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
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保密管理基础知识1、什么是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答:指以计算机等为终端设备,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技术,进行涉及国家秘密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的设备、技术、管理的组合。
它包括设备、技术和人。
2、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哪些属于涉密计算机?答: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凡打印文件资料、存储内部资料、驳接内网的计算机均属涉密计算机。
3、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使用有哪些特别要求?答:涉密计算机一律不得接入互联网,严格做到专机专用,专网专用,严禁一机多用、一网多用。
4、如何加强涉密计算机的管理?答:建立健全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工作责任,指定专人管理,把机关内部计算机及网络的管理具体落实到每台机子、每个岗位、每个人员,与管理使用人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
5、对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修有何规定?淘汰时应如何处理?1)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开展系统维护工作,以确保口令、授权表等关键信息安全保密;2)涉密计算机原则上由本机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维修;3)确实需要外送维修的,应报领导批准,由省级保密工作部门认定的定点单位承接维修;4)外送维修前,要清除机内涉密信息;5)绝密级信息系统由定点单位人员维修时,要指定人员全程监管;6)涉密计算机淘汰或转为它用时,要进行清点登记,并经单位领导批准后,交由涉密计算机维修销毁定点单位做销磁淘汰处理。
6、非涉密网保密管理有哪些基本要求?答:政务外网和网站的保密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上网信息不涉密”。
由于政务外网和网站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是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凡在政务外网和网站上处理、存储、传递的政务信息不得涉及国家秘密。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在与政务外网和网站连接的计算机上、物理隔离计算机在外网状态下,不得处理国家秘密和内部办公信息。
(2)“涉密信息不上网”。
根据国家规定,政务内网与政务外网之间实行物理隔离,对处理、存储、传输国家秘密的设备和网络不得与政务外网和网站以及互联网相连。
计算机网络安全
如何有效防御病毒
• • • • • • • 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 2. 关闭戒删除系统中丌需要的服务 3.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 4. 使用复杂的密码 5.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 6.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 7. 最好安装与业的杀毒软件迚行全面监控
国内常用杀毒软件及其介绍
360杀毒
360杀毒 • 360杀毒是永久免费,性能超强的杀毒软件。中国市场占 有率第一。360杀毒采用领先的亓引擎:国际领先的常觃 反病毒引擎—国际性价比排名第一的BitDefender引擎+ 修复引擎+360云引擎+360QVM人工智能引擎+小红伞本 地内核,强力杀毒,全面保护您的电脑安全拥有完善的病 毒防护体系,丏唯一真正做到彻底免费、无需仸何激活码。 360杀毒轻巧快速、查杀能力超强、独有可信程序数据库, 防止误杀,误杀率进进低于其它杀软,依托360安全中心 的可信程序数据库,实时校验,为您的电脑提供全面保护。
后门病毒 • 后门病毒的前缀是:Backdoor。该类病毒的共有特性是 通过网络传播,给系统开后门,给用户电脑带来安全隐患。
蠕虫病毒 • 蠕虫病毒的前缀是:Worm。这种病毒的共有特性是通过 网络戒者系统漏洞迚行传播,很大部分的蠕虫病毒都有向 外发送带毒邮件,阻塞网络的特性。比如冲击波(阻塞网 络),小邮差(发带毒邮件) 等。
Welcome!
计算机网络安全
定义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 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 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 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 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分类
• 物理安全: 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免于破坏、丢失等。 • 逡辑安全: 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网络安全的特征
• 保密性:信息丌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戒过程,戒供其 利用的特性。 •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丌能迚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 储戒传输过程中保持丌被修改、丌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 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 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 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不手段。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1. 引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性,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2.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安全和保密性,保护组织内部的信息资产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泄露。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组织网络资源的员工、合作伙伴以及外部访问者。
3. 信息安全保密措施3.1 网络访问控制所有用户必须使用个人账号和密码登录网络系统。
管理员认证和授权用户的网络访问权限,并定期审查和更新权限。
禁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和使用网络资源。
3.2 数据加密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原则上禁止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传输和存储敏感数据。
3.3 防护所有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必须安装并定期更新防护软件。
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和设备。
3.4 系统日志和监控操作系统和网络设备必须启用系统日志功能,并定期监控和审查日志信息。
对网络和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行为。
4. 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本制度建立了信息安全违规处理制度,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相应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停职、开除和法律追责等。
5.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为了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将定期开展信息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安全意识教育材料。
6. 附则本制度由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工作人员应遵守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信息安全保密措施。
以上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大致内容,具体的安全规定和说明由管理部门制定并在组织内部进行推广和执行。
计算机保密及操作守则
计算机保密及操作守则一、保密意识1.了解保密法律法规,遵守公司保密规定。
2.保密文件、资料仅限于涉密人员查阅,不得随意复印、传输或外传。
3.禁止在公共场合或社交媒体上谈论公司机密。
4.对于涉密情况,应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保密应急预案执行。
二、账号密码安全1.每个人的账号和密码只能由本人使用,不得借给他人或以任何形式泄露。
2.密码应设定为复杂的组合,包括数字、字母和符号,并经常更新。
3.在使用公共设备或电脑时,一定要注意退出登录和保存密码。
三、系统安全1.在公司电脑上,禁止安装未经允许的软件。
2.不能随意更改系统设置和配置,如有必要需提前向管理员申请。
3.避免访问未知和未被信任的网站,以防感染病毒或恶意软件。
4.对于磁盘和文件夹,应按照需要进行加密和备份,以提高安全性。
四、外出时的注意事项1.外出时应将电脑和移动设备锁屏或关机,并确保所有数据已经保存。
2.不要轻易连接不可信的Wi-Fi网络,以防数据泄露。
3.禁止在公共场合打印、复印或存储保密文件和数据。
4.在外出前,应将公司重要文件备份到可移动介质或云端存储设备上。
五、应急响应1.发现信息泄露事件,应立即向管理员或主管汇报。
2.发现病毒感染,应立即断开网络,并寻求管理员或主管的帮助。
3.在电脑和移动设备丢失或损坏时,应及时向管理员或主管汇报,并进行相关处理。
4.在发现异常登录、系统漏洞等情况时,应及时向管理员或主管汇报。
六、违规行为的处理1.对于违反保密规定的行为,将给予警告、记过、降职或辞退等相应处理。
2.在公司重大数据泄露事件中,责任人将面临行政和刑事责任的追究。
本守则仅供参考,实际操作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同时,每个员工都有义务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共同维护公司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管理规定1. 引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密性,制定相关管理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明确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的管理要求,以保障网络的稳定和信息的安全。
2. 定义和术语•计算机网络安全:指在计算机网络中预防和保护网络服务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防止非法访问、攻击和滥用的各项措施。
•信息保密:指对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等重要信息进行保密,并采取措施防止非法获取、泄露和篡改的活动。
•管理规定:指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制定的相关规范和措施。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3.1 安全策略和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确保网络安全的总体目标和方针。
•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网络安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3.2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采用适当的访问控制技术,限制不同用户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实施完善的身份认证机制,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可信。
3.3 病毒和恶意代码防护•使用有效的病毒防护软件和硬件设备,对网络中的病毒和恶意代码进行防护和清除。
•定期更新病毒库,及时应对新的病毒威胁。
3.4 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在网络中被窃取或篡改。
•使用安全的传输协议和加密算法,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5 网络监控和事件响应•部署网络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网络安全事件和异常行为。
•设立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应对网络安全事件,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和防范。
4. 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4.1 信息分类和分级保护•对信息进行分类,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程度确定相应的保护级别。
•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不同级别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4.2 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设立合理的访问控制机制,限制用户对不同级别信息的访问权限。
网络安全及保密措施
网络安全及保密措施1. 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网络安全及保密措施的基本信息。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资源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披露、破坏或篡改的威胁的过程。
保密措施是指用于保护机密信息不被非授权方访问或泄露的手段和规定。
2. 网络安全措施为确保网络安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措施:- 使用强密码:员工应使用复杂且难以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 软件更新:确保所有软件和操作系统都是最新版本,以修复已知漏洞。
- 防火墙:配置和使用网络防火墙来限制对网络的未经授权访问。
- 防病毒软件:安装和定期更新可靠的防病毒软件,以检测和阻止恶意软件的入侵。
- 数据备份: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将备份存储在安全的地方,以防止数据丢失。
3. 保密措施为保护机密信息,有以下措施可供选择:- 访问控制:实施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 加密技术: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以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获取。
- 物理安全:限制对存储敏感信息的设备和设施的访问,例如使用锁和访问卡等措施。
- 员工培训: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
4. 公司政策和法规为使网络安全措施和保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公司应制定适用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涵盖以下方面:- 员工责任:明确员工的安全和保密责任,并规定违反安全规定的后果。
- 审计措施:制定定期审计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的程序,以发现潜在的漏洞。
- 事件响应:建立应急响应计划,以便在安全事件发生时能迅速采取行动。
- 法律合规性:确保公司的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请注意:本文档旨在提供基本的指导和概述,并不适用于具体情况。
在实施网络安全和保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1. 引言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是为了保护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和破坏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措施。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得到有效的保护,维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 信息安全保密的原则2.1 保密原则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的信息都应该按照一定的机密级别进行分类和处理。
信息的机密级别由信息最高权限的所有者或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2 完整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应该完整地保留,并且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被篡改或丢失。
任何对信息进行非法修改或删除的行为都是严禁的。
2.3 可用性原则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应该在合法的范围内对相关人员进行有效的使用和访问。
对于非法的访问或滥用行为,应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措施。
3. 信息安全保密的措施3.1 访问控制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应该按照不同的权限级别进行访问控制。
对于高机密级别的信息,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够访问和处理。
3.2 加密保护对于重要的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应该进行加密处理,确保信息的机密性。
常用的加密算法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3.3 安全审计对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安全进行定期审计,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安全审计可以通过安全漏洞扫描、日志分析等手段来实施。
3.4 培训教育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中的信息安全意识,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和应急响应等。
4. 违反保密制度的责任和处罚对于违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人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和处罚。
违规行为包括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和破坏信息等。
5. 信息安全保密的应急响应当计算机网络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阻止事故继续扩大,并进行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应急响应包括及时报告、封锁信息通道、修复漏洞等。
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1.网络信息安全: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系统、设备和信息资源免受非法侵入、破坏、篡改、泄露等危害的能力。
2.信息系统:指由计算机、通信网和其它设备组成的互联网系统,用于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和使用信息的系统。
3.信息资源:指存储于信息系统内的各类信息,包括文档、数据库、图像、视频、软件以及相关技术文件等。
4.保密信息: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保密的信息。
三、安全责任1.全体员工都应具备信息安全意识,加强对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学习和理解。
2.信息中心应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网络信息安全工作。
3.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网络信息安全负有直接责任,保障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四、保密要求1.信息系统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
2.网络通信应采取加密措施,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3.用户权限管理应健全,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权限的设置,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4.对重要信息的传输、存储和备份应采取加密手段,防止信息泄露和损坏。
5.对外部网络的接入应进行安全评估和审查,确保外部网络不会对内部网络安全构成风险。
五、安全事件处理1.发现安全漏洞或安全事件时,员工应立即向网络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
2.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应根据安全漏洞或安全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并启动紧急预案。
3.各部门应协助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分析,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配合。
六、违规处理1.对于故意泄露、篡改或破坏信息提供者的信息,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对于违反保密要求和安全责任,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者将作出开除等处理。
3.对于因工作需要需要违反保密规定的情况,应提前向上级领导申请,并在申请通过后才能进行操作。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有关网络安全知识资料大全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网络安全知识资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网络安全知识资料篇1一、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二、主要特性网络安全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保密性:信息不甚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
完整性: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
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
可用性:可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
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所需的信息。
例如网络环境下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信息的正常运行等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出现的安全问题时提供依据与手段。
从网络运行和管理者角度说,他们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的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和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拒绝服务和网络资源非常占用和非常控制等威胁,制止和防御网络黑客的攻击。
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他们希望对非常的、有害的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信息进行过滤和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从社会教育和意识形态角度来讲,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会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类的发展造成阻碍,必须对其进行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计算机上处理的业务也由基于单机的数学运算、文件处理,基于简单连接的内部网络的内部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等发展到基于复杂的内部网(Intranet)、企业外部网(Extranet)、全球互联网(Internet)的企业级计算机处理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处理。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1. 引言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许多企业组织和个人都依赖网络来管理和传输机密信息。
然而,网络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为了保护机构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是必要的。
2. 背景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面临着各种安全威胁,如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和数据泄露等。
这些威胁不仅可能导致信息泄露,还可能对机构和个人的声誉造成巨大损害。
因此,建立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成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关键。
3. 目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机构和个人的机密信息。
具体目标包括:- 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限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敏感信息,确保信息只被授权人员获得。
-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非法篡改或损坏,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
- 保护信息的机密性:采取合适的加密和访问控制措施,确保敏感信息不会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
- 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建立监控和报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减少安全事件的影响。
- 建立灾难恢复机制:制定应急响应计划和数据备份策略,以应对突发事件,尽快恢复正常业务。
4. 实施措施4.1 访问控制- 限制访问权限:根据不同角色和职责,对用户进行访问权限的分级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相应的信息。
- 强制密码策略:要求用户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防止密码被猜测或。
- 双因素认证:对于重要信息的访问,采用双因素认证,提高信息访问的安全性。
4.2 数据加密- 采用加密算法: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确保即使在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被窃取,也无法解读其内容。
- 密钥管理:建立合理的密钥管理机制,确保密钥的安全和有效性,避免密钥被非法获取。
4.3 安全监控与报警- 安全事件日志记录:建立安全事件日志记录机制,记录系统和网络的异常行为,为安全事件的分析和溯源提供依据。
信息安全与保密技术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所存在的缺陷
数据通信中的缺陷 计算机硬件资源中的缺陷 计算机软件资源中的缺陷 数据资源中的缺陷
(1)数据通信中的缺陷
非法用户通过搭线窃听,侵入网内获得信息, 甚至插入、删除信息;对于无线信道,所受到 的被动攻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在进行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时会产生电磁泄漏,即电磁辐射,从而导致了 信息泄漏。 在有线信道中,由于信道间寄生参数的交叉耦 合,产生了串音。串音不但造成误码率增加, 而且也会引起信息泄漏。采用光纤信道可避免 这种情况。
软件加密与硬件加密
软件加密一般是用户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调用信息安 全模块对信息进行加密,然后发送,到达接收方后, 由用户解密软件进行解密,得到明文。
优点:已有标准的信息安全应用程序模块产品(API),实现方 便,兼容性好。 缺点:密钥的管理很复杂,目前密钥的分配协议有缺陷;软 件加密是在用户计算机内进行的,容易给攻击者采用程序跟 踪以及编译等手段进行攻击的机会;相对于硬件加密速度慢。
硬件加密的密钥管理方便,加密速度快,不易受攻击, 而且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采用硬件加密提供了 保障。
几种著名的加密算法
数据加密标准(DES: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对称加密算法 IDEA密码算法(International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 ——对称加密算 法 RSA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
密码算法IDEA
该算法的前身由来学嘉与James Messey完成于1990 年,称为PES算法。次年,由Biham和Shamir强化了 PES,得到一个新算法,称为IPES。1992年IPES更 名为IDEA,即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被认为现今 最好的安全分组密码算法之一。 IDEA是以64比特的明文块进行分组,经过8次迭代和 一次变换,得到64比特密文,密钥长128比特。 此算法可用于加密和解密,是对称密钥法,算法也是 公开的,密钥不公开。 IDEA用了混乱和扩散等操作,算法的设计思想是, 在不同的代数组中采用混合运算,其基本运算主要有 异或、模加与模乘三种,容易采用软件和硬件实现。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复习资料
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复习资料计算机安全与保密复习资料计算机安全与保密是当今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进行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违法行为。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国家机密,计算机安全与保密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从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安全威胁、保密技术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复习和总结。
一、计算机安全基本概念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和数据免受非法访问、损坏、篡改或泄露的一系列措施。
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防火墙等。
身份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常见的身份认证方式有密码、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
访问控制是限制用户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数据加密是将敏感信息转化为密文,以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读取。
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用于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以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
二、常见的安全威胁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威胁,了解这些威胁对于制定有效的安全策略至关重要。
常见的安全威胁包括病毒、木马、蠕虫、黑客攻击等。
病毒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的恶意软件,它可以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木马是一种潜伏在正常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它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各种操作。
蠕虫是一种能够自我复制并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意软件,它可以危害整个网络。
黑客攻击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或组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的控制权,以实施非法活动。
三、保密技术和措施为了保护重要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人们采用了各种保密技术和措施。
加密技术是最常见和有效的保密技术之一,它通过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来保护信息的机密性。
常见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而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另外,还有数字签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安全审计技术等用于保护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使用计算机保密须知
使用计算机保密须知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与计算机相关,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也越来越重要。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在计算机使用中,保密必不可少。
下面是一些计算机保密的注意事项:1.密码保护:在使用计算机时,我们应该为所有的登录账户和应用程序设置强密码,并且定期更新密码。
密码应该包含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且避免使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密码。
此外,对于重要的账户,使用双因素认证可以提高安全性。
2.数据备份:重要的数据应该定期备份,以防止出现硬件故障、病毒感染或意外删除等情况。
备份数据可以存储在外部硬盘、云存储或其他可靠的介质上。
同时,备份应该进行加密保护,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3.防止病毒感染:计算机病毒会损坏文件、盗取个人信息,甚至破坏整个系统。
为了防止病毒感染,我们应该安装可靠的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病毒数据库。
此外,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以及远离非法或未知的网站。
4.网络安全:在使用互联网时,我们应该注意网络安全问题。
首先,确保无线网络设置了密码保护,避免他人非法使用网络。
此外,尽量使用HTTPS协议进行网上交易和敏感信息的传输,以确保数据的加密以及连接的安全性。
5.物理安全:除了网络安全之外,我们还要注意计算机的物理安全。
不要随意向他人透露个人计算机的标识信息,避免将计算机暴露在不安全的环境下。
在离开计算机时,及时锁定屏幕或注销账户,防止他人窥探或非法使用计算机。
6.限制权限:在多人共享计算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为每个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以确保每个用户只能访问自己的文件和应用程序。
此外,对于那些不再使用的账户,应及时停用或删除,以避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利用。
10.定期进行安全审查:定期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审查是保护系统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检查系统日志、网络流量、用户权限等,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制度
第一条为了提高农廉网的安全性,确保农廉网安全、正常、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级农廉中心及服务站、室要切实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的管理,防止计算机网络失密泄密事件发生,特别是要注意登录用户名和口令的管理,定期更改,加强保护,不得外泄,防止他人登录系统。
第三条为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袭,接入网络的计算机一律安装杀毒软件,并要定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定期更新病毒库,定期杀毒。
第四条为防止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光盘、软件要严格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外来光盘、软件在操作计算机上使用,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事先必须进行防(杀)毒处理,证实无病毒感染后,方可使用。
第五条接入网络的计算机严禁将计算机设定为网络共享,严禁将机内文件设定为网络共享文件。
第六条禁止将涉密办公计算机擅自联接国际互联网。
第七条保密级别在秘密以下的材料可通过电子信箱传递和报送,严禁保密级别在
秘密以上的材料通过电子信箱传递和报送。
第八条工作人员要保守单位秘密,不得有意无意泄露。
网络安全保密基本知识
权限管理流程优化建议
权限管理流程
权限管理流程包括权限的申请、审批、分配、变更和注销等环 节。优化权限管理流程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
优化建议
建议建立完善的权限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操 作规范。同时,采用自动化工具进行权限管理,减少人工干预 和错误。另外,定期对权限进行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 不当的权限分配。
定期备份数据
确保重要数据的完整 性和可恢复性,降低 数据丢失风险。
应急响应与处置流程
发现安全事件
通过监控系统、安全日 志等途径及时发现安全
事件。
评估事件影响
分析攻击来源、手段和 影响范围,确定事件等
级。
处置安全事件
采取隔离、清除、恢复 等措施,及时消除安全
隐患。
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事件原因和漏洞, 完善安全策略和措施。
强调网络安全保密重要性
01
向员工普及网络安全保密的基本知识,让他们明白保密工作对
于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性。
明确员工保密责任
02
建立明确的保密责任制度,使员工清楚自己在保密工作中的职
责和义务。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保密工作
03
通过奖励机制等方式,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保密工作,发现并及
时报告潜在的安全隐患。
开展网络安全保密培训活动
Chapter
身份认证机制及实现方式
身份认证机制
身份认证是验证用户身份的过程,通常包括用户名和密码、动态口令、生物特 征识别等方式。这些机制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资源。
实现方式
身份认证可以通过多种技术实现,如多因素身份认证结合了两种或更多种认证 方式,提高了认证的安全性。智能卡、USB Key等硬件设备也可以用于存储用 户的私钥和证书,实现更高级别的身份认证。
网络安全保密知识
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网络安全与保密是当今社会中非常关注的话题,它涉及到保护个人和机构的隐私、财产以及重要信息。
为了确保网络安全和保密,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
1. 密码安全:- 使用强密码:强密码应具有至少8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的组合。
避免使用常见的密码,如“123456”或“password”。
- 随机更改密码:定期更改密码可以有效防止黑客入侵。
不要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
- 使用双重认证:启用双重认证可以大大提高账户的安全性,因为除了输入密码外,还需要提供其他身份验证信息。
2. 防火墙的设置:- 防火墙可以帮助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确保始终开启计算机和网络的防火墙功能,并定期更新防火墙软件以确保其最新的安全性。
3. 邮件和社交媒体的安全:- 不要随意打开陌生人发来的邮件或任何附件,可能包含恶意软件或病毒。
- 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设置,并谨慎发布个人信息以确保信息安全。
4.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定期备份数据可以在发生意外或数据丢失时帮助恢复重要信息。
5. 软件和系统的更新:-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其他软件的补丁和安全更新。
- 安装可信任的防病毒程序和防恶意软件工具,定期进行系统扫描。
6. 确保网络连接的安全:- 在使用公共无线网络时,避免访问个人和敏感信息。
- 使用虚拟私人网络(VPN)来加密互联网连接,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
7. 社会工程学攻击的警惕:- 不要随便泄露个人信息,如姓名、电话号码、银行账号等,以免成为社会工程学攻击的目标。
- 注意电子邮件、电话或短信中的钓鱼攻击,并确保不会向任何人透露个人或机构的敏感信息。
通过了解和实施这些网络安全和保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个人和机构的网络安全,防止黑客、病毒和其他潜在的威胁。
网络安全保密基本知识
网络安全保密基本知识2007-10-11 被阅读3557次一、网络安全保密基础知识1、网络系统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一是协议的开放性。
TCP/IP协议不提供安全保证,网络协议的开放性方便了网络互连,同时也为非法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非法入侵者可以冒充合法用户进行破坏,篡改信息,究取报文内容。
二是因特网主机上有不安全业务,如远程访问。
许多数据信息是明文传输,明文传输既提供了方便,也为入侵者提供了窃取条件。
入侵者可以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实时窃取到网络上的各种信息,甚至可以获得主机系统网络设备的超级用户口令,从而轻易地进入系统。
三是因特网连接基于主机上社团的彼此信任,只要侵入一个社团,其他就可能受到攻击。
由于计算机网络存在以上种种不安全因素,因此,凡是在没有经过保密部门审查认可的计算机网络上,尤其是在公共信息网络上,利用电子邮件、远程登录等5大功能传递、交流信息都是不安全的。
2、什么是政务外网?什么是政务内网?“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
”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因此,政务外网不能处理、存储国家秘密信息,是非涉密网。
政务内网属于涉密网,主要运行国家秘密信息和“密”与“非密”区分不清的信息。
什么是政府网站?什么是政府上网工程?是指在各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使公民、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获得适时的个性化服务。
政府网站有外网网站和内网网站之分。
外网网站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
内网网站主要是为政府各部门的公务人员提供服务。
“政府上网工程”,是由电信总局和中央国家相关部委信息主管机构于1999年策划发运和统一规划部署,使我国政府各级各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
3、政务(党务)信息如何分类?政务(党务)信息按其敏感程度可分为三种:国家秘密信息、内部信息和公开信息。
保密宣传教育系列之一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二、公安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公安网计算机需设置专用口令和密码。
所有联入公安网的计算机应设定专用口令 和密码,口令和密码不得告知无关人员,确因 需要将有关口令和密码告诉他人的,事后应当 及时更改。
二、公安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公安网计算机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接入公安网计算机实行“谁使用,谁负责” 的原则。要根据人员的变动和计算机用途及所属 部门的变更及时更新公安网计算机的注册信息。
黑客
三、互联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私人计算机不能用于处理涉密信息。
私人计算机属于私有财产,无法按照保密规 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同时,私人计算机往往连接
过互联网,存在很大的泄密隐患和安全风险。
三、互联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三、互联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涉密场所中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不能安装和使用摄 像头等视频、音频输入设备及无线设备。
一、涉密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涉密计算机不能随意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
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移动存储介质要专人使用。 随意让他人使用、保管或办理寄运是严重违反涉密
载体保密管理规定的行为,极有可能造成国家秘密
载体失控。
一、涉密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购置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应特别注意:
特种“木马”间谍窃密程序或感染了病毒的。如果随意 将他人计算机或U盘上的文件、资料拷贝到公安网计算 机上,极有可能使公安网计算机被植入间谍窃密程序或 感染计算机病毒。
二、公安网计算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保密问题
公安网计算机不能安装来历不明的软件。
特别是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软件工具,很可能被境外 情报机关捆绑上特种“木马”等间谍窃密程序,有些计算机 病毒就是隐藏在软件中,甚至伪装成杀毒软件进行传播, 从而使计算机中存储的警务工作秘密信息被窃取或因感 染病毒遭到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保密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知识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指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并配有相关的网络设备和软件,从而形成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的有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网络必须具备3个要素:一是至少有两台以上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且相互间有共享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
二是连接计算机的通信介质或通信信道。
三是规范信息传输的网络协议。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路常见的有:1、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局域网:也称局部网。
用于有限距离内计算机之间数据的传递。
距离一般在10公里范围内,属于单位专用网性质。
局域网可连接到广域网或公用网上,使局域网用户享受外部网上提供的资源。
区域网:又称城域网,比局域网大,通常覆盖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上百公里,可以是专用的,也可以是公用的。
广域网:是跨越较大地域的网络,通常覆盖一个国家。
目前我国有九大广域网,其中经营性的网络有5个: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联通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等。
非经营性的网络有4个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长城网和中国国际经贸互联网等。
2、远程通信网用于两地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的网络,也称通信专网。
3、专用网和公用网专用网是由某个部门或单位组建;使用的网络;公用网一般由电信部门组建,并由其管理和控制,网络内的传输线路和交换装置可以对外出租使用。
三、因特网的概念和特点因特网是一个计算机网络的集合,也称为国际互联网(Internet)。
它以tCP/I P网络协议为基础,把全世界众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起来,使分散在各地的计算机网络和各台计算机上的硬件、软件和信息等资源得以方便地交流和共享。
因特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开放性强。
只要遵循规定的网络协议,可以自由连接,没有时间、空间限制,没有地理上的距离概念,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加入和使用因特网。
二是资源庞大。
网上的信息几乎无所不包,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
三是传播速度快。
电子邮件可以在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内发送到世界上不同角落的计算机上,并可以实现大量数据的快速处理、转移。
四是使用便捷。
只要有一台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或者一块网卡和一条专线,经向互联网接入服务组织申请,就可接入因特网。
因特网在全球得到迅速普及,日益成为世界的中枢神经系统。
美国计算机和网络产业市场研究和咨询公司的统计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上网人数已超过11亿人。
五是容易泄密。
数据在网上传输时,比较容易被截获拷贝。
四、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l、收发电子邮件。
2、信息管理。
3、远程登录。
允许用户的计算机通过网络成为远程的终端。
4、文件传输。
5、电子公告版。
即允许一个用户加入到多个讨论小组讨论某一课题。
可以定期检查每个讨论课题中是否有新的内容。
五、计算机网络的不安全因素。
计算机网络本身不能向用户提供安全保密功能,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入网的计算机及其所存储的信息会被窃取、篡改和破坏,网络也会遭到攻击,其硬件、软件、线路、文件系统和信息发送或接收的确认等会被破坏,无法正常工作,甚至瘫痪;其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 网络通信隐患。
网络通信的核心是网络协议。
创建这些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互联和用户之间的可靠通信。
但在实际网络通信中存在三大安全隐患:一是结构上的缺陷。
创建初期,对网络通信安全保密问题考虑不足,这些协议结构上或多或少地存在信息安全保密的隐患。
二是漏洞。
包括无意漏洞和故意留下的“后门”。
前者通常是程序员编程过程中的失误造成的。
后者是指开发者为了调试方便,在协议中留下的“后门”。
协议“后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是配置上的隐患。
主要是不当的网络结构和配置造成信息传输故障等。
(二)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会给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网上传输或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被篡改、假信息被传播、信息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遭到破坏。
目前看,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利用软盘和光盘传播;二是通过软件传播;三是通过因特网,如电子邮件传播;四是靠计算机硬件(带病毒的芯片)或通过镶嵌在计算机硬件的无线接收器件等途径传播。
(三) 黑客入侵。
“黑客”的主要含义是非法入侵者。
黑客攻击网络的方法主要有:IP地址欺骗、发送邮件攻击、网络文件系统攻击、网络信息服务攻击、扫描器攻击、口令攻击、嗅探攻击、病毒和破坏性攻击等。
黑客通过寻找并利用网络系统的脆弱性和软件的漏洞,刺探窃取计算机口令、身份标识码或绕过计算机安全控件机制,非法进入计算机网络或数据库系统,窃取信息。
现在全球每20秒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
美军试验表明,黑客对其非保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攻击成功率达88%,被查出的只占5%。
按黑客的动机和造成的危害,目前黑客分为恶作剧、盗窃诈骗、蓄意破坏、控制占有、窃取情报等类型。
其中,西方一些国家的情报部门秘密招聘黑客“高手”,编制专门的黑客程序,用于窃取别国(集团)因特网或内部网上的涉密信息和敏感信息。
对此,尤须引起我们高度注意。
(四) 软件隐患。
许多软件在设计时,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开发和资源共享,总是留有许多“窗口”,加上在设计时不可避免存在许多不完善或未发现的漏洞,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鉴别和防护措施,就会使攻击者利用上述漏洞侵入信息系统破坏和窃取信息。
目前,不少单位的软件是国外产品,这给信息安全保密带来很大隐患。
“视窗95”刚推出时,澳大利亚海军就发现,该软件有个神秘的“黑匣子”,只要进入互联网,它就会悄悄地向微软总部发送信息。
而“视窗98”在用户通过因特网拨号注册时,系统就能自动搜集用户电脑中的信息,包括身份鉴别资料等。
(五) 设备隐患。
主要指计算机信息系统中的硬件设备中存在在漏洞和缺陷:1、电磁泄漏发射。
电磁泄漏发射是指信息系统的设备在工作时向外辐射电磁波的现象。
计算机的电磁辐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
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也可以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
这些电磁辐射包含数据信息和视频信息等内容。
这些辐射出去的电磁波,任何人都可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范围内收到它,尤其是利用高灵敏度的仪器可稳定清晰地获取计算机正在处理的信息。
日本的一项试验结果表明:未加屏蔽的计算机启动后,用普通电脑可以在80米内接收其显示器上的内容。
据报道,国际高灵敏度专用接收设备可在1公里外接收并还原计算机的辐射信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国外情报部门就把通过接收计算机电磁辐射信息作为窃密的重要手段之一。
2、磁介质的剩磁效应。
存储介质中的信息被删除后,有时仍会留下可读的痕迹;即使已多次格式化的磁介质(盘、带)仍会有剩磁,这些残留信息可通过“超导量子干涉器件”还原出来。
在大多数的操作系统中,删除文件只是删除文件名,而原文件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存储介质中,从而留下泄密隐患。
3、预置陷阱。
即人为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预设一些陷阱,干扰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预置的陷阱一般分为硬件陷阱和软件陷阱两种。
其中,硬件陷阱主要是“芯片捣鬼”,即蓄意更改集成电路芯片的内部设计和使用规程,以达到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目的。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一个关键芯片的小小故障,就足以导致计算机以至整个信息网络停止运行。
我国不少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都依赖进口,给网络的安全保密留下了隐患。
如我国电信部门90%的路由器是采用国外公司的产品,许多产品中留有“后门”,看似便于维护,也为窃取网络信息埋下了“通道”。
发达国家利用对计算机核心技术的垄断,迫使别国依赖其现成技术,以达到控制别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目的。
美国基本上掌握了网络地址资源的控制权。
美国国内网事实上已成为因特网的骨干网。
因特网上通信的80%通过美国,美国国家安全部门在美国网络枢纽上设置了侦察监视阵地,开展情报搜集工作。
我国部分国内通信绕道美国,这是非常危险的。
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是指为防止泄密、窃密和破坏,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其所存储的信息和数据、相关的环境与场所、安全保密产品进行安全保护,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信息在产生、存储、传递和处理等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赖性。
一个安全保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能达到“五不”:“进不来、拿不走、看不懂、走不脱、赖不掉”,即非合法用户进入不了系统;非授权用户拿不到信息;重要的信息进行了加密,即使看到了也看不懂;进入系统或在涉密系统内进行违规操作,就会留下痕迹,走不脱;拿走或篡改了信息,就有相关记录,想赖也赖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