(4):2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