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莫言《红高粱》中的角色与语言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
2018年52期总第440期
ENGLISH ON CAMPUS
浅析莫言《红高粱》中的角色与语言艺术
文/宋梅珠
中国作家莫言在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莫言的小说脍炙人口,对现今的中国文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1986年,莫言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如春雷惊动文坛。

可以说《红高粱》就是最能体现莫言语言写作风格和人物特色的小说之一。

莫言的语言特色有哪些呢?
又是什么成就了这种独特的语言呢?
一、语言艺术分析
1.乡土出身与“粗鄙”的语言。

莫言是个从小长在农村的孩
子,因此它的作品中也体现了接地气的特点,方言对话,通俗易懂。

莫言所使用的语言多粗鄙庸俗,但却在生活的污泥中绽放真理的鲜花。

除此之外,谚语也是他的特色之一,莫言运用言语形象的表达了深刻的事理,产生很强的说服力。

2.修辞手法。

《红高粱》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反
讽、通感、夸张和排比等。

比如,莫言在《红高粱》中的比喻手法出神入化,把抽象的感觉具体化。

当罗汉被日本人抓入监狱的时听见其他人发出一些声响,“ 有人往栅栏边角上那个铁皮水桶里撒尿,尿打桶壁如珠落玉盘。

”莫言把粗鄙的解手声比喻得如此动人,真是令人忍俊不止,眼前一亮。

莫言还在小说中也运用了大量的排比令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过瘾。

他的排比手法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强了作品和内容的气势。

莫言的夸张的手法也利用得恰到好处,增强了语句的表达效果,把小的东西放大,把虚的东西做实,令读者回味无穷。

《红高粱》里面令人最难忘的还是莫言的象征手法,红高粱象征着英雄的中华民族和伟大民族的血脉、灵魂与精神。

带给读者无限的感动与力量。

诸如此类的修辞手法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丰富了读者脑中的画面,大大吸引了读者兴趣,让读者感觉自己正在经历书中的故事,成为书中的人物。

与此同时,莫言深刻的讽刺也能让读者反观现实和现实社会。

3.语言中的色彩。

莫言语言中的色彩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小说《红高粱》中描写色彩词语共出现了400 多次,且颜色词语
多为亮色,如:绿色、红色以及蓝色等,暗色系词语的使用相对较少。

明亮颜色词语带来了生命力与活力。

比如“我奶奶在奔跑时像一只鲜红的大蝴蝶,奶奶在中弹以后,奶奶的血把父亲的手染红了,又染绿了;奶奶洁白的胸脯被自己的血染绿了又染红了”。

这种极具视觉冲击的反衬方法刺激了读者的感官与意识,使读者获得了极大的冲击,也充分的展示出了情感的悲壮。

读者对《红高粱》印象最深的颜色词语是红色,鲜红的血
液是生命的象征,人的生命在红色血液的流动中得以存活。

红色的高粱酒具有“消疫”的功效;红色的血彰显了民族旺盛的血性生命力。

红色与血液在小说《红高粱》里是一种原始生命力的象
征,是英勇的象征,也是美好的象征。

二、莫言寻根文学中的主角人物特点
莫言因乡土作品而出名,被称为“ 寻根文学家”。

寻根文
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文坛上兴起的文学热潮。

挖掘传统文化,以及对原始生命力的讴歌和崇拜是寻根文学的重要特质。

《红高粱》讲述了“我爷爷”余占鳌、“奶奶”戴凤莲、“父亲”豆官和“我”祖孙三代的故事。

彪悍野性的祖辈充满了原始生命力;苟且偷生的父辈随遇而安;我作为孙辈,开始了城市生活,进入“文明世界”的虚情假意。

莫言倡导寻根,回归祖辈的淳朴力量,回归善与美,勇与正。

1.戴凤莲:反传统的女性角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女性形象遵
从“三从四德”的评判标准,但她们面对性别的歧视,命运的操控以及传统男权文化的欺压,无助弱小。

社会称颂她们的贞洁,忍让,顺从,让她们沦为男性的附庸或财产。

莫言笔下的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形象相比,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红高粱》中的戴凤莲放荡大胆、颠覆常理,勇于挑战传统道德伦理的束缚,大胆地反叛传统,自主命运,追求自己的性欲和需求。

莫言大肆赞扬她的抗争精神和对命运的反抗。

女性在受到压抑后的癫狂是男权压迫的产物。

戴凤莲的父亲将其嫁给一个麻风病人。

自由、独立、爱情,对于她来说,都将埋葬于这场婚姻。

但她内心倔强反叛,她知道,自己必然要与这样不公正的命运进行殊死的抗争。

所以,当余占鳌从高粱地里将她劫走,她不但没有反抗,而且还主动搂住余占鳌的脖子,干了一件被认为是违背人伦的事情来嘲笑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压抑与扼杀。

戴凤莲对余占鳌的不反抗,实际就是对自己命运的坚决反抗。

2.余占鳌:“野性精神”的赞歌。

余占鳌是高密东北乡人,身上有着强大的“野性精神”。

余占鳌十六岁时就杀死了与母亲与频繁来往的和尚,并在二十一岁进高密东北乡吃杠子饭。

在抬戴凤莲结婚的路上遭遇劫匪,余占鳌打死了劫匪实现英雄救美。

这对年轻人爱与情欲的自然流露让他们冲开封建伦理道德,大胆地野合。

杀戮、野合让读者感受到祖辈们原始的“野性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结语
莫言的小说笔法血腥残忍,人物性格突出妖魔化特征,充斥
着残忍的杀戮和酷刑。

在莫言看来,文学是一种悲愤的抵抗,文字能够表达现实中无法发泄的愤怒,体现了内心的情感。

其魔幻手法、大胆的想象、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特色成就了他世界级作家的风格。

他的作品不仅有单纯美好,更有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参考文献:
[1]孙万蜜.《红高粱》的语言艺术特色[D].天津大学,2013.[2]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摘要】《红高粱》讲述的是戴凤莲被迫嫁给患麻风病酒厂掌柜,后冲破传统与轿夫余占鳌激情相爱,最终参与抵
抗日本运动而被日军杀害的故事。

本文主要对莫言《红高粱》中的角色与语言艺术进行浅析,从而更进一步领会莫言的文学艺术。

【关键词】莫言; 红高粱;角色;语言艺术【作者简介】宋梅珠,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