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四

合集下载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话剧体裁。

本篇课文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康有为与朱元思在英国深夜长时间的对话,展示了康有为的智慧才情和反思能力,以及对国家疾苦的关注。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话剧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辛亥革命时期康有为的思想与贡献。

(2)通过对话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媒体展示康有为与朱元思的对话,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了解文本情境。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身份与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家国情怀。

三、教具与教材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课本3. 学生本4. 小组活动资料5. 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观看一段演出剧照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话剧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话剧了解多少?你们最喜欢的话剧是哪个?为什么?Step 2 预习设计(5分钟)让学生打开课本第XX页,观察课文标题,并读一读。

Step 3 观看课文视频(10分钟)播放课文视频,让学生跟随课文视频朗读课文。

Step 4 理解课文(40分钟)1. 合作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进行合作阅读,学生根据自己角色的性格特点、语气反应,演绎出角色的语言和动作。

2. 理解课文① 针对性问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康有为在英国忍受了哪些困苦?2. 为什么康有为要写信给朱元思?3. 康有为为什么要劝告朱元思回国?4. 康有为在写信的同时,也反思了自己的行为,请大家谈谈你们对康有为的看法。

② 开放性问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1. 为什么康有为要劝告朱元思回国?2. 康有为给朱元思的信中表达了哪些对国家疾苦的关切?3. 康有为的思考和行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13篇)

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优秀13篇)

学习任务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

3、深入文章意境,涵咏体会,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点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东坡)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导。

(清·刘嗣绾)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二、读文字,反复朗读,疏通文义,沟通古今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不解之处可提出疑问,共同商议解决。

2、反复朗读,要读出语气和重音,特别强调要读出层次。

3、做古今沟通的练习。

(学生互相测试)A、请查找工具书,找出和下列加下划线实词意思相同的成语。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一应俱全百废俱兴面面俱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荒谬绝伦聪颖绝伦绝代佳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自强不息息事宁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横何上蔽,在昼犹昏;──虽死犹生过犹不及B、给出译文,能快速背出原文。

这时,驾舟顺流飘荡,可以随意东飘西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枝叶尽力往高远展伸。

──负势竞上,互相轩藐。

4、再次熟读课文,基本达到给出上句,能够对出下旬的程度,鼓励在课堂上背诵全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一)知识与能力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以诵读带动课文内容的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水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作者高洁的志趣,追求自由的情怀。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学生对富春江山水可能是陌生的,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课前不妨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富春江的介绍,得到初步的认识,并用一两句话概括其山水特点。

教师也可利用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引入课文的学习。

示例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骚人墨客吟诗作文,为今人留下了众多脸炙人口的山水佳作。

如: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元?吴桓赞)“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唐?韦庄)“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宋?苏轼)“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清水一条琴。

无声诗兴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这些都是历代文人赞美富春江的名句。

可见,富春江早已为世人所熟知。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南朝梁代著名骈文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仅用114字便生动逼真地描绘出富春江沿途的旖丽风光,被视为骄文中写景的精品。

吟诵此文,可谓美不胜收。

示例二: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江山是如此多娇,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之倾倒,为之描绘。

又有多少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之士,为了躲避世俗社会,退隐山林,寄情于山水之间,以排遣心中的郁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板题)这篇虽是书信,却是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现在让我们一起品赏作者吴均笔下富春江沿途的奇山异水。

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五篇】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设计(2):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唱。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

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味,尽情观赏。

(二)课文简介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1、研究性学习:先由教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理解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教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仔细的解释和引导。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式。

2.难点:品词析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吴均及其作品《与朱元思书》的背景。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山水诗人吗?他们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4.品词析句教师挑选文章中的精彩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品词析句。

5.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文章中描绘的自然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对作者的情感态度有何理解?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6.课堂小结学生复述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否深入?2.学生对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是否扎实?3.学生在品词析句方面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否得到培养?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自然风光,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鼓励学生创作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或散文。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资源1.课文《与朱元思书》2.吴均简介及背景资料3.相关诗歌、散文作品4.环保宣传资料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测试成绩: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与朱元思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引言朱元思是中国元朝著名的文学家,也是种田专家,他的《齐民要术》一书,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百科全书,它论述了种植、养殖、畜牧、园艺、水利等诸多领域的知识。

朱元思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实际操作的指导与实用技巧的提示,所以它的知识性好、可操作性强。

本文根据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的《朱元思与齐民要术》单元,分享一个朱元思书的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了解朱元思的生平背景和主要著作。

2.理解朱元思书的价值和作用。

3.通过学习朱元思书,了解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深化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认识。

4.学习朱元思书中的养殖、种植等实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法通过PPT课件、纸质教材、学生手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方式,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促进知识在轻松、活跃、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的深度理解和掌握,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1.老师介绍朱元思的生平背景和主要著作,“齐民要术”的来源。

2.通过PPT展示朱元思书的封面和部分内容,激发学生对朱元思书的好奇心和兴趣。

3.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情况,及朱元思书在这个时期的重要性。

第二步:正文,系统讲解朱元思书的主要内容1.详细了解朱元思书的性质和内容,即是一本农村实用百科全书,系统分析其重要性和作用。

2.分析朱元思书的组成结构,包括养殖、种植、园艺、水利等内容,在学生中展开探讨,使学生了解书中各信息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3.通过多样化的案例展示和实践操作,了解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过程及方法。

第三步: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朱元思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包括读书笔记、知识点解析、讨论研究、电子化试卷测试等。

《与朱元思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文言学问,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3、把握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

5、指导同学积累文言学问,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力量。

6、理解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

7、引导同学品尝赏析文章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培育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量,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1、引导同学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细心体会、尽情欣赏。

二、简介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同学初步感知文意。

老师提示读音:缥碧(piǎo)急湍(tuān)轩邈(xuānmiǎo)泠泠(líng)戾天(lì)鸢飞(yuān)经纶(lún)横柯(kē)2、指名同学读课文。

四、同学自读课文,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同学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争论沟通,解决疑难问题,老师巡察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争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老师指导同学积累词语,理解文句。

五、理清背诵思路依据文章想象富春江美景,把握各段的写景重点及景物特征,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奇妙。

同学分六小组沟通,每组在统观全篇的基础上重点负责一个语段,然后各组选一位代表进行全班沟通。

六、同学依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课文。

千丈见底水之清异水急湍猛浪水之急天从高山寒树树之奇下流负势轩邈山之势独飘奇山泉鸟蝉猿山之音绝荡息心忘反山之力横柯疏条林之密七、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与朱元思书》。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四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之四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大体内容并掌握常常利用的文言辞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一、理解本文景物描述的特点;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情感目标: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领会作者倾心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诵进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忙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预备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常利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

教师预备有关富春江的风光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做是一篇由清词丽句组成的小品文。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知道如何审美。

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诵;二要擅长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诵,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刻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能够作稍长的停顿,如此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织在一路。

还要注意肯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令人感到形象鲜明。

教师要做示范朗诵,也能够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光引入。

启发想像,教师能够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

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而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

按照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发争辩,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窗们明白的还真很多,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照于浙江富春江的风光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路欣赏。

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与朱元思书》教案【教学目的】1、诵读、释词、译句相结合,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许、急、奇、好等)。

2、利用关键词语分析课文结构、辅助背诵。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作者创设的意境,体会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主旨。

4、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一.课文准备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抢答1、齐读:吴均的诗歌《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提问:1)这首诗是谁写的?2)写了什么?3)你还知道关于这个作家什么知识?明确:1)吴均 2)写“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的烟、落日、鸟、云这四种景物 3)吴均(南朝),字叔痒,是一位善写山水的大家。

梁朝吴兴故彰(今浙江省安吉县)人。

他出身贫寒,为人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

他的诗文“清拔有大气”,曾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沈约的称赏。

当时有的人效仿他这种文章,称“吴均体”。

吴均著有《后汉书注》、《齐春秋》、《庙记》等书,后来都失传了。

3、引入:今天我们来欣赏吴均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与朱元思书》二、课文阅读(一)、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句读1、欣赏:放配乐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课文,在书上记下读音、句读。

2、质疑:是否有还不明白的读音、句读?(举手提问)明确:缥碧、急湍、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的读音3、朗读: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出流畅感和美感。

(二)二读课文:正确释词并译句1、朗读:出声散读课文,请学生圈出不能解释的词句,准备提问。

2、导读:教师投影补充注释,帮助理解1)独绝:独一无二。

2)负势竞上:依凭(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的主语是“高山”,不是“寒树”,从下文“千百成峰”可以看出。

3)“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语出《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情感目标: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富春江山水图片,配以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导语:同学们,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

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旅程中的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今天,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二介绍吴均吴均(469-520)南朝文学家,史学家。

字叔庠,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吴均体”,亦能诗。

三一读课文,初步感知1、从文中找出划线字并注音。

缥(piǎo)碧急湍(tuān) 夹(jiā)岸轩邈(miǎo) 转(zhuàn) 泠泠(líng) 嘤嘤(yī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 窥(kuī) 柯(kē)2、学生朗读完成后,进行节奏划分,由教师指导朗读。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疏通文意并且熟练的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观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触。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三)情感目标:
1.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教学准备
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

教师准备有关富春江的风景短片及课文重点字词的投影。

设计思路
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

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

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

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

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学生讨论回答。

)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

要求看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
师: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二、给文章中下列字注音:
缥、湍、轩、邈、泠、嘤、鸢、窥、柯
三、师生互相质疑,疏通课文文句:
第一自然段: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第二自然段:①缥碧:青白色;缥,音.piao3。

②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6n。

③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

第三自然段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②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③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④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⑤相鸣:互相和鸣。

⑥戾天:到天上;戾,至。

⑦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⑧经伦:筹划、治理。

⑨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

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名词作状语。

⑨犹:好像,如同。

@交映:互相掩映。

⑩见:同“现”,显现,显露。

(注意: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


四、概括文章三个自然段的大意:
1、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2、文章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文章的第三部分。

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感受。

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
老师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

2.写景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讨论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
六、比较分析,学生自主阅读,按照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写景方法朱元思书
七、全班集体朗读全文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

3、指出文中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举例说明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