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本节课主要依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小数乘法》第三节“积的近似数”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包括:
1.掌握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和难点。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似数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15分钟):
-简要介绍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实践活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应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3.能够联系实际情境,灵活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念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
-难点二:在计算过程中,对于何时进行近似处理不确定,如在连续计算中,中间结果的近似处理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难点三:解决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3米,宽是4.8米,求它的面积的近似值”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将乘法运算和近似处理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合理的近似位数。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用以下策略:
-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实际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保留小数位数的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分析近似数的合理性,加强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确保他们能够独立准确地解决近似数问题。
直接输出:
三、教学流程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准确应用。
-能够解释为什么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以及近似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
-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计算购物总价时需要求近似数。
-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四舍五入法,如128.9乘以3.2,得到近似积410。
-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练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成果展示(5分钟):
-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孩子们都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遇到的需要近似数的情况。这让我觉得,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新课讲授部分,我注意到当我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时,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将四舍五入比作是“数的变形金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变身,这样的比喻让学生们笑了,同时也记住了规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他们巩固记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是有些吃力,这告诉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做中学”。
2.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规则,特别是在小数点后多位数的处理。
-在实际问题中,确定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近似。
-解决涉及多个步骤和多个近似数的复杂问题。
举例:
-难点一:在四舍五入时,学生可能会对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感到困惑,如1.258乘以3.4,近似积应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相当热烈。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纠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对如何确定近似数的精度感到迷茫。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帮助学生在这个难点上取得突破。
小组讨论时,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解决问题。看到他们在讨论中逐渐理清思路,我感到非常欣慰。
2.提升学生通过数学推理和计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数学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在小数乘法中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4.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布置与积的近似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近似数应用,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积的近似数这个概念上存在一些挑战。他们对于四舍五入的规则能够掌握,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保留几位小数的问题还是感到困惑。我意识到,这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际例子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去感受和判断近似数的使用。
一、教学内容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本节课主要依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小数乘法》第三节“积的近似数”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包括:
1.掌握求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出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案例分析与讨论(10分钟):
-教师展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5.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和难点。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近似数的概念,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讲授(15分钟):
-简要介绍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讲解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
3.实践活动(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实际案例,应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3.能够联系实际情境,灵活运用积的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积的近似数的念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感和符号意识。
-难点二:在计算过程中,对于何时进行近似处理不确定,如在连续计算中,中间结果的近似处理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难点三:解决类似于“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3米,宽是4.8米,求它的面积的近似值”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将乘法运算和近似处理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合理的近似位数。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应采用以下策略:
-通过直观的图表和实际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四舍五入的规则。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保留小数位数的技巧。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合作,分析近似数的合理性,加强对近似数意义的理解。
-提供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错误,确保他们能够独立准确地解决近似数问题。
直接输出:
三、教学流程
《积的近似数》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的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掌握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并能准确应用。
-能够解释为什么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以及近似数在生活中的意义。
举例:
-学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计算购物总价时需要求近似数。
-学生能够准确使用四舍五入法,如128.9乘以3.2,得到近似积410。
-学生分组讨论实际案例,练习运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成果展示(5分钟):
-各小组将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
六、总结回顾(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积的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反馈学习感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在导入环节,我尝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效果还不错,孩子们都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遇到的需要近似数的情况。这让我觉得,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新课讲授部分,我注意到当我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时,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我将四舍五入比作是“数的变形金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变身,这样的比喻让学生们笑了,同时也记住了规则。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让学生们自己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还能帮助他们巩固记忆。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是有些吃力,这告诉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的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做中学”。
2.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法的规则,特别是在小数点后多位数的处理。
-在实际问题中,确定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以及如何进行适当的近似。
-解决涉及多个步骤和多个近似数的复杂问题。
举例:
-难点一:在四舍五入时,学生可能会对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感到困惑,如1.258乘以3.4,近似积应该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行得相当热烈。我观察到他们在讨论中互相学习,互相纠正,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但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然对如何确定近似数的精度感到迷茫。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针对性地设计一些练习,帮助学生在这个难点上取得突破。
小组讨论时,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而不是知识的传递者。我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尝试解决问题。看到他们在讨论中逐渐理清思路,我感到非常欣慰。
2.提升学生通过数学推理和计算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数学思维品质。
3.培养学生在小数乘法中运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高运算能力。
4.激发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七、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布置与积的近似数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近似数应用,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理解积的近似数这个概念上存在一些挑战。他们对于四舍五入的规则能够掌握,但在实际应用时,对于保留几位小数的问题还是感到困惑。我意识到,这需要我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实际例子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情境去感受和判断近似数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