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愁传统始于诗经
《诗经》:美好诗意的传承与创新
《诗经》:美好诗意的传承与创新概述《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
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早期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周朝及前期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民间和贵族生活,以及人们对自然景物和情感的抒发。
本文将探讨《诗经》在美好诗意传承和创新方面所取得的重要影响。
1. 传统文化传承1.1 原始音乐性质《诗经》最初是作为歌曲存在的,通过简单而朴素的音乐伴唱形式来传递情感和思想。
这种原始音乐性质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其中含义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理解,也为后世音乐艺术打下基础。
1.2 古代礼仪制度由于《诗经》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地方对于婚姻、丧葬、祭祀等礼仪制度的认同与行为规范,因此成为后世礼仪制度的参考和借鉴对象,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 创新诗意表达2.1 真实生活描绘《诗经》采用精确、生动的语言描述人们在古代社会中真实的生活场景和情感体验。
这种真实性与直观性深深地吸引着后世的诗人,并对他们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2 音韵美学创新《诗经》将音乐与诗歌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音韵美学。
通过声调变化、韵律运用以及咏史抒怀等手法,使得《诗经》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激发了后世诗歌创作中音韵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2.3 情感表达方式《诗经》以其简洁而富有强烈感染力的情感表达方式,成功地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所体验到的喜怒哀乐。
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影响了后世文人雅士对于情感抒发的方式,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结论通过对《诗经》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古代诗歌集合的美好诗意得以传承和创新,并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
无论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通过音韵美学与情感表达方式带来的创新,都使得《诗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继续传承与创新。
浅论怀乡诗的成因
浅论怀乡诗的成因怀乡,自《诗经》、《楚辞》开端,就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学母题。
它是文学艺术中最为古老的母题之一。
作为文学艺术中最古老也是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思乡情感一直在被人们不断地吟唱。
思乡诗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于古代思乡诗的研究,从古至今都不曾间断,古代思乡诗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有位学者曾说过“中国诗人似乎永远悲叹流浪和希望还乡。
对于西洋读者,这可能也显得太感伤,但是,请不要忘记中国的广大,从前交通的困难,在主要城市中高度文明的生活和远乡僻壤的恶劣环境之间的尖锐对照,以及在传统中国社会家庭的重要性与其对祖先根深蒂固的爱。
进而,由于是个农耕的民族且住惯陆地,中国人大体上显然缺少流浪癖。
因此,乡愁之成为中国诗中一个常有的因而是因袭的主题,并不足奇。
”所以,思乡诗应是以离家在外的人为抒情主体的,表达对故乡(包括政治意义上的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回归之念,其中一些表达漂泊在外的羁旅情怀的诗篇也包含在内。
探究怀乡的原因。
我们发现形成怀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空间上的距离遥远和时间上的分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也是促成怀乡的原因。
故乡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心都是朝向故乡所在的方向。
因为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那里不止有我们生活过的家园,有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人。
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环境下,他们的点点滴滴都会历历在目。
就像昨天才发生的事。
怀乡的主要原因:①怀乡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的行为;②怀乡情思往往是由事引发,故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触景生情,借物抒情;③怀乡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
“中国文化可以说就是乡愁文化,甚至一离家就思乡。
”中国人的乡情就显得格外沉重。
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深处,更是郁结着强烈的“思乡情结”,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熏陶沉淀结果。
1 怀乡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的本能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怀乡是一种潜在的本能意识,怀乡意识所表现的是一种强烈的重返母体——故乡的愿望,它在寻找温暖与安全,寻找慰藉与依赖。
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
“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 “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 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 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 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朱熹《诗集 传》曰:「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其篇本有 大小之殊,而先儒说又有正变之别。以今考之, 正小雅,燕飨之乐也;正大雅,朝会之乐,受釐 陈戒之辞也。......辞气不同,音节亦异。」故而 大小雅之异乃在於其内容。
(请分别单击风、雅、颂)
请单击此处
国风·周南 国风·召南 国风·邶风 国风·鄘风 国风·卫风 国风·王风 国风·郑风 国风·魏风 国风·唐风 国风·齐风 国风·秦风 国风·陈风 国风·桧风 国风·曹风 国风·豳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 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 篇 。大部分是民歌。根据十五国风的名称 及诗的内容大致可推断出诗产生于现在的 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和湖北北 部等。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 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 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 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 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 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 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 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 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 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 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 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 只有六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 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乡愁是一种情愫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鬲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表现“乡愁”情愫的古诗歌应当上溯到《诗经》,《小雅·采薇》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用“乡愁”来激励在前方作战的将士奋勇杀敌、衣锦还乡。
汉乐府《木兰辞》中的乡愁意味更浓烈,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但不爱封赏爱家乡;“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希望的是“对镜贴花黄”。
这,就是中国人早期朴素的乡愁观。
上古时期,乡愁诗歌主要表现对家乡、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眷念,这是农耕时代人们情感的主要寄托和表达方式。
王云涛先生在论文《唐以前乡愁诗的情感内涵》中认为:“到了汉代,乡愁诗多写游仕求学中的的相思,文人多为求学求仕而远离家乡,自然会产生浓烈的思乡之情。
如王桀《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建安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内心深处济世安民的思想和建功立业的豪情被唤醒,折射到诗歌中便是反映社会动荡、有家不能归或无家可归的主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愁诗则将个人情感与时代命运相结合,主要表现游宦羁旅和边塞征人的离乡别情。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王维描述长安城的繁盛:“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乡愁诗的宽度、广度增加,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杜牧、王昌龄、白居易等著名诗人都创作了大量乡愁诗,题材涵盖了羁旅之情、边塞感悟、仕途磨难、友朋之情等领域,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思想内涵上都达到诗歌巅峰,让后世难以超越。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2025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留住这个村庄刘亮程我没想这样早地回到黄沙梁。
应该再晚一些,再晚一些,黄沙梁埋着太多的往事,我不想过早地触动它。
一旦我挨近那些房子和地,一旦我的脚踩上那条土路,我一生的回想将从此开始。
我会越来越深地陷入以往的年月里,再没有机会扭头看一眼我未来的日子。
我给自己留住这个村庄,今生今世,我都不会轻易地走进它,打扰它。
我曾在一个秋天的傍晚,站在黄沙梁东边的荒野上,让吹过它的秋风一遍遍吹到我的身体,我在荒野上找我熟悉的一棵老榆树,连根都没有了。
根刨走后留下的树坑也让风刮平了。
我只好站在它站立过的那地方,像一截枯木一样,迎风张望着那个已经光秃秃的村子。
我太熟悉这里的风了,多少年前它这样吹来时,我还是个孩子。
多少年后我依旧像一个孩子,怀着初次的、莫名的惊奇、惆怅和欢喜,任由它一遍遍地吹拂。
它吹那些秃墙一样吹我长大硬朗的身体,刮乱草垛一样刮我的头发,抖动树叶般抖我浑身的衣服。
我感到它要穿透我了。
我敞开心,松开每一节骨缝,让穿过村庄的一场风,同样呼啸着穿过我。
还有一次,我几乎走到这个村庄跟前了。
我搭乘认识不久的一个朋友的汽车,到黄沙梁下的下闸板口村随他看亲威。
我没告诉这个朋友我是黄沙梁人。
一开始他便误认为我在沙湾县城长大,我已不太像一个农民。
《乡愁》阅读理解和答案
《乡愁》阅读理解和答案第一篇:《乡愁》阅读理解和答案《乡愁》是一首现代诗,很多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把握其重点中心内容。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乡愁阅读答案”,同学们动手完成下。
如果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还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哦。
祝大家学习进步!阅读《乡愁》,完成1-5题。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将下列词语还原到诗中。
浅浅的窄窄的小小的矮矮的2、这首诗把乡愁比做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这首诗中表示时光变迁的词语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4、诗中的“海峡”指的是。
答:诗中的“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5、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最为准确的句子是(B)。
A.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思念母亲、思念家乡之情。
B.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乡愁,表达思念祖国、渴望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情。
C.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诉说伴随他一生的难以排遣的乡愁。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乡愁阅读答案,仅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旨在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乡愁》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并有所启发和收获。
第二篇:乡愁阅读理解答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阅读题目:1、这首诗是按()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乡愁阅读答案(余光中):1.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人情doc
思乡---中国人的乡土情结【摘要】思乡是一个中国人的永恒的话题。
从古至今,无论男女,不论尊卑,故乡总是他们盼望归去的港湾,思乡是他们不老的情结。
正是这样的情结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创作题材,并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显现,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关键词】思乡游子故乡乡愁【正文】1、游子思乡1.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这首静夜思可谓妇孺皆知。
中国人从孩提时代起就会背诵它,孩子虽不解思乡之苦,但优美的音韵让人朗朗上口,无意识之中就背下来了。
长大后,背起书包,离开家,才渐渐品尝到想家的滋味。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秋月分外光明,又特别清冷。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这里的故乡与家的概念有着等同之处。
故乡吸引人的地方不就是因为那里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亲人以及熟悉的一切吗?那里有家,有温暖,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有让自己放松、休息,无所顾忌的地方,也是人类心灵的寄托,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
正因为有了家的概念,才促使许多人为了家及家人的生活而离开家,去拼命、去努力,于是就有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受。
每当这样的时刻,盼团圆的心理在滋长,“又是九月九,重阳节,难聚首,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走,走,走,走啊走,走到九月九,家中才有自由,才有九月九……”。
那么强烈地渴望着归去,在外的艰辛,到家后的舒适,构成鲜明地对比,谁不想家?谁不恋家?1.2、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将要远行,慈母连夜一针一线地缝制着儿子的衣服,那针脚又细又密,缝得结结实实。
[乡愁诗]有关乡愁的诗
[乡愁诗]有关乡愁的诗一:[有关乡愁的诗]关于乡愁的古诗大全1、《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4、《一剪梅》宋·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5、《无题·其四》唐·李商隐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6、《卜算子》宋·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7、《绝句》唐·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8、《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9、《润州听暮角》唐·李涉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边声怨思长。
惊起暮天沙上雁,海门斜去两三行。
10、《秋江》宋·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夕阳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11、《雨霖铃》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2、《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拓展阅读:《乡愁》教学设计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
《诗经》:中国文学的源泉与灵感之源
《诗经》:中国文学的源泉与灵感之源1. 引言1.1 概述中国文学拥有悠久的历史,而《诗经》作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誉为中国文学的源泉与灵感之源。
它不仅是迄今为止存世最早的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诗经》在中国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析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启示。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诗经》产生时期所处的历史背景,包括春秋时期社会背景和诗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接下来,将重点讨论《诗经》独特的文学特点,包括具体写景与抽象意境相结合、音乐性与语言美感融合、民间性与精神内涵相统一等方面。
然后,论述《诗经》对后世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和启示,如形成了后世各类诗歌形式和题材基础、培育了中华文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诗经》对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与价值,并展望其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启发和引领。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诗经》这一中国古代文化瑰宝,深入探讨其对中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通过分析《诗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同时也能为未来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本文也希望强调《诗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贡献,使读者能够更加认识到它在中华民族精神追求和核心价值观念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诗经的历史背景:2.1 春秋时期的社会背景: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大约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这个时期以国家分裂和战乱频繁为特征,主要是由于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国之间争霸导致的。
在这个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社会和文化变革。
在春秋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各个诸侯国相互攻伐,以求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战国初年则更加剧烈,成为七雄争霸的时代。
这种战乱环境下的政治格局变迁促使了文化思想与文学风貌广泛多样的发展。
2.2 诗经的产生与发展:诗经是中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诗歌集合,它包括了唐代之前几百年间流传下来的305篇诗歌作品。
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汉语言文学诗经:中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一、引言《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七世纪从西周建国到春秋中叶的五百年间的产物,其空间环境基本上是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以北的地区,也就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作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农夫皂隶,题材非常广泛,农业祭祀,战争徭役,政治美刺,男女情爱,悼亡怀人等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无所不包,《诗经》就是在如此辽阔的时空文化背景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勤劳与善良,创业与守成,反抗与斗争,理想与愿望,欢乐与哀伤,仇恨与爱恋,它的每一篇作品,都凝聚了古人无数次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沉淀着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累,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风貌,作为我们民族心理开始成熟时产生的第一部诗集。
《诗经》还集中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源于自己的历史特点和精神性格所形成的中国诗歌的文化精神,包括忧患意识,乡土情结,人本思想和现实精神,一部《诗经》,使人们能够从世俗中看社会,从个体中看群体,从际遇中看人生,从生活中看历史,因而给人以纵深历史感与广阔现实感的《诗经》便从最深刻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特征这些最根本的方面,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的古典现实主义传统,并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辉煌的艺术成就而光耀史册,成为中国文学的“圣典”。
二、主题参考的文献资料主要是在学校图书馆的综合书库、期刊室、中国期刊网上搜集的,主要是关于《诗经》悲剧性和审美特质,以及《诗经》所涉及的有关我国悲感文化和周礼文化的一些文章和书本。
在此,根据参考的内容,我将我所参考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和分类,如下:关于《诗经》作为我国悲感文化的文学渊源的观点,主要是参考的是孙海沙《论中国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以诗经为个案》、瞿明刚《中国古代悲感文化略论》、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孙克强《诗经与中国文化》以及温小腾《诗经的悲态美初探》等资料。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
乡土情怀在《诗经》中的体现
《诗经》中的乡土风情: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农耕、渔猎、畜牧、采 集等。
乡 《 单
击 此
土 诗 处
添 加
情 经 副
标 题
怀 》 内
容
中汇 报 人
的:
XX
壹
添加目录标题
贰
《诗经》与乡土情 怀
目录
CONTENTS
叁
《诗经》中的乡土 风物
肆
《诗经》中的乡土 情感
伍
《诗经》中乡土情 怀的影响
陆
《诗经》中乡土情 怀的现代意义
添 加 文 档 标 题
土《 情诗 怀经
》 与 乡
《诗经》的背景与特点
● 激发了作家的创作灵感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都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将乡土 情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许多作家在创作中都受到了《诗经》的影响,将乡土情怀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 成为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成为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文学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都会考虑作 品是否具有乡土情怀,是否能够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成为了文学批评的重要标准之一,许多文学批评家在评价作品时,都会考虑作品是否具有乡土情怀,是否能够表现 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
关注农村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诗经》中的乡土情怀对现代农村发展的启示 城乡一体化建设在《诗经》中的体现 现代农村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措施
那源起诗经的忧愁
那源起诗经的忧愁忧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特别是那些有着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文人,更是有着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他们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当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统被治者所理解,当他们的美好理想化为泡影,或者人生命运发生重大变故,他们那种忧愤之情会慢慢郁积在心中。
长久郁积于心的忧愤,自然要发之于外,而文字就是他们排遣忧愁、舒缓情绪最好的表达方式。
走进诗歌的世界,让我们在作者的咏叹中去体味那无尽的忧愁;在诗歌跌宕起伏的韵律里去感悟作者深深的忧郁,感受那一片苦心。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祖宗。
这缘起于诗经的忧愁,如长江之水,沿途汇集百家之愁,穿越历史奔流而来。
诗经中《黍离》,是诗歌中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忧愁诗歌。
作者面对昔日繁华宫殿化作庄稼地所发出悲哀的咏叹,这声声悲怆的呼喊在中国诗歌史上回荡。
这禾黍之悲,让后世的文人只能模仿而不能超越,更无法脱离它的影响,在后世众多的诗歌作品中都有它的遗留的痕迹。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苍天啊,请你告诉我,是谁把它弄成现在这样”。
抬头问苍天,苍天却无言。
那一声声因忧愁悲伤而发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从远古传来,依旧如此的清晰。
是远古作者在呼喊,我心中也在呼喊,古往今来吟诵这首诗篇的人都在应和着这发自肺腑的痛苦呼喊。
《黍离》中有“知我忧愁者”,故我尚有知音。
而忧愁如果不被外人所知又将如何呢?《园有桃》是《黍离》的姊妹篇,让我们进入另外一种忧愁模式吧。
园有桃,其实之肴。
心之忧矣,我歌且谣。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园有棘,其实之食。
【每日一得】乡愁传统始于《诗经》
【每日一得】乡愁传统始于《诗经》中国的乡愁传统可上溯至《诗经》,而且“乡愁”的书写,绝少见于以乡民主体为创作者的民间文学艺术中,绝大多数的“乡愁”吟唱出现在以士人为创作主体的精英作品中,那些乡土社会、壮年游宦他乡,在游宦任上的他们对故乡的回顾与书写,构成了中国乡愁书写的主要内容。
中国乡愁传统可上溯至《诗经》,通过《诗经》中两首广为人知的诗歌的对比,可准确说明“乡愁”体验发生的微妙性。
一首是《小雅·采薇》,这篇演说成功地运用“乡愁”来激励士兵,且看这首诗是怎么唤起人们的乡愁体验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
四牧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全诗前三节是“遣戍役之辞”,就是鼓励兵士们离家去战争。
第四节说:“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这是一个转折。
前三节是对一般兵士的激励之辞,第四节则开始描述比普通士兵较高的将帅行止,渲染了将帅的煊赫。
第五节则进一步渲染,“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第六节则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段描述乡愁的著名文字其实点出了“乡愁”体验的先觉前提,即唯有在他乡获得成功之后,才有此闲心来弄愁吟赏。
因此,“乡愁”体验并非消极体验,而是对离家游子在他乡有所成就的奖勉。
《诗经》另有一首诗歌则说明了离家之后、恓惶归来其实并无“乡愁”可言,这首诗是《豳风·东山》。
诗经中的思乡情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集,其中有很多诗歌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诗句:
1.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离开故乡的时候,杨柳依依,风景如画;现在我回到故乡,雨雪纷飞,一片苍茫。
这种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比离开和归来时景物的不同,表达得淋漓尽致。
2.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之病久,不可攸康。
”——《诗经·周南·卷耳》
这句话的意思是,采采卷耳菜,装不满我的筐子。
唉,我的病情太久了,无法痊愈。
这是一个人在采摘卷耳菜时感叹自己的病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诗经·邶风·河广》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说黄河宽又广?一支苇筏就可以渡过。
谁说宋国很遥远?踮起脚尖就能够看到。
这是一个人在形容自己渡过黄河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宋国的思念之情。
以上是一些《诗经》中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
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导语:《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分析《诗经》的忧患意识,希望有所帮助!《诗经》是一部具有深广忧患意识的作品,它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忧患,在控诉婚姻恋爱的不自由中。
在情人的隔绝相思中,在弃妇的怨愤中,在日常家庭生活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患中,在对国运盛衰的忧思和对自身状况的忧患中,都时时反映出来。
忧患意识,自古及今延绵不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中国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并形成中华民族代代相续的深层心理结构。
“忧患”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下》:“作《易》者,其有忧患乎?”由此可见作者把《易》看成是一部“忧患”之作。
其实,不止(易》,在先秦典籍中,《诗经》也是一部具有忧患意识的作品。
孔子说:“……诗可以怨”;(《论语》)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为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刘腮说:“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
(《文心雕龙·情采》)都把《诗经》与忧患悲愤的意识情感联系起来。
班固说:“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
”(《汉书·艺文志》)也把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的产生追溯到《诗经》。
刘熙载说:“大雅之变,具忧世之怀,小雅之变,多忧生之意”,(《艺概·诗概》)也明确肯定《诗经》为忧患之作。
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史家、传记文学家朱东润先生说:“吾尝译《诗》三百五篇之作而窥作者之心,大抵言乐者少而言忧者多,欢愉之趣易穷而忧伤之情无极,此其作者必大有所不得中而后发于外者如此。
”美学家高尔泰也指出“诗三百篇,绝大部分是悲愤愁怨之作,欢乐的声音是很少的’。
的确,今天我们读起三百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沉重的忧伤。
粗略统计一下,《诗经》中写悲哀愁怨的诗竟有百余篇,超过《诗经》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至于言及悲、忧、哀、伤、愁、怨等诗句,朱东润先生曾加以辑录,将近百数。
乡愁的历史文化内涵上
第四讲中国古代文学主题之四:乡愁第一:乡愁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书写模式(上)乡愁是人类最普通的情结之一,也许是最永恒的话题之一。
中国是农耕社会,非常重视家人团聚,人们一旦辞别故土,孤独在外,飘荡无所,就会感慨“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想起承欢膝下之时,“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诗〃小雅〃小弁bian》),自己尊敬的父亲与依恋的母亲都在身边,而一旦人在天涯,就会登高怀远,抱病悲秋时,悲从中来。
从先秦诗歌的“陟彼屺qi兮,瞻望母兮”(《诗经•陟岵》),“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shen”(《诗经•四牡》),到唐代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到当代余光中“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无不表明,文学作品说尽的是故乡,说不尽的也是故乡。
如果把故乡作为人的生命与精神的起源与归宿之所,那么,离开了故乡的人只能永远“在路上”,于是抒写乡愁的文学作品,代复一代,层出不穷。
那么,乡愁文学作品的文化内蕴究竟是什么,它反映了人类一种什么样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呢?我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下乡愁的有关问题,从乡愁的底蕴、乡愁的核心、乡愁的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乡愁的底蕴是农耕文化。
千百年的乡愁文学,它与人类的“文明之母”农业不无关系。
农耕文化孕育了家庭和家园意识,中国最早的农事诗《诗经•豳风•七月》记载的“同我妇子,馌ye彼南亩,田畯至喜”,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景象。
到了成熟的封建时代,“男耕女织”则是家家户户的理想和生产生活模式。
中国的主导文化儒家文化就是以家庭为基本出发点,孔子的“仁”学以“孝悌”为根本,从孝敬父母、尊重兄长开始,培养“仁”的伦理道德修养,推及社会与国家。
可以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与土地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家”。
“家”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与中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与儒家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乡愁的核心是亲情和爱情。
乡愁表面看是思念家乡,思念故乡的一切,但其核心却是家,包括对父母孩子的亲情和对妻子的爱情。
江苏省镇江市2021学年-有答案-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镇江市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蕴藉。
中国当代文学以乡土叙事为主导,广泛而深远地表现了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动。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张炜、铁凝、王安忆、刘震云、阿来等作家,或者以乡土叙事为主导,或者以不同的方式书写乡村,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进步与转折留下了深挚的历史记忆。
就对农业文明进入现代的艰巨进程的描写而言,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之林独树一帜,可圈可点。
对乡村的书写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显著特点,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独特的情感深度和美学力量,应该构成文学研究关注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中外文学漫长传统中的重要主题。
中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乡愁的篇章(如《采薇》),唐诗宋词中表现乡愁主题的更是不在少数。
20世纪中国现代早期的作家,如鲁迅、沈从文、废名、萧红等人,多有书写乡村记忆的作品,那里流宕着他们对乡村陷入现代困境的深切关怀。
乡愁当然也是世界文学传统中的主题,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写的就是奥德修斯历经千辛万苦,在海上漂泊10年,最终回到故土伊萨卡与家人团聚。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兴起,怀乡是其重要的主题,并且具有了现代意义。
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中则把怀乡的情感表达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重要主题。
怀乡或乡愁是人类最基本、最朴素、最普遍的一种情感。
怀乡或者是一种朴素的个人记忆,或者是一种家国情怀;它构成了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作品最为重要的主题。
也正国为此,文学成为人类精神寄寓和传统承继的基本载体。
乡愁也表达了作家诗人对现代社会变迁的独特体验,文学作品在这种表达中显示了情感和思想的深度。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历经剧烈的变革,而乡村承受的现代冲击更为激烈。
中国作家既要去表现历史进程显现出的希望,又不得不面对历史剧变带来的伤痛。
作家、诗人对故土的书写经常怀有他们特有的痛楚和春恋,或许他们怀有更多的对现代到来的不信任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乡愁传统始于《诗经》
《诗经》插图。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段表述与传统的官方语体颇有差异,感性而诗意。
此表述一出台即引起诸多观察人士的关注,时间过去月余,尽管多方关注却并未引起有深度的讨论,特别是对文件中提出“乡愁”的政策深意未见有价值的解读,令人遗憾。
中国乡愁传统可上溯至《诗经》,通过《诗经》中两首广为人知的诗歌的对比,可准确说明“乡愁”体验发生的微妙性。
一首是《小雅·采薇》,经学家孔颖达说这是一篇文王“遣戍役”之作。
这篇演说成功地运用“乡愁”来激励士兵,且看这首诗是怎么唤起人们的乡愁体验的:
全诗前三节是“遣戍役之辞”,就是鼓励兵士们离家去战争。
第四节说:“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这是一个转折。
前三节是对一般兵士的激励之辞,第四节则开始描述比普通士兵较高的将帅行止,渲染了将帅的煊赫。
第五节则进一步渲染,“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第六节则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段描述乡愁的著名文字其实点出了“乡愁”体验的先觉前提,即唯有在他乡获得成功之后,才有此闲心来弄愁吟赏。
因此,“乡愁”体验并非消极体验,而是对离家游子在他乡有所成就的奖勉。
《诗经》另有一首诗歌则说明了离家之后、恓惶归来其实并无“乡愁”可言,这首诗是《豳风·东山》。
《东山》篇反映的是周公东征。
全诗四节,每节开头都是以“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起兴,这里的归来之“我”应是一般兵士,而且去时是平头百姓,回来也是恓惶落魄,因此,在他眼里的故乡就不再是可以吟赏的对象,而是无比凄惨:“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疃鹿场,熠燿宵行。
”《东山》比之《采薇》,一“悲”一“愁”泾渭分明,盖因去家归来之人是否在家乡之外获得稳定之立身的资本有别。
上述解读局限于《诗经》,且仅采其中两诗,以之论中国乡愁传统似乎不够全面,却别具启发意义,以此深入考察中国乡愁传统,可发现:在中国社会传统中,“乡愁”体验实质是离开本乡本土的离家者在家乡之外获取了安身资本,从新的社会身份认同回望自己与家乡的“距离”,离家者既无可奈何地承认了这种“距离”,又因自身已获新的安身之所因而对这种“距离”产生了艺术性的赏玩,两种体验杂揉即是“乡愁”的况味。
没有获取在家乡外安身的资本,“距离”彼岸的故乡于他而言只有“乡悲”而无“乡愁”。
在中国乡愁传统中,“乡愁”的书写,绝少见于以乡民主体为创作者的民间文学艺术中,相反,绝大多数的“乡愁”吟唱出现在以士人为创作主体的精英作品中。
这些士人群体通常是生于乡土社会、壮年游宦他乡,在游宦任上他们对故乡的回顾与书写,构成了中国乡愁书写的主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的离乡历程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有进城务工人员出现;第二个阶段,90年代初叶,进城务工人员大量涌现;第三个阶段,新世纪以来,新生代农民工渐成农村去家离乡的人群主体。
自80年代初至今,中国农村的去家离乡群体主要是以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为主,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拼搏在城市,但城乡二元体制注定无法获取在城市立身的资本,因此,不管他们在城市如何付出,农村始终是他们的宿命,本乡本土于他们而言乃是“乡悲”的对象,其实并无“乡愁”可言。
为何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人“记得住乡愁”?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正在展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在未来创建不一样的中国农民去乡模式。
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在于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深入的地权改革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导中国“农民”向“市民”转变,最终使中国农民在地权流转中虽然去家离土,但在合法权益获得保障的前提下,仍能获得稳定的立身资本与身份认同。
其间,地权流转将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搬迁进城或在地城镇化。
毫无疑问,离土的农民如何延续其在土地上生长并传承千百年的乡土传统将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