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TRIZI理论中最核心的,最具有普遍用途的是40个创新原理。
40个创新原理的广泛应用。
产生了不计其数的专利。
然而,其内容比较多,叉比较抽象,天行健咨询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精彩的创新成果为例解读了40个创新原理,可为人们学习和掌握TRIZI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TRIZ 40个创新原理及解析:1、分割原理:将物体分成独立的或可拆卸的部分例1:上海世博中心是世博会历史上最大的场馆,其会议、接待、活动等核心功能空间均可“大可分割,小可合并”。
2、抽取原理:从系统中抽取出“干扰”的部分或特性,或者只抽取需要的部分或特性例2:如果遇到雷雨天,澳门馆会临时拆掉玉兔头,其原因是钢结构的兔头会将雷电抽取出来引入展馆。
3、局部质量原理:将同构结构转化成为异构结构,让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将物体的每个部分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例3:2010年正值肖邦诞辰200周年纪念,波兰馆音乐厅内汇聚100架钢琴同时演奏肖邦作品,创造了一个吉尼斯纪录。
4、非对称原理:将对称形式转换成为非对称形式或加强其不对称的程度例4:荷兰馆是非对称的,一条呈数字“8”字形的街道两侧,是26栋精致小巧的房子,错落有致,互不遮挡光线。
5、合并原理:将空间或时间上同类或相邻的物体或操作进行合并例5:英国馆建筑外围采用6万多株亚克力光纤管密集排列组合成蒲公英的外形。
伸人室内的一端,采用琥珀原料包裹住种子,合并成“千年种子库”。
6、多用性原理:让一个物体能执行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可去掉其它部件例6:城市最佳实践区里的“追光百叶”能自动跟踪太阳方位,实现遮阳、照明等多种功能。
7、嵌套原理:将一个物体放入另一个物体中,或将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例7:城市起源馆展出了特洛伊木马。
古希腊士兵藏匿于巨大的木马中,巧妙攻下特洛伊城。
8、重量补偿原理:与其它物体结合或依靠外部环境产生的气动力补偿物体重量例8:世界气象馆内有两个虚拟卡通导游“云宝宝”蓝蓝和朵朵带领观众搭乘“热气球”饱览金世界的气象奇观。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一、分割原理实例:组合家具、企业大型项目分设子项目二、抽取原理实例:空调压缩机装在室外三、局部改变原理实例:楼房内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间、饭盒分成几个小隔间四、增加不对称性实例:新兴的不对称家具五、组合合并原理实例:做饭时煲汤的同时可以洗菜、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六、多用性原理实例:复合型人才、多功能榨汁机七、嵌套原理实例:千斤顶、伸缩吸管八、重量补偿原理实例:舰载飞机的弹射器、导弹发射器九、预先反作用原理实例:拉弓射箭十、预先作用原理实例:农作物施肥、标示牌等十一、事先防范原理实例:楼道应急照明灯、预防接种疫苗十二、等势原理例:工厂车间辊式传送带十三、反向作用原理例:火箭发射十四、曲面化原理例:台灯灯罩十五、动态特性例:火车各车厢的连接处可以转动十六、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例:种玉米时放三个种子保证出苗率十七、空间维数变化原理例:双层巴士、多层楼房十八、机械振动原理例: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振动上料机十九、周期性动作原理例:时钟的指针二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例:病人按时吃药二十一、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例:医院设立急诊室二十二、变害为利原理例:淘米水冲洗厕所、废水利用等二十三、反馈原理例:电脑的数据处理器二十四、借助中介物原理例:帆船的航行借助风力二十五、自服务例:太阳能路灯二十六、复制原理例: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二十七、廉价替代品原理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鞋托二十八、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例:电视遥控器、指纹识别系统二十九、气压或液压结构例:食品包装袋内充满稀有气体三十、柔性壳体或薄膜例:蔬菜薄膜、手机贴膜三十一、多孔材料例:音响喇叭处的膜三十二、改变颜色例:士兵穿的迷彩服三十三、均质性例:挑担子的时候均匀分配两头的重量三十四、抛弃或再生原理例:手枪打出子弹后弹壳脱落三十五、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例:混凝土中加钢筋增强其强度三十六、相变原理例:夏天室内散水降温三十七、热膨胀原理例:爆米花三十八、强氧化剂原理例:医院里使用的氧气瓶氧气浓度比较高三十九、惰性环境例: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惰性气体延长保质期四十、复合材料例:制造飞机等部件需要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TRIZ理论——40种基本原理
TRIZ理论——40种基本原理1.分割原则a.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货船分成同型的几个部分,必要时,可将船加长些或变短些.2.拆出原则从物体中拆出"干扰'部分("干扰"特性)或者相反,分出唯一需要的部分或需要的特性。
与上述把物体分成几个相同部分的技法相反,这里是要把物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例,一般小游艇的照明和其他用电是艇上发动机带动发电机供给的.为了停泊时能继续供电,要安装一个由内燃机传动的辅助发电机.发动机必然造成噪音和振动。
建议将发动,机和发电机分置于距游艇不远的两个容器里,用电缆连接.3.局部性质原则a.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b.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c.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例:为了防治矿山坑道里的粉尘,向工具(钻机和料车的工作机构)呈锥体状喷洒小水珠。
水珠愈小,除尘效果愈好.但小水珠容易形成雾,这使工作困难.解决办法:环绕小水珠锥体外层再造成一层大水珠。
4.不对称原则a.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b.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例:防撞汽车轮胎具有一个高强度的侧缘,以抵抗人行道路缘石的碰撞。
5.联合原则a.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b.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例:双联显微镜组;由一个人操作,另一个人观察和记录。
6.多功能原则一个物体执行多种不同功能,因而不需要其他物体。
例:提包的提手可同时作为拉力器(苏联发明证书187964)。
7.‘玛特廖什卡'原则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等。
b.一个物体通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例:"弹性振动超声精选机是由两个互相夹紧的半波片构成。
其特征是,为了减小精选机的长度和增大它的稳定性,两个半波片制成相互套在一起的空锥体(苏联发明证书~186781)。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1. 1. 矛盾 (Contradiction)2. 2. 聚合 (Aggregation)3. 3. 优化传递 (Transferring)4. 4. 整合 (Integration)5. 5. 分离 (Separation)6. 6. 宇宙相似性 (Similarity)7. 7. 中介 (Mediator)8. 8. 统一 (Uniformity)9. 9. 反馈 (Feedback)10. 10. 副本 (Replication)11. 11. 增加热量、增加温度 (Increase heat, increase temperature)12. 12. 减少热量、减少温度 (Decrease heat, decrease temperature)13. 13. 分级 (Gradation)14. 14. 最大与最小 (Maximum and minimum)15. 15. 动态平衡 (Dynamic equilibrium)16. 16. 时空因果关系 (Cause and effect)17. 17. 薄层 (Thin layer)18. 18. 耐用与脆弱 (Durability and fragility)19. 19. 数量效应 (Quantity effect)20. 20. 助推 (Boost)21. 21. 过滤 (Filtering)22. 22. 倒置 (Inversion)23. 23. 反向 (Opposite)24. 24. 反馈优化 (Feedback optimization)25. 25. 极点 (Polarity)26. 26. 振动 (Vibration)27. 27. 安全储存 (Safe storage)28. 28. 光照、照明 (Lighting)29. 29. 引导 (Guiding)30. 30. 柔性 (Flexibility)31. 31. 过程偶然性 (Process randomness)32. 32. 多级反馈 (Multi-feedback)33. 33. 生物模仿 (Biomimicry)34. 34. 相变 (Phase change)35. 35. 传感器 (Sensor)36. 36. 微结构 (Microstructure)37. 37. 切割 (Cutting)38. 38. 扩展 (Expansion)39. 39. 孔洞、通道 (Holes, channels)40. 40. 精确度与精密度 (Accuracy and precision)。
TRIZ理论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
四十个创新原理及其实例一、分割原理实例:组合家具、企业大型项目分设子项目二、抽取原理实例:空调压缩机装在室外三、局部改变原理实例:楼房内分成不同功能的房间、饭盒分成几个小隔间四、增加不对称性实例:新兴的不对称家具五、组合合并原理实例:做饭时煲汤的同时可以洗菜、计算机的微处理器六、多用性原理实例:复合型人才、多功能榨汁机七、嵌套原理实例:千斤顶、伸缩吸管八、重量补偿原理实例:舰载飞机的弹射器、导弹发射器九、预先反作用原理实例:拉弓射箭十、预先作用原理实例:农作物施肥、标示牌等十一、事先防范原理实例:楼道应急照明灯、预防接种疫苗十二、等势原理例:工厂车间辊式传送带十三、反向作用原理例:火箭发射十四、曲面化原理例:台灯灯罩十五、动态特性例:火车各车厢的连接处可以转动十六、未达到或过度作用原理例:种玉米时放三个种子保证出苗率十七、空间维数变化原理例:双层巴士、多层楼房十八、机械振动原理例: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振动上料机十九、周期性动作原理例:时钟的指针二十、有效作用的连续性例:病人按时吃药二十一、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例:医院设立急诊室二十二、变害为利原理例:淘米水冲洗厕所、废水利用等二十三、反馈原理例:电脑的数据处理器二十四、借助中介物原理例:帆船的航行借助风力二十五、自服务例:太阳能路灯二十六、复制原理例:身份证等各种证件的复印件二十七、廉价替代品原理例:一次性水杯、一次性鞋托二十八、机械系统替代原理例:电视遥控器、指纹识别系统二十九、气压或液压结构例:食品包装袋内充满稀有气体三十、柔性壳体或薄膜例:蔬菜薄膜、手机贴膜三十一、多孔材料例:音响喇叭处的膜三十二、改变颜色例:士兵穿的迷彩服三十三、均质性例:挑担子的时候均匀分配两头的重量三十四、抛弃或再生原理例:手枪打出子弹后弹壳脱落三十五、改变物理或化学参数例: 混凝土中加钢筋增强其强度三十六、相变原理例:夏天室内散水降温三十七、热膨胀原理例:爆米花三十八、强氧化剂原理例:医院里使用的氧气瓶氧气浓度比较高三十九、惰性环境例:食品包装袋里充满惰性气体延长保质期四十、复合材料例:制造飞机等部件需要高强度的复合材料。
TRIZ四十个明原理-个人归纳总结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在灌注混凝土之前,对钢筋施加应力
35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 在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攻占襄阳的战斗中,首次使用了半自动投射的抛石车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襄阳炮
36
③th
10、预先作用原理
A预先完成要求的作用(整个的或部分的)。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4、非对称原理
A将物体的对称形式变为不对称的形式。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电插头 (引入形状不对称用于吸引人们的注意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
20
现代应用实例:
为改善密封性,将O型密封圈的截面由圆形改为椭圆形; 在搅拌容器中,使用不对称形的搅拌叶片;
• •
③th
4、非对称原理 B如果物体是不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牙刷的把柄内装牙膏
门铃和烟气报警器组合
26
③th
7、嵌套原理
• 早在宋代出现中空、可转动的双层象牙雕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27
③th
7、嵌套原理
A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 现代应用实例:
伸缩式天线; 液压起重; 伸缩式钓鱼杆; • • •
第二节
发 明 原 理 介 绍
③th
第三章 发明原理
• 第一节 发明原理概述
• 第二节 发明原理介绍
你可以等待100年获得顿悟,也可以利用 这些原理用15分钟。 ——里根奇.阿奇舒勒
1
③th
1、绪论
Altshuller通过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 分析、总结,提炼出了TRIZ理论中最重要,具有 普遍用途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超牛精品)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超牛精品)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1、分割原则(分离法)(1)将物体分成独立的部分。
(2)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
(3)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组合家具,分类垃圾箱,百叶窗,分体式冰箱等。
如:分体式电子琴可以拆卸为相互独立的部分,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既便于携带又节省空间。
2、抽取原则(提取法)(1)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即“干扰”)的部分或属性。
(2)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实例:避雷针,舞台上的反光镜。
如:避雷针利用金属导电原理,将可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的雷电引入大地,以消除雷电对建筑物的损害。
3、局部性质原则(局部质量改善法)(1)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2)使物体的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功能。
(3)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具备最适于它工作的条件。
实例:瑞士军刀,家庭药箱,分割式餐盒,多功能手表(兼备通话、存储等功能)等。
如:瑞士军刀整个刀身的不同部分具有其不同的功能。
4、不对称原则(非对称法)(1)物体的对称形式转为不对称形式。
(2)如果物体不是对称的,则加强它的不对称程度。
实例:将电脑的插口设置为非对称性的以防止不正确的使用;为增强防水保温性,采用多重坡的屋顶等。
如:双角不对称机床铣刀可以增加磨擦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5、联合原则(组合法)(1)把相同的物体或完成类似操作的物体联合起来。
(2)把时间上相同或类似的操作联合起来。
实例:集成电路板、冷热水混水器等。
如:集成电路板将电子元件结合起来,有利于发挥整体功能并节约空间。
6、多功能原则(一物多用法)使一个物件、物体具有多项功能以取代其余部件。
实例:可以坐的拐杖,可当做U盘使用的MP3、多功能螺丝刀等。
如:数码摄像机兼有摄像、照相、录音、硬盘存储功能。
7、嵌套原则(套叠法)(1)一个物体位于另一个物体之内,而后者又位于第三个物体之内等。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
TRIZ发明的40个发明原理TRIZ是一个由苏联工程师瓦列里·言寿维奇·阿尔图苏诺维奇(Genrich Saulovich Altshuller)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研究和发展的创新理论。
TRIZ的目标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改进技术,为创新提供指导和方法。
在TRIZ中,阿尔图苏诺维奇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
这些原理是通过对上过100万个专利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来的。
下面将对这40个发明原理进行介绍:1.分离原理:将一个物体分离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好地进行操作和控制。
2.连接原理:将两个或多个物体连接在一起,以提高效率和性能。
3.折叠原理:将物体折叠起来以节约空间或方便携带。
4.轮换原理:使用不同的替代物体来完成同样的功能。
5.液化原理:将物体转化成液体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和加工。
6.松散原理:使物体变得松散以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可变性。
7.偏离原理:将物体从原本的方向或路径上偏离,以防止问题的发生。
8.弹性原理:使用弹性材料或结构来减轻冲击和振动。
9.毛细管原理:利用毛细管效应来实现物质的运输和控制。
10.磁性原理:利用磁性材料或效应来实现物体的吸附和操控。
11.空荡原理:利用空间、孔洞或空荡的部分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12.逆反原理:用相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找到不同的角度。
13.强迫原理:通过施加外力或作用力来改变物体的性质和形态。
14.层次原理:将物体分成逐层结构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效率。
15.连纵变化原理:将物体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变化和调整。
16.动态变化原理:通过改变物体的外形和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环境。
17.转化原理:将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18.综合原理:将不同的物体、功能和特点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复合功能。
19.惯性原理:利用物体的惯性特性来实现一些功能和目标。
20.预处理原理:在进行操作之前对物体进行处理,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21.存储原理:将物体分成储存和非储存部分以实现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国发明家阿尔波罗诺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被用来指导创新设计和解决技术问题。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是指导创新与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原理。
1. 精简与提高效率。
这个原理强调在设计和创新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提高效率。
通过简化产品结构和流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采用惯性。
这个原理指出,在设计中可以利用物体的惯性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利用物体的惯性来实现自动化操作。
3. 逆思维。
逆思维是指反向思考问题,通过逆向思考可以找到非常规的解决方案,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
4. 惰性。
惰性原理指出,可以利用物体的惰性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利用惰性来减少能量消耗。
5. 统一。
这个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尽量统一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形式,使产品更加简洁美观。
6. 通用。
通用原理指出,在设计中可以利用通用的部件和方法来实现多种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7. 负面效应消除。
负面效应消除原理指出,要尽量消除产品和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使产品更加可靠、安全。
8. 动态。
动态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考虑产品和过程的动态特性,使产品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9. 递增。
递增原理指出,可以通过递增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和过程的改进,使产品更加完善。
10. 预防。
预防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预防问题的发生,通过设计和改进来避免问题的出现。
11. 剥离。
剥离原理指出,可以通过剥离不必要的部分来简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
12. 复制。
复制原理强调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来复制和改进产品,降低风险。
13. 逆向。
逆向原理指出,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找到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14. 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考虑机械振动对产品的影响,使产品更加稳定可靠。
15.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原理指出,在设计中要考虑产品的动态平衡,使产品更加稳定、运行更加平稳。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
TRIZ理论40个发明原理TRIZ(理论发展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理论)是一种系统的创新方法,它通过分析存在的技术发展和创新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TRIZ理论提出了40个发明原理,旨在帮助人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颖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这40个发明原理。
1.分割原理:将对象分割成独立的部分,以便更容易处理。
2.提取原理:将所需的特征从对象中提取出来。
3.提前原理:在需要之前准备好所需的物质、能量或信息。
4.合并原理:将两个或多个对象或特征合并以形成新的有用特征。
5.合并前原理:在合并之前先分析和解决相互矛盾的特征。
6.动态变化原理:在对象上引入可控制的变化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7.多功能原理:使用相同的对象或系统来实现多个功能。
8.反馈原理:使用反馈机制来控制和优化系统的功能。
9.结构转换原理:通过改变对象的结构或组织方式来解决问题。
10.副产品原理:利用副产品来实现附加的功能。
11.反向、反效应原理:利用反向或相反的效应来解决问题。
12.预测原理:预测系统的可能发展趋势,并提前解决潜在问题。
13.貌似性原理:利用相似的对象或现象来解决问题。
14.功能复用原理:利用现有的功能来解决问题,而不需重新开发。
15.功能替代原理:用具有类似或相反功能的对象替代目标对象。
16.部分失效原理:在功能丧失或部分失效时仍能维持系统的运行。
17.错误配对原理:通过改变对象的颜色、图案或形状来解决问题。
18.物质性局限原理:利用不同的材料或工作流程解决物质性局限问题。
19.链接相反作用原理:利用相反的作用力来解决问题。
20.远离副作用原理:通过远离系统中产生副作用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21.改变参数原理:通过改变系统参数来解决问题。
22.固体润滑原理:使用润滑剂或改变表面形状来减少摩擦。
23.物体扭转原理:通过扭转物体来改变其特性。
24.误差原理:利用误差或随机变化来改善系统功能。
25.自修复原理:设计具有自修复功能的系统。
26.功能解耦原理:将不同的功能隔离开来,以便更好地实现每个功能。
TRIZ理论的40条发明原理
TRIZ理论的40条发明原理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由苏联发明家和工程师格鲁什科创立的一种创新方法论。
TRIZ理论通过对大量发明创新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提出了40条发明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过程中找到更好的方案。
以下是TRIZ的40条发明原理及其简介:1. 分割(Segmentation):将系统、产品或问题分割为更小的部分,使其更容易处理和改进。
2. 提取(Extraction):从现有系统、产品或问题中提取出有用的部分,以创造新的价值。
3. 多功能性(Multifunctionality):增加系统、产品或问题的功能,以充分利用资源。
4. 连接(Connection):将不相关的系统、产品或问题连接起来,以创造新的价值。
5. 局部质量(Local Quality):提高系统、产品或问题的局部质量,以改善整体效果。
6. 相反(Opposite):采用相反的方式或方向处理问题,以产生新的解决方案。
7. 空洞(Empty Space):利用没有利用的空间或资源,以创造新的价值。
8. 功能性增加(Functionality Increase):增加系统、产品或问题的功能,以提供更多的价值。
9. 原始复制(Copying):将现有的解决方案应用于类似的问题,以加速创新过程。
10. 剔除(Disposal):去除无用或干扰的部分,以改善系统、产品或问题。
11. 预先完成(Preparation in Advance):在事先为系统、产品或问题做好准备,以提高效率和质量。
12. 局部优化(Local Optimization):通过优化系统、产品或问题的局部部分,以提高整体效率和性能。
13. 逆反馈(Feedback):引入反馈机制,以自动调节系统、产品或问题的性能和效果。
14. 一体化(Integration):将不同的系统、产品或问题整合在一起,以创造新的价值。
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
TRT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原理1:分离法也称分割原理,即将整体切分。
有三方面的含义:1. 将物体分成相互独立的部分。
例如:火车车厢,分离成一个一个的单体车厢;用卡车加拖车代替大卡车;将垃圾箱分割为可回收及不可加收的部分;电冰箱分为冷冻室和冷藏室,并分多个层;运载火箭分为多个助推器;班级为了便于管理分成多个小组等等。
2. 将物体分成容易组装和拆卸的部分。
例如:组合式家具;移动房屋;活动帐篷;组合菜板等,如图2-3(b)所示。
3. 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例如:用百叶窗代替大的窗帘,输送高温玻璃时用熔化的锡代替滚轴等。
原理2:提取法也称抽取法、抽取原理,即将物体中有用或有害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有两方面的含义:1. 从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例如:避雷针将雷电引入地下,减少其危害;空调的压缩机分离出来放在室外;食品真空包装等。
例如:用狗的叫声做警报而不用真的养一条狗;把彩喷打印机中的墨盒分离出来以便更换;用光纤或光波导分离主光源,以增加照明点;成分献血,只采集血液中的血小板;微波滤波器;互联网上的搜索引擎等。
原理2:提取法2. 从物体中抽出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原理3:局部质量改善法在物体的特定区域改变其特征,从而获得必要的特性。
有三方面的含义:1. 从物体或外部介质(外部作用)的一致结构过渡到不一致结构。
例如:采用温度、密度、压力的梯度,而不用恒定的温度、密度、压力;刀或斧子的刀刃部分进行特殊处理等。
2. 物体的不同部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
例如:起钉锤;指甲剪;多功能组合工具等。
3. 物体的每一部分均应处于最有利于其工作的条件。
例如:餐盒的隔间,防止串味;矿山坑道除尘等。
汤勺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工作条件。
原理4:非对称法 例如:电源插头做成不对称形式,防止插错;不对称搅拌叶片加强搅拌;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有高度差以提供向心力,减少对轨道挤压造成的危害;在鞋跟易磨的一侧钉上“鞋掌”;为增强密封性,将圆形密封圈做成椭圆的,等等。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TRIZ理论中的40条发明原理
一、寻找既有条件的反义:
1、从本质上改变系统:以改变系统的本质,而非改变它的结构、组
态或元素,从而解决问题。
2、替换:用一种新的系统或事物替换现有系统或事物,以解决问题。
3、分解:将一个大的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以子问题的形式对问
题进行处理,从而解决整体问题。
4、层次分解:把一个问题分解为多个不同层次的子问题,以解决问题。
5、反向操作:对一个问题采用反向的处理方法,以解决问题。
6、反向考虑: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7、空间投射:把一个问题投射到一个与原来不同的空间或时间,以
解决问题。
8、增加约束:通过增加一些约束条件,改变原有条件,从而改变解
决问题的方案。
9、减少约束:通过减少一些约束条件,改变原有环境,从而获得更
好的解决方案。
10、变换目的:改变原先的目的,从而发现新方法来解决问题。
11、变换条件:改变原有条件,以解决问题。
12、变换尺度:将问题放在不同的尺度上进行处理,以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
13、变换边界:根据原有约束条件,在边界上进行合理的变换,以解决问题。
14、总结标准化:通过组织繁杂的信息。
技术创新方法之五TRIZ的40个发明原理
原理三十五、物理或化学参数的改变 a.改变物体 的物理状态,即使物体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变化 b.改变物体的浓度或黏度 c.改变物体的柔性 d.改变温度
实例:液态润滑油 固态润滑油
原理三十六、相变 利用物体相变时产生的物理效应或自然现象(如物质体积改变、吸热
或放热产生有用力)
实例:水在冰冻后会膨胀,可以用于爆破
实例:跑步机
原理十四、曲面化 a.将直线、变成曲线或曲面,将立方体变成球状结构 b.使用柱状、球状、螺旋状等物体 c.利用离心力改直线运动为回转运动
实例一:在家具底部安装轮子,便于移动 实例二:将塑胶产品转角处由直角改为圆角,以避 免应力集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原理十五、动态特性 a.使物体或其环境自动调节,以使其在每个动作阶段的性能都达
技术创新理论之TRIZ的40个发 明原理
五、40个发明原理
原理一、分割原理 a.将物体分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b.使物体成为可拆卸的或易于组装的几部分。 c.增加物体的分割程度。
实例一:组合家具 实例二:将塑胶模具的公模拆分成若干镶块, 以便于加工及维修
原理二、抽取原理 a.物体中抽出产生负面影响的部分或属性 b.只从物体抽取必要的部分或属性
原理三十七、热膨胀 a.利用材料的热膨胀冷收缩来实现有效或功能或完成某一操作过程 b.组合使用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物质
实例:滚珠轴承的组装
原理三十八、强氧化 a.用富氧空气代替普通空气 b.用纯氧替代富氧空气 c.用电离射线处理空气或氧气,使用离子化氧气 d.用臭氧替代离子化空气
实例:为了持久在水下呼吸,水下呼吸中储存浓缩 空气
实例:森林灭火有时会在火将通过的通道上先放火 后扑火,这样等火到时没有可燃物,火将无法向外 蔓延,达到灭火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罗斯发明家阿尔泰什勒·萨维奇·阿尔泰什勒提出的创新理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1. 精简原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部分来提高效率和性能。
2. 时间逆转原理,将过去的技术和思想应用到现代问题中。
3. 全局性,考虑整个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问题。
4. 增强,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5. 适应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6. 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效率。
7. 可靠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可逆性,使系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逆向操作。
9.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路不同的解决方案。
10. 预见性,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11. 功能转移,将系统的功能转移到其他部分,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12. 层次性,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13. 均衡,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达到均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4. 弹性,使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5. 动态性,使系统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6. 非对称性,利用系统内部的不对称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17. 随机性,引入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18. 递归性,通过递归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19. 联系,将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协调。
20. 超越,超越传统思维,寻找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1. 负面效应,利用负面效应来实现积极的改变。
22. 自组织性,使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23. 反馈,引入反馈机制,使系统能够自我修正和改进。
24. 多样性,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多样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25. 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和改进。
26. 复制性,将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复制到其他领域和问题中。
27. 稳定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8. 聚合性,将不同的部分聚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29. 逻辑性,确保系统内部的逻辑关系清晰和合理。
30. 变化,引入变化,使系统能够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
31. 适度,使系统的各部分达到适度的状态,既不过度也不不足。
32. 透明性,使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机制能够清晰可见。
33. 可控性,确保系统的各部分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34. 非线性,引入非线性因素,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创新性。
35. 可感知性,使系统的运作过程和机制能够被感知和理解。
36. 多功能性,使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功能和用途。
37. 互补性,将不同的部分互相补充,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38. 可适应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39. 可变性,使系统的各部分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40. 完备性,确保系统的各部分能够完备地满足需求和要求。
以上就是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希望这些原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TRIZ理论,提高创新能力,解决问题,实现更好的发展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