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玄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论玄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
《三论玄义》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导语】:
《三论玄义》又称《中论玄义》和《四论玄义》,略称《中论玄》。
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重要论典之一。
吉藏著。
三论即古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的《百论》,玄《三论玄义》又称《中论玄义》和《四论玄义》,略称《中论玄》。
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重要论典之一。
吉藏著。
“三论”即古印度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及其弟子提婆的《百论》,“玄义”即深奥玄妙的义理。
“三论”中最主要的是《中论》,三论宗所依据的经典除这三部论以外,还有龙树的《大智度论》。
吉藏(549—623)是中国佛教三论宗的创始人,俗姓安,祖先为安息人,故有“胡吉藏”之称。
祖世避仇,移居南海,后迁金陵(今南京市),吉藏就出生在金陵。
幼年时期,父亲常带他去见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真谛(Paramārtha,499—569),吉藏这个名字就是真谛给他起的。
吉藏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后来出家当了和尚,法名道谅,这样的家庭环境使吉藏从小就蒙受了佛教的深刻影响。
父亲常带他去兴皇寺听法朗(507-581)讲“三论”,吉藏7岁即投法朗出家,14岁开讲《百论》,21岁受具足戒。
后住会稽 (今浙江省绍兴县) 秦望山的嘉祥寺约十五年,在此讲经说法,所以后世人称他为嘉祥大师。
隋大业二年(606) 吉藏奉命居慧日寺,后移居日严寺,《三论玄义》即居慧日寺时所著,故标题称“隋慧日道场沙门吉藏奉命撰”,所谓“奉命”即奉
隋炀帝之命。
因僧制混乱,唐高祖李渊 (618-626在位) 在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是其中之一,他在长安先居实际寺和定水寺,后居延兴寺,所以他的传记称《唐京师延兴寺释吉藏传》 ( 《续高僧传》卷11)。
吉藏临死前给唐高祖李渊上了遗表,并著《死不怖论》,认为人不应怕死,而应怕生,因为有生必有死。
吉藏的弟子很多,主要有慧远、智拔、智凯、慧观等。
高丽 (今朝鲜) 僧慧观于隋入嘉祥寺从吉藏学“三论”,并于625年到日本,在飞鸟元兴寺弘扬“三论”,创立了日本的第一个佛寺宗派——三论宗。
吉藏于549—623年著《无量寿经义疏》,于隋开皇十五年(595) 著《大品经广疏》,于隋仁寿四年 (604) 著《维摩经义疏》,于隋大业中 (605—618) 著《中论疏》,于大业四年 (608) 著《百论疏》和《十二门论疏》,“三论”注疏的完成是他创立三论宗的标志。
除此之外还有著作年代不详的《二谛章》(亦称《二谛义》)、《大乘玄论》、《仁王般若经义疏》、《法华经略疏》、《华严经游意》、《涅槃经游意》等。
该书分上、下二卷,卷上为《通序大归》,卷下为《别释众品》。
“通序大归”是通盘叙述“三论”的归趣,即破斥各种错误主张以归正道,即中道实相,这就是“破邪显正”。
“破邪”即破斥各种错误观点,三论宗认为只有本派观点才是正确的,非佛教的外道及佛教内部的其他派别都是错误的。
《三论玄义》破斥的印度外道从观来分有4种:1.计邪因邪果,2.执无因有果,3. 立有因无果,4. 辨无因无果。
主要指印度的婆罗门教、耆那教和古印度哲学流派顺世论、胜论、数论
等,还批判了中国的孔子、老子、庄子等。
它批判的佛教内部派别有属于小乘佛教的毗昙师、成实师,还有属于大乘佛教的摄论师、地论师、天台宗等。
“显正”又分两部分,一明人正,次显法正。
人正主要讲三论宗初祖龙树。
法正主要讲3个观点:①灭除断见、常见的中道实相。
《三论玄义》把中道分为3种: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又称为对偏正、尽偏正、绝待正;②空。
《三论玄义》根据《中论》把空区分为3种: 我空、法空、空空。
三论宗如此强调空,其目的是为了破除人们的欲望、执著、追求;③真、俗二谛。
真谛是对佛教“圣人”所讲的真理,俗谛是对世俗人讲的真理。
“别释众品”讲了以下18个问题:
1、经论相资。
佛教的经和论相互资助,菩萨造论是为了解释佛说的经,这是论助经; 造论菩萨的智慧来源于佛说的经,这是经助论。
本段还讲到小乘佛教十八部的分裂情况。
2、诸部通别义。
有的论是通论,通申大、小二教,如《中论》。
有的论是别论,别破大、小迷,别申大、小教,如《十地论》、《智度论》是大乘别论,《善见律》是小乘别论。
3、众论立名不同。
佛教的论立名有3种情况:①从法立名,如《成实论》;②从人立名,如《舍利弗阿毗昙》; ③从喻立名,如《甘露味毗昙》。
4、众论旨归。
皆以中道为宗。
5、《中论》以二谛为宗。
二谛能生佛,故二谛是佛母。
二谛就是中道,因为中道分为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
6、《百论》以二智为宗。
二智即权智和实智。
7、《十二门论》以境智为宗,境智即空。
8、“四论”破申不同。
9、别释“三论”。
10、“三论”通别。
以《大智度论》对“三论”来说,《大智度论》是别论,“三论”是通论。
11、“四论”用假不同。
有四种假: 因缘假、随缘假、对缘假、就缘假。
“四论”具用四假,但《智度论》多用因缘假,《中论》、《十二门论》多用就缘假,《百论》多用对缘假。
12、“三论”所破之缘有利钝不同。
13、《中论》名题。
略称《中论》,繁称《中观论》,分别介释中、观、论三字。
14、次弟门。
中、观、论三字次弟。
15、制立。
中、观、论三字,不能多,也不能少。
16、通别。
若通而为言,三字皆“中”,皆“观”,皆“论”。
就别而言,理实不偏为“中”,智能达照,故称之为“观”,言教为“论”。
17、发尽。
中发观,观发中,缘尽观,观尽缘。
即中道实相产生正观,正观产生中道实相,所缘破灭正观,正观破灭所缘。
18、别释三字。
分别解释中、观、论三字,用四种方法进行解释: 一依名释义,二就理教释,三就互相释义,四无方释义。
这里把中道分为一中、二中、三中、四中。
所谓“一中”,中道是唯一的清净道。
二中即真谛中、世谛中;三中即真谛中、俗谛中、非真非俗中;四中即
对偏中、尽偏中、绝待中、成假中。
该书涉及面很广,资料非常丰富,不仅是研究三论宗乃至中国佛教史的重要参考书,也是研究印度佛教史的重要参考书,日本人往往把该书作为学习佛教的入门书,其重视程度令人吃惊,先后出现过30多个注释本和两个日文译本。
中国某些佛学院亦多次将《三论玄义》作为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