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备课组工作计划
一、前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备课组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2. 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实施能力。
3. 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拓展学生的实践领域。
4.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实现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三、工作内容1.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1)深入研读教材,分析教材内容、结构、特点等,明确教学目标。
(2)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进度。
(3)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资源整合与开发(1)收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案例等,丰富教学内容。
(2)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研究与实践(1)定期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提高。
(2)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寻找解决方案。
(3)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
4. 学生实践活动组织与指导(1)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实践项目,确保学生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2)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3)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评价与反思(1)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评价。
(2)定期开展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改进不足。
(3)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工作措施1. 加强备课组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 定期召开备课组会议,及时沟通信息,共同解决问题。
3.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5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的有关要求,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正常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
要求各年级、各班按对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以认真的态度、务实的措施规划来切实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自主”,更好地推进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
二、目标要求: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不怕困难勇于合作的精神,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和公民的意识。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
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1.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继续重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____年级)(征求意见稿),相关“综合实践活动”的论述及其它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和经验文章,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课程意识。
强化校本培训,增强培训和学习的实效性。
使全体教师、特别是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____)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和操作要点。
2.抓好课程实施(1)各教师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及本学期实施计划,明确本学期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基本思路,认真制订好“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或“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作为课程实施以及学校管理和检查课程实施情况的依据。
(2)努力组织好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
它改变了学生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改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旨在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基本理念⑴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
⑵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
⑶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活动目标1、情感态度: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的意识。
2、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知识:主要是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
四、实施原则1、关注兴趣。
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回归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八下综合实践教学计划(3篇)
第1篇一、前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八年级下学期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计划旨在制定一个全面、系统、可行的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三、教学内容1. 实践项目:根据学生兴趣和学校资源,设计多个实践项目,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参观企业、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
3. 实践课程:开设实践课程,如机器人制作、编程、摄影等。
4. 实践研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研究,如课题研究、项目研究等。
四、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1-2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计16周。
2. 每周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共计16次。
3. 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实践成果展示和评价。
五、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协作。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博物馆、科研机构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实践活动的魅力。
3. 指导教师辅导: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4. 多元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实践课程的学习成果、实践研究的创新性等。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3. 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实践活动的完成情况、实践成果的创新性、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教学保障1. 完善教学设施:学校应配备必要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
2. 建立师资队伍:选拔具备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
3. 加强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一、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园内或社会实践中,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的制定,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活动目标。
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活动,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不同的主题活动,如科技创新、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等。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到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3. 实践课程,开设各种实践课程,如手工制作、实验探究、农艺体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实践比赛,组织各类实践比赛,如科技发明比赛、艺术创作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活动安排。
1. 制定活动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制定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和时间节点。
2. 组织实施,学校教师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组织学生进行各项实践活动。
3. 活动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完善活动方案。
五、活动保障。
1. 资金保障,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师资保障,培训和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组建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保障活动的教学质量。
3. 设施保障,学校要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支持,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六、活动效果。
1.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2. 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丰富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3. 社会影响力的扩大,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能够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一、活动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校园内外进行的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3.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4.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活动内容。
1.主题选择。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主题,如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实践等。
2.活动组织。
学校老师和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建立活动组织领导小组,确定活动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
3.活动实施。
根据活动主题,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调研、实践和成果展示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实践活动。
四、活动评价。
1.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和不足,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2.老师评价。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优点,指导学生改进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社会评价。
社会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五、活动总结。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更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同时,学生还能够拓宽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活动展望。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同时,学校也将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七、结语。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的实施,将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2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兴趣爱好进行安排,以下是一个针对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示例:1. 组建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保证每个小组有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团队的工作。
2. 选择项目:每个小组从一系列综合实践项目中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例如制作太阳能车、设计水力发电机、建造模型飞机等。
3. 计划和准备:每个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制定计划,并进行所需材料和工具的准备。
组长需要协调小组成员的工作,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4. 实施项目:学生根据计划开始实施项目。
组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自的任务。
组长需要监督和指导小组成员的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5. 展示成果:完成项目后,每个小组需要进行成果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演示文稿、口头报告等方式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
6. 评估和反思: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估每个小组的成果,并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项目中的收获和困难,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实施步骤:1. 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并向学生解释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教师帮助学生组建团队,指导他们选择项目和制定计划。
3.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并指导学生进行实施。
4. 教师组织成果展示和评估。
5. 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活动的反思和总结。
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实践探究: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项目,并自主制定计划和安排。
4. 演示展示:学生通过演示和展示来展示他们的项目成果,培养表达和展示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计划在新的学期,为了更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我们将制定一份全面而详尽的教学工作计划。
这份计划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与反馈以及教学资源利用与拓展。
一、教学目标设定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地方文化素养。
因此,我们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设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更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选择我们将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资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地方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增强地方认同感。
在校本课程中,我们将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将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自由表达。
同时,我们还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将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教学反馈,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利用与拓展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工作计划,我们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实践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2)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2)
教学目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级和能力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小型实验、手工制作、实地
考察等。
教学步骤:
1. 热身活动: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践活动相关的问题或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
思考能力,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2. 实践活动介绍: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实践活动主题、目的和流程,并向学生展示实践
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提出关于实践活动的问题和思考。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观点,加深对实践活动的理解。
4. 实践活动实施: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流程,让学生按照小组分工开始实施实践活动。
老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活动。
5. 总结和反思:实践活动结束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和反思实践活动的结果和过程。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实践活动中的经验
和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6. 展示和评价: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可以是口头汇报、展示板、图片等形式。
同时,可以设立一些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展示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学
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7. 结束活动: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展望下一节课的实践活动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参与实践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解放路小学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解放路小学08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下综合实践活动计划一、背景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单元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方式,在活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使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3、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个性品质,成为创造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
资
源
的
利
用
和
开
发:
1、
《
心
灵
驿
站》
将
邀
请
教
过
我
们的老师一同参加我们的活动。
2、《亲近自然》将和老师、家长共同去接触自然、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
五、活动评价:
1.知识竞赛。
2.手工制作展示,项目作业展示
09、2。
2008—2009学年度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
本学期我加强了对这一课程领域的研究,将活动落到实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计划,现结合学校计划,针对本班特点,制订的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如下:一、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民歌。
2、学生学会使用信息工具,利用现代化手段(照相机、摄像机、电脑等)来采访、调查、展示交流。
3、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4、引领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动脑分析、动口传唱等多种能力。
5、体验到与他人交流,分享成果的快乐。
6、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研究方式将本班学生分成若干组,采取小组合作式,组员自荐组长。
与此同时,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由选择研究内容,自由搭配小组成员,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教师辅导的模式。
对研究成果进行定期展出,定期交流。
三、搭配人员,明确活动主题本学期根据家乡的特点,学生的愿望,再加上课题的研究在师生的共同商议下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为“走进兴山民歌”,并确定本次活动的子课题为:(一)兴山民歌探源组;(二)兴山民歌调查组;(三)兴山民歌传唱组。
学生根据学生的自身爱好,特长,组合成研究小组,共划分成三个大的活动小组。
四、具体过程1、鼓励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档案馆、并通过走访、上网查询等方式查阅家乡民歌的资料。
2、走村串巷、实地考察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
3、和家乡民歌传承老人以及音乐老师学唱、传唱兴山民歌。
4、利用活动时间,开展民歌演唱比赛。
5、将搜集到的资料制作成电子版报、录制成视频资料。
通过学生对家乡民歌的深入研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更进一步的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初步使学生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活动指导对学生的活动尽可能多得给予鼓励、赞扬、肯定、积极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允许学生在方法上运用和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别,牢记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体验到成功感、满足感、发展学生及其自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书(3篇)
第1篇一、计划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 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如调查、实验、制作等。
- 理解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1. 主题活动:- 科技活动:机器人制作、编程学习、3D打印等。
- 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
- 文化艺术活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 体育活动:球类运动、武术、游泳等。
2. 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选题、调查、分析、报告等。
- 劳动与技术教育:手工制作、烹饪、园艺等。
- 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等。
四、教学过程1. 准备阶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主题活动和实践活动。
-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参与的活动项目。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包括安全知识、技能培训等。
2. 实施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 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智慧,完成各项任务。
-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活动经验和成果。
3. 总结阶段:- 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
-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
-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活动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 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参与度、完成情况、收获等。
2008年下半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2008年下半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育中心翟立丽一、工作思路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市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主要工作(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围绕着基地开展教研活动1.理性分析我市县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包括学农基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引导全市学根据“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行为。
3.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逐渐丰富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策略。
4.开展多种区域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5.继续加强大连教师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
6.积极推进学校(基地)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1.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有序组织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活动。
继续组织初中教师密切关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并针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加强研究小组的相关工作,促进其对我市初中课程改革的全面理解与深入思考,为解决我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参考模板(四篇)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参考模板一、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相当丰富,形式也和多。
教材编排上充分体现小学学科知识和技能联系较多,与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联系密切,容易激发兴趣。
三、教学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已达到学生情感、知识、能力和人格四个方面的理想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4、人格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的良好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教学方式及具体实施1、课程的实施方式(1)组织形式(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班级活动),体现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2)活动地点(班内、校内、家里、社区)(3)活动时间(集中课时,与分散课时相结合)2、课程的具体实施(1)全面了解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多进行教学反思,适时调整教学思路。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4篇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4篇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打算篇1一、指导思想: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同学的直接阅历,亲密联系同学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表达对学问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好的生活。
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它转变单一的课程结构,转变教学方式,为同学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供应空间。
二、活动背景:三班级学校生受年龄和学识的限制,受原来课程模式的影响,文化基础学问、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特别有限,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全部放开,同学将会束手无策。
因此,以主题活动为切入口,同学从大的主题中查找和确定自己的讨论专题,让同学初步感受讨论活动的全过程。
如:关于美化校内的新建议;夸夸我们的学校;课间非常钟等。
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当是“在体验中讨论”,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
老师将依据同学最感爱好的主题给于肯定的指导,体验整个专题讨论性学习的全过程。
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同学供应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四周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奇怪心,扩大视野,积累阅历。
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班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班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好玩的嬉戏和制作为主,我们打算支配一些围绕生活实际绽开的一些实践活动,再支配一些拓展同学学问视野好玩的活动内容。
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同学探究和创造的内容,也就是要同学探究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同学思索和创新。
三、课程总体目标:依据学校及四周自然环境的特点,组织同学开展体验、观赏、学习、探究、时间,从而来激发同学的探究爱好,了解人与自然互相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的看法和行为。
关于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3篇
关于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3篇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们将以本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年级实际,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在活动中展示个性和才华。
以“实践、开放、自主”为主线,使学生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老师和家长及课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践活动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方法,能通过自主合作确定活动主题、活动方式、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最后形成活动的具体成果,在展示学校风采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展牌,展示学校的内涵,通过开展征文、演讲等活动赞美学校。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活动安排1、二月份到三月份围绕中国传统春节文化进行系列活动;2、五月份到六月份围绕《高淳环境》地方课程的内容展开活动;3、七月份到八月份与少先队配合以暑期自主管理及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活动。
4、劳动与技术部分内容随进度开展。
下册综合实践教学工作计划篇2一、学情分析本学期我共任教四年级(1)(2)(4)三个班级同学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401班共有同学们48人,402班共有44个同学们,403班有同学们49人。
经过上学期陈长春老师的教学,这些同学们已经基本学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技巧,如制定调查计划、开展调查活动、小组合作等,同学们的综合素质较好,课堂纪律也较好,积极进取心较强。
这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但通过我的观察也发现,同学们在对资料的整理能力较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兴趣与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对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较差,这些问题需要在接下去的学习中逐渐加以解决。
二、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没有教材,需要老师根据本地的课程资源加以开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下半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初中教师教育中心翟立丽一、工作思路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市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市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主要工作(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围绕着基地开展教研活动1.理性分析我市县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包括学农基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引导全市学根据“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行为。
3.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逐渐丰富大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校实施策略。
4.开展多种区域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活动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
5.继续加强大连教师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共享课程资源搭建平台。
6.积极推进学校(基地)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1.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有序组织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研活动。
继续组织初中教师密切关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并针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加强研究小组的相关工作,促进其对我市初中课程改革的全面理解与深入思考,为解决我市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出谋划策。
3.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4.不定期举办各种层次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5.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微格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6.引导教师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尤其注重对有效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理论的学习,并积极倡导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三)坚持区域整体推进,着力解决地区和学校发展不均衡问题1.继续加强对局属学校和辖市(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研,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2.在地区范围内举行各种方式的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一些发展薄弱学校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的建设,尤其注重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培养,以促进教研基地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此外,积极发挥基地教师在整体教师队伍中的骨干作用,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4.进一步关注农村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的特点,总结优势与不足,加强农村学校的校际研讨和区域交流,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并进一步寻找综合实践活动适合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实施方式和发展途径。
(四)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做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的各项工作,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
紧密结合“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继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评价》,并指导学校进行有效的终结性评价活动;了解《活动手册》的使用情况,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的管理与实施。
3.加强绿色证书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4.加强对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研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学业评价体系。
(五)指导学科名师工作室抓好校本研训的内涵建设三、具体日程安排[案例呈现] 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一、课程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主要工作任务1、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地方课程资源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特色。
2、根据班级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3、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具体工作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二是中午休息时间和下午放学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四是继续用好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为学生的科技活动和制作提供展示成果的舞台。
(2)开发社区资源,一是不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二是与社区的某些活动挂钩,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三是与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毛店、科教中心等挂钩,定期带领学生参加学习、活动;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使用,内容有分有合,灵活掌握。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以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现结合学生调查问卷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提供如下备选课题,各班可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班与班之间可以重复),制定好相应的活动计划。
主题一:家乡的植物;主题二:经商体验;主题三: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主题四:小小发明家;主题五:科技小制作;主题六:我爱航模;主题七:提高文学素养。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的各指定领域的关系,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在性质上,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都直接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在价值追求上,都以发挥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社会责任感,丰富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现实体验和经验为终极目的。
第二,把握各指定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如学生开展关于绿化与环保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学生了解了绿化的分布情况、种类、好处、破坏情况等,得出了加强绿化、保护绿化的治理方案或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引导学生做些环境保护法律的社会宣传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环境治理的义务劳动。
5、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任课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识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意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可采用书面调研的方法,又可采用作品(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研究性学习小论文等)评价、展示与交流、成果汇报活动、技能比赛等多种方法进行。
7、成果展示:(1)每年暑期进行一次作品展示活动;(2)建立学生活动记录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