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摘要: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是国土整治的根本。

目前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首要环境问题,是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祖国大好河山,必须调整好人类、环境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保持水土,根除自然灾害,应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迎难而上,不断开创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局面。

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水土流失成因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是自然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结果。

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加剧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1.1自然因素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降水、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其中地形、地质、土壤类型和植被等方面是潜在因素,而降水是主要动力因素。

1.2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的潜在因素,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则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人为破坏植被、陡坡开荒、开山采矿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破坏水土资源的行为,都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而且呈现出随着人口不断增强的趋势。

长期以来,人为违背自然规律的不合理活动是诱发和加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过快及人为破坏,形成了两个难以逆转的恶性循环。

一是“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人口增长快,环境人口容量严重超载,不断破坏植被开垦荒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耕地(主要是坡耕地)比例过大,农业经营粗放,生产水平很低,天然草场超载放牧,退化严重,不能发挥生态防护效益,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二是“越穷积累越少,积累越少越穷”的恶性循环。

另外,滥挖、滥伐等人为破坏活动和近年来生产建设项目不注意水土资源、自然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保护,人为造成新增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危害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严重的水土导致自然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土壤肥力衰退,自然灾害频发,农林牧业产量降低。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超采和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质量。

加强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水的稀缺性与重要性对于我们来说不言而喻。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之列,每人拥有的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要加强水资源保护,首先应该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一方面,要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要加强农田灌溉技术的改进,推广节水灌溉设施的使用,减少农业用水和水资源的浪费。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还需要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要建立健全水生态环境的监测体系,进行水体污染的监测和评价,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恢复水环境的生态功能。

面源污染是当前水污染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面源污染是指由于土壤侵蚀、农田和畜禽养殖等人类活动引起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而造成的污染。

面源污染广泛分布,污染物种类繁多,严重影响水资源的质量。

面源污染的防治需要综合治理措施。

一方面,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土地的开垦和破坏,减少土地的侵蚀和流失,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输入水体。

要加强畜禽养殖的规范管理,减少养殖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

还需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采取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使用和输入水体。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水生态环境的修复与保护,减少面源污染的产生和输入水体。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治理措施,才能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2024年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2024年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

2024年浅析水土流失的和影响及防治措施1. 水土流失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及冻融等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简言之,它涉及土壤被侵蚀和水资源流失的过程。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被风、水、冰或人为活动(如农业耕作)等过程从原地移除并沉积到其他地方的过程。

而水资源流失则指的是降雨或灌溉水未能有效被土壤吸收或植物利用,而是通过径流、蒸发等方式离开地表。

2. 水土流失的成因水土流失的成因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植被覆盖、土壤性质等。

例如,陡峭的山坡、多雨的气候、稀疏的植被和易侵蚀的土壤都容易引发水土流失。

而人为因素则主要包括农业活动(如过度耕作、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林业活动(如过度伐木)、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如基础设施建设、采矿活动)等。

这些活动往往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水资源流失。

3. 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会导致土地资源的退化,降低土地的生产力,影响农业和林业的发展。

其次,水土流失会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影响河流的水质,甚至可能引发河道淤积、洪涝灾害等问题。

此外,水土流失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少生物多样性,对区域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4. 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的影响是深远的。

从局部地区来看,它会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地质量,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来看,水土流失还会加剧荒漠化、石漠化等生态问题,影响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和环境。

同时,水土流失还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水源短缺、生态移民、灾害频发等。

5. 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防治水土流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建设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来防止水土流失。

例如,修建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径流冲刷力,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和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源污染是指雨水冲刷地表和流经城市、农村、工矿等区域,携带污染物流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现象。

为了有效保护水资源,及时防治面源污染,我们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需要明确面源污染对水资源的危害。

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城市和农村,城市面源污染主要包括道路、市容、建筑工地、垃圾堆放场等。

这些地方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油脂、重金属、有机物等,当雨水冲刷这些地方时,会将污染物带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污染。

而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田和农户生活污水排放,包括化肥、农药残留、农业废弃物和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一旦进入水体,不仅会影响水质,还可能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环境。

需要分析引起面源污染的原因。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而这些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

农业面源污染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和科技含量低导致的。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会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不规范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需要分析目前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

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对城市和农村的废水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和管理,大力推动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

也加大了环保投入,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和强化城乡污水处理设施。

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加强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面源污染的监管和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需要大力推进城市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减少污水直排河流的现象,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好农村污水处理工作。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引言水土流失是指土壤表层因风、水、冻融等自然作用及人类活动而逐步流失的现象,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土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但是却要养活全球22%的人口。

由于人口过多、人类活动频繁、水土资源管理不足等因素,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非常突出,给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为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

问题分析问题的形成原因•天然因素:水土流失主要是由自然力量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如风蚀、水蚀、冻蚀、草地退化等。

•人类活动:人类的农业生产、城市建设等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如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滥用化肥等。

问题的危害•生态环境破坏:水土流失会导致水质恶化、生物生态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生产受损: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地贫瘠化、灌溉系统损坏等,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计。

•经济发展受限:水土流失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引发土地沙化、水源消失、水灾等问题,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防治对策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性治理水土流失是维护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有效的水土流失治理可以降低自然灾害风险、提高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和稳定性,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可靠的生态基础。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1.加强土地管理:加强耕地保护,禁止盲目扩张农田、破坏草地等行为。

2.推进天然林保护: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大力推广林下经济,发展生态旅游等,增加农民收入,切实维护生态平衡。

3.推进现代农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科学、人性、生态、经济四个基本原则,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生产方式的科学化、规模化为重点。

4.推动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发展农村产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5.强化科学技术支撑:推广土壤保肥、水保土、高效节水灌溉、高强度和种植隔离技术等高科技水土保持技术,加强科研和技术示范,搭建水土保持技术交流平台,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莫明浩1,2,方少文2,涂安国2,刘政辉3,张杰2(1.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29;2.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江西南昌330029;3.于都县水土保持局,江西于都342300)[关键词]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模型化[摘要]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重要形式和运输的主要载体,开展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对于保障区域或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阐述了水土流失、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的因果效应,在概括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和模型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展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研究的建议。

[中图分类号]S157;X5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0941(2012)06-0032-03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治理,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

在我国,很多水体尤其是湖泊、水库中面源污染对污染负荷的贡献已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过度垦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侵蚀、养分流失,在径流冲刷下形成面源污染。

加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措施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水土保持科研和相关水利工作的开展,对于保障区域或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水土流失、面源污染与水体环境的因果效应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

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面源污染没有固定的排污口,也没有稳定的污染物输送通道[1]。

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化肥与农药的过量使用、城市和公路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废弃物等[2]。

面源污染分布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监测、管理和控制困难,已成为水体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面源污染被认为是环境污染的第一因素,60%的水污染来自于面源污染物;在加拿大、日本及欧洲各国,50%以上的湖泊污染负荷来自面源污染[3];在我国,主要河流湖库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尤其是N、P和其他营养盐类等面源污染物造成太湖、巢湖、滇池等重要湖泊富营养化趋势加剧。

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水土保持工作综述

水土保持工作综述一、背景与意义水土保持是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综合性的科学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内容与方法1.水土保持现状分析(1)水土流失现状:通过实地调查和遥感监测数据,分析水土流失的分布、程度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

(2)影响因素分析:从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等)和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两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3)防治措施实施情况:了解水土保持工程、生物措施和农业耕作措施的执行情况,评估其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国内外水土保持工作进展与比较(1)国外水土保持工作:梳理国外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分析其成功经验与教训。

(2)国内水土保持工作:总结国内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国内外比较与借鉴: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国内外在水土保持工作方面的差异和特点,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3.水土保持工作未来发展趋势(1)技术手段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土保持技术手段将不断更新和完善,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等将在水土流失监测和评估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生态修复与治理:将生态修复与治理理念贯穿于水土保持工作中,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3)社会参与与政策法规完善:加强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上述研究和分析,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持续关注水土流失问题,加大防治力度,提高防治效果。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工作机制和技术手段。

3.强化生态修复与治理理念,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浅谈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

浅谈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

浅谈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防治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明显,但是没有得到世人的关注,任其发展,继续恶化。

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生活的要求提高了,环境问题同时也暴露出来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才重视环境问题,才关注环境问题。

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之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此过程中,我国主要精力放于经济建设之中,在环境方面不是很重视。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直到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才采取相应的措施,才关注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亟待解决。

一、水土流失的现状(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4%,林地占16.5%,天然草地占29%,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占35%。

2004年,全国11条河流土壤侵蚀总量16.22亿吨,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9.32亿吨和4.91亿吨。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全球屈指可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在水蚀、风蚀面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平方公里。

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形式多样、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

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至关重要。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发的压力。

面源污染是当前水资源保护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而面源污染的防治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本文将对水资源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而且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

水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改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我们来看一下面源污染的问题。

所谓面源污染,是指土地利用活动和城乡生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径流和渗漏过程中,携带着各种污染物进入水体,导致水质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的现象。

面源污染是当前水资源污染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导致水质恶化、水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畜牧业、城市雨水径流、施工活动等,主要污染物包括化肥、农药、油脂、动植物粪便、固体废弃物、废水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表面径流或者地下渗漏进入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生物丰富度减少、生态系统失衡等问题。

面源污染的防治是当前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面源污染防治,必须采取综合治理,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法规和政策制定、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等方面。

在加强宣传教育方面,需要加大对农业、畜牧业、城市雨水排放、施工活动等面源污染的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公众参与水资源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在加强法规和政策制定方面,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行政管理和法律监管,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任务,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监管和治理。

在加强监测和评估方面,需要加强对面源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水质变化和面源污染的情况,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水资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尤其是面源污染,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尤为显著。

本文将针对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缺乏安全饮用水,而水污染更导致不计其数的水资源变得不可用。

保护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的保护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展水环境保护等方面。

水资源管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以更好地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面源污染的来源及影响面源污染是指污染物来自于广泛的面源而非点源,是指没有固定来源的排放污染物。

这类污染主要包括农业、城镇和工业等各个领域。

主要表现为农田面源污染、城镇面源污染和工业面源污染。

农田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物质带来的污染,还包括农村生活污水等。

城镇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城市雨水排放导致的水体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等。

工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生产废水排放、废气排放等。

面源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面源污染会导致水资源的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水质,使得原本洁净的水资源变得不可利用;面源污染也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面源污染还会威胁人类健康,使得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导致水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三、面源污染防治的对策与建议针对面源污染问题,应采取综合的、系统的、科学的措施,从源头减排,加强治理,以及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有效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

浅谈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危害与防治1.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概述地域性:由于地形、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

人为性:人类活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填埋、材料堆放等行为破坏了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

持续性:一旦发生水土流失,恢复难度极大。

即使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复杂性:水土流失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降雨量、植被覆盖、土壤类型等,增加了防治的难度。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需要引起广泛关注。

在规划和实施建设项目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

1.1 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界中,由于地表土壤受到降雨、径流、风力等外力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土壤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表现为土壤表层逐渐变薄,结构破坏,甚至裸露地面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破坏,还对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加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2 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原因众多,而且相当复杂,在各类建设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尤其显著。

首要原因包括不恰当的人类活动,如过度耕作、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这些活动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抗蚀能力。

建设项目中的施工活动如挖方、填方、道路建设等,往往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和土壤裸露,加剧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自然因素如降雨强度大、地形坡度陡峭等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在这些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容易受到侵蚀和流失。

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缺乏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也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防治水土流失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从源头上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恶化。

1.3 水土流失的危害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导致表层肥沃土壤流失,使得土壤中的有机质、养分和水分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耕地的生产能力。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水资源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然而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面源污染是水资源污染的一大主要来源。

面源污染是指由陆地表面径流所带来的各种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包括城市、农村和工业废水、农田和城市的污染物质以及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等,是当前我国水环境保护面临的严重问题。

加强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一、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是维系生态平衡和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总量只占世界的6%,而人均可支配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受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和大量的污染排放,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水资源保护,首先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

对于城市、农村和工业废水,必须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对农田和城市的污染物质,要加强农田污染的综合治理和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对大气降水中的大气沉降物,要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减少大气沉降物对水资源的污染。

水资源保护还要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要制定严格的水资源利用规划,实行严格的水资源节约和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需要加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保护还需要注重水体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要积极推进水体生态环境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水生态系统,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二、面源污染防治的现状面源污染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各种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营养物等)通过径流进入水体,引起水体污染。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面源污染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影响了水质和水量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分析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一、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1、城市雨水污染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增加了人口密度和经济负荷,大量的水泥、砾石和沥青等材料覆盖住了土地表面,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入地。

此外,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和生产过程也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和污水,这些都会直接排放到城市的排水系统中,导致城市雨水的严重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排放的废水、农药和化肥等,会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地下水体中,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污染物质浓度过高,形成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农田的耕作和管理过程中,也会带来土壤侵蚀和农药化肥残留的问题,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3、工业废水排放工业过程中,大量的废水和工业污染物会被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体中,造成水体污染和生态威胁。

特别是在一些化工和重工业领域,因为生产工艺涉及一些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所以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水体的影响格外严重。

二、水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应该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枯水期的水源保护和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此外,政府和社会机构应该通过法律、政策、经费等多种手段,促进水资源节约和资源保护。

2、实施防污染策略为了遏制面源污染的发展,需要加强源头控制,实施防污染策略,促进生产和生活过程的绿色化。

针对不同污染源和污染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加强排放标准的管理和监测。

3、开展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治理工作应该重点关注短期效益和同步受益,发挥治理技术和模式的综合效益,通过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城乡综合治理等措施,提高水环境质量和水体生态功能。

4、推广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推广也是水资源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危害及水土保持发展的措施综述摘要:当前,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对当前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阐述了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以及水土保持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水土保持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的供给和保障。

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位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的现状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约356万平方千米,其中受水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约191万平方千米,在水蚀和风蚀面积中约有26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为水蚀、风蚀交错区。

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问题有多严重,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认真解决,就根本谈不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积极地采用科学技术、不断完善技术管理措施来提高水土保持发展不仅是一项十分紧迫的环境问题,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及民生的重大问题。

2 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水土流失危害十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

遏制水土流失,实施水土保持,是当前唯一选择,尤其是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如三峡库区。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

2.1 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发生涝灾水土流失的后果是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严重的是水源枯竭,河道断流,主要表现在,一是使土壤蓄水量减少,土壤颗粒间的空隙占土壤总体积的30%~50%,空隙是水份存在的空间,是涵养水源的关键,由于土壤随水而去,贮水空间就随之丧失,土壤的蓄水量也因此减少,从水文角度讲,增强了径流的年内变化,使洪水季节水更多,枯水季节水更少。

农村水土流失防治与治理技术研究

农村水土流失防治与治理技术研究

农村水土流失防治与治理技术研究水土流失是一个严重影响农村发展的问题,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农村水土流失防治与治理技术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一、水土流失的影响水土流失会导致土壤养分流失、植被破坏,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和土地的持续利用。

同时,水土流失还会造成水资源污染和河流淤积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二、农村水土流失的成因农村水土流失的成因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规模过大,造成土地丘陵起伏较大,地形曲折而崎岖,造成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浪费利用,间接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减少,土地养分逐渐流失,造成土地资源流失。

三、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和丘陵地带,水土流失的情况更为严重。

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导致农村水土流失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

四、水土流失防治技术农村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是解决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主要包括梯田养护、地膜覆盖、栽植防护林等措施。

其中,梯田养护可以有效减缓水土流失速度,提高土壤肥力,保护农作物生长。

五、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除了防治技术外,农村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也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生态砌块、应用植被覆盖、沟道整治等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土地的流失,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六、水土流失治理配套政策为了推动农村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

包括加大投入,提高农民意识,推广技术成果等方面,为打赢水土流失防治攻坚战提供政策保障。

七、水土流失防治的社会影响农村水土流失防治不仅关系到农田生产和生态环境,还关系到农民生活和社会稳定。

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八、水土流失防治的经济影响农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影响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通过有效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九、水土流失防治的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村水土流失防治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摘要】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他将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带入各种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措施,对于土壤保持和水体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我国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概况及其危害,并综述了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概况;面源污染;防控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也越快来越大。

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这一基本事实使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有利于促进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对于保障小区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概况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对水环境的污染并不是由于某个排污点所引起,而是在一个较大的尺度范围内所形成的污染源,通常也称作非点源污染。

我国最早于60年代初开展的化学侵蚀与化学径流的研究,是我国面源污染研究的先导。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严重,以及河流水质、泥沙等方面研究的需要,才正式开展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

在面源污染研究中,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物负荷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外研究面源污染的基本出发点。

通常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同步监测降雨径流的水质、水量、确定出污染物的单位负荷量, 然后通过单位负荷与面积的乘积来估算,来监测面源污染的发生负荷量。

但由于面源污染是一种时空差异性很强的现象,仅仅以小区研究来代替大区域的结果,估算精度较差,同时也不利于进行对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的研究。

现阶段形成的以小区研究和大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开创了一条新道路。

二、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危害1、增加了水体中的悬着物当发生水土流失后, 被侵蚀掉的土壤在到达河流或其它水体以前,大部分在径流中沉积下来,但仍有一部分达到某个水体,形成水体中的悬着物,增加了水的浑浊度,形成一种物理污染。

水土保持-面源污染

水土保持-面源污染

水土保持-面源污染第一篇: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对农业性面源污染的影响及防控引言:农业性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水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来源,控制农业性面源污染是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及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当务之急。

而水土流失造成的农业性面源污染主要是以土壤侵蚀的基础的污染过程,因此对土壤侵蚀进行有效的防控很有必要。

1、农业性面源污染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性或固体污染物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汇入受纳水体而引起的水体污染。

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面源污染没有固定的排污口,也没有稳定的污染物输送通道[1]。

面源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土壤侵蚀、化肥与农药的过量使用、城市和公路径流、畜禽养殖和农村废弃物等[2]。

而面源污染中农业性面源污染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所谓农业性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的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化肥污染、农药污染、集约化养殖场污染。

1.1 农业性面源污染的特点[3] 1.1.1分散性和隐蔽性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相反,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它随流域内土地利用状况、地形地貌、水文特征、气候、天气等的不同而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

排放的分散性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的不易识别。

1.1.2 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大多数面源污染问题,包括农业面源污染,涉及随机变量和随机影响。

区分进入污染系统中的随机变量和不确定性对非点源污染的研究是很重要的。

例如,农作物的生产会受到自然的影响(天气等),因为降雨量的大小和密度、温度、湿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化学制品(农药、化肥等)对水体的污染情况。

1.1.3 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由于面源污染涉及多个污染者在给定的区域内它们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加之不同的地理气象水文条件对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影响很大因此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

2、水土流失对农业性面源污染的影响过程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成土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面源污染综述

面源污染综述

面源污染综述我国面源污染的防治及治理情况摘要:我国的面源污染一般分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从以上两个方面,尤其是农业面源方面对我国面源污染的现状、成因、污染物来源、污染物种类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和治理污染的对策。

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污染、集约化养殖污染、农田秸秆无序利用污染、农膜污染等方面阐述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从污染物的危害以及对受纳水体的污染等方面阐述城市面源污染的成因,并据此提出了包括政策、法规和技术等方面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面源污染;污染现状;污染防治;污染治理点源及面源是地表水体污染的两大来源[l]。

面源污染(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溶解的或固体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人受纳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湾等),引起的水体污染[2]。

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表现在于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水源污染;新兴的温室农业产生的塑料薄膜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氮、磷、钾的损失,以及大量畜禽粪便对水体的污染等。

由于其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并疏于治理,已给农业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亮起了红灯。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表现在于城市地表雨水径流引起的水体污染,随着对工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控制水平的提高,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环境污染的影响表现得十分突出。

一、我国面源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及现状(一)农业面源污染1、化肥污染。

在过去十多年中,全国化肥的施用量从1990年的2590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中国化肥年使用量4124万吨,占全世界平均消费量的1/4,达400 kg/hm2,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化肥使用安全上限[3]。

2、农药污染。

中国是世界生产和使用农药的第一大国[4],年农药使用量约为140万吨,每亩耕地年均施用农药有效成分约0.8kg,并且高毒、高残留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仍占很大比例。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保护及面源污染防治分析
水资源对人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生命的基础,更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使用和污染等问题已经日益严重。

面源污染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与其他类型的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深刻影响尤为明显。

面源污染是指人类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城市和乡村的各种生产、生活和运输活动。

比如,城市中的道路、广场和建筑物绿化带等地方容易积存雨水,同时,这些土地上容易出现垃圾、污水、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而这些污染物质会随着雨水进入下水管道、河流和湖泊等自然水体里,形成严重的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污染源管理,并特别是实行适合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中,应该增设化学物质、油类和有机物的去除设备,以保证污水处理后的水质符合规定。

此外,在污染源防治方面还应注重加强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的分类和处理,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学化的农业技术,以降低面源污染的产生。

另一方面,水资源管理是保护水资源不受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首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遏制水污染。

常规的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健全环保法规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等,可以减少面源污染的产生。

其次,引入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强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遏制面源污染的形成。

总之,面源污染是严重危害水资源的污染方式之一,防治面源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因此,加强污染源管理、开展科学水资源管理以及减少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污染等措施,对于保护我国水资源健康和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1.李娜2.吴玲3.丁建强1.重庆龙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11202.重庆木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重庆4000503.重庆天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1120【摘要】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发生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他将大量的泥沙和营养物质带入各种水体,造成水体污染。

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措施,对于土壤保持和水体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我国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概况及其危害,并综述了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概况;面源污染;防控研究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需求也越快来越大。

然而,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使得原本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问题日益严峻,这一基本事实使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加强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防控研究,有利于促进水土保持,提高水资源的质量,对于保障小区域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概况水土流失面源污染是相对于点源污染而言,对水环境的污染并不是由于某个排污点所引起,而是在一个较大的尺度范围内所形成的污染源,通常也称作非点源污染。

我国最早于60年代初开展的化学侵蚀与化学径流的研究,是我国面源污染研究的先导。

从80年代开始,由于水库、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严重,以及河流水质、泥沙等方面研究的需要,才正式开展了农村面源污染的研究。

在面源污染研究中,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物负荷之间的关系是国内外研究面源污染的基本出发点。

通常在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上,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同步监测降雨径流的水质、水量、确定出污染物的单位负荷量,然后通过单位负荷与面积的乘积来估算,来监测面源污染的发生负荷量。

但由于面源污染是一种时空差异性很强的现象,仅仅以小区研究来代替大区域的结果,估算精度较差,同时也不利于进行对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的研究。

现阶段形成的以小区研究和大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研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开创了一条新道路。

二、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危害1、增加了水体中的悬着物当发生水土流失后,被侵蚀掉的土壤在到达河流或其它水体以前,大部分在径流中沉积下来,但仍有一部分达到某个水体,形成水体中的悬着物,增加了水的浑浊度,形成一种物理污染。

以黄河为例来说,由于黄土高原强烈的水土流失,致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使黄河的平均含沙量高达37.60kg/m3,对黄河的水质造成污染,使水质下降,开发利用难度加大成本增高。

2、增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各种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使其浓度增高,促使各种藻类的大量繁殖,从而影响水生动物生存和人类用水的现象。

在降雨侵蚀过程中,雨滴到达地表,一方面分离土壤,另一方面溶解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当产生径流后,这些物质与泥沙一起进入水体;同时主要来自于土壤的泥沙作为人类施用化肥及其它农用化合物的载体,也将大量营养物质带入水体,增加了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Abrams对美国杜阿拉丁流域的磷含量进行了分析,认为周围农耕地土壤中的磷随水土流失而进入流域,是本流域的面源污染源之一。

Hancus在佛罗里达奥基乔比湖进行了研究,发现防止周围农耕地的水土流失后,湖中的氮磷浓度下降。

这均说明了水土流失可增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km2,年流失氮磷钾高达4000万t,假如残留在各种水体的仅为1%,即每年水体残留氮磷钾达40000t之多。

三、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研究1、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影响因素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防控与其影响因素密切相关,面源污染物的产生主要以水土流失为途径,因此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面源污染也有很大影响。

自然因素包括降雨坡度下垫面条件土壤初始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近地表土壤水文条件对坡面的侵蚀过程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到面源污染物的迁移过程。

人为因素主要指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等,尤其是施肥和农业耕作对面源污染有很大影响。

水土流失产生的泥沙一方面给水体带来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污染,另一方面当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由废、污水携带的泥沙吸附的污染物质被解吸到水相中造成二次污染,故土壤与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吸附与解吸)等是决定泥沙和径流携带化学物质浓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对侵蚀泥沙的防治可减少水土流失面源污染。

为防控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国内外学者对水土保持耕作法(少耕、免耕)、农地过度施肥、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等影响污染物运移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吸收、过滤、迁移和转化土壤或水体中的一些有害物质,防治面源污染,优化流域或区域水环境。

因此,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措施在防控化肥农药和有机肥等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体污染,是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2、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面源污染控制主要有3种途径:第一种是对污染源系统的控制,第二种是对污染物运移途径的控制,第三种是对污染汇系统的控制。

水土保持措施对前两种控制途径均有重要影响,尤其是生物措施,通过提高植物覆盖度改善土壤质地,增强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改善土壤水分条件等,对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化学降解等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能减少污染源系统的污染物通量。

此外,工程措施通过控制侵蚀和搬运过程来控制面源污染物的扩散,截断面源污染的污染链和减少污染量,主要表现在拦蓄径流、泥沙,从而减少吸附的营养盐和有毒元素等,达到净化径流水质、保护水体功能的目的。

美国环保署(USEPA)提出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是目前普遍认为值得采用的面源污染防治体系,它是指任何能够减少或预防水资源污染的方法措施或操作程序,其工程措施既包括修建沉沙池渗滤池和集水设施等传统的工程措施,也包括建设湿地植被缓冲区和水陆交错带等新兴的生态工程措施。

杨爱民认为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工程措施(除传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外,还包括兼具拦截径流净化水质功能的小型人工湿地措施等)和农业技术措施(除水土保持耕作技术外,还包括合理施肥技术等)都对面源污染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学者采用设置径流小区进行天然降雨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等方法,对生物毯、生物带、秸秆覆盖、鱼鳞坑、梯田、台地等不同水保措施防治面源污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

此外,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是防治流域内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的主要措施,如2006年北京市综合治理后的小流域比未治理的小流域平均削减总氮34.8%,总磷20.8%,小流域出口的水质达到地表水3类标准以上。

目前我国对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防控的试验研究多以小区尺度的观测分析为主,在流域尺度中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流抗蚀效应研究得较多,而对于面源污染防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研究现状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实质在于水土流失,作为水土流失预测预报的模型,经过合理的修正后,可用于非点源污染的监测。

USLE方程因为较好地解决了估算特定条件下的长期平均土壤流失问题而被广泛应用于面源污染模拟模型之中。

刘枫等曾利用USLE方程定量地研究了于桥水库的非点源污染规律,发现流域地貌和植被是制约面源污染空间差异的两个关键因素,调控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布是非点源污染管理的重要途径。

陈西平等根据径流小区试验发现降雨历时、降雨量、最大雨强三个参数中,降雨量与污染物输出量有较的相关关系,并研究了涪陵地区五种污染物的各次降雨冲刷预测方程。

王全九等根据土壤溶质随径流的迁移特性,认为土壤溶质随径流迁移过程主要受控于土壤可供径流挟带的溶质量及径流挟带溶质的能力,径流挟带能力可利用时流质量传递系数来表示,将降雨特性,下垫面条件等因素对径流过程的影响归功于对流质量传递系数,任一时刻径流溶质质量均是土壤可供挟带的溶质量及对流质量传递系数的函数,并推导出了对流质量传递模型。

立足于受纳水体水质分析的统计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未涉及水土流失型非点源污染的本质,使其精度及应用范围受到一定影响。

从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的三个环节—降雨径流、水土流失及污染物迁移等过程出发,研究非点源污染的实质并进行预测预报,已成为水土流失型非点污染的研究方向。

四、结语水土流失导致土壤退化,减少有效耕地面积,并且引发相关的次生灾害,影响经济的发展和农业地位的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和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由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笔者认为应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重点研究:一是结合水土流失模型开展面源污染模拟及其预测预警研究;二是加强水土流失对面源污染形成和运移机理及其对水质影响研究;三是建立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一体化监测体系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胡宝祥,马友华水土流失及其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6):408—412.[2]杨爱民,王浩,孟莉.水土保持对水资源量与水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1):72—76.[3]文军,骆东奇,罗献宝等.千岛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水土保持学报,2004,18(3):126—129.[4]鲍全盛,王华东.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地理科学,1996,16(1):66~71.[5]关君蔚.关于我国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展望.见:水土保持科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1~4.[6]P.克罗森.侵蚀对美国土地生产力和水质的影响.见: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处,1988,142~155.[7]刘枫,王华东,刘培桐.流域非点源污染的量化识别方法及其在于桥水库流域的应用.地理学报,1988,43(4):329~339水土流失面源污染及其防控研究综述作者:李娜, 吴玲, 丁建强作者单位:李娜(重庆龙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吴玲(重庆木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丁建强(重庆天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刊名: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年,卷(期):2012(22)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2221475.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