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各种干扰和变化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和平衡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1. 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这些关系可以自我调节,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多样性机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多种生态位和食物网,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反馈机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存在着反馈机制,当某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 抵抗力和恢复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和恢复力,可以在面对一定程度的干扰和破坏时保持相对稳定。
5. 生态适应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以通过适应性进化来适应环境变化,从而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总之,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自我调节机制、多样性机制、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以及生态适应性等。
这些机制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知识总结: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发育、进化和平衡生态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和发展的,因此,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动态包括发育、进化和平衡几个方面。
1.生态系统的发育任何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发育,群落生态学中所讲的生态演替,实际上就是生态系统的发育过程。
生态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定向而有序改变的过程,即一个生态系统类型替代另一个生态系统类型的过程。
发育的最终阶段,就是建立一种稳定的生态系统或顶极稳定状态。
在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生物种类的组成,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达到稳定性程度,取决于地理位置、气候、水文、地质以及其它物理因素。
但生态系统的发育本身是一个生物学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过程。
虽然物理环境决定发育类型、速度以及可能达到的状态,但发育是受生物群落本身所控制的。
强大的物理干扰以及人为的严重干扰会抑制或中止发育过程。
根据生态系统的发育状态,将其分为三类:1正过度状态:又称增长系统,即能量的输入超过输出,总生产量超过总呼吸量,多余的能量参与系统内部结构的改变,系统增长。
2负过度状态:又称衰老系统,即该系统能量输出比输入多。
导致系统内库存量的消耗超过被补充的速度,结果是系统变小或较不活跃。
3稳定状态:又称平衡系统,即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等,系统的净生产量等于零。
生物量没有净增加,这就是顶极稳定状态,但是稳定状态并不意味着它是不活动的、静止的,而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作波动。
2.生态系统的进化生态系统的进化是长期的地质和气候的变化与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员的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说来,长期的进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增加对物理环境的控制,或与物理环境保持内稳定,以便对外界扰乱达到最大的防护,生物就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进化,与非生物环境形成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并且改变着环境,同时也改变着生物本身,产生更多的、较大结构和较复杂的多细胞生物。
现在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约35亿年前的原始地球上,原始生命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刚形成的原始生命是很脆弱的,不能承受强烈的紫外线,只能生活在12米深的水体中。
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保护
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保护1. 生态平衡的定义和重要性生态平衡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地球生命系统运行的基础,是维持地球生命存在的关键。
没有生态平衡,地球上的生命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2. 生态平衡的构成生态平衡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生态过程和生态功能等多个方面构成。
其中,生物群落是指同一地区内所有生物种类的集合,生物种类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种类,生态过程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生态功能是指生物群落对环境的作用,如生产力、稳定性、恢复力和生物多样性等。
3. 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生态平衡的维持机制主要包括负反馈调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等。
负反馈调节是指生物群落对环境变化的调节作用,使生态系统趋于稳定;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丰富性,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使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恢复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
4. 生态平衡破坏的原因生态平衡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污染、生态破坏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生态功能退化,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5. 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是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地球生命系统运行的重要手段。
生态保护主要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律法规保护等,其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生态修复是指对受损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原有状态或功能。
6. 我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现状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开展了大规模的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
如退耕还林还草、江河湖泊保护、重点污染源治理等。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如生态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等。
7. 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地球生态平衡和保护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的特征 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 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收支平衡: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 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2.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1)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机制。
这一调节机制指在一个系统 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 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这 种能力的存在是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及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 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表现差别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就越的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的 实例 短时间气候干旱时,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变化不大,河流受到轻微污染时仍可以保持清澈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停止故染物的排放后,河流的水环境又逐渐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 关系 (1)一般情况下,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稳定性的大小呈负相关;(2)气候条件恶劣的生态系统,如苔原、荒漠等结构、营养结构简单,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原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低思维导图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平衡及其调节机制1.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的满足人类生活所需,能够使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持稳定。
简述生态平衡的基本特征
(二)生态系统平衡的内在机制
再者,作为生物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和时间等方面,在一定条件下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制地供给,因而任何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通常都有一个大致的上限。因此,当生物的生物量或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资源的限制使得其增长速度降低,当增长速度和死亡速度相等时,便有可能进入平衡状态。当生物的生物量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伤、破坏,甚至瓦解。所以,放牧强度不应超过草场的允许承载量;采伐森林、捕鱼狩猎和采集药材时不应超过能使各种资源永续利用的产量;保护某一物种时,必须要有足够供其生存、繁殖的空间;排污时,必须使排污量不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等等。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是由生态学的基本规律决定的,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等多种内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的。系统中不仅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同群落或系统之间,也同样存在依存与制约的关系,亦可以说彼此影响。这种影响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立即表现出来的,有些需滞后一段时间才显现出来。一言以蔽之,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制约关系,无论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还是在它们之间,都是普遍存在的。生物与生物之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最后达成和谐共生的局面,即生态平衡。如被食者为捕食者提供食物,同时又被捕食者控制;反过来,捕食者种群的增减又受制于被食者提供食物的多寡,彼此相互制约,使整个体系(或群落)成为协调的整体。生态学里上行效应及下行效应则是资源—被食者—捕食者之间关系的典型表现。上行效应是较低营养阶层的生物密度、生物量等(由资源限制)决定较高营养阶层的种群结构,下行效应则是较高营养级的生物通过捕食作用控制并影响较低营养级的群落结构。生物体间的这种相互制约作用,使生物保持数量上的相对稳定,这是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水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当浮游植物增加时,往往伴随着浮游动物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当浮游动物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浮游植物的捕食压力显著增大,使得浮游植物密度开始下降,这时浮游动物因没有足够的食物,其种群数量也开始下降。当向一个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引进其他群落的物种时,则容易造成生物入侵,被引进者往往会由于系统中缺乏能控制它的物种(天敌)而使该物种种群暴发起来,从而造成灾害。这种案例有很多报道,如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滇池、洱海、异龙湖等普遍存在着长江中下游鱼类入侵的现象,对当地土著鱼类造成了巨大压力,引起土著鱼类大量灭绝。其他如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的事例不胜枚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原有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生态平衡调节机制
生态平衡调节机制生态平衡调节机制:1、生物量调节机制:(1)生物的关系解决生态失衡的最基本的机制就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
生物种类并不是完全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独特的互相联系。
调节者和分解者之间形成这种行为,形成生态网络,形成调节机制,包括供需调节、竞争调节、抑制作用等关系。
2、生态多样性调节机制生态多样性调节是指通过增加、减少或改变某些组成部分,进而影响物种多样性来反过来调节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一种机制。
一般来说,当物种多样性较低时,物种之间的竞争会加剧,在因外部因素(如入侵物种)带来的环境变化和本身的动态不稳定调节机制不足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功能可能会遭到有害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而当物种多样性较高时,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各物种间的分解和调节关系,既抵御入侵物种带来的影响又减少环境内各物种结构的动态变化,从而令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3、地理调节机制地理调节机制也称为空间调节机制,特指调节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
其目的是减少物种之间的竞争和重叠,扩大物种之间的共存空间,增大物种的空间类型多样性,促进多样性的增长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生态位分布调节机制生态位分布调节机制是指利用物种在生态位上的覆盖率,改变环境温度、气候和风速等因素对物种生活空间的影响,调节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和共存空间,改变物种的关系,从而达到调节生态系统稳定的目的的机制。
5、社会机制社会机制是指通过人类行为、政策和意识形态等活动,影响环境资源的使用和管理,从而调节生态系统平衡性和稳定性的机制。
譬如,合理分配资源、引入技术升级方案、实施技术改造计划、缩小人类参与度等,都可以调节生态系统,增加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生态平衡调节机制采用了各种生物、生态和社会的机制来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体的机制包括生物量调节机制、生态多样性调节机制、地理调节机制、生态位分布调节机制和社会机制等。
通过这些机制,可以使生态系统更加可持续、稳定地发展,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和非生物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生态单位,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
生态系统包括许多不同的生物和自然要素,其具有三大功能,分别是资源循环功能、能量流动功能和生态调节功能。
资源循环功能资源循环功能是生态系统最基本的功能之一,主要指各种物质在生态系统内循环利用的过程。
生态系统通过吸收、转化、储存和释放物质来维持生物体生长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如水、氮、磷等。
这些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不同的生物链条和食物网进行循环,形成了复杂的物质循环网络。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机物质和氧气,并成为其他生物体的食物来源,形成了碳循环和能量流动链。
而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则通过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营养物质再次回归生态系统循环中。
能量流动功能能量流动功能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功能,主要指阳光能以及有机物质在生物体间传递的过程。
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存在,实现了能量在生物体间的传递和转化,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例如,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光合作用使植物吸收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体,形成了能量的流动链条。
不同层次的生物体之间的食物关系,使得能量从一个层次传递到另一个层次,维持了生态系统内能量的循环流动。
生态调节功能生态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指生态系统通过各种调节机制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减少外部环境冲击对生物体的影响。
生态系统通过种群密度调节、食物链平衡、物种多样性维持等方式,形成了自我调节的机制,保持了生态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例如,掠食者对猎物的捕食可以控制猎物数量,从而维持生态系统中各层次生物体的平衡;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得生物体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的资源循环功能、能量流动功能和生态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它们互相作用、相互联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生态环境。
生态的基本原理-平衡与协调原理
稳定性概念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部干扰后,能够保持或恢复到原有状态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 性两个方面。
作用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一个稳定的生态 系统能够抵抗外部干扰,保持生态平衡,为生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稳定性也是生态系统自 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基础。
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关系探讨
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一 方面,物种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 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和功能,可以增加生态 系统的复杂性和冗余度,从而提高系统对外部干扰的 抵抗力和恢复力。另一方面,稳定性也可以影响物种 多样性,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可以为更多的物种提供 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02
生态协调原理
生态协调定义及意义
生态协调定义
生态协调是指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 分之间以及生态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在 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和协同进化的状态。
生态协调意义
探讨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增加 物种多样性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例如,建立自 然保护区、推广生态农业、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 施,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 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解决潜在的生态问题。
05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平衡
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分析
生态协调实现途径
遵循自然规律
生态学中的平衡与稳定性
生态学中的平衡与稳定性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生态学中的平衡与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够保持其结构和功能不受外界干扰的能力。
以下是关于生态学中平衡与稳定性的详细知识点介绍:1.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状态是动态的,即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
2.稳态:稳态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系统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
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平衡的关键。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能够抵抗干扰并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干扰的能力和恢复的能力。
4.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相互作用形成的稳定的生物群体。
生物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生物个体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单个生物体。
5.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在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和转化过程。
信息传递是指生物个体之间通过信号传递信息的过程。
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机制包括负反馈调节、生物多样性、生态位分化等。
负反馈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通过反馈机制使这种变化得到调节,从而维持系统的稳定。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
生态位分化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在资源利用和生态位上的分化,减少物种间的竞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7.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平衡与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
过度开发、污染、破坏栖息地等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性是人类面临的重要任务。
生态系统原理循环 整体 协调再生
生态系统原理循环整体协调再生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原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它包括了各种生物体及其相互作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
生态系统的运作是基于一系列的原理和规律。
1.1 能量流动原理能量是维持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能量的转移和流动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原理。
能量从太阳辐射到地球,然后被植物吸收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体,并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1.2 物质循环原理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生物体通过摄取和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并释放出废物和二氧化碳等。
这些废物和无机物通过分解和腐败作用进一步转化为养分,被其他生物体吸收利用,形成物质循环的闭合循环。
1.3 生态平衡原理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运行的目标,也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理。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物群落和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其中各种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明显的波动和扰动。
2. 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生态系统的循环机制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了物质的输入、转化、输出和再生等环节。
2.1 物质输入物质输入是指外部环境向生态系统中输入物质的过程。
主要包括了降水、气候、土壤和空气等方面的输入。
例如,雨水中的营养物质被输送到土壤中,成为植物生长的养分。
2.2 物质转化物质转化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这包括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等。
通过这些转化过程,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再被其他生物体吸收利用。
2.3 物质输出物质输出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的输出过程。
主要通过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和死亡来实现。
例如,动物的排泄物和植物的落叶等都是物质输出的形式。
2.4 物质再生物质再生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再生过程。
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腐败作用,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再被植物吸收利用,形成物质循环的闭合回路。
3. 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再生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再生是指生态系统内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以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再生能力。
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及其调节机制.doc
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及其调节机制从根本上讲,生态平衡问题是整个生物学科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但生态平衡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是现代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
从生态学角度看,平衡就是某个主体与其环境的综合协调。
从这种意义上说,生命的各个层次都涉及到生态平衡的问题。
如种群的稳定不只受自身调节机制所制约,同时也与其它种群及许多因素有关。
这是对生态平衡的广义理解。
狭义的生态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本节所讨论的是后者,简称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各种表述国内外的生态学者对生态平衡提出了各种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
如A.G.坦斯利认为,生态平衡存在于顶极群落,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显然,他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来定义生态平衡的。
但有些学者却持不同见解,有的甚至不承认有什么平衡存在。
我国生态学家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表述:1.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马世骏,1987)。
2.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在一个相当长期而不是暂时的保持稳态,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种类和数量最多,生物量最大,生产力也最高,这就是平衡状态的标志(侯学煜,1980)。
3.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受到外来干扰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以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诸葛阳,1987)。
4.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金以圣,1987)。
显然,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平衡的表述,有的强调为一种状态;有的既肯定是一种状态,同时也考虑了维持这种状态的机制;还有的则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过程。
看法亦不统一。
归纳起来,分歧的焦点是,生态平衡指的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还是维持系统自身的一种机制。
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现象。
由于受生态系统最基本特征(生命成分的存在)所决定,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基本成分都在不断变化)。
生态系统调节机制
生态系统调节机制
有以下两种机制:
1、负反馈调节机制。
当系统中某一成份发生变化的时候,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种现象称为反馈。
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从长远看,负反馈起主要作用。
2、自我调节机制。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能力,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彼此相互协调,从而维持着生态x衡。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即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自我调节能力正相关。
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不易被打破。
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后,在原地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关系是微妙的,过于复杂的生态系统(比如热带雨林)的恢复力稳定性并不高。
原因是其复杂的结构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重建,而自我调节能力过低的生态系统(比如冻原和荒漠)几乎没有恢复力稳定性,且抵抗力稳定性也很低;只有调节能力适中的生态系统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草原的恢复力稳定性就是比较高的。
初三生物生态平衡调节机制
初三生物生态平衡调节机制生态平衡调节机制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通过长期的进化过程形成的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
这种平衡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种在不断变化中寻求稳定和谐的调节过程。
1.生态平衡的概念: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态平衡的类型:生态平衡可以分为生物群落内部平衡和生物群落与外界环境平衡两大类。
生物群落内部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生物群落与外界环境平衡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
3.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主要包括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两种。
负反馈调节是指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生态系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使这种变化得到抑制或减弱,以维持生态平衡;正反馈调节是指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生态系统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使这种变化得到加强或放大。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时,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为抵抗力和恢复力两个方面,抵抗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能够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5.人类活动与生态平衡: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过度开发和污染等问题,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
因此,我们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6.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功能,如提供食物、水源、空气、调节气候等。
这些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价值,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调节机制分析
生态学中的生态平衡调节机制分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生物和环境总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个关系非常微妙,需要良好的平衡才能维持其稳定发展。
那么,生态平衡是如何被调节和维持的呢?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了一种稳定的状态。
一个生态平衡良好的生态系统,会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物种丰富、环境洁净、人畜共生等等。
这种生态平衡需要通过各种机制来调节和维护,保证其长期稳定发展。
1. 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内部的寄生、互惠、肥料、捕食、竞争、协同等,都是自我调节机制的表现。
在一个生态系统内部,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它们相互作用,与环境共同发展,实现生命的进化和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种生物都会根据自身状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实现自我适应。
比如,在一个清澈的河流里,生活着一些小鱼。
这些小鱼要通过摄食水藻和浮游生物来获得营养。
如果小鱼数量太多,那么它们就会吃掉过多的水藻和浮游生物,导致它们的数量减少。
而这些水藻和浮游生物还是其它一些生物的食物来源。
这样一来,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但是,如果小鱼数量过少,那么水藻和浮游生物的数量就会增加,这些小鱼的食物来源也就更多了。
在这样的调节下,生态平衡就得到了维护。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它们与其他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它考虑的不仅是单独生物,还包括了这些生物所处的环境。
这种机制,使我们的生态系统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平衡状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大量生命的奇妙之处。
比如,在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为周围的生物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
而动物则通过摄食植物和彼此猎杀来维持其生存。
在每一个生物都有自己的位置和角色的情况下,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就得到了平衡维持。
生物学中的生物体内生态平衡调节
生物学中的生物体内生态平衡调节生态平衡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
在自然环境中,生态平衡可以通过各种机制进行调节,使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得以繁衍生息。
而在生物体内,也存在一种完整的生态平衡调节机制,确保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之间的平衡状态。
本文将探讨生物学中的生物体内生态平衡调节机制。
1. 生物体内的平衡状态生物体内同样需要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通过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体中的相互转换来实现的。
生物体内的平衡状态包括:(1) 水平衡:水是生命的基础,生物体的内部环境需要维持一定的渗透压和离子平衡,以保持水分的稳定状态。
这需要通过各种机制调节,例如肾脏的排泄作用、肠道的吸收作用和皮肤的排汗作用等。
(2) 温度平衡:生物体的内部温度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需要通过皮肤和调节中枢等机制调节,例如皮肤会进行散热或者保温作用等。
(3) 营养平衡:生物体需要摄取适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的需求。
这需要通过消化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等机制调节,保证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和利用。
(4) 酸碱平衡: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需要在一定的酸碱度环境下进行,保障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这需要通过肺部和肾脏等机制进行调节。
2. 激素调节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化学物质,能够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部分,影响身体内部的各种生化反应。
激素是调节生物体内平衡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胰岛素激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甲状腺激素可以影响代谢率和身体减肥等。
由此可见,激素在调节生物体内平衡状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免疫调节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最主要的防御系统,能够保护生物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异物入侵的危害。
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不仅需要对入侵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针对性攻击,还需要在攻击结束后及时停止反应,以避免过度损伤身体自身组织。
因此,免疫系统需要不断对身体内部环境进行监测和调节,以保持免疫反应的适当程度。
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
生物教案: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的意义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网络。
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和调节,使得地球上的生命可以在繁荣与灭亡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调节是维护地球环境稳定性和保障人类健康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机制。
1.1 生态系统平衡对维持地球气候稳定至关重要地球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而生态系统平衡对于维持地球气候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森林是地球上最大最有效的碳汇之一,在其合适情况下,吸收了大量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氧气,从而维系了大气中各组分的平衡。
但如果破坏森林这个生态系统平衡,将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且缺乏足够的氧气供给,进而加剧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1.2 生态系统调节能提升环境适应力每个生物都具备自我调节能力,在适应环境变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地,生态系统也有自身的调节机制,可以提升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例如,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水资源调节和各种生物互动来保持湿度平衡、净化水源,并有效防止洪水和土地退化。
因此,保护和恢复湿地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方法之一,不仅有助于解决水资源问题,还能提高城市的抗洪和抗灾能力。
二、生态系统平衡与调节的机制2.1 物种多样性维护了生态系统平衡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特定地区或者一个特定类型的生境中所存在的不同物种数量和比例。
它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所必需的核心要素之一。
具体来说,物种多样性能够提供大量不同形式的食物来源、避免或减少疫病流行、加强能量流通途径等等。
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保持其正常功能。
2.2 营养循环维系了生态平衡营养循环指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内,物质随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循环利用的过程。
常见的营养循环类型包括碳、氮和磷等元素的循环。
这些元素在陆地和水域中被各种生物摄取和释放,并通过食物链扩散到不同层次的生物体中。
营养元素的有机与无机形式之间的转化促进了能量流动,保持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落之间的平衡。
生态系统平衡知识:生态系统平衡的调控机制
生态系统平衡知识:生态系统平衡的调控机制生态系统是由组成生物及其生态学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从而影响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尽管这种影响有时是积极的,但在其他情况下,生物之间的冲突和竞争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因此,为了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了解生态系统中的调控机制。
生态系统有许多内部调控机制,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中的变化和冲击的影响。
在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量、密度和分布等诸多因素都在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干扰生态平衡。
然而,这些干扰通常会被生态系统内部的调控机制所抑制和控制。
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需要在物种的数量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平衡中保持自我调节的能力。
一种物种过多或过少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损害。
因此,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对生态平衡的调节至关重要。
一种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平衡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大量的食草动物时,捕食者的数量会随之增加,从而使食肉动物的数量增加。
这进一步加重了对食物的需求,从而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衡。
然而,当植物的数量增加时,食草动物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这进一步增加了捕食者的数量,从而使食肉动物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得以恢复平衡。
这样的调节过程可以被理解为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循环”。
此外,许多生物在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也能够自我调节。
例如,许多动物都会根据食物、水源等资源的缺乏或丰富来调节其数量和行为。
植物也会通过调节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来适应周围环境。
此外,生态系统还通过安排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维持平衡。
例如,在某些生态系统中,一些物种是“生态系统工程师”,它们能够改变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
这样的物种可以增加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从而维持生态平衡。
然而,当生态系统中的调节机制失效时,就会发生生态灾难。
例如,当一个物种的数量过度增加时,它会对其他物种的存在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生态协调原理的概念是什么
生态协调原理的概念是什么生态协调原理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和协调的关系,它是生态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生态协调原理源于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旨在理解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条件所组成的一个整体。
在这个系统中,不同的生物种类相互依存、相互关联,它们之间形成了多样的食物链、网状关系和能量流动,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实现了相对稳定和和谐的存在。
生态协调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解释。
首先,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生态协调的原理。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捕食、竞争、共生等方式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态平衡。
例如,一些食草动物靠吃草为生,它们的数量和草原的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维持了食草动物和草原植被的生态平衡。
其次,生态协调原理还表现在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与协调上。
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韧性。
在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协调的系统中,物种之间存在着适度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从而使得整个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地抵御外界的干扰和变化,保持其稳定状态。
此外,生态协调原理还涉及到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中的每个生物种类都依赖于特定的环境条件才能生存和繁殖,同时它们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适度的反馈机制,生物和环境之间实现了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从而改善了环境的空气质量。
此外,生态协调原理还包括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
在面对外界干扰和环境变化的时候,生态系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调节机制来保持内部的稳定性。
这种自我调节能力包括对资源分配、能量流动和物种关系等方面的调节,从而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适应。
总之,生态协调原理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种类、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平衡、协调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平衡
七、生态平衡 的保持
1、大力开展综合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 现生态平衡。
2、兴建大型工程项目, 必须考虑生态效益,严 防破坏生态环境。
3、合理开发和利用自 然资源,控制生态系统 输出,保持生态平衡。
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示意图
凤山县高效特色生态农业可持续发 展模式
是由负责结构稳定和物质循环及能量流动的群落 机制控制的.
2.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
(1)反馈调节机制:负反馈使系统保持稳定的反馈, 忍受一定的外来压力,自我调节恢复一定干扰作 用影响,维持生态平衡。如种间竞争、密度调节 等。
(2)抵抗力:生态系统抵抗外干扰并维持系统结构和 功能原状的能力.与发育成熟程度,结构复杂性有关. 如环境容量,自净能力等.
反馈:系统的输出可以决定系统未来的输入;一 个系统,如果其状态能够决定输入,则其具有反 馈机制的存在。
正反馈:使偏离加剧的反馈。数量或结构剧变, 如生物个体长大、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等过程, 是有机体存活、生长、提高竞争力所必须的。
负反馈:使系统保持稳定的反馈。使生态系统能 够忍受一定的外来压力,一定干扰作用影响可以 通过自我调节恢复,维持生态平衡。如种间竞争、 密度调节。
六、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1、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规律:生态系统中生物与 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具有和谐协调的关系,是构成生态系统或生物群 落的基础。可以分为通过食物链或否的2类。
(1)普遍的依存与制约关系(物物相关规律): 生态系统内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物种之 间,生态系统之间普遍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影 响。
性丰富;有机物(代谢产物或分泌物质)多样性,系统 信息丰富,反馈机制完善;垂直分层复杂导致小生境 多样化. 4.稳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高度发展和协调,自我调节 能力强.种内种间关系复杂,共生关系发达,熵值低, 抗干扰能力强. 5.选择能力:生态条件稳定,有利于高竞争能力的K选择的物种.
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是指通过内部反馈和相互作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的自然过程。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生态系统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用于抑制系统中某一因素的过度增长或过度消耗。
当某一要素增加时,它会触发一系列反馈机制来减少其增长速度或增加其捕获速度,以维持平衡。
例如,当食物资源丰富时,种群数量会增加,但这会导致食物供应减少,进而限制种群增长。
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是一种促进系统内某一因素变化的机制,进一步加强该因素的影响。
正反馈调节会导致系统的非线性响应和剧烈波动,可能破坏系统的平衡。
然而,正反馈也可以在某些情况下起到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自然灾害中触发适应性反应。
多样性维持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种多样性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
多样性提供了一种保险机制,使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外部压力。
当某个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时,其他物种可以填补其角色,从而保持系统的平衡。
营养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是一种重要的调节机制,它确保了物质的循环和再利用。
营养元素从一个组分转移到另一个组分,通过分解、吸收、利用和分泌等过程进行循环。
这种循环机制使得营养物质得以重新分配和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互依赖关系: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调节来维持系统的稳定。
例如,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使得食物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也限制了种群数量的过度增长。
这些调节机制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平衡。
然而,当面临外部压力或干扰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发生突变或失去平衡。
因此,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平衡的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具有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态的特点,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员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靠一种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调节过程,各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
如:某一生境中的动物数量是决定于这个生境中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将会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存在,那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加以调整,以便使两者达到新的平衡。
生态系统平衡的另一种调节方式是一种反馈调节机制。
所谓反馈,是指当系统中某一成份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它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
这些变化又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种现象称为反馈,反馈有两种,正反馈和负反馈。
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如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过度啃食而减少,植物数量下降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的增加。
正反馈比较少见,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种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在自然界中正反馈的实例不多,下面举一例加以说明,如果一个湖泊生态系统受到污染,鱼类的数量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进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的鱼类死亡,因此,由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严重,鱼类死亡速度越来越快。
所以正反馈常具有破坏作用,但它是爆发性的,所经历的时间也很短,从长远看,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和自我调节将起主要作用。
当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最稳定的状态时,它能够自我调节和维持自己的正常功能,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的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性,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来的干扰因素如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雷击火烧、人类修建大型工程、排放有毒物质、喷撒农药等,还有人为引入或消灭某些生物等超过一定的限度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本身就会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生态失调,甚至引发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全球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生态平衡失调的初期往往不易被人所察觉。
如果一旦发展到出现生态危机就很难在短期内恢复平衡,为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必须认识到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和生物圈是一个高究竟什么是“食人鲳”?基础。
因此,人类的活动除了要讲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必须特别注意生态效益和生态后果,以便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能基本保持生物圈的稳定平衡。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才使得生态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即体现出一定的“弹性”,从而维持着自身的动态平衡——生态平衡从根本上讲,生态平衡问题是整个生物学科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但生态平衡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是现代生态学发展过程中提出的。
从生态学角度看,平衡就是某个主体与其环境的综合协调。
从这种意义上说,生命的各个层次都涉及到生态平衡的问题。
如种群的稳定不只受自身调节机制所制约,同时也与其它种群及其许多因素有关。
这是对生态平衡的广义理解。
狭义的生态平衡就是指生态系统的平衡,本节所讨论的是后者,简称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各种表述国内外的生态学者对生态平衡提出了各种定义和表述,亦有许多争议。
如A.G.坦斯利认为,生态平衡存在于顶极群落,也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期。
显然,他主要是从生态系统的结构状态来定义生态平衡的。
但有些学者却持不同见解,有的甚至不承认有什么平衡存在。
我国生态学家关于生态平衡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表述:1.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马世骏,1987)。
2.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在一个相当长期而不是暂时的保持稳态,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种类和数量最多,生物量最大,生产力也最高,这就是平衡状态的标志(侯学煜,1980)。
3.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受到外来干扰能够通过自我调节以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诸葛阳,1987)。
4.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金以圣,1987)。
显然,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平衡的表述,有的强调为一种状态;有的既肯定是一种状态,同时也考虑了维持这种状态的机制;还有的则侧重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过程。
看法亦不统一。
归纳起来,分歧的焦点是,生态平衡指的是一种状态,一个过程还是维持系统自身的一种机制。
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现象。
由于受生态系统最基本特征(生命成分的存在)所决定,生态系统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基本成分都在不断变化)。
既使群落发育到顶极阶段,演替仍在继续进行,只是持续时间更久,形式更加复杂而已。
因此生态平衡首先应理解为动态平衡。
另外,生态平衡的表述应该反映不同层次,不同发育期的区别。
各类生态系统都应把结构、机制、功能的稳态,自控能力和进化趋势做为衡量平衡与否的基础。
各类生态系统或同一生态系统的不同发育阶段,在无人为严重破坏的条件下,只要与其存在空间条件要素相适应,系统内各组分得以正常发展,各种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系统发育过程和趋势正常,这样的生态系统就可称之为生态平衡的系统。
否则,生态平衡的重建,人类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工生态系统的高效和谐就无从谈起。
综观生态平衡思想的发展,各种定义及表述实际上都主要依据下列四个方面的理论做基础:1.以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相统一为基础:这类定义出自田尼曼的《个体生态学》(Thienemann,1942)。
后来被引伸到种群乃至群落与环境的统一。
根据这种观点,生态平衡是“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协调的稳定状态”。
2.以生态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为基础:以这种观点为基础最早提出生态平衡定义的是E.P.奥德姆(1959)。
他把生态平衡定义为:“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两者间的平衡”。
这类定义指出了评价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因素,而且人们可以无需详细分析生态系统内众多组分之间的关系,只根据输入和输出就能判定系统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即所谓的“黑箱理论”(Black box theory)(图5-15)。
3.以生态系统热力学理论为基础:斯图格林(Stugren,1978)以热力学原理为基础,在研究群落平衡问题时指出,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是开放的实体,这种实体包括不可逆过程和熵增加(entropy increased)。
从热力学观点看,这样的系统不能达到平衡,群落的稳定性仅能作为生态系统内各物种间存在的颉抗力的平衡。
因此,除非稳定因素起作用,否则这样的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不会存在。
而生态系统是热力学的不平衡系统。
或者说,在大多数情况下仅是瞬时的平衡。
他还认为,每个生物种都是按下列公式向环境排熵:Sns-Sas=-S式中Sns是食物熵,Sas为排泄物熵,而Sns<Sns,由于食物的熵低于排泄物的熵,我们可以说,生物从环境中捕食为负熵流。
正是来自环境的负熵流的输入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排除混乱。
这就是生态平衡的热力学判断。
4.以生态系统结构成分和稳定性原理为基础:许多生态学家都强调生态平衡应该用生态系统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来表达。
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阿瑟(MacArthur,1955)。
按照他的观点,生态平衡是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物种数量趋于稳定的生态系统比物种数量波动的生态系统更平衡。
他的结论是,生态系统的平衡是随着群落组分数量的增多而增加,即被概括为“多样性增加稳定性”。
换言之,群落稳定性是多样性的函数。
由于目前人们对生态平衡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争议,有的作者用稳定性而代之,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
如特罗杰(Trojan 1979)就曾指出,平衡和稳定性之间有重要的区别。
例如种群研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的平衡是由对种群起相反效应的两个因素——出生和死亡的平衡实现的,此时稳定性只表现为一个组分,即数量丰度。
这就是说,所有的平衡现象,包括生态平衡至少应含有两个作用相反的组分,而稳定性则是这些组分作用的结果。
二、生态系统平衡和失调的基本特征(一)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不同发育期在结构和功能上是有区别的。
在生态学中,把一个生态系统从幼年期到成熟期的发展过程称为生态系统发育。
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生态系统发育的结果是结构更加多样复杂、各种组分间的关系协调稳定、各种功能渠道更加畅通。
E.P.奥德姆曾比较了生态系统发育过程中在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表5-5)。
这些指标常作为生态系统平衡与否的度量指标。
表5-5所列的20项指标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生态能量学指标:幼年期生态系统的能量学特征具有“幼年性格”。
如群落的初级生产超过其呼吸(Ra)、能量的贮存大于消耗,故P/R比值大于1。
发展到成熟期的生态系统,群落呼吸消耗增加,P/R比值常接近于1(特征1)。
在生态学研究中,P/R比值常作为判断生态系统发育状况的功能性指标。
幼年期和成熟期的生态系统,能流渠道的复杂程度也有差别。
幼年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多比较简单,常呈直链状并以捕(牧)食物链为主。
成熟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络关系复杂,在陆生森林生态系统中,大部分能量通过腐生食物链传递。
2.营养物质循环特征:物质循环功能上的特征差异是,成熟期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更趋于“闭环式”,即系统内部自我循环能力强(特征15-17)。
这是系统自身结构复杂化的必然结果,功能表现是由环境输入的物质量与还原过程向环境输出的量近似平衡。
3.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发育到成熟期的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增大,包括物种多样性,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垂直分层导致的小生境多样化等(特征9-11和6)。
其中物种多样性—均匀性是基础,它是物种数量增多的结果,同时又为其它物种的迁入创造了条件(有多种多样的小生境)。
有机物多样性或称“生化多样性”(Biochemical diversity)的增加,是群落代谢产物或分泌物增加的结果,它可使系统的各种反馈和相克机制及信息量增多。
生物群落多样性可能与群落的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但多样性确是生态系统进化所需要的。
4.稳态(Homeostasis):这是生态系统自身的调节能力。
成熟期的生态系统,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系统内部生物的种内和种间关系复杂,共生关系发达,抵抗干扰能力强,信息量多,熵值低(特征20-24)。
这是生态系统发育到成熟期在结构和功能上高度发展和协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